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合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简析
地位:课文《雨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画家纪伯伦的作品,是第二单元《组歌》中的第二首散文诗。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应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
内容:《雨之歌》一文属于散文诗。作者以优美的、精妙的语言歌颂了雨———无私奉献的爱的使者。在诗人笔下,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学习者是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虽然这种文体接触的还不多,但我相信,经过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能顺利完成本文的学习的。
三、教学目标及说明
1、 知识目标:
(1)积累经典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
2、技能目标:
欣赏文章精妙的语言,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主要借助朗读,品味语言来实现。
3、 情感态度目标:
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中的的感情和美妙的意境。
文中作者用满腔热情赞颂了雨———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理解这种精神,并把握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其突破
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来实现的。
四、过程分析
第一步: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欣赏五幅下雨的.图片,回忆关于描写“雨”的诗句,导入新课《雨之歌》。
第二步: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通过朗读,完成对雨的形象的认识。一、听配乐朗诵课文,用心感受雨的美好形象。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以“ 的雨”的形式,说一说你听到了怎样的雨?学生合作讨论后展示。出示自学指导(二):合作探究1、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描绘雨?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环节借助朗读手段不仅使学生把握雨的形象,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三步:品味语言,感悟文美。
( 1)赏析语言美。
出示自学指导(三):品味赏析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美在诗人用词的精妙,美在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美在语句中蕴涵着诗人的情感。请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同学们分享感受吧。
以此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把握本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运用技巧。
(2)赏析感悟美。这篇文章的感悟很美,美在诗人在歌颂雨的同时,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这个环节如果学生能自己发现这类的句子,就让学生自己说;如果学生不能快速发现,老师就适当点拨一下。
第四步:巩固深化,练习仿写。
请学生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诗人为何能够把一个非常普通的事物----雨,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首先是本文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其次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来美化雨,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请学生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表达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大自然的某一种事物(如花、草、彩虹、雪等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要求:采用第一人称;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修辞手法。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先写再读,然后师生共评。为了使仿写的效果更好,我布置了作业:将课堂上的仿写加以整理写在作业本上,至少仿写两个。
最后,再次齐读,体会文章的韵味。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课堂结束。
板书为了体现课堂学习思路,学习重点,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美的印象,我是这样设计的:
雨之歌
纪伯伦
雨 美
语言美
感悟美
五、教法分析
针对教材特点与学生情况,教学时先以优美的图片导入,通过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形式积累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在赏析语言上,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即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多种修辞综合运用的好处,体会语句中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仿写这一环节,提高学生运用比喻、拟人或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设计的各环节循序渐进,设计问题时有一定梯度,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
六、评价分析
在教学设计方面,力求教学目标符合实际,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学内容力求结构化,生活化,整合化,尤其是注重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在教学实施方面,力求教学过程情境化,活动化,激活学生思维,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同时,关注方法指导,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适时适度,试验操作科学准确。注意到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和深度。教师语言力求做到生动准确,亲切有感染力,板书突出课堂重点内容。
在教学效果方面,注意了三维目标的达成。
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及接受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课在教材中居于第五单元的位置,在前几单元中,已多次涉及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与环境”,教学要求通过课文的学习从中明确: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治水必躬亲》一文既涉及“人与自然、环境”这个大主题,同时又是一篇议论性的古文。文章论述了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能治好水。文章由治水要防止的现象说起,继而说明要躬亲的原因,之后提出中心论点;紧接着运用例证法,举海瑞治水的例子,论证中心,同时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一实一虚,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通观全文,观点鲜明,结构严密,论据确凿,令人信服。
谈学生
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具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而且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大胆地去质疑;但议论文知识学生还不曾具体涉及,因此议论文知识的学习就成为本文学习的一个难点。
讲教法
本节课按五个板块进行:激情导入、读文解意、读文品味、思路延伸、课后探究。每个板块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知识联想法等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质疑和探究。首先以诵读的形式初步理解课文,接着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进一步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品味分析重点句段,理清文章思路。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由治水联想到做事,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应做到事必躬亲,注重实践的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学生由“入书”到“出书”,既牢固地掌握了文言文必学知识,又扩大了教学容量,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述过程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积累文言词汇。
2 、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3、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水,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重点:疏通文意,理解文中所讲述的的道理。
难点:论证方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导入: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治服。被后世传为佳话。
你还知道哪些治水的人或事?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污吏,被称为“海青天”。可同学们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阅读“资料链接”了解作者与海瑞。)
自学导引:
1、朗读课文,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
注意:下列句子句读“……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2、参考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词句可查找工具书。
3、理解课文:
(1)、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先说明治水要防止的现象,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然后用“盖”领起下文,论述 的原因,并用两个双重否定句强调治水必须 、 、 的重要性;然后得出结论:“ ”。第二段举海瑞治水为例来证明论点。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 ,而且 ;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
文章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用 论证,说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
(3)、本文论述了 的道理,说明只有 、 才能治好水。
合作探究:
1、学生小组交流本文应注意的一些生字及其读音,然后小组内互读纠误,注意字音、停顿和语气语调,安排展示形式。
2、小组内尝试翻译课文,互相指出翻译不准确的地方并纠错,推选翻译展示代表。
3、、理解课文:
(1)、交流自学内容。
(2)、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在我们今天有没有这样的人?
(3)、课文中举海瑞治水为例来证明论点,请举出其它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4)、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要躬亲吗,结合现今社会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各一,阐明躬亲、清廉的重要性。
交流展示:
1、学生展示课文朗读,然后齐读课文。
2、学生展示课文翻译,师生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可相互质疑,加深理解。)
3、交流课文内容理解,小结:课文论述 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 的方法深刻地指出治水 与 之间的关系。
巩固提升:
1、解释下列加框的词语。
(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
(3)不可执一(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3、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4、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古代像海瑞一样清廉的官吏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概括叙述这个人的主要事迹。
说课稿 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选自人教版水平五第八章球类项目的内容,该动作的教学重点在于手控制球的能力,脚步动作的质量,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教学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判断、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学习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动作前学生已经在中小学有了相关的体前变向运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堂课学习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学情分析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将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
本科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处在该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反应敏捷。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喜欢集体练习项目。在教学中设置集体性比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认识个人、团体以及个人与团体的关系。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在该学段处于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兴奋和抑制的机能有所增强,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提高明显。
四、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球急停、急起和变向运球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和运用方法与时机,85%能够做出该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判断、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感知及控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已经确立,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
【重点】
手控制球的能力,脚步动作质量。
【难点】
手脚协调配合。
六、教学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注重教学方法,因此我采用了: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游戏法
学法:探究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开始部分
1.良好的开始是保证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开课之初首先进行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课堂常规是促进学生由下课状态转变为上课状态的过渡,并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使身心都做好上课准备。在课堂常规后进入我的导入环节。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NBA巨星詹姆斯他的个人技术非常的强,特别是他的突破技术堪称经典。其实他的突破快速转变能力就是以急停急起,变向运球这几个动作组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突破。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学习这一项技术——运球急停、急起,变向运球技术。提问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需要我们坚强的意志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心理准备。
(二)准备部分
为了让学生在运动中不受伤,保证学生的安全,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准备部分我将安排三项活动,首先第一项为游戏—传球接力。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成四路纵队站立,第一名同学将球经头后脑传递给第二名同学,第二名同学将球经胯下传给下一名同学。当到达最后一名同学时,该同学抱球跑到第一名同学前面,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名同学跑到终点游戏结束。第二项为徒手操分别进行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腰部绕环等练习。第三项为专项篮球操练习腰绕环、膝绕环、8字绕环等。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热身的.同时与专项相结合,不仅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粘滞性,加大关节灵活性,也为新授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本部分
下面进行课程最核心的部分基本部分,我将从教师示范、总结讲解、循序渐进练习、优生展示、游戏竞赛几个环节展开:
1.示范动作,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提问运球急停时重心是怎样变化的?换手运球时身体姿势怎样?这样的做法符合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2.讲解
在讲解动作时注重简洁明了,我会这样讲解,运球急停、急起:运球急停时,重心后移,跨步急停,手拍球的前上方。运球急起时,重心前移,蹬地短促有力、手拍球后上方。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以右前方向左前方变向为例)右手迅速按拍球的右侧上方,使球向身体左侧反弹,跨步、转体、侧肩保护球的同时换左手运球。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让学生把握技术原理,准确理解技术环节和注意事项。
3.体育课的学习,不仅需要教师讲解示范,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直接参与、直接体验,这样才能学会技术,体验快乐。下面进行我的练习环节,
(1)无球徒手练习跨步急停、变向跑动作。
(2)原地单手前推后拉运球,体会按压球的部位。
(3)看信号急停练习。并在练习中纠正运球急停时重心未后移,启动速度慢等问题。
(4)遇标志杆体前换手变向练习,4~6米处设标志杆。巡视指导纠正,转体、探肩迅速,手脚的协调配合。
(5)一对一对抗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
4.教师选出优生进行展示师生进行自评、互评。
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技术表象后,采取循序渐进和逐层深入练习,符合水平四认知水平特点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更加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同时在练习中加入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极大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4.教师选出优生进行展示师生进行自评、互评。
5.在课的最后为了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引应用于实战中,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我会进行教学比赛——三对三实战对抗。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3人为一个小组,在场地上进行实战对抗。先获得5分的小组获胜。在游戏中强调安全的同时,并在游戏中运用本节课的动作的要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够极大的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结束部分
在一节课学习的尾声,让同学们充分放松是很有必要的,为了缓解学生的身体疲劳,同时也让学生精神逐步放松,我将播放一段轻松舒缓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带领同学们做拉伸放松的活动方式。在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围城一个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同时伴随着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八、场地器材
篮球40个、录音机1台、标志物10个、磁带2盒、篮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十、课后反思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简析
1、说教材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是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阿炳创作这首名曲的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整篇文章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体验。
我计划用两课时来讲这篇课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学会课文的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阿炳的不幸遭遇、《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下面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2、说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我设下两个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②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说教学重、难点
①在第五自然段中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理解文字内涵,熟读成诵。
②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及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方法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历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将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来进行本课时教学,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材料中的情感内涵读懂、悟透,以此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体会,从而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通过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准备
1、二胡曲《二泉映月》。
2、课文朗读录音。
3、第五自然段内容投影。
四、教学过程
本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一)导入新课程,创设情境。(二)品读琴声,体会内涵。(三)总结内容,课外延伸。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在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泉声,勾起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纵有千言万语又将对谁说?他是个民间艺人,此时他要借琴声来倾吐自己积淀已久的情怀。
(这里我运用一个过渡性的小结,既回忆了前节课的内容,又创设了情境,引出下部分的学习)
(二)品读琴声,体会内涵
1、当时的阿炳是怎么做的呢?(结合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的前面三句话,把我们带入当时情景?
(我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的自读自练,指名读,再进行评价。有目的地朗读,把学生带入文本)。
2、随后,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琴声的旋律变化和其中包含的丰富内涵。这段文字描写很有特色,请大家反复朗读比较,看谁能体会到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特点。
(提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自悟,其间巡视,个别交流、点拨。这部分的设计可让学生在教师先点明的基础上,放手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3、播放乐曲《二泉映月》,学生自学。
4、谁能说说你的体会、感受?
(指名学生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拨,根据回答小结特点:①三次写到旋律变化,又三次写到旋律表达的内涵;②语句表达整齐。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句中的部分词语,如:赞叹、怀念、思索;表达、抒发;爱、爱、爱、爱)
5、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分别划出描写旋律变化和旋律内涵的句子。
6、指名读,完整体会这段文字。
7、引导质疑
①师:同学们,刚才读的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声旋律和表达的感情,课文写得清楚、明白,但你是否感觉还有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还不够深呢?
(引导质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让学生懂得怎样在阅读中思考,怎么发问,寻找作者的思路,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实现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②师:哪些词语写出了琴声旋律的变化及优美呢?乐曲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请再默读第五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
(引导学生亲历阅读,走进文本深处,感受语言色彩,体会文本情感,在研读过程中,感悟内涵,回味无穷)
③播放配音朗读,体会“委婉连绵”、“升腾跌岩”、“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等词语的意境。
8、开展朗读比赛
①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听读欣赏,我们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下面,开展一次朗读比赛,全班分四个组,每组推荐一名选手,看哪一组夺冠,其它同学都是评委,都有权发表你的观点。老师建议,为赛出好成绩,大家各自先朗读一遍,作好充分准备。
(以竞赛为切点,掀起朗读高潮,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以“趣”教学,更能使学生读出感情,读出享受。)
②四位选手依次朗读,给予评价,评出冠军,对其他三位予鼓励,最后请冠军谈获胜经验。
(这个环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亲身参与阅读体验,学生的学习情绪更加高涨)
9、师:同学们,刚刚精彩的阅读竞赛已暂时落幕,现在有更大的挑战,你们敢不敢接受?请把第五自然段练习朗读,试着背诵下来。
(这部分的设计,我让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继续保存,迎接更高一层的挑战)
(三)总结内容,课外延伸
1、师:同学们,第一课时的时候,老师让大家用“听了《二泉映月》,我想说——”的句式谈了第一次听《二泉映月》这首曲的感受,现在,通过学习课文,再来听这首《二泉映月》,你一定会说出更多的感想,阿炳把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对阿炳说些什么?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读懂了乐曲,融进了阿炳的内心,再来练习写话,就会有感而发,水到渠成)
2、指名学生上台交流体会
(让学生在读后感悟、深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动脑筋,对对子,既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又领悟到文章的意蕴美,琴声的意境美)
六、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课标本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也是一篇惜时教育的好教材。“我”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并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是一篇珍惜时间的好教材。这篇课文还有一个很巧妙的地方,那就是,虽然第四自然段很难懂,但是用课文5、6自然段的内容可以解释它。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理念,在教学中我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明白时间是多么珍贵,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好好运用时间的习惯。
3、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父亲说的话和文章最后一段话,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难点是:通过文中具体事例明白时间可以争取的道理,从而培养珍惜时间的习惯。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并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形成新的感知。
2、材料补充法:文本只是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载体,我们应该以文本为契机,由文本拓展适当的课外材料。本课教学中,我将林清玄的背景资料和课外资料引入补充教学,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加深对课文语言的感悟,体验珍惜时间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本文我打算用两课时的时间来完成。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品读1-5自然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品读6—10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明白时间是多么珍贵,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好好运用时间的习惯。下面我重点来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我共分4个板块来进行。第一板块——复习导入,引出话题,第二板块——联系上下文,感悟时间的意义,第三板块——走进林清玄,懂得珍惜时间,第四板块——创编名言,写下心灵的文字。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1、老师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聆听林清玄的心声。学生读题。
2、外祖母去世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哀痛。爸爸对我说了一段很深奥的话。请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想爸爸到底要告诉我什么?
学生读课文,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老师引导:爸爸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时间带走了爸爸的一切,也带走了外祖母的生命,将来也会带走我的一切。谁愿意读读爸爸的话。
第二板块——联系上下文,感悟时间的意义
老师导语: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爸爸的话,又有了哪些更深入的理解呢?我们一起走进“看日落、看鸟飞”的部分。(这2个自然段正好可以解释第四自然段爸爸说的那段话,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自由读6、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第6自然段的内容,)我们先走进第6自然段“看日落”,请大家默读这一
段,一边读,一边在相关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默读的基础上,交流读后的体会。这一段话只有两句,适宜在朗读中整体感受。比如,当学生说:我体会到了作者心里很着急,我就引导:把你的着急读出来吧。如果学生说: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悲哀,我就引导:他悲哀呀,谁能读出这份悲哀来。在指导读好这句话以后,课件出示,让学生回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二句——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3)让我们继续走进看鸟飞,看作者为什么悲伤,为什么着急。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
我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这一段话中,哪一句话让你的心头为之一颤?
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学生肯定能找出这一句: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这个句子也是帮助理解第四自然段,从而突破难点的一个关键句。我分三步来进行:
首先指导学生默读这句话,并谈谈从这句话里,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然后,我会这样深入引导:我想知道老鸟去哪里了?相信学生能感悟到:老鸟也许老了,飞不动了,或者已经死了。我追问:小鸟就不会有事吗?小鸟也在慢慢地变老,有一天也会死去。接着,我进一步引导:还有什么也会象老鸟和小鸟一样呢?(预计学生会说:我们,树林,所有有生命的东西等等)再接着,指导朗读:当你知道,有一天,我们也会象老鸟一样,你会有什么心情?估计学生会说:我会伤心,我会害怕,我会想哭等等。把你们的心情送进去读一读吧!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最后,回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3、4句——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象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4)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第三板块——走进林清玄,懂得珍惜时间
1、激情过渡:外婆永远不会回来了,这一点林清玄明白了;生命是很脆弱的,这一点林清玄也明白了;时间一去不复返,他更明白了。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2、此时此刻,作者心里除了忧伤,除了着急,他还要干什么?
引导读题:和时间赛跑
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想一想作者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预设学生回答:因为他跑赢了太阳,他赢过了哥哥,他和西北风赛跑了,所以他很高兴,很快乐等等。在学生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指导男女生分组朗读,读出我的那一份高兴,读出我的那一份快乐。
3、作者就这样和时间赛跑,在后来的20年里,受益匪浅。指名读第9自然段。这一段有点难理解,因此我找了一段介绍作者林清玄的资料,让学生对比读一读,想一想从资料的那几句话里读懂了第9自然段中的那几句话。比如资料中的这句话“为了实现作家梦,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点就起来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3000个字,每年就是100万字,就是几本好书。”正好可以帮助理解“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在充分的对比阅读的基础上,我再用指名朗读,分组朗读、齐读等形式,回读第9自然段,在读中深化理解。
4、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从“一直”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有了上面对林清玄的背景资料的了解,一定会说:一直就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等等。
于是,我根据学生的体会,完成板书,也就是把课题变成这样一句话,并指导读好这句话。
第四板块——创编名言,写下心灵的文字
1、古今中外一代代人,从家境贫寒的乡村野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当面对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时,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发出许多的感叹?请看——
课件出示朱熹、岳飞、贝多芬等人的珍惜时间的名言,引导诵读积累。
2、未来的科学家、魔术师、表演艺术家,作家们,你们会怎么说呢?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尽情创编自己的名言吧。
3、总结:在匆匆流逝的40分钟里,我们读懂了课文,读好了课文,读写了自己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在诵读林清玄的这句名言中结束本课吧!
四、说板书设计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林清玄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6-25
《匆匆》说课稿10-28
《坐井观天》说课稿08-16
《比尾巴》说课稿10-30
白鹭说课稿08-25
《故乡》说课稿08-23
《琥珀》说课稿09-22
跳水说课稿07-30
《春》说课稿10-19
数轴说课稿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