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7-25 21:06:4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音乐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中班音乐教案范文8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

  2、 知道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小朋友。

  重点:做个讲卫生小朋友。

  难点:理解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歌曲录音《做一个爱干净的'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听赏歌曲,了解歌名:

  1、教师弹唱歌曲两遍。——“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内容?”

  1、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用节奏语言复述幼儿回答的内容。

  二、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用节奏语言的方式教幼儿学念歌词,并指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知道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小朋友。

  2、 幼儿分句学唱歌曲,重点练习四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要注意停顿。

  三、完整的演唱歌曲:

  1、 集体完整演唱,教师根据幼儿演唱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2、幼儿分小组两个声部练习演唱。google_protectAndRun("ads_core.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击打身体,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幼儿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节奏音乐的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鼓,歌曲的音频mp3,图片。

  经验准备:敲击小鼓的经验,听过小鼓的声音。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幼儿能按照三拍子的节奏,边唱边打节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进入教室

  唱《红公鸡》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进入教室。(游戏玩两遍)

  《红公鸡》

  我有一只红公鸡,不知在哪里?请你快来叫一声?出来吃白米。

  二、进行部分

  发声练习

  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周学过的《谁唱歌》做发声练习。

  感知三拍子节奏的特点。

  教师出示小鼓,并击打出强弱弱的节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频来代替)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示强弱的节奏。(引导幼儿拍手,跺脚和拍腿)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听歌曲范唱《小鼓响咚咚》,一边用用肢体按照××××∣×××_∣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我的.小鼓是怎么响的?

  我说话儿,小鼓怎么样了?

  我说小鼓响三声,小鼓怎么回答的?

  哎呦呦呦这不行,为什么不行?

  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怎么回答我的?

  师幼共同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并注意三拍子的节奏。

  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歌曲的优美,感知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三、活动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唱歌《小鼓响咚咚》做着优美的动作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小百科: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并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2、借助图片,迁移生活经验,丰富律动的动作。

  3、能再律动中调整自己合同伴之间的距离。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快慢。

  (1)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一遍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

  教师:请你们仔细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有什么变化?有的地方……(块)有的地方……(慢)。

  (2)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师:在这段音乐中,小朋友们是去了一个地方游玩的,请你们听一听,猜一猜他们乘坐了那些交通工具?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画面所表达的生活意义并模仿画面上的动作。

  (1)教师和幼儿玩一次动作猜谜的游戏。

  教师:我来做一个动作,你们猜我是在做什么?(教师可以做荡秋千的动作,幼儿猜测教师的动作含义。)

  (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画面,学做模仿动作。

  教师:你们看看他们是在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做模仿动作1-2遍。)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将动作与音乐匹配。

  (1)教师引导幼儿将音乐与动作进行匹配。

  教师:刚才,你们说了很多小朋友们可能做的事情,都是对的。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做一做刚才你们说的动作吧。我们先做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变换不同的模仿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听听音乐,还可以做什么别的.动作呢?

  音乐快的时候动作就要……(快)音乐盲的时候动作就要……(慢)。

  教师与幼儿变换模仿动作,和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四次左右。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教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怎样做呢?(教师请幼儿做一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2)幼儿和着音乐的节奏,做创编的动作三次左右。

  活动延伸:

  在幼儿已经熟练地掌握音乐和动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幼儿两两合作一个动作,听音乐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动作,例如跷跷板等。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唱歌是人们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方式,也是人的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他们甜美、清脆的童声来表达自己欢快、喜悦等各种各样的心情,同样也是他们显示自己能力,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途径。 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母鸡下蛋》的音乐很有节奏,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在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欢快的音乐,并尝试用创编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体验教学相长的乐趣,从而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接唱感叹词,体验歌曲中诙谐的生活情趣。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创编简单的节奏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

  3、感受大家在一起游戏的美好情感。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母鸡生蛋、孵蛋的动画片。

  2、录音机、磁带《母鸡下蛋》歌曲。

  3、草窝、鸡蛋、鸡冠,每人一个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以主人给母鸡和小鸡喂食,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利用母鸡和小鸡的叫声进行自然练声。

  2、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小鸡是从哪来的.?""今天呀,黑板后有一只奇怪的小母鸡又想生蛋了!你们听……"

  二、熟悉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

  师:"这首歌里唱了些什么呀?"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用歌词进行归纳。

  2、教师扮演"小母鸡",再次演唱歌曲,孩子熟悉旋律。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师幼共同回忆歌词。

  (1)、"小母鸡坐在哪儿下蛋呀?"

  (2)、"小母鸡下蛋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呀?"教师引导幼儿表现高兴的心情。

  (3)、"小母鸡生完蛋之后怎么告诉人们呀?"教师引导幼儿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有节奏地说唱。

  3、幼儿以个别和小组的形式表演母鸡下蛋情景,其他幼儿随乐伴唱,师将"小母鸡"下出的鸡蛋逐一放入竹篮中。

  四、演唱歌曲,表演小母鸡下蛋的动作,体验活动的快乐。

  师:"今天呀,老母鸡为大家准备了许多草窝,请所有的小母鸡一块来下蛋。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演。"五、尾声师:"小母鸡们生了许多的鸡蛋,我们赶紧去告诉好朋友们快来捡蛋吧!"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宽松的活动气氛,孩子们对这个活泼、欢快的音乐也很感兴趣,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非常急切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老师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较好地调动了其参与活动的积极和主动性,使其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但在听辨强弱和表现强弱的环节里学习中,如果用结合歌曲情节进行的先听辨后学唱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了,使之后的学唱变得轻松。

  仔细分析歌曲我发现,歌曲内容非常简单,在动作表演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鼓励幼儿"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动作",使这一环节的学习变得自主,同时,也为表演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如果让幼儿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通过相互的学习帮助解决,这里既体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理念,也是在帮助幼儿丰富一个学习方法。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教育目标:

  1、初步演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掌握旋律的起伏变化。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儿歌导入《花灯谣》

  2、提问:昨天是元宵节,你们还见过哪些花灯呢?那你最喜欢什么花灯?为什么?

  3、小结:原来元宵节有青蛙灯,荷花灯,元宝灯等许多许多的花灯,有了这些花灯,把我们四周都照的美美的,小姐姐、小哥哥去看花灯了,我们也跟他们一起去看灯吧?

  二、播放课件,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初步熟悉歌词内容。

  1、教师看课件示范朗诵,幼儿倾听。

  小哥哥、小姐姐看到了什么呢?听我来告诉大家。

  2、带幼儿朗诵。

  重点帮组幼儿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节奏。

  3、幼儿集体朗诵。

  三、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1、听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老师把哥哥姐姐看到的花灯会唱成了歌曲,歌的名字叫“大家来看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 提问,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

  提问:你在歌曲中还听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再次看课件中相应的图片。

  四、学唱歌曲,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性质。

  1、跟着老师学唱。

  2、看图谱跟着录音轻轻学唱。

  3、集体演唱。

  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现在请你们小眼睛看好图谱,跟着哥哥姐姐一起高兴地去看花灯。

  4、根据幼儿唱的'不准确的地方,进行一句一句的学唱。

  5、集体演唱。

  五、看图谱学唱第二段。

  1、看课件,有节奏的朗诵第二段中的花灯。

  老爷爷、老奶奶也来看花灯了,我们看看他们看到了什么花灯。

  2、老师带幼儿有节奏完整朗诵第二段歌词。

  3、看课件跟着录音一起演唱。

  六、延伸活动。

  今天跟着哥哥、姐姐、爷爷、奶奶一起看了花灯,高兴吗?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看过什么花灯,编到歌曲里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能创编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体验表现袋鼠妈妈的动作和表情的乐趣。

  活动准备

  袋鼠妈妈头饰、大口袋、布绒袋鼠玩具、音乐《袋鼠妈妈上学去》、播放器。

  活动过程

  1、以神秘的口吻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谁来了吗?你们知道袋鼠妈妈要去哪儿吗?袋鼠妈妈是怎么样上学的呢?我们听听袋鼠妈妈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旋律。

  (1)出示布绒袋鼠玩具,清唱歌曲,引导幼儿认真欣赏。

  提问:袋鼠妈妈是怎么上学的?她的书包是什么样的?藏在哪儿?书包里有什么?

  (2)让幼儿知道"哎嗨"是表示惊讶的语气。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表现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进行指导。

  (1)鼓励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袋鼠妈妈跳跃上学,打开书包以及发现是个小宝宝时惊讶的样子。

  (2)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动作。

  4、表演结束后,让幼儿接受"小袋鼠"的亲吻,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获得鼓励的满足。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袋鼠的特征,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2.体会妈妈对自己的爱并且用生动自然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歌曲的基调。重难点:

  重点:用生动自然的动作来表现,唱出歌曲;语言和动作的协调性并能打出歌曲的节奏

  难点:欣赏歌曲所表达的内涵,辨认出老鼠和袋鼠的区别

  材料与环境创设:袋鼠、老鼠图片若干

  设计思路: 在幼儿的内心已经萌发了去关爱他人的想法。这时我通过对他们讲述袋鼠妈妈是如何爱自己宝宝的故事,让他们充分了解无论是什么,只要是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宝宝,所以母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让他们对爱有进一步的升华。再者通过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回家以后可以唱给自己的妈妈听,让妈妈可以感受孩子对自己的关爱,真正的做到了家园互动;还可以边听音乐边打节奏,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又能从活动中获得乐趣,使主题活动的思想贯穿始终。

  活动流程:

  听音乐,搬椅子 (做准备工作)→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朗诵诗歌,了解诗歌内容→欣赏歌曲,跟音乐打节奏

  一 .听音乐,搬椅子

  ① 让幼儿听着音乐有秩序的`搬椅子,并打出音乐的节奏。

  ② 练声,复习以前的歌曲,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 .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① 说出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区别袋鼠和老鼠的特征。

  ② 知道袋鼠是稀有动物要进行保护,老鼠是害虫要加以消灭。

  三 .朗诵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① 教师提问,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在次基础上记忆歌曲的大部分歌词。

  ② 幼儿讨论,袋鼠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宝宝的。

  四 欣赏歌曲,唱出歌曲并打节奏

  ① 老师弹奏,幼儿打出节奏。

  ② 欣赏歌曲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跟着音乐跟唱。

  ③ 让幼儿回家以后唱给妈妈听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7-15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4

中班音乐教案12-29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1

【荐】中班音乐教案06-13

【精】中班音乐教案06-12

中班音乐教案【精】06-12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07-20

中班音乐教案[精]07-24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