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
《教育的情调》是加拿大教育现象学研究者马克斯·范梅南的作品,由我国教育现象学专家翻译。读完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一下几点:一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教师要具有敏感性,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同时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要拥有教育机智!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简单点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要能感受到学生的体验,从而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三是教育需要大爱思想。这种爱不是我们所说的爱心,而是对教育对学生从心生的赤诚之爱!三是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一、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性
范梅南老先生说: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特殊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既来自心灵也来自头脑的知识。那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和认知这种能力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定的敏锐力,在日常生活或者日常教学中碰到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的从教育学的眼光去观察他的一切。简单点来说就是真正的师者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有利于你的长期发展的,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教授知识还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和想法及其做法都是不自觉的、习以为常的、主动的,这就是教育敏感。而教育机智我们经常说,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相处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教育家们,他们的方式方法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这就是教育机智。机智是学不来的,它和经验有关、它和人的学识有关、它和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关、它和一个人是把教育教学当工作还是事业有关、它和我们是不是愿意为学生奉献有关,归根结底教育机智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的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而我只能慢慢摸索前行!
二、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
我们不能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去教,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具体情景下什么知识技能,什么解决方法是他们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也就是我们要时常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
我觉得一个人真的热爱教育,喜爱学生,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比如备课时备学生学情,教育学生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终身成长为目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的营造一种“共情”世界,用尽心思的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道理!
三、教育需要大爱思想
什么是大爱思想?很简单就是爱,这种爱具有包容性、宽泛性。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其代表人孔孟主张“仁爱”,我的大爱是由此发生的。而孔子不仅仅是儒家代表人他还是我国第一位教育家,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表现。教育需要大爱思想,在于范围的宽泛性,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爱教师这一职业、爱我们可爱的学生、爱所教的`科目、要爱学习爱反思、爱教育所衍化的一切!这种爱还具有内容上的包容性,包容学生的错误、包容工作的繁琐、包容微薄的薪资······。这种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是要行动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让学生成长、让自己成长、让教育开花!
四、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范梅南说:教育的智慧需要一种反思的能力,需要我们关注教育生活的体验,不断去质疑自己的立场,时常想一想,这样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不论是做什么工作,反思能力都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它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起着决定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古已有之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我也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情感、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自己。
当老师将近两年,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常都在反思。例如我每上完一堂课我会想这堂课不可取的地方在哪里?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记录下来,想想有什么解决办法,然后试着去做出改变。每次处理学生矛盾时,时常会想我这样做对么?我这样做问题解决了么?我还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时候会写班主任日记,有时候会思考便铭记于心!一直以来我很庆幸自己有反思的习惯,因为反思让我收获很多。在工作中有时候很浮躁,面对很多事情都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面对学生常说要有教无类,可教着就变成有教有类了;常说要爱学生,可时常会对他们的错误没有忍耐性;常说也常买书可最后又没看多少本;常说要教学反思可又懒惰忘记反思……是啊!常反思是很好,但是我却在反思的路上忘记了我要反思。也时常会问自己,我爱教育吗?我爱学生吗?我爱这份工作吗?仔细一想……我认为我是爱的!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我觉得教育的情调是用我们的爱在教中让孩子成长,在育中让学生成人,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好的老师!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吧,“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2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一书。这是一本耐人寻味、适合老师和父母阅读的书,体量不大,内容浅显易懂。整本书表达流畅,没有深的理论,基本是采用故事的形式展开的。这些故事读起来很亲切,因为这就是你我的真实故事。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当局者迷”,被困在表象中,而作者抽丝剥茧,直击现象背后的本质,找到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一、教育需要操作系统,但更需要底层逻辑。
现代生活节奏快,无论是阅读还是做其他事情,人们总是希望找到便捷快速高效的通道或者方法。君不见,市面上冠以“*天学会……”速成掌握一项技能的书和课程都是爆款。对于教师而言,外出听讲座时,总是希望能听到能够直接拿来用的操作方法,而不喜欢听艰深的理论,总期望能够有一本《葵花宝典》写尽教育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对策。我不排斥好的方法,更不排斥好的操作系统,只是觉得如果只是停留在掌握几个招式的“浅学习”上,终究只能做一个“搬运工”,说不定连“搬运工”也做不好,毕竟教师和父母面对的是充满了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毕竟,教育讲究“因材施教”。
相对于操作系统,我更倾向于推荐大家去了解教育的底层逻辑,即教育的本质,儿童的秘密等,这些常识犹如武功的内功心法,需要日积月累去修习,好处是,一旦掌握,终身受益。教育便游刃有余,真正能够做到“嬉笑怒骂皆教育”“条条大路通罗马”了。这本书讲的即是教育的`底层逻辑。
二、教育是科学的,但更是人文的。
毫无疑问,教育是一门科学。但就实际教育而言,如果过分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其实蕴含着一种危险。因为一旦我们把教育当作科学来进行研究,那么显然会以“抽象方式思考和谈论孩子,把他们分门别类。”比如,“内向的”“活泼的”“多动症”……事实上,“关于儿童‘科学’的理论化的语言很容易使我们忽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转而注意他们共同的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组、分类、筛选、衡量和管理,并以原先设想好的方法去回应他们”。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旦我们称一个孩子具有“注意力缺陷障碍”,一旦我们认为一个孩子有“行为问题”或是一个“低能儿”,一旦我们称某人拥有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我们就想立刻拿出写满了专业诀窍的文件包,试图从中找出一种具体的技术防范、一种行为疗法或医学疗法来对付这个孩子。这时,我们实际上忘记去认真聆听和观察这个特殊孩子。相反,我们用分门别类的语言把孩子分类,这种语言像真正的监狱一样将孩子限制起来。毫不客气地说,用技术的、诊断性的或工具性的语言把孩子们分类,实际上是对孩子们的一种精神上的放弃。比如,教室里那些被定性为“多动症”“自闭症”等各种“症状”的孩子,虽然这样的孩子确实客观存在,但一旦我们把他们用专业名词限制,往往就会忽略他们的可能性,等同于是放弃了。
而真正的教育显然更倾向于人文视域——关注具体的人,关注具体人在教育情境中鲜活的生活体验,即关注人的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感性的观察体验比理性的分析更为重要,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
三、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敏感性”和“机智”既是《教育的情调》一书中的高频词,也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
这本书告诉你,所谓的“敏感性”和“机智”固然有天生的,但对于没有天赋的人而言,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路都是靠人走出来的。先天不足,后天来补。方法不少,学习、阅读、反思、写作都是,但我更倾向于多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对他们的观察。
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一个和同伴搞恶作剧被抓到又不肯供出同伴的孩子是什么情境?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心理医生应该在怎么样的情境下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一直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催着孩子阅读,但是自己却在做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孩子对情绪和气氛的每一点变化都很敏感。一进门就能感受得到父母亲今天的关系怎么样;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孩子们就能感受到老师今天的心情和情绪怎么样。教育学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是适合什么不合适的能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孩子或者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与他或他们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所以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具体的实操手册,而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引发我们去思考! )
粉笔生涯,讲台春秋,凝聚着多少执著的追求、深沉的爱。古人亦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我在马克斯范梅南的经典之作《教育的情调》中学到的更多是为人师表的我们更应该以教书育人为本分,以践行教育的情调为要求,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彰显教育中的人文情怀,体现浓郁的人文特色。只有站在教育人性的高度看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大智慧一—拥有这样的大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情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这,就是我所拜读的《教育的情调》。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3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韩诗外传》
《教育的情调》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在这本书中,你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
做教育的有心人
情调,给人以温暖舒适,教育的情调更让人想去亲近,觉得其中有教育的诗意和远方。翻开淡蓝色的书皮,我想像书中应该有很多温情和治愈的故事。待到细细阅读,一行一行的文字悄然走进我心里。
1.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该练琴了。”一位母亲说道。“我需要练习多久?”孩子问道,母亲回答:“多练几遍,练熟练。”练琴前的讨价还价每天都要重演一遍,孩子不情愿地坐到了钢琴旁。
在另一个家庭里,父亲兴致盎然地弹着钢琴,舒缓的琴声从房间里传出。这不是告诉孩子该练琴了,而是一种诱人的邀请。孩子走进房间,安静地坐在父亲身旁,待琴声停止,父亲微笑地说道:“你也来试试。”孩子愉悦地坐上钢琴,这正是父亲所期望的。
这是我和另一位钢琴教师朋友的真实故事。故事的结局不难猜测,我的孩子很快放弃了钢琴学习,朋友的孩子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我常常会想,如果当时我能敏感的捕捉到孩子的情绪,把语气柔和下来,能让自己慢下来,不那么执着的追求“她是音乐老师的孩子怎么能比平常孩子弹得差”,也许现在她也能坚持下来。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一种特殊的才能,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的孩子或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予他或他们的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制。有了丰厚的思想基础,我们和孩子们相处的.敏感性和机智才会不断地提高。
2.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一位真正的老师知道如何去“看”孩子——注意一个害羞的表情,注意一种情绪的流露,注意一种期待的心情。真正的“看”不仅仅是用眼睛看。当我带着责任感“看”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会用我的全部身心去“看”他。当我用我的手势、用我侧着的头、用我的身心去“看”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也就体会到被老师“看到”的感觉。
3.做教育的有心人
真正的教育者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做真正的教育者,做教育的有心人,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4
这本书和以往所读的教育方面的书很不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因此教师只有投入自己的真情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优秀的教师不只是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该具备教育的敏感与机智。
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被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他会铭记一生。
工作时间越长,教的学生越多,越容易忽视这一点。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总认为自己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何干。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他可能只是我千百个学生中的一个,而我却是他人生中重要阶段的老师。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起过一个故事,一个初中成绩很差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提起某某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好,其实这个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偶尔表扬了他。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表扬,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让他恋恋不忘。
教师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要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一名机智的教师。在课堂生活中会有很多偶发事件,突发事件,面对这样的事件,机智的老师似乎即刻就能做出在那一刻对孩子较恰当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机智。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阅读和反思来生成教育机智。阅读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会去思考孩子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怎样做对孩子更好。同时教师应该学会自我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我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反思力,这种反思力能提高我们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在面对具体教育情景时做出机智的行为。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5
《教育的情调》作者是马斯克。范梅南、李树英合著,李树英翻译,这本书并不大,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句话每个案例都发人深思,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名词。
关键词:情调、敏感、机智、好奇心、纪律、教育现象学等
情调:情调是一个怎样的词?情调是美好的。所以教育是美好的。作为一个老师始终拥有情调真的不容易。有时候面对,焦虑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教育以外的任务不断地施加给一线教师,社会有时候比较功利,有时候导致教育没那么有情调了。但是有情调的教育才能让教育更美好,教育是一片净土。老师需要有一颗保持情调的心去教学也许就不一样,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
那所谓教学的情调又有哪些呢?教室里面的布置、书本的摆放、光线的明暗、墙上的装饰。以及学生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老师此刻的心情甚至眼神等。了解学生应该是前提条件。
敏感:教育的敏感除了一些天生的素质,也是可以培养的。回想工作六个年头,感觉自己有些许敏感。有时候我还觉得敏感对于自己是贬义词,为什么我可以看到那个幽怨的眼神,为什么我可以看到他最近几天的变化呢?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不用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但是作为老师能在乎学生的感受真的是幸运的。
教育的敏感也让自己更加留意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些点滴慢慢成就了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感觉自己的教育敏感在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减少。我觉得这本书是及时雨,可以让自己慢慢麻木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孩子需要被看到,怎样被看到?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小孩子真正的需求吗?我们是否在观察孩子,我们是否在倾听孩子?并且向他们学习。这一切都是是本书启发我们的。
成人跟孩子一样都在成长。孩子的成长在于体验。孩子的到来给父母的是体验无限的可能性。小孩子需要有人参与他的游戏参与他的思考和互动。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也许就是敏感的前提吧。
表扬和肯定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又不一定。受到表扬和体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怎么做才是适合的?怎么做才是不适合的?
机智:书中讲到教育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一个常常思考和相对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
有时候就是一句不适合的话,无意中却给融洽的关系带来破坏。特别是跟特殊学生建立的信任是那么的容易打破。教学问题中的反复性一直是挑战教育的难题。教学机智还需要懂眼神,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秘密。有了敏感,还需要机智,机智需要不断地学习。机智不是天生的。教学机智一直是自己欠缺的。
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教学机智,我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我不懈的追求。教学机智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学生永远是唯一的独特的。书本中的案例作者也没有下很多肯定的结论,他给我们的是反思是追问。类似案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是提供读者自己判断,因为教育机智的获得是教师运用教育现象学中的处理方式去爱。
好奇心:当孩子问那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仅仅只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吗?孩子可能在乎的是这个事物给他的体验。他想通过这个事物去探究世界。成人还应该详细地讲述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方面。使孩子和新的事物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作为成人的好奇心,我们该如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如何培养孩子和自己都有一颗好奇心呢?问题并不仅仅停止于答案。真正的好奇不是有好多问题而是因为好奇而去探究。
纪律:书中讲到“纪律是谈论对某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则的方式。”对于低年级所谓的纪律到底是什么?纪律不仅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者能在关键时刻以教育性的方式去行动。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时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只有好奇才会有追问和反思。书中一个个问号,一个个好奇才不至于让教育现象视而不见,或者习以为常或者麻木不仁。教育现象学是一个独特的人文领域。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就是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要妄加推测更不要想当然,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或者传统的处理情况,而是去问问孩子,去思考一下。教育现象学的表现为描述性的写作,因为很多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以书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老师和父母必须首先是好学生,然后才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
教学中也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不可能或者一直用教育学的态度对待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追问可以一直好奇,在教育的场合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气氛应该就是比较理想的了。因为希望使人集中力量去努力创造。
孩子天生是宽恕者,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6
书籍梗概: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在这本书中,你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笔记正文:
如果我们用科学的定义来阐释“教育学”,百度百科会告诉你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这句话听起来十分抽象宽泛,但本书第一章作者就用通俗的话语告诉每一位读者,“教育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教育学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得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的能力。”而当我们作为成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形成这样的能力时,我们就具备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当我们不断地观察、聆听具体情况下具体孩子的具体表现,并不断给予反馈或反应,我们对教育的敏感和机智也会不断提高。
通过我自身的阅读和实际教学经历,我觉得本书想要传递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的敏感
作为教育者,哪怕我们的初衷是充满善意的、是为了孩子好的,但有时候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感仍然可能与孩子的体验对不上号。我们不懂孩子,不懂自己,更不懂如何和孩子相处。
这便要求我们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认识孩子:孩子对情绪和气氛的变化十分敏感。要尽可能最大程度去了解孩子是如何体验生活的。正如书中所说,当孩子提问“那是什么”,不只是想要一个简单的名字,他们更想要与成年人去谈一谈这个世界。我们要保持孩子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
《小王子》一书中说过,“所有的成人都曾经是儿童,只不过只有极少数成人还记得这件事”。拥有教育的敏感正是能帮助成人回忆起自己的儿童生活,用儿童的方式去帮助儿童成长。
二、教育的机智
教育机智不只是一门技巧,更多是教育者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关于教育的机智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规则模板。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去锻炼自己的教育机智,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
不过作者在本书许多章节中也指出了一些建议,说明了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秘密;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一直在……我有听过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或许每个孩子开始都可以看做半杯牛奶,但如果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产生不同的联系,或许孩子就变成了一杯奶茶、一杯拿铁、一杯摩卡。用生活化的比喻将教育的机智形象化,对一个具体的孩子来说,一个合适的答案就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
三、教育的情调
关于情调,我也很难去给他下定义。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去形容什么是合格的父母或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不是完美的,但我们不能忽视过去所犯过的'错,对孩子的不当言行都应教会我们教育的意义。关于教育情调的探索,也需要我们一直去践行。
总之在我看来,《教育的情调》是一本十分温暖的书,它简单、充分、好理解、好实践,同时又蕴含着教育理论,即使是从未学过教育学的人们读这本书也会有一定的启发。在当前这样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似乎也在被量化、被科技化,渐渐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关乎“人”的学问。而本书的作者范梅南先生将教育的本质重新回归到“人”,强调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的机智和敏感性。
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用心去感受,用心看孩子,用心学反思,用心悟教育,让教育和成长在生命的河流中,更有情调!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7
上学期最后一次班主任讲堂培训中,王蓝艺老师一如往常惯例,也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教育的情调》。我作为理科老师一直以来最缺乏的就是阅读,不是不想读,是不知道读什么,所以我特别喜欢和感谢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因为王蓝艺老师作为名师在书籍推荐上肯定是自己品读后觉得很有价值的书目,再之作为教育者,我们本身就应该博览群书。你想学生有一碗水,你自身就该有一桶水。另外,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时刻保持初心,不能简单机械的重复每天的工作,需要一些新的源泉,来引活自己的这潭池水。
01
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怀着期待的心情,终于等到了快递员的电话。拿到书我就被它小巧的外表所吸引,暗想这书肯定简单易懂。翻看书的第一页,我就被震慑住了,觉得它很难看下去,没有章法,没有逻辑,倒像是一个教育者积累的零散的随笔。看到后面,我才领悟到,原来,它研究的就是一些教育现象啊!
很多教育学著作都试着归纳一些具有普适性的规律,能够解决类似的教育问题,而《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这需要我们克服生活的惯性与身体的惰性,用心去聆听,用教育的眼光去“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我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现在看到这本书都觉得有些晚了。因为在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时,我并没有认真去对待。现在很喜欢问“那是什么”,即使是对于她认识的东西,她也反复地问:“那是什么?”以前我一直以为是孩子记性不好,说了又忘了,然后又不厌其烦的重复一个我认为很科学很固定的答案去回复。即便有些答案以她现在的年龄阶段来说是不能理解的,我也没强求,我知道这是正常的。但是我没意识到孩子的好奇心可以用一个好的故事去延续。成人与孩子的世界不一样,而如果想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就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地,积极地体会孩子所处的教育情境,多想想:他真正需要什么?他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有什么困难?
02
读懂孩子的内心需要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因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个体。研究孩子不像研究植物,有合适的温度湿度空气,种子都会发芽,在高温下,植物都会死亡,当我们试着去寻找教育的普遍规律时,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特殊性,所以,我们既要学习教育学理论,更要有热情,要看到个体。
《教育的情调》
这里面还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非“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这一小节莫属。在这一节中,作者提到了两个小故事,其中一位英语老师好不容易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和一个具有对抗倾向的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在那名学生丹尼尔在课堂上制造了混乱之后,老师的高声呵斥一下子就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融洽关系。这种事情在我身上可谓是时常发生,学生上课的不专心一下子就浇灭了我上课的好心情和教育热情,于是我一般都反馈给他们一个威慑的眼神以便继续我的课堂节奏。如若遇到过分的情况,我甚至也会停下来大声呵斥他们。如此一来,课堂进度倒是没有耽误,但后来我去上课明显感觉到学生们的反应不再如以前一般活跃,我想,大概是我亲手破坏了本可以好好经营的师生关系吧,正如书里说到的'那样,这种关系上的变化会大大动摇老师在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上的自信。所以,我读到了这一节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以后,我决心要多去用心思考,必须清楚学生们眼中的我们是什么样的,读懂学生的内心,懂得如何看他们和聆听他们。
03
学会反思
我们要看懂眼神。眼神不仅能传达整体情绪,还能反映一些微妙的意味,语言可能骗人,但眼神很难掩饰。观察体会眼神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了解学生最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教师也要运用自己的眼神,而自信的眼神往往是由于丰富的学识,热烈的眼神必然是出于对孩子真挚的热爱,你的眼神传达了你的经历、态度、能力、气质等,所以,丰富自己,才能拥有优秀教师的眼神。
我们要学会反思。反思是我们增强敏感性,生成教育机智的必经之路。教学的机智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而获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境的反思,多想想怎么样做才更好,在脑中产生各种平行时空的短片,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作出机智的应对。
《教育的情调》书中的观点之所以带给我们触动甚至是震撼,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居高临下的态度,主观的想当然的思想,机械的僵化的管教方式来“教育”。只有当我们真正读懂了《教育的情调》不断重复的对孩子作为“人”的属性的尊重和重视,才能实践真正的人的教育,希望自己能把从中获得的启发运用到之后的教育教学当中。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8
《教育的情调》一书是由加拿大教学现象学研究者马克斯·范梅南和李树英教授合著的。这本书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学理论书,而更像是一位长者在和你款款而谈,讲述着多年从教经历中那些发人深省的小故事。正如书名中的“情调”二字,它指向的是和感觉、知觉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体验到的、表现出来的情感交流,也许比很多的专业知识都更重要。
教育情调的核心在于爱,并且是一种无差别的爱。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本身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我们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有一种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约束和保留、亲近和疏远同时存在。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带给他们的可能是束缚感和压抑感,也可能是归属感和安全感。我们所接触的都是最具有活力又各不相同的学生个体,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感情的天平很容易倾向于那些易教育的个体。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当我们对学生的情感发生偏倚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慢慢放弃了学生眼中的我们“存在”的力量。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本身就代表着人的发展的'无限可能,当学生们在同一纬度尽数展现给你最复杂独特的性格时,作为一个智慧的教育者,我们就要有能力形成对学生独特性的独特关注。教师只有全身心投入到与每个学生的情感交流中,才能实质性地传达出我们的爱,也更容易得到真挚的感情回复。
当我们存在于学生的世界里时,教育其实是可以自然形成的。我们更要明白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带着敏感和机智,去发掘学生的无限可能。范梅南老先生说过: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特殊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既来自心灵也来自头脑的知识。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得是一个好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会无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榜样,而当我们以身示范教给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举止时,当我们用自身去践行着我们所教授的知识时,我们其实已经懂得了教育的力量。有温度的教育是拥抱式的教育,我们所要形成的榜样,一方面是蹲下来后保持同一高度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努力成为那个领操的模范学生。教育的机智在于我们拉进了教和学的差距,拓宽了教和学的深度。
教育需要气氛的烘托。一位敏感的老师知道该创造一种怎样的氛围来引导学生感知学习。气氛的创造是老师将自己呈现给孩子们的一种方式,也是老师观察学生的一种途径。当我们在讲解一段课文背景时,我们或许会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但更好的方式可以是,我们通过语气的变化制造出一种有趣的氛围,“你们一定想不到……”之类的句式可以迅速将学生带入到你想要创设的情境中,好奇心是求知欲的一大动力,也是我们可以操控的教育手段。
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教学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对于教师而言,每一堂课都应当是有生命的,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参与到气氛的创制中。教室里书本摆放的整齐度、室内光线的明亮程度、墙上的装饰以及孩子们的细微的动作、老师的眼神和表情等,这一切都为学生的感知提供了影响,也影响当下教育活动的情调。优秀的老师会关注课堂里学生的情绪体验,捕捉到每一个细微的情感变化,以随时调整讲授和互动的节奏。这种能力是天赋和实践的结合,更公平的方式是不断地在教育实践中反思总结、反馈调整、积累经验。教育机智和教育敏感会在这种反思力中逐步成熟。
我很喜欢雅思贝尔斯曾说过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相信,这样的教育影响,一定也是有温度、有情调的。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9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惊艳到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有如此高的颜值,它成功地吸引了我,大概翻阅了四次就读完了,书上满是能引起我共鸣的语句,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榜样。作为一位教师,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一次自习课,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我就没有讲课,而是带着这本书在讲台上看,下了自习课有几个学生就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啊?讲的啥内容?”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在自习课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我玩手机或者无所事事,那课后学生来找我的话,我该跟他们说些什么?难道说我很无聊不知道干嘛?以后学生再有闲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我自习时看了会书想到原来可以这么度过课余的时光,哪怕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我,我也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注意。那些难相处的或“成问题”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当然以我现在的经验还不能准确判断哪些行为真的是因为求关注。我会尝试去“看”一些平常比较容易被我忽视的孩子,比如班上的默默无闻从来不问问题,成绩有些差但也很乖的女生。有一次考完试,我就用提问的名义喊出来一个女生,简单提了几个问题,帮她分析哪些知识点她还需要巩固,后来她居然会主动来问我问题了,虽然成绩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吗?有时候下课从她身边走过时我也会问问她今天听懂了没有。
回想我们的教育,当大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事实上,他或她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大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
读完这本书我回想起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也许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诗歌或数学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诗歌或数学。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0
不同于科学取向的研究,一位专家型教师总是有不可言说无法用文字理性分析的特质,这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实践知识,也是范梅南所说的教育机智。本书没有一味地讲理论做实证,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的分享来让我们理解生活体验。文字也是可以有温度的,这也正是教育现象学的魅力所在!
看完本书,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和教育机智做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一、什么是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是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是一种反思的能力,有赖于感知和倾听学生的.能力。
教育的敏感性是一种能积极地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的能力,强调的是能够意识到在具体的情境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教育的机智是能够非常细腻地理解这个孩子在这个时候的体验,从而即刻回应“对这个孩子,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它不仅仅是一门技巧,还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
比如握手给老师提供一种感受孩子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教育的敏感性是能够感受并分辨出这是一次害羞的握手、一次胆怯的握手,还是一次充满活力的握手,能分辨出这个孩子是心不在焉还是充满自信;教育的机智是老师知道此时应如何巧妙地回应:该提及什么,该回避什么,该如何做。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往往不能用一种直接和简单的方式来描述,可以用间接的方式描述,通过小故事展现出来。
二、如何提高教育者的敏感性和机智?
教育者的敏感性和机智不仅需要脑袋里的智力,还需要融于身体的“体知”,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们世界的体验中去。
好的老师确实具有一些天生的素质和能力,但教育机智可以通过更为复杂深奥的人性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过程而形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文本阅读和反思来生成。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1
今年暑期在浙江杭州培训的时候,专家老师推荐了这本《教育的情调》,我立刻就下单购买了这本书。引发我深思的是封面的两句话:“与孩子相处,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什么该提,什么不该提?”“对孩子而言,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父亲、母亲和老师。”这两句话是否也击中了你的内心?
教育学的过程始终是“生命在场”的。教育者的工作有别于其他工作,面对的是有思想、有行动、有创造力的生命。因此,教育者的工作并不是习得某种知识或技能便可以重复操作。教育者需要看见、听见、感受到,从而利用自己的智慧、言语、动作乃至幽默,引导每一个生命去绽放最精彩的人生。
就像文中所说:“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但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有时候,教育者觉得和孩子说话,我的'语气亲切、笑容和蔼,蹲下身来,便能靠近孩子,让孩子接受自己。但其实不然,我们经常会认为:这孩子只听老师的话,那么这位老师便是走到了孩子的内心。老师或父母,同样有关爱孩子的心,却因为思想、言语、行动的偏差,走向完全不同的师生、亲子关系。
文中的一个案例让我打开了与孩子相处的“新大陆”。我们都知道,孩子有一万个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地回答,不能忽视甚至泯灭孩子的好奇心。但是孩子只是需要一个答案吗?每一个问题,我们都用自己有限的知识,给孩子一个有限的答案吗?看看文中这样的对话,麦克问:“地球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园老师这样回答:“关于这个问题,人类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有可能的答案是……”老师希望麦克能够继续保持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而不是给他一个固定的答案。这时,我再想想孩子问我的问题:“小鸟为什么能站在电线杆上?台风、龙卷风、沙尘暴有什么区别?”对孩子而言,一个合适的答案就是属于他的故事,一个能提供答案的好故事会使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一位机智的教育者会让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
如果你想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教育者,那就赶快来读一读《教育的情调》吧!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2
1、我必须质疑并改造自己的生活。在我有这个孩子之前,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可以放纵自己的不良习惯,我可以完全无视他人的深层需要自顾自地生活,但是现在我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安逸地生活。
教育不应该是独裁,不是直接命令。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家长的命令就不能再发挥作用。一本正经地说教也收效甚微,所以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教育之前应该有自我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2、一个能提供答案的好故事会是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一位富有机智的教育者会让孩子一直保持提问的兴趣。
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得到保护。简单粗暴的答案或者心不在焉的答案都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保有好奇心,是培养孩子探索精神的一种途径。
3、但是给予肯定和表扬带来了一个问题:它可能带来不平等的感觉。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老师看到,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努力去关注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关怀。教育者通过观察才能更好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但表扬有事也会带给学生一种尴尬的体验,比如在严厉批评多数学生的同时表扬另外某一个。在教育中药对什么是适合的与什么是不适合的给予积极的区分。
4、一个常常思考的人比一个相对较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教育学上的敏感性和多谋善断也可以说是一种反思的能力,以及对过去经历认真思考的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有赖于感知和倾听年轻人的能力。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该与学生保持多远的距离?关于如何机智行动没有现成的`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技巧,也没有固定的规则。教育的机智来自于对自己教育行为的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是处理事件的能力不断成熟。教育者的魅力和影响力主要来自他的学识和性格。
5、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作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他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回答“什么是教育”或者“什么可以通过教育来激发和引导”。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反思中获得教育学的精要,将来在关键时刻便有可能做出机智的行动。
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是可以锻炼出来,可能有部分教师可以拥有良好的临场反应能力,但是反应迟钝、应对不佳的人也大有人在。学会从教育学的角度去思考,多观察教育对象,常常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临场反应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升。
6、孩子们发现自己有了秘密就意味着他们内心世界的诞生。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而能够与最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许多家长是很惧怕孩子拥有秘密的,觉得孩子有秘密一定是一件坏事。为了杜绝坏事的发生,家长们会想方设法去窥探孩子的秘密,如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偷跟踪孩子等等。这些窥探的行为一旦暴露,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孩子会有一种被侵犯感和不任感。家长应该把孩子拥有秘密当做正常成长经历看待,不必过于紧张。
7、气氛是老师将自己呈现给孩子们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们将自己呈现给老师的一种方式。心情的好坏通过身体姿势和话语的音调反映出来。
一个本身很令人兴奋的东西用一种很平静的语调讲出来,它就不能产生让人兴奋的效果。一篇充满悲剧色彩的课文用一种嬉闹的方式来教学,就无法引导学生感知悲剧的魅力,无法引导学生思考悲剧的根源。教师要善于用氛围来感染学生。有时候氛围对了,它起到的教育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3
我不太喜欢读外国著作,由于语言跟语法上的差异,我在阅读翻译过来的外文图书的时候,总感觉有点别扭,有时候他讲了一大堆,我却理解不了什么意思。或者,他讲了一大段话,中心思想用我们中文的一个成语就可以概括。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不适感,导致我不喜欢它们,尤其是理论书籍。
《教育的情感》是我参加名班主任工作室后读的第二本教育著作,第一本是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坚持阅读已经20多天了,这20天来,每天都有新的知识流进心田,而我的思想也在发生着翻天地覆的变化。
以前,凭借自己一腔的热情,总觉得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的做法是好的,觉得孩子自律不强,于是就搞“一言堂”。每次学生犯了错以后,就把班规拿过来说事,狠狠地批评犯错的同学们,然后让他们写保证,时候还会对他们说:我这是为了你好。上课有人捣乱和乱发言,则会大声呵斥,让他站到教室后面,免得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诸如此来的事情还有很多,总结起来就是:空有一腔热情,缺少艺术方法。现在想想,自己以前做班主任是有多么的不合格。
《教育的情感》一书让我感触颇深,其中记忆犹新的'是这几句话。
第一句是: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人,而不是受教育的机器。多少次上课的时候,我们总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求相同,把他们当成了自己教育流水线上的一个加工品。却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能力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也没有做到关心学生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总是想当然的经验论,这可真是大大的失误。
第二句是:教育的智慧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教育机智性这个词语,在书中出现了好多次,而且书中谈到教育机智这种东西,是不能通过技术培养出来的,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教育案例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我们遇到的各种教育情境,然后想一想,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该怎么处理,然后做出一个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决定。
第三句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一种对生活的好奇,及时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也应如此。我非常赞成范梅南老师的这句话,作为一个人首先要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做一个理性、理智的人。其次,要保持思维的敏感性,对于身边的任何现象,都要不断去研究和反思,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偏偏我觉得有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从人云亦云的普通生活中抽身出来,而不是被生活同化,成为芸芸众生中没有特色也不起眼的那一个。说到底,人这一辈子很短,既然活就要活出一个不一样的精彩的自我。
读书确实可以丰富头脑,改变思想。腹有诗书气质华,今后我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让灵魂永不干涸。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4
苏格拉底想通过教育,来“熨平”这种差异,使得一部分人产生灵魂的转向未来的教育将训练人差异化能力,即因材施教,强调人与人的差异,学校是让个人发现的引导机构而不是标准化生产车间。
独立,创新,艺术,个人兴趣的发展将是未来。培养主动性需要合理的激励和科学的方法,但核心在于赋能——所有的.激励和方法,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让孩子做主。时代差异,教育方式也不同!
人是有差异的,教育的本质最终回到了人之为人上来,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人可以不再按照工业生产的逻辑大批量产,而是作为独特的艺术品来培养;不再是急功近利的获取短期成功的工具;而是基于终身学习者为推动个人长期自我实现的途径。这样的教育体系是满足中国社会现实,也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基。
在现阶段,不只是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也要教育我们,从音乐教育也能看到“本土时代”的来临,以前的钢琴教材基本都是国外引进,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教材,教材也更关注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中国孩子熟悉的音乐。在教学中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特性,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不论是演奏者还是歌唱者,正确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最好能激发起他对音乐的兴趣,让他觉得音乐也是“甜”的。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15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惊艳到我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做的如此高颜值,成功吸引了颜控的我,大概翻阅了四次就读完了,对于不怎么看书的我实属不易。书上满是用笔划的我觉得能引起我共鸣的语句,和一些由于是翻译过来的而不怎么看的明白的语句。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感想。
在与孩子生活的'日子里,我们无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榜样。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向他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一次晚自习,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我就没有讲课,我就带着这本书在讲台上看,下了自习有几个学生就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啊?讲的啥内容?”。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在自习课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我玩手机或者无所事事,那课后学生来找我该跟他说些什么?难道说我看了哪些八卦娱乐新闻,说我很无聊不知道干嘛?以后学生再有闲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我自习时看了会书想到原来可以这么度过课余的时光,哪怕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我,我也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注意。那些难相处的或“成问题”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当然以我现在的经验还不能判断准哪些行为真的是因为求关注。我会尝试去“看”到一些平常比较容易被我忽视的孩子,比如班上的默默无闻从来不问问题,成绩有些差但也很乖的女生。有一次考完试,我就用提问的名义喊出来一个女生,简单提了几个问题,帮她分析哪些知识点她还需要巩固,后来她居然会主动来问我问题了,虽然成绩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吗,有时候下课从窗户边走过我也会问问今天听懂了没有。
当成年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事实上,他或她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成年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
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数学或诗歌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数学或诗歌。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大全12-09
教育读后感06-21
《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05-24
《教育奇迹》读后感05-17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05-18
《教育的细节》读后感05-21
(精选)《爱的教育》读后感08-05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11-09
人民教育读后感07-06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