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10-31 22:48: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4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4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内容;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的挂图(或幻灯片、课件)。

  2、《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录音磁带。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歌唱谁的歌吗?

  (根据回答,板书课题“王二小”)

  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1、按顺序一幅一幅地看,一边看图一边按要求说图意。

  ⑴ 每幅图上画的都有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

  ⑵ 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在想什么,要做什么?

  2、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在小组内说一说。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生字,并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标上问号“?”。

  4、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正音。注意指导:“员、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响、雄”是三拼音节:又是后鼻音;“助”的声母是 zh ,不是 z。

  5、一边看图一边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几段。找出图文对应的部分,然后看图想读,弄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1、认读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认读字词。(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二、品读感悟:

  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⑴ 自由读

  ⑵ 出示句子:

  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⑶ 句式训练:

  一边……一边……

  ⑷ 观察图,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

  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⑴ 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⑵ 小组讨论,汇报。

  ⑶ 出示句子:

  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指名读或齐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⑷ 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⑸ (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王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 !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三、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片各一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

  每组同学准备两个完全一样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面,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找自己会算面积的图形,并说出计算公式。教师提问:你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关于三角形,你学过哪些有关的知识。学生回答,师展示。

  二、分组操作和讨论,填写实验报告单。

  (一)

  1、上节课,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2、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课前准备的完全一样的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3、按照你的想法,和小组内同学一起拼一拼,剪一剪,看一看,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哪些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

  4、学生小组合作,拼剪图形。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拼剪。

  5、各小组填写发现报告单,填写我们是用()拼或剪成了()。

  6、小组汇报摆出的结果:

  7、组织学生讨论。

  第一种: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第二种: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那么,我们的平行四边形跟三角形有没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思考:

  ①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②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之间有什么联系?

  ③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那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还可以怎样写?(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二)、课件演示: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各种已学过的图形。

  (三)、归纳公式

  1、(屏幕显示提纲)学生根据实验报告回答。

  A、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C、你能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

  3、进行爱国教育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

  请看屏幕。(多媒体出示P85页的你知道吗?),学生阅读后,汇报知道了什么。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三角形面积是S=ah。()

  2、课件出示例2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强调“÷2”这一关键环节)

  3、完成做一做。

  4、联系生活,做课本86页的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知道它们的具体含义吗?交通标志对于维护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请大家算一算,这个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

  5、拓展题。

  四、作业:

  P86—3、4

  五、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但请大家仔细想想,这节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课例描述

  信息技术课课例《制作一份电子报》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内容。 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学习的相关五个任务),基本掌握了Word20xx的基本操作技能: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电子报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Word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二、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 20xx操作的内容。学生不但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子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Word 20xx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难点:对电子报的评价

  四、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五、教学准备

  主要设计了以下信息资源:

  1、本地(局域网)资源: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了大量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压缩为文件,上传服务器发布到局域网中。授课过程中,告知学生服务器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上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一)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 包括如下内容:

  (1)从老师提供的3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主题(学生也可自己确定制作的主题),围绕该主题综合运用Word20xx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报;

  (2)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计划、电子报制作过程说明、各成员的分工、完成进度以及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

  (二)通过展示优秀的电子报,解释电子报的设计要点: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有吸引力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三)引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制作电子报。3个可供选择的主题包括:

  (1)步入信息时代

  可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介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等。 (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我的多媒体作品

  可介绍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骤、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赏析多媒体作品等。

  (四)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1)本地资源:在局域网中,只要输入ftp://A-teacher这个地址,就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到有关的信息;

  (2)远程资源:在Internet中,运用“雅虎、新浪、搜狐等”搜索引擎直接查找,并把相关资料下载。

  (五)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讨论,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成员分配任务等。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电子报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报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时,三个主题的确定又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表达。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

  本次教学的流程可归纳为6个步骤:

  资源整合(课前)—任务导引—小组学习—成果交流—教师、学生评价、自我评价——总结推广

  八、教学反思和回顾

  本节课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过程,并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组织教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变了过去以教师为教主的教学观念,而以学生学为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更有利于培养学习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把握课的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而在细节的设计上,不要太局限,上课时可灵活处理。其次在每步教学子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析,促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识点,进一步完善作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读本课词语,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杯子,金鱼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小实验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一次,一位科学家向几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一个叫玛利亚的小朋友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那科学家为什么要向小朋友提出这个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讨论!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和课文中的汉字娃娃打打招呼。

  2 认读生字

  3 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 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 读后交流

  (1)科学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读第一自然段。

  (2)你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吗?哪儿奇怪?

  (3)指导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来。

  3 小朋友是怎么议论的呢?

  (1)根据小朋友的发言,相机理解抢着说

  (2)你还有不同的答案吗?刚才大家都争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就是课文里说的哪个词语?议论纷纷。

  (3)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4 引读第三段

  (1)玛利亚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又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因此,她的心里充满了疑问,课文里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赶快去找找吧!理解满腹疑惑

  (2)妈妈怎么说?

  5 玛利亚动手实验,发现了什么?读第四自然段,勾画有关的`句子。

  6 是这样的吗?我们也来做做这个实验。

  (1) 演示实验。理解水漫出来了

  (2) 这样的结果是玛利亚根本没有想到的。因此,她感到又奇怪又生气,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读句子:哎呀,水漫出来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3) 玛利亚这么生气,是为什么呢?

  7 第二天,玛利亚找到那位科学家,质问他怎么可以提错误的问题来骗他们,科学家听了,哈哈大笑。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后相机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读科学家说的话。

  8 玛利亚听了,高兴地说哦,我明白了!玛利亚明白了什么?指导读第七自然段,读出高兴。

  三、总结拓展

  生活中你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类似的事吗?讲一讲。

  四、作业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先说在请完成书上的最后一题。

  板书设计:

  不迷信

  25 科学家的问题

  动手做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0-18

教学设计方案08-15

教学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5-16

教学设计方案【热门】06-28

教学设计方案【精】06-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6-12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25

枣儿教学设计方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