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有趣的汉字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有趣的汉字,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有趣的汉字
教学重点
字的结构的.掌握。
教学难点
字的结构。
课前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讲授新课
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书法的分类: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
3、讨论:在本课的图片中,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你认为字和绘画怎样才能结合得更好。
三、作业
1、你打算用什么字体写什么字?搭配什么色彩?
2、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四、小结
作业评讲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2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冰箱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很熟悉的东西。在利用纸盒子改造冰箱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然后利用食品包装纸来做成冰箱里的食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选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
教学准备:教师:
准备各种冰箱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回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有关冰箱的情况,准备盒子、包装纸、剪刀、水彩笔、胶水、广告宣传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通过交流课前查到的.、了解到的关于冰箱的情况及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知识及其发展历史、造型特征、内、外结构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变魔术”:教师用清晰、简洁的手法在实物投影仪下将一个小盒子变成一个双开门的、能打开的、有隔板的冰箱。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教师用了那些技法,怎样制作的。并分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制作。
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法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对冰箱的想象。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课时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内、外结构的制作)
活动四:
各组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各种形状、结构的冰箱。表扬大胆创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学生回去搜集“苏果”等超市的宣传广告画、带彩色纸、双面胶和彩色笔。
第二节
活动一:
欣赏老师带来的“画王子”冰箱,请学生猜猜老师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彩色包装纸)再打开冰箱们请大家看看冰箱里储存着什么“食物”,把“食物”发给大家,看看是怎么来的(利用超市宣传资料上的小图片剪贴)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剪贴,还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现冰箱里的食物?
试着做一下。
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包装纸、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纸工、橡皮泥雕塑等学过的技法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
活动三:
做完后将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学们有秩序的打开冰箱请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回去试着用纸盒做一下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教学评价: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表现出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2、是否大胆想象,做出、画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景。
3、是否能在作业中合理利用各种包装纸盒、食品宣传资料等。
教学反思:
偶尔在储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时候用火柴盒作的写字台、钢琴,勾起了对童年的无限回忆。我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没见过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导他们把找到的各种形状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选用不同的盒子组合成大衣橱、电脑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设计的家具、家电。在无限空间的联想与创作当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许多谈不上完美但充满了童趣的作品。但愿将来有一天,当他们从储藏室里找出这些小制作时,也能为童年时的创造力没有受到压抑而感到自豪。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3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两思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健全德育、美育网络,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改革进取,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而热爱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116个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表演,大局部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学生在识谱与欣赏方面是弱项,3 / 5
但我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并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开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拟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根底知识训练,进一步稳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根底。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开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册教材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四、教学目标及措施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根底;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4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只有尝试才能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的图片、资料、范图、
学具: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发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作者反思,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进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根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执教时间:3月1日——3月3日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5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
湖南中心小学二部林燕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受到学生的喜爱。小学阶段美术课的设置,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以下本文主要是浅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以兴趣促进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 手工教学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我更清新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和探究,懂得手工制作可以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感受到自己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存在,这样才会真正参与到课堂,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开展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理性认识与实施策略。
一、收集各种材料,做好课前准备
备好课是提高“手工制作”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因而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紧扣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难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搞好示范讲解。所以教师必须提前制作,理顺制作方法、步骤,弄清制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之处。这样,课堂上示范操作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准确、熟练。
准备好制作的材料是上好手工课的前提条件。没有材料,或材料准备不充分,手工制作也难以完成。课前是美术老师最繁忙的时候,除了按要求进行的常规准备外,还要多去考虑制作材料的问题,如学生需要带哪些工具与材料,寻找这些材料有无困难等等。平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发现材料、挑选材料、积累材料。可我们老师经常会遇到一些这种情况。
每次上手工课,走进教室的一刹那,发现孩子们的桌子上零零碎碎地放着些上课要用的材料,有些有,有些没有,感觉这样的课总有些力不从心。当我问及孩子们准备美术材料用具的情况时,有的学生说忘记带了,有的学生则说找不到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手工制作内容,学生没有材料或准备不充分,再好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也是在“纸上谈兵”。像今天这样的情形已是屡见不鲜了,相信所有的美术老师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是件令教师比较头痛的事。当遇见这样的情形,我们是该放弃还是该继续呢?如果放弃的话,是不是要等到学生都把材料准备充足后才能上课呢?这样,我想,不仅打消了已经带了材料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要浪费的时间就不止是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了。所以,还是继续的好。那如何继续呢?我们此时就可以改独立操作为小组合作,通过确定策划组长、讨论构思、分配制作任务、合作完成作品,解决部分学生材料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想象、构思的单一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于那些未带材料的孩子,单靠批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是要鼓励其参与小组的设计构思,协助其他同学进行制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二、导入新颖,多种形式,培养情趣。
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处在这一时期的儿童其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感知要强些。“实物”导入无疑是“手工制作”美术课教学导课的最佳方式。例如教学《小衣服》制作,教师事先拿出做好的纸衣服问学生:这件小衣服漂亮吗?(回答:很漂亮)这件小衣服是老师自己做的,做起来也不太难,老师想把方法也教给你们,愿意学吗?(回答:愿意)好!下面就请你们跟老师学。这样,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你的教学上来。
在教学中,绘画与手工制作相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绘画知识,而且能把学的绘画知识运用到手工制作中去,从而使所学的绘画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独立设计,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绘画与手工制作结合是方便可行的,手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是纸与废旧物品。比如,用废纸盒制作建筑模型,用废挂历制作各种各样的服装等等,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平时,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多动脑筋,材料问题就迎刃而解,所有的设计、制作,都力求做到构图美、造型美、色彩美,使学生感到赏心悦目,由感受美,而产生爱美的情怀,这样的美育是潜移默化的,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从而对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示范讲解要做好,模仿操作,反复实践
“示范讲解”为小学美术课的重要环节,更是手工制作课教学的关键,因为教师的示范讲解是学生模仿操作顺序进行的前提。这一环节的教学,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面向全体学生,讲解的措词要得当,浅显易懂,“看听”结合。示范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泥工制作小动物,成形和“着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成形示范动作要慢,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看好,边示范边讲解,何处“担”“接”“削”“剐”;着色,哪个地方该着什么色,着多少色等,都要做好示范讲解。
学生的模仿操作反复实践,形成技能,是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堂教学的目的。所以这一环节也就是“手工”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师示范讲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模仿操作。第一,提出实践要求(特别是安全纪律),明确操作要求要领。第二,根据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兼顾性不高这一特点,最好分步实践,教师分解制作步骤,示范讲解,学生模仿操作完成实践形成技能。第三,要求学生进行想象创造,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卷筒动物》制作小花狗,可将身子、头、四肢的制作步骤及着色进行分解,教师示范讲解与学生的模仿操作交叉进行。完成这一实践后,可让学生创造制作与小狗形似的别的小动物,提示不一样的地方,反复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这类制作的方法步骤,形成技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精讲多练,给予充足的实践体验。
要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惜时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教师的精讲力求浅显易懂,措词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演示制作方法。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五、鼓励求新,拓宽想象空间
比如学习《穿花衣的热带鱼》,教师先示范做一个折纸鱼,然后学生动手制作的时候,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发现有学生还不能掌握的,教师就安慰他不要着急,并和他一起做。当学生初步完成后,就引导学生,对于进行装扮,如,“你能帮助鱼儿穿上漂亮的花衣裳吗?”?“等一下,我们进行一场鱼儿时装表演赛。”到下课时,教室里几乎成了热带鱼的世界了,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争着把“鱼”拿到赛场上亮相。让孩子们也体验了当一次设计师的滋味。
六、延伸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动手制作往往无法尽兴,我们可以利用延伸课堂的方法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去美化自己的房间,用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课外制作其他作品来美化生活,这样可以天天看到,既可欣赏,又增添了手工制作的实用性,使学生有了自信,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促进。孩子们是这样说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
总之,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运用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倡导组织形式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在我的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课堂气氛浓厚,学习效果显著,而且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手工制作”课作为小学美术课的重要课型,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注意激情导入,努力做好示范讲解,正确指导学生模仿操作就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形成。
今后,我在教学还要不断的尝试,尝试中总结经验,在点滴中积累能力,力争开拓美术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此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推动农村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五年制美术第八册中的第7课〈〈折折做做〉〉。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反复折叠方法,完成各种立体造型作品,培养同学发明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同学个性潜能的充沛发展。
教学重点:
纸工物体的造型设计与基本的折叠方法。
教学难点:
纸工物体不同立体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参与资料、纸工作品等、各种材质的纸资料、胶水、剪刀、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身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同学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讲评同学的作品。
1、 同学介绍自身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小扇子。
2、 请一名同学示范小扇子的折法。
3、 教师提醒同学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四、出示各种纸工作品请同学欣赏。(通过同学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同学创作热情)
师:同学们看,这些小蝴蝶、小雨伞、小孔雀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它们都是用反复折、剪、扎、系等方法做成的,你们有没有信息来试一试。
生:有。
师:同学们看这张“巧手园地”还没有作品,现在老师向大家征集作品。
师:现在我们就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看谁制作的立体造型样式新颖,谁就是我们今天的智慧星。
五、同学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六、总结:展评同学作业。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7
一、是提出设计方案的要求。
二、方面进一步巩固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
三、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我先复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随后提出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自主设计,因此把这一设计活动安排在小组内进行,各小组在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便学生设计出各种与众不同的方案。在交流时,首先请各小组汇报设计的方案并说一说设计时的`想法,结合他们的想法加以引导。学生在交流汇报后,我把每一种方案的设计都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不同方案中的共同点,从中发现设计的基本特点。
有些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来说,十分抽象,也难于理解。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确定《蝴蝶落我家》本课属于“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用折画剪贴等方法制作一个立体镂空蝴蝶,感受镂空蝴蝶的装饰之美。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圆柱、四棱柱、三棱柱的折叠方法。
2.学会对折、镂空剪制蝴蝶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3.了解感受蝴蝶的形状、色彩、装饰之美
教学重点
学习三棱柱、四棱柱和圆柱的折叠方法和蝴蝶的绘画和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
镂空剪制蝴蝶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很高兴认识大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精灵看手指屏幕
1.这只蝴蝶色彩斑斓,既高贵又端庄
2.蝴蝶翅膀上的花纹交错着,精致而唯美
3.飞舞的蝴蝶,轻盈而自由
4.这只蝴蝶正站在花瓣上津津有味的吸着花粉呢
咦,他飞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看了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你有什么感受吗?请你来说
1生、颜色非常丰富
师:恩,太美了,还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来说
2生、蝴蝶两边都是一样的,师:对,对称的
师:你想不想把这些小精灵带回家呢?
生: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蝴蝶落我家》(板书)
(二)、探究体验
师:课前老师给每个组送了件神秘的礼物,小组长赶快拿出来吧。生:蝴蝶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只蝴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小组之间讨论讨论吧学生讨论
师:制作步骤是什么呢?我找一个小组起来汇报一下学生总结,(生边说师边贴)
12345教师总结:我们来看它的制作步骤是()折()画()剪()装饰()粘贴。
师:制作步骤知道了,下面我们把步骤逐一分开来研究:
P43 ,第一步:折一折,请同学们自学课本折叠示意图选择其中的一种折法,动
手折一折,我看哪个同学折的又快又好。(
师:同学们折好了吗?请大家坐好,老师找同学为大家展示一下,请你先说1生、我折的是三棱柱,在这里折一个边,剩下的折成三等份
师:嗯。不错,折得很规范,请你说
2生、:我折的是四棱柱,在这里折一个边,剩下的折成四等份
老师举起一位同学折的,这位同学留了一个小边缘,请你给大家说一下,你为什么留这个小边缘呢?
生:为了粘贴
师:嗯,你可真有心,是为了最后一步粘贴用的。同学们做事情一定要关注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没有预留的同学,一会作业时别忘了。解决了第一步,我们进入第二步,画一画,师:怎么画一只对称的'蝴蝶呢?谁知道?
生:画一半
师:你可真聪明,对,在对折处画出一半的蝴蝶,同学们注意,在画的时候,下面要预留出家的位置,蝴蝶的大小要适中。
:.师:蝴蝶画完了,怎么剪呢?第三步剪一剪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的方法指导,谁能来说一说,你来说
生:读,方法一,可以从尾巴开始剪,蝴蝶的头部与纸张相连接。师:对,这是一种方法,你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生上来剪,边说边剪。(生展示)
师:大家一定要注意,头部要与纸张相连接。这样一只镂空的蝴蝶就剪成了。接下来老师来给大家示范第二种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
示范讲解:为了防止将蝴蝶剪脱落,同学们可以在画好的蝴蝶上面做标记,不剪的地方用蓝色做标记,剪掉的部分用黑色。在这里老师有一个小窍门,用小刀在翅膀上做个切口,要注意使用刀子的安全,剪刀从下面插入,转动纸张,头部、触角、尾巴和纸张相连接,只剪翅膀。
蝴蝶做好了,看,还缺少什么?
生:花纹、、、、、、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四步:装饰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色彩的搭配,对比色、同类色、近似色,我再来考考大家
(老师拿出搭配图)这个是什么搭配:同类色(对)、对比色、近似色,同学们
掌握的知识真牢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相对应的纸棱柱蝴蝶。它们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却又和谐统一。除了色彩搭配的装饰方法外,还有其它的装饰方式,如黑白线描装饰。
师:蝴蝶落我家,家在哪呢?同学们要给它添画上家,房子,房子要错落有致,色彩丰富。那么完整的装饰步骤是怎样的呢?请看微视频,同学们学会了吗?还有最后一步:粘贴。粘贴要牢固,注意美观。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师:请看这一幅,运用了同类色进行装饰,色彩和谐统一。请看这一幅:我请一位同学说说感受
生:很漂亮
师:好请坐,蝴蝶与房子的色彩搭配对比强烈。
这一副,运用了拟人的装饰方法,画上了大大的眼睛。
这一副,房子也运用了镂空的方法。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画上房子里的人物。::还有最后一步第五步粘贴。粘贴要牢固,美观。
(三),动手制作
师:看了他们的作品,你想不想动手做一做,(在课件中出示作业要求)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自己的纸棱柱蝴蝶,注意色彩搭配。
(四),展示评价
请同学们放下手里的工具,端正坐好,让我们欣赏一下这几位同学的作品,说说你的感受,请同学说说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喜欢它?
生:蝴蝶很漂亮
师:我也很喜欢这幅作品。
这个是谁的自己起来说一说。
谁还想说?
生:漂亮
师:怎么漂亮了?(引导到近似色,对比色,同类色)
生:运用了近似色,整幅画显得很协调,温馨
运用了对比色,颜色特别的醒目
色彩鲜艳
(五):总结:经过一节课的努力,同学们做得都很棒,老师都很喜欢,同学们可以把它作为礼物,写上祝福语,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亲爱的爸爸妈妈,让蝴蝶带着美好的祝愿飞进我们的家园,滋润我们的心田,让美开出幸福之花。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六)板书设计
蝴蝶落我家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2、了解抓髻娃娃剪纸,并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色。
教学难点: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资料、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导入:
播放陕北民歌。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这是哪里?
资料反馈
三、讲授新课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2、小组研究:
民间艺人为什么喜欢将抓髻娃娃作为剪纸的表现题材?
抓髻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
有哪些变化和寓意?
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需要注意什么?
四、艺术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尝试
五、课后拓展:祖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代表自己独特地域风格的古老艺术,有很多艺术形式与剪纸是姊妹艺术。
学生学习时会出现对一些历史时期和民族文化不了解的情况,要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民族风俗的了解以及直观图片等,加强学生对剪纸的观察、分析与对比。要注意学生欣赏时所表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10
《面具》
知识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面具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探究和相互交流中,学习面具的特点,感受面具带给我们的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比较的习惯,以及对面具艺术的兴趣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油水分离表现面具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术,想看吗?
师:瞧,这是一张白纸,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看到了什么?
生:哇!好神奇啊!一个白色面具出现了。
师:想知道这个魔术的原理吗?
生:想
师:其实这个魔术非常简单,那张纸并不是一张普通白纸,我先是用白色油画棒把面具画在白纸上,这点很难发现。然后用深色水粉涂在纸上,涂过油画棒的地方涂不上颜色。这种画法叫油水分离画法。(油水分离画法是利用油性颜料和水性颜料不相溶的特点作画的。)
这节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面具一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你知道什么是面具吗?
生:戴在脸上的装饰。生:挂在脸上吓人的脸谱。
师:那么什么是面具,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2、了解面具的来历。(出示图片)
师:面具历史久远,它来源于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古代人们在祭祀和节日活动中戴着它表演,以表达驱鬼迎神的.愿望。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出示祭祀、表演的图片)
3、师:我国是最早出现面具并使用面具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出示图片并讲解)
4、师:咱们来欣赏一下外国的面具(出示图片)
5、师:由于地域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古今中外面具的风格迥异,争奇斗艳。这充分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出示图片)
6、(出示图片)
师:与真人相比面具的五官有什么特点?
生:样子吓人。
生:眼睛好大,嘴巴可怕。
7、师:现在我们来观察藏戏面具、斯里兰卡面具给你什么感觉?面部表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师:一个是…,师:一个是…,师:…)
师:五官使用了什么创作手法?(生:变形和夸张)
师:怎么变形和夸张啊?
生:鼻子很大,像牛鼻子,眼睛很大很凶,眼珠子发红,快要瞪出来了似的。
生:眼睛很大,舌头很长,恨不得把人给吃了,很恐怖。
师:如果让你来当小小设计师来设计面具,你将会如何设计使面具更加狰狞可怕呢?应怎样运用好夸张和变形?
三、教师示范油水分离画面具的方法:
1、用油画棒单线起稿。(用油画棒先画脸型,然后拿油画棒在脸型上用单线画出夸张变形的五官,最后加一些装饰花纹、图案。)
2、在单线稿的基础上,用油画棒涂色。(涂色要厚)
问: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哪些不同?(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还有一个地方大家没有看出来,牙齿也用白色的油画棒涂实了。)
3、用水粉把画面涂满,即可出现油水分离现象。
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四、布置作业
现在我们展开丰富想象力运用变形和夸张手法,设计一副自己喜欢的特点突出的面具。
注意事项:
1、颜色鲜艳和水粉底色形成色差要大,有对比。
2、油画棒涂色要厚。
大家可以参考屏幕上的图片进行创作。试想一下如果用深色水粉涂上底色会是什么样子的。
五、评价作业。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油水分离画法画面具,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信在下节课的手工制作面具中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11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工具。
(教师)一些蔬果实物,教学课件、教师演示的工具与纸张。
教学过程
1.引入学习。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上节课中学生的优秀作业,简要点评优点。
(2)提出生活中的蔬菜与水果是十分生动好看的,今天这节课是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来创作一幅蔬果作品。
(3)揭示课题:《我们笔下的蔬果》。
2.观察比较,感受分析。
(1)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与水果的实物,也可以是图片资料,请学生观察与感受:你觉得这些蔬菜与水果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如果要表现它们的美,我们应抓住它们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补充小结:形状、颜色、质感、味道等,教师要肯定与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
(2)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这些蔬果实物相应的齐白石作品,请学生观察与比较: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与比较,生活中真实的蔬果与齐白石笔下的蔬果有什么不同?在表现时他做了什么努力?这样表现有什么意义?
展开小组讨论与交流,进行集体汇报,教师完善总结:如“抓住特点与结构”、“巧妙运用笔法与墨色”、“追求墨色韵味”等。
2.研究表现,指导方法。
(1)把一些蔬菜与水果的实物分到各个学生小组,请学生观察与思考,提出几种水墨表现的方法,并做简单的尝试,说说为什么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请每个小组把自己研究与尝试的方法在实物展示台上进行展示,汇报自己的理解与设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交流。教师充分地肯定学生研究出来的表现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补充与说明,完善学生的表现方法。
(2)教师出示一些基本的表现技法图,进行总结:表现自己的生动感受、进行笔墨的构想、画出自己的理解等。
3.鼓励学生创作,布置作业。
提出要求: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与水果,构思一个有意思的画面。要注意画面位置的安排,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也可以参照齐白石作品中的一些表现内容与表现方法,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谁的作品表现出了水墨画的味道与蔬果的美感。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与评价。
每个小组开展作品的推选活动,把推选出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介绍推选的理由。
对被推选的作品进行集体的评价活动,可以请学生选出一些不同类型的优秀作品,教师进行肯定与奖励:如“表现最生动的作品”、“水墨效果最好的作品”、“最像齐白石表现方法的作品”等。
也可以提出一些表现中的问题进行研讨,以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表现的水平和艺术审美的水平。
第十课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艺术作品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2.用水墨画、纸雕等表现形式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感受艺术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3.通过欣赏创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生于沼泽、池塘中。花为复瓣,以粉红及白色为多,娇艳而脱俗。荷香飘逸,碧叶摇曳,每在晨雾夕烟中,迎风带露,给人以潇洒、圣洁的感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更是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墨客。荷花自古以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不论是在水彩画还是中国画中,荷花都以它的风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的阐释。与一般花卉相比,荷花确有独特之美,无论是花、叶、蕾、茎都有其独特韵味,甚至是荷塘中的残枝败叶都会给人独特的美感,别有韵味的雅致、清秀、乖巧都赋予荷花灵气。
本课通过大量图片和优秀作品的欣赏,介绍荷花的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艺术特点。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主动欣赏、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促使学生感悟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荷花的意境美。同时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继承和发扬。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水墨画等多种形式表现荷花。
难点:能创作一幅有意境的荷花艺术作品。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荷花的各种资料等。(生活习性、种类特点、诗歌名句、象征意义)
(教师)关于荷花的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交流学习。
(1)游戏:用荷组词。
(2)游戏:说出与荷花有关的诗词或进行名句接龙。
(3)出示课题:《映日荷花别样红》。
(4)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互相学习。
(5)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荷花的生活习性、种类特点等。
2.欣赏感受,探究学习。
(1)教师用课件展示不同艺术表现方法的荷花作品,学生欣赏。
(2)交流:从这些作品中你能感受荷花怎样的一种美?你能体会创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3)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分析、介绍其艺术风格和画面意境。通过书本上“小知识”和“小提示”,了解“意境”的相关知识。
(4)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荷花常常会成为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题材?
3.总结回顾,拓展学习。
(1)提问:通过今天的欣赏学习活动,你对荷花有什么新的认识?
(2)欣赏各种荷花的摄影作品,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独特韵味。
(3)填空题。
①荷花生长在(),花儿在()季盛开。②荷花的叶子像(),花瓣像(),花骨朵像()。③平时看到的荷花主要有()、()、()等。④最喜欢荷花的()。
4.课后延伸,激励学习。
(1)教师请学生课后收集与荷花有关的各种美术作品。
(2)布置下节课的`学习准备:带齐国画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荷花的各种美术作品、中国画工具等。
(教师)课件、中国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汇报交流,引入学习。
(1)请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荷花的美术作品,集体欣赏。
(2)教师出示各种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的荷花作品,学生欣赏并交流体会。
2.探讨交流,研究学习。
(1)提问:什么是意境?这些绘画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2)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欣赏吴冠中的《荷塘》,分析其特别的用笔、用墨、用色方法。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画荷花的国画技法?学生介绍并进行演示,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和示范。
(4)启发:你想创作有怎样意境的荷花作品?共10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
3.创作表现,实践学习。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用中国画的形式画一幅有意境的荷花作品。
(2)学生构思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4.展示评价,总结学习。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构思意图。
(2)同学评价,评价要点是:笔墨使用是否有特色,画面构图是否有意境。
(3)教师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并布置下节课的工具准备:纸张、纸工、工具等。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纸张、常规的纸工工具等。
(教师)课件、纸工工具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导入学习。
(1)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纸雕的荷花作品,学生欣赏并感受其独特的艺术形式。
(2)出示课题:纸雕荷花。
2.交流探究,合作学习。
(1)教师提问:纸雕荷花的技法有哪些?你能看懂书中的步骤图吗?
(2)小组讨论并交流。
(3)小组派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适当的技法示范。
(5)小组分工: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荷花的纸雕作品。小组内成员分别承担以下任务:①制作莲蓬一人。②制作花瓣一人。③制作荷叶一人。④负责组装一人。
3.分工制作,实践学习。
(1)学生按要求分工进行设计制作。
(2)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并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4.展示评价,拓展学习。
(1)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与荷花有关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并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荷花的剪纸创作实践活动。
第十一课弯弯的小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的方法画一条符合透视规律的小路。
2.在理解透视规律的基础上欣赏并评价美术作品。通过画路提高学生描绘写生的技能,逐步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透视一般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绘画中的形体透视现象一般是近大远小,它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而空气透视则是研究和表现空间距离对于物体的色彩及明显程度所起的作用。绘画中的空气透视现象一般是近处物象清晰,色彩明朗强烈;远处物象模糊,色彩柔和。本课以“弯弯的小路”为主题引导学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重在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科书选取了《情系故土》等三幅油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画家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及表现方法。同时采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提示语将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以新颖、活泼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真实。
难点:正确表现物体的前后透视关系。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白纸等。
(教师)课件,学生写生用的画板、夹子、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新课学习。
(1)请学生欣赏教师带来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进行讨论:你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效果?教师出示课题:《弯弯的小路》。
(2)学生自主欣赏书中的三幅作品《情系故土》、《林中小路》和《在雪中行走》,思考:这些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小路通向远方的感觉的?
2.引导发现,感悟活动。
(1)教师带学生来到室外,欣赏周边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围环境等)
教师引导:看了刚才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现在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眼前近处的景物和远处的景物,对比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小结:一样大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大,远处就看起来小了。一样宽的物体,近处看起来宽,远处看起来就窄了。一样大小的风筝,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飞到半空中就变得很小了,而且飞得越高,就变得越小。
(3)让学生带着任务再次欣赏课件,讨论:近处的东西可以看到哪些细节?远处的东西又能看到些什么?近处的物体色彩怎样?远处的物体色彩又怎样?
(4)再次发现。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怎么在绘画中表现近大远小的规律呢?(近处的景物画细致些,远处的物体表现得模糊些、概括些;近处的色彩明亮些,远处的色彩灰暗些、柔和些)
3.学生进行写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写生校园里一条由近到远的小路。
(2)学生分组进行写生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4.展示评价写生作品。
(1)学生自评、互评。在学生自评时,鼓励学生运用透视一词来描述同学的作品。
(2)教师进行有重点的点评。评价标准:看作品是否表现出小路的纵深感。
5.课后拓展延伸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观察上学路上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找找路两边景物的大小和空间的变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工具、白纸等。
(教师)课件、学生写生用画板、夹子、范例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讨论学习。
(1)课件演示:如何改变木桩使画面产生纵深感?学生进行操作游戏。教师小结:改变木桩的大小和间距,画面就产生了纵深感。
(2)游戏:连一连。出示一幢花园里的别墅,教师提供三种路面:①两条并排的直线。②两条呈梯形状排列的直线。③两条越来越往上面靠拢的曲线。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路面并说明理由。
2.欣赏分析,探究学习。
(1)欣赏《林中小路》和《情系故土》,讨论画中在运用透视规律时,除了景物大小上的变化,色彩上有什么变化?是怎样的变化?
(2)教师小结:近处的色彩鲜艳、强烈,远处的色彩灰暗、朦胧。
(3)布置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色彩写生一条弯弯的小路。你有什么建议要和同学进行交流吗?
3.分组活动,指导写生。
(1)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社区,选择适合写生的小路,安排学生分组观察。
(2)教师建议学生在写生时注意以下四点:
①认真观察,用选景框选取景物。一旦选定,不再移动。
②对照。选取景框内所看到实景,在纸上标出相应位置。如地平线、道路的透视线及树木、建筑物的方位、高度、面积。
③重点描绘。保留有代表性的衬托物,省略过繁景物,使画面简洁,主题突出。
④设色。依照景物色彩,用相近颜料上色。依据自己喜爱,用不同色调处理。
(3)学生进行写生,教师巡视辅导。
4.收拾整理,作品展评。
(1)教师指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归队回教室。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观赏评价。
5.小结活动,欣赏拓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画家列维坦其他的油画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多观赏著名画家的写实作品,学习体会其中的绘画语言。
第十二课奇妙的点彩画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画,知道点彩的绘画特点及简单技巧,并用点彩法创作一幅画。
2.通过思考、比较、欣赏与讨论,使学生感知点彩画的画面效果,了解点彩画的原理。
3.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学习运用各种绘画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色彩是最能打动他们心扉的,也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点彩是新印象主义以色彩分割原理为依据所采用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又被称为“点彩法”。其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纯色点和块并列在一起形成的画面。教科书中展示了法国新印象主义画家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纳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点彩画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点彩画的兴趣。而且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点彩画,让学生初步接触点彩,知道点彩的特点及简单技巧。教材中还列举了不同种类的色点的效果,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色点来表现色调,丰富学生的表现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利用色彩和不同的点法创作一幅点彩画。
难点: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丰富表现手段。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小水桶、抹布、白纸等。
(教师)课件、学生范作、水粉画(以及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广告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笔洗、抹布、白纸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作品:点彩派画家的代表作品、中国画作品、学生作品(蜡笔水彩或水粉风景)。谈话:你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在这里欣赏比较的作品数量和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点彩画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保罗西涅克的作品《纳蒂布港》和修拉的《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这两幅作品在技法上和普通的水粉画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幅画?(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点彩画”。
(4)教师简单介绍“点彩派”的来历和艺术风格。
2.研究方法,师生互动。
(1)教师提问:“你们以前用画笔点过图形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点的?”
学生上台演示各种不同的单色点,教师讲解画笔的不同接触面可以点出不同大小形状的点。
(2)两种色点混合法:请学生随意用两种颜色的画笔进行点画,看看效果怎样?讨论什么样的两种颜色来点画才好看?
(3)多种色点混合: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和几个学生一起合作接力点彩画游戏,创作出一幅简单的作品,以此演示多种色点混合的整个过程。
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练习中,建议把点画得稍大些,点与点之间挨得紧一点。鼓励学生大胆地随意点画,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体验表现。
出示课件,提供集体创作的建议:
(1)讨论表现的主题和色彩主色调。
(2)分工合作,组织点彩绘画活动。(4人小组合作进行)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在练习中提醒学生点彩的方法和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当,才会有很强的表现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评、互评作品。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价,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表现色点的大小、色彩搭配是否恰当。②表现的内容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等。
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学会了用色点作画,使丰富的点变成我们熟悉的形象。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画面。
6.学生课后收集“点彩画”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小水桶、抹布、白纸等。
(教师)课件、范作、水彩画(或其他绘画形式的作品)、水粉画颜料、大中小号画笔、调色盘、笔洗、抹布、白纸等。
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启发谈话。
(1)交流收集的有关点彩画的资料。
(2)课件展示各种点彩画的作品,学生欣赏并体会点彩画的独特画面效果。
(3)教师总结:点彩派画家作画时,通常将纯粹的色彩用小点和块的方式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色调混合更明亮的效果。
(4)讨论:点彩派画家表现的作品主题有哪些?你最想表现什么主题?
2.学习讨论,激发创意。
(1)打开教科书第29页,讨论点彩画可以表现哪些内容,再一起看看同学的作品,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准备给它取个什么题目?
②你认为哪幅点彩画特别好?为什么?
③你看了同龄人作品后,想完成一幅什么内容的画呢?
④色彩可以怎么表现?
(2)结合课件中的作品,深入探讨点彩画所表现的主题和方法。
3.构思主题,创作表现。
(1)提供表现主题,也可以随意创作表现。
(2)个人独立完成。
提示:本环节学生的练习时间应安排得长一些,提示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基础上应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完整,启发学生在点法和主题上另辟蹊径。
(3)教师巡视时及时鼓励能合理利用点的形状和颜色的作业,并向学生展示。
(4)作业整体完善: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
5.讲述作业,集体评价。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趣味、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启发评价方法:可从内容、色彩、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活动过程:①讲述自己的作品。②4人小组讨论。③班级交流。
6.联系生活,欣赏拓展。
(1)总结本课内容。
(2)欣赏其他画家的点彩画。
第十三课装饰纹样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装饰纹样的技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以花卉、动物等为题材设计一幅或多幅装饰纹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激发学生设计纹样的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装饰纹样是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进行艺术加工,使其造型、构图、色彩等都适合实际运用的要求。它具有上下、左右、交叉或中心对称的特点,给人以节奏和谐、稳定、整齐和庄重的美感。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发现具有装饰纹样要素的事物,比如我们自身的五官、植物的叶子、蝴蝶等等都包含了装饰的意义。让学生了解装饰纹样,初步学习设计简单的装饰纹样,是为了培养他们发现生活美并再创生活美的能力。
教材提供了陶瓷、屏风、服饰及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引导他们发现装饰纹样之美。教科书还选取了毕加索的版画《公牛系列》的局部以及形的装饰变化作品、色彩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学生作品,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2.重点、难点。
重点:单幅纹样(花卉或动物)的装饰设计。
难点:同题材不同形式的多幅装饰纹样的设计。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圆规、尺、绘画铅笔、纸。
(教师)范画、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引入。
(1)课件出示各种装饰纹样,提问:这些纹样给我们以怎样的美感?
(2)学生交流观摩装饰纹样后的感受。
(3)说说装饰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小结:装饰纹样是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它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人们称它为“经化装、打扮出来的图形”。
(5)出示课题:《装饰纹样》。
2.交流探讨。
(1)欣赏教材中大师的作品(毕加索的公牛系列作品)、范作(形的装饰变化作品)和同龄人的作品等。
(2)师生共同交流。
3.学生设计。
(1)教师演示形的装饰纹样创作方法。
(2)交流范作的特点,让学生提出从几个绘制手法更好的建议。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建议。
4.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设计单幅纹样作品或多幅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注意装饰手法的灵活运用,用、圆规、尺子,使你的图案更工整、漂亮。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课外延伸。
小结本课内容,并要求学生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装饰纹样的图片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常用的色彩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色彩的装饰变化作品)等。
教学过程
1.总结设计。
(1)评画:评一评前一节课完成的好、中、差三档水平的作业,师生共评。
(2)教师小结:指出普遍性作业存在的问题,表扬设计独特、美观的作业。
2.构思想法。
(1)欣赏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教师的作品: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的色彩装饰特点和涂色的技巧。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4)学生介绍自己带的色彩画材料,以及准备创作哪种色调的装饰色彩的构思。
(5)指名学生介绍创作思路,师生评议并作适当的补充。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意见:尽量考虑工具材料的特性,使作品完善;构图饱满,富有创意;给作品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共同合作。
4.拓展延伸。
(1)学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周围张贴作品,并填写教师发给学生的一张问卷调查表: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调查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3)课内小结。
(4)有兴趣的同学课外继续进行装饰纹样的练习
第十四课做做陶艺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制陶历史,对比感受古今中外陶艺不同的艺术特征;了解陶艺的工具材料及一般制作工序,熟悉陶艺成型的常规的四种简单技法,能掌握一种技法并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2.探究学习不同材质、造型的陶艺艺术及成型方法,培养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3.感受陶艺之美,培养对中国陶瓷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陶艺是土与火的艺术。“土”就是所谓的材料,陶土以其高可塑性、软硬适中、易于成形等特性。做陶艺的土具体分有陶土和瓷土,它们不同的是:①成熟温度不同。是指粘土中矽酸可以充份熔融,达到不渗水的状态。陶土的成熟温度较低,瓷土的成熟高。②成份不同。陶土和瓷土都是粘土,其主要成分都是矽酸和氧化铝。瓷土含铁量较少,没有很多杂质,氧化铝含量较高,熔点也较高。“火”就是通过不同的烧制方法让它产生不同的效果。陶器和瓷器他们在烧制、选料过程中最大的区别是:陶是有空隙的,有很大的吸水性而瓷器的密度是很高的;还有一点,瓷有透明度而陶没有。密度可以通过敲击来判断,透明度可以通过视觉来观察。
现代陶艺作品是从日用陶瓷品中演变而来,它更注重作品的审美,摆脱了实用功能的制约。我国有近万年的制陶历史,陶艺创作多姿多彩。陶器诞生于火与土的交响之中,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而被自然而然的发现的。自古以来便是碗、盘、杯、壶,或瓶、缸等日用器物的总称,以实用作为目的,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陶瓷器也仍然是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用品,甚至扩大到建筑、室内装潢、卫浴设备、机械工具、医疗器具、电器材料、电子制品、航天工业等,由此可见,陶瓷在当今的人类生活中,格外具有明显时代意义。除此之外,由于人类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大量增加,陶瓷也在艺术的表现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艺术活动中,陶瓷以其丰富的造型与多彩的釉色,留下了许许多多精彩的艺术珍品。艺术的形象和生活的形象是应该有区别的,艺术需要夸张手法,需要强调某些部分,并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中国陶瓷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它的现代设计观念和对陶瓷材料的研究以及机械化生产水平生产手法,在今天和西方国家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其实工业陶瓷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大工业化陶瓷生产,我们国家工业化起步比西方国家晚,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另外当工业化进入我国陶瓷生产领域,我们把优秀的手工陶瓷当作落后的东西淘汰掉了。
本节教学内容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相关知识,通过欣赏,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不同功用、审美,知道陶艺制作的不同材料工具和一般制作工序,并重点学习陶艺手工成型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技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2.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陶艺知识及简单技法,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学习掌握一种技法并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
(教师)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工作衣,课件(包括陶艺欣赏、制陶历史、材料工具、制作工序、成型技法),不同陶土若干,陶瓶、瓷碗、瓷杯、沙锅、紫砂壶等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
教学过程
1.欣赏马家窑的彩陶作品,感受中国悠久制陶历史和古代陶艺作品之美,培养热爱中国传统陶艺,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彩陶旋涡纹瓶》的旋涡纹,提问是什么纹样,象什么?
(2)课件趣味出示,突出对称的陶瓶造型:可先出示瓶的一半,让学生画出另一半,再课件出示完整的瓶的造型,最后添放入旋涡纹,整体欣赏。提问:花纹表示水纹,瓶可干什么用?
(3)欣赏更多马家窑彩陶,深入了解彩陶文化,提高审美,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优秀陶艺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
(1)提问:美丽的彩陶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感受土的材料,了解陶艺作品是土的艺术。
趣味游戏:触摸土,视觉感受土的不同色和质地,
(2)出示陶瓷实物,进行触摸、敲打、视觉等感受,区分陶瓷质地的不同。
(3)课件欣赏更多不同质地的陶土作品,区分古代与现代陶艺作品功能、审美的不同是实用与艺术审美。激发制作兴趣。
3.了解陶艺制作的一般制作工序。
(1)提问:陶艺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导入新知识。
(2)课件图示,讲解制作一般工序。
4.探究学习陶艺四种手工成型方法。
(1)让学生通过玩玩泥,提问:怎样团、挖、捏,搓,压?怎样组合成型?盘、拼等。
(2)欣赏感受不同成型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让学生分组探究成型方法。
(3)总结归纳,出示课件图示录像,教师演示、操作几种方法成型。
5.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选择一种合适的造型方法,集体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1)出示作业要求,选择泥条或泥片成型方法,激发共同创作愿望。
(2)比一比,看谁泥条搓得粗细均匀、长或泥片打得厚薄均匀成型。
(3)大家的泥条或泥片盘、搭起来,组成一件泥的作品,或泥条作品或泥片作品,教噢医师共同参与指导。
6.趣味展示学生共同制作作品,集体进行欣赏,共同评价。(可把有电的灯泡放入镂空的作品中进行展示)
7.总结,拓展学习:欣赏国外的现代陶艺作品,激发热爱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但也看到现代陶艺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建议可上两课时)
第十五课中国传世名作
一、教学目的
欣赏中国传世名作,通过对名作的欣赏、分析、评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美好感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无数的传世名作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财富。通过对中国传世名作的欣赏与了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美术创造的方法,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得到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教育。教材中呈现了中国自唐宋以来的多幅名作,主要为中国画作品,其中也包括了一件唐朝的雕刻作品。中国画的题材涉及人物、山水与花鸟,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工笔,也有写意、白描,意在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对中国的传世名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每一幅作品都配了相关的文字资料,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解读能力。对于作品,教师要巧妙地创设问题与情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展开对名作的赏析活动,从主题到形式、从内容到方法、从美术到人文等,充分地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由于作品较多,教师要善于理清赏析的思路与层次,从多个方面展开有效的欣赏活动,而不要零散地逐一欣赏和分析每一件作品。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与感受,教师可结合课本中的作品,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欣赏层次。鉴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整个的欣赏活动中教师不要过于单一地采取讲解的方法,可以通过尝试、分析、讨论、体验、对比等多种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艺术感觉,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表达的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在交流与评述中欣赏中国的传世名作,感受名作的艺术特点与魅力,了解名作的文化内涵。
难点:学生对作品欣赏感受的语言表述,及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简单了解中国传世名作的情况。
(教师)教学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1)教师点击课件,在古典音乐声中播放书中的作品,请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这些名作属于什么艺术形式?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多媒体课件播放完每一幅作品后,出现所有作品排列的画面,并设置成点哪一幅画,哪一幅画即可放大展示的模式,然后请学生回答交流,教师明确作品的种类、题材、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的艺术感觉等。
2.作品分析,艺术欣赏。
(1)教师引语: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曾出现了一个繁荣盛世的局面,反映在艺术作品中,也出现了鲜明的特征,请同学们仔细分析,你觉得哪几件作品是唐朝的,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四幅唐朝的作品,教师小结其主要艺术特点,并通过课件再展现几幅具有唐朝典型特点的艺术作品。
(2)作品研读,评述交流。
请学生仔细研读课本中的文字资料,并欣赏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好在哪里?仔细观察后又有哪些新的发现?
(3)分小组研读宋、元、五代、明的作品,并在各自的小组中进行汇报与交流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4)教师点击课件,出现知识连线题,如:
《捣练图》风俗画
《墨葡萄图》精湛的写生技巧
《清明上河图》脸型丰满,设色工丽
《写生珍禽图》水墨大写意
3.引导体验,提高审美感受。
自由选择一幅画,用文字描述自己对这幅画的认识与感受。
4.交流感受,情感教育。
学生讲述自己的认识,主题可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与伟大”或“热爱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5.课外拓展。
教师提供相关的网址,鼓励学生上网查询中国传世名作的情况。
教学万花筒
一、教学目标
《美术万花筒》是本套教材较有特色的一个栏目。设立本栏目,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美术万花筒》中的内容就是以较为浅显的方式来对教材中的共性内容作出一定的解释,便于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地学习相关内容。
二、教材分析
1.“首页图版说明”是针对首页欣赏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设置的,它以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了首页图版的相关背景知识。“温馨提示”是针对小学生在使用美术工具材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并以图片说明的方式,直观地加以引导。“美术常识”是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的常识和技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出来。“相关链接”提供的是与本册美术知识学习有关的一些资料,主要是以美学欣赏或美术知识为主。
2.本册“首页图版说明”对中国明清家具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重点介绍了中国家具工艺的发展历史,特别介绍了明式家具的结构、选材和造型艺术风貌。“温馨提示”介绍了画水彩画时应准备的工具和材料,重点提出了掌握水分多少的建议。对初学水彩画的儿童,特别需要告诉他合理使用水量正确方法。同时还提示在绘画中要随时保持笔的干净,这是学习水彩画的关键之一。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美术课与其他学科一个很不同的地方。“美术常识”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展示了线条的表现力,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和感受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特殊作用,学会利用丰富的线条提高自己的造型表现能力。以上这些内容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尝试的欲望。
三、教学建议
《美术万花筒》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课外阅读、练习为主,教师可以结合本册的学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知道哪些中国家具?你能说说明代家具的特点吗?上美术课时如何正确使用水彩画工具?线条在绘画创作中有什么作用?在绘画创作中怎样表现丰富的线条?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可以表现哪些丰富的线条?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如:尝试用书上介绍的方法来进行练习,画出书上没有的效果等。利用这个栏目,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12
本期我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依照教材要求。着力提高学生感觉美、表现美和制造美的能力。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开辟智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制造性的原则,重视审美教育和加强工艺设计教育,力图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感。
兴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经过让学生观赏一些中外儿童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联系日子感觉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门的表现欲望。
二、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认识构图美。
作画,必须有良好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笔的姿势)。在教学中,我时间提醒、纠正学生的姿势。
一幅画从整体看上去美别美,构图的处理是关键。如:一具物体摆放在画面中,画得太大就显得拥挤;画的太小就显得小气;画得偏上或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使画面不美观。怎么恰当的处理好物体在画纸中的关系呢?构图很重要。我用直观的正误图例让学生进行对照,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构图饱满。
三、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运用。
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着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我依照儿童对新奇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提倡学生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色笔或蜡笔,运用形与色的知识,进行临摹、写生、经历画、想象画的练习。
经过这些绘画活动,使学生知道得了本学期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造型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进展了他们的观看能力、形象经历能力、想象能力和制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全面进展的基础上进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总得来说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1.教学过程中,能别断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贯通德育教育。
2.学生对美术活动兴趣浓厚,表现大胆积极。
3.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一定的制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调整和改进教学办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和大胆的制造能力。
存在咨询题:
1、教材内容增多,部分内容一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部分教学内容较为分散和繁琐。
3、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给学习材料预备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部分学生作业迟交和拖拉现象比较严峻。
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改进评价办法增强部分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责任感。
2、适当调整单元内教学内容。
3、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难预备的材料由学校统一预备,课前提早布置学习用具和材料。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绘画日记的特点及其意义,并学会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点滴生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交流、讨论了解绘画日记的特点,通过绘画记录生活提高观察力以及创造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生活的美好,体会绘画的乐趣,热爱生活,体会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绘画日记的构成及其特点。
【难点】
画面中要求主次分明、形象生动呈现出日记的趣味。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呈现部分运动会日记,请几位同学上台表演展现当时的故事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回忆猜测是哪个故事,回忆起当时的故事给你怎样的感受?我们除了用写日记、拍照片来记录生活的故事,还可以通过怎样的形式记录?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得出还可以通过更直观、更形象的形式去记录,引出课题《绘画日记》。
环节二:观察作品,总结规律
1.展示绘画日记,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谈谈你理解的绘画日记是什么?学生自主交流并回答问题:绘画日记就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每天生活中有意义、有趣味的事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使自己的日记更加生动、直观。
2.再次展示多个绘画日记作品,学生观察提问:这些作品都有哪些表现形式?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绘画日记可以通过线描、水粉画、儿童画、版画等多种形式表现,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环节三:观察画作,探究特点
(一)描述内容
展示徐启熊的作品《雨后雨花开》,提问:作者记录了什么生活事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记录了雨后一群小朋友相约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去河滩搜集雨花石的故事,充满童趣。
(二)分析特点
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作者怎样凸显故事的特点?画面和文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师生共同总结:通过选取事件的典型场景来作画,展示故事的主线,画面凸显主题形象,文字为辅,文画一体相映成趣。
环节四:示范画作,学生观察
教师示范团圆饺子的.日记故事,选取全家团圆包饺子的场景,突出主题包饺子的动作以及一家人的主次之分,然后根据画面需要添加饺子以及玩具等突出氛围。学生从旁观察、记忆、学习选取故事典型场景的方法。
环节五:学生实践,交流评议
1.布置活动练习:大胆创新,鼓励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绘画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故事。鼓励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创造。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注意画面的主次,文字要简练概括,大胆想象;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2.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小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可从构图、场景、主次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环节六: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1.总结重点知识,并升华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趣事,发现生活中的美。
2.课后将自己的日记组成手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2.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教材分析
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绘画形式表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造型、功能特点
难点:了解现代、未来不同时期交通工具发展过程与生活环境发展的关系
教具:图片欣赏、纸、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1、欣赏与比较活动:
①古代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②现代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思考:你认为课文中哪些是现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什么?
你还知其它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吗?说说它们的造型、色彩、功能和先进性。
2、探讨现代现代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
①消耗大量石油资源
②污染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制造噪音等。
3、欣赏与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
引导学生从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将是“轻巧、美观、环保、高效、全自动、多功能、节约能源”方面进行联想与评述。
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未来的交通工具造型色彩功能
绘图或图片
②从“环保型、节能型、静音型、轻巧型、多功能型、太阳能。
能代表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新水平”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想像思维。
讨论:你心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造型、色彩?有什么能和先进性?
画一画:把你心中的未来的工具画下来,与大家分享。
4、评价
①能收集现代与未来交通工具的图片,并进行分类、布置展览。
②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未来交通工具进行欣赏与评述。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09-0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9-26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9-12
(热门)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22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设计10-01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11-09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篇06-30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篇10-15
美术教学设计10-27
小学美术《奇思妙想》教学设计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