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的教案

时间:2023-01-17 09:37:36 教案 我要投稿

《猜一猜》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猜一猜》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一猜》的教案

《猜一猜》的教案1

  教学内容分析:

  “猜一猜”是在学生了解事件可能发生或一定发生、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知道事件发生有几种可能的结果,体会可能性结果是有大小的。教材中提供了转转盘、抛酸奶杯和摸球3个实验活动,其中猜测转转盘的结果目的是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抛酸奶杯实验进一步研究简单事件发生的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摸球实验是由摸出一个球来罗列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进一步探讨复杂的、摸出2个球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及不同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猜测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活动来体验随机事件中所蕴涵的规律,突出实验在研究随机现象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到数学实验的意义与作用。

  2、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学会和同伴交换意见,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合理的猜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

  教学重点:

  完整列出事件发生可能性,会判断可能性大小。

  教学难点:

  判断较复杂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准备:

  转盘,纸杯,表一,表二,乒乓球,透明袋,奖品等若干个,摸奖箱一个,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做猜一猜的游戏好不好?板书课题:“猜一猜”

  (出示转盘图片。)

  师:猜一猜,如果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

  (利用猜一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的知识储备的条件。)

  学生个别回答。

  师:学数学最讲究的是知识的严密性,可不能光靠猜测,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活动一:(分小组验证,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要求:每个转盘转动十次,看看指针停在哪种颜色区域。一号同学记录,二号同学转动转盘,三四号同学做好统计工作,并协助一号同学记录,完成表一。

  表一:

  转盘

  次数

  蓝色黄色蓝色黄色蓝色黄色红色蓝色黄色

  (小组汇报,整理数据。)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

  2、活动二:抛纸杯。

  (1)猜一猜。

  师:1个杯子扔到空中,落地后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

  师:哪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呢?

  (随意猜测。)

  (2)试一试。

  小组内每人抛5次,把结果记在心里面汇报给小组长,然后大家协助小组长汇总,把结果记录在表二里。

  表二:

  落地情况

  组员杯口着地杯底着地杯身着地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小组合计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中,指导学生的活动。)

  (每个小组汇报试验结果,教师做好记录,全班汇总)

  师:说一说根据试验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个杯子抛到空中落地后有3种可能,杯身着地的可能性大。

  师小结:看来有些事情的可能性可以确定,直接得出结论;但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不确定,需要我们验证、观察、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3、活动三:摸球。

  猜一猜(出示课件)

  (1)师:在一个盒子里放入2个绿球和3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会有几种结果?

  生:2种,绿、红。

  师: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理由是什么?

  (2)师:在这个盒子里再加入4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球,会有几种结果?

  生:3种,绿、红、黄。

  师: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理由呢?

  (3)师:盒子里装有2个红球2个绿球,任意摸2个球,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

  (学生随意猜测,意见不统一,发生分歧。)

  试一试

  (教师出示里面装有两红两绿的盒子,走下去请学生摸)

  师:我们来摸一摸,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学生说后,课件出示。得出结论3种:红绿、红红、绿绿)

《猜一猜》的教案2

  目的:培养幼儿注意力、记忆力,及寻找规律能力。

  准备:卡纸32张,16张大小各一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红色6张,黄、绿各5张。

  玩法:

  (一) 交代名称和玩法:

  (幼儿分二队,16张有图形的卡片按纵横各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这儿有些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小正方形,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小正方形,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放在这队排头,最后比比谁赢得的卡片多。(教师依次翻卡片,注意提示)

  (二) 变换玩法:

  将卡片打乱放好,继续按以上玩法玩。(可以让幼儿自己来翻)

  (三) 把16张有颜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给你们看,请你们找一种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记住。其实办法有许多,可以一个个看记,也可以一下子看出来记住。(幼儿记忆,然后遮住卡片,教师指一张问“这是什么颜色”幼儿回答。)最后请幼儿讲述记忆的方法。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情况分两教时完成,然后投入角落活动。

《猜一猜》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感知沙子、石子、黄豆的不同特征。

  2.会用耳朵辨别三种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3.关注身边的自然物,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子、石子、黄豆,盆子、罐子、椅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自然材料,引发活动兴趣。

  1、“我们身体有什么宝贝?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知道我们要用6个宝贝:眼睛、鼻子、耳朵、嘴、手、脚进行探索活动。)

  2、“小朋友们请看,椅子下面藏着什么好玩的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沙子、石子、黄豆.)

  二、用手玩材料,感知他们的不同特征。

  1、“你们想玩吗?想怎么玩?”(要求:蹲下来玩,轮流玩三种材料,注意不要把材料撒到盆子外面。)

  2、“你怎么和他们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摸上去有不同的感觉,看上去也有不同的感觉。

  三、用罐子玩材料,初步了解声音。

  1、“欢迎罐子宝宝,请小朋友们想办法用罐子宝宝和三种材料制作一种乐器。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玩,教师引导幼儿: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倒一倒。

  3、反馈:“你是怎么让罐子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的?罐子是怎么会有声音的呀?(打开验证)谁能发出相同的声音?请相同声音的罐子宝宝来一起唱唱歌。”

  4、思考:“你们的罐子宝宝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不同的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不一样)

  四、通过听觉辨别沙子、石子、黄豆发出的不同声音。

  1、出示三个罐子:“沙子、石子、黄豆玩捉迷藏躲进罐子里,你会把它们找出来吗?考考你们不打开盖子看,你有什么更聪明的好办法吗?原来听声音就能很快找出它们是谁?那我们仔细听听,这个罐子里是谁?”

  2、再请几名幼儿上来辨别,教师引导:摇一摇、听一听、说一说(与它告别的话)。

  五、送沙子、石子、黄豆“回家”。

  1、沙子、石子、黄豆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这是谁的家?(示范送罐子宝宝回家)

  2、幼儿探索游戏:摇一摇、听一听、送一送、说一说。

  3、检查验证:老师带领幼儿打开验证,发现错误及时随机应变作出处理。

《猜一猜》的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提升,为此,选择《猜一猜》这节全语言整合更能展示出中班幼儿在各个方面比小班都有了更好的成长,设计环节中出现的用字说词、用词说句子都可以较好的展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画,通过各种游戏认识目的字,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2、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画,通过各种游戏认识目的字,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活动难点: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游戏场景。

  2、挂图、大范例、自制教具、字卡、录音机、磁带、幼儿读本。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开始部分:

  1、师:宝贝们,老师带你们去郊游,我们出发吧!(听音乐)

  2、(看幻灯片)师:瞧,大自然的景色多美啊!白白的云,涓涓的水,美丽的花,茂盛的树。让我们一起说声:大自然,我爱你。

  二、进行部分: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幼:风声。(老师用扇子扇风)

  师:风孩子今天也要和我们一起郊游,它还给我带来了一份礼物,快坐下来看看吧。

  2、师:提问:风孩子带来了什么?(一幅画)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上都有什么时候?

  3、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宝宝,用不同的方法和字宝宝打招呼,同时提问“树,见到风会怎么样”说一句话,然后出示相应的儿歌。

  4、跟读两边儿歌。请客人老师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5、师:字宝宝也要同我们来郊游,快看看有谁。(出示目的字的幻灯)

  6、和字玩捉迷藏。同时给字找朋友。

  7、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字宝宝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快找找他们在哪?字宝宝的妈妈在到处找他们呢,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先到老师这里来看看字宝宝妈妈在哪里,(听音乐)老师带着孩子们送字宝宝回家。

  8、配课老师:宝贝们,我还有一些字宝宝被老虎、狮子捉走了,你们帮我救救他们吧。

  9、师讲游戏规则,幼儿救字、送字。

  三、结束部分

  大自然中有花、有水、有云、有树,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大自然才会变得更加美丽,现在让我们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去看看幼儿园院子里美丽的景色吧!

  教学反思

  我提前准备了大量的教具供幼儿使用。一切都是按照我所设想的在进行,幼儿配合的也比较默契,在刚开始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幻灯片时,原本计划让幼儿来描述,但考虑幼儿说的不够精简,说一没有放手,类似这种环节老师应该做到相信幼儿。在认识目的字的环节时,因为大部分幼儿都已经认识,所以,我采用了让幼儿当小老师的.形式来教人,课后反思,这个环节不应该这样处理,比如“云”个别幼儿读的就不够准确,应该在幼儿教认后老师在正确发音一次。加深幼儿对字的记忆。在结束部分的《谁是小勇士》这个游戏环节,幼儿玩的很开心,也很尽兴,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让幼儿再玩一遍,效果应该会更好,既充分发挥了教具的作用又巩固了对目的字的认知。

  以上就是我自省后认为的不足之处,会在下节课加以改进。

《猜一猜》的教案5

  一、设计意图

  孩子对六种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半圆形)基本有所认识,而计算课比较枯燥无味,怎样才能把活动开展的更有趣呢?中班孩子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根据这一特性,我在活动中把图形变成拼图,让孩子们在摸一摸、猜一猜、拼一拼、填一填等操作游戏中感知巩固各种图形,并尽可能运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的特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小手摸一摸来感知各种图形,对探索活动产生兴趣。

  2、尽可能运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的特征,喜欢并愿意参与“摸一摸、猜一猜”游戏活动。

  3、学习在拼版上做原形填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体合作精神。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尽可能运用语言来描述图形的特征,喜欢并愿意参与“摸一摸、猜一猜”游戏活动。

  2、难点:学习在拼版上做原形填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体合作精神。

  四、活动准备

  1、大图形拼图方块六块;

  2、各种小图形方块;

  3、录音机及磁带。

  五、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大布袋子),告诉幼儿这是一个奇妙的口袋,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东西,你想知道吗?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眼睛蒙上,用手在纸盒里摸出图形,向幼儿演示仔细摸的动作,然后说出图形的名字,全体幼儿来做裁判。

  2、请一名幼儿将眼睛蒙上,摸图形,猜名字。猜对了,获得一朵小红花;猜错了,请其他小朋友来描述这个图形,继续猜。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尖尖的;长方形——长长的,方方的,像一面旗子;圆形——圆圆的,像太阳。

  3、教师将自己的'眼睛蒙上摸图形。摸到后,不要拿出来,也不要说出名字,而是向幼儿描述它的样子。幼儿猜对了,鼓鼓掌;猜错了,跺跺脚。

  (二)认一认,复习所学过的图形。

  1、教师将幼儿容易猜错的图形挑出来,引导幼儿再一起辨认:这是什么图形?它像什么?让你想起了什么?它最好玩的地方在哪里?你想用它来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摸一摸这些图形。说一说:它摸上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拼一拼,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

  1、出示大拼图板,让幼儿说说,拼图板上都少了哪些图形。

  教师:小朋友们,大拼图板上都少了那些图形呢,谁能把篮子里的小图形拼上去?

  2、请幼儿以组为单位,和小伙伴们一起合作把空出的图形填上去。(老师巡回指导)

  3、老师给每一组的小朋友都准备了很多小拼图,请大家自己去摸一摸,认一认,拼一拼,看谁能将拼图完成的又快又好。

  (四)延伸活动

  小组合作拼一个“我们的幼儿园”,拼好后各小组可进行交流。

  六、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猜一猜》的教案6

  设计意图:

  研究表明: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戏定为该教案的主要游戏形式。同时,中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短,如果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小,为了让计算“复习5以内的数”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趣味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主动的去学,除了以猜想游戏的形式,我还设置了情境化,采用水果娃娃这些幼儿生活常见的事物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从猜水果娃娃的数字、给水果娃娃的数字排序、点数结合拼水果、运水果环环相扣环节,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轻松的游戏中自我探索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猜猜、想想、看看、数数的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数数,序数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趣味识字: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贴绒水果娃娃5个(背后贴有水果),颜色不同的卡车5辆,二进制游戏图片一张,各种水果拼图20张。

  2、每组1----5数字卡片若干。识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水果娃娃,引起兴趣。“今天,老师请来了水果娃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苹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1、猜数和排序

  (1)猜数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个猜数的游戏,每个水果娃娃背后都藏有一个数字,你们想知道是数字几吗?

  a、梨子娃娃说;“我比2多1”,谁知道这个数字是几呢?

  B、葡萄娃娃说“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说“我是1-----5数字中最小的那个数,是数字几呢?

  D、你们看看1----5数字中还剩下哪两个数呢?那西瓜娃娃和苹果娃娃谁是2谁是5呢?西瓜娃娃说:“我的数字比苹果娃娃大,谁能告诉大家是几?那苹果娃娃是数 字几?

  (2)巩固现在老师看看你们记住了没有,加以验证。师指认每个水果娃娃,让幼儿说出背后的数字。

  (3) 猜猜少了哪个数?

  现在老师任意拿走一样水果,问少了几,是什么水果,重复指认水果和数字。

  (4) 排序现在,我要请小朋友给水果娃娃身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队,其余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我们先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集体检查)请小朋友数数,自己排的对不对?幼儿手口一致点数一遍。

  2、复习序数和认数

  (1)你们喜欢吃水果吗?我们到水果店里去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二进制图)我们帮水果点运点水果去好吗?

  (2)(出示卡车)“嘀嘀,什么车开来了?开来了几辆卡车?”第一辆是什么颜色?那 么第三辆?……

  (3)幼儿动手拼水果现在我们要帮水果店准备水果,请小朋友先取一张有圆点的卡片,数数有几个圆点,再找它的另一半,拼成一个长方形,反过来就是一个水果,你别说出来,呆会让我来猜猜好吗?

  (4)二进制游戏“我知道你的 水果是什么?”

  你们都拼好了吗?谁愿意让我来猜猜你的水果是什么?当老师猜出幼儿的水果后,让幼儿把水果送到第几辆卡车上去,游戏重复几次。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真能干,把水果都装上车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谢谢你们帮了一个大忙,现在让我们一起开着车把水果运到水果店里去吧。(幼儿开车出教室)

《猜一猜》的教案7

  目的:

  培养幼儿注意力、记忆力,及寻找规律能力。

  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准备:

  卡纸32张,16张大小各一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红色6张,黄、绿各5张。

  玩法:

  (一) 交代名称和玩法:(幼儿分二队,16张有图形的卡片按纵横各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这儿有些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小正方形,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小正方形,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放在这队排头,最后比比谁赢得的卡片多。(教师依次翻卡片,注意提示)

  (二) 变换玩法:将卡片打乱放好,继续按以上玩法玩。(可以让幼儿自己来翻)

  (三) 把16张有颜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黄 绿 红 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给你们看,请你们找一种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记住。其实办法有许多,可以一个个看记,也可以一下子看出来记住。(幼儿记忆,然后遮住卡片,教师指一张问“这是什么颜色”幼儿回答。)最后请幼儿讲述记忆的方法,教师小结。

  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情况分两教时完成,然后投入角落活动。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猜一猜》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喜欢猜谜活动,并根据谜面提供的线索猜出谜底。

  2、探索谜语和儿歌的区别,了解谜语特性。

  3、积极地参与猜谜、遍谜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知了、荷花图片。

  2、创编谜语需要的图片(西瓜、电风扇、伞)。

  活动过程:

  一、回忆猜谜经验,激发幼儿猜谜的兴趣。

  1、小朋友都玩过猜谜的游戏,怎么才能猜出谜底呢?

  我们都是通过谜面提供的线索猜出谜底的。

  二、集体猜谜语,能够根据谜面特征猜出谜底。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则谜语的谜面,请小朋友仔细听,猜猜谜底是什么?

  2、教师念谜面。(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知,其实全不晓)小朋友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3、出示谜底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谜面的字面含义。

  你是怎么知道谜底是知了的?引导幼儿分析谜面的含义和谜底的关系。

  知了会飞但是它不是鸟,而且喜欢躲在上叫知了知了...…听起来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实它什么也不知道。

  4、教师朗诵另一则谜语的谜面,请小朋友也来猜一猜。并引导幼儿分析谜面的含义和谜底的`关系。

  5、教师朗诵谜面。(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面迎风摇,只坐绿船不划浆。)

  6、小朋友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出示荷花图片。

  三、通过讨论,探索谜语和儿歌的区别,节谜语的基本特征。

  1、小朋友你们觉得谜语和我们平时念的儿歌一样吗?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和谜语的认识。

  2、教师总结:谜语有谜面、谜底。谜面一般就是一首儿歌,叫做“谜语歌”。谜语和其他儿歌的不同在于,儿歌里不能说出所要猜的物体的名字,而是把它的外形、特点等说出来,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动脑筋猜出谜底。

  四、尝试根据事物的特征创编谜语。

  1、出示一张实物图片,引导幼儿集体尝试创编。

  2、小朋友,这是什么?西瓜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谁能试着编一句谜语?

  3、在进行创编的时候,我们不能说出被猜物体的名字,但要描述出其主要的特点。

  教学反思

  我提前准备了大量的教具供幼儿使用。一切都是按照我所设想的在进行,幼儿配合的也比较默契,在刚开始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幻灯片时,原本计划让幼儿来描述,但考虑幼儿说的不够精简,说一没有放手,类似这种环节老师应该做到相信幼儿。在认识目的字的环节时,因为大部分幼儿都已经认识,所以,我采用了让幼儿当小老师的形式来教人,课后反思,这个环节不应该这样处理,比如“云”个别幼儿读的就不够准确,应该在幼儿教认后老师在正确发音一次。加深幼儿对字的记忆。在结束部分的《谁是小勇士》这个游戏环节,幼儿玩的很开心,也很尽兴,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能让幼儿再玩一遍,效果应该会更好,既充分发挥了教具的作用又巩固了对目的字的认知。

  以上就是我自省后认为的不足之处,会在下节课加以改进。

《猜一猜》的教案9

  一、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到数学实验的意义与作用。

  【过程与方法】

  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学会和同伴交换意见,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猜一猜是在学生了解事件可能发生或一定发生、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知道事件发生有几种可能的结果,体会可能性结果是有大小的。教材中提供了转转盘、抛纸杯和摸球3个实验活动,其中猜测转转盘的结果目的是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抛纸杯实验进一步研究简单事件发生的几种可能的结果,以及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摸球实验是由摸出一个球来罗列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进一步探讨复杂的、摸出2个球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及不同结果的可能性大小。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猜测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具体的活动来体验随机事件中所蕴涵的规律,突出实验在研究随机现象中的作用。

  三、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不好?

  (依次出示教材中提供的转盘图片。)

  1?猜一猜:如果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

  2?说一说:猜测的理由是什么?

  (利用猜一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的知识储备的条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

  (二)新课

  1活动一:抛纸杯。

  (1)猜一猜。

  师:1个纸杯扔到空中,落地后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

  (杯口着地、杯底着地、杯身着地。)

  师:哪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呢?

  (随意猜测。)

  (2)试一试。

  每人抛10次,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杯口着地杯底着地杯身着地

  (小组4人把抛的结果统计在一起,算一算每一种结果分别是多少次,全班汇报每个小组的试验结果,并说一说根据试验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1个杯子抛到空中落地后有3种可能,杯身着地的可能性大。)

  2活动二:摸球。

  (1)猜一猜。

  2个白球和1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2种:白、黄)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理由是什么?

  2个白球1个黄球3个红球,任意摸一个球,有几种结果?(3种:白、黄、红)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小?理由呢?

  2个白球2个黄球,任意摸2个球,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3种:黄黄、白白、黄白)摸到哪一种结果的可能性大?

  (学生随意猜测,意见不统一,发生分歧。)

  师:我们一起来实际摸一摸,看看谁猜得对。

  (2)试一试。

  4人一组进行摸球试验,每人摸5次,每次摸2个,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黄黄白白黄白

  全班汇报,把所有数据加在一起,看一看哪种结果出现的次数多。

  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摸到黄白的可能性大。)

  (三)作业

  猜测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的结果,在家长监督下试验。

  四、教学反思

  学生在研究可能性的'问题时,对猜测与试验十分感兴趣。教学时,充分抓住学生的思维兴奋点,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对一些事件发生的结果以及可能性的大小进行猜测,在试验中进行体验与判断。在对抛纸杯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与统计时,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怎样记录使每次试验的结果更清晰明了?怎样统计全班数据更简单迅速?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最后达成共识的是小组汇总、大组汇总、全班汇总的办法,试验的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这样学生共同参与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丰富试验的活动经验。

  比较复杂的摸球试验--从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黄球的盒子里,摸出2个球。学生对试验结果的罗列比较轻松,但对于哪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无法根据已有经验来判断,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判断,突出试验对于研究可能性问题的必要性。而每小组一套试验工具,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合作,合作过程中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为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保证。

《猜一猜》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究水果外形、气味和味道的乐趣。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果,发展感知能力。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实物或模型、黑色袋子若干、各种水果图片、各种水果切面图片、各种水果块、小碗、牙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认识了哪些水果,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二、探索体验。

  1、摸水果。

  ——教师将装有各种水果的黑色袋子摆放在桌子上。

  ——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水果宝宝,不过呀,水果宝宝很害羞,你必须摸一摸它,说出它的名字,它才会出来跟大家见面。

  ——教师请幼儿到前面摸一摸其中的一个黑色袋子,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摸到了什么。

  ——教师神秘地将水果从袋子里拿出来,确认答案,继续游戏。

  2、看图说水果。

  ——(神秘出示一块西瓜图片)师:你们看一看,它是谁啊?

  ——教师出示其他水果切面或水果块图片,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水果。

  ——教师将完整的水果图片和水果切面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上下两排,上排为完整水果图片,下排位水果切面图片,请幼儿进行连线游戏。

  3、闻气味说水果。

  ——教师将不同的水果块分别放进小碗里,选择一个小碗,然后用手将碗口捂住,留一条小缝,请一名幼儿闭上眼睛,来闻一闻,它是什么水果。

  ——请两名幼儿,每人分别拿一个装有水果块的小碗,请对方闻一闻自己碗里的水果块,说一说它是什么。

  ——教师将装有水果块的`小碗一次摆成一排,请幼儿站成一队,依次闻水果块,并说出它的名字。

  4、品尝水果。

  ——教师请幼儿用牙签插水果品尝,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

  三、活动小结。

  ——师:水果多种多样,有不同的外形、不同的味道和气味。希望小朋友们多尝试不同的水果,了解更多水果的知识。

  活动应变

  为了便于幼儿提升经验,选用气味和味道比较特别的3——4样水果进行活动。

  活动延伸

  进一步了解各种水果的作用,例如雪梨有止咳润肺的作用等。

  区角活动

  1、语言区:收集各种水果的完整图片和切面图片,制作成水果图册,鼓励幼儿自主翻阅,观察图片内容,并进行简单描述。

  2、科学区:投放水果图片和水果切面图片,鼓励幼儿进行连线配对游戏。

  环境创设

  将水果以及其切面图张贴在主题展示区。

  家园同步

  1、在切水果时,让幼儿观察朝不同方向切,切面的异同。

  2、请幼儿一起参与榨取新鲜果汁,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猜一猜》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乐意观察、记忆图片并寻找规律。

  2.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卡纸32张,大小各一对的图形(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动物图片各一对。

  2.卡纸16张,红色6张,黄、绿色各5张。(2份)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将幼儿分成两队,把16张卡片按照横4张,竖4张放好。图片朝下)

  我们来玩个“猜一猜”游戏,怎么玩呢?我这儿有些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图形,我依次翻,比如:我翻第一张是个苹果,记住这个位置上是个苹果,然后我把它关掉继续翻,如果你看到有张卡片是你前面看到过的,可以站起来告诉我“它有朋友了”并把它的朋友找出来,找对了,就给这队奖励,最后比比两队谁的奖励多就赢了。(教师依次翻卡片)

  (二)玩游戏

  1.水果类

  2.动物类

  3.图形类

  (三)体验颜色规律

  1.把16张有颜色的卡片放成如下格式:

  红黄绿红

  黄绿红黄

  绿红黄绿

  红黄绿红

  刚才是我翻一张,你记住一张,这次我要把所有的卡片都给你们看,请你们找一最容易的`方法把它记住。其实办法有许多,可以一个个看记,也可以一下子看出来记住。

  (幼儿记忆一会,然后遮住这16张卡片,教师指一张问“这是什么颜色”知道幼儿可以站起来回答。)

  2.最后请幼儿讲述记忆的方法,教师小结。

  (四)结束活动

《猜一猜》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专心阅读图画,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谜底。

  2、欣赏诗歌,喜欢模仿录音并跟读诗歌。

  3、认读字词:它、摇、见、就,复习认读:树、花、水、云。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大范例。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我们猜一个谜语,看谁爱动脑筋,下面我们一起听这个谜语。(教师朗读《猜一猜》)。

  2、小朋友猜谜底是什么呢?那你为什么猜是××呢?

  3、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就知道了。

  二、欣赏诗歌《猜一猜》

  1、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提问:

  图上有些什么?

  树和花都怎么了?你从哪里看出树在摇?他们为什么这样?

  水上为什么会起波浪?(帮助幼儿理解水波比喻成皱眉。)

  云为什么能在天上飘动?

  2、刚才小朋友猜的对不对呢?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收诗歌,回家后在把诗歌说给爸爸妈妈猜一猜。放录音,集体欣赏诗歌《猜一猜》,教师注意幼儿的坐姿。

  3、提问: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字卡“树”)什么见到它就摇头?(出示字卡“摇”)

  (3)(出示字卡“花”)什么见到它就弯腰?(出示字卡“见”)

  (4)(出示字卡“水”)什么见到它就皱眉?(出示字卡“它”)

  (5)(出示字卡“云”)什么见到它就跑?(出示字卡“就”)

  三、欣赏诗歌

  1、发书,请幼儿翻书到16课。

  2、交代欣赏常规,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诗歌。

  3、交代跟读常规幼儿跟读诗歌,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幼儿的坐姿和划指情况。

  四、幼儿模仿录音朗读诗歌。

  五、认字游戏:做做、说说

  1、看字做动作。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字卡,幼儿根据猜一猜的内容做动作。

  2、看字说句子。请幼儿选择一张字卡,说句子或讲述一件事。

  教学反思:

  开头部分阅读封面的环节和师幼共读的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在孩子不知道阅读内容的'情况下,留白的封面无疑成了孩子最好的猜一猜、说一说的机会,在活动开始时大大的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给予了孩子充分的猜测、预期、质疑、反思的机会,这样的教育策略也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氛围。接下来的师幼共读环节,我在活动中层层递进的提问,不断的给孩子设疑,鼓励,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不断碰撞思维的火花,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大胆的进行猜测想象,并用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很好的与孩子互动。

  当然活动中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老师的反馈性语言应更丰富些,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都是关注的。另外,教育活动的结束不是结果,一节课中远远不足以挖掘文中更多的深邃,走进阅读,也是为了更好的走近生活,接下来我会带着孩子一起用放大镜去看看我们真实的生活,拥有更多的看一看,猜一猜。

  幼儿百科: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猜一猜》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形容词“红彤彤”“圆又圆”“酸又甜”。

  愿意在集体面前发言,爱动脑筋,敢于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水果图片、头饰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

  活动过程

  出示水果图片,巩固幼儿的认知。在回答过程中,丰富词汇“红彤彤”“圆又圆”“酸又甜”这几个词。

  教师以猜谜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同时演示电脑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逐一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逐句朗读儿歌。

  请幼儿带上水果头饰表演儿歌。

  仿编活动。请幼儿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模仿儿歌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印染画——可爱的水果娃娃、纸粒画——葡萄;音乐活动:把儿歌改编成一首歌曲。

  把幼儿用印染等方法画成的水果娃娃做成吊饰布置活动室的环境。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创编谜语,感受猜谜活动的乐趣。

  家庭中渗透:鼓励幼儿在家多吃水果。

  猜一猜

  什么弯弯像小船?

  香蕉弯弯像小船。

  什么个大圆又圆?

  西瓜个大圆又圆。

  什么脸儿红彤彤?

  苹果脸儿红彤彤。

  什么粒粒酸又甜?

  葡萄粒粒酸又甜。

《猜一猜》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问答游戏中感知水果的特征,体验游戏的快乐。

  2、尝试根据儿歌的内容进行撕贴配对。

  活动准备

  1、香蕉、苹果、西瓜、葡萄等水果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说说水果

  师:上一次我们到水果超市参观,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呀?它们都长得怎么样?

  小结:我们在水果超市找到了许多水果,有红红的苹果、弯弯的香蕉……

  2、问答游戏

  (1)老师说儿歌的'提问句,幼儿猜猜是什么水果

  师:老师现在考考你们,老师说一句儿歌,你们猜猜是什么水果

  (2)幼儿猜出来后,教师出示实物,验证结果

  小结:教师用儿歌的语言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与幼儿间进行问答,体验问答游戏的乐趣

  3、猜猜贴贴

  (1)出示幼儿操作材料,采用教师念、幼儿撕贴的方式进行操作

  (2)作品欣赏,师幼边看边进行进行问答歌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在活动中,当幼儿说到教师没有预设的水果时,只要回答正确,教师要及时地给以肯定,并可以将幼儿说到的水果仿编到儿歌中去,教师做好记录,帮其整理成一首新的儿歌。

  2、让爸爸妈妈带孩子参观水果店,尽可能多地观察不同种类的水果,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带至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并仿编儿歌。

《猜一猜》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的不同声音。

  2、通过操作活动,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知道耳朵的用处是听声音,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3、乐意参加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每组桌上一份材料:封口的八宝粥罐,里面分别装有小石子、沙、黄豆、纸团等,还有一只空罐。

  2、事先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耳朵及其用途。

  3、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兔、小鸡、小鸭家

  活动过程:

  一、引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做客时要怎么样?(交代要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

  (评:以去小动物家去做客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第一次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操作活动一:听辨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提问: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评: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瓶子里发出的声音,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2.操作活动二:听辨米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

  提问: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

  3.操作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

  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

  4.操作活动四:听辨纸片在可乐罐中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鸭家”。(提醒幼儿向小鸭问好)

  师:前面是谁的家呀?(小鸭家)小鸭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我们再来听一听,里面是什么?

  (2)幼儿操作。听一听纸片在瓶中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里面有没有东西?会是什么? (幼儿如一时难以听出,教师视情况适当加以引导、提示)

  (评:通过去小动物家做客的形式,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三、第二次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师: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2.操作:老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3.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是用来为歌曲伴奏的。

  四、第三次尝试,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1.师:(指着小动物家里的饮料瓶)这些饮料瓶子里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2.(放录音)教师示范为曲子伴奏一次。(用饮料瓶)

  3.幼儿每人到小动物家拿两个饮料瓶,跟老师一起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两次后,跟老师边摇瓶子边出活动室。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以去小动物家做客,贯穿整个活动,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活动中层层递进,让幼儿探索不同的东西在瓶子里的不同声音,幼儿的主体地住得到充分体现。活动中将语言、科学、艺术有机整合,将瓶子当作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猜一猜》的教案】相关文章:

《猜一猜》教案03-29

猜一猜教学设计06-09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06-10

猜数游戏教学反思04-23

车一的教案01-13

郊游一教案11-26

一盔一带教案01-12

换一换教案04-15

语文园地一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