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读后感

时间:2024-07-02 17:47: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屈原列传》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屈原列传》读后感

《屈原列传》读后感1

  历史上的王朝兴衰,常常令人感慨不已。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崭露头角,在诸侯争霸中开始吞并其他六国。楚国则在与秦国的激烈争斗中节节败退,陷入了危机之中。然而,楚国内部却存在着昏庸的君主和腐败的官员,对于国家的困境他们并不怎么关心。在这个关键时刻,楚国涌现出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努力劝谏国君,希望拯救摇摇欲坠的楚国。然而,可惜的是,那位昏庸的君主却偏爱小人,远离贤臣,将他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尽管他为天下忧虑,但却只能痛苦地被放逐。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屈原。

  屈原生活在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非常激烈,楚国成为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重要势力,“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起初,屈原因为出身贵族,而且对治乱和辞令非常有见解,所以在年轻时就受到了楚怀王的宠信,担任了左徒和三闾大夫的职务。他致力于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内部积极支持怀王进行改革与强化,外部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使得楚国一度达到了国力强盛、威震诸侯的局面。

  天下兴亡,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屈原在激烈的秦楚之争中扮演着爱国文人的角色。他深深地热爱着楚国、楚国的人民和家园,这是他不可逃避的历史使命。屈原的诗歌流露出他的真诚情感,他的生活表明了他言行一致的态度。尽管在政治舞台上失意了20多年,颠沛流离,但他从未离开过他的祖国。他对楚国的热爱是深沉的,甚至在最后宁愿选择溺死在楚国也不离开。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离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屈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在乎的是国家的倾覆而不是个人的得失,正因为有这样强烈的责任感,屈原才不回避斗争,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屡次直谏。伴君如伴虎,当时的游说之士都要当心“无婴人主之逆鳞”,而屈原则不然,他正道直行,用他所坚持的`标准来衡量,提出“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直接批评楚王“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屈原在《离骚》中还提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他痛斥楚王朝政昏乱,颠倒是非,高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事实高于人情的态度确实大有悖于中庸之道,然而这种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正是屈原的可贵之处。

  屈原还提出了著名的“美政”思想。《离骚》中提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可见“美政”是屈原的向往,也是他的政治原则。以“美”形容可以施于他人的言行,并使之受益。在《老子》第六十二章中也有“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的论述,强调了通过美好的言行来感化他人。在《荀子·儒效》一篇中,同样提到了“美政”,意指使其执政变得美好。屈原以“美政”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将之作为理想的政治追求。美与善是相通的,但这里用美政而非善政,是强调了更高的追求和程度上的区别。然而,在当时的社会,屈原的“美政”思想遭到了旧贵族腐败集团的强烈反对,因为这种思想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屈原不可避免地受到奸臣小人的诬陷,再加上楚王渐渐昏庸,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这一系列不利因素导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到汉北。

  尽管历经坎坷,他在政治之路上屡遭挫折和痛苦,但对自己的国家楚国的热爱从未减退。然而,沉重的压力和无奈终使他承受不住。站在汨罗江边,江水平静如镜,他轻轻拂过衣襟,泪水湿透了他的青衫,他毅然投身冰冷的江水中。这并非逃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死亡,对朝廷腐败混乱的无声却有力的抗议!他带着对楚国的赤子之心,以无力为悲的痛楚作出了选择。

  屈原的一生可谓是一部悲剧。他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对楚国满怀热爱却无能为力看着它沦陷。也许这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命运。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伟大的。他不仅是一个思想家,更是一个行动者。也许他的离去并没有唤醒楚国朝野的觉醒,也没有改变楚国被吞并的命运。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他所展现出来的忠贞与高洁品质,一直深深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灵。

《屈原列传》读后感2

  太史公大作《屈原列传》,实为写己,仔细想来,竟有几分异端。

  屈原是否为太史公杜撰之人,或为太史公杜撰其事。太史公说错几句话,惹皇帝不高兴,把生育权给剥夺了,而屈公也大相径庭,被别人说几句,怀王不高兴,一疏再疏。事实上,刘彻不喜欢司马迁,怀王也不喜欢屈原,而他们却以为上司不讨厌他。这就好比老师与学生,老师不敢当面整某学生的难堪,但若那人犯事,老师便会不失时机给他颜色,穿穿小鞋,而学生却好比摇尾巴的狗,主人碍于情面摸摸它,它就自认主人喜欢它。倘若刘彻真喜爱太史公,他会令他绝育吗?倘若怀王真器重屈原,会弄份几个月见不到一面的工作给他吗?你见过狗主人会因自己向狗不小心对自己大叫几声,就把它阉了吗?人情社会,别讲什么所谓王子犯法,与庶子同罪的废话。

  我想,当时,太史公可能因为觉得自己不能把自己写进自己写的史书中,看见同命之人,尽可能写得完美些,就当是在写自己吧!万万没想到,后来,太史公因绝育,被首推为忍辱负重的“超”男人,屈原因自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首选,现在,伟大的中国人又把关于屈原的节日“奉送”给韩国人,不知多年后,屈原投的`江会不会是汉江,此为后话。

  情景回溯到屈原投江前,曾有渔甫劝他识时务,与时俱进,能随波就逐流吧!这不是嘲笑屈原吗?子兰、靳尚当权,屈原恨他们,相互作用,他们也讨厌屈原,屈原就是去给他们提鞋,还嫌他个头高呢!屈原只好说,世道黑暗,我要做高洁之人,我还是去喂鱼吧!这叫保洁呀?什么思想,就好比我现在要做个高洁的人,倘若忽然跳出个淫网站,我难道要在说大堆假大空后,便纵身撞向屏幕吗?

  渔甫其实就是个典型的中国平民观众,别人的事,只要不牵涉自己的利益,就无所谓,纵使那人釆取何种非人的方式。屈原想投江,玩献身,他听完,竟不会拉住他或叫人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即便那人一时想不开,打着千万个自杀的幌子,你先拉住他,他总有想开之时,何必由着他呢?很多东西失去就意味着完结。

  不过,屈原死了也好,我们每年都有包子、粽子吃,纵使我们不知这是在纪念谁。

《屈原列传》读后感3

  早春三月,天气还是那么寒冷,闲暇之际读屈子列传。虽斯人已远,但感其遭遇,依然心中郁结难释。仿佛看到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披发老人行走在汨罗江畔,对着滔滔江水,泪水长流。家国仍在,可惜报国无门。

  江边的渔夫见到屈原后两人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渔夫问:“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答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读完两人的对话,深感屈原人性的高洁,不随波逐流。宁可葬于鱼腹,也不能蒙世俗之温蠖。像这样的境界是多少人永远也达不到的高度,但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注定了屈原的悲剧。这个悲剧的屈原个人性格造成的'吗?我看未必。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血缘上与楚国国君不可谓不亲;居楚国三闾大夫、左徒高位,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地位不可谓不显赫。可以说屈原至少已经具备了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前提条件,比起那些苦于谋求进身之阶的普通士大夫强千百倍。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一直在思索报效朝廷,但苦于无门、还有人长期延滞于卑微下僚的地位,终身饱受劳碌之苦,蹉跎一生。屈原的身世对于他个人是他的幸运,对于楚国来讲也是楚国的幸运。

  但命运无常,小人难测。上官大夫妒贤嫉能,在楚王面前诽谤屈原,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楚王听之开始疏远屈原。后来秦欲伐齐,齐与楚为同盟,秦派张仪以小惠离间齐楚,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楚王没有得到张仪许诺的六百里土地,一怒之下,怀王大肆兴师伐秦又遭惨败,楚国上下蒙受了奇耻大辱。 屈原虽然被放逐,但依然睠顾楚国,系心怀王,希望怀王能幡然悔悟,召回自己,但怀王终不悔悟,后多次听上官、郑袖等人的谗言,一次次做出失败的决策。太史公曾论到,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怀王见欺,可怜又可恨。

  自古士大夫饱读诗书,期待有一天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致君尧舜,天下大治。他们遵循着一条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路,担负着社会理想的实现和国家秩序的稳定。中国古代的文人承担着道义和对社会的责任,但他们又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往往需要依附政治势力或统治阶级去实现所谓的道和义。屈原的悲剧是注定的,因为他没有遇到一个贤明的君主。伊尹碰到了知错就改的太甲能中兴殷商;姜子牙遇到礼贤下士的文王,开大周八百年之基业;魏征与太宗同时,才可以共创贞观盛世。所以贤臣治国还赖有贤君,贤君能听采纳忠言,贤臣才能开一个太平世界。

  自古壮志难酬是士人的最大悲剧,多少人在这条为国为民的道路上白了少年头,以后悲剧收场。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悲剧,更是制度的悲剧。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一切政治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皇帝的首肯。一个昏庸的皇帝足以让所有的贤臣在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偌大的皇权也是有皇帝一人来行使,他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容易被小人左右,也有自己的性格弱点。为什么有的贤臣说的话,皇帝就是听不进去,小人一番鼓噪就言听计从呢?一些品德高尚的人不一定能有让人信服的例子来说教,一些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说教然而让人生厌。但一些小人能揣摩上意,一下子就说到了皇帝的心里,自然就会大受重用了。

  屈原被疏远与其说是小人的谗言,不如说怀王担心其功高震主。屈原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制度的悲剧罢了。

《屈原列传》读后感4

  我的祖国以快60岁了,我的祖国是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有今天的繁荣,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少人为祖国抛头颅,但他们依旧微笑有多少人为它洒热血,但他们都觉得值,从古至今有多少的英雄人物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他们自己年轻的生命呀!

  前段时间我有幸读了《屈原列传》这本书,对流芳百世的屈原有了个全新的认识。

  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但是他一生中遭遇了两大挫折。读《屈原列传》的时候,我感觉到吸引和震撼我的.以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质,而是感慨活在一个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会是一个多大的悲哀。

  屈原为楚国建立了法度,办理外交使楚国的趋势逐渐走向富强的道路,并一度成为六国联合抗秦的领导,同时他又为祖国积极培养人才。可是楚国的贵族政治,以日趋没落,楚怀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国的张仪以重金收买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造成一个全面的政治攻势。

  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怀王,要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但楚怀王的宠妃和大臣们百般阻挠,最后没听从屈原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秦兵大举来袭,最终楚国灭了。

  屈原回首再回首,拭泪,最后终于抱起岸边的一块记录楚国辉煌、中落的历史的江石投入了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呜呼。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每读到屈原,想到屈原,我总是有一种悲叹,一个真正的跋涉者,一个真正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情操的人,他的结局竟是万般无奈的投江,后人们便流传这样一个习俗,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便在屈原投江的那条河里,撒粽子,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以后的五月初五变成了今天的端午节。

  我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想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总是匆匆的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许永远也不会明白的。

  从屈原坎坷的一生,我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在面对挫折时,应当拿出勇气和毅力,迎接挑战,直面迎接,战胜自我,把每一次的挫折,当作前进的踏脚石,最终走向成功,我相信这个道理一定会使我终身受益的。

《屈原列传》读后感5

  这一篇顾名思义,写了两个人,屈原和贾谊。两个的早年经历和个性有些相似,都是早年得志,以文采和博学深得君主器重,但是都遭遇诬陷抵毁,然后一蹶不振,屈原跳汩罗江自杀身亡,贾谊流放长沙抑郁而死。

  简单的说这一篇就是这样。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记述屈原和贾谊的文章诗词,大抵都是悲愤喊冤之辞,“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小人得志,有才能之士失意,“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总之,是这个世界错了,我没错,世既不容我,我将离世而去。

  这两人都是饱学有才之人,但在人格上都有缺陷,早年太得志,没经过挫折,一旦失意,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嗯,不要骂我,我的确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痛,不过学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客观分析,容不得半点姑息。屈原所受的不公平际遇有伍子胥惨吗?有范雎惨吗?他们都可以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为什么他不能?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世界的确是极其不完善的,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怀才不遇之士;有太多的受人诬陷抵毁从此失意的`有识之士;世之不公,比比皆是;因此屈原呼天抢地怨天尤人的诗词引发古今无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也成就了他千古才名。

  其实,从某种角度说,屈原的不如意的际遇加上他抑郁偏激的个性,当然还有他的文学造诣成全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成就,所谓忧愁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

《屈原列传》读后感6

  放假以来,一直在读《史记》。近日,读到了《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的是我国古代两位国家重臣、名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中央级别的高官,同时都是文学史上的名家,一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另一个就是东汉文帝朝的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太子太傅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也有表述为散文学家)贾谊。

  关于这两个人,很多年前就接触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如屈原的《国殇》《离骚》,贾谊的《过秦论》等,但从来没把这两个人往一起联系过。因为前一个生活在战国末期,后一个生活在汉文帝时代,两人相差一百三四十岁,而且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另一个是散文家,所以感觉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几天读到《史记》中的这一部分,发现司马迁居然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列传,颇感费解怎么会把他们俩放到一起呢?于是查一查是否有人对此有过论述,可惜没有找到,便凭着个人认识进行一些浅薄的论证,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一、两个人都是大知识分子,都做过太傅,都曾经位高权重。

  屈原被司马迁描述成 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是楚国的大夫,我理解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同时左徒还是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从这段描写看,屈原博闻,而且善于治乱辞令,还负责图议国事号令应对诸侯。可以看出屈原负责国家公安司法外交商议国事发布命令等,在楚国怀王时期他真是学识最渊博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位置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重臣。

  贾谊被司马迁描述成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博士就是在朝中侍候在皇帝身边、随时准备接受帝王咨询问题的官员。还有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梁怀王虽然没有立为太子,但从班固在《汉书》记载梁怀王揖,文帝少子也。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可见,汉文帝对这个小儿子是很偏爱的,如不是梁王坠马早亡,历史会怎样书写还真就难说了。贾谊能先做皇帝博士,后入选太傅,可见贾谊不仅是通晓诸子百家的少年才俊,而且也曾经是很受汉文帝的信任和重用的,是皇帝的智囊团中的重量级人物。

  二、这两个人有着相同的政治理想。

  屈原为楚国能在七国中称雄争霸,不被强秦所灭,治国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保障民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致力于改革和法制建设。

  贾谊在汉文帝朝中央政府工作期间,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其实也是致力于变法,改良治国制度。

  三、两个人有着相同的人生遭遇。

  两人都由被重用到受到排挤、没有同志知音,最终被弄臣陷害失宠而流放,而且都流放到了长沙。屈原流放了十多年后听到颖都被秦军攻破的消息,写下了有名的《怀沙赋》,然后怀石投江而死,这成了他生命的绝笔。贾谊流放到长沙后,路过屈原投江的地方,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三年后被召回国都,不久因梁怀王坠马而亡,便郁郁而终,这也成为生命的绝唱。

  司马迁正是读到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才对屈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联想到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自己因言获罪、惨遭宫刑生不如死的人生遭遇,感觉和他们二人非常相似,便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同情,尤其在屈原的描写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应该是司马迁自己的影子。

  这就是读《屈原贾生列传》后,在司马迁把屈原与贾谊放一起列传这个问题上我个人的一点思考,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屈原列传》读后感7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屈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对祖国深情厚爱,心系人民,始终坚守真理,宁愿牺牲生命也不屈服于压力,数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图强;遭受打击,不背叛祖国。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代表。

  "行路漫漫,我将不断追寻并探索。"每当读到这句话,我总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一种文人的悲凉!一种时代的悲凉。一个热爱国家的人,一个坚守自己理想和崇高情操的人,最终却以如此悲惨的结局——选择了投身大江。请您回复修改后的内容。

  一个人的行为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世界的看法。屈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与孙膑、李斯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离开国家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以死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我对屈原之死深感惋惜和悲叹。虽然他的'志向坚定而不可动摇,但以生命为代价来实现太过沉重和不值得。即使只有1%的希望存在,我们也必须用99%的努力去争取,决不能沮丧!绝不等待!永不放弃!

  我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勇于变革的时代,一个提倡人人平等的时代。尽管生活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放弃希望,甚至生命。一次与父母的争吵?一次比赛的胜负?还是看破红尘,甘愿成“仙”?神仙都难免俗,何况人乎?对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气和”。

  人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来。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希望!拥抱未来吧!明天一定会更好!

《屈原列传》读后感8

  《屈原列传》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一部名篇。司马迁以简约的笔法,塑造了一位具有高尚情操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形象。我们可以从太史公的笔下,窥见屈原对楚国的一片热忱之心。

  屈原的个人能力极强,在他的政治生涯前期,深受楚怀王的信任,被委以“造为宪令”的重任,在国内是参与谋政定略的肱骨之臣,对外俨然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优秀外交官。能力强的人固然引人瞩目,然而也容易成为被诋毁,被攻击的目标。于是,屈原被谗臣上官大夫(上官靳尚)锁定了,上官大夫成为楚国的“倒屈急先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响亮口号,可事实上呢?人言岂敢不足畏?这把杀人不眨眼的软刀子到了上官大夫的手里,便成了构陷屈原的锋利锐器!而且,屈原和楚怀王的君臣之谊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牢不可破,这样才给了上官大夫进谗言的机会。君王知道臣下比自己能力强,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上官大夫的谗言只是一个借口,屈原则为自己在政治上的天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读《离骚》节选的一段“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从诗句中可以窥见屈原对楚国朝政被奸佞小人把持时的愤懑心情。但屈原只所以伟大,他心下念念不忘的不仅仅只有怀王,还有楚国。他打心底希望,楚国可以富强,楚国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楚国的国运长祚,延绵流长,在残酷的战国时代脱颖而出。

  接下来,就轮到秦王和张仪的登场了。如果怀王是昏君的代言人,那么秦王则是一位知人善任,有着雄心壮志,有目标有头脑有手段的雄主形象代言人,而张仪是一位洞悉人性弱点,身负“使楚绝齐”外交任务而来的外交官形象。我很希望张仪可以和屈原做一番这样的对话:

  张仪专门拜访屈原:三闾大夫,左徒屈原先生,张仪求见!屈原:你便是秦王派来的细作,张仪?哼!来我楚国,定不安好心!张仪:错!张仪此来,不是为秦,亦不是为楚,是为二字“天下”而来!屈原:呵!秦乃虎狼之国,蛮荒之地,戎狄杂居,怎敢妄谈天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张仪:先生此言差矣!我秦国,虽地处西鄙,但进取之心尤胜当今诸国,先王招贤纳士,便是要积累下一统天下的基础!如今看诸国,有几个君王如我王一般思贤若渴?我诚心希望先生可以去楚就秦,共助秦成大业。如今怀王昏聩无能,谗臣佞子立于左右,先生的才华如何能得到施展?我恳请先生来秦国,不为秦、不为楚,为了了结这纷争的乱世,共谋一大同寰宇!屈原:咄!住口!秦人残忍嗜杀,每过一地,尽是白骨累累,我岂能去楚就秦,助纣为虐?你快走,来人送客!

  其实,屈原心下知道,秦国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果的,眼下只有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才能还天下以太平,不过他希望,笑到最后的是他最爱的楚国。现实却让他非常痛苦。楚怀王在执政前期,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为何到后来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郑袖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都说红颜祸水,怀王也栽在了女人的身上,老婆的枕头风吹走了怀王的`雄心壮志,也吹走了楚国的大好河山。而屈原呢?竟然被贬斥到了齐国,收拾齐楚断交的烂摊子。屈原对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他回国的时候,还是惦记楚国的大事,忠心耿耿的进言怀王,建议杀掉张仪。怀王在郑袖和上官大夫的孜孜不倦的忽悠下,还是放走了张仪,张仪走远了,后悔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张仪在这里,扮演了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角色。他能够准确把握楚国上至怀王,下至臣子(上官大夫)的弱点,使自己在楚国游刃有余地完成了外交任务,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全身而退。他比屈原更幸运,他有一位真正赏识他的老板,在老板手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我们的屈原为什么就是这么的死脑筋呢?为什么不能稍稍变通一下呢?

  再到后来,等到怀王被秦王软禁,身客死在秦国,顷襄王上台,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之流彻底把持朝政的时候,屈原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于是,我们的屈原,被流放也是自我流放到汨罗江边。他对世界已经失望,他对楚国的未来也是深深的绝望,他的理想、他的信仰在污浊的现实里崩塌。“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他看到了楚国亡国灭家的残酷未来,而楚国的贵族们还没有预见这样的场景,依旧歌舞升平。渔夫向屈原传授了另一种价值观:“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夫肯定了屈原的才华,也告诫屈原,不能拘泥于世事,顺应潮流更符合生存的观念。屈原没有接受渔夫的看法,他心里装的还是楚国,他心里只剩下对楚国的绝望,带着无穷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屈原的世界观是简单的,二元的。但究其投江而去的深层次原因,是屈原看到了楚国被征服的凄惨结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痛苦现实,个人的努力阻挡不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他的国家,他的人民,都将会沉沦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的沉默下去。这种绝望,非一位爱国主义者,是很难体会到的。时至今日,对于屈原这位诗人,我们要感谢地不仅仅是三天的小长假,而是那澎湃在心中的热忱的爱国之心。

  但是,我们要看到屈原的盲目与不足。自戕的方法唤不醒装睡的人。我更希望屈原是一位不拘于时世的智者。始终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既然楚国实现不了他让楚国人民幸福生活、楚国重新强大的理想,那么就去魏国、赵国、秦国!屈原这时的使命,也就不仅仅是让楚国人民脱离乱世的苦海,而是让天下的百姓脱离乱世的苦海。以屈原的能力和才华,在加上秦王的知人善任,那么,就有可能缩短天下统一的时间。

  不过那样的话,屈原便不是我们太史公笔下的屈原了。

《屈原列传》读后感9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屈原又是一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图强;遭受打击,不背叛祖国。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代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读到这句,我总有一种悲叹!一种文人的悲叹!一种时代的悲叹。一个爱国者,一个坚持自己理想与高尚情操的人,结局却是如此的`悲惨投江自荆

  一个人的行为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看法。屈原热爱祖国,他不像孙膑、李斯那样跑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当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无法施展实现时,慷慨以死明志。

  我为屈原之死惋惜悲叹。志向虽不可移,用生命去替换,代价太大,过于沉重。有1%的希望,就要用99%的努力去争取,绝不悲观!绝不等待!决不放弃!

  我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勇于变革的时代,一个提倡人人平等的时代。尽管生活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放弃希望,甚至生命。一次与父母的争吵?一次比赛的胜负?还是看破红尘,甘愿成仙?神仙都难免俗,何况人乎?对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气和。

  人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来。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希望!拥抱未来吧!明天一定会更好!

《屈原列传》读后感10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题记

  拂去历史的粒粒尘埃,走进那漫漫历史长河。拾取这历史沙滩中的粒粒贝壳。诶,这一颗竟是如此的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原来这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灵均。

  曾几何时,你的性格与众不同,品行高尚。你以芰荷作为衣服,以芙蓉为裙子。"早晨喝木兰露水,晚上用秋菊花瓣享用晚餐。"你渊博的学识,才华出众,"进入时与国王商议国家大事,颁布命令;出去时接待宾客,应对各国君主。"你忧心忡忡地为国家和人民担忧,眼中充满无奈,发出"长时间叹息,遮住泪水,哀悼人民生活的艰辛"的悲伤声音。你忠诚爱国,视君主如珍宝。请

  你博闻强志,你推崇变革,致力于实行美好的政策。然而,你不可避免地触及了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把百姓和国家的利益置于后面。他们妒忌有才华、嫉妒有能力的人,把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将你置于死地。这就是你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此时你所思念的"美人"却还没有理解你的良苦用心,无法辨别是非,也无法接受真知灼见。对你来说,她是一个必须远离的人。

  面对如此挫折,你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你依然怀揣着壮志。你信奉着"举长矢兮射天狼"的精神,决不轻易放弃。正当秦国准备出兵攻击楚国之时,你努力寻求合纵抗秦的策略。然而,张仪的狡诈以及楚国王的愚昧使你陷入了困境。被骗入了商於六百地,导致齐楚两国断交,楚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连番战败使得合纵抗秦的计划早已名存实亡。最终,楚王在秦国的进攻下不幸身亡,而你也被顷襄王无意间流露的疑虑所驱逐。请你修改上述内容。

  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我清楚地明白着国家已经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困境。然而,楚国的命运岂是只能由我一人来改变呢?我感到沮丧和绝望。那天,我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独自一人失落地走在汩罗江畔。我深深地感叹道:“世界都在混乱中,唯有我自己清醒;众人都沉迷于醉乡,唯有我保持清醒。”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随波逐流,顺应大众的意愿呢?但我依然坚守着我的信念,回答道:“宁可投身于平凡的.生活,也不愿意被世俗的浮躁所笼罩。”

  你犹如一朵出水的水莲,纯洁无瑕,绽放在我内心深处;又如寒冬中孤零零的墙角梅花,独自开放,散发着思想的芬芳。你是楚国的眼泪,也是楚国的精神,你的诗歌像汩汩流动的江水注入我的心灵,在我心中引起涟漪。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列传》读后感11

  偶然间在微信读书APP上翻到了历史书籍《屈原贾生列传》,今天刚巧是端午节,便点开读了读,虽全为文言文,但其中的主要内容还是可以读懂的。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中的人物,不只有帝王将相,而且有诸子百家,文人雅士等各个阶层的人物的,通常司马迁把具有类似人生轨迹的人物放在一起记叙,屈原和贾谊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

  屈原和贾生虽是不同时代的人,但同为才高八斗,又是忠贞爱国之士,为小人所忌恨,继而遭到诽谤而信而见疑,忠而被贬,最终被流放,二人在政治上抑郁不得志,但在文学上都给后人留下经典之作,所以太史公把他们写在一篇之中。

  该列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屈原的`介绍,作者先写他因才能出众而到楚怀王的信任,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世,娴于辞令,但正因如此受到上官大夫的嫉妒恨,上官大夫因此进谗言于楚怀王,楚怀王因此而逐渐疏远屈原,最后将他贬谪到南方。司马迁在列传中着重描写了投江时的屈原。屈原在投汨罗江遇见渔夫,渔夫和屈原的一席对话直接有力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满怀经国之志而又报国无门的屈原。他的满腔抑郁无人能懂,只能通过诗赋来表情达意,世道既容不下他正道直行的性格,自己又不愿与世推移,随波逐流,所以死亡自然是他获得解脱的最好选择。一代英豪就这样被留在了汨罗江之中,时年六十二岁。

  后半部分是对贾生的介绍,作者也同样先写他年少成名,年十八,就以能诵诗属书于郡中,仅仅一年之内,就官至太中大夫,又实行一系列改革,因此与旧贵族产生矛盾,最终在他们进谏之下,以“年少初学,专教擅权,纷乱诸侯”的罪责而遭贬。

  同样,司马迁对被贬之后的贾谊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首先些他的《吊屈原赋》贾谊以屈原自比,吊古伤己,以此来表达他的抑郁不快之情。除此之外,他的《鵩鸟赋》中,“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予去何之,诏予其期"可以看出他独居于长沙,找不到倾听者,只能向这带来死亡之兆的猫头鹰诉说,表明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不知未来是吉是凶,也不知死亡到来是早还是晚,抱着这样的抑郁心情,他再入宫廷兵虽得到重用,却因梁王刘胜坠马而死而深感自责,前168年,他抑郁而终,时年三十三岁。

  司马迁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笔端时常流露自己的情感,正如他自己所说:“……关屈原所自深渊,未当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表达了对屈原、贾谊的人格赞美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又表现了对屈原贾谊的无限同情,或许其中还夹杂着司马迁对人生的思考。

  屈原,贾谊的死亡是否有意义,在今天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但无论哪种看法,共同肯定的是他们的爱国情怀。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无疑是我们爱国之路上的楷模和精神鼓励。

《屈原列传》读后感12

  早春三月,天气依旧寒冷,我闲暇之际选择读屈子列传。虽然这位伟大的诗人已经离我们很远,但是读到他的遭遇时,我的心仍然感到沉重和无法释怀。我仿佛看到一个容颜憔悴、形容枯槁的老人孤独地行走在汨罗江畔,眼泪像江水一样长流不止。他为了家国奉献了一生,可惜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现在,家国仍然存在,只可惜他已经找不到报效国家的机会了。

  江边的渔夫遇到了一个陌生的人,好奇地问道:“您是不是三闾大夫呢?为什么会来到这里呢?”这个陌生人微笑着回答:“世界变得混浊不清,而我却能保持清醒;众人都迷失其中,而我却能保持清醒,因此我选择了离开。”渔夫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圣人应该是能够随波逐流而又不被所困扰的。既然世界如此混乱,为何不顺势而为呢?众人都陶醉其中,为何不与他们共享欢乐呢?为什么要舍弃瑾瑜而自己选择离去呢?”陌生人回答:“我听说,一个新沐者会调整头巾,一个新浴者会挥动衣袖。但又有谁能够以自身的洁净去感受外界的污垢呢?宁愿葬身于常态中而不受拘束,也不愿意用光鲜的外表来迎合世俗的温顺。”读完这段对话,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陌生人的高尚品格,他不随波逐流。宁愿葬身于鱼腹中,也不愿意迎合世俗的温顺。像这样的境界是很少有人可以达到的高度,但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并不是屈原个人性格所独有的。

  屈原者,名平,楚国的人,与楚国国君有着血缘关系,可以说是亲戚关系;在楚国担任三闾大夫和左徒这样高位,他与国王一起讨论国家事务,制定政策;同时,他还应接宾客,对待各个诸侯。可以说他的地位非常显赫。可以说屈原至少已经具备了实现他政治理想的前提条件,相比那些苦于寻求升迁机会的普通士大夫,他强出许多倍。古往今来,太多的人一直在思考如何为朝廷效力,但却找不到机会,或者长时间处于卑微的下级官员地位,一生都饱受辛劳之苦,白白浪费一生。屈原的背景对于他个人来说是幸运的,对于楚国来说也是幸运的。

  但命运无常,小人难以预料。上官大夫妒忌屈原的才能,他在楚王面前诽谤屈原,说:“王让屈平担任令,众人都知道,每次他发布命令,屈平都抢夺他的`功劳,好像是在说‘没有我就无法做到’。”楚王听信了这些话,开始疏远屈原。后来秦国想要进攻齐国,齐国和楚国结盟,秦国派张仪利用小恩小惠来离间齐国和楚国的关系,楚怀王贪婪又相信张仪,于是断绝了与齐国的联系。楚王没有得到张仪承诺的六百里土地,非常愤怒,于是大举兴师伐秦,结果遭到惨败,楚国上下蒙受了巨大的耻辱。屈原虽然被放逐,但仍然关心着楚国,念念不忘怀王,希望怀王能意识到错误,召回自己。但怀王始终没有悔悟,后来多次听信上官、郑袖等人的谗言,一次次做出错误的决策。太史公曾经说过,怀王因为不懂得分辨忠诚的臣子,所以被郑袖蛊惑,被张仪欺骗,疏远了屈平却相信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楚国的军队被击败,土地被削减,最终他亲自去秦国死去,成为全天下的笑柄。怀王被欺骗,令人可怜又可恨。修改后的内容:人心难以捉摸。上官大夫妒忌屈原的才华,他在楚王面前诽谤屈原,说:“王任命屈平为令,每次发布命令,屈平都窃取功绩,仿佛在说‘没有我别人无法完成’。”楚王相信了这些言论,开始疏远屈原。后来秦国欲伐齐,齐楚结盟,秦派张仪利用小恩小惠离间齐楚关系,楚怀王贪婪又信任张仪,于是与齐断交。楚王未能得到六百里土地,极为愤怒,遂兴师伐秦,结果遭惨败,楚国蒙受耻辱。屈原虽被流放,但仍牵挂楚国,恳望怀王醒悟,将其召回。然而怀王始终未悔悟,再度听信上官、郑袖等人之谗言,屡屡做出错误决策。太史公曾指出,怀王不明忠臣与奸邪之分,因而受郑袖蒙蔽,受张仪欺骗,疏远屈平,赖信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事失败、土地削减,最终身陷秦国死去,成为天下笑柄。怀王受骗,令人可怜又可恨。

  自古以来,士大夫们都注重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路,渴望学成文武艺,为国家作出贡献,与帝王家共同实现理想,促进社会的秩序稳定。中国古代文人承担着道义和对社会的责任,但并非独立阶级,他们往往需要依附政治势力或统治者来实现所谓的道义理想。屈原之悲剧是注定的,因为他未能遇到一位明智的君主。伊尹则幸运地遇到了改过自新的太甲,从而使殷商得到复兴;姜子牙遇到了推崇贤良下士的文王,为开启大周八百年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征能与太宗同时存在,共同创造了贞观盛世。因此,治国的贤臣仍然需要有贤明的君主,只有贤明的君主能够倾听并采纳忠言,贤臣才能开创一个太平的世界。

  自古以来,士人追求理想往往难以实现,这是他们最大的悲剧。许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年少时候就不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最终却以悲剧收场。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和制度的悲剧。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所有政治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皇帝的批准。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足以让所有的贤臣黯然失色。皇权虽然伟大,但它仍然是由一位皇帝行使的,而且皇帝也是有情感和欲望的普通人,容易被小人左右,并且有自己的性格缺陷。为什么有些贤臣所说的话,皇帝听不进去,却能轻信小人的挑拨呢?有些高尚品德的人可能没有令人信服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而那些虚华的伪大道理则让人感到厌烦。然而,一些小人能够洞察皇帝的意图,一下子就能说中他的心思,自然会受到重用。

  屈原被疏远与其说是小人的谗言,不如说怀王担心其功高震主。屈原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制度的悲剧罢了。

《屈原列传》读后感13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能抵抗的困难会让我们动摇对这个梦想的信念,但是我们就要执着的坚持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向自己的命运屈服低头。而屈原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

  在《屈原列传》中,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不明是非;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要改革,导致很多的达官贵族不满,但是屈原在为祖国积极培养人才。可是楚国的贵族政治,以日趋没落,楚怀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国的张仪以重金收买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造成一个全面的政治攻势。事后,屈原便找到楚怀王,要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但楚怀王的宠妃和大臣们百般阻挠,最后没听从屈原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秦兵大举来袭,最终楚国灭了。屈原回首再回首,擦干了自己的眼泪,最后终于抱起岸边的一块记录楚国辉煌、中落的历史的江石投入了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呜呼。

  在这个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面对国家的灭亡屈原并不是去取悦新的国王,而是毅然决然的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谱写了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赞歌。而且,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再有遗憾,这样任何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住了梦想的考验,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而且我们应该时刻清新自己的头脑,不让自己的头脑变得像黄河的水一样浑浊。

  其实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应该学到的是人只有在经历困难的时候才会爆发自己的潜能,将自己的困难变成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的人生中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屈原列传》读后感14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司马迁的一篇列传。屈原是湖北秭归人,作为一名湖北人,对这位伟人的历史我也非常感兴趣,今天特地开始读了一下原文。

  屈原是芈性屈氏,古代的姓和我们今天的姓不一样,古代只有贵族才有姓,屈原和楚国王室都是芈姓。而屈是他的'氏。《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是楚平王的同姓,所以按照道理来说屈原是和楚国王室有血缘关系的。

  他最先是楚怀王的左徒。因为才华出众,所以怀王一开始非常信任他。但是同朝为官的人为了争宠而害怕他的能力超过自己。于是他们想办法迫害屈原,他们在楚怀王的面前诬蔑屈原,这样楚怀王就开始渐渐疏远屈原。

  由于屈原为人非常正直,用心对待他的君上。可是却被疏远,真是忠言逆耳。屈原被罢免以后,秦国想要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关系很好。秦惠王想要疏远楚国和齐国,于是派张仪去找楚怀王,张仪说如果楚国能够和秦国结盟去攻打齐国,秦国会把六百里的地方送给楚国。楚王听了以后答应了张仪,于是和齐国绝交。等到战后楚王准备去接收土地的时候。张仪却说自己和楚王约定的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

  之后楚王很生气,想要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军打败。后来秦国主动请求归还汉中向楚王求和,楚王只要求得到张仪。后来张仪用重金收买楚王的宠妃,张仪逃走了。之后秦昭王和楚国通婚,希望和楚王见面,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之国不能相信,结果怀王不听。最后楚怀王死于秦国。

  屈原后来又被贬了,在万般无奈之下,投江自杀。《屈原贾生列传》让我体会到,一个国君如果只听片面之词,听不进真话的恶果。屈原忠心耿耿却落下一个投江自杀的下场。实在是非常可惜。

《屈原列传》读后感15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能抵抗的困难会让我们动摇对这个梦想的信念,但是我们就要执着的坚持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向自己的命运屈服低头。而屈原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

  在古代中国楚国的历史中,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曾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因为怀王缺乏明智和判断力,不能辨别是非;第二次是因为子兰恶意中伤。尽管如此,屈原始终坚持改革,并积极为祖国培养人才。然而,楚国贵族政治逐渐衰落,楚怀王及其继任者襄王都是昏君。秦国的张仪趁机收买了那些嫉妒屈原的大臣以及楚怀王宠爱的郑袖,对屈原展开了全面的政治攻击。屈原事后找到楚怀王,希望他能听取自己的建议,但是得到阻挠的却是楚怀王的'宠妃和大臣们。最终,秦国大举进攻,楚国最终灭亡。屈原回首望去,擦干了眼泪,最后抱起一块记录着楚国辉煌与衰落历史的江石投入了奔腾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无言,唯有江水呜咽。

  在这个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面对国家的灭亡屈原并不是去取悦新的国王,而是毅然决然的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谱写了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赞歌。而且,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再有遗憾,这样任何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的脚步,因为我们已经经受住了梦想的考验,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而且我们应该时刻清新自己的头脑,不让自己的头脑变得像黄河的水一样浑浊。

  其实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应该学到的是人只有在经历困难的时候才会爆发自己的潜能,将自己的困难变成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的人生中登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屈原列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2-26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1-05

包粽子念屈原日记04-19

读《屈原》有感03-04

初中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纪念屈原|写屈原端午节作文04-02

屈原故事读书心得07-25

百万英镑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03-04

《少年周恩来》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03-23

汉字奇兵读后感 汉字奇兵读后感03-30

詹天佑读后感 詹天佑读后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