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

时间:2022-10-30 16:01:12 教案 我要投稿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俄罗斯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96~97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上一节课,透过格林和安徒生的家乡,我们了解的只是部分欧洲的状况。其实,还有一个国家在欧洲占有很大的面积,这就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45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给学生。

  思考:(1)俄罗斯的国旗、国徽有什么含义?(2)俄罗斯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4)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有什么特点?(4)俄罗斯著名的大城市圣彼得堡有什么特点?(5)俄罗斯在科学技术、文化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

  4.交流与讲解。让学生根据前面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教师引导:“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长久的友谊和交往,同学们可能也知道一些有关的情况,大家可以交流一下。”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并且给予必要的补充与纠正。

  6.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要准备好有关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的图片和资料。

  2.要准备好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3.教学中对俄罗斯的介绍,不要搞成地理知识介绍,也不要面面惧到;只要侧重与比较简单的社会状况、特点和俄罗斯在科学技术、文化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就可以了。

  家庭作业

  预习与探究关于北美洲的社会状况。

  建议

  就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程度给予口头。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2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

  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六、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人无信不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

  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1、理解中国城

  (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课件展示)

  (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2、展示交流中国城资料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关于中国城的资料,师巡视发现有特色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影碟、录像等)。

  (2)、抽生在班内交流。

  3、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三、中国城——中国心!

  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

  (1)、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2、小结激情:欣赏中国风格的建筑,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品尝中国风味的饭菜,用汉语谈笑聊天……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3、想象中国城的幸福生活

  (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异国的华人,当你走进中国城,你会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2)、生自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追问、点评,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明白中国城——华人的“家”的真正含义。

  四、你在他乡还好吗?

  1、过渡引入:海外华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过得怎样,始终是我们难舍的牵挂,有一首歌曲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2、播放音乐《你在他乡还好吗》,学生欣赏完后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和感受。

  3、介绍了解到的海外华人的生活情况,体会他们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思乡情结。

  4、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入第二课时。

  五、板书设计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中国城——华人的家

  中国城——中国心

  你在他乡还好吗?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种,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不同肤色的居民;人种的分布;有趣的文化现象。

  课前准备:

  搜集黄、白、黑种人的图片。

  教学难点:

  从有趣的文化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测评

  谈话: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相同吗?

  板书课题:不同肤色的居民

  二、教学达标

  1、讲述:世界上的人类,根据他们的外表、物征,主要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如图:观察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3、讨论:他们的长相……

  他们的头发……

  提问:人是什么人种?(黄种人)

  讲述:每个种族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世界也因此多姿多彩。

  :人种族虽然不同,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我们地球村的兄弟姐妹。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一下,不同的人种有什么特征?

  2、世界上的人类,根据外表特征主要分()、()、()人种?

  四、布置作业: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难点: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过程:

  (一)、平等对话,走进“友谊之树”。

  1、导入。你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有什么感觉?

  2、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并写上“友谊之树”。

  3、请学生说说和伙伴之间曾发生过哪些美好的事情?

  (二)、真实体验,拯救“友谊之树”。

  1、实话实说,直面矛盾

  (1)、(板书课题:学会友好相处)小品表演。

  (2)、请学生说说曾经与伙伴闹过的矛盾。

  (3)、请大家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让学生将自己组讨论的要点写在剪成的黄叶、坏苹果形状的纸上,再让学生把他们贴在友谊之上。

  (5)、。

  2、真情对对碰,化解矛盾

  (1)、拯救友谊之树。

  请各小组选一个案例,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确方法,然后将解决办法写在“绿叶”、“红苹果”上。

  (2)、出示课前调查情况,让学生讨论解决。

  (三)、情感升华,互送友谊卡。

  1、教师。

  2、念卡、送卡。配音乐《永远的朋友》。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

  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

  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7

  (一)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自查、调查、访问,了解身边的人(包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甚至陌生人等)曾经有什么不诚信的行为;准备几个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几条格言。

  (二)教师准备

  收集古代、现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准备几条有诚信格言的条幅。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思考并认识诚信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2.以诚信为标准反思和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找出差距与不足。

  3.牢固树立做诚信人的信念。

  教学结构

  1.导入: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或《曾子杀猪》等。

  2.汇报: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2]发生在家里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3]学校、班级里不诚信的人和事。

  3.讨论:不诚信的危害。

  4.解决问题:给同学写建议;送格言;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

  5.,布置课后练习

  六、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深情并茂地讲《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

  (二)汇报、讨论采访与调查的结果:课前采访的身边的人的不诚信的行为表现。

  [1]组长汇报课前布置的采访、调查等情况。

  妈妈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感到骄傲。

  我也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整个星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树叶可以倾倒整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掀起整个海洋。”

  [2]社会上存在的不诚信的人和事

  诚信是什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什么事给你印象最深刻?

  过渡:这是发生在社会上的不诚信的事例。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

  [3].讨论:学习上不诚信的危害。

  (1)学生上台讲古今中外严谨治学的故事。

  (2)小组交流、讨论考试作弊的危害性。

  (3)学生代表陈述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课本,了解图意

  看书上的插图,谈谈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看法?

  乐乐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处理的?你有什么看法?

  假如说你跟别人真承诺了一件事,经过一段的思考你反悔了,发现这件事不对了,这时候你还去做到吗?

  假如你对他承诺的事是错的,不能做的,你得讲哥们义气,你还得去?

  还要去,去跟他一起做那件坏事?

  噢,那我明白了,所以说“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的、美丽的故事。诚信,说它大,大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说它小,就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我们不用喊那么高的口号,其实我们身边的小事真能做到“说到了做到,承诺了兑现”,“是真理去坚持,是谬误去斗争",就是好样的!

  (四).提高认识见行动

  (1)写格言,送格言

  同学们课前准备了一些有关诚信的格言,也有的人创作了格言,要送给好朋友。下面大家先交流一下。

  你想把这句话送给谁?

  (2)尝试给同学写建议

  老师分发精美的小卡片,针对同学平时的言行,写一写你的建议,提出你的希望。然后,把卡片郑重地送到对方的手中。

  (3)与“诚信”握手,争当“诚信星”,制作“诚信卡”

  为自己列出“清单”,请同学督促自己今后要做到的条款。如果都能做到了,就给自己帖上“诚信星”。

  (五).,布置课后练习

  1.教师:

  诚信的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用诚信来要求自己,也用诚信来要求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其他身边的人,并做到持之以恒。

  2.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自己的“诚信卡”,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督促。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

  4、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

  5、布置作业观察社区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观察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集合八篇】相关文章: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锦集8篇10-23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锦集五篇10-28

关于《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合集5篇10-26

大班社会教案范文8篇10-29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范文9篇10-27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范文7篇10-27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范文六篇10-25

品德与社会教学下册工作总结05-01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04-26

实用的大班社会教案范文5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