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地较具体地说情出一件新鲜事。
2、能用普通话说,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说话训练和说话评议时注重“条理是否清楚”。
教学难点 :说话训练和说话评议时注意有没有把事情说得较具体。
教具:投影片 说话举例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题,明确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什么是新鲜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事情,如街道、学校、生活小区有了新的变化,新的建设,我们周围的'人出现了新的情况……这些事,我们称作新鲜事。今天我们就要说一件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
2、这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是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指导选材,突破难点。
同学们有什么事想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后评议(重点评议选材)。
三、指导说好新鲜事。
1、想想自己要说的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一般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也可先说结果、再说起因、经过。能力强的学生也可以说看到的情景,再追诉事情的起因、结果。)
2、指名说。按说话要求评议(重点评议条理、连贯、口齿、声音、态度)。请学生指出主要问题。
3、分小组互说。
四、全班交流。
五、小组评出最佳新鲜事及最佳信息员。
六、作业 。
选择自己今天听到的最佳新鲜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后记
要求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做到说写结合。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脊、莞、锦、姹、嫣、暇、颇”等7个生字。
(2)能正确理解“真切、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记课文第三自然段。
2、过程和方法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深入研读,围绕重点词句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培养阅读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在情境中,在想象中、在感悟中,在拓展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加强语言的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德国的奇丽景色。
(2)初步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懂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美好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德国的奇丽景色,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奇特民族风情;在读中培养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理解奇丽的景色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奇特民族风情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准备
1、读读课文。
2、搜集关于德国的有关信息。
3、搜集整理有关季羡林的信息。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季羡林先生在回忆起自己留学德国的生活时,动情地对人们说:“在我的心灵深处,那里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幻灯片出示句子1)
德国,为什么会给季羡林先生留下这样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季羡林爷的写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生读课题。
2、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选择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读一读,把它读通顺,读流利。(要想成功,一要自信,有信心,二要努力实践,克服困难。同桌读――个别读,教师随机指导。)
(3)读了课文,你能概括地说说,季爷爷心灵深处的德国,是个怎样的国家?(美丽)
(板书:美丽)
3、深入研读,感悟美丽
(1)默读课文,想想季先生为什么会觉得德国的美丽。用心地静静地去读,想想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
(2)交流反馈。
预设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A、“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幻灯出示句子2)
从:“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花的海洋”、“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可以看出花的多,可以看出景色的奇丽。
(幻灯出示“如入山阴道上”的图片。指导理解花的多,花的密,花的美丽。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花的多。)
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可以看出花一团团拥在一起,各种颜色都有,很美。
(幻灯出示花:你还准备要什么词语来赞美这美丽的花?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花的美。)
☆这儿的景色是多么奇丽,难怪季羡林爷爷会把这份美丽刻在心中。(板书:奇丽的景色。)
B、从“把花都栽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看出德国民族的奇特,他们种花是给别人看的。
(理解“脊梁”、“莞尔一笑”的意思。理解花的主人把美丽留给了别人,心中想着他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是那么理所当然。他们的心灵就像他们的微笑一样美丽,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板书:奇特的民族)
(学生圈出三处“家家户户”,师引读。他们家家户户都把美丽留给别人,人人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五十年前,他们家家户户养花给别人看,四五十年后他们依然是家家户户都养花,岁月流逝,没有流逝的美丽的风景和人们美好的心灵,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琴、丁、真。复习笔画“竖钩”,了解“丁、子”的书写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熟读成诵。
3、由课文展开想像,说说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想象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三、教学准备:
1、“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韵母“an en in”、音节“yi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画面或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已学会了拼音,这节课我们要学课文了。出示图片(小溪);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生:小溪;
师:谁来读这个词语!(小溪)
生:三人;
师:清清的小溪水哗啦哗啦地流着,喜欢吗?跟着老师一同去这条小溪游一游好吗?。
齐读课题;
(三)、感知内容,学习儿歌
1、听,整体感知:
1)过渡:师:仔细听听课文的录音,听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生听录音;
3)生反馈:
4)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说得真好。小溪啊!就像魔术师,神奇极了!
2、二读课文,熟悉课文
1)师:想读读课文吗?听清老师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学生指读自由朗读;
3)女孩子检查,男孩子读正确了吗?(相互检查)
4)男孩子做小老师,也来检查。
5)每组一人朗读,全班做小老师;(评价)
3、精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出示冬天和春天时两幅插图,
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2)生答:并说明原因;(颜色、季节、特点)
3)师:冬天的小溪结冰了,滑溜溜,太阳一照亮晶晶。真美!喜欢冬天小溪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出示词语:滑溜溜亮晶晶
师:谁会读这两个词语;(生:约三人读)
出示鹅软石,这块鹅软石怎样?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生答)
师:这就叫滑溜溜。能用“滑溜溜鹅软石”说一句完整的话吗?(适时评价)
出示图片:看!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我们可以说亮晶晶的露珠;
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钻石、水晶、蓝宝石、水滴、星星)
“滑溜溜、亮晶晶”能再说几个和它们相似的词语吗?我会说:明晃晃;
生: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水灵灵、金灿灿、绿莹莹
师总结: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表扬自己。让我们把这两个词语送入课文第一小节,谁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齐读)
4)师过渡:冬去春来,小溪弹琴了,丁冬丁冬,好听吗?喜爱春天小溪的同学站起来。
师:读得真好听,三个生字宝宝也凑着热闹听你们读课文了,你认识他们吗?
生:请小朋友自己学习这三个生字。小喇叭准备;
(1)生自学
(2)反馈,
(3)生当小老师带学。师随机指导
(4)“琴”——什么琴?
师: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声音真动听。认识这些琴吗?(图片词语,学生开火车朗读)
(5)师:“丁冬”——是象声词,门铃响了什么声音?
生答:“丁冬”;
师:还有什么会发出“丁冬”声音?
生答:
“丁冬丁冬”敲钉子;
敲小碗“丁冬丁冬”,
泉水“丁冬”……)
师:真聪明!象声词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水声:哗啦;打雷声:轰隆隆;啄木鸟:笃笃;小鸡:唧唧;青蛙:呱呱;)
字形:换部首(订、盯、钉、顶)
书写;写三遍;
(6)“真”——
提醒学生中间部分有三横。
小明回答问题正确,老师说,小明真棒;
今天气温40度,妈妈说:天气真热;
得到了一张小奖券,我真开心。
师:春天,小溪弹琴,丁冬丁冬,(生)真好听。
4、指导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师:这么美的课文,这么美的小溪,让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美美的读一读;
2)生自读;
3)师: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读了。
4)谁还愿意来读;(学生个别表演读三至四人)(注意小节之间间隔时间稍长)
5)女生表演读、男生表演读;
6)全班齐读;(能背得请背出)
(四)启发想象,自编儿歌。
1、师:老师陶醉在你们美妙的朗读声中,谢谢你们!带给我美的享受。冬去春来,春去夏至,小溪又是怎么样的?看,这是夏秋两季小溪的部分画面,它有时平静安宁、有时活泼调皮、有时愉悦快乐、有时深思遐想,根据她的特点,选择一个季节,开动你的小脑筋,也编一首儿歌好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学生交流;
(五)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六)、指导书写。
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观察笔顺;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学生口头书写。领写员领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着重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句诗所蕴涵的深义和喻义。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4.体会作者孟郊所表达的思母情怀;并能用思想和行动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图片,情感铺垫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预案: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诗人。)
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二、节奏朗读,引入情感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
(1)请学生来朗诵,注意节奏。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三、理解诗意,挥发情感
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1)你认为在这首诗中,哪几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1-4句)说说你的理解。
(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
A、先来读一读。
B、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亲像春天对小草般的恩情,谁说子女能报答的完呢?——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的。——谁说那些绿茵茵的小草,就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四、情感体验,深入悟情
师述: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看看这幅图画,当年迈的老母亲在油灯下,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由于对儿女的爱牵动着她心,坚持到底,一定要为孩子缝制一件衣服。
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你能再来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诗吗?
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远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亲为你连夜赶制的衣服……你会怎样想?
(预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恩情不能报以万一,对母亲无限的热爱与崇敬,这是孟郊的心声)
5、诵读古诗。
母爱难忘,母情难舍,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诗,注意节奏。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次、瓜、燕、什、么、样、得、再”等12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形式多样的生字卡片,蔬菜实物,动物头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复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昨天,老师和你们一起交了几位动物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
师:昨天,我结交了小鸭子和他的妈妈,小鹰和他的妈妈,和他们成了朋友。
师:鸭妈妈和鹰妈妈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生活的本领,从小就树立他们自主的意识,总是让他
“自己去吧”!这些位妈妈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师:今天老师又认识了一位好妈妈,你们想认识一下他吗?想知道这位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吗?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5课《一次比一次进步》到这篇课文中去认识这位好妈妈,去看看他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板书:一次比一次进步学生齐读课题
(二)观看图画,认识人物,了解课文内容
1、你们想知道这位好妈妈是谁吗?
(出示课件,“在屋檐下,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图片)
2、认识人物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屋檐下”的意思。
3、师: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在说什么呢?大家猜一猜。
4、师:老师告诉你们他们在说关于两种蔬菜的事情?
(出示多媒体课件:冬瓜和茄子让学生初步通过看图片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
5、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读课文,并标好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读课文,识字
(1) 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为另一种颜色) 要求读通顺
(2) 齐读生字
2、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读。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4、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无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西你有好办法记住他?
(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大屏幕上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同时旁边有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的图片)
(2)讨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了“菜园里的冬瓜和茄子”这与课文有什么联系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先自由读,了解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2)师范读,听老师读,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都是谁说的啊?分别说了些什么?
(3)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通过此句话解释“什么”(意思是冬瓜和茄子有那些地方不同)
(4)学生理解后,启发用“什么”造句?
(5)小燕子去了,他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了吗?
(出示课件,课件要突出“冬瓜”和“茄子”的这点不同)
(6)师:小燕子发现的这点不同你发现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啊,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的生字朋友,还一起和小燕子去看了“冬瓜”和“茄子”,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地方,你们还想发现他们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再让小燕子带我们去看好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小燕子带着我们一起去看了“冬瓜”和“黄瓜”,让我们发现了他们的不同,这节课,小燕子还想带我们接着去看看,但是小燕子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同学们必须把它身边的生字朋友都认全,这样他才能带着我们去看呢?你们能做到吗?(播放课件)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第一次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他发现了: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回来的时候,妈妈夸奖了他,妈妈说什么了?
(2)指名读妈妈所说的话,要读出“说的对”中所表达的感情(夸奖) 读出“再去一次,还有什么不一样?”中的激励
(3) 小燕子又一次去了,这次回来他又发现了什么不同?这次发现的和上次的一不一样?他回来是怎么和妈妈说的?
(4)学生自由读,比比谁学小燕子学的最像
(5)同桌之间互换角色,分角色读小燕子和燕子妈妈之间的对话。
(6)把2、3自然段结合起来读,让学生读出这两次去看发现的不同,初步体会燕子的进步
2、学习第4自然段
师:当燕子妈妈听到小燕子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后,又是怎么夸奖小燕子的?
师:可是燕子妈妈觉得的小燕子观察的还是不够,于是让他“仔细”的观察。这次小燕子又能发现什么呢?
(出示课件,课件上突出: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师:这一次小燕子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哪么,妈妈的夸奖和以前的还一样吗?
师:小燕子为什么能发现冬瓜和茄子这么大的不同呢?
师:由于小燕子的“仔细”观察使他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更大不同,通过此句话,让学生理解“仔细”的意思
指导学生用“仔细”造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表演
1、同桌之间互读
2、组内读
3、小组之间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同学们带上小燕子的头饰和燕子妈妈的头饰,到讲台前给同学们表演一下。
四、指导写字
1、学生仔细的观察,发现问题,让学生感受一次比一次进步
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给予指导:(1)“会”要先写里面的小口,后关门。(2)“片”的竖撇要由重到轻,末端轻快撇出。(3)““是新学的笔画,书写时左低右高,钩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五、扩展活动
1、完成课后“说说,读读”
2、拿出实物:两种蔬菜或水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特点,找出不足。
板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说得好
小燕子 第二次 绿 紫 很 好
第三次 皮有细毛 柄有小刺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设计理念】
本篇是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五篇课文。它通过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读了这个故事,能品味到做事情、看事情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才有发言权,不能道听途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为主导。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置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哲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教师范读学生想像故事情节等环节探究问题的实际;通过自导、自演课本剧,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做事情、看事情要亲自尝试,不能道听途说的道理。
2、知识: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10个,会写8个字。
3、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表演课本剧。
【教具准备】
1、小动物卡通卡及头饰。小红花、小金星等数个。
2、识字桃形字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2、启发谈话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这样一些小动物,大家请看(出示动物卡通贴在黑板上)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只小公鸡在和他们说什么呢?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就会明白了。出示课题17、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边听边答,欣赏卡通进入课文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实践,初感课文内容1、试读2、互读3、分自然段读①范读课文②自读课文,查看生字表。提醒注意狸在狐狸一词中读轻声。③齐读课文,巩固生字④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奖励说得好的同学小红花)刚才文中有些字,我们还不能认识,没关系,我们还有同桌老师可以帮助你呢,得到别人的帮助以后,可别忘了,说声谢谢呀!小组同学一起读课文,讨论共有几个自然段。边读课文边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正音小组讨论后,分段读。互相帮助纠正错误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合作交流共同体验1、
发现问题讨论探究2、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①默读,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中的问题并划下来②小组讨论找到的问题③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随机提出本课的重难点。小动物们围绕什么问题在争论?他们个是什么观点?你认为谁说的对?为什么?(板书答案)学生默读课文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开动脑筋,积极发言,理清课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1、自读自悟2、表演课本剧课文大家都分析的很好,对各种动物朋友也都了解了,我们就带着对他们的不同看法,再读课文①师生共同分析角色,狐狸狡猾,小松鼠、兔子老实轻信,小猴子聪明敢尝试②小组分角色朗读,评选解说员、导演、演员、评委。教师布置舞台,最后颁发小金星奖励获奖者重新读课文,体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集体评选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解说员。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有机结合,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进行快乐地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一、复习巩固①上节课大家学得很好,认识了许多新字,还懂得了一个道理。现在,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出示识字卡接龙读。读卡片。巩固提高,使知识自然衔接。
二、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反犬旁2、练习写字3、同桌互评4、组词练习5、完成课后练习6、联系实际7、布置作业出示狐、狸、猴三个字,提问:还有哪些字是反犬旁?寻找带有反犬旁字的规律。提醒学生注意反犬旁的书写笔顺,狐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爪,猴字不要写成侯要求先描红,再临写,最后在本子上练习。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巡视指导采用为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把可以和本课的生字组成词的字,出示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观察本题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介绍资料。本课出自《狐狸和葡萄》一文中,简要介绍故事及寓意。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和这个故事一样?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随教师空书反犬旁的笔顺。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书写同桌之间互相指出漂亮字和不规范的字并说明理由。为生字找朋友读句子,做比较体会
迫不急待大口大口两个词在句中的作用。听故事,集体讨论。练习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独立的写字能力,重视写字习惯的养成。语文教育的特点,最基本的就是品悟,即重感受、重咀嚼、重情韵、重意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恰当的提升。
【附板书】
17、狐狸
小松鼠
小兔子
和
小猴子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0-18
教学设计方案08-15
教学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5-16
教学设计方案【热门】06-28
教学设计方案【精】06-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6-12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25
枣儿教学设计方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