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6-24 04:41: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八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八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等词语的意思。

  2.品读朱丹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的语句,适当引用资料,体会他真挚的爱国情怀。

  3.初步了解小说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教学重点难点:在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中感受朱丹炽热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赵恺的'小说《木笛》,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小说主要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到底写了一个怎样的朱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木笛》,走近朱丹。

  二、品读考试,

  1、《木笛》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

  2、这是一场怎样的考试,快速浏览课文第1-6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理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意思,学习抓关键字义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中,朱丹却选择了放弃,大师能接受吗?为什么?你体会到大师怎样的心情?

  4、朱丹为什么放弃考试,他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补充材料,理解背景。

  理解朱丹不愿吹奏欢乐曲目的原因,感受朱丹炽热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

  指导朗读,读中体会朱丹的情感。

  了解语言描写的特点,在表达内心情感上的作用。

  你还能从朱丹的穿着打扮上读懂朱丹的情怀吗?

  朱丹取出木笛,又放入木笛,从一取一放中,你又能体会他怎样的心情呢?

  小结: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是小说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反复品读这些关键语句,你就能读活人物,读懂人物。

  三、感动悼念

  1、引读课文,说说朱丹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为什么说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2、配乐范读,理解是什么让朱丹感到寒冷,又是什么让朱丹感到温暖。

  3、配乐诵读,升华情感。

  4、小练笔:笛声中有什么?内化情感。

  四、感动结局

  朱丹被破格录取的原因是什么?大师被什么打动了?这个故事打动你的是什么?

  朱丹的手中仅仅握住木笛吗?

  五、升华情感,点化主题

  对本文写作特点总结,对朱丹性格特点的总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体味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创新训练】

  通过本文主题,你对生命又有什么新的认识,请说给大家听。

  【实践训练】

  1、课余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的描写出来。

  2、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昆虫。

  【主要教法】

  直观教学,互动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

  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通过绘画,制作出有关蝈蝈的形象,以便学生直观的形象理解,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其他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科学小品文)

  绿

  色 特征:漂亮、嫩绿、苗条、匀称 拟人

  蝈 生动

  蝈 习性:叫声—柔和,捕蝉—为食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出示课题:绿色蝈蝈。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学生交流有关蝈蝈的文章与图片,学生整体了解感知蝈蝈。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 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⑵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以上要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

  教师指导: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研读探究

  学生再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一下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有哪些好的拟人手法的运用等。学生依据问题组,自由质疑。 师生在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师: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学生设疑:

  1、蝈蝈的叫声非常的优美,但是蝈蝈的发生器官与人的发生器官有何不同?

  2、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四、课堂练习

  1、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研讨与练习1。

  五、小结

  《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阅读本文,不但可以掌握科学知识,而且可以体味到浓厚的文学色彩,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理解、体味说明文的情趣。在课堂中,学生设疑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今后要继续保持着一个环节。

  六、作业

  1、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2、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

  3、读一读、写一写。

  七、预习指导

  1、预习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

  2、搜集登月的有关资料。

  八、课堂回顾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要点】

  1、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0、莫泊桑拜师

  二、精读指导

  指导朗读2--5节

  1、指名读,边听边划出福楼拜说的话,找出话中最关键的一句。

  2、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句。

  (1)福楼拜是针对什么来说这句话的`?

  (2)他为什么不说"是你的功夫还不行"?

  (3)他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学生回答)

  3、读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

  (1)一方面对两个人性格特点的感悟;

  (2)另一方面勤学苦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回顾上述学习方法,小组自学6--10节。

  5、反馈,学习效果。

  三、谈收获

  1、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小节。

  四、赏读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3、配乐朗读,评议后再读。

  五、造句

  1、分别找出"酷爱"、"滔滔不绝"所在的句子。

  2、理解意思。

  3、再读句子,体会用法。

  4、仿造。

  5、集体评议。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

  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看拼音写词语:

  pái cǎi mì jīng yà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离得很近——(附近)

  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

  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

  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

  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请学生口答)

  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

  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②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③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

  3.反馈。

  (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

  ①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

  ②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

  ③读句子,说主要意思。

  (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

  ①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

  ②“他”指谁?

  ③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

  (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

  ①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

  ②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

  (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

  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

  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

  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1)第三段有几句话?

  (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

  (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

  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

  (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怎么读?

  (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

  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

  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

  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

  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

  四、作业 。

  1.完成《课堂作业 》。

  2.选做一个问题: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

  (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

  (3)第2题用图配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小朋友,有人给过你掌声吗?因为什么为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么样?你为别人鼓掌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愿意写的同学请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这两个字。

  板书:

  掌声

  3、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⑴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带着你们的这些问题再走进课文,说不定自己不懂的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了呢。如还有不懂的,可以相互商量着解决,读书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请开始吧。

  ⑵生自由读文。

  ⑶课文我们又读了一遍,不知生字掌握得如何,老师把这些生字请上了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落下、残疾、犹豫、骤然间、镇定、情绪、身处困境、讲述、结束、珍惜、鞠躬、忧郁、舞蹈、慢吞吞、经久不息。

  ⑷反复认读,齐读。

  2、二读课文,读通句子:

  ⑴词语我们都读准确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次要注意读通句子,句子读通了,课文就读流利了。

  ⑵检查朗读:

  ①同桌互查,每人一小节轮读(快的两遍交换)。

  要求:

  A、听的习惯要好,及时纠正。

  B、读要响亮,有感情更好。

  ②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读,随机正音。

  ③师点评过渡:

  读得正确流利不够,还要能读懂课文的意思。

  ⑶三读课文,读出不理解的词:

  ①默读,不理解的词划下来。

  ②全班交流:

  A、骤然间:

  说明快、突然响起的掌声。

  B、经久不息:

  找句说词意热烈持久、渐渐平息、掌声里走下;不息是指什么?

  C、身处困境:

  联系生活如缺钱、犯错误、生病、文中谁身处什么困境?

  D、残疾:

  文中指生病落下不方便走路的缺陷。

  E、犹豫:

  拿不定主意,她在想什么?

  F、忧郁:

  找个近义词来替代,反义词呢?体会孤寂引读1段。

  三、感知大意,切入掌声

  1、掌声对小英有什么作用?

  ⑴鼓励她站起来了(掌声表扬。)

  ⑵文中怎么说──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⑶不再忧郁变得──活泼开朗。

  ⑷齐读第5段体会。

  2、设疑:

  掌声的作用真不小,竟然使一个忧郁自卑的姑娘变得活泼开朗,我们下堂课再去走进这充满掌声的演讲课。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吗?

  (小英。)

  ⑵一开始,小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投影出示: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我们读出了什么样的小英?

  自卑、忧郁、孤单、沉默,板书:

  自卑忧郁

  从哪看出小英很忧郁?

  ⑶是什么原因让小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⑷那时的小英内心一定十分地痛苦、忧伤、寂寞。当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投影出示:

  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地想:_______。

  ⑸小英忧郁、自卑、沉默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把小英的心情读出来。评读。让我们一起走近忧郁的小英,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么可怜的小英呀!她几乎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幸好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她,她变得活泼、开朗了,让我们来看看开朗的小英是什么样子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投影出示: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女生齐读。)

  ⑵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你们看行不行?她不再忧郁,开始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甚至还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不行)为什么?

  (走进舞蹈房,更加说明小英敢于正视和挑战自己的缺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⑶你觉得变化后的小英仅仅只是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跳舞吗?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⑷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小英呢?

  活泼、开朗、自信,板书:

  自信开朗

  ⑸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⑹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从哪儿找到答案的?(小英的来信)

  指名读。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二、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默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小英的句子,想想现在的小英会想什么?

  2、轮到小英的时候,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她此刻的心情会怎样,她会想些什么?

  投影出示:

  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地想:_________。

  3、残缺的小女孩感到自卑、紧张,害怕。那她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交流。)

  出示: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无奈。齐读。

  4、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小英一摇一晃地向讲台走去,每一步都像她的心情一般的沉重。

  投影出示:

  小英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地想:________。

  5、让小英意外的是──(同学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6、同学们的掌声出现了几次?(2次)

  7、谁能读读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指名读:

  从哪看出掌声出乎小英的意料之外?理解骤然间。

  (掌声响得突然,掌声响得让小英出乎意料。)

  8、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9、我想对小英说:___________________。

  (小英,只要有勇气,再难的事也可以完成!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

  10、谁再来读第一次掌声?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11、小英一定能听懂你的掌声!谢谢你的掌声!听着那热烈、持久的掌声,小英感动了!

  投影出示:

  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指名读,评读。

  12、当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时,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投影出示:

  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她地想:________。

  板书:

  感动。

  (谢谢同学们对我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

  13、当小英结束了演讲的时候,同学们又给了她经久不息的掌声,你又想通过掌声告诉她什么?(你的演讲太棒了!)

  14、再次听到同学们的掌声,小英内心是多么得──(感激。)

  投影出示: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15、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__________。

  (原来我也是很棒的!同学们对我可真关心呀!)

  16、但是小英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17、你能读出小英内心的感激吗?指名读,评读。

  三、引导说话,读背作者感想

  1、学到这儿,相信你对于掌声或对于这篇课文一定想说些什么?

  2、师深情地读第七自然段。同时出示:第七自然段的内容。

  3、(齐读)请把这句话记在自己的心里。

  4、老师搜集到了一首关于掌声的诗歌,送给大家,师感情朗诵。

  5、有一首歌的名字叫《掌声响起来》,这首歌非常好听,也非常有意义,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播放音乐)

  6、同学们今天上课表现多好呀,我想把感谢的掌声送给你们,感谢的掌声你还想送给谁?

  伴着悠扬的歌声,让我们美妙的读书声也响起来,让我们在歌声与读书声的美好交汇中结束今天的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意图:

  1、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意境美和情致美,努力使阅读过程成为审美的过程。

  2、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尝试探索课内特别是在独立阅读中如何丰富学生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量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图片填空:()的冬天。

  2、引入: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看看松坊溪的冬天,想去吗?

  3、读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这节课我们就去感受一下松坊溪雪景,好吗?

  二、初读课文,体会美。

  1、理清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松坊溪的雪景。

  (2)先写了(雪中的景色),再写了(雪后)的景色。

  2、初读感悟美。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感受一下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反馈。

  (3)、用不同的句式说一句赞美松坊溪冬天的话。

  3、过渡:松坊溪的冬天美在哪里呢?

  三、研读课文,感悟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请你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呢?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告诉大家。

  2、朗读、交流。

  重点点拨:

  (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棉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2)、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3、齐读9-13节

  (二)、研读“雪止了”一层。

  1、师:雪中的`松坊溪多美啊,那么雪后的松坊溪又美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研读。

  2、明确研读任务:

  (1)第14-18自然段总写了(),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写(),再写(),最后写了()。

  (2)16、17两个自然段作者是站在(),先向()看,再向()看,最后向()看。

  (3)我还从()(词、句、或段)体会到了雪后松坊溪的美,因为()。

  3、学生分学习小组研读。

  4、讨论交流。

  重点研读:

  (1)“我看见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

  (2)水中的溪鱼有什么特点?

  (一群又一群、多;色彩艳丽、美;姿态、动作迅速、活。要求读出情趣。)

  分两大组比读,比比谁读得有情趣。

  (3)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

  (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预示春的到来,使人回味无穷。)

  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课文。

  五、读读背背,积累语言。

  自读9-18自然段,下面的三道题目任选一题。

  1、选择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在座的老师或同学听。

  2、选择其中一句或几句有感情地背一背。

  3、选择其中一两句特别喜欢的句子抄在日记本上。

  六、欣赏描写冬天的段落。

  1、简介郭风。

  2、配乐读郭风的诗。

  3、配乐读《雪夜的小山村》

  七、小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松坊溪美丽的雪景,那么课文中其他的段落在写些什么呢?也有这么美吗?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八、布置课外作业。

  任选一题:

  完成时间:一星期

  完成方式: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

  作业内容:

  1、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

  2、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课文重点:

  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题。

  2、画出你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写上评语。

  3、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极左思潮在中国泛滥的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文章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反映了人物善良的性格特征。

  教学设计:

  1、导入:请同学们注意看文中的这副脸部特写,你从这张脸上读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饱经沧桑、吃尽人间疾苦、凄凉、痛苦等。

  (过渡)同学们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联想是丰富的,那么作者写的是这些内容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课文。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识读。

  伛 攥 惶 恐 滞 笨 塌 败 荒 僻 骷 髅

  (2)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交流对极左思潮的了解。

  3、整体感知课文。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谈谈文章中哪些方面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这里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充分感受语言,感悟课文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线索、事件、文章的剪裁、语言风格、人物个性这些方面去感悟。

  接着,在充分阅读思考之后,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

  最后,让学生代表发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以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a、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b、文中写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事?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

  c、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为什么?

  d、文中人物哪个方面最使你感动?

  教师小结:文章以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为线索,记叙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四件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我和老王都是普通的人,但是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尤其老王,在卑微的`身份下,却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文中详写了老王给我送鸡蛋和油这件事。从这件事中,更见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的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体会课文如何细致的刻画人物形象,从老王至善的本性中,去学会善待他人。

  教学设计: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了文章,知道了文章记叙的是两个善良的人之间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也知道课文详写的是第四件事:老王在临死前送鸡蛋和油给我。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学习这一部分。

  (过渡)我们首先分析老王的生活境况。

  2、精读课文

  一、学生精读课文。

 思考:老王的生活境况怎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老王是生活中的不幸者。生活窘迫,孤苦伶仃,居住条件很差,眼睛又不好。当时的社会对他不够关心。

  (过渡)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幸者,需要别人关心的人,却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去帮助别人。我们下面就去学习第四件事,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二、研读第四件事。

 学生齐读:从有一天,我在家听到大门直到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性格、描写的方法、细节的描写等方面去思考。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和讨论。

  教师小结:老王在死前,还给我送鸡蛋和油,可见他的善良。文章从动作、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去描写老王,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刻画老王。通过我的眼睛和心理活动,从侧面烘托出老王行动的艰难。

  三、质疑探讨。

 1、学生研读这一部分有疑问的可以提出,共同探讨。

  学生发问举例:

  a、老王这么对待我的原因是什么?

  b、怎么理解文中80页的这段话?(他赶忙止住我说直到站着等我)

  c、怎么理解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这句话?

  d、怎么理解强笑这一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人物的善良,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2、教师小结: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以善良对待善良。

  3、拓展延伸

  问题:那么,我们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可以引导学生从关注班级入手,进而关注社会。

  4、总结全文

  (一)、让学生再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收获。

  (二)、小结:我们生活在幸福中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许多人需要帮助。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设计思想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六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三、学情分析

  1、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及学习需求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2、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教学中围绕角色间的对话来学习。理解什么是称赞?谁对谁的称赞?为什么要称赞?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五、重点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介绍獾的图片文字资料,词语卡片。

  3、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刺猬、小獾的头饰以及板凳、椅子等道具。

  八、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乡镇意见

  教师体会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称赞》,看到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什么是称赞?

  课文中谁称赞谁?

  因为什么而称赞?

  称赞的结果怎样?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让我们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开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带着问题去读。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知道通过读书要明白那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指名汇报。

  (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5、把生字带回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

  【设计意图: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通过自学初步学会生字,再读中学会生字。学会生字后在去读课文,这样读文和识字就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思考:听了这个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称赞了吗?

  2、如果你得到别人的称赞心情会怎样呢?

  3、课文中是谁称赞谁的.事?怎样称赞的呢?为什么呢?

  4、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

  指名朗读课文,

  回答:他们是怎样称赞的?

  指导朗读。

  5、学习小獾称赞小刺猬。

  小组自学汇报。

  6、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为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学生从读中感悟,并能回答出相关的问题。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的意图,使学生受到启迪。】

  (四)分角色表演读

  小组练习,指名汇报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读,然后在向大家汇报。】

  (五)写字指导

  学习本课中的“采”、“背”

  指名认读,组词。

  师范写,学生写仿。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下写字的时间。每一课中的生字应分散在不同课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九:板书设计

  18、称赞

  小刺猬小獾

  消除疲劳有了自信

  (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十:作业设计

  1.自己选一个同学,夸夸他的优点。注意选择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把你对他称赞的话儿写下来,并亲自对他说说。

  2.回家选择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试着称赞你的家人。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0-18

教学设计方案08-15

教学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5-16

教学设计方案【热门】06-28

教学设计方案【精】06-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6-12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25

枣儿教学设计方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