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6个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
课前准备:两幅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说说你有什么心愿?
2.你知道月亮有什么心愿吗?
出示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又画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
3.师总结:老师有一个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8.《月亮的心愿》(齐读)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本课的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自由读,男女生分读。
(2)擦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4.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注意多音字“得”
三、读后悟,读后思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问的?
四、再现生字,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一名学生带读。(或指名读)
小朋友们,月亮姐姐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在干什么呢?(自由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一个女孩的家。齐读第1-2自然段。
2.
(1)用“自言自语”说话。
(2)这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3.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女孩的家,读第3-8自然段。(同桌读对话)
(1)用“悄悄地”说话。
(2)月亮看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它的心愿又是什么?
(3)指导朗读对话。
4.那么最后到底结果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
5.说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三、再现生字,书写指导
四、拓展练习:
两个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在课文的开头,我板书“心愿”,采用提问型的方式,先是问他们“心愿”的意思,再让他们具体说一说自己的心愿有哪些?这种结合实际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思考问题,我觉得这种教学的引导方式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是可以再运用的。之后,我贯穿新课标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观察能力。在观察之前,我告诉他们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学生忽然就觉得特别的惊奇,他们会忙着问我发现了什么,我就顺势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他们就显得很积极,很愿意去寻找答案。之后我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初步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想一想该如何记住这些字,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式,学生能很快地想出了多种的方式去识记生字,这样学生对字自然能印象深刻的多,我让认的最快的学生来当小老师,去教全班的学生,这个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忽然提高了,进一步巩固了生字词,之后我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让他们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想问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文章便有了初步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碧螺春
教材分析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吐馨香”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通过名茶碧螺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课文开头,仅用一句话点明了碧螺春的“久负盛名及主要产地。接下来,课文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传说、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爱。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连贯,描写细致入微,用词准确生动,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篓、煞”等11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霞、弥”等10个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
3、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4、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
5、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并背诵课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算太多,本课就是有关驰名中外的中国茶文化的科普读物,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授课类型
讲读课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小黑板、碧螺春茶叶、杯子
学生:查找相关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如果让你从饮食方面选一种,你会选择什么?(饺子、茶……)你知道哪些种类的茶?(龙井、毛尖、碧螺春等)。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产茶、饮茶最早的国家,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就是出自我国唐代陆羽之手。今天,我们就透过中国名茶——碧螺春,领略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板书课题:碧螺春
二、展示目标(出示小黑板)
三、自学文本
自学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多读两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想一想,文中围绕“碧螺春”讲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四、全班交流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生词自学情况
五、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
本文先讲了碧螺春的产地,然后用一个传说介绍碧螺春名字的来历,接着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品茶以及人们的评价与喜爱。
给各段起个合适的名字:清晨采茶、入夜制茶、月下品茶
六、质疑答疑:
七、小结:
八、作业:熟读课文第四、六、八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如何让每一节体育课达到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学生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获得了多少进步或发展。其次教师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可以评价的、具体而明确。最后,目标达成度应该是让多数学生通过学习都能达到。
二、练习方法要多样
体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过于普遍单一,学生练习兴趣不是很深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因素,对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并要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和组合。
三、学生练习要精练
课堂练习是为学生巩固所学运动技能服务的,只有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成技能和技巧,所以课堂要精心设计。
1、高质量的课堂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一般在技术动作的开始阶段进行练习设计时要保持学生精练并练好,要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在运动技术动作的提高阶段,要本着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进一步优化为重点,不可只重数量而轻质量。
2、课堂的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同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3、课堂练习设计要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用力,要重点技能重点练,难点内容反复练,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要设计一些正误动作的对比,以此让学生尽快纠正自己的技术动作,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
四、教学设计要新意
教材是落实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不少教师过分地拘泥于教材,通常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结构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大多数是调整,事实上,尽管教材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同时进行科学的加工,这样就能使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因教师处理教材内容的不同算处理,产生不一样教学效果,为此,教学设计中客观地认识教材,经过教师处理教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达到教学目标就顺理成章了
五、教材构思要巧妙
一节课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环节瀑布的过渡,使整堂课的设计显现出流畅性。只有经过经过教师巧妙的构思,使课堂上的所有练习都围绕主体教材进行设计的,都是为主教材和教学目标服务的,从而使教学流程、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成为一个融合的整体。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平时文的时候,都遇到了一些什么困难?(指名2~3名学生说)
2、是呀,就连像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的,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读题:莫泊桑拜师
点击投影,介绍莫泊桑——指名读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检查同学们字词的掌握情况。(听写)孜孜不倦 简陋 咖啡 酷爱 富丽堂皇烈日炎炎 揣摩 吆喝 烙印 滔滔不绝(同桌互改——齐读)
2、交流: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2~3个学生说)
3、那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呢?先写了 ,接着写了 ,最后写了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这样一来课文层次就很清楚了,课文第1节为一段写了拜师的起因,2~9节写了拜师的经过,第10节写拜师的结果,课文为第三段。 三、赏析课文第一段
1、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呢?(点投影第一段文字)指名学生读投影文字读了这段文字你明白了什么?
(1)莫泊桑从小热爱(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作品平常,焦急万分述板书:作品平常,于是决定去拜福楼拜为师板书:福楼拜
点击多媒体:介绍福楼拜——指名读
2、:这一段写了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3、齐读第一节 四、赏析第二段
那么莫泊桑又是怎样向福楼拜请教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9节,看一看,课文讲了莫泊桑一共向老师请教了几次?(3次)
1、现在我们跟随莫泊桑来体验他的第一次拜师经历。
2、请同学们轻声读2~5节,思考:莫泊桑是带着什么问题去请教福楼拜的?福楼拜教导的话中哪一句最关键?交流 板书:写出来文章不生动—— “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其实这句话就是针对(读了很多书可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来说的。那么怎么做功夫就到家呢?板书:肯吃苦 勤练习:是啊,只有肯吃苦,勤于练习,长期地坚持下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文章才能写生动,写具体。分角色读:女读莫 男读福读时要注意提示语,读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
3.听了老师的教导,接下来莫泊桑是怎样做的呢?
(1)指名学生说:第二天……可是一无所获
(2)他放弃了吗?(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
(3)如果是你,此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无奈,烦燥、不解)
(4)书中用了哪个词?(万般无奈)读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5)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莫泊桑再次来请教恩师,见到老师莫泊桑是怎么说的呢?齐读莫泊桑说的话板书:没有什么好写的针对莫泊桑的这一困惑,福楼拜是怎样指导的呢?出示第7节投影,指名读,你认为这些问句中哪句话最关键?(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这句话出现了几次?(实际上就是强调,应该有东西好写)从福档拜滔滔不绝的问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交流,要想写出文章来,平时必须要仔细观察板书:要仔细观察:福楼拜说得真有道理,这几个问句,既含有福楼拜的一丝责怪和训斥(),更多的是对莫泊桑的谆谆教诲(),让我们一齐读一下这一段文字。齐读,点投影
4.(1)引读,福楼拜的话像烙印一样生生地印在莫泊桑的脑海中,聆听了恩师的教诲,莫泊桑接下来又是怎么做的呢?(从此,-------齐读第8节)这是莫泊桑第几次去请教福楼拜?(第三次)
(2)大家想一想:第一次莫泊桑因为写出来的文章不生动而焦急万分,第二次他因为不会观察而万般无奈,这一次,他又事带着自己的新作品,去请老师指点,此时他的心情会怎样呢?(高兴 激动 期待……)莫泊桑带着自己的新作,带着高兴……的心情第三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请同学们默读第9节,你认为福楼拜的话语中哪些话最关键?交流,你认为福楼拜的话中哪些话最关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福楼拜用一个“但“字话锋一转,向莫泊桑提出了新的要求:点投影(1) (2)
齐读、理解这两句话 理解(1)时拓展:————是————的结果。 板书: 坚持不懈
抓住事物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背景
环境问题已是当前世界重大问题之一,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置若罔闻,人类会自食其果。唤起人们的意识,倡导人人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爱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知识。
2、训练目标:通过采访、拍摄、书法、写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的热爱。
三、教学设计说明:
《爱护地球母亲》活动课通过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据此,本课教学力求做到:
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大题化小,切合实际,简单易行)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自由组合小组,选出组长,分配任务)
3、制订活动计划。(收集资料,拍摄照片,调查、采访)
4、展示活动成果。(手抄报、绘画、书法、宣传标语、摄影等)
四、教学准备:
1、制作精致的:“智慧之星”、“表达之星”、“表演之星”、“收集之星”创意之星等若干个。
2、投影仪。
3、有关环境污染和优美的风景图片等。
五、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地球妈妈的美。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
2、师配乐描述:我们生活在这蔚蓝色的地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们的周围多美!小鸟在歌唱,花儿在微笑,露珠在闪亮,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做游戏,他们都在幸福的享受着地球妈妈创造的美丽环境。
(欣赏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直观、生动的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光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动物、植物之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课伊始,情也生。同时,我还让他们跟随音乐哼哼唱唱,充分放松学生的身心,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为课堂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一己之私利,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伤害,导致出现了下面这些画面。
(二)导语引入,激起对环境污染的恨意。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
2、师描述:河流干枯,荒芜土地,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破碎的地球妈妈在伤心地哭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备受摧残而伤心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语文活动课就是“爱护地球母亲”。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在课上,我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的当前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信息,让他们观看,通过自已的感官获得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以此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兴趣、促进参与品质的形成。)
(三)组织活动。
根据小学生爱表现,喜欢各种文娱活动的特点,在课前,我就让他们事先自由组合小组—信息组、采访组、摄影组、绘画组;编写环保小报、制作环保宣传牌、拍照等节目,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汇演,既对教学内容作了补充,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学的高潮。师生在欣赏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升华。)
1、请出四个自由组合的环保行动小组。a .信息组b.摄影组c.绘画组d.问卷组。
2、展示成果。
a .信息组(组长汇报收集的环保知识。)-------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A、垃圾中有可以利用的、不可利用的,最好能分类,设计分类的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废弃物箱
有机垃圾(餐余废弃物)、无机垃圾(可再生废弃物、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危险废弃物)
B、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充分利用。
(五大类: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
废纸——再生纸
塑料——再生汽油(以聚丙烯为主料的不发泡塑料餐具)……
C、国际上处理垃圾的方法:堆肥、填埋、焚烧
中新网10月25日,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填埋就像是夹层蛋糕。(一层垃圾一层覆土,注意不要影响土壤和水流)
堆肥——落业杂草+动物粪便=有机肥料(新加坡动物园)
焚烧——产生有害气体。
师:适时的肯定和补充学生获得的信息,从而让其他学生从中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肯定,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参与活动的信心。)
b. 摄影组(组长展示拍摄到的照片。)——师:看到这一切你们有什么感想?
c.绘画组(组长展示组员们的作品)
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以后的行动.
d.问卷组(组长出示问卷内容。)——
师: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小结导入: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我们亲爱的妈妈。但当前的污染情况太严重了。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妈妈,保卫家园!让我们为环保出出金点子吧!
4、学生汇报:
a.写建议书
b.写信发宣传单
c. 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
d. 出手抄报
e.写书法
f. 表演
g. 摄影展
h.制作警告牌……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被激起,其参与激情会极为高涨。当他们畅谈自己在活动中收获时,同时自己也进行了深切反省,我及时注意课堂调控,及时捕捉反馈信息。根据知行统一的原则和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学生如何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的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四)在歌声中结束活动。
(动人的歌谣轻轻扣击着我们的心弦,张张小报拂过我们的视线,是啊,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好起来,人人从我做起来!今天的课堂中,同学们畅谈感受,积极参与(评出绿化小标兵)。老师相信,只要每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变成绿色的人间!让我们随着音乐伴奏轻轻唱起来!(点击课件)播放歌曲《装扮蓝色的地球》的伴奏,让学生边拍手,边哼唱,在愉快的气氛中离开综合实践活动教室。)
活动反思:
本课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即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情感目标(快乐教育),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前的准备很重要,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有关环保资料的准备和对学生小组活动的指导,只有谁备好这一切,才能成功。因此,在活动前的准备上应花大功夫。在教学中,我利用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现在环境之美。随即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相,形成一种反差,从而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然后请出活动小组,汇报活动成果,由小组汇报,其它小组成员当评委,给予评价,教师是参与者,适时得当参与其中,点拨指导。然后评出“绿化小标兵”。这样做既重视儿童的认知心理及认知特点,又符合教学规律,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课的教学。在活动中让学生做自由组合,团结协作、展示自我等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的环保问题,还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以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同时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快乐。活动中,把一切权利交给学生——学生汇报,学生当评委、学生出点子这一环节的设计经历知识获得过程,经历深思熟虑的思维形成过程,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重新撞击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在探索交流中去获取新知,体验运用知识的快乐。学生能在活动中交流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充分地体验到爱护环境的快乐。最后,教师做深情的总结,让整个活动在歌声中快乐地结束。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快乐,才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根源,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学习是快乐的,那么,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我也将为这一点而努力着……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习3个生字。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4—11小节,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小动物的故事,是谁呢?(板书:青蛙)它有一个什么愿望呢(板书:看海)对,这就是9、青蛙看海。让我们再读读课题。
2、师简单回顾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的内容,再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三小节。
3、看,就是这只青蛙(贴图:青蛙)想去看海,大海在哪儿呢?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师板画。
过渡:是啊,不登山怎么能看见大海呢?这令小青蛙的心里更加失望。这时谁出现了?松鼠是怎么说的?
二、精读课文第4—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11自然段,要求:先划出松鼠的话,再读一读。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对它说了什么?出示:你想看海吗?
松鼠的`话中表达了对青蛙的什么感情?(关心)谁能做小松鼠关心一下小青蛙?评读,集体练读。
(2)小青蛙是怎么说的?你能体会它当时的心情吗?谁能把小青蛙失望的心情读出来?练读。
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分角色朗读。
(3)听了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真有耐心)
练读句子。
(4)小青蛙接着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板书:一级)觉得怎样?难吗?(容易)对呀!这下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
(5)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出示:再跳一下!那就让我们再跳上一级。师生学青蛙齐跳。(板书:又一级)
(6)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一级,松鼠是怎么说的?出示: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它为什么这样说?(相信它,鼓励它)让我们都来鼓励鼓励小青蛙吧。练读句子。
小结:小松鼠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了信心。你们想演一演吗?
三、朗读课文,角色表演
1、同座位分角色朗读,要求:记住它们的话,通过想像加以适当的动作。
2、请学生上台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到登山途中时)小青蛙,看你气喘吁吁的样子,你累吗?累了怎么办?又是满头大汗的,渴了吧?该怎么办?你们这么累这么渴,还能再跳吗?看,这儿离山顶还有更远的路要走呢,我劝你们还是回去吧!(学生要坚持登上山顶)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
出示: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什么是“不知不觉”?为什么会不知不觉就登上了山顶?
3、同学们,看完了表演,小青蛙最终是怎样登上山顶的?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
4、登上山顶的小青蛙和小松鼠终于看到了大海,看,(多媒体:大海的画面)小青蛙,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想说些什么?小松鼠呢,你想说些什么?
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青蛙说?
2、看完大海,回到湖边的小青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它的伙伴们,于是,小伙伴们也想去看看大海,可它们也觉得这山太高,如果你是这只小青蛙,你会怎么跟它们说?
3、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五、写字指导
出示生字卡片:登
(1)读准字音,强调后鼻音。
(2)教学“”登字头。师范写,学生书空。
(3)“登“字是什么结构?怎样才能把它写美观、端正?
(4)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同上述方法教学:级、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设计理念:
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有效利用课内外学习资源,聚焦重点,强化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构建情知相融、双主并重、教学相长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1、学习自觉地运用工具书学习和阅读。
2、读准、写好本课生字词,重点体会“咀嚼”一词。
3、学习用“学咀嚼”这样的词组或短语概括文章主要事件。
4、品读“议驼铃”和“问去向”,关注人物对话,讨论、揣摩作者是怎样变化地用真实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并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
一、质疑解题,引导自觉获取新知
1、关注标题的特殊性。
⑴认识间隔号,指导读出停顿、读出味道。
⑵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获得关于间隔号的新知。
2、关注标题形式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二、检查预习,体会关键词“咀嚼”
1、师生交流书写“咀嚼”
2、了解“咀嚼”一词在文中的意思,即本意;
3、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咀嚼”的比喻意,并检索文章相关信息。
(“咀嚼”一词,在这篇文章中反反复复地出现。遇到不认识的字,遇到不懂的词,那倒不要紧,可以查字典,词典,可以查各种工具书,参考材料。容易出差错的倒是,对看来很平常的词语,自以为懂得的词语,其实并没有真懂。所谓“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尤其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一定是关键的词。
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是故意含糊其词的人,喜欢把话说得让别人可以不断琢磨下去,而一般不太愿意把话说得简单明了,不留余味。正因为如此,阅读才不那么容易。正因为如此,品读才有无穷的趣味。这就回应了朱熹的一句话“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因此,这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是我选择的切入点、)
三、巩固概括主要事件的方法,学习概括
1、浏览全文,圈画关键词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简短的语言概括
2、指导学生提炼自己的语言,用“关键词组”的方法概括主要事件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的五件事,但这几个片断的边缘并不是十分清晰、比如一到三自然段,写看骆驼,看拉骆驼的人,有看拉骆驼的人与爸爸谈价钱;比如第五自然段,写骆驼咀嚼,也写了驼铃、作者思绪到哪儿,文字就流淌到哪儿、但是,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困难,难在把握不了文章的脉络、这就需要老师来教,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体框架,何况,高年级学生学会用精炼语言概括事件,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四、品读“议驼铃”“问去向”,关注对话,迁移表达
1、品读“议驼铃”,聚焦文中爸爸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质疑,品味爸爸的形象,发现语言表达的奥秘。
2、品读“问去向”,聚焦文中妈妈的语言,学生质疑中比较语言表达,移情人物内心,指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迁移表达。
3、挖掘“咀嚼”一词深意,迁移应用。
4、入情入境,朗读渲染,升华情感。
(语文课堂空走空过不行,面面俱到也不行、学生感容易的'是什么,感困难的是什么,这就决定了我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文中英子与父母的两部分对话是作者有意铺开的内容,这样有意图的人物对话表达形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人物语言品味人物形象与情感,在这一点上进行扎实有效的比较体会训练,相信这样的训练也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如果经常有选择的定点训练,学生在不断体悟中积淀语感,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
五、布置课外阅读和研究性学习任务
1、读若干篇“序言”,进行比较,尝试研究性学习。
2、赠送《城南旧事》,鼓励“定向”阅读。
(关照《冬阳·童年·骆驼队》与《城南旧事》间的链接,以便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除此之外,关照“互文”能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厚文本资源的价值容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骆驼慢慢地走,慢慢地嚼;作者慢慢地写,慢慢地回味;学生的学和得的过程也是慢慢地积累沉淀,慢慢地消化运用,不断边认识边反刍的过程、学生如此,教师亦如此)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也是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中,本组教材以童年为主题。本文为学生把握文章写作结构,概括文章主要事件,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习得文章写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依据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本教学设计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获得新知;抓文中“咀嚼”一词,牵一发动全身,引导学生从词的本义往对作者而言的比喻义上推动。梳理文章主要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循着作者的思绪着重品读两个片段,分享作者的情感,体会语言表达;同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连结生活经验等,将心比心,以心唤心,读出理解,读出感同身受。逐渐感受作者朴实却缓慢而有力语言,体味“咀嚼”一词言未尽而藏于内的深意以及用词精妙。引导学生得意不忘言,还得意赏言并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并迁移应用而得言。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绿》。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教材
第一点 教材地位及作用
《绿》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中的第一课.散文教学的特点散文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学散文,会破坏文章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而鉴赏散文就避免了上述缺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美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特点这篇散文精巧缜密的构思、优美明快的语言极具典型性,很值得欣赏;同时它又篇幅短小、内容浅易,适合鉴赏
第二点、教学目标,重难点
1.德育目标:《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先生还保持着'五四'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文中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应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促使学生保持健康、乐观和进取的心态。
2.知识目标:结合散文教学特点和本文的特点,本节课要让学生在赏析中体会布局谋篇的技巧和写景的生动含情。
3.能力目标:素质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材,就语文教学而言,既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而后两者正是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二).教学重点传统语文教学把课文仅当作学习的对象是不当的,正确的认识应是把课文当作借鉴的范例,因此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我把构思和语言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本文题目?作者为什么不入笔就写绿,在描写绿的过程中又变换了人称,这是本文的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弄懂。
二、学情分析
1.传统散文教学重分析、轻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感悟,久而久之,僵化了学生的理性思考,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学需要鉴赏。
2.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并且在初中以及高一前段时间,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对散文的基本特点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也具备了鉴赏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鉴于以上关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原因,我才把本文处理为文学鉴赏课)
三、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多媒体教学-激发热情,引起兴趣。
(2)诵读教学法-熟悉文本,整体感知。
(3)提问练习法-发挥想象,体验情感。
(4)对话讨论法-互动合作,拓展思路。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诵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讨论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
其中,我认为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集体讨论以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学习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安排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拟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后,集中精力朗读和研读,体会作者情感,完成德育目标,并布置构思和语言方面的思考。本节课则抓住两个重点进行赏析,并根据学生课前提的疑问适当调整,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五).教学方法鉴赏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作用则?因此重在点拨,辅之以简明的提问和必要的小结,即可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辅助手段为创设赏析氛围,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采用投影仪、电脑及相关软件。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介绍鉴赏要领,明确鉴赏内容。
(二).放投影,听朗读,创设鉴赏氛围
(三).赏析构思
总体设计:千字短文,内容充实,立意深刻,没有缜密的布局是不行的,赏析的关键是抓重点,引导得法。
赏析重点是第二段和首尾,以简明的问题引导。
具体作法:
1.第二段问题设计(落实难点)A文章描写对象是绿,在首段点题后,第二段却先写梅雨瀑、梅雨亭,直到第三段才写到梅雨潭的绿,这不游离主题吗?不会使文章显得拖沓吗?(由以上两个判断提问引入下面的主要问题)B如果不是,有什么作用?这样写与直接就写绿效果有什么不同?(以此引导学生体会本段对主体的铺垫和衬托作用,感受散文行文洒脱的特点。)
2.首尾问题设计
A在表达上首尾很相似,是不是重复?(由此判断提问引入下面问题)首尾各有什么好处?(采用电脑限时学生抢答方式,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形成教学的第一个高潮。)
B首尾部分与文章主体有什么联系?(以此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一线贯穿的特点。)小结:全文紧紧围绕'惊诧于绿',既摇曳多姿,又缝合紧密,结构极其精巧。
预期效果:本部分虽有一定难度,但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能够体会出本文构思的精巧所在。
(四).赏析语言
总体设计:两段都精彩,但第三段是全文的主体,重点赏析,第二段略化处理。此步骤重在点拨。
具体作法:
1.第二段动词运用精当,从中选定三个词代表性地赏析。(此为点)
2.第三段描写充分,字字珠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发言,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此为面)
小结:教师明确本文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特别强调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对学生的启示,同时说明第三段写景抒情层层深入的特点。l预期效果:学生各抒已见,争相发言,形成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高潮,但因基础不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表达得很透彻,但教师仍要以鼓励为主,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鉴赏中来,使其有所收获。
(五).全文总结强化本节重点,并提出今后要多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关于课内练习:鉴赏本身就是很好的练习,所以不另作安排。)
(六).布置作业为促进学生深入赏析,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要点,针对本文的构思或语言写一篇篇幅不限的赏析文章。
绿 (奇异、醉人) 朱自清
梅雨亭 (一)比喻
梅雨瀑 (二)对比
梅雨潭 (三)奇妙的联想和拟人
层层烘托 表达了热爱自然赞美生活之情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台风的语言。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课文,感受台风的狂暴、气势汹汹、疯狂、骄傲自大。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感受台风的狂暴、气势汹汹、疯狂、骄傲自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激趣。
1、板书:跟踪,指名正音。这个词什么意思?你在电视或电影中看过“跟踪”的情形吗?
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卫星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台风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跟踪?为什么要跟踪?)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学完了课文这些问题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学好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A.读准生字新词。B.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C.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指名读。
盯住、监视、跟踪、嘲笑、自豪
舒展、大声嚷、狂怒、怒吼、狂暴、暴跳如雷、疯狂、泄气、懒洋洋
堤坝、撑牢、谈笑风生、不慌张
A、指名读。这些生字中有那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B、这些词语的排列有规律吗?
三、再读课文,找出含有这些词语描写卫星、台风、人们生活的句子,读一读,相机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感悟台风的语言描写。
(一)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认识一下今天的.一个主人公——台风。
这个台风可不一般,它会说话呢,请找一找台风说话的句子,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读一读描写台风语言、行为的句子,感悟台风的特点。
1、出示句子:他刚刚舒展开巨大的身子,猛然望见天空中有颗小星星不停地朝他眨着眼睛,便大声嚷道:“你是谁?竟敢盯着我!”
(1)台风为什么要“大声嚷道”?抓住“大声嚷道”来读好句子。
(2)相机板书台风的特点。
2、出示句子:“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道,“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
(1)提醒学生注意“狂怒地嚷道”这个提示语的位置。相机板书台风的特点。
(2)老师这里有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台风的威力。
(3)有感情地读句子。
3、出示句子:“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
相机板书台风的特点。
4、课文除了描写台风的语言,还描写了台风的神态、动作,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出示句子:
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台风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
5、配合音效来帮助学生读好描写台风行为的句子。
6、另一个主人公又有什么表现?下节课学习。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2、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台风为什么会“大声嚷”、“狂暴地跳起来”、“暴跳如雷”?这都跟卫星的“跟踪”有关。
二、品读气象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了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一)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气象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再读一读。
(二)同桌讨论交流,来概括卫气象卫星的特点。
(三)检查交流:找出句子,指名读。
1、出示句子:“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1)抓住“时刻”,品读句子。
(2)“时刻”说明了什么?
2、出示句子:“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1)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回顾板书)
(2)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3)生读。
(4)过渡:台风会善罢甘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起读。
(5)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这句写出了台风的狂暴,请你再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3、出示句子: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1)老师也是找到的这一部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
师读漏掉“无意中”、“紧紧地”,行吗?
(2)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
4、读好对话。
出示对话:
“哼,我要把你甩掉!”
“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5、过渡:最后台风甩掉卫星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句子::“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1)抓“自豪”。气象卫星为什么会“自豪”?
(2)人们早就知道台风会来了,可是他们仍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谈笑风生)
(3)理解“谈笑风生”并用这个词造句。
(4)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6、出示句子:气象卫星迅速地转过身,有紧紧地跟踪者,监视着……
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7、看来,气象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气象卫星为我们为类做出了这样大的贡献,有什么话对它说吗?你有什么话要对制造它的科学家说吗?
三、分角色朗读,角色表演。
四、知识拓展,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五题:你还想知道哪些人造卫星?选择一个做点研究,再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设计与评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环节,一个在课前,一个在课后;一个是准备,一个是回顾。中心都是围绕着上课展开的。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等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考虑问题越周到,课堂实施就越有效。那么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呢?
1、熟悉教材。当你着手准备选用某一篇课文进行教学时,你必须要对这篇课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读”。
一读写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过文章呈现在你的眼前,你在读文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你还要明白他是怎样写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你不仅要读懂字面上的东西,你更要想办法读出文字背后的内容,这就需要你反复阅读,要逐字逐句地读,要边读边问。
如一年级课文《棉花姑娘》,文中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治病,三次说了同样的话:“你能帮我治病吗?”你在阅读时对这种反复出现的句式不妨问问自己:棉花姑娘在请三个朋友帮忙的时候她的想法会有什么变化吗?
还比如《草船借箭》一课中多次出现诸葛亮与人交谈的情节,但只有一处写的是“诸葛亮笑着说”,其他十处都是“诸葛亮说”,对这种突然发生变化的地方,你也应该问问自己:诸葛亮这时候为什么笑着说?他笑什么呢?
还有如四年级《看不见的爱》,文中的母亲面对我的不解,她说:“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在这看似明白无疑之处,其实蕴涵着很多很多的东西:别的孩子怎么玩?正常孩子的玩与盲童的玩肯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位母亲不会不知道,那么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玩打弹弓时,她会想些什么呢?这样一追问,你对这位母亲的做法或许不会仅仅停留在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这样肤浅的、空洞的理解上了。
在不断自问、自悟的过程中,你会读透课文,读懂作者。
二读编写者。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像拼音、识字、查字典、写话等语文知识、能力都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分散在一篇篇的选文之中。因此编辑在挑选文章、在给文章编排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用意。你在熟悉教材的时候,不能只盯着一篇课文,孤立地来看它。你要把它融入到整册教材中去,最起码是一个单元中去考虑,想想编者为什么把此文编入这一单元?它与前后文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三读学习者。学生是你实施教学的对象,作为决策者的教师,你必须了解你的学生,你要知道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会有什么困难,他们已有哪些知识储备等等。
你在读作者、读编者、读学者的过程中,你也就读出了你自己。
2、确定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从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确定你的教学目标,明白你要教什么。小学语文知识千头万绪,从教材呈现的方式来看是螺旋递进的,又是交叉进行的。从学习过程来看,一般是非线性的。在纷繁的内容中,你要重点明确,抓住主要任务。记住前人说过的话:文章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现在你只是借助了教材这个例子要完成你的教学任务。如《桂林山水》一文,它最大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成语连成串,排比、比喻连成段;段落结构相似,语言表述相仿,这些与本单元的其它几篇介绍各地美景的课文有所不同。借助本文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向教材学习规范的语言表达。为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把主要目标确定为: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并积累描写山水的词语、句子;用对比、举例的方法把一个意思写具体。
3、选用方法。这一步主要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你要设计教学思路,选用教学方法。教学中每一环节的安排、每一个问题的提出、甚至是请哪个学生来回答,你都要尽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你的教学任务服务的。
也许你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教无定法,只要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个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学生的成长有利就好。比如教《桂林山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山水之美,你可以播放介绍桂林山水的录象;你也可以现身说法,把你旅游途中的所见栩栩如生地进行描述;你也可以……
如果你觉得这些方法都可行,那么你在选用的时候就要考虑教学成本。这个成本不仅仅是你的付出,还要看学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让部分学生得益,那么你以牺牲其他学生的利益为代价,显然是不经济的。比如小组讨论,由于话题不够集中,学生分工不够明确,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后来有学生汇报,但汇报的内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这样,那么损失的不只是你的几分钟,而是全班学生每人的几分钟!这个成本就太高。
再有,环节的安排也不可小视,哪个先讲,哪个慢做也有讲究。课堂好比是一首乐曲,它有节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过程的推进中要有自然的衔接、要有前进的助力、要有结束的余韵。
总之,要设计好一节课是很不容易的,你不仅要熟知你的学生,更要有对教材的.独特感悟,对教学方法的了然于心。
二、关于评课的反思
评课,也就是教学评议,它是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经常开展评课活动,可以共同研讨,互相学习;可以发现不足,推广经验;可以明确方向,提高认识。因此,评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么怎样评课呢?
1、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正确。首先教师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语文课教“语文”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语文课,老师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孩子们很投入,他们分角色、排练、评奖;有时老师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画一画,在画的同时老师还不时地予以指点,最后不忘让学生评一评:谁画得最好。这些活动,学生也在积极参加,教师也有指导,但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其实跟语文关系不大,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
其次,教师所教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并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所需相一致。有些内容看似“语文”的,但意义是不大的。如查字典,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查文后生字表中的生字,并记下在字典中的页码。查字典的过程既不是为了认读生字,也不是为了了解字意,而是要让学生记下页码。显然,查字典的真正意义被记页码给冲淡了。
“21世纪的语文教育,应该打好两个基础,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小学语文课就是要帮学生打好这两个基础,教学生有用的“语文”内容。
(2)教学内容集中。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觉得这样放不下,那样丢不开,什么东西都想教,结果一节课上下来,似乎教了很多,但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俗话说: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节课短短的几十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解决,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所谓集中,就是要把一堂课的主要任务重点呈现出来,而其它内容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完成主要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一些。
2、评教学方法。
(1)过程自然。教学内容在展开的过程中有铺垫,有衔接,前后照应,层层深入。节奏快慢相宜,该慢的地方决不吝惜时间,该快的时候决不留恋片刻。整个过程完整,无论是“顺序型”、“变序型”还是“情景型”,都要进得去出得来。一节好课就像是一首乐曲,一篇美文,既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要让人回味无穷。
(2)方法适当。语文教学方法多样,有人喜欢串讲,有人喜欢讨论,串讲有串讲的优势,讨论有讨论的长处,关键是看方法的选用恰当与否。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离开了内容一切所谓的方法都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是朗读,可以是齐读,也可以是个别读、引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等。但在不同的场合,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评课前要对教师所选用的方法进行分析,想想他为什么用这个办法?如果换一种方法效果会怎样?为什么?由此判断这种方法是否为实现教学内容服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
3、评学生参与。
(1)学生情绪。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很情绪化的,他们的喜怒往往就写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一节好的语文课,学生的表情是专注的,是好奇的,是生动的,而不是散漫的、麻木的、杂乱无章的……
(2)学生表现。看学生发言的态度是否大方,参与活动的面有多广;听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朗读是否悦耳;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
4、注意事项。
(1)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教师为上好一节课都是经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的,但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认识水平的不同,课的效果也千差万别。评课时要客观对待,不要一好百好,也不要一棍子打翻在地。对教学中的亮点,要加以肯定;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要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或希望,决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的头上。
(2)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尽管评课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但并不意味着面面俱到。评课时抓住教学中主要的优点、存在的问题,或是需要研究的重点进行剖析,要有理有据,不要泛泛而谈。当然,也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逐行扫描”,进行解剖式的评点,这就需要抓住细节,分析透彻,但最好还是要有一个很明确的重点。
总之,不同的人对课堂教学有不同的解读,要想真正评好课,就必须不断学习,从理论的高度去剖析课堂,从课堂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给被评者以启发,给被听者以启迪。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一、说教材
《母鸡》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文章记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鸡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描写了母鸡鹅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本文语言风格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崇敬、对母爱的歌颂。?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疙、瘩”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体会老舍先生用词的严谨。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表现。
4.能比较《猫》和《母鸡》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
? 能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能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老舍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严谨、准确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讨厌——不讨厌——尊敬。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圈点批画重点句,理解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是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接着重点理解“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的原因,让学生研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表现,从而体会到,正是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作者看到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所以敬佩母鸡,“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母鸡视频、图片引入课题,学生交流对母鸡的认识。
自然过渡到文章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母鸡》这一课。这篇课文也是老舍先生写的。感受了他笔下猫的活泼可爱,我们再来看看他笔下的母鸡是是什么样的。
以此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趣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圈出词语,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对易错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加深记忆。生字书写,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细节,根据学生的发现再做补充。此处,我进行了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母鸡?作者对它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
2.读后交流:
(1)这是一只爱表现的母鸡,作者很讨厌它,因为它生完蛋就叫个不停。
(2)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作者很讨厌它,因为它要欺负老实的鸭子却又怕公鸡。
(3)这是一只可敬的母鸡,作者很喜欢它,因为它对雏鸡细心照顾,让作者想到了伟大的母亲……
3.小结:有些同学发现,作者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却又不敢再讨厌母鸡,文中哪段话说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引导认识句子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四)领会表现,升华情感
1.再读课文,在文中用“____”画出讨厌母鸡的主要词句,用“ ”画出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关键词句。
2.理解“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总写表现)
3.讨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合课文说一说。(结合第5—8自然段理解体会)
小结:这是一只____________的母鸡。(伟大,无私,崇高……)
4.领悟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的真谛。(作者把母鸡当作人来看,因为它身上那种对鸡雏深深的母爱,让人心生敬佩。作者被母鸡身上体现出来的母爱所感动,歌颂的正是天地之间谁都会为之动容的母爱。)
(五)比较课文,对比写法
比较课文《猫》与《母鸡》的异同,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交流特点,总结相同与不同。
(六)课文小结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是一份微型教案,而且要具有美感。我抓住作者的写作脉络,设计了如下板书,清晰地揭示文章内容、主题和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主题、学习课文写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梅花开花“早、多、美、香”的特点,初步感悟报春是人们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
2、学习课文3个生字,巧记字形,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紧扣挨着、晶莹透亮等词语细赏远梅、近梅图,在诵读感悟中体会梅花之美和文本之美。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初步感悟报春是人们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
教学难点:
紧扣挨着、晶莹透亮等词语细赏远梅、近梅图,感受梅花开花早、多、美、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普罗米修斯白板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一分钟:小朋友们顾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尤其喜欢读古诗,今天顾老师带来了一首我很喜欢的古诗,请你看图能猜一猜它的题目吗?相机点击画出梅花朵朵,单击页面显现古诗,单击猜一猜隐藏动画。
教学过程:
一、当堂预习,以图揭题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朋友,今天我们上第4课。(板书:4)
(1)自学
①打开课文29页,做第一件事,拼拼读读生字表上的生字、二类字,读准音,看清形。开始!
②做第二件事,把生字放到课文里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开始!
课文有几小节?出示插图:课文讲了一种什么植物?(板贴课题:梅花)③课文哪一小节介绍了梅花,(第一节),捧起书自己读一读。
2、检查揭题,学习第一句
刚才小朋友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检查。
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齐读。
(1)小朋友们词语自学得真不错!那读过课文你知道(指图)梅花是什么时节开放的?(两个字:ppt早春)
(2)板贴:春。早春就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时候。那会儿天气怎么样?
找读课文句ppt示:“,寒气还没有退尽”
这里寒是生字,看,在古代寒是这样写的。(观察“寒”会意图)
瞧,这个长得跟房子一样的是谁呀?宝盖头,是房屋的意思。
你们看,,一个人生活在屋子里,周围裹满了草,天很冷。
指字卡,在脚下还加了两块冰(冫),就更冷了。点课件
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跟老师读,“寒、寒,寒气的寒。”
春天虽然已经到了,可那股寒流还没有完全走掉呢!谁来读一读?
指导读整句:空气带着凉意呢!冷飕飕的!
{灵活机动:你还从哪儿看出天气有点凉?人们的穿戴。}
(3)是啊,春天刚刚来到,寒气——(加点还没有)还没有退尽,人们需用帽子、围巾来御寒,一起读出这种感觉,齐。
可是,满山的'梅花就(相机变色)——开放了。【板贴:还??就??】你想说什么?
生:梅花,你不怕寒冷,我很佩服你!(你在表扬梅花呢!)
生:梅花,你真勇敢!(你佩服梅花的勇气。)
(4)是呀,梅花开得这样早!一起读出这种凌寒独自开的气势来!
除了梅花的早【板贴:早】,读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听老师范读。
从一个“满”,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春到(板书:到)了,梅花开满山岗,可壮观了!一起读第一句!(生齐读第一句)
(5)正因为这儿梅花多,开得早,南京的梅花山【板贴:山)】成了有名的赏梅
好地方。
就让我们一块儿跟随春的脚步,共赏梅花!读课题——4春到梅花山。
(6)找生字
这句话里好几个生字,我们一起来找找。
(“还,还,几号字?”“退,退,几号?”“尽,尽,几号字?”)
二、精读赏梅
(一)细赏远梅图
1、现在,我们来到梅花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的梅花,你觉得它们怎样?(出示图片)看图,指名交流。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指名读并出示第2句话)
引读:“那盛开的梅花??”
(1)动作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
①(拿词卡“挨着”)挨还有一种读音,挨打的挨(做动作),所以是提手旁。这儿读——挨,挨着,跟读。什么意思?【板贴】做动作。
(师走到生旁)看,老师和你靠得多近呀!我“挨着”你,也就是你??(课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红显)
②这梅花一朵挨着一朵。看,这是一朵梅花,这也是一朵梅花,他们——女生读:你挨着——靠得多紧啊!
再看,【圈画】这是一簇梅花,这也是一簇梅花,男生读读:——
瞧,【圈画】这是一枝梅花,这也是一枝梅花,一起来——教师以手势引领。③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么多的梅花带到我们眼前?
哦!你把这个挨着重读,真会读!
梅花开得挨挨挤挤!你来试试!
梅花开得亲密无间!你来!
梅花开得生机勃勃,惹人喜爱!一起读!
④那盛开的梅花是这样的吗?(手势:含苞待放)这样吗?(半开半放)该怎样?哦,花瓣完全展开了!伸出小手,一起来!盛开的梅花——(指向课件)
(2)理解“片片彩云”
过渡:枝头的梅花一朵挨着一朵,那许许多多棵梅花树在一起,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①小朋友,你们看(出示“片片彩云”图)
②(指图)这里一片全是白的,像一片“白云”;那里一片都是红色的,就像一片——“红云”;那儿一片都是粉色的,就像一片——“粉云”;瞧,还有的红云和白云交织在一起,多美啊!它们像“蓝天下的??”
③(朗读词卡“片片彩云”)你来读!你读!
(评价:是一片两片彩云吗?是好多片彩云)齐读。
彩云一样,多美呀!【板贴】谁能用朗读带大家感受这份美?请你读读这一句。
④是呀,多而密的梅花,盛开在梅花山,盛开在蓝天下,也让这美景盛开在我们的心田里。读——
(二)细赏近梅图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梅花树下。
2、瞧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是什么样儿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自己读读。(指名读,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理解“晶莹透亮”
①读词,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事物也是晶莹透亮的?
(露珠、钻石、水晶、宝石、冰花答完整)点击课件透明度变化
评价: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对学习大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学习目的
一、了解“摄、媚”等八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联络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三、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钦敬酷爱、高尔基对小男孩非常慈祥、关怀备至的情感。
课前准备
一、生字卡片。
二、教学挂图。
三、采集认识关于高尔基平生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一、上节课人人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日,咱们再来学习一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二、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络生存现实说说“拍照”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三、出示教学挂图,门生交换高尔基平生情形,老师相机补充解说。
初读课文
一、选择自己喜好的念书体例,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搭档一块儿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二、搜检诵读情形: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点“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就绪(dang)”、“端详(liang)”、注重:玩弄(nòng)声母是n 。
三、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示门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一自然段。
四、交换学习疑问,相机指点门生诵读该词、句地点段落,通过联络上下文的法子初步讲明课文字、词障碍。
五、齐读全文后,完全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一、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二、交换识记法子:行使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誊写时应当注重甚么。
第二课时
温习导入,语言实习
一、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端详 叮嘱 玩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二、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领会情感
一、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支配组员分角色诵读、演出课文第一—十一自然段的内容。
提示:以课文内容为脚本,找出描述动作、神志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诵读。
二、老师分组巡查、指点诵读、演出。
三、遴选一组门生上台演出,依据演出情形,相机指点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门生演出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端详”、“玩弄相机”、“赶忙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演出时领会到小男孩其时的心境是怎么样的?引诱门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钦敬酷爱之情。
c.捉住高尔基的反映,尤其是“叮嘱”2字,开展商讨,领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祥和眷注。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重高尔基的神志动作,指点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不少胶卷。”让门生频频诵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匡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妙的欲望。
四、实习分角色有情感诵读课文,读出对话的.差别语气。
巧设疑难,升华情感
一、发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二、让门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联络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根据。
三、高尔基期望孩子来吗?指点诵读末了一句话,捉住“无非”、“必定”等词表示的先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入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眷注和深深的爱。
课外延长,想一想续写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晤面时他们会说写甚么?做些甚么呢?请你开展想一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砚间互相交换。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习作7》本次的习作训练与阅读紧密结合,是对阅读的补充,是对阅读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自由表达的训练,内容是自由选择的,习作的形式也是自由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着重做好两点: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反复阅读,做好阅读指导。阅读是本次习作的.基础,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第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创设游戏,寻找故事,阅读链接,充实内容,学生练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7》这个练习共安排了五道题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2、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
二、交流感悟
1、交流从课文中的发现的隐藏的故事。老师将学生交流的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隐藏着的故事写好呢?
(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和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 ,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或者写写读完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写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2)、认真修改习作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3、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7 语文书中的故事
藏在成语中、课文中的故事
读守故事的所思所想所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习作7,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白鹅》教学设计02-1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1-25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30
小学语文优质教学设计11-24
(经典)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5-08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品)11-26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05-24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01-26
小学语文《要下雨了》教学设计06-18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