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培养诵读的,使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
(二)内容选取: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和诗歌体裁;扩展面的李白的《古风·其十九》。
(三)过程安排:
1.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朗读中挖掘诗歌中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空白、细节,进行创造性的,使诗歌形象化,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体味诗歌语言和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人的创作风格,通过听录音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过程中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3.在把握诗歌的艺术风格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兵车行》和《古风·其十九》。
(四)、手段: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慢慢品味,教师作适当引导和点拨。
2.学生互相评价朗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进行角色扮演。假设学生是诗人或者是诗中人物,发表感想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演,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介绍杜甫,导入新课
1.学生介绍杜甫(主要是举例所学的名篇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
2.简单介绍杜甫及作品背景
《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困守长安时候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
3.释题——“行”的读音xíng。“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这首诗属于歌行体。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
(二)学生初读全诗,初步感知
1,高中学习方法.要求看阅读提示注解等各方面内容,准备的提问
2.提问
(1)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哪位同学率先回答?
明确:它讲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所造成的惨痛后果。
(2)大肆征兵,老百姓生离死别的画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诗句来描述?
明确:诗歌的第一段
(三)分析诗歌第一段
1.学生齐读,正音“耶”、“干”,释义“耶娘”、“妻子”、“干”。
“耶”通“爷”,父亲。
“干”读“gān”,冲。
“妻子”,妻子和子女。
2.问:“耶娘妻子”相送时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
明确: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
3.老师追问: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明确:“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问:“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的“不见”可否理解成咸阳桥特别卫生、一尘不染呢?
明确:不对,应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没了咸阳桥。
5.要求学生展开自己的,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一送别场面。
(四)分析诗歌第二段
1.指名读,由学生评价。
2.问:“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可能指何人?“点行频”何以见得?在诗中有没有具体的描述?
明确:道旁过者——杜甫
行人——征人
点行频——“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3.“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流血成海水。”
4.问:“武皇”指何人?上述诗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借指唐玄宗,含蓄地表达了对以唐玄宗为代表的唐皇朝统治者“开边”政策的指责。
(五)分析诗歌第三段
1.让学生齐读后说说这一段中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回答最后一句,“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怪怕人的!
老师补充:第一段写人哭,这一段就写鬼哭了。连鬼都哭,你说惨不惨?
2.问:对于这样的惨相,役夫是否“敢申恨”?
明确:不敢,敢怒不敢言。
老师追问:最终有没有“申恨”?
明确:有。
不敢申恨可最终还是申述了,把征夫的苦难和恐惧的表现得淋漓尽致。
3.问:“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一句是否表明了杜甫走出了“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
明确:中国老百姓一贯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倒好,怕生男,只想生女了。是什么造成老百姓这一传统观念的转变呢?——战争!残酷的而又无休止的战争使老百姓心灰意冷。老百姓对战争的怨恨与控诉,通过这句诗深刻而又凝练地表达出来了。
(六)扩展学习:试将《兵车行》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进行比较。
古风(其十九)
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提示:可从两位诗人的创作风格入手,如果时间不够就作为课后研究留给学生回去思考。
(七)小结: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兵车行》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听着录音朗读,再一次体味诗歌沉郁怨愤的基调。
(放录音)
板书设计:
兵 车 行
杜 甫
1 送别场面——
2 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 “行人但云点行贫”、“武皇开边意未已”
3 悲惨生活——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古人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同样,要学好语文,建构成语文知识的大厦,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也在于平时多“积累”。
我们学习课本中的知识,也是在积累语文学习的基础。不是所有的语文知识都在课本中。课本中所选的都是典型,是提高我们理解能力的一个基础。
1.多读书。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读书能使人头脑充实”,可见,读书对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就学习语文而言,广泛的阅读,更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大大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拓宽和活跃我们的思路,而且,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将学会分析和鉴赏,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还可开创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二十多年前,吕淑湘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多读书。”时至今日,搞学情调查,经常读书的同学不但写作水平高,而且语文成绩大多名列前茅。事实证明,要想学好语文,不读书是万万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多读书,读好书。
2.多动笔。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还要多动笔,养成记日记和摘抄读书笔记的习惯。把平日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在阅读过程中,把书中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断等摘抄下来,建立起自己的语文知识仓库,时间久了,语文能力就会在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说起来就“出口成章”,写起来就“下笔成文”。不会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做“读书”的典范,而且要做“动笔”的楷模。
3.多实践。
“生活是个大课堂”,“万物皆书卷”,大家都知道,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别近几年来,随着“大语文教学观”的建立,语文试题多元化,我们要学好语文,再象过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单纯依赖语文课堂是绝对不够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日要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接受更多的社会信息,并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加深和扩大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学语文的观念,才能把语文学活、学好。
总之,学习语文是慢功夫,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于朝夕,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学好语文,请从“积累”开始。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浅析
有句话说:“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学科的和仅做题目是不够的,而是要理清思路。
语文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部分: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每个部分的考点各有侧重,高中历史。
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如修辞、句式等,其具体要求可以翻阅《手册》,明确考点对答题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阅读的考点是依托于文本呈现的,因而对文章的理解是答题的关键,而阅读理解的是通过平时的大量阅读逐渐养成的,所以在课业较重的情况下也要尽量抽出一部分时间来阅读,一是培养阅读、二是积累文学素材,阅读材料的篇幅和内容可与文章相仿。
文言文阅读需要的点相对更多,实词、虚词、通假、文言句式等等。文言文的各个点必须要在课文中理解和掌握,然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方能熟练的运用于文言文的答题。
诗歌鉴赏对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对整体把握和感悟的能力也要求更高。复习这部分时,要熟悉一些诗歌的基本常识和作家作品的风格流派等内容,还有一些诗歌中常用的艺术表现,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托物言志等,并结合具体诗歌理解这些表现手法的形式和作用。在做题时,依然要明确考什么,是词句的理解还是诗歌的整体感悟,然后有的放矢的答题。平时要多读多背多积累。
作文一看立意二看文采,并且更注重前者,审清题目是关键。而立意和文笔都需要平时阅读和练笔的积累,并且前者还需要对社会和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此外,对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呈现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文章中引用诗歌和文言名句,列举与文章主体相关的人物的事例,可以拓宽文章的纵深感和文学性,仅此一例就可看出不仅要平时的积累,也要在考试中着意呈现。另外用词丰富、句式灵活多变也增加文采。
语文教案 篇2
课文叙述的是一只小黄鸡眼睛瞎了,在梅梅的细心照料下,终于长成大母鸡还下了一个蛋的故事。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按故事发展顺序叙述了一只瞎眼的小黄鸡,在梅梅的精心照顾下,长成了会下蛋的大母鸡。赞扬了梅梅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要做一个关爱弱小、有同情心的孩子。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注意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如“娘、抢、疼、梦、举”和“凑、瘦”等。“切”是多音字,在本文读“qi5”。
分析字形时,要尽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偏旁和部件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生字的能力。注意提示下面几个字。
切:右边是“刀”,不是“力”。
抢:右边是“仓”,不是“仑”。
梦:下边是“夕”,不是“歹”。
蛋:上边是“ ”,下边是虫字。
接:右边由“立、女”组成。
2.写字教学。
指导写字时,要先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再临写。要利用田字格帮助学生写好字。
班: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不要写得太宽。
伤、抢、怀、托、饭: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教师可归类指导。
事:第一横长,第六笔左右出头。
梦、举:这两个字中的'撇、捺都要写得舒展一些,盖住下面。
(三)词句教学
“多亏”是本课的重点词语,不要以词解词,要通过读课文,了解在妈妈认为小黄鸡长不大的情况下,是梅梅一点一滴地精心照顾,使它慢慢强壮起来,最后也能像别的母鸡一样下蛋。结合这些内容来体会“多亏”的意思。
“她和小黄鸡一起做着香甜的梦。”要结合上文中“抱、托、凑”和“每天、总要”来理解:由小黄鸡吃不上食,又瘦又小,到有了梅梅细心喂养,慢慢强壮起来,它的心情是愉悦的;梅梅从开始坚信小黄鸡会长大,到精心照顾,看到小黄鸡强壮起来,她的心情也是愉悦的。所以说,她和小黄鸡一起做着香甜的梦。
妈妈说:“小黄鸡有今天,多亏了梅梅呀!”要结合全文,将小黄鸡的今天和昨天对比,来体会梅梅的精心付出和妈妈对她的称赞。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
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
5.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
6.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三、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
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去看一看。
1.语言与标点
(1)归纳、总结在人物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
这节课,我们先到百花园的第一个景点――“温故知新”园去看看。步入“温故知新”园,快看,“语言与标点”景点区立了个牌子,在提醒游人什么?
谁来读读给我们的提示?
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人物语言的描写。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写人物语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出示第一题,请同学自读。
仔细阅读三位学习伙伴的话,看你受到什么启发?
再读这道题,认真观察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怎样点标点符号?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不加提示语时标点不同的点法。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点法。
(2)实践: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①先仔细阅读、观察,判断提示语位置。
②按照总结出的'提示语不同位置点标点的方法点标点。
③集体反馈。重点指导第三句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怎样点。
2.拓展与交流
离开了“语言与标点”景区,我们随着人流,又来到一片童话树林――“拓展与交流”景区。谁来读读介绍这个景区的话?
(1)同学们想进到童话树林中,欣赏美景吗?快读读宁宁与丫丫的话。
概括一下宁宁、丫丫好的读书方法。
宁宁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发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特点。
(2)回忆我们本单元学其他课文时好的读书方法。
如;抓住中心词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捋清文章脉络,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等。
(3)在阅读童话时,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
3.阅读平台
同学们总结了方法,快进到童话林中,观赏林中的――阅读平台。
自己按照刚才介绍的好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你读懂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小蚂蚁的想法和蜘蛛的做法:一个想一劳永逸,一个每天通宵达旦地劳动,一天也不敢间断,使学生了解到童话介绍了蜘蛛生存的常识。同时告诉我们只有努力不间断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生存,想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
交流方法:你是怎么读懂这些内容的?用什么方法?
4.积少成多
(1)了解歇后语
同学们,从童话林出来,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景区――“积少成多”区。快看看这个景区有什么特点?
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谁认识它们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用打比方方法把意思说清楚。这是歇后语。
(2)积累歇后语
读记书上的歇后语。
说说自己积累的歇后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说的方面,主要是训练学生能把自己看过的童话故事转述清楚,说的时候,态度自然大方,普通话准确、流利,有一定的感情,达到口语训练和别人交流的目的。
3.听的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把握主要内容,边听边想,感悟其中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三、教学难点:双向互动的语言环境的营造。
四、课前准备:
1、学生进行“阅读―选择―准备”活动
2、创造性地布置口语交际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氛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活阶段)
1、同学们,学校马上要开展故事大王的评比活动,优胜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故事大王的评比活动,是向社会展示我们风采的机会,你们想报名吗?
2、好,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我们班的故事大王的竞选活动(板书)。我们要挑的故事大王不仅要讲的绘声绘色,所选的故事还要能使听众受到教育。
(二)明确任务(指导阶段)
1、怎样才能当好故事大王呢?出示活动建议、活动评价要求,带领学生研读。
2、通过指导一个组的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
请看这组同学的表演。交流,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揭示板书:
讲故事的人:
(1)仪态:大方、礼貌;
(2)语言:生动,吸引人。
(3)感情:情感到位。
听众:
文明,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边听边想,感悟其中的道理;补充故事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
1、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三个人听、听后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两名学生汇报,全班同学做评委,
(四)总结评议
1、你们的评委工作做得怎样?(引导结合板书)
2、可请评议者或刚才的讲故事的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重新展示
3、评选“故事大王“及“优秀评论家”
第三、四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点击课件,出示天使画面)
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这小天使,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上蓝天,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一望无际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我们来到了――童话王国。
(二)创编故事
(点击课件,出示画面)
1.大家看,这么多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聚在一起,他们都有谁?快认认他们。
2.这么多童话人物聚集一堂,他们每个人可都是身怀绝技,本领高强,他们中的不是同一课书出现的三位随便凑在一起,就能发生许多有趣的事。
你选的是哪三位呢?
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你打算通过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什么道理呢?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3.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想一想,。
4.把最精彩的一个镜头画下来,可画成连环画形式(一幅或两幅)(画一画),画好之后说一说童话故事。(说一说)
5.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把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一评。(评一评)
(三)自拟题目
同学们,请你自己给编的故事拟个题目。可以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四)编写故事,小组交流。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得因材施教才可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的写法。
3、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感知科学家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
2学习说明方法,了解多层次复杂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先板书“夸克”二字,提问:如不看课文,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再完全出示课题。
2、根据语系,对课文标题进行解释。
3、提问课文为什么不换成别的,如:“关于物质的基本结构”、“介绍一种超微粒子”、“微观世界的.奥秘”等。
二、感知课文
1、讨论“夸克”应当在“盒式结构图”中的哪一个“盒子”里?
2、第一个盒子和第二个盒子应当填入什么?依据是什么?
3三个盒子的研究。阅读找到关键句子和关键词句,理清盒式结构的顺序 :原子 ——原子核——强子——夸克 。
4借助有关挂图和事物模型以证实前面顺序是否正确。
5、研究文章开头(第1—2段)和结尾(第22—26段)与中间主体部分的关系。
三、研读课文
1、学生提出疑问。
2、教师提出研究问题。
(1)作者除了向青少年介绍物理学知识外,还有没有别的意图?文中有没有透露出这个意思?
(2)“夸克模型”怎样提出来的?科学研究和想象有什么关系?
(3)你对本文在表达上比较满意或感兴趣的有那些?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写篇题为《夸克自述》的说明文。
2搜集有关材料,谈谈语文课中培养想象力的话题。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简析: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通过讲述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夜幕初垂,汤姆和爸爸到湖中小岛钓鱼。第二至四自然段写汤姆钓到了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第五至十二自然段写由于没到允许钓鲈鱼的时间,在爸爸的要求下,汤姆把大鲈鱼放回湖里,遵守了规定。最后一个自然段写那晚的情景和爸爸坚定的话语,使汤姆终身难忘。作者将人人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这样一个主题寓于一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读出感人至深,意味无穷。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
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光盘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学习第一到四小节。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师: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老师写课题。(“必须”两个字用红笔写)
师:谁来读?(生读课题)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师:猜猜老师为什么用红笔写?(是为了强调一个人说话的语气。)
师:对,这是一个人说的话,一般在说的后边加上冒号。(板书:)这是谁说的话?(爸
爸)(板书:爸爸)
师:爸爸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放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生
词看看课文后的生字表,划出带有生字的词,放声读课文,让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
二、按老师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必须 汤姆 铭刻 允许 从未 见过 钓鱼 鱼钩 鱼竿 泛起 涟漪遵守规定
夜幕初垂 小心翼翼 斩钉截铁 鱼饵 鲈鱼
2、指名朗读词语。
3、师:你不但读得正确,,而且每个字都读得很清晰,准确,读书就要象他这样读。让
我们一起读读这些生词。要整齐响亮。
4、学生齐读生词。
四、指导学习生字。
1、师:下边我们来写写这些生字。有几个字容易写错,我们一起看一下。(师在黑板上写钓这个字,写到点时师特别强调)小朋友,看一下,这个点就表示鱼饵。(又写钩字,写到撇折和点时强调)撇折表示鱼钩,点还表示鱼饵。(学生书空写这两个字。)
2、师:生字中哪些字也容易和我们学过的字混淆起来,你能用这种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说说这些字吗?
生:未和末
生:允和充
3、师:请你们把这两组字写到黑板上。
五、整体感知课文。
1、师:谁能在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句话中的横线上加一个词,爸爸是怎样说的?(低沉地 斩钉截铁地 语重心长地 意味深长地)
2、师:爸爸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你必须把这条鱼防掉。说了后,汤姆又是怎样做的?
请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_____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后横线上各加一句话。快速默读课文。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4、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汤姆钓到鱼,心里乐开花的时候,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只好把鱼放回了大海。)
5、师:小朋友,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我们读完一篇课文,必须想想的主要内容。如果是一件事情在说主要内容的时候要说清楚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学习课文第一、二、三、四自然段。
1、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觉得两个字特别重要。(板书:钓放)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汤姆是怎样钓鱼的?课文哪几小节写汤姆钓鱼?(一到四小节。)
2、师: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放声读课文。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2)师:他读得正确流利。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晚上)
3)我们中国人喜欢什么时候钓鱼?(早上)
4)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
5)指名有感情再读第一节。
6)齐读第一自然段。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看得出你是钓鱼的新手,谁再来读这一节。
3)师:现在你是钓鱼能手,什么是涟漪?(鱼饵抛下水面时,荡出的一圈圈波纹。)
4)师: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鱼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指名再读)
5)师:他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近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指名再读)
6)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5、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师:有一个词必须要读好,是哪个词?(一定)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欣喜)谁再来读这小节。(又一生读第三小节。)
3)师:(问该学生)谁投来赞赏的目光?(爸爸)请你再看看自己的旁边,是谁投来赞赏的目光?(老师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该生。)生:(恍然大悟)是老师投来赞赏的目光。
4)师:读书就要这样,要读到老师和大家都投来赞赏的目光,所以,请你读完后再看看老师和大家。(请该生继续往下读。)
6、学习第四自然段。
1)生读完了第四小节。
2)师:听了你的朗读,让人觉得鱼很大,但还不够大,不是最大的。谁再来读。(又请了两个学生读,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哇”这个词。学生的朗读各不相同,有的短促,有的往上扬,老师都要肯定了学生的读法。)
7、深入学习。
1)师:“哇”有不同的读法,只要把鱼的大读出来就可以了。好,就这样自由地读一到四小节。
2)学生积极地朗读课文一到四小节。
3)师: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想考考大家会不会说
4)逐组出示四组词语: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察觉动静 一阵惊喜
小心翼翼 拖出鲈鱼
5)师:读读这几组词语,看看有没有联系,快速把它记住。(生积极记背这几组词语。)
6)师:谁能用上这几组词语,说说我是怎样钓鱼的?
7)学生交流。
8)师: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我钓鱼你会写吗?要注意什么?
(1、要注意用上准确的动词。
2、要注意周围的环境。)
9)师:对,写一件事情一定要写清楚动作,还要有周围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心情,这样,才能把写具体、写生动。
七、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描红,完成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指导理解5至13节,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汤姆是怎样钓鱼,这一节我们重点研究汤姆是怎样放鱼的。我请一个同学读读课文5至12小节,其他同学要注意描写汤姆、神态、动作的句子。例如,你们看这句话: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你能看出汤姆的心情吗?
(很惊讶)(欣喜若狂)
2、指名学生朗读5至12小节。
二、学习5至13自然段。
1、学生朗读第六自然段时,要指导把爸爸的话读得很斩钉截铁。
2、(读到“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时,师插话。)师:这是第一次写汤姆的心情。想一想,此刻,汤姆的心情是怎样的?(不情愿、不高兴)
3、(生读到“慢吞吞”时,师打断。)师:这是写汤姆的什么?(动作)
4、(生读到“汤姆叹了口气时,师插话) 师:汤姆为什么叹气呢?(汤姆很难过、很伤心。汤姆觉得很可惜。)
5、师:课文中一共几处写到汤姆的'心情?(三处。)
6、师:这三处描写汤姆心情的句子,让我们来读一读,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7、指导学生朗读这三句句子。
8、师:“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这句话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
(不情愿。)(师乘机板书:不情愿)
9、师:“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无可奈何)(师板书:无可奈何)
10、师:“汤姆叹了口气,心想:我这辈子再也钓不到这么大的鱼了。”可以看出汤姆怎样的心情?(遗憾、失望)(板书:万分遗憾失望)
11、师:如果我是汤姆,我也舍不得把鱼放掉。好,下边我们演一演汤姆和爸爸的对话。这次,就让你们便宜一点,我演儿子,你们演汤姆。你们先读读爸爸的的话,谁先记住,谁就演爸爸。(生积极朗读和背诵爸爸的话。)
12、师请出一名学生和老师对演。
师:(扮演儿子)拿出一张纸当鱼,作势往上拖。
生:(扮演父亲)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为什么?
生:现在是晚上能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师:放心吧,爸爸,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时候钓到了鲈鱼。
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师:不就两个小时吗,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爸爸,不要这么死脑筋。
生:两个小时也不行,正确的规定就要人人去执行。
师:爸爸,我是你的儿子,你在学习上对我严格要求我都听,可现在是钓鱼,你不要这么严格吗!
生:孩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的。
师:爸爸,今天你不让我把鱼带回家,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
生:断绝父子关系也不行,道理已跟你讲清楚了,你再不听,回家有你好受的。(
师:(做害怕的样子)爸爸,你的话是对的,我就听你的,把鲈鱼放了吧。
13、师:儿子说了那么多理由,爸爸为什么还是要坚持让儿子放掉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爸爸的话。
14、生齐读爸爸的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5、师:喜欢这样的爸爸吗?为什么?(学生交流)
16、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17、师:汤姆有遗憾吗,后悔吗?(不)一条鱼和做人的道理哪个更重要?(做人的道理)哪一句话会铭刻在汤姆的记忆里?(板书:铭刻)
18、生: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板书:不管……都……)
19、师:生活中哪些规定要自觉遵守,请你用上“不管……都……”这组词语。
(生:过马路的时候,不管有没有警察看见,都不能闯红灯。
生:在校园里,不管有没有老师看见,都不能随手乱扔垃圾。
生:在公园里,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不能随便摘花。
生:喝了酒,不管有没有警察发现,都不能开车,否则,后果自负。)
三、总结。
师:生活中,有许多规定,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有没有要求,都应该自觉遵守。
(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四、不止作业:
一、抄写词语。
2、 组词:
必( ) 钓( ) 未( ) 允( )
心( ) 钩( ) 末( ) 充( )
竿( ) 汤( )
杆( ) 场( )
秆( )
3、 造句:
允许——
语文教案 篇6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考虑。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同学围绕阅读提示中的考虑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实际的,在说说自身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身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同学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语文教案 篇7
教法展示
1.用导语引入新课(“导语”见设计A)
2.逐节阅读、分析、归纳
课文要点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由牛顿、瓦特、马克思的独到发现,引出“语言中也隐藏着很深奥的秘密”这一话题。接着“从人们最平常的说话谈起”,列举“看”字句,分析句子的构成规律。最后用“字盘”一喻形象地论述了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第二部分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作者于开篇列举非洲一民族特有的现象后,围绕“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展开分析,举例,字里行间告诉读者:语言具有社会性特征。
第三部分一开讲使用“语言不但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承接上文,用“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引起下文,既有比较分析,又有分类说明,还有典型举例、逻辑推理,使全文的观点水到渠成。
3.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句子。选择句子以练习一的几例为基础,适当扩展。
4.试结合本单元学过的几篇语言学论文,任选下面一题作为课外作业。
①给“语言”下个定义(为基础一般者设计)
②谈谈我对“语言”的理解(为中等水平的人设计)
③“语言”的昨天、今天、明天(为尖子学生设计)
教案点评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就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因而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些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论述的层次,品味行文的技巧。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善于发掘,从教材中寻找素材
有效利用,借助素材有力论证
学习过程:
一、发现问题
例文:《人生需要勇气》
雄鹰之所以能翱翔于蓝天,是因为它有飞翔的勇气,所以蓝天造就了它;大海之所以能波涛澎湃,是因为它有不避风浪的勇气,所以它拥有广阔的胸怀。勇气可以让我们自我肯定,自立自强,让我们变得乐观自信,人生需要勇气。
面对困难,不失去勇气,这是一种坚强。勇气能让我们变得乐观自信,为我们披荆斩棘,拨云见日,奠定辉煌。
人生变幻无常,却给了我们缤纷世界。面对阳光雨露,我们敞开胸怀;面对寒风怒雪,雷鸣闪电,我们则要有足够的勇气。给自己一些勇气,扎实的踏下每一个脚印,陷入土地的印记是岁月的留痕,给自己一些勇气,眺望未来的希望,做好一个个规划的起始,更完美的走好每一步,使得自己的人生旅途充满勇气的足迹。面对人生,我们要有义务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傲岸,面对歧视我们要抬起头来勇敢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行,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轻易放弃,会使我们变的更辉煌。
反之,如果在面对抉择时失却了勇气,这就是一种懦弱,没有勇气只会让自己被命运打败。
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有阳光通途,也会出现泥泞小道,有志得意满之时,也会有痛苦悲伤之事,人总要能经受住人生的考验。若是一蹶不振,逃避退缩,最终会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留下悔恨的泪水,也会遭到别人的耻笑,毫无价值和意义。我的'朋友,如果你的生命和事业的盆栽也出现了枯萎凋零的景象,请你不要轻易丧失勇气,请你仔细找到出现枯萎的原因,发现凋零中的一线生机,运用勇气去勇敢地呵护、培植,这一线生机也许就会蓬勃生长,重新旺盛,人生之路再次走向辉煌。
有了勇气,我们才有了成功的基石;有了勇气,才会为我们的人生创造奇迹;有了勇气,会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与自强,人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思考:这篇议论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二、分析问题:
(一)发掘教材,处处为宝
针对《人生需要勇气》这篇文章,从必修一课本中发掘出有哪些材料可以当成作文素材来论证这个观点。
小结:教材中可用的素材
(二)总结方法,有效利用
请结合所提供的例文,总结运用什么样的手法和技巧才能把教材变成作文中的素材。
(例文一)
正是知人善任,刘邦成就了大业。鸿门宴上,张良积极地出谋划策,樊哙勇猛地闯帐护主,连敌方的项伯都“翼庇沛公”,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刘邦最终骗过了项羽,成功扭转了局势,闯过了龙潭虎穴般的鸿门宴,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机会。
总结方法:
(例文二)
直面困难,才能让人生绽放。
我崇敬苏武将困难化作勇气,在牧羊中慢读人生;也喜欢朱自清把困难变成诗意,在荷塘边放飞才情。
我哀叹项羽兵败时不能直面困境,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也同情别里科夫对黑暗一味逃避,用套子束缚了自己,禁锢了他人。
总结方法:
(例文三)
面对腐朽的社会,有人在放浪形骸中逃避,或“开荒南野际”,或“但愿长醉不愿醒”,而你却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僵卧在孤村湿冷的床榻上,重病缠身却无暇自哀,尚且想着为国戍边守疆,长夜漫漫,风雨潇潇,铁马冰河只能在梦中浮现。你只有将满心忧患化为诗句,交付历史评判。
总结方法:
三、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实战演练
1、运用所掌握的方法,结合找出的材料给这篇作文增加素材,使之内容更充实,论证更有力。(不超过100字)
2、(作业)在原文基础上运用所学方法对全文进行升格改造。
《人生需要勇气》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会经过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初步具备辨疑析难的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基本的科学意识,注意从日常事物中找寻学习内容。
2、了解气候物象的基本知识,学习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规律的精神,学习劳动者积累的各种经验。
3、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能考虑用专题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识。
4、借助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积极思考,发现并研讨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诵读四首古诗。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提高语文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一教时
学习四首古诗
一、情景导入。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很多文学知识,得到了美得享受,也让我们理解许多物候气象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首,来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塞下曲六首(其一)》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诵读、理解、赏析),找一同学准确地有感情地读这首诗。
(2)齐读这首诗,并体会诗所表达的意思
小组讨论明确;到了五月,祁连山仍就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天寒地冻。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跨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句中就可以抓住重点词“晓”和“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读了不禁肃然起敬,为之击节赞叹。
(4)了解本诗中有关物象知识的记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这里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夏历五月,按理是一年中炎热的季节,可是祁连山上只有皑皑的白雪,哪里有烂漫的春花,原因是高度差异。
(5)背诵这首诗。
(6)引导学生阅读《塞下曲》的其它几首。
2、因第二首还是李白的诗,让学生试着自己去阅读、赏析。
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自己心中所想,提自己心中所惑。教师只是在学生解决不了时,给予适当地补充。结合素材教学片,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诗歌赏析能力。
3、学习第三首《塞下曲》
(1)学生交流作家、作品等文学知识,如有不再近一步补充。
(2)自由朗读这首诗,领会它的意思。
提示: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退,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战士们的弓箭刀枪。
(3)选择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如: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没有用正面描写的方法,而用侧面烘托,没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情景,所谓“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扣人弦,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4)了解本诗所含的物象知识
“月黑雁飞高”月黑雪猛,非大雁飞之时,却见大雁高飞,暗示定有敌情。
(5)背诵这首诗。
4、学习第四首诗
(1)了解苏轼及其代表性的作品。惠崇,北宋僧人,能诗能画,尤擅水禽。
(2)自由阅读这首诗,体会其内容。
提示:竹林之外,有三两枝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
提示:注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4)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本诗。
(5)了解诗中有关的物候知识:
(看到了蒌蒿满地、芦根发出短芽,就想到了河豚正在溯江而上。)
三、拓展想象。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还有那些诗中体现了物候现象?
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2、杜甫的《梅雨》
四、布置作业:
1、理解并背诵四首诗
2、完成《导学与测试》的单元练习。
五、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网络,查找、筛选、整理自己想要研究的内容。
2.学习用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介绍某一小知识。
3、了解文中所寓含的气象物侯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
学习筛选信息及按要求用生动的语言改写所筛选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
1、感知内容:
认真阅读这组文章,从多面角度多侧面了解有关云识天气、物候和物候学中的物候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每篇文章的观点、价值观一一进行考察。
(1):阅读《看云识天气》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①了解如何看云识天气?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②理解说明语言的通俗准确性。说明方法的恰当性。(分类别、打比方等)
③了解文中所出现的气候物象的知识。
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雁鹅过,赶快播;雁下地,就嫌迟。
文章末尾提醒我们“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天气预报”。说到天气预报,以前的天气预报,仅仅预报一下明天的天气,而现在的天气预报,既预报天气,也介绍有关天气、物候方面的知识;既讲究科学性,也注意趣味性,这样,既吸引观众去看,也能起到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
④让学生欣赏多姿多彩云彩图片。(教学素材片)
(2)阅读《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
2、拓展延伸:
(1)比一比、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看谁搜集、整理的天气物候的谚语多
如:①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②炮台云,雨淋淋。
③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④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⑤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⑥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
(2)已布置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研究主题,今天请同学们筛选整理资料,并派代表用2至3分钟时间介绍各自的研究成果,要做到准确生动、通俗易懂。
(3).给每一小组25分钟时间,25分钟过后,各小组展示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个性,不要造成思维定势,不要用给定的答案、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
(4).交流后,请同学互评,教师最后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增长了不少的知识,(5)、课后还可以进行研究,当然还可以有更好的选题,如:
①《古代诗词中的气象知识》
②《从谚语看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③《文学作品中是怎样描绘物候现象的》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篇文章《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地感受了说明文的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些气候物象方面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我们应像前人一样多观察、多积累,争取了解更多的知识。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题
2、观察近几天云彩的变化和天气情况的变化,能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吗?
3、课外再积累一些关于看云物候方面的谚语、诗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08
语文小学教案09-07
(经典)语文教案10-10
语文教案(精选)10-02
语文古诗教案08-19
语文燕子教案10-23
语文《掌声》教案11-06
《语文园地》教案08-04
语文树教案07-20
语文园地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