《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时间:2024-07-07 09:02: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优秀】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优秀】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

  我不太喜欢读外国著作,由于语言跟语法上的差异,我在阅读翻译过来的外文图书的时候,总感觉有点别扭,有时候他讲了一大堆,我却理解不了什么意思。或者,他讲了一大段话,中心思想用我们中文的一个成语就可以概括。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不适感,导致我不喜欢它们,尤其是理论书籍。

  《教育的情感》是我参加名班主任工作室后读的第二本教育著作,第一本是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坚持阅读已经20多天了,这20天来,每天都有新的知识流进心田,而我的思想也在发生着翻天地覆的变化。

  以前,凭借自己一腔的热情,总觉得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的做法是好的,觉得孩子自律不强,于是就搞“一言堂”。每次学生犯了错以后,就把班规拿过来说事,狠狠地批评犯错的同学们,然后让他们写保证,时候还会对他们说:我这是为了你好。上课有人捣乱和乱发言,则会大声呵斥,让他站到教室后面,免得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诸如此来的事情还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空有一腔热情,缺少艺术方法。现在想想,自己以前做班主任是有多么的不合格。

  《教育的.情感》一书让我感触颇深,其中记忆犹新的是这几句话。

  第一句是: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人,而不是受教育的机器。多少次上课的时候,我们总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求相同,把他们当成了自己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加工品。却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也没有做到关心学生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总是想当然的经验论,这可真是大大的失误。

  第二句是:教育的智慧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教育机智性这个词语,在书中出现了好多次,而且书中谈到教育机智这种东西,是不能通过技术培养出来的,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教育案例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我们遇到的各种教育情境,然后想一想,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该怎么处理,然后做出一个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决定。

  第三句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对生活的好奇,及时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也应如此。我非常赞成范梅南老师的这句话,作为一个人首先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做一个理性、理智的人。其次,要保持思维的敏感性,对于身边的任何现象,都要不断去研究和反思,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偏偏我觉得有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从人云亦云的普通生活中抽身出来,而不是被生活同化,成为芸芸众生中没有特色也不起眼的那一个。说到底,人这一辈子很短,既然活就要活出一个不一样的精彩的自我。

  读书确实可以丰富头脑,改变思想。腹有诗书气质华,今后我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让灵魂永不干涸。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2

  这本书和以往所读的教育方面的书很不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因此教师只有投入自己的真情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优秀的教师不只是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该具备教育的敏感与机智。

  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被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他会铭记一生。

  工作时间越长,教的学生越多,越容易忽视这一点。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总认为自己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何干。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他可能只是我千百个学生中的一个,而我却是他人生中重要阶段的老师。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起过一个故事,一个初中成绩很差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提起某某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好,其实这个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偶尔表扬了他。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表扬,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让他恋恋不忘。

  教师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要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一名机智的教师。在课堂生活中会有很多偶发事件,突发事件,面对这样的事件,机智的老师似乎即刻就能做出在那一刻对孩子较恰当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机智。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阅读和反思来生成教育机智。阅读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会去思考孩子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怎样做对孩子更好。同时教师应该学会自我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我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反思力,这种反思力能提高我们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在面对具体教育情景时做出机智的行为。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3

  不同于科学取向的研究,一位专家型教师总是有不可言说无法用文字理性分析的特质,这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实践知识,也是范梅南所说的教育机智。本书没有一味地讲理论做实证,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的分享来让我们理解生活体验。文字也是可以有温度的,这也正是教育现象学的魅力所在!

  看完本书,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和教育机智做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一、什么是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是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是一种反思的能力,有赖于感知和倾听学生的能力。

  教育的敏感性是一种能积极地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的`能力,强调的是能够意识到在具体的情境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教育的机智是能够非常细腻地理解这个孩子在这个时候的体验,从而即刻回应“对这个孩子,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它不仅仅是一门技巧,还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

  比如握手给老师提供一种感受孩子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教育的敏感性是能够感受并分辨出这是一次害羞的握手、一次胆怯的握手,还是一次充满活力的握手,能分辨出这个孩子是心不在焉还是充满自信;教育的机智是老师知道此时应如何巧妙地回应:该提及什么,该回避什么,该如何做。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往往不能用一种直接和简单的方式来描述,可以用间接的方式描述,通过小故事展现出来。

  二、如何提高教育者的敏感性和机智?

  教育者的敏感性和机智不仅需要脑袋里的智力,还需要融于身体的“体知”,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们世界的体验中去。

  好的老师确实具有一些天生的素质和能力,但教育机智可以通过更为复杂深奥的人性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过程而形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文本阅读和反思来生成。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4

  《教育的情调》作者是马斯克。范梅南、李树英合著,李树英翻译,这本书并不大,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句话每个案例都发人深思,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名词。

  关键词:情调、敏感、机智、好奇心、纪律、教育现象学等

  情调:情调是一个怎样的词?情调是美好的。所以教育是美好的。作为一个老师始终拥有情调真的不容易。有时候面对,焦虑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教育以外的任务不断地施加给一线教师,社会有时候比较功利,有时候导致教育没那么有情调了。但是有情调的教育才能让教育更美好,教育是一片净土。老师需要有一颗保持情调的心去教学也许就不一样,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

  那所谓教学的情调又有哪些呢?教室里面的布置、书本的摆放、光线的明暗、墙上的装饰。以及学生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老师此刻的心情甚至眼神等。了解学生应该是前提条件。

  敏感:教育的敏感除了一些天生的素质,也是可以培养的。回想工作六个年头,感觉自己有些许敏感。有时候我还觉得敏感对于自己是贬义词,为什么我可以看到那个幽怨的眼神,为什么我可以看到他最近几天的变化呢?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不用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但是作为老师能在乎学生的感受真的是幸运的。

  教育的敏感也让自己更加留意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些点滴慢慢成就了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感觉自己的教育敏感在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减少。我觉得这本书是及时雨,可以让自己慢慢麻木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孩子需要被看到,怎样被看到?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小孩子真正的需求吗?我们是否在观察孩子,我们是否在倾听孩子?并且向他们学习。这一切都是是本书启发我们的。

  成人跟孩子一样都在成长。孩子的成长在于体验。孩子的到来给父母的是体验无限的可能性。小孩子需要有人参与他的游戏参与他的思考和互动。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也许就是敏感的前提吧。

  表扬和肯定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又不一定。受到表扬和体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怎么做才是适合的?怎么做才是不适合的?

  机智:书中讲到教育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一个常常思考和相对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

  有时候就是一句不适合的话,无意中却给融洽的关系带来破坏。特别是跟特殊学生建立的信任是那么的容易打破。教学问题中的反复性一直是挑战教育的难题。教学机智还需要懂眼神,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秘密。有了敏感,还需要机智,机智需要不断地学习。机智不是天生的。教学机智一直是自己欠缺的。

  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教学机智,我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我不懈的追求。教学机智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学生永远是唯一的独特的。书本中的案例作者也没有下很多肯定的结论,他给我们的是反思是追问。类似案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是提供读者自己判断,因为教育机智的获得是教师运用教育现象学中的处理方式去爱。

  好奇心:当孩子问那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仅仅只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吗?孩子可能在乎的是这个事物给他的体验。他想通过这个事物去探究世界。成人还应该详细地讲述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方面。使孩子和新的事物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作为成人的好奇心,我们该如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如何培养孩子和自己都有一颗好奇心呢?问题并不仅仅停止于答案。真正的好奇不是有好多问题而是因为好奇而去探究。

  纪律:书中讲到“纪律是谈论对某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则的方式。”对于低年级所谓的纪律到底是什么?纪律不仅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者能在关键时刻以教育性的方式去行动。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时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只有好奇才会有追问和反思。书中一个个问号,一个个好奇才不至于让教育现象视而不见,或者习以为常或者麻木不仁。教育现象学是一个独特的人文领域。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就是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要妄加推测更不要想当然,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或者传统的处理情况,而是去问问孩子,去思考一下。教育现象学的表现为描述性的写作,因为很多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以书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老师和父母必须首先是好学生,然后才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

  教学中也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不可能或者一直用教育学的态度对待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追问可以一直好奇,在教育的场合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气氛应该就是比较理想的了。因为希望使人集中力量去努力创造。

  孩子天生是宽恕者,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5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韩诗外传》

  《教育的情调》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在这本书中,你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

  做教育的有心人

  情调,给人以温暖舒适,教育的情调更让人想去亲近,觉得其中有教育的诗意和远方。翻开淡蓝色的书皮,我想像书中应该有很多温情和治愈的故事。待到细细阅读,一行一行的文字悄然走进我心里。

  1.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该练琴了。”一位母亲说道。“我需要练习多久?”孩子问道,母亲回答:“多练几遍,练熟练。”练琴前的讨价还价每天都要重演一遍,孩子不情愿地坐到了钢琴旁。

  在另一个家庭里,父亲兴致盎然地弹着钢琴,舒缓的琴声从房间里传出。这不是告诉孩子该练琴了,而是一种诱人的邀请。孩子走进房间,安静地坐在父亲身旁,待琴声停止,父亲微笑地说道:“你也来试试。”孩子愉悦地坐上钢琴,这正是父亲所期望的。

  这是我和另一位钢琴教师朋友的真实故事。故事的结局不难猜测,我的孩子很快放弃了钢琴学习,朋友的孩子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我常常会想,如果当时我能敏感的'捕捉到孩子的情绪,把语气柔和下来,能让自己慢下来,不那么执着的追求“她是音乐老师的孩子怎么能比平常孩子弹得差”,也许现在她也能坚持下来。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一种特殊的才能,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的孩子或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予他或他们的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制。有了丰厚的思想基础,我们和孩子们相处的敏感性和机智才会不断地提高。

  2.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一位真正的老师知道如何去“看”孩子——注意一个害羞的表情,注意一种情绪的流露,注意一种期待的心情。真正的“看”不仅仅是用眼睛看。当我带着责任感“看”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会用我的全部身心去“看”他。当我用我的手势、用我侧着的头、用我的身心去“看”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也就体会到被老师“看到”的感觉。

  3.做教育的有心人

  真正的教育者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做真正的教育者,做教育的有心人,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6

  目前学校孩子们的数量在减少,家长们的素质在不断提升,我相信将会涌现一大批具有教育情调的老师。

  在不久的将来教育必定要改革,对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再仅限于试卷成绩评判一个孩子和老师,谁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更多才能、更阳光有爱、更会思考、更积极上进,这才是评判标准,而不是只会考试才是优秀。

  让孩子们多阅读吧,我们老师的必备技能还需要从书中获取,何况孩子们呢?一学期不断重复语数英三本书是不是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了呢?从教几年发现没有一个不好学的孩子,不愿意学只是不想被当前的教育牵着鼻子走而已。你看,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会9问东问西,会看这看那,因为他有好奇心啊,因为他想探索世界啊,说明人生而好学啊。孩子其实对未知的很多都充满了兴趣,孩子喜欢体音美何尝不好,体育让身体更健全,让大脑更机敏;音乐让孩子更有灵性;美术提升了孩子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而我们的语数英呢,是不是占比太多了点,把孩子们想发现的都剥夺了,却把孩子们学的滚瓜烂熟的知识又一再重复呢?我们限制了孩子们前进的步伐,抹杀了他们天生的探索欲。想想自己太欠缺教育情调了,对不起所教的孩子们,更期待教育来一次变革。

  以前这种想法没那么深刻,当我看了《教育的情调》一书之后,感觉自己赋予孩子们的真是少之又少,貌似仅限于教自己所知的数学知识和应试技巧。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育人者。可又深刻反思,觉得自己知识的窄化和经验的缺乏也造就了自己目前的.教育现状,也让自己非常不安。

  平时在和学生相处时不能有很好的“在”的状态,处理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事情也不能做到特别机智。对待班上的孩子们也做不到视如己出。这明显还缺乏爱与智慧啊。我也不敢说孩子们跟着我学习一年甚至两年三年会不会有往上走的趋势,但我知道我得改变自己,唯有不断读书、反思、借鉴才能让自己做出快速地改变。没事就不瞎想吧,与智者交友,与书籍为伴,与生活有爱,塑造自己做个处世不惊,从容淡定的小女子吧。

  罗里吧嗦写了很多胡思乱想的东西,但是的确属于最近精读本书之所想,此书可谓字字精炼短小、语含哲理,细品别有收获,它更像是一本哲学书,又像是一本故事书,让你读了不能忘却,却又让你的内心波澜起伏,不断引发自己的思考。思考自己能不能真真正正地热爱教育、做好教育?如若有作者一般的思维、阅历以及智慧该有多好。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7

  上周学校给老师们发了一本书——《教育的情调》,拿到手后很是喜欢。小巧的书身,蓝色的封面,给人以轻松就能读完的感觉。除此之外,本书的多篇推荐语也很吸引人,几乎涵盖了中国当代教育界各学段的领军人物。

  《教育的情调》是范梅南和李树英合作的一本教育著作。书中一共包含十六篇文章,都是以孩子为出发点,结合一些有趣的事例来阐述教育观念,很适合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阅读。我读完本书后,内心产生的感觉比较复杂,既有对教育信心,也有对自己的灰心,好似一只在阳光里起舞的小麻雀,忍不住思考:究竟是书籍中描述的现象对老师的要求太高,还是我自身的教育水平偏低?我想无论是哪一种,最终的指向都是教育的美好未来吧。带着这样的希望,我将阅读所思小结如下:

  一、辨析力是教育思想的底色。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想要弄清楚一件事情的本质,必须要拥有辨析的能力,否则常常会被表象所迷惑。对于教师而言,拥有自我辨析力更为关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自身的辨析力。一方面是了解教育问题的稳定性。例如书中提到的“一旦我认为一个孩子有行动问题或者是一个低能儿……我就想立刻拿出写满力专业诀窍的文件包试图找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法、一种行为疗法或医学疗法来对付这个孩子。”遇到此类问题的,萌生出此类做法的老师绝不在少数。身为教师我们应当清楚,学生中出现特殊孩子是确数而不是概数,所以应该学会让自己稳定下来,认真去聆听、观察特殊孩子,必须要用稳定的教育性眼光来看待孩子,而不是渴求迅速解决特殊孩子的特殊性。由特殊性再延展到一般性,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不变性,以此来对应变化。另一方面则是要我们时刻保持敏感性。这要求我们不能以捏泥人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小到有洞察学生表情、动作的能力。孩子是很单纯的,他们经不起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所以敏感的老师能非常细腻地感受到孩子的异样言行,给予相对应的合适回应。让孩子得到体面的尊重和有效的安全感。

  二、创造力是教育思想的本色。

  “创造力”常常是老师用来写在教案上的目标,我们总希望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实,教师自己拥有创造力更为重要。最基本的创造力是帮孩子创造属于自己故事的能力。每个孩子的脑海中都会时不时冒出奇怪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给出固定的答案,而是尝试为问题编一个带有答案的故事,让孩子随着故事去找答案,这样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他自己成长的过程。还有就是要对空间有想象力,书中虽然提及不多,但还是给出了教室摆设的思路,可以在教室里摆设布料、泥土、粘土、植物等有机物质,让孩子的世界丰富起来。除此之外,师生相处也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创造力,毕竟没有孩子能抵御教师用心抛出的橄榄枝。

  三、生命力是教育思想的'特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的“生命力”,这就不得不提及传播希望与信心。书中列举了三个孩子的心声,他们谈到未来都是很害怕,认为老师形容的未来太艰难,自己很难到达。想一想我自己课堂上常常也会给学生讲很多道理,总结起来无非是国家的伟大复兴得靠他们,甚至希望他们把“横渠四句”刻在脑海之中。原来对他们而言是虚无却有压力极大的。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多传播希望和信信心,带给他们世界的美好,而非虚无的压力。

  李政涛教授说:“教育,是人类永恒的影子。”虽然现在我还是无法从书中的光亮里驱逐自己的阴影,但我仍会清晰地告诫自己:在教育中,一个教育者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都不是完全否认自己的条件。我要做的是把这些“不足”幻化成经验,然后带着反思和行动上路。我相信最终这些“遗憾”都会成为最好的教育,最美的艺术。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8

  情调一词,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基于一定的思想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感情格调,二是事物能引起人各种不同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当我尝试用这样的解释来理解“情调”这个词的时候,反倒是觉得有些拗口不易懂。相对而言,按字面意思理解更简洁明了一些,情调就是一种感情的格调。

  看到《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的书名时,就在想,教育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格调?

  打开书,开篇顾明远教授对本书的评论语言就给予了这个问题最恰当的解释: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

  至此,在初读的基础上细品,蕴含在诸多小故事中缓缓流淌的爱意则是愈品愈浓。那么教育之爱到底是什么?文中用不同事例说明教育之爱就在于教育过程中于细微之处的敏感与机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最大的玫瑰花》这个故事: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开得最大的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任一所中学校长时记录下的一则真实事例。

  正如书中所言:教育的敏感性在于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敏感性在于他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探究问题,并及时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积极肯定、适时表扬。

  同时书中也列举了很多贴切的事例,如:想让孩子练琴的父亲,用自己的音乐才能“引诱”孩子将常规的、单一机械式的练习,变为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将教育浸润于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中。

  像这样的小故事书中俯拾皆是,虽然作者分类写在不同的标题之下,但是细细读来,无不体现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智慧,而所有机智与智慧,皆是建立在对于孩童纯粹的`爱之上。

  那怎样的爱就是一种纯粹的教育之爱?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沿着海岸步行,他们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沙滩上到处是被海水冲上岸的海星,不少已经死了。烈日将它们窒息在泥泞的沙滩上。剩下的海星还在用它们的臂膀拨开灼热的沙子,以延缓无可逃避的死亡。“可怕的景象,”一个人说,“但这就是自然界。”这时,他的朋友已经弯下身,小心地察看着一个海星,并把它捡了起来。“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问,“你不觉得这样无济于事吗?只帮助一个是没有用的!”“但对这一个来说是有用的。”他的朋友说,并且不断地把海星捡起来送回大海。

  “但对这一个是有用的!”读完故事,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独特性给予特别关注,内心常有每一个都重要的敬畏之态,我认为这应该就是教育的纯粹之爱!

  “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其实无论对于课堂的教育还是生活中随时随地存在的教育,只要每个人都把孩子看做与成人有着同样人格和尊严的个体,看做一个个有自己见解和思想的生命体,以爱育爱,教育自然就有了应有的情调。

  用简短的文字阐释一本书的精髓,实在难以抵达高度。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做浅显的思考,记之,期待不断努力中的提升。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9

  1、我必须质疑并改造自己的生活。在我有这个孩子之前,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可以放纵自己的不良习惯,我可以完全无视他人的深层需要自顾自地生活,但是现在我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安逸地生活。

  教育不应该是独裁,不是直接命令。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家长的命令就不能再发挥作用。一本正经地说教也收效甚微,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教育之前应该有自我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2、一个能提供答案的好故事会是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一位富有机智的教育者会让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

  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得到保护。简单粗暴的答案或者心不在焉的答案都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保有好奇心,是培养孩子探索精神的一种途径。

  3、但是给予肯定和表扬带来了一个问题:它可能带来不平等的感觉。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老师看到,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努力去关注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关怀。教育者通过观察才能更好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但表扬有事也会带给学生一种尴尬的体验,比如在严厉批评多数学生的同时表扬另外某一个。在教育中药对什么是适合的与什么是不适合的给予积极的区分。

  4、一个常常思考的人比一个相对较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教育学上的敏感性和多谋善断也可以说是一种反思的能力,以及对过去经历认真思考的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有赖于感知和倾听年轻人的能力。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与学生保持多远的距离?关于如何机智行动没有现成的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技巧,也没有固定的规则。教育的机智来自于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是处理事件的能力不断成熟。教育者的魅力和影响力主要来自他的学识和性格。

  5、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作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他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什么是教育”或者“什么可以通过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反思中获得教育学的精要,将来在关键时刻便有可能做出机智的行动。

  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是可以锻炼出来,可能有部分教师可以拥有良好的临场反应能力,但是反应迟钝、应对不佳的人也大有人在。学会从教育学的角度去思考,多观察教育对象,常常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临场反应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6、孩子们发现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而能够与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许多家长是很惧怕孩子拥有秘密的,觉得孩子有秘密一定是一件坏事。为了杜绝坏事的发生,家长们会想方设法去窥探孩子的秘密,如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偷跟踪孩子等等。这些窥探的行为一旦暴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孩子会有一种被侵犯感和不任感。家长应该把孩子拥有秘密当做正常成长经历看待,不必过于紧张。

  7、气氛是老师将自己呈现给孩子们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们将自己呈现给老师的一种方式。心情的好坏通过身体姿势和话语的音调反映出来。

  一个本身很令人兴奋的东西用一种很平静的语调讲出来,它就不能产生让人兴奋的效果。一篇充满悲剧色彩的课文用一种嬉闹的方式来教学,就无法引导学生感知悲剧的魅力,无法引导学生思考悲剧的根源。教师要善于用氛围来感染学生。有时候氛围对了,它起到的教育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0

  上学期最后一次班主任讲堂培训中,王蓝艺老师一如往常惯例,也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教育的情调》。我作为理科老师一直以来最缺乏的就是阅读,不是不想读,是不知道读什么,所以我特别喜欢和感谢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因为王蓝艺老师作为名师在书籍推荐上肯定是自己品读后觉得很有价值的书目,再之作为教育者,我们本身就应该博览群书。你想学生有一碗水,你自身就该有一桶水。另外,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时刻保持初心,不能简单机械的重复每天的工作,需要一些新的源泉,来引活自己的这潭池水。

  01

  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怀着期待的心情,终于等到了快递员的电话。拿到书我就被它小巧的外表所吸引,暗想这书肯定简单易懂。翻看书的第一页,我就被震慑住了,觉得它很难看下去,没有章法,没有逻辑,倒像是一个教育者积累的零散的随笔。看到后面,我才领悟到,原来,它研究的就是一些教育现象啊!

  很多教育学著作都试着归纳一些具有普适性的规律,能够解决类似的教育问题,而《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这需要我们克服生活的惯性与身体的惰性,用心去聆听,用教育的眼光去“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我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现在看到这本书都觉得有些晚了。因为在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时,我并没有认真去对待。现在很喜欢问“那是什么”,即使是对于她认识的东西,她也反复地问:“那是什么?”以前我一直以为是孩子记性不好,说了又忘了,然后又不厌其烦的重复一个我认为很科学很固定的答案去回复。即便有些答案以她现在的年龄阶段来说是不能理解的,我也没强求,我知道这是正常的。但是我没意识到孩子的好奇心可以用一个好的故事去延续。成人与孩子的世界不一样,而如果想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地,积极地体会孩子所处的教育情境,多想想:他真正需要什么?他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有什么困难?

  02

  读懂孩子的内心需要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因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个体。研究孩子不像研究植物,有合适的温度湿度空气,种子都会发芽,在高温下,植物都会死亡,当我们试着去寻找教育的普遍规律时,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特殊性,所以,我们既要学习教育学理论,更要有热情,要看到个体。

  《教育的情调》

  这里面还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非“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这一小节莫属。在这一节中,作者提到了两个小故事,其中一位英语老师好不容易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和一个具有对抗倾向的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在那名学生丹尼尔在课堂上制造了混乱之后,老师的高声呵斥一下子就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这种事情在我身上可谓是时常发生,学生上课的不专心一下子就浇灭了我上课的好心情和教育热情,于是我一般都反馈给他们一个威慑的眼神以便继续我的课堂节奏。如若遇到过分的情况,我甚至也会停下来大声呵斥他们。如此一来,课堂进度倒是没有耽误,但后来我去上课明显感觉到学生们的反应不再如以前一般活跃,我想,大概是我亲手破坏了本可以好好经营的师生关系吧,正如书里说到的那样,这种关系上的变化会大大动摇老师在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上的自信。所以,我读到了这一节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以后,我决心要多去用心思考,必须清楚学生们眼中的我们是什么样的,读懂学生的内心,懂得如何看他们和聆听他们。

  03

  学会反思

  我们要看懂眼神。眼神不仅能传达整体情绪,还能反映一些微妙的意味,语言可能骗人,但眼神很难掩饰。观察体会眼神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了解学生最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教师也要运用自己的眼神,而自信的眼神往往是由于丰富的学识,热烈的眼神必然是出于对孩子真挚的热爱,你的眼神传达了你的经历、态度、能力、气质等,所以,丰富自己,才能拥有优秀教师的眼神。

  我们要学会反思。反思是我们增强敏感性,生成教育机智的必经之路。教学的机智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而获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境的反思,多想想怎么样做才更好,在脑中产生各种平行时空的短片,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作出机智的应对。

  《教育的情调》书中的观点之所以带给我们触动甚至是震撼,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居高临下的态度,主观的想当然的思想,机械的僵化的管教方式来“教育”。只有当我们真正读懂了《教育的情调》不断重复的对孩子作为“人”的属性的尊重和重视,才能实践真正的人的教育,希望自己能把从中获得的启发运用到之后的教育教学当中。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1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惊艳到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有如此高的颜值,它成功地吸引了我,大概翻阅了四次就读完了,书上满是能引起我共鸣的语句,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榜样。作为一位教师,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一次自习课,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我就没有讲课,而是带着这本书在讲台上看,下了自习课有几个学生就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啊?讲的啥内容?”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在自习课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我玩手机或者无所事事,那课后学生来找我的话,我该跟他们说些什么?难道说我很无聊不知道干嘛?以后学生再有闲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我自习时看了会书想到原来可以这么度过课余的时光,哪怕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我,我也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注意。那些难相处的或“成问题”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当然以我现在的经验还不能准确判断哪些行为真的是因为求关注。我会尝试去“看”一些平常比较容易被我忽视的孩子,比如班上的默默无闻从来不问问题,成绩有些差但也很乖的女生。有一次考完试,我就用提问的名义喊出来一个女生,简单提了几个问题,帮她分析哪些知识点她还需要巩固,后来她居然会主动来问我问题了,虽然成绩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吗?有时候下课从她身边走过时我也会问问她今天听懂了没有。

  回想我们的教育,当大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事实上,他或她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大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

  读完这本书我回想起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也许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诗歌或数学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诗歌或数学。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2

  这本书中的教育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身边,读起来轻松愉快,身临其境。读完这本书,当我合上书卷时,我感到不虚一读,还想再读。书中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树立以“爱”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教育观

  范梅南认为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这与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陶行知主张的“爱满天下”、顾明远提出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等观点是一致的。教师在对孩子充满人文主义情怀,把孩子视为个性鲜明、充满生气的独立的生命体时,才能做到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如能这样,教育活动就有了美好的情调。也只有站在人性的高度,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得以沉淀和提升。

  二、教师的爱是教育爱

  教育之爱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它必须能满足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其他的爱不同,它是非功利性地指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育学就是一种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范梅南),教师需要通过现象学式的“听”、“看”和对具体情境的“关注”,让孩子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在”,也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看见”。这样让孩子生活在尊重、包容、关爱之中,从而幸福地生活和成长。

  三、要尊重和发展孩子的可能性与独特性

  学生是“未成年人”,这个概念本身就蕴涵深刻而丰富的“可能性”。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尊严和个性。教育就是面向可能性、独特性这一“生命事实”的意向性实践活动。对此,教师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解读学生的生命密码,把握学生的生命需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质。

  四、要通过反思、体验和写作来提升教育智慧

  教育不仅是遵循规律的科学活动,还是充满智慧和艺术的情感活动。然而,教育智慧不会随着教育生涯年限的增长而自然提升。教师把教育现象、教育行为、孩子的教育表现、师生交往的状况、生活体验等纳入到教育性反思之中,在反思中去深化认识,涵养情感,优化实践。写作,是教育表达的方式之一,在写作过程中倒逼自己加强理论学习、生活体验和实践反思,从而使教育智慧在“写”和“思”中不断生成和沉淀。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3

  苏格拉底想通过教育,来“熨平”这种差异,使得一部分人产生灵魂的转向未来的教育将训练人差异化能力,即因材施教,强调人与人的差异,学校是让个人发现的引导机构而不是标准化生产车间。

  独立,创新,艺术,个人兴趣的发展将是未来。培养主动性需要合理的激励和科学的方法,但核心在于赋能——所有的.激励和方法,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让孩子做主。时代差异,教育方式也不同!

  人是有差异的,教育的本质最终回到了人之为人上来,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人可以不再按照工业生产的逻辑大批量产,而是作为独特的艺术品来培养;不再是急功近利的获取短期成功的工具;而是基于终身学习者为推动个人长期自我实现的途径。这样的教育体系是满足中国社会现实,也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基。

  在现阶段,不只是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也要教育我们,从音乐教育也能看到“本土时代”的来临,以前的钢琴教材基本都是国外引进,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教材,教材也更关注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中国孩子熟悉的音乐。在教学中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特性,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不论是演奏者还是歌唱者,正确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最好能激发起他对音乐的兴趣,让他觉得音乐也是“甜”的。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4

  《教育的情调》一书中有句印象深刻的话:“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在共同成长中享受教育的情调。”这既是对书名的完美阐释,又提点我们教育要处处体现敏感和机智。

  书中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呈现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不是死气沉沉的重复性工作。

  当孩子提问“那是什么”不只是想知道一个简单的名字而已,他们期待得到更多,期待成年人谈谈这个世界,与一个空间去对话,去思考,去惊讶。因此,成年人不应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所指的东西是什么,而应该详细讲述那个物体的特征及区别于其他物体的不同方面。提问是思考的结果,寻着思考探索下去,孩子会一路思考,一路收获。

  在机智的老师这个故事中,提到这样一位学生,他的自尊心很强,拿到分数很差的语文测验试卷,悄悄把一个错误答案擦了,填上正确答案,然后去找老师改分数。老师看穿了他的心思,但没有点破,而是在他的试卷上加上分数,说:“哦,也许是我错了,有错就改嘛!”还附加一句话:“人就该诚实,对吗?这句点到为止、意味深长的话让孩子不安了好一阵子,最后孩子向老师坦白了事情的原委。教师明明洞察了孩子的内心,却若无其事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抓住契机借用一句不经意的话,使孩子良心发现主动认错,对学生来说,没有伤害却有启迪,这就是教育的情怀和智慧。

  书中反复强调教育者应带着敏感、机智的爱进入孩子的世界,打开孩子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因为即使有时我们的举动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完全对不上号。所以我们要时常保持这种敏感和机智,第一时间看到孩子的内心,用真爱和孩子们共同创造优雅和谐的教育情调。

  老师和学生在一起,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的智慧不是用来“摆平”和“搞定”班级的手段,更不是用来“收拾”“制服”学生的“兵法”。只有站在教育人性的高度看待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智慧,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情调”。

  书中的观点之所以带给我们触动,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想当然的主观思想,机械僵化的管教方式来实施“教育”。即使我们只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要努力做一个内心丰富的智慧教育者,多读名家的教育著作,做一个教育的观察者、思想者、实践者、记录者。也许我们无法做到教育的完美,但我们必须为更好的教育全力以赴。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5

  阅读《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给予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自我的反思能力一一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性。范梅南先生说: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特殊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既来自心灵来自头脑的知识。那这种能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呢?

  作为老师,我们真的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敏锐力。无论课上还是课下,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与观察,如果都能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习以为常的、主动的习惯,我想,这就是教育敏感。而教育机智需要一定和经验有关、和一个人的学识有关、和价值观、道德观有关、和一个人是把教育教学当工作还是事业有关,归根结底,教育机智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具备的,也许我们都曾经缺失,但可以借助《教育的情调》的启迪,慢慢摸索重新上路!

  教育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我们不能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去教,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具体情景下什么知识技能,什么解决方法是他们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也就是我们要时常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

  我觉得一个人真的热爱教育,喜爱学生,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比如备课时备学生学情,教育学生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终身成长为目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的营造一种“共情”世界,用尽心思的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道理!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相关文章: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06-23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大全12-09

教育读后感06-21

(精选)《爱的教育》读后感07-15

【精选】《爱的教育》读后感07-14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07-10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07-09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07-18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