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工作计划集合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工作计划 篇1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教育领域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是关键。本年度,我校要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使得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结合本职工作更好的落实有效教学,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提高业务能力,更新教育观念,将新课程理念融会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现将本学期远程教育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培训的目的与培训内容
(一)培训目的
使教师了解远程教育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掌握远程教育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将远程教育资源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建立起科学的、基于远程教育资源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1.计算机网络基础通过培训
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浏览、搜索网上信息资源的操作方法及掌握申请免费邮箱的方法。掌握用申请的邮箱进行收发邮件的方法。
2.掌握常用办公软件
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掌握常用办公软件(Word或Wps、Excel)的操作方法,能正确编辑文档、绘制表格、运用公式等。
3.Powerpoint课件制作
通过培训,全校教师熟练掌握Powerpoint 的基本知识,主要功能,窗口组成和操作界面,文稿的建立(包括打开和保存文稿、查找文件、文本输入等),文稿的编辑,文稿的.格式化(包括文字的格式化、操作和页面布置的格式化操作),文稿中图片的处理方法,文稿中增加多媒体的处理方法,演示设置等操作(各页的连接)。
4、通过培训,教师能经常性地应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写出现代远程教育心得体会,每位教师建立、充实各自的教学资源库。
(二)培训内容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分为普通班与提高班两个等级。
1、普通班:
主要学习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操作使用、操作系统、文字录入;文字处理(Word)、因特网(Internet应用技术);
远程资源的访问和使用。
2、提高班:
在掌握初级的基础上,增加学习以下内容:
演示文稿制作(Powerpoint) 、电子表格(Excel);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Flash、网页制作入门)。
二、培训的方式
1、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组织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从我校师资队伍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培训,特别注重发挥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2、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以自主上机学习为主、讲授为辅。
3、远程教育培训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具体的安排
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1、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操作使用(集中培训)
对象:全体课任教师
地点:电教室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与辅助教学等(分散培训)
对象:全体培训教师。
地点:电教室
3、教学设计(个人自由设计)
对象:任课教师
地点:电教室
4、考核(集中考核):期末,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情况予以考核,统一考评,奖惩兑现。
四、人员的安排
主讲教师由资源教师张学东负责。
小学工作计划 篇2
本学期自己担任一(1)班的数学科教学。为顺利搞好本学期科学课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二)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三)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
1、认真实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在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时,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在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时,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7、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38人,男生16人,女生22人,其中有两名女生,一名从未进过学前班(龙光梅),另一名是二级智力残疾(卢学艳)。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孩子们个个活泼可爱,但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少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书写有待于加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进度安排:
(略)
小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升质量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高效课堂,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继续坚持超周备课。导学案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要清晰。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导学案。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导学案。教师共同探讨“和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五、活动安排
九月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并完善各项制度。
2、学生暑假作业检查并小结。
3、教学常规检查,规范备课和作业批改。
4、组织教师开始读书学习活动。
5、学习新课标。
十月
1、作业批改检查。
2、教学常规检查。
3、学习新课标。
4、开展互学互研、互帮互助活动。
十一月
1、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2、校级公开课
3教学常规检查,学习新课标。
4、数学竞赛。(口算、解决问题)
十二月
1、教学进度、备课、作业检查。
2、月考质量分析,学习新课标。
3、写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论文。
4、有效复习研讨。
一月
1、常规检查。
2、组织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小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习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6、本年级共7个班,1班是小班26人,2~7班是大班,每班都有57或58人。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 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 。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小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工作思路:
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以新课程理念指导音乐、体育、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余训练为重点。做到音体美教学、兴趣活动和课余训练三者的有机结合。使艺体活动显现本校特色特色,艺体训练突出竞技特色。
二、教学工作目标:
1、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能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
2、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3、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科学研究,形成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的特色。
4、体育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具体措施:
一抓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积极学习《纲要》和课程标准,在转变教育观念上下功夫,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突破以学科为中心(以乐理为主)的教育主题,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及新的教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加以体现以下几点: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二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对学生学习常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1、增强备课的实效性,
优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模式。积极推行“备课研讲”、“旧案新备”“备课抽测”等制度,引导教师在钻研教材、优化设计和提高备课效能上下功夫。
2、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要重视特长生的培养。
3、加强专职教师的专业的提升,每周确定训练日进行专业训练。
三抓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设想分年级段、分主题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低年级—寓教于玩。教师提供多样有趣的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生动活泼的歌表演、有趣的音乐游戏等。
中年级—寓教于乐。此年段的培养内容与形式,与低年级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年龄不同,身心特点不同,内容有了较高的要求。如创编4~8小节的旋律等。
高年级—寓教于美。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创造力。如:曲调的填充、伴奏 乐器音色的选择、表演动作的创编等。
四抓教科研课题研究。
1、积极围绕音乐、美术学科确立教研课题,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研究要有实效性和可推广性。
2、以教研组为单位,坚持每天带着研究去学习,定时定期组织专题学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并加强检查,形成教师学习的一项制度。
五抓兴趣小组的训练
1、扎实抓好平时各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争取多创精品节目,并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如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或比赛、利用学校电视台拍成录象)来向镇、区、市乃至全国来展示这些节目。
2、在普及学生常规体育活动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建立自己有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在某一个单项上形成自己的优势。
六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全体音体美教师会议,布置新学期教学工作,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
2、 搞好各兴趣小组的分工,制定计划并着手训练。
3、组织第一次专题学习。
十月份
1、教材教法研讨座谈。(学术沙龙)
2、新课程音乐研究课。
3、新教师教学研究课。
4、组织第二次专题学习。
十一月份
1、组织音乐、美术新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暨四年级教材教法研究活动。
2、新课程美术研究课。
十二月份
1、组织新教师参加学习观摩课。
2、组织第三次专题学习。
一月份
1、学术沙龙活动。
2、音乐、美术课程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
3、总结本学期工作,商讨下学期工作。
4、做好音美各科成绩的考核总结,完成教研总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