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5篇[优秀]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
《雪孩子》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的可爱的雪孩子,最后为了从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而舍弃了自己的童话故事。
一、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中,我觉得在指导朗读方面还是比较有效果的。如,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一句话“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读这句话,有的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反映出雪的信息。接着出示第一幅插图,通过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小白兔,分别用“咦”“哦!”“啊!”续说句子,学生如临其境般地面带一种或疑惑或兴奋或顿悟或咏叹的表情和语气,使语言的感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生尽情地描述中也使雪后的场景更加开阔,更有感染力。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三段时,出示雪孩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如果你拥有了这样一个小伙伴,你喜欢吗,你高兴吗,顺势引导学生欢欢喜喜地、高高兴兴地读这一段,感觉学生读得也比较有气氛。
二、成功之处:
1.学习默读的方法,掌握朗读技巧。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习《雪孩子》一课,让学生学会一种读书的方式。课堂上先让学生出声朗读课文,然后告诉学生默读的方法: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让学生比较这两种读书方式的不同之处,并告诉学生默读的好处。接下来训练学生进行默读。先让学生通过默读,理解每一段的意思,了解构段形式,初步理解文章大体内容,再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进行再次默读,提高默读的效率。
2.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朗读感悟。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首先,引导孩子想象,读出雪景之美。如何读出雪景的美?我先引导孩子想象雪后的.景象,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孩子有了美的体验在读书时感情自然会流露出来。其次,引导孩子抓住关键词朗读。在学习雪孩子营救小白兔的部分问孩子“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时心情怎样?”孩子能够回答出“着急”,并能够抓住文中关键词“喊”“奔”,接着引导孩子“你还从哪里看出雪孩子着急?”学生会抓住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动作“冲进、冒着、抱、跑”中体会孩子不顾自己、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3.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在理解课文后,安排四人小组讨论“雪孩子会回来吗?”的话题。这个活动既使学生有兴趣地在这一环节中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又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最后,通过课件引导学生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再通过演示课件理解“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地表达。
三、不足之处:
1.课文内容太多,基本上是按故事的发展顺序进行学习,但对于如何在保证故事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重点词句进行理解还很难以琢磨。
2.学生想象故事太单一,创造力不够,今后在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改进措施:
放手于学生,让学生正常地去融入课堂。不要过多引导。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
《场景歌》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优点之处:
1.读中感悟字的意思,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2.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阅读、出示图片、展开想象、联系表达、趣味诵读等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量词的表达效果。
不足之处:
本节课,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能用数字加偏旁的方法,方式单一,识字兴趣不是太高。这说明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同时对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还需努力。另外,我还应该重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情景中识字。
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设计教学评价,把识字方法真正的应用到学习中去。
2.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下时间对孩子进行拓展练习。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3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童话故事。它既生动有趣又寓意深刻。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这难忘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我们的真心交流,品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感到了快乐,同时也激动不已。
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并积极投入其中。如果学生感到了快乐,那么他们就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所以,本课我力争创设愉悦可持续型氛围,让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课前交流时,我们玩“找朋友”的游戏。说说你找的朋友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接着又根据几幅图片认识了“柳树”“枣树”“红枣”等词语。识字中,学生认识苹果园里的`生字朋友,请出捉迷藏的词朋友,于游戏中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的不同特点,感悟小柳树的得意、骄傲和不懂礼貌。小枣树的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在读读演演中积累语言。布置开放型作业时,我激趣引入:“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给小柳树写几句话吧!除了给柳树写几句话外,你还想干些什么呢?”这样,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4
这是一篇朗朗上口的诗歌,反映了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乡下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在农村广阔天地里,自由地嘻戏,快乐地劳动,健康地成长。学生在想象农村生活时,有的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说自己的.农村生活,与诗歌中的乡下孩子进行比较。有的学生乡下生活缺少,我展示课文中的图画再增加一些小猫小狗小鸡等可爱的小动物,学生看得明白,对农村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描写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时,我重点让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捉”“含”“挖”“逮”,结合课后的连一连,学生能正确地使用动词。借助这几个动词,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还可以搭配什么词语,需要符合乡下孩子生活,学生能尽情地发挥,如:捉蝈蝈,捉蜻蜓,含柳叶,挖土豆,挖红薯……学生对乡下孩子的那份快乐与无忧无虑,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明白了 。对于优秀的学生,我让他们模仿课文说说城里孩子,学生从动词入手,展开说,写得很精彩,如:滑一次旱冰,惊呆了路边的老奶奶。弹一曲钢琴,吸引了玩耍的小弟弟。多么生动的生活画面,在孩子的笔下生动地展示了。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让孩子做个有心人,相信他们笔下的生活会更精彩。让每个孩子在说的基础上多动笔,会正确地运用语言。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5
我设计的一节融合廉洁美德教育的语文课《三个小板凳》已经上完了。这节课已经达到廉洁美德教育的目的,这我很高兴。
但是,这毕竟是一节语文课。我们二年级正面临阅读训练的起步阶段,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得益于语文课堂呢?这也是我们年组几位教师困惑已久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学习进步的机会决不能放过。于是忙向李校长讨教二年级语文课怎样上才能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问题?一番谈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训练,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阅读能力!”一番学习,引发了我对语文课堂训练的几点思考:
一、语文训练要学会取舍。
语文课堂上,训练要精,不要面面俱到,要学会取舍。
例如:《三个小板凳》第一自然段是: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
我设计的问题是这段话有几句话?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你能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吗?如果是单纯的连接,意义不大,可以不练。如果是训练学生用““因为……所以……”概括段意,就要留下训练。回答问题不是目的,而“练”才是目的。
我在第二自然段,设计这样一个训练: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老师,有的是______,有的是_______,还有的是___,它们可__!我顺势而为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有效地架设好阶梯,使学生顺利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跨越。这样的训练,校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学生已经理解的不教,学生不理解的才教,可教可不教的不教,必须要教的才教,必须要练的再练。语文教学才能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运用的实效性。
二、在对话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语言。
语文教学应该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字词教学要加强,尤其是低年级,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概括? 在对话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语言。
我设计的“想一想这里的作品是指什么?你能形容一下它们的样子吗?”这个问题可以细化要求为: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的样子吗?这样的问题,可以训练学生规范自己的语言。在语文课中应该把感悟和训练相结合。经常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不能用一个词、一段话、三句话来说呢?”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不会出现“因压制不会说” 也不会出现“学生乱说”的现象了,学生反而不会胡说,而且会说,说得会有条理、有重点、概括性强。
三、学会站到文中的角度,走进文中人物。教师不要人为的给予,要挖掘个性的东西。
教师要抓住生活的点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带着内心的感悟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走进文中人物,教会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孤立看待问题。 《三个小板凳》中的爱因斯坦的诚实、坚忍不拔的的`确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仅从读中感悟,还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那样一个糟糕的板凳,他敢于拿出来。作为你会不会这么做呢?谁会像他这么做?”学生的情感就会被唤醒,就会主动和文章展开对话,就会明白“如果没有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角度,他就不可能成为科学家。他敢于和别人不一样。他不随波逐流,用自己看世界的眼睛去看世界。他的坦诚、坦荡的行为让人震撼。他独立、有个性,不是刻意迎合别人。”
教学中我们努力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学做有个性的人。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内心的世界,不要害怕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说我。
四、明确了下一步自己努力的方向
思考过后,此时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的思维更加深刻了。我想做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答案也迎刃而解了。语文训练要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重点,取舍适度。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生成、规范学生的语言。学生就会在语文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6
教学反思:
一、识字,重在识字方法的传授、运用。
教学中以自主识字为主,小组交流分享识字方法,接着全班汇报。
字理识字——
象:象形字。甲骨文似大象的形体。突出了大象的长鼻和大耳。金文变形,头、鼻、耳的形象已不清晰,躯干部分也轮廓化。象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又假借为景象、模拟、仿效。
归类识字——
“吵、叹”口字旁的字。
“胳膊”月字旁的字。
编故事(歌诀)识字——
“疼”:冬天生了一场病,觉得浑身都疼。
“歪”:不正不正有点歪。歪歪斜斜,歪歪扭扭。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重在方法的传授、运用。为学生中高年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让每个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了解汉字的故事,走进汉字的历史,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在识字的过程中品味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识字时注意音形义的结合,能辨析形近字,正确使用汉字,尽量避免写错别字。
二、朗读,重在情感的熏陶,情境的创设。
由于本课文本的特殊性,朗读和表演的结合显得很重要。教学中边做动作边理解“扯、推、搡”等词语。理解词语的同时揣摩当事人的心情和感受,然后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演表现出来。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在创设的'故事情境中逐渐深入文本,将小猴前后情绪的变化读出来、演出来;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
不同的文本承载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文本性格。朗读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它能够在编者、教者、读者和作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彼此了解,产生共鸣。
学生对儿童话剧《小猴脸红了》很感兴趣,积极参与,与伙伴合作表演话剧,虽说未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却也在这一方面勇敢地迈出了一大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7
学生的感悟深浅,多数来源于自身的实践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第三册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一分钟》,讲述小朋友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刻的教育。借由这篇课文,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回家测试一分钟能干些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珍惜时刻的名言警句,第二天进行交流。学生回家做的`测试题五花八门,如“一分钟内洗了六个碗”、“一分钟内做了21个仰卧起坐”、“一分钟内算出了46道数学口算题”“一分钟内读了一个寓言故事”……在学生的交流中,一分钟内学生做了许多的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再一次感悟到一分钟不仅仅短暂,还很有用,从而认识到一分钟是宝贵的。之后,我将自己收集的“一分钟能做的事”的资料与学生共享:一分钟,车子就能够开很长一段路,;铅笔厂可生产铅笔1600支;核潜艇水下航行可达1200米;银行的点钞机能够数1500张人民币;计算机计算量等于60个人不停地计算一年;一个印刷工人能印一千多张报纸。最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学生的发言非常热烈:“一分钟等于60秒,我要珍惜”;“老师,一分钟好重要呀,我做事再也不拖拖拉拉了。”;“老师,我此刻明白浪费时刻就是浪费生命这句话的意思了。”……从孩子们七嘴
八舌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自然而然中不断得以深华,真像课标中说的那样:“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忙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构成用心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促体验,活动促感悟”,这就是我在本课教学中得到的初浅体会。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8
坐在办公室里,耳边传来琅琅的英语声,吸引我的是他们夸张的读法。“IliveinHaiyan.IloveHaiyan.Hello!”他们把“Hello!”读得非常夸张,很有戏剧性的味道。我想,正因为如此,学生才读得那么有劲,连我在办公室里都能感觉到。
英语可以读得如此夸张,语文为什么不可以呢?《识字二》中只有一组动宾结构的词语,怎样让学生进行感兴趣的朗读?我想,也可以尝试读得夸张一些,让孩子读得带劲一些。
课堂上,我先给小朋友示范“练/书法”,我在读的时候每个字的发音都很到位,第一个字和后面两个字之间停顿略微长一些。学生果然感觉很有趣,读得比平时要带劲。然后我又尝试,让学生一边拍手打节奏,一边读词语,学生更来劲了。最后,老师读“练”,学生接“书法”,同桌之间共同练习读,效果相当不错。课上不到10分钟,部分学生已能将这些词语背诵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上有小朋友调皮捣蛋,是因为教师没有让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孩子的注意力便不能集中。我想正是如此,让孩子们进行夸张的'朗读,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效果很不错,课堂上开小差的小朋友也明显减少了。看来,这真是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的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大伙不妨也去试试!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9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篇寓言故事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和低年级学生特点进行。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教学设计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将教学设计付诸课堂实践后,我做了如下反思:
1、本课教学中我把握了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内容设计实施教学。同时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我就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分别学习第一、四两段,感受葫芦开始长得很可爱及后来葫芦都落了,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了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2、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还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篇课文简短精悍,生字较少。为了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就引导学生看图激趣揭题质疑中引导学生利用葫芦图及形声字的特点自主发现学会认“葫、芦、藤”,再在检查预习指名学生读词中学习另三个生字,并随机示范指导学生学写“哇、挂”。这样识字既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抓住重难点,还拓宽了识字途径,培养了识字能力。但忽略了“盯”这个重要的生字,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体会那个种葫芦的人的思想。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深入学习。
3、本节课上我还特别重视阅读指导。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先读题质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习用词、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先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再读课文中描写小葫芦的样子的句子,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了喜爱之情,然后朗读时孩子们就很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又如在品读第二、三自然段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谈论;当学生谈论到那个人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才导致的后果时,教师追问:“那个人为什么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学生回答后,引出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和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同时我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进行分角色朗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0
这次教研组活动安排的是我作课,刚在周六做了微课,那就趁热打铁,作一节公开课,课题是《风娃娃》,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近,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孩子们乐学,从而明白了做事情要多动脑子。下面是我对这一课教学的点滴反思。
一、注重朗读指导
教学中在重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上,我设计了许多朗读指导,注重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例如:“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在指导这两个句子朗读时,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个人读,分组读,齐读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都能读出感情,并且十分投入。我精心设计了几处引读,学习关键段落“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这个句子其实就是理解课文重点,也就是风娃娃为什么会好心做坏事的.原因。我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引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白,正是因为风娃娃又了这样的想法,才会做坏事。为后面学生回答,风娃娃错在哪里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个部分引导好了,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故事包含的道理。
二、注重语言训练
复述是一种表达方式,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实践活动,这一转化过程能使语言更快的积累起来,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口头作文训练。本篇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复述课文,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复述课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先让孩子们看着板书在小组内练习讲述,然后再全班展示,三个学生合作讲,一人复述一段,没想到的是,都能够完整地复述下来,尤其是温致龙同学,在复述时不仅加上自己的想象加工,还配以表情和动作,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许多知识刚刚接触,复述课文,一方面能够提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他们的书面作文水平。
不足之处是:
1.教师的自身语言不够精练。一堂课上教师的话比较多,有时还会过多的重复学生的话。
2.板书没有及时跟进,教师应该跟着教学环节及时板书,让它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1
这篇课文时我精心准备的一堂公开课,在师傅吴老师和我的反复打磨中较成功的完成了,通过这一次的反复修改教案和试教,让我对教学,教好学有了更深的感悟!
1。把握教材,抓住课文的重难点。
本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都是寓言故事,从语言故事中感受道理: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而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引导学生明白了葫芦叶子和葫芦果实之间是有联系的,但是始终到课结束了我也没有捅破这张纸,所以整体来说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还是不够的。但是,本篇课文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对于这个教学目标我认为我还是把我得很好的,通过反复的读、语气的指导以及变换句式让学生理解这几个句子。
2。认真备学生,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说
为了这篇课文能达到更好的水平,我总共试了三次,每一次吴老师都会告诉我,让我少说话,多倾听学生的,可是我总是怕学生打不上来,我只能按部就班的走,当学生出现危机时,我便赶紧“搭救”,后来我发现确实是我走入了误区,我只是一味的去走过场,完成教学进度,却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所以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学生不用说,不想说,其实都是因为教师引导得不够,通过两次试教,我慢慢地学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自己领会语气,自己感悟课文内容,我发现他们真的很棒,适当的激励更是让学生融入课堂,做课堂的主角。
3。注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是写小葫芦可爱的样子的,所以要引导学生读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而本篇文章中第三自然段种葫芦的人说“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更是文章中的亮点,学生要读出种葫芦人的喜爱与急切的感情,那么当再出现那一副葫芦坏了的图片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种葫芦人的心痛了。
总之,只要把握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相信不管那篇课文都是可行的。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2
低段教学以识字为主,但是我们的识字教学往往在字音、字形上下苦功夫,忽略了对字意的理解。而学生阅读能力的起步,就在于对字意的理解,组字成词,连词成句,只有先读懂字词,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句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在低段的解字词中逐步提高的。我们的解字词的教学,不能依赖于“词语手册”等辅助书,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像“奇石”、“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省时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字理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许多汉字都是有造字规律的,只可惜我们都不是字源学家,所懂得的字理知识有限。但是有一些很常见的,而且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合理的字理解词的方法是可以一用的。像本教学片段中的“胳膊”和“脖”三个字,我们就可以像学生渗透“月”字旁的意义,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有意识字,并且初步掌握一些识字解词方法。中间有个小疏忽,忘了讲“脖”的右边部分了,呵呵。
低段的学生对一个句式的掌握要借助非常形象的帮助,我的口头句式虽然给了他们模仿的空间,但是他们还不能靠自己的想象来连词成句。如果我出示‘黄山的奇石’可真多,有——,有——,有——”,这样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一下学生,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估计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跳一跳摘到学习的果子。
我和学生还处在磨合期,由于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更细致地说,我现在还不充分地了解他们的识字、说话、阅读等能力的发展状况,课堂上要注重考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做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3
1、关注学情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而无视学情,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在以前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我们总是在揭题后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殊不知,学生经过每天早读、课上的练读,已把课文读了几千遍,已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而我们还在让学生再一次读,这可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教学效率怎能提高?因此,在本次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改变了教学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激励学生课前主动预习。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每个教学内容,每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每次学习活动,教师对学情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学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分析了学情,研究了学情,教学才有相应的对策,才有具体的方法。如果教师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无视学情及其发展变化,一味机械套用教学预案,教学就会事倍功半。
2、强化预习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养成好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益,而预习正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把预习当人可有可无的环节,预习环节正逐渐谈化。若不是每天的晨读课,很少有孩子在课前读读课文,预习预习,所以孩子们实际上不知何为预习,怎样预习。预习有何意义。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强化预习,教给预习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愿望。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4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课,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说出你所认识的有益小动物的名字,谈谈怎么有益,交流讨论该怎样保护他们。通过该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交流合作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增强爱护小动物的意识。通过这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我也有了一些思考,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说说我整节课在设计方面上的特点: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
我从激“趣”入手,开课伊始,我就精心创设了合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猜谜语游戏活动,猜谜语是小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内容,我抓住了二年级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知识点编成谜语而导入新课:出示猜谜语课件“有种鸟,本领高,尖嘴爱给树开刀,树木害虫被吃掉,绿化造林立功劳。”(打一动物)让学生一开始就走进童话世界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我也充分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被激起,产生了倾诉的冲动和交际的欲望。
二、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言敢表达。
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我是借班上课,我和二(1)班的学生彼此都不熟悉,和陌生班级的孩子一起来上这一堂精品课自己心里难免紧张,毕竟口语交际的语文课堂有太多的“意外性”,很多问题的产生是需要师生共同克服的。因此我从激趣入手,在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后,把学生带进动物图片的世界,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有益小动物名称,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为整节课定下良好的基调。在整节课的过程中我不时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以亲切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点拨给学生以适时引导和鼓励,使整节课师生置身于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课堂上我也让学生扮演动物的角色,做自我介绍,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表达、大胆交际、显示个性的空间,引发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交流的激情。在“保护”部分的教学中,我利用课件播放了几张捕杀有益小动物的悲惨场景,并配上哀怨的背景音乐,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无疑也撞击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也唤起了孩子们的生活记忆,学生说的欲望、讲的冲动由此迸发,为了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动物们的痛苦遭遇,激起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欲望。
三、增强导练力度让学生会说
学生生活阅历少,口语交际能力弱,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都比较缺乏,因此我本节课我力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遵循有一到难、又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通过说名称-----讲道理-----想办法三个层次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各种句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连贯、说完整。在课堂上不仅要他们听清楚听明白,还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给别人评价和补充,说话能力大大提高。
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其次,在这节课中,我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
首先,尽管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但课堂中我的主动性过于强势,从而导致学生之间的交际就显得不够了。感觉整堂课自己说得过多了,一直牵着学生走,如果老师能放手点,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表现的机会,那么学生应该会说出更多,课堂可能会更精彩。
其次,课件中小动物的图片我都是采用贴近低年段小学生的审美感官卡通图,目的拉近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世界,但在学生描述小动物的外形时没有办法观察细节,自然而然说得不够细致。要是改用更为生动的实物图就能让学生感受更加深刻,说得更加完整。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设计考虑不够周全,有些环节过渡不太连贯,甚至有点突然……
这些都是我应该努力改进的地方,今后我会不断充电学习、不断思考探索、不断总结反思。“口语交际”由过去的“听话”、“说话”整合发展而来,既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全是对语文教学空白的填补。在教学中强调的是针对行为过程的口语,是现实生活层面上的口语,而不是书面语的口语化。它比书面语简洁、跳跃。
我们要在课改的浪潮下,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同样,我要和学生们一同成长,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5
《曹冲称象》一文中,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的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根据课文交代:故事中的曹冲也才七岁,班里的学生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我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鼓励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谈话导入,课题处质疑
常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采用PPT形式,利用图片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称”,透过对“鸡”、“羊”、“牛”的互换,间接推出牛的重量。然后导入课文:“同学们,在古时候,没有这天的'这么先进的科学技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甚至更重的东西却是一件很难的事,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的故事——《曹冲称象》。”之后我板书课题,这个导入,很快抓住了学生的心,我很快就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很踊跃,他们纷纷发言:“我想明白这个故事中讲谁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用什么方法来称?最后真的称出来了吗?”我的导语也就成了学生的质疑的前提条件。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是成功的,我到达了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目标。
二、有的放矢,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
在教学《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我先指导孩子多读,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先……再……然后……”理解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其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加强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他叫人按照曹冲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果然”,这些词要指导学生透过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透过这几个环节,学生对这一难点基本上突破了,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和口头表达潜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读文质疑,合作解疑,课件突破难点
阅读课的教学是语文科教学的重点,《称象》这篇课文就是让学生感悟曹冲是个遇事爱动脑筋,能找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聪明孩子。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然后,梳理学生的问题,循着学生的问题,逐个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四、不足之处,认真总结反思
《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一个道理。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但他们在生活中能否养成爱观察,思考的习惯呢?由于这节课安排了比较多的重点词语和口头表达训练,所以,在拓展的环节,我做得显然是仓促的,不深入的。如果我能结合实际,问一问学生: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样做的?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悟出的会更多。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7-17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6-10
(精)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7-06
(精品)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7-04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1-19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9-22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5-28
(优选)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7-06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9-26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