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时间:2024-07-18 16:39:49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1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继三月份的“骨干教师示范课”后,4月份,我校以“高品质课堂”为牵动,开展了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月”活动。

  希望通过活动的开展,达成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每位教师都通过展示得到锻炼,得到提升;二是每个学科都呈现典型教师和优质课;三是每个教研组、学科组都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最终达成每个人的每节课都在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本次活动呈现的亮点有: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大家群策群力。

  本月教研活动,得到了三位校长及全体老师的高度重视。从活动组织的每个细节到最终的落实,校领导全程跟踪,保证了这次活动的高效高质。学校的每个中层,各个教研组、年级组全方位参与,从课程的安排到照相、录课,保证了此次活动的有序开展(如果上课和评课的老师需要照片,可以跟楠楠要,我看楠楠老师已经将每个人的照片资料打好包了,工作做得非常细;如果需要录像资料,可以找宋正阳老师帮忙,学期末需要每位老师上传一份视频课,所以大家要保留好自己的这节录像课);不同学科的老师们在上课、听课时彼此沟通、互相协调,既安排好班级调整好课程,又保证了自己的上课、听课时间,充分的体现了我们这个集体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正是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老师们的积极配合,保证了此次活动的圆满完成。

  学校的发展,教师的进步,学生的收益,需要我们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群策群力,精诚合作。

  一年级副班任王迎芳老师,二年级副班任陈永那老师,一二年级英语老师佟玉荣老师,当自己所负责的班级班主任老师不在时,能积极主动的走进班级,或者陪着学生吃午饭,或者陪着学生上自习,从不用教导处去安排,体现了老师之间的互助,体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这样的老师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

  二、分层推进,注重实效,教研有始有终。

  本月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低中高年级组选出学科代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展示汇报;第二阶段是全学科所有青年教师在自主备课、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呈现自己的课堂教学。

  活动过程中,共有19位教师呈现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7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听课教师达200多人次。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每位教师认真端正的工作态度,积极求索的工作精神。

  同组的老师们能够团结协作,共同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合作意识强;上课的老师能认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真的是做到了时时刻刻在琢磨教学,充分的体现了老师们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教研的时候,上课的老师反思深刻,评课的老师能真诚以待,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校领导也对“理念的落实,课堂的构建,环节的设计,文本的解读,评课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彰显了我校精彩、有效、和谐、有趣的教研氛围。教研活动,使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地感受到“研讨”比“听课”更重要。(区内布置下去的教研一定及时参加)

  纪楠楠老师执教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采松果》一课,马玲老师执教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生命生命》一课,正是通过我校诸多老师的评析、帮助、指导,在本次市级优秀课评比活动中,取得了有意的成绩。他们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身的刻苦努力,更离不开青松这个团队的支持,他们的成绩,就是大家集体教研出来的成绩。

  另外,三月份语文、数学、英语六位骨干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已经按时传到相应文件夹中,并收到20位老师的评课材料。非常好。

  青年教师“高品质课堂”活动中,共有13位老师上传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和教学课件;收到16份评课材料,在此也一并提出表扬。

  三、打造高品质课堂,效果显著,精彩不断。

  本次活动,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体现了自己独有的教学魅力,亮出了自己的优点,活动激活了教师的潜能,涌现了一些教学新秀。

  葛静老师大气从容的教学风格;王伟伟老师敢抓生成,有效解疑的教学机智;刘荣达老师漂亮的粉笔字,情境与文字相统一的课件设计;王琳琳老师在婚期将至时的真诚奉献;王羽老师虚心好学,将普通课磨成精品的韧劲;宋正阳老师让学生自主引入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碰撞的精彩;张烁老师充满激情层层递进的教学导语感染着学生,让学生遨游于语文课堂;陈晨老师则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李艳老师的淡定与从容也为学生树立起想表达、敢表达、能表达的自信;武玉婕老师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导入课文,能多种形式趁热打铁地递进式教学代表了英语组的教学特色;陈永娜与王迎芳两位音乐老师用自己能歌、能舞、会编、会弹的音乐专业素养来服务于课堂的教学策略令人羡慕;丛春超和尉路宁两位信息老师用细致的讲解,耐心的辅导,使每一位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创新的能力。南明星老师的体育课老师为辅,学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互助练习的时间,使学生既掌握了体育知识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团队互助的意识,一举两得。

  本次活动,我们课堂上呈现出的亮点很多,除了老师们自身的特点、亮点之外,我们的课堂还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1)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音体美信英学科的老师,能做到关注儿童的体验,通过听、唱、演、画、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合作学习等多种途径,来达成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并且在凸显学科特点的.同时,强化了学科融合,不仅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跳出学科看教学,让本学科的学习多元化。能为学生一节课服好务,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就是从本质上体现了高品质课堂。

  (2)问题意识:知识不是智慧,能提出问题才是智慧。数学老师敢在课堂上给学生质疑时间,学生敢问,会问,师生也会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办法解决问题;语文老师能够抓出关键问题贯穿全文,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我想,学生会提出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能依托问题,理清思路,这就是一个创造和创新的过程。

  (3)提升意识:我们这次教研活动任务之一就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每一位教师在我校“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研模式下发展,提高。在这里我尤其想说的是展示的教师有遗憾,有泪水;有欣慰,有喜悦;有反思,有进步,点点滴滴,都是我们教师生涯中不能忘怀的记忆,40分钟展示的背后,一定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努力和钻研。在我们体验困惑和乐趣的时候,我们收获的绝不仅仅是一节课的得与失,而是那种全身心投入后的进步与自信。我们钻研教材的能力提高了,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了,我们反思研讨的能力提升了,一项活动,有多项提升,希望这样的提升能走向更深、更远。

  总之,课堂上,我们能达成多维目标,这便彰显了我们育人的价值,我们尊重学生的认知,这就做到了真实;老师们激情从容,孩子们充实奔放,这就是我们的愉快教育;教者有力有度,学习有序有效,就是简约之美;教与学相协调,目标与策略相统一,这就是和谐,什么是高品质?真实、有效、快乐、简约、和谐、丰富便是高品质;什么是精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老师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当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兴奋、一起激动时,当我们在进步,在超越自我的时候,就是精彩。

  四、值得反思的问题:

  1.课堂上呈现出来的问题有:

  (1)概念把握不够准确;如数学课中包含和分为等

  (2)教学组织没有效果;面对低年级孩子不守纪律时,教师束手无策。其实,目光的注视,语音语调的变化等等都是组织教学的良好手段,年轻教师不妨可以多尝试。

  (3)生成与预设不够深入;一旦有生成,教师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生成会手足无措,意味着备课不够充分,不敢组织学生深层次学习,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够灵活,死备课,不按照教学设计来,就上不下去了。

  (4)教学评价不够到位;比方一位教师在评价孩子的学习时,说:“老师不在乎你的动作是否到位,在乎的是你的心是否用到。”这个评价看似轻结果重过程,但我认为,重过程不意味着忽视结果,要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学生的一切我们都要关注、在乎,如果把评价语言改成“老师不仅关注你的动作是否到位,老师更关注你是否用心去学习了”,我想这样的评价语言就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例如你的语言是否精炼,粉笔字是否美观,上课的体态是否优美,等等,这些基本的东西如果不过关,很难上台阶。

  (6)经验积累不够及时;撰写教学诊断不够及时,老师在听课、评课时都特有感触,可一旦落到笔头上,又觉得无话可说,懒得动笔,流失了很多值得记录的经验和方法,极个别老师听课节数不充分,且没有上传一份评课材料。

  (7)教师紧张,听不出学生的错误等问题。

  这些问题,有赖于大家多钻研教材,多把握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相信大家完全有能力解决好。

  2.35岁以上的老师还没有参与到上课这个环节当中,尤其是35-40之间的老师,正是经验丰富出成绩的时候,不能因为学校没有强加你展示,你自己就主动去放弃展示的机会,如果放弃了,对自身的发展真的是一个很大很大很大的失误。

  3.多媒体教室大屏幕不科学,学生看不到屏幕下方的内容;录课效果不理想;没有实物投影。

  4.需要所有老师尤其是低年级老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习能力。试想,我们老师离开班级,就一定会不放心,担心学生出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是说,学生还不会自习,不会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主动学习。目前我们学校三、五、六年级的自习能力比较强,尤其是三年一班,他们班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在和不在就一个样)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畏权威的学习品质,课堂上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出现错误时,要让学生能听出来,并提醒老师及时修正,课堂上,允许不会,但不允许有错误师生谁也不指出来。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三、今后努力方向:作为教导处,今后将多组织这样的活动,使老师得到锻炼,不断成长;让每一位老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没有遗憾,让每一位老师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上,成为领军人物。

  作为我们每位老师,请坚信: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一定行。(4月份教学研讨总结到此,5月份,将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有数学学科的口算竞赛,语文学科的词语竞赛,英语学科的听力竞赛,由于区里的教研活动表还没有下发,以及咱学校的体育会日子还没有定,咱们的竞赛的日子暂时没有定死,初步都定在5月下旬)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幼儿语言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持久兴趣,激励幼儿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语言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幼儿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幼儿的热情,加强对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让幼儿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创设情境,构建语言学习的新舞台

  创设让幼儿“有话可说”的教学情境,是语言教学活动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幼儿特点,给幼儿提供听的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对幼儿训练听的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他们良好的听的习惯,对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内容同样对待。教室的摆设、教具等都可作为训练幼儿口语能力的素材,让孩子在训练中提高动手能力,对形成孩子良好的思维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语言情境,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角色,有了说话的机会和说话的内容;而且这种形式,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

  二、把握良机,渲染语言课堂气氛,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幼儿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因势利导,不为盲目追求课堂纪律压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激情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幼儿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幼儿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通顺的语言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语言和展示自我的兴趣。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幼儿的现实生活,因此我们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歌曲,开展有趣的知识型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语言课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三、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幼儿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幼儿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想办法为幼儿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幼儿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新课教授时,教师可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刺激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幼儿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有效创设听说游戏的情景

  听说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活动,它含有较多的游戏规则。而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因为认识水平不高,且游戏角色各不一样,往往是没听懂或没弄清规则,出现一片混乱的现象。若采用多媒体演示,老师再辅以说明,则形象明了,浅显易懂,幼儿很轻松就能弄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这就有利于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3

  历时一个多月的教学研讨月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是对南校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日常教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同时通过教学研讨活动,使他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此次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质课,发现了一批素质非常好的教学新秀。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本次教研活动的整体概况:

  这次活动,南校区各教研组严格按照学校“教学研讨月”的有关指示精神开展,整个活动的过程也是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进行。在整个活动中,南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无论从赛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大赛过程中,以至于赛后的总结,各位老师都以积极的心态准备、参与,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一)选题:选择本学期所教教材中的一课,采用常规教学的方式。

  (二)备课:首先由教课教师备课,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根据研究的课堂模式,制订课堂步骤,再由备课组长把关后,备课组进行研讨每一个环节,深入细致,环环相扣。

  (三)上课:分别进行了试讲,每一次试讲后备课组进行分析,再试讲,然后面向全校讲课。

  (四)评课:评课是研究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次研究课活动我们进行了大大小小的评课,有年级组评课、备课组评课、教研组评课以及学部教导处组织的集体评课。有些教案组还请来了教研员走进课堂,与老师们一起听课、评课,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收获。评课中,各年级教师都集中在三楼会议室,校长、书记亲自参加。大家针对每个人的教学都进行了认真的评价。每位教师都推心置腹,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优缺点都能客观对待。

  (五)反思、总结:反思,简而言之思考过去——清思路,找问题,寻出路,从思想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不断积累提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每位教师都从客观、主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写出了总结。每一次研究都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以便逐步改进提高,不求完美,但求突破。

  (六)资料总结收集:教学研讨月结束后,各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长及时上交了本学科老师的教学设计、教案、听课记录、教学叙事、研讨记录、教研组活动总结。每位教师都作了充分准本,上交资料齐全,尤其是教学叙事,质量很高,教研组的工作总结细致、深入。

  二、各教研组比较突出的优点:

  语文组:年轻教师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运用娴熟,把课文内容与画面恰当融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年龄较大的老师,也积极参与,他们的课堂内容严谨、充实。

  历史组:以材料启发式教学在历史常规课堂中的应用为研究点开展此次研讨月活动。通过此次探索,全组教师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致认为,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应该是“以问题为主线,创设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新知为动力,深化创新”,历史组由此探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模式。

  数学组:参赛教师呈现出众星斗艳,彰显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亮点一是案例导入新颖别致;亮点二是课堂研讨活跃,气氛浓烈;亮点三是思维点拨精当入微,方法多样。

  化学组:在此次活动中,无论是新课,还是实验课、复习课,都很好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语言幽默诙谐,教师不是穿插几句英语,使学生更加新鲜亲切,给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地生组:一是教师在课题选材上下了一定功夫,选择的课题多样化,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定不同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二是新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老师教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敢于尝试。三是教师心态发生了变化,整个教研过程氛围很浓,教师们有了很强的教研意识。

  物理组:以实用、实效、共同提高为目的,分别对新课、复习课、实验探究课的授课方法、教学环节处理、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进行了实际研究。

  音体美信息组:年轻教师居多,但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他们的沉稳和老成,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处理,体现了很好的教学机智,应变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慈尧事件)

  政治组:一是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它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艺术、国情、传统美德等多方面内容;二是课型丰富多样,既有常规新授课、又有知识穿线复习课,还有专题研究课。

  英语组:教学理念得到了明显更新;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注意渗透情感教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育方式。

  从这次研讨月活动中可以看出青年教师成长很快,有的教师和去年同期相比,讲课判若两人。同时各教研组教研意识明显增强。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们把课堂进细化、扎实化、以此提高课堂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4

  继20xx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后,我县xx中学刘xx、模范学校康xx两位教师又代表xx市参加了在20xx年5月于xx举行的“20xx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说课和上课,并分别荣获比赛一等奖,为xx和xx县赢得了荣誉。

  恰逢“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与“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xx举行,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现场会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500余名教师参加,分成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四个组通过说课、上课等环节进行决赛。我县获奖的两名教师是在获得观摩活动国家一等奖的基础上,代表xx市参加现场比赛的。xx中学刘xx的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获得初中组说课一等奖。模范学校康xx的.初中信息技术《Flash 引导层动画》获得初中上课一等奖。我县有5个学校的10名教师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

  通过参加此次观摩活动,使广大教师们熟悉和掌握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策略,为更好地实施“三通两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将推动我县教育信息化走向新的水平。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5

  上周二,我校集体英语教师比较有幸地参加了由高新区英语组主办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专题活动。届时,高新区任教中高年级的教师汇聚一堂,分别聆听了两节中年级和两节高年级的作文指导课。

  由于自己任教中年级,因此聆听了来自**实验小学郁老师执教的3下Unit6whattimeisit?以及聆听了来自##实验小学沈老师执教的4下Project1myschoollife.郁老师的整堂课完整流畅,内容环环相扣,分别从三个时间节点的板块教授了人物一天作息以及在各个时间点该做的事情,学习途中,重点学习第五单元的两个句型:Itistimefor……和Itistimeto……,恰好对上一单元的重点句型得到很好的巩固复习。每个板块结束,教师引导孩子评价某个时间点做的事,从而来很好的引出并且复习感叹句。思路清晰,让学生大体明白写作的框架,以及注重孩子自我操练;沈老师的课本身是一节复习课,应该来说复习课是很有挑战的`,然而沈老师将复习课演绎的绘声绘色,不枯燥,反而充满活力与新意,开始就带孩子们认识各个社团的名称,为接下来做铺垫,让学生有话可讲。思路清晰的通过文本构造了写作的思路框架。因为本课是围绕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展开的,因此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契合度比较高,师生互动频繁,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另外,教师适当渗透课外小知识,同时来拓宽孩子的视野,加强孩子的能力。毕竟对于即将成为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多多补充益善。

  两堂课下来,收获颇多,也认真详细第聆听了教研员以及来自其他学校老师的评价。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次累积经验的机会,自己的三年级也可以慢慢渗透初步写话内容,也要会讲出来。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6

  活动内容为:

  1、听课、评课;

  2、以“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三个活动首先得到了丁寺、尚吴、水寺三所学校的大力支持,从课堂准备、场所布置、接待服务等方面都做得井井有条,周到细致,使与会教师倍感温馨,心情舒畅。与会教师克服风大、路远等困难,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三位执教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以完美的课堂教学技艺将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汇报给各与会教师。

  经过三大教研组与会教师的听评课、热烈讨论后,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主题上达成以下共识:

  1、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才会激发他的求知欲,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探索,发挥主体作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展学生的思维:现在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以听为主,长时间听讲难免会产生听觉疲劳,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会产生懈怠,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口、脑、手都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改进教学方法: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是我们一贯的教学模式,很明显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了,老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和吸收知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改变以前学生学习是靠老师,每天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就算是学习了的被动学习,没有发挥学生应有的主体作用的现状,老师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案,使得学生能够自发的去学,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主体作用,具体执行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酌情定制。

  5、鼓励教育:人都是需要鼓励的,学生更是如此,有的学生可能为了听到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不惜几个月埋头苦学,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吝啬你鼓励的话语,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受到了肯定,从而自发的坚持学习。

  6、改善学习气氛:学习的课堂上总是“神圣”又“庄严”,没人说话,只有老师一味的讲述已备好的教案,其实这种学习气氛很是压抑,时间一长,可能会有很多人上课打瞌睡,作为老师应该注意调动学习氛围,当觉得气氛低迷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提高气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7、确立目标:现在很多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每天只是盲目的去学习,因此确立目标是必须的,老师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正确的引导他们树立适合他们自己的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使他们自发的去学习,从而发挥主体作用。

  总之,注意使用恰当地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学习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7

  为了进一步营造教研氛围,推动安图二小课程改革进程,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把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安图二小于3月19日3月23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组内汇报课活动。本次活动共出75节,涉及所有学科,全体教学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听课,每位教师听课节数都在5节以上。本次活动围绕“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一主题进行,各学年组都能围绕主题开展活动,使本次活动实效性更强。本次活动分管各学科的主管领导参与到各组的教研活动当中,从备课、听课、组内评课各环节全程参与。现对本次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数学。

  练习的设计层次性体现得比较好,题目的选择也比较科学合理,但在练习时有三点不足。

  1、训练时的面较窄,比如填空题、选择、判断题,教师就只叫一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判断而已。有时教师出示了题目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指名回答,而这部分大多是优等生,等学困生反应过来又到了下一道题目,久而久之滥竽充数的就多了,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思考了。我认为基础部分题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思考的基础上汇报。另外在练习时能全体做的就不要让个人代替。

  2、练习后的反馈不及时,影响了教学效率。刘海霞的数学课反馈就比较及时,她让小组长或是同桌进行批改,反馈时她总问有没有不一样的,或是你错在那里,而且教师会留给学生订正的时间。反馈效率低下主要是教师把反馈的任务一人包办代替,没有很好地利用班级的学生,教师有时懒一懒学生的能力就会高一高,如果到六年级学生还不会给同学批改,学生的能力就太低了。各班级大都有小组,但有些班级的小组就是在有人听课时才用一用,不难发现,有时听课时老师说小组讨论,会出现学生找不到小组的现象,可见平时班级对小组的利用程度如何。其实小组利用好班主任会工作会轻松很多,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课堂教学中比较成功的老师都是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的教师。

  3、拓展题仅存在公开课中。公开课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道拓展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常态课中却少的可怜,如果一周能进行几道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是收获很大的,特别是学优生。

  二、语文课和作文课。

  语文课教师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课前听写,课中小练笔,课后延伸,这也体现了本色语文的特点。解芳老师讲的《杨氏之子》是学生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从读法开始指导,让学生根据预习及注释领会意思,最终达到课文当堂背诵,语文课上得扎扎实实。希望我们的语文和作文课要重视平时学生的训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46年级有作文教师,但班主任也要加大学生日记和小练笔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评文水平。凡是汇报课所教的内容要选择我们自编的作文教材中的内容,不然,教材就是空架子,也枉费了老师们的心血。四月份,1、2、3年级班主任要上报作文课节,正常利用我们的作文教材上作文课,以便教导处随时听课。

  三、其他学科。

  品生品社组在本次组内汇报课活动中,能做到课堂准备的充分,并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如朱艳红老师《吃穿用哪里来》能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拓展课学生思维。张瑞英老师《如何用好压岁钱》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教学中还有不足之处,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不够好,有待于提高。王秀莲的科学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师精心准备,小组学生分工明确,实验准备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金强老师的写字课,结合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位置,并及时更正学生的握笔和写字姿势。与上一学期汇报课相比,学生的写字习惯真是天壤之别,这与写字老师的督促和班主任的强化分不开。英语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景,充分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注重学生语言习惯的养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富有实效。综合实践课教师能够重视此次汇报课,认真备课,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主题实际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体育艺术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特长,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出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形成了切合实际的体育艺术教学模式。年轻教师在本次研讨课中用心准备,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为较好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尽快适应体育艺术新课程改革步伐,希望体育艺术教师继续加强学习,聚焦课堂,深入钻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尽快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本次活动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为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奠定了基础,加速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8

  一、活动过程

  1、上课、听课。振华上课,呈现自己的教学设计,备课组长观课。

  2、集体评议。吕老师组织评课。备课组长根据看课提出自己的意见,多数教师从某个教学环节或教学内容说起,能够发现课堂上的一些问题,缺少明确的教学建议。

  3、内容培训。备课的程序和内容指导

  1)教学内容分析——提问两位教师,分析本课内容。

  认识本课是一节知识应用课,本课教学内容是眼睛的视物原理和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透镜的作用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本课在这个基础上拓展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睛视物原理,成像与焦距有关),应用了透镜的会聚发散作用(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在成像的位置的确定上两条路线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综合性强。

  2)教学目标分析——提问教师(刚结束教育技术培训学员)从哪些方面分析(ISM分析法型)

  具体从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的布鲁姆分层分析。明确这节课的知识目标层次、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知识目标都是在“知道”的层次,但是结论的得出要经历领会透镜做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实现,还要经历分析成像的原因(分析能力),矫正近视远视的办法(综合能力),所以在能力要求上较高。在怎样的活动中学生才会容易的学会知识,获得学习的成功的体验?需要情感目标达成的活动设计。

  3)学情分析——提问教师初二学生的特点,本课中学生学习的障碍?

  照相机成像和眼睛成像之间的联系、凸透镜成像和眼睛成像之间的联系。模型和实物、模型和模型之间形成联系,对初二学生来说比较难,凸透镜成像规律本身就比较难,这节课属于应用就更难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难为简、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是本课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4)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

  .......

  4、研究问题:

  本课的'重点眼睛为什么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设计演示实验,制作水透镜

  本课重点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体现出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知识联系,显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5、分组研讨:参与教师分成三组分别研讨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

  6、小组汇报

  二、活动总结(提供给教师,分组完成任务)

  眼睛和眼镜教学设计要点

  1、突破难点:眼镜视物。演示形象直观,能够引起学生的对于眼睛视物和凸透镜成像的联系。

  演示实验:模拟人眼睛成像

  教师准备:

  1) 需要制作水透镜,多次实践,确保成功演示成功

  2) 演示的步骤有助于学生的接受

  3) 设计讲解词。有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2、突出重点:近(远)视眼及其矫正

  小组活动:近(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教师准备:

  1) 器材的准备

  2) 活动达成的预期目标

  3) 活动的流程设计

  4) 小组活动任务设计

  5) 小组活动评价设计

  6) 小组展示的预计与评分

  3、板书设计:

  完整呈现本课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

  有助于于学生理解的版图版画——成因动画效果直观

  简单的分析的过程——

  …..

  4、教学设计关键

  1)体现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本章的整体框架下理解本节内容——本课属于知识应用的教学,突出新旧学习之间的联系,能力要求较高。显性的知识内容:知道人眼视物原理、近(远)视眼及其矫正。隐性(已有)的知识内容:透镜的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因素

  能力要求:分析能力——人眼视物;综合能力——近(远)视眼及其矫正;实验能力——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发展(成因的猜测,矫正的方法、验证的实验步骤);小组合作能力

  2)体现出教师对于学情的了解:

  初二的学生理性思维较弱——突破方法:学生游戏情景将实际与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容易进入学习过程

  分析综合能力也较弱: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师的讲授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

  3)体现出教师的设计技巧: 每个环节紧紧相扣不孤立, 各环节的之间的语言进行设计

  5、设计技巧:

  通过学前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分析、学生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框架,选择合适教学方法策略。

  在选择方法策略、以及制作过程要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搜索整合利用。

  技巧:参看多个教学设计,列出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设计种采取的方法,择优、合适的纳入到自己的设计框架中。

  三、活动反思

  本次研讨活动,前半部是教师自有发言,好处是能够看看出教师的听课的状态和水平,不足是不能结合本次研讨的目标——形成优化的教学设计,研课值达到了建构出框架,具体设计没有形成,研课的活动后移一个环节,还要在后面几天形成设计。

  观课前需要提出明确的观课任务,促进观课者积极思考。一开始就按照教学设计的框架进行听评课,研讨时目标定位,针对性强,也能促使活动目标的达成。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9

  xx月x日——xx日,我园组织了集体教学观摩研讨活动,xx位一线教师提供的五大领域xx节活动课,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个生动的研讨情境,大家在听课、自我反思、共同研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活动中对如何把握分析教材、如何运用孩子已有经验进行学习、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通过材料的投放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的梯度等问题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在研讨中形成了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能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重新确定目标,而不是对目标的照搬照用。

  许多老师在拿到内容以后,都深入的去分析解读教材内容,并重视对孩子现有水平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原活动目标进行取舍和添加,制定出更加符合幼儿实际的教学目标。如:美术活动《未来的车》原目标是能大胆想象未来的车,并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表现,比较笼统,根据当前中班幼儿对车的相关经验少,对未来车更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情况,王巧霞老师将目标确定为1、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发挥想象力,画出新式的汽车,激发幼儿创造性绘画的热情和兴趣;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设计的未来车的优点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引导孩子从生活中有汽车的运用引发的问题入手,启发幼儿想像绘画,让孩子的想想有据可依,降低了难度,更加适宜;张延君老师的体育活动游乐场里真有趣,在实际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将做的高度进行调整,又50改为60厘米,从而更加适合本班孩子。还真有许多老师都对原目标进行了改进,将目标真正看做活动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着目标设计组织活动,这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重视活动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大部分老师都将内容巧妙地渗透于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了活动的效果。

  如;宋静老师引导孩子在“饼干屋”中品尝并干,了解做法,并帮助小兔做饼干;康玲老师引用“帮老鼠娶新娘”的情景体验由音乐不同快慢带来的快乐;李际霞老师带领孩子们在“乘车”的.情景中习得乘坐交通工举得安全事项和自我保护方法等等,老师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实现了教育目标。许多教师在活动设计与实施中能较好地进行领域的整合,体现出领域渗透的意识和能力。如李娜老师的语言活动《小鸭找朋友》,在紧紧抓住发展语言表达这一重点的基础上,有机将社会、艺术两个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增加了趣味性,促进了孩子更好的全面发展;李金凤老师的科学活动《乌龟爬爬》中有机整合了点数和体育的内容;于芳老师的数学活动《小猴的早餐中》孩子点数后,跟毛绒玩具亲一亲,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与愉悦。,这些都是以一个领域主线,有机对其他领域进行整合运用,没有硬性的拼凑,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更关注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力求建立一种良好的师幼关系。在注重不同教学形式的同时,老师们都更加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及时跟进指导,体现出一种更好的师幼关系。

  如:刘君老师为发展孩子的跨跳,投放了不同难度的树桩,在观察孩子们第一遍练习的同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树桩,并手把手的带领一个一直不敢尝试的幼儿完成了动作;宋静老师在对孩子们制作饼干的指导中,关注能力弱制作慢的孩子;邢桂莲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与玩具的互动情况,充分运用玩具进行分类、语言表达、爱惜玩具的教育,同时运用独自玩、交流完、大家一起玩的形式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实现幼儿之间、师幼之间、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刘娜老师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关注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采取清唱示范学习的方法将难点乐句加以练习。李辉老师通过材料的投放较好地实现了动作的由易到难,练习过程中,根据孩子的表现情况,让孩子们运用投放的材料充分练习,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另外还有许多老师,都在以前注重情景创设、材料投放、方法运用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并力求更好地加以指导,这就是老师们教育理念和行为进步的表现。观摩课的开展的意义是为了提高老师们的素质,最终目的是为了上好日常的活动,所以,本次活动中总结的许多好的方法,老师们应运用在日常的教学中,重视常态活动的组织。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10

  情境教学是一种既以情感为手段,又以情感为目的的全人教育。情境教学将以“育人以情”为中介和纽带,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的关系。情境教学特别重视在创设及优化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美感、道德感、理智感,通过美的形象感化儿童,诱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移情于境。这种移情作用的过程,使儿童的情感活动与认知过程相结合,从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本学期我采用行动实验法,运用情境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来研究和探索一种能利用情境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使阅读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充满学趣,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阅读教学模式。

  1、导入情境

  教师要用语言把学生带入模拟的情境中,那么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有意境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语言描述情境的形象性要具有感染作用和导向作用。语言描述情境的感染性是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特定课文的具体情境做绘声、绘色、绘形的描摹,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如睹其形,产生人在情境中的感受,加强儿童对情境的具体感受。

  2、角色体验

  (1)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

  教学中,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适时指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表演,会使枯燥的语言文字,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感觉、情感和智慧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投影出示后的这段话看似简单,但对低年级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投其所好”,让学生演一演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学生化物为我,入情入境,主动地理解文字,并将课文语言创造性地化为自己的语言,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设置模拟情境中的角色转换。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忽视学生内在情趣的体验,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某些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感受、体验、内省等多种形式。这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反应生活,更要注意从学生的思想、情感、愿望的.角度来理解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的气氛中努力学习和探索。

  3、入境朗读

  课文中美好的景象或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需要凭借想像让学生入情入境“美读”,使读者的角色转化为语言角色。

  情境阅读教学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情境,凭借情境,理解了句子,训练了语言,陶冶了情操。学生由被动的听到主动的学。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就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最大限度地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丰富他们学生语言;阅读伴随着认知理解、记忆、注意、联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是最有效的无形的思维发展训练活动。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11

  20xx年5月20日,在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初中部展开了一场以“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讨活动,目的在于解决一线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到会的有天津市英语教研室教研员陈老师,河东区教育中心杨校长,河东区教育中心各科教研员及各初中校七八年级的英语教师。

  本次教研活动仍然采用的是借班上课形式,四十五中学的梁文与七中的李庆两位老师共同讲授一节听说课,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课题内容,设计教学思路,给予授课展示,其中在展示当中重点突出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明显。课后,由来自不同中学的年轻教师进行了的评课,所评内容全面,有深度,并表示从做课教师那学到很多教学的新方法。

  教研活动的另一板块内容是解决教师的困惑,教研员李艳展示了她在课下收集的不同层次学校教师的困惑,总结成急待解决的三个共性问题:

  1、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英语学科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3、英语学科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并邀请两位有经验的教师八十二中学的李燕娜和四十五中学的张伟刚老师介绍在这方面的好的做法。李燕娜主要介绍她的游戏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注意的问题,张老师主要介绍了四十五中学开展的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做法,反响强烈。最后由李艳老师为到会的教师进行一场专业的教学有效性培训。针对教师上课出现的问题,李艳老师给出了一堂有效英语课的.标准,及如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等问题,号召教师应该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改变思想,不断思索,提高教学效率。本次活动还有幸请到市教研员陈少梦老师为大家解读自己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陈老师通过一些案例,讲述什么样的一节课才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更符合现代的学情。活动的最后,教育中心杨校长发言,她指出教育中心的各位领导都很重视教研活动并对这次活动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这次教研活动是成功的,是值得推广和学习的。

  本次活动,得到了四十五中学的大力支持,提供初二的一个班学生与观摩教室。教师对这次活动评价很高,对教学有效性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引发了部分教师的思考,“如何让课堂更有效率”,也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这次教研活动切实为一线教师解决了不少难题。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12

  “先学后教,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实践近一年了,从起初的懵懂到理论上初浅认识,从曾经的质疑到之后的认同,从片面的实践再到大胆的应用,其中的困惑曾经如迷雾般笼罩于脑海中。是啊,新事物往往就是这样,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在实践中逐渐感受它的魅力!

  本学期,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我们组三位教师在精心地研讨之后,向全校数学教师呈现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三角形的特性》三节概念课,旨在挑战概念教学,尝试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发现和探究更多的问题,让概念教学在“模式”中更为生动,更有内涵,更为高效!

  下面我将结合研讨的三节课,谈一谈在“情境的引入”、“自学的设计”、“后教的引导”中,一些粗浅的做法和思考,希望更多教师参与研究概念教学,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

  一、引入适当简捷的情境,让数学更为有趣。

  在以前的模式课教学中,存在一种现象:所有讲课教师的第一句话(像台词一样)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目标是×××”,虽然简捷明快、直入主题,在形式上直接将学生从课外拉回到课内,但如果天天如此一般,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在哪里,学习的欲望又会有多少?为什么要教学这些内容?学生的心中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毕竟是小学生,他们所需的更多的是兴趣。因此,这三节课的导入都设计了相关的、简捷的情境。

  例如:《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中课始的谈话,“豆豆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只说大约0。98米或1米。哪个是准确数?哪个是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较大数的改写》的导入环节,出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各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让学生读一读,感受到由于这些数都比较大,在读、写起来都不太方便,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能把这些大数简单化,由此引出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特性》在课始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所比划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并尝试自己画出三角形,在猜测中、在挑战中、在简捷的情境中,学生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这样的导入,是基于生活的,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的,自然简捷而贴近学生生活的,因此,我们认为在运用“模式”时,应多方考虑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喜爱的、有趣味的数学,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

  二、引入活动加入重点,让自学更为有效。

  “自学指导”是桥梁,它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自学指导”是拐杖,它引导着学生不断地发现与探索;“自学指导”更是教学的灵魂,它展现着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因此,自学指导的设计应尽量在言语上简单化,在内容上重点化,在操作上可行化。

  例如,《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自学指导:①求小数的近似数时,根据需要用()的方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②0。984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整数分别要看哪一位?怎样取近似数?《较大数的改写》自学指导:①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可以在()位的右边点上(),在数的后面加上()字。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呢?②保留一位小数是在哪个数的.基础上进行保留?看的是哪一位?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呢?这样设计,用简短的提问,用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在自学时更多的关注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更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再如,《三角形特性》一课,自学指导中“画一画”、“标一标”、“试一试”,采用了“活动”与“结论”同在的方式设计了两次自学,力求让学生在“动”中学,边操作边学习,边尝试边感悟,逐步形成对概念的初浅理解。并利用之后的“填一填”,将形象的活动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这样既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凸现,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策略,提升了自学的效果,逐步提高自学的能力。

  另外,自学指导还应在教学的一定时机实现必要的回归,不能把指导做为一种形式,而应当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自学的效果,回扣本课的重点所在。

  三、适机引导拓宽视野,使后教更为生动。

  在“模式”运用的初始阶段,由于经验所限,我们总感觉课堂上缺少了什么。老师的嘴巴好像被什么束缚了,“让学生去讲、让学生发现、让学生感悟”,在这样的理念下,课堂似乎“空洞”了许多,尤其是这样的模式研讨课,有时感觉不到老师的作用在哪里?这是不是运用“模式”的必然结果?实则不然,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的作用应该说是更重要了,不仅要在课前认真的研读教材,预设可能发生的情况,更要在课中学生讲解时认真倾听,抓住时机引导发现,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因此,在设计“后教环节”时,思考得更多了。

  例如:《三角形特性》一课“三角形的定义”教学中,在先学环节的“画中感悟和反例辨析”后,教师运用提问:“你认为在画三角形时要注意什么?”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补充,逐渐加深了对三角形的认识,完善了对概念的理解,之后又通过对关键词“围成”、“三条线段”的理解,使学生从图形语言逐步地过渡到数学语言,在纠错中提炼,在实例中解析,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地升华。

  再如,“三角形底和高”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尝试画高,由于书中只给出了最基本的锐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而且是最简单的一条高,对于优生来说,他们知道的远不止这些,因此,在“先学”时,有意的加入了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尝试画出不同的高,并在“后教”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三角形中所画的不同的高,在错误中辨析明理,在不同的高中感受“对应”,这样的“异中求同”,这样的引导,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三角形“高”的真正含义,明白了“底高对应”,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高不仅仅是教材所呈现的一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再如:《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后教环节中,教师利用两条数轴,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这个书本未提及的知识。《较大数的改写》当检测更正学生初步掌握改写的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概括的四步“分一分、点一点、写一写、读一读”。这些引导或是告知,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中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有这样的教学智慧。

  总之,我们不能刻板地去套用“模式”,更多时候,“模式”是一种理念的影子,我们所需要的是找到、研读到里面所蕴涵的理念,用它指导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更为有效!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13

  为更好地落实2011年版新课标要求,体现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真正实现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扎实。11月6日,沂南县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讨会在苏村小学多媒体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县教研室朱建淑老师主持,东南、东北片16个学校100多名骨干教师参加,会议时间一天。

  本次研讨会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把全县学校分成四个片,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片,每个学校推选一名教师参加片内比赛,每个片再选出两名教师参加县里的集中研讨。第二阶段根据各片推选的教师分别在苏村小学和高里小学进行集中研讨。苏村点研讨会首先观摩了四位骨干教师上的研讨课。吴江伟老师讲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王丽丽老师讲的《伯牙绝弦》,王蕊老师讲的《酸的和甜的》,代尊荣老师讲的《地震后总的父与子》四节课,四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所学和领悟,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教学技艺。他们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深度挖掘教材背后的内容,呈现了课堂教学的三高:学生参与高、课堂容量高、教材解析度高。除此之外,教师还注重以教材为例子,进行语言文字应用的训练,重点关注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取得哪些收获?这四堂课都是在愉悦、和谐、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进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老师流光溢彩的教学亮点,更是师生同台竞技、精心构建高效课堂、聆听心灵对话的过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对学生志向的追求,《伯牙绝弦》道出了知音难觅,《酸的和甜的》中关于敢于尝试的实现,《地震中的父与子》体现父与子的了不起,四位教师的风格令人敬佩:吴江伟老师的.质朴自然,王丽丽老师的激情蓬勃,张蕊老师的甜美细雨,代尊荣老师的字正腔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进行评课,朱老师把16个单位分成四组,每个组共同评一节课。首先每位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评课教师针对这节课谈了自己的看法,观点真诚,建议合理,真正起到研讨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最后关于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县教研室朱老师从正确深入地解读教材、确立文本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确立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六个方面作了专题讲座。

  会后,入会的语文教师们表示,他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追寻课堂教学的本质,努力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14

  用心搭建大讲堂,

  省市名师来主讲,

  示范引领加展示,

  尽情品味大餐来。

  5月6日,我们学校举办了省市名师课堂教学示范交流研讨活动。一共有五位省市级名师展示了他们的课堂教学。

  他们是省级名师王老师 刘华老师 刘老师 贺老师,市级名师高老师。他们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中,用自己较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课后的真诚交流和反思也为在场的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素材。为我们奉献了一桌丰盛的教学大餐,并由此说明了每一位名师的名副其实。

  下面仅就他们的五节课谈点自己的感悟。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

  贺老师的二年级数学课,上的生动细腻富有趣味。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准确把握显示了一位优秀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环境,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掌握知识健康成长的学生观。教学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极具挑战性。教学手段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学习状态中 ,从而灵活应对老师设置的一个有一个知识挑战,不断引发孩子们的`深度思考,让每一个身处课堂的孩子的智力水平都得到了很好利用和开发。我听得如醉如痴,视同享受。

  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王老师上的是四年级的语文课,题目是“小学语文场馆教育之茶文化”。

  课前的音乐欣赏,让课堂变得安静、闲适。从学生当时的状态来看,这是王老师语文课堂开始前孩子们已经完全习惯了的一种预备学习的状态。课堂还未开始,一股清新优雅的风拂面而来。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焉能一节课把它道尽。但王老师却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对茶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优秀的老师所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和资源意识。

  这不仅是给孩子们上的一节茶文化课,更是带给我们在座的老师的有关茶的学问。愿我们以后能与茶结缘,都拥有茶一般的曼妙生活。

  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高老师的四年级数学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男老师的课堂教学魅力。男人面对一群孩子时的那一份份润物无声的细腻和关爱。循循善诱的引导,“抛砖引玉”的新解让我们再次领悟了高氏幽默的力量和自夸不如他夸的智慧。

  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刘老师的语文阅读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在如何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名著魅力的阅读引领中培养着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她让教材烂熟于心,让老师对教材背后的整部作品内容的把握成为学习一篇或一段或哪怕一句话的有力背景的支撑。具备了一个优秀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超强能力。通过指导朗读,让人物出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层层递进式的对比,让善良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埋下。通过联想让故事情节栩栩如生,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展示让语言转化成现场直播。通过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在一节课的结束后体会到学无止境的乐趣所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为今后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不仅提供了学语文的方法,更满足了学生阅读后的精神享受。让学生带着窥一斑而要知全貌欲望走出课堂,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名师大讲堂活动后点点自我感悟。

  刘雁华老师的习作指导课,让我体会到一个优秀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沉稳、执着和坚实。她化无声为有声,化腐朽为神奇的教学艺术不得不让你在心中为之喝彩。

  ……

  感谢这五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一句话,不必说贺老师、高老师的数学课,也不必说王老师刘老师刘老师的语文课,单是我对这五节课后的感悟你就不难看出我对他们的欣赏和称赞了。写到这里,我自惭和词穷了。

  又一句真心的希望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不为名所累,不为名止步,继续努力前行,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出步伐。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15

  11月26-30日,我有幸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千课万人”场面壮观、名师荟萃、百家争鸣,今天终于身临其境了!让我见证了一次小学数学教研的花开盛观。

  活动的布置大气精致,使枯燥的数学充满了人文气息。以书香对联彰显底蕴,以倒计时钟匀开序幕,以经典音乐贯穿课间等等,使人一步入会场就会被浓浓的教学幸福与数学理性所包围,不禁感叹组织者的精心、精细、精巧、精密!再次见证了“千课万人”会务组的团队智慧。

  课堂以学定教,彰显教师的智慧。大会交流的15节课使用的教材有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不同版本,梳理成“数的认识”、“乘法计算”、“几何概念”、“面积教学”、“综合应用”五个板块。尽管课的领域不尽相同,但每节课的设计无不体现“以学定教”的核心理念循学施教、因学设教、先学后教。

  情境为“施教”所用。浙江省江萍老师的《千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的方式,利用0、1、4这三张卡片,把读数、写数、数数、数的组成等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实现了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学生从“有所知”变为“知所知”;山东省杨永丽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创设了编织的教学情境,不仅仅直观上接近“网格”,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转译部分为单位“1”如何转译为整体为单位“1”;江苏省陈敏老师的《体积与容积》则是根据石子取出后水面下降的观察,就把无形的东西通过有形的载体加以直观,感受到物体是占一定空间的。

  素材为“设教”所需。江西省的刘才军老师和福建省的阮宁宁老师选取了“金牌”等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福建省的郑汛老师选择了分别为面积有明显差距、差距不大、同形状差距不大的三组素材,来说明面积比较的不同方法,并顺势引出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上海市的张连珍老师为了组合图形计算方法的多样性,选取了一个极富生命力的主题素材贯穿整课。

  经验为“后教”所备。只有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会为活动经验的积累奠定基础。上海市陈华老师的《折线统计图》让孩子们经历条形统计图变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初步了解两种统计图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后对新知进行深入探索;江苏省陆丽老师把小蚂蚁抽象为“点”,从“点的平移”类推到“线与面”的平移,使学生对于从原有的物化理解上升为本质理解;浙江省的金奎老师课一开始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表征-2可以表示什么,并把创造的表征穿针引线于整课;安徽的谢光玲老师和杨眉老师则让学生积累编码与推理的'活动经验,为“后教”所备。

  专家引领思课辩课,让会场散发出浓浓的学术味。本次活动的专家大会互动点评。针对课的类型每半天围绕一个主题设置五个问题,先由上课的教师选择并回答,同时为会场的听课代表也留了问题,于是,会场上上课教师、与会代表和引领专家之间的对话和碰撞,使问题的研讨更加深入。特级教师刘永宽的“直线式的问答”、朱乐平老师的“慢教育和活着的理论”、范新林老师和陈庆宪老师“半装糊涂式的引领”、叶柱老师的“巡回作答的方式”等对还留余温的课再一次加热,给了与会者的思维不断的激荡与澎湃。

  特级教师现场同课异构,让复杂的课堂变得简洁明了。本次活动每天有一位特级教师从一天的观摩课中,选择一节课进行现场同课异构,特级教师袁晓萍根据学生的导学案,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年、月、日》一课气势磅礴;特级教师俞正强借“主角”的虚像,为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离散”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结”埋下伏笔,逼问着学生去理解折线统计图的价值和意义;特级教师朱国荣则让孩子们干脆自己编学号,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使课渐进,思路明晰。由于课堂的开放和对孩子的信任,课堂上频频呈现孩子们精彩而真实的回答。

  历经千辛万苦,只为花开一时。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一方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几天的学习旅程很快结束了,几天来的学习收获我难以言语表达,也深知自己的教学能力还需要不断地磨练与提高。名师们超棒的教学设计也深深震撼了我,每一节课堂,都是学生和教师的一次美丽邂逅。老师精彩的课堂设计引着孩子们在数学的花海里绽放自己,鲜花就开放在我们的课堂中。虽然时值秋天,但我却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原来数学可以那么的有趣。经过学习,我们也许达不到大师们的那种至善至美的教学境界,但只要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超越自我,就一定能让孩子们更喜欢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见证朵朵花开!

【教学研讨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语文研讨活动总结03-01

研讨课活动总结06-27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总结05-12

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总结05-29

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主持词范例01-04

教学实践活动总结04-08

教学比赛活动总结06-29

教学比武活动总结07-17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总结04-04

教学开放周活动总结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