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目送》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送》读后感1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
我的父母已过五十岁,也变渐渐苍老了。一篇文章这样说道:如果你的父母吃东西的口味变淡了或变咸了,吃饭时总是吞吞吐吐,慢悠悠的`;走路时脚步似乎抬不起来似的,走的比蜗牛还慢,若你叫她快点走,但是她已做不到了;一天中,父母好像总在看电视,若无其事的看,津津有味的看,却不愿意出去散步;你大声叫道她:妈!可是她失踪很迟钝,仿佛听不到。如果你疑惑,请不要责怪他们,因为他们老了......
小时候,我总是喊着“妈妈!”,“妈妈!”在那时候,我想,我长大以后肯定会永远这样叫妈妈,而不是妈。但是现在长大后,不知为什么,心中便渐渐浮现了“妈”这个字,或许是太幼稚了,所以改口,又或许是妈妈老了。
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也许自己的儿女对父母漠漠关心,但其实父母最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东西,而是陪伴,哪怕是一小会儿,也安心得多。有时我们会不自觉的说“你怎么这么慢啊,老太婆。”但哪怕是一句小小的怨言,在常人看来会有点生气,但是父母缺为这句话而开心,便笑起来。她已经没有意识再去判断这句话是好是坏,只觉得子女这样说道很开心。可见我们平常不多与父母说说话。
其实我常常会发现,相对朋友而言,我们对父母很不耐烦,总是牢骚道,其实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是极其少的,回头想想,我对爸爸妈妈的态度实在是恶劣,后来会渐渐发现,越亲的人就越伤害得深。但是为什么呢?我们是否应该改过自新,多找时间陪父母,用短暂的时光陪他们走完幸福的旅程。尽管有时她会凶两句,但是请不要在意。他们是爱你的,是永远比你当成自己的生命的人。
我会好好爱你们的。
《目送》读后感2
《目送》是龙应台一篇描述亲情及周边人物感情的散文。
她的描述真切、细腻、含蓄,但直击人心底最柔弱的部位。
十四年前,女儿刚出生,那是盛夏,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小丫头刚刚抱出产房,我心里就溢满了幸福感。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让我和她妈妈开心的不行。女儿就是我们的全部,我和爱人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女儿一天天的成长。后来女儿慢慢长大,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总喜欢买些漂亮的.小衣服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头上扎满了“爬爬角”,女儿是一个爱臭美的小丫头。后来跟随我们去武汉做生意,开始学兴趣班,上幼儿园。依稀记得她每周末戴着小红花蹦蹦跳跳回来开心的样子。
后来,女儿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自己会去处理一些人和事。要说失落感,当初肯定是有的,但也必须明白,孩子总会长大,终要自己去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女儿一个人跟随老师去省城参加“震撼一条龙”,去参加学校南洋、射阳的社会实践活动,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粘着父母。我们在家牵挂她,她在外玩的不亦乐乎。作为一个父亲,前几年我父亲的角色是有缺失的,把女儿的教育都交给了我爱人,忽视了女儿的成长,忽视了与女儿的沟通,陪伴女儿很少。如龙应台所讲,这辈子我终将在一次次目送女儿的背影中老去。
龙应台《目送》中对亲情的理解和描述,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亲人、周边的人。对于我自己的父母,我们现在不在父母身边,父母独自生活在农村老家。很少回去陪父母,每次回去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欠缺父母太多。如果折算成天,我们这辈子又能陪父母多少天呢?《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而我们又为父母做了什么呢?父母的孤独,对儿女的思念我们又理解多少?我们需要深思。
孩子总会慢慢长大,父母也会慢慢变老。而我要做的就是默默目送孩子的背影,就像我的父母目送我的背影一样。
《目送》读后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初次读龙应台的文章,是被朋友推荐着,而且那些书目里,也不见这本薄薄的《目送》。只是,临到书店的时候,看到推荐的架子上,密密麻麻全是这本书,一旁的海报里,印着这样的一句感人的话。再看到那个手推着车子,仿佛正渐行渐远的青年母亲,没有犹豫,收进了购物的口袋。
在《目送》这篇短文中,龙应台细细描述了她与儿子之间的.细碎深情,也作力刻画了她的父亲与她之间绵密的厚爱。文章仅仅只是选取了几个短暂而平易的场景,但是文辞温婉,含着不尽的深情,将一场父女母子之间的亲情,描绘得那样的温婉动人,又是那样的催人感伤。
似乎,在那些流淌着魔力的文字里,不仅仅因为深藏着的今生厚爱而枯目望穿,更因这份绵密的守望,而成永恒的,家的情感。
《目送》读后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
必追”。这是《目送》这本书中母亲送儿子上飞机时,内心的一段感受。这段让人既心酸又感动的文字,在我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丝丝淡淡的忧伤和令人欣慰的感觉。忧伤的.是,儿子在登机前,做母亲的多么希望儿子能回头
看望一眼,而留给的却是一个背影;欣慰的是,年幼的孩子长大了,不再总是和父母粘在一起,让父母懂得了如何去放手,让儿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真的,“不必追了”。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就是《目送》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目送》读后感300字《目送》读后感300字。当我们做父母的,第一次送儿子到幼儿园读书时,在校门外,儿子也曾依依不舍地一次次回头注视着我们离去时的背影,但当儿子长大后,也是否感到背后目送他的那两双热切的眼神。
《目送》读后感5
《目送》的封面是大块大块深深浅浅的绿,这是大自然的颜色。时间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这片土地没有变。“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儿时看到时,只觉迷惘。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留给他的妈妈。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也早已忘了小时候黏着妈妈的华安了。时间在改变,而我们没有变。牵连着他们的`,是那根维系柔情的无形纽带。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身为龙应台的妈妈她又惆怅什么呢?
再细读时,心猛然一震,继而涌出一股伤感的情感,仿佛看到了那个用怯怯眼光追随妈妈的小小华安和以后头也不回决绝又干脆地离去的背影。维系他们唯一的纽带也就只剩那薄弱但坚固的亲情了。我们一直在离别,但无数次的目送,留给我们无尽的心酸。这一生这么长,又这么短。这条路上来往过客无数,行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父母,曾经陪伴但从未离场,他们陪你走过的每一段路,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扶和关爱你。
在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时间是个刽子手,颠倒灵魂的白与空。而我们的父母会越走越慢,最后渐渐的走不动,需要你停下来,转过身搀扶他们。我们会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责任,自己也逐渐成为父母,对于儿女而言,我们是港湾,但于我们本身而言,港湾永远是自己的父母。
稚子远游,身在异乡。一杯清酒,三生如豆。每每思及此,都觉怅然,而《目送》这本书,截取的是生活中每一个都会经历的片段。我们以后会逐渐体会到“所谓父(母)子一场,就是目送他在你面前渐行渐远,而他没有回头。”曾经在操场上挥酒热血的少年啊,大抵以后都会变成为人父、为人母的角色。愿我们还身怀这其中的感动,度过以后还很长很漫长的日子。
《目送》读后感6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目送》的扉页上写过这样一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们还处在人生年华里最美好的阶段,或许对于这段话不能感同身受,觉得父母的离开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遥远的一件事,但是父母的爱,从来就不遥远。
父母对我的爱,体现在他们对我的教育方式。我的父母在同龄人中,属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类人,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对我施加过太大的压力,不像那些穿梭在各个补习班的孩子,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小时候的我,即使在大雨滂沱的夏天也要光着脚丫,在大地宽阔的鼓面上,与水滴一起演奏着欢乐的乐章。在天寒地冻的冬天,我也要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掷雪球、堆雪人。鼻尖冻得通红,嘴里哈着热气,脸上溢满快乐。那时的我不用承担生活的艰辛,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因为我的父母把这些压力扛在身后,让我体会着生活的美好与甜蜜。
父母对我的爱,体现在他们对我三观的影响。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有些蛮横不讲理,但我的父母会像我的朋友,他们会认真对待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然后站在我的角度耐心地询问我的意见和看法,告诉我这件事是对还是错。他们教导我为什么这件事要这样做,而不是教导我这件事需要我怎么做。他们让我明白我自己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让我明白做什么才是大家眼中的看法。他们做的是激发我对于这个世界的兴趣,用成人的智慧和儿童化的语言为我答疑解惑,教会我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如何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最终形成我自己的世界观,而不是培养出一个机械化的应对机器,我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父母对我的爱,体现在他们对我的尊重。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我也有过干预,但那只是在我明确误入歧途的时候。在大多数的时间里,父母的干预只是给我参考的意见,他们并不会强迫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父母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不会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到孩子的身上。比如一些父母把自己没有完成的理想抱负强硬施压给孩子,更有甚者把培养孩子当成了自己终身的目标。在我们家尊重这件事,就好像是妈妈是一名公务员,虽然她也希望我考公务员,但是她会考虑我自己真实的想法,不因为秘书在社会上的名声不好而要我放弃这个职业,也不会因为社会对公务员的普遍认同感较高而让我强行选择这个职业。在这个家,我觉得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父母对我的爱,源于他们对我的肯定。很多父母都会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较,或许很多人都说比较才能明白差距,比较才能迎难而上,但其实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会大大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我的'父母不会经常拿我和别的孩子比较,虽然有时候会说出来激励一下我,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父亲不会把工作上的不顺利带到家里,母亲不会把一些不开心的事迁怒于我,他们会用很平和的语气和我交流,也会给予我很多鼓励,让我对自己更加有自信。
好的教育是能够帮助孩子善待他的好奇心,然后培养起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就培养出了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些品质,例如坚持、例如坚韧。
我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父母这个身份的门槛很低,不需要考证就能轻松上岗。我的父母也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做的很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初为人父、初为人母,能够做到这样,我由衷地感谢他们。其次,我希望他们能够慢些老去,我就能够把他们无私给予我的爱,回馈给他们一些,让他们知道我多爱他们。
时光每日以均匀的速度亘古不息地流逝着,可父亲在我的印象中却是一瞬间老去的。小时候怕我爸爸,其实长大了也还是有些怕,但是没有那么怕而已。爸爸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对我的教育方式大多是从妈妈那里偷学来的,但在生活中,他的脾气常常还是比较暴躁的。为什么说爸爸突然老了?我记得去年寒假回家,爸爸带我去市场买菜,蹲下来挑选的时候,我看到他曾经乌黑浓密的头发里,现在夹杂着不少的白发。曾经那个有时候也会很暴躁的人,现在安安静静地为我准备一顿可口的晚餐。是啊,我没有注意到自从我上大学之后,他总是隔三差五打来电话问我最近过得怎么样,他总是偷偷打钱给我怕我在这里过得不好,他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在学习上不能偷懒懈怠,明明他以前从来不这样的!
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体会到这种感觉,一个曾经很大男子主义,脾气有些暴躁,不会主动表达出关心的人,有一天突然变得温暖贴心,他不再那么强硬了,甚至都不再那么强壮了,你的情感防线瞬间就崩塌了。我现在希望他们慢些变老,我想尽我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最好的生活。
有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追逐的旅途中,追逐金钱、追逐地位,我们迫切地想处理好和每一个人的关系,却常常忽视了最亲近的人。等到我们真正静下心来的时候,才发现父母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人,他们的健康才是我们心里最大的慰藉。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父母的不易,多关心他们,多体谅他们。
回馈父母之爱,趁现在还来得及。
《目送》读后感7
目送,是为了再次聚首
最开始,先回忆一番。
第一次闻及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高三的某个课间,隔壁桌的同学说了一句龙应台的格言,而我却哑然不知这位华人世界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深感惭愧。
看的第一本龙应台的书正是《目送》,现在还在当当的销售榜上,书是从小伙伴那里借来的,在某个暑假里看完,当时的情感至今仍有几分印象。书中谈到死亡,衰老和孤独,触及脆弱的敏感神经,几次尴尬落泪。还记得是在家里的客厅沙发上,蜷缩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亲走出厨房门的时候,假装无意地抹去眼泪。当时读到的正是作者对其母亲的描写,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却有着一股让人心生悲伤的`强烈情绪。
给文字赋予情感,它就是拥有了灵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触龙应台这三个字,是在读书会员的书单上,于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决定细细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都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吧,小时候渴望长大,觉得长大就有了自由,却不知越是长大,越会被现实圈住。成长的自由是相对的,大手拉小手已经成为模糊的记忆,一个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气。
【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人,终究是孤独的,你会有家人,会有伴侣,会有朋友,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只有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在这世间,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暂时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目送》读后感8
目送,从字面意义上来解释,也就是深情的看着送别之人远去。
龙应台在那一次次地目送中,她是否有想些什么?从一开始的“时空长河”,到后来的“波涛深邃”。在这之间,作者是否曾为此潸然泪下?我们都无从得知。我们只能从她的文字里,体会,或者体会不出她的种种感受。
在目送这篇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意味深长的话,在文中,出现过两次。虽一字不差,但其中的意味,却是相差甚远,其差距程度甚至能与期颐之年的老人与总角之年的孩童间相差的年岁相媲美。这两句话是如此之近,又是如此之远。
这段话第一次出现,是出现在作者认为她和英华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出现的。此时,这句话就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感想。
她曾无数次的目送着那个向来不变的背影——不管他是虎背熊腰,还是羸弱瘦小,或是中等身材,在她眼中,华安只是她的孩子而已,永远只是这样。
她在文中写过:“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的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神隔空教会。”
她也在文中写过:“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如此的巨大的'转折,可会让作者想到些什么吗?
或许暂时没孩子的华安永远不会懂得,一个母亲目送孩子时的目光有多么的深情款款。比所谓的“柔情似水”还要更胜三分。
而这段话第二次出现,则是在她父亲去世,她在棺材前,最后深深、深深地凝望。
这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写的理解。她深切地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且万分悲切地感到,父母一直在老去。她不知道,何曾几时,妈妈的脸上布满皱褶;何曾几时,爸爸的头发染上雪白。作者能体会,只有时光的匆匆流逝,以及那声微不足道,且悄无声息的叹息。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每次我上学时,她总会那么默默无闻地凝望着我,但我却总是不以为然;每次外公外婆在慢慢踱步走回家时,妈妈她也是在悄无声息地注视着他们。
但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却在不经意间,潸然泪下。
我只想在这里说:“妈妈,我也爱你。”
《目送》读后感9
合上这本书时,窗外的雨又开始淅淅沥沥的下了,比白天的势头要更猛。大雨把世界冲刷的干干净净,带给人久违的宁静和放松。隔着时空,我仿佛也听见了书中那位母亲深情的呼唤——雨儿。
这是一次关于亲情的坦言。“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目送》中的一句话。每每看到这段文字,我的心都不由得一颤,总想多读几遍。回首过去,好像真的是这样。每次都是自己走在前面,而父母却总是默默地跟在身后,不语,静静地把我们的成长映入眼中,把他们的喜悦和欣慰不露声色地埋藏在心底。
我家有个小妹妹,她是个贪玩的小家伙,活泼好动,半个月前刚满一周岁。周末我回家时,小家伙已经开始学会走路了,明明是个小不点,却很要强。这天,我牵着她在地上走,她稚嫩的小脸上难得流露出了认真的表情。她嘟着嘴,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深一步浅一步地牵着我,朝对面走过去。到了对面,一定要拍一下椅子,随即哈哈大笑,脸上浮现出胜利般的笑容。然后起身,主动拉起我的手,又开始新一轮的练习。渐渐地,她已经可以不用人牵着走了。
周六,我像昨天一样牵着她走路。大伯默默地站在一旁,笑眯眯道:“放手吧,她已经可以自己走了,让她试试吧。”于是,我试探性地缓缓放下了那双温热的小手。小家伙好像觉察到了什么,回头茫然地看了看我,向我伸出了那双稚嫩的小手,并对我“啊……啊……”的叫了几声。我努力克制住自己,装作没反应。见我没理她,小家伙也并没有灰心,一个人迈开了步子。我则像护小鸡的鸡妈妈一样,悄悄地跟在她身后。慢慢地,小家伙有些步伐蹒跚地往前晃了,但却没有回头,更没向我求助。只是,她每晃两步就微微顿一顿,在原地停留几秒,然后又重整旗鼓,继续向前走去。有时,她也会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吓得我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但我表面却还是装作不动声色,默默地看着她。最终,小家伙都没有向我求助。倔强的小家伙!
终于,她到达了终点。还是像从前那样,用力的拍一拍椅子,然后咧开嘴,哈哈大笑,露出嘴里两颗刚长出来的大门牙。这一抹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灿烂!
人啊,终究要学会成长,而成长的`前提就是大胆。就像放风筝,线拉得越短、越紧,风筝反而不听话。所以,适当放放手,让其自由。
这是一个关时间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们也成为那个默默凝望背影的人时,我们才能体会到父母当时的心痛与沉默。在这种沉默下,往往更多的是苦楚。小时候,我们是父母的孩子;长大后,父母是我们的孩子。作为孩子,当初的我们根本就不懂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我们只知道一味的索取,无休止的索取。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又会很后悔,后悔当初我们的无知,后悔曾经的所作所为。可当我们后悔时,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已失去了后悔的资格。也许未来的某天,当我们想要感谢他们的时候,却已经没有机会了。时间可以改变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成长,它让我们懂得了很多,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有时候真的是这样。有的泪,只能一个人流;有的委屈,只能一个人说;有的痛苦,只能一个人承担;有的事,只能一个人做;有的关,只能一个人过。而有的路啊,则只能一个人走!
这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该经历的终会经历,该拥有的终会拥有,该忘记的终会忘记,该丢失的终会丢失。而我们只能按生命的轨迹去执行,经历人世间的大起大落,看尽庭前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虽然《目送》这本光阴故事是别人的,但诉说的人间真情却是永恒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就像一场场电影,也并非每一场都是美好的,但我们却总能从中提炼出最美的一幕,由此获得新生的动力。
目送,这个词眼略带一丝无奈,略带一些伤感,略带一点成长。这个词看似残忍,可有时又会带给人奋发的力量。如果有一天,我们站在落日的余晖下,望着远处那个被夕阳拉长了的背影,那一刻,你又会作何感想?或许,也只有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目送的真谛吧!
生命的无言,时间的目送。
目送过去,回忆中沉淀着晶莹的泪花……
《目送》读后感10
人都有温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烧着野火的龙应台。散淡的文章里,把浓浓的亲情深埋在字里行间;随意而写的闲适中,把台湾的风土人情传递了出来;即便写的只是家里的日子,还是在不经意间把一个大家的深刻隐约的显露。
貌似不着边际的表述里,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温情。没有浓墨重彩的去扬厉爱深爱切的感受,只是随手把捡起日子里的点滴,然后,你会在无意之间被貌不惊人的文字打动,会报以会心一笑,会默然神伤,会被柔软的孝顺所温暖。
写亲情一般都回难以自持在浓的化不开的情感里。可是,《目送》不会让你如此,即便笔者的母亲脑萎缩不认识自我的儿女,可是你也会在作者那智慧而又充满爱意的孝顺中,看到灿烂的人性,把你温暖的留下含笑的热泪。书的最终写到作者的父亲埋葬故里,族人把这个从台湾回来的孩子按照当地风俗荣光下葬。你会为乡里人们那打不断的骨肉相连而浩然落泪,那是自豪的泪,交织着民族大义的泪。一句,族人们就像迎接自家里十几岁走丢的孩子一样的,在几十年后接来了从台湾回来的骨灰。你不能不为之动容!
合上书的时候,你的思想会在那一场葬礼的轰轰烈烈中升腾,从一个人的爱,到一个家的亲,最终阔到达一个中华民族的分合。你会忍不住想,哪些走丢的优秀华夏儿女,又有多少,又会葬身何处呢扼腕叹息里,桑梓依旧在,青山永不老。
这就是大家的文笔,不着痕迹里,就写出了大视野大境界。
有时候,甚至,你都会读的心不在焉。或许,这是两岸下笔不一样的思维所决定,可是,你的思绪还是会不绝如缕的随同文字勾勒的人情去起伏。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凶猛的杂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达文化深处的基因,即便是写生活里的点滴和琐碎。你能够从另外的世界里,看到他们社会里的风情,也能清晰的比较出我们自我生活里的各种劣根,甚至你还能看到制度里的黑洞。不避讳能直言,在温情的文字里依然能真实的传递批判的力量。
刚猛而深刻犀利的`龙女侠,在《目送》里回到生活的真实烟火,用随意即兴的日子,淡然的描绘出我们共同的亲情。做起了孝顺的女儿,回到了碎所里的母亲。做女儿,那般温润智慧;做母亲,一样絮叨,一样在代沟前耸肩表达深广的无奈。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稀稀疏疏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让我们共同去经历,一齐去相互目送,一齐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浩茫的人生里!
《目送》读后感11
人要学会独处,要学会与自我对话,了解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好地与世界为友,才能在知道这个世界上人性丑陋的一面后,仍然心怀美好与感恩。感恩我们得到的一切,就算是不好的',也感谢它让你成长,始终有爱的能
力,始终相信被爱的可能。蔡康永说,累的时候快撑不下去的时候,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经到了多年之后,那个时候尘埃落定,一切都有了答案,回想当下,你会知道,这一切都只是人生的经历,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已,你终会走到,那个鲜花盛开的彼岸,只是要你值得。
《目送》读后感12
对于一个刚生完小孩的人来说,看完《目送》感触很多。
尤其是这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看到这句话,心里不禁泛起淡淡的忧伤,就是这么简单的语言,却深深地打动了我。说的真好,说的真对。
亲子关系是个很奇妙的关系。中国人更多的认为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干涉,甚至是控制。外国人更多的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只是把他带来了这个世界,成年后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就要搬出家门,和父母就像朋友关系一样了。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亲子关系是这样的:孩子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注定一生与你有无法割舍的缘分,你所要做的是在他人生道路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和关怀,当他长大成年,可以独立判断时,给予有用的建议但不干涉他的决定,他虽然已经成年,但有着孝顺父母的责任,他的思想是独立的,他的心灵却应当与你紧密相连。
有时候偶尔翻看手机上的照片,不觉感叹时间的力量真大,孩子一天一个样,每天给我们惊喜。作为父母,既希望孩子永远不要长大,永远天真无邪,又希望能马上到几十年之后看看他会成为什么样子,一个人能不能生活的很好。
我不知道我能陪孩子走多久,我只知道,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离开,也可以随时回来。只希望我们心中永远有个牵挂,那是爱的礼物。
《目送》读后感13
这是一个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慢慢地变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
翻开《目送》,一本记录龙应台生活点滴的散文。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种种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伤感和彷徨。她用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尽了幽微处动人心弦的种种感悟。读起来,连呼吸也充满了与之共鸣的渴望。
她,拥有着不凡的骄傲和锐气,然而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心甘情愿地作出了让步。在浮华的万千世界中,她常常这样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却失去了你的孩子?”因此,她辞去了文化局局长的官职,抛开了博士高官的耀眼光环,重归学者作家清新淡雅的朴素生活。素雅如她,淡然如她,她明白在虚浮和掌声过后,在繁华落尽之时,留下的也许只是一份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她用淳淳的真情,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细腻的母爱;她的优雅知性,也使孩子拥有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理应得到的尊重和自由。
也许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人的心也变得容易忧伤罢,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不知不觉间也在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我们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所以,书中的一字一句仿佛踩在我们最柔软的心房上,让人流下暖暖的泪来。
人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们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转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与亲爱的人相伴走完整个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顾着留意峭壁上那丛艳丽的花,等突然惊觉四下阒然无声时,却早已“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了。
目送的读后感3
世上最令人觉得悲哀的事,若要排个名次,那么送别肯定能位居前三名。无论是送亲人还是送朋友;送得远还是送得近;暂时送走还是永远再见,多少都是令人悲哀、叹息甚至掉泪的。我们送走一个人后,回来的可能是希望、可能是失望;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可能是任何东西,也可能什么都没回来。
我也经历过送别。送别我的爷爷、太爷爷(他们再也没有回来),送别我的幼儿园、小学(我还可以进去,但再也不能回去了)。我也被送别过:上学、出门(几乎天天都在进行)。反正,不论是送别还是被送,滋味都不好受。
记得我第一天来到这儿时,背着书包、提着大包小包迈进校门的'那一刻,心中突然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害怕、有向往、有不舍。但我没有回头,也强忍住没去想像站在门口的妈妈此刻是什么心情,我不敢。在长一百多米的大道上,我独自一个人匆匆走着,沉重的包裹使我停下好几次,但我一直没回头,是的,我至今也不敢。夜,静悄悄的,只听见我的脚步声,平坦的砖路上只见由两侧昏黄的路灯照出的投影,随着我的步伐慢慢地移动、拉长、消失……
每周,这样的一幕都会上演,我还是忍不住想到:为什么以往妈妈天天送我去上学、上课,我也常常送她上班、出差,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不舍和难过的感觉呢?她想必也很不舍吧,看着那个以前天天被自己牵着、护着的人儿的背景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拐弯处,心里怎么踏实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只要是经历过目送或被目送的人,心里都有底——现在我们能感知到这种情绪。送别会令我们难过,但这是成熟的路上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儿——放下。
其实,目送别人渐行渐远,就是一种放下。他会用默默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无论是谁都会有不舍的时候,但是放下一个人,让他走,自己只是目送他离去,也必须学会。只要我们领悟了目送的真谛,就会发现:送别,真的很美。
《目送》读后感14
作为孩子,要理解父母。作为父母,我总是为我的孩子着想。如果你从童年走到父母身边,成为父母,你就会明白成长中的各种矛盾和困惑。有些可能解决得很好,有些可能会留下矛盾。如果我们是父母,读读龙应台的《守望》。如果你还年轻,请放下浮躁的心情,用心去阅读这部充满人情味的时代杰作。
也许有些爱国同志会批评说,mainland China有很多著名作家,你应该读读朱自清的《背影》。你为什么读台湾省作家龙应台的文章?我想说:从父母和孩子相处的角度,我个人建议读一读,会受益匪浅,你会体会到生活现实的深深无奈,却又充满了依依不舍的情怀。一手带大的孩子开始嫌弃你,你会体会到作为父母的.难过,你会忍受父母离你而去的孤独和艰辛。
书中最难忘的一幕,也是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一幕。作者送他16岁的儿子去机场做一年的外地交换生。她的儿子通过了安全检查,从海关窗口拿回了护照,走进了候机室的角落......一直以来,他都没有回头看一眼正在注视着他的母亲。而他的母亲,像一尊雕塑,一动不动地站在路口,看着他离开。或许,她是在等儿子离开前回头,却得不到。这一幕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这让人想起自己的孩子。不管是高中留学还是上大学,都是全家送去国际大都市。回想起来,一幕幕就在眼前。当他们离开家时,他们无法放下一切。看着孩子的背景淹没在同学中,还是那么恋恋不舍。我爷爷奶奶参加了开幕式,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孙子孙女。我一直在找他们,他们的头型都一样。眼睛像雷达一样来回扫射,希望找到孩子的身影。开幕式结束一个多小时后,他们还是没找到。孩子们很快投入了军训。我们围着护栏找了一圈,还是没找到。我们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
回想起来,我们和孩子之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们实行节俭持家,弘扬传统文化,提倡他好好学习,上个好学校好专业,将来找个好工作,不要过分追求时尚。但是,孩子们认为我们的思想过时了,应该穿名牌衣服,吃好吃的。更有甚者,父母批评孩子,孩子理直气壮地反驳父母。当他们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也会埋怨父母。是什么让孩子不爱父母?你对父母的过分溺爱是理所当然的吗?你是否对父母的频繁关心感到不耐烦?是自己长大了,还是父母老了,和他们有代沟?你有没有经历过,你的孩子长大了,对你大吼:“你真讨厌!”你受得了吗?不要一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没钱花就催父母。你怎么想呢?这应该是孩子长大了。让我们学会放手。从那以后,孩子们的世界变得宽广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龙应台的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幕,不过是说你和他之间的缘分,就是这辈子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尽头,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的拐角,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了。”
《目送》读后感15
从《孩子,你慢慢来》到《亲爱的安德烈》再到《目送》,基本上三本书是连续着看完的,所以书评就在一块写吧。
这三本书被称为是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也确实是这样。
《孩子……》中华飞、华安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母亲眼里都透露着殷切的爱意,无限宠溺。就像龙自己说:“你们两个本来都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妈妈做女人的礼物。”看完后觉得很温暖,整本书中有着浓浓的“爱”,深深的“情”。
而《亲爱的安德烈》全书是由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互通书信集结而成,曾经蹒跚学步的孩童却已成长为风度翩翩的少年。但更多的却是母子之间思想上的碰撞,一边是叛逆期的少年,思想开放、自由不羁;另一边是有名的作家母亲,重视家庭亲情、伦理观念。虽是母子,在很多方面彼此却是很陌生。为了重新认识彼此,才有了这本书,只为了在母子之间的鸿沟上搭建一座桥梁。
至于《目送》,不得不羞愧的承认自己真没大读懂。文章很散,记录了很多东西,但大多都是关乎亲情。印象最深的是龙父的病故,那种悲痛和感悟都能透过文字掺渗出来。“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句话在这里,你会突然发现是如此的切合实景实情。
“人生三书”——这三本散文书籍,细腻而温柔,看似淡淡的,实际上却是深刻又真实。还是那句话,在别人的故事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龙应台生活在一个我看不到的地方。对现在的我来说,我永远无法理解她。
对我来说,她和我分别在两座孤岛上。我的叫:天真。她的叫:沧桑。这两座岛间有一座断桥。她曾在我的位置怀着和我一样的对长大的憧憬和期盼造桥,终于造好后,她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但当她兴奋地冲过去后,桥就断了。
她回不来,她被隔绝了,她只能用笔在空中画出一道道虚拟的桥,画成星星闪烁在空中,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她孤独地站在岛上,看着我——和千千万万无忧无虑地在天真的孤岛上玩耍的孩子,懵懂着、嬉笑着造桥。
桥的名字叫时间。龙应台看见自己稚嫩的影子走过这道桥,在孤岛上的自己就显得愈发苍老。她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桥的另一端呆呆地望着她,无奈地望着她,然后悄悄转身。
她目送他们向其他孤岛造桥。他们背对着她,听不见她的呼喊、看不见她的.目光,他们被流水般的光阴向前推搡,没有回头望。
她默默地转身,吞下留恋,望着自己即将去到的孤岛。
那座孤岛,就是衰老。
她的父母都在上面。她的母亲目光呆滞地望着地面,望着混乱的记忆和再也找不回的童年。她的父亲,只留下一座断桥。
父亲已经抵达终点,只留下一座断桥。
龙应台提起笔,把孤独与心酸画成星星书写在天空,把沿途看见的风景书写在天空,把心底的留恋书写在天空,使所有人抬头都能看到。然后她向母亲挥手,低下头,慢慢地苦涩地造桥。
在她身后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天堂般的孤岛。我——一个孩子,站在小岛上,懵懂地嬉笑着造桥。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目送_龙应台《目送》有感06-22
目送06-28
目送06-18
目送06-29
目送06-24
目送06-16
一生目送,目送一生_《目送》读后感5篇06-19
冰冻,目送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