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音乐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课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
2、教师弹钢琴,学生复习旋律。
3、播放课件的'伴奏录音,学生跟唱歌曲。
4、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
5、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三、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敲击乐器伴奏。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相
同与不同去选择打击乐器,并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伴奏。鼓励学生大胆选择打击乐器,自己创编节奏。
五、巩固知识。
做课后练习“我的小音库”,在脑海中建立fa的相对音高概念,会用手号表示。
六、课后拓展(环保):
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五、总结
六、下课
教学板书:
春天来了
舞蹈创编
乐器伴奏
教学反思:附点节奏学生已经准确掌握,并能根据歌曲情绪舞蹈创编。
音乐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能用轻快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捉迷藏》,能在音乐实践游戏中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唱准三拍子歌曲《捉迷藏》,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用口风琴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做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生:做过。
师:那同学们在音乐课上做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学生:“没有”
师:那今天咱们来上一节有趣的捉迷藏音乐课。
“同学们看,小地鼠藏起来了!”
师:你们玩过打地鼠的游戏吗?怎么玩?
生:当小地鼠出现的时候,小锤子用力打。
师:那我们用小拳头轻轻地敲一下桌子来模仿打地鼠的动作。
① 第一遍聆听:(只有一段旋律)
师:同学们仔细听,一会儿小地鼠会和着这样一段音乐有规律的出现……
(放音乐)
师:同学们感受到这段旋律是几拍子的?
生:三拍子。
② 第二遍聆听:(两段旋律,中间有间奏)
师:1、2、3、1、2、3……同学们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咱们再来听一遍。
(间奏时说)师:小地鼠就是和着这样的音乐出现的,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小地鼠是在第几拍出现的?
(放音乐,当强拍时出现小地鼠)
生:是在第一拍出现的……也就是在(强)拍出现。
③ 第三遍聆听:
师:那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这优美的音乐中感受调皮的小地鼠一下一下的出现,当小地鼠出现,用我们的小拳头做打地鼠的动作吧……
师:这次打地鼠游戏,同学们获得了胜利!在这段旋律中,还藏着两个调皮的小音符呢,你们仔细听,用心记一记,它们藏在哪一小节中?
生答……
师:那它们又是在第几拍出现的呢?
(第二第三拍出现……)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请你们在琴上找一找这两个音的位置吧。
(把手指2指和4指放在s和si上,不用吹出声音,和老师一起弹一弹)教师边指导边提醒学生注意1、2、3……
师:3拍子的乐曲,后两拍应该是……?
(弱弱的)
师:那我们演奏的时候,要注意轻轻的呼气,给这首优美的乐曲加上我们柔和的口风琴声……
① 师:那我们试着演奏一遍,注意没有伴奏的小节空出来。(不加音乐)
② 师:配合上面的旋律咱们再来演奏一遍?
③ 师:不错,同学们吹得很好,这一次,老师也要加入进来,和同学们配合一下,同学们还吹刚才的部分,没问题吧?(加音乐,老师加入r和l和弦)
师:老师吹的和同学们一样吗?
那同学们在琴上来找找这两个音的位置
(将大拇指放在r上,将3指放在l上,轻轻吹一吹)1、2、3
④ 师:加入了这个和弦,咱们来吹一吹。
⑤ 师:同学们吹出的声音真好听!(中间部分,教师演奏)老师又想加入进来了,中间还有四小节,老师来演奏,这次同学们在演奏的.同时要仔细听,老师演奏的这部分和同学们演奏的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生:…………
师:这两组和弦,稍有点难度,看第一个音,它要吹几拍?
生:4拍,1、2、3、1
师:同学们来试一试?
(将3指放在d上,5指放在m上)
师:另一组旋律的节奏和刚才一组完全相同,
将2指放在si上,4指放在r上
⑴单吹这一组,1、2、3……
⑵连起来两组一起吹一吹1、2、3……
⑥ 师:让我们和着旋律完整的演奏一遍吧!
师:同学们都是最好的演奏家!你们的琴声真优美!刚刚这段旋律就是歌曲《捉迷藏》的旋律,听一听歌词中告诉我们是谁藏起来了?他们藏在了哪儿?(教师范唱)
(生回答)
师:一起来读一读歌词,注意第一、第二段歌词后半部分是一样的。
(教师首先范读歌名,轻声高位,学生齐读……)
师:和老师一起在心里唱一唱,这次注意听,为什么歌词中的这些字是红色的?
(附点音符稍长一点)
① 同学们试着跟着老师的琴声默唱一遍。
师:怎么样?轻轻地跟老师的琴声唱一唱吧……
② 跟着老师的琴唱一唱
③ 同学们看,这几个音,是几拍子?(长音要演唱准确)再跟琴来一次,声音轻一点,表情?
④ 跟着歌曲的伴奏,我们完整的演唱一次,这一次,我们就是那几个可爱的小娃娃,听哪个小娃娃的歌声最动听……
师:美妙的歌声,在电子琴的伴奏下真是动听极了,如果加上同学们优美的口风琴声,歌曲将更加完美?谁愿意用你的口风琴给我们大家伴奏?
(找4、5个同学吹奏口风琴,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这首歌曲《捉迷藏》,并且一起做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高兴吗?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一直开心快乐的学习、实践、创造。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名博学多才的小音乐家……这节音乐课咱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音乐课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能够了解蒙古族的风土热情,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技能目标:能够用高兴地心情、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认识并掌握356的音高,能够边做科尔文手势边视唱本歌曲普。
情感目标:通过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实践创编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用高兴的心情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舒展的情绪。
教学难点:认识并掌握歌曲中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的时值以及歌曲的创编环节。
教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边做科尔文手势边唱C自然大调音阶,A自然小调音阶。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下面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
开心列车快乐列车幸福列车
呜-轰隆咔嚓咔嚓
2、旅客朋友们,内蒙火车站到了。让我们一起骑马扬鞭去到草原逛一逛。律动《草原就是我的家》。
3、介绍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学习歌曲
蒙古族人这样热情好客,他们为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聆听歌曲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生谈感受。
2、再次聆听歌曲,说说有没有相同的乐句。
3、边划拍边轻声按节奏朗读歌词。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并掌握其时值。
4、闭口微笑哼唱歌曲旋律。
5、用lu来演唱歌曲旋律。
6、先读一遍曲谱,然后在视唱曲谱。
7、边做科尔文手势边读曲谱,然后在边做手势边视唱曲谱。
8、随琴轻声填唱第一段歌词,熟练后填唱第二段歌词。
9、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10、师生接龙、生生接龙演唱歌曲。
11、用高兴的心情演唱歌曲,唱出蒙古族热情豪放的情感。
12、找同学演唱歌曲。
四、创造表现
1、同学们唱的真好,老师也被你们的歌声感染了,老师都想翩翩起舞了。(学习蒙古族舞的基本动作)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然后分组表演。
2、同学们的舞姿真优美,为了让草原上的歌舞更精彩,我们一起来为它伴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时候不早了,我们今天的旅行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了解了蒙古族人的风土人情,使我们更加热爱蒙古这片辽阔的土地。就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离开这恋恋不舍的旅行吧!
音乐课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2.感受音区域中低的位置,分辨音的高低。
3.能按音乐的节拍协调地做动作,学会听音乐做跑跳步。
活动准备:手偶小燕子一只,公鸡、老牛的教具各一只,燕子图―张。
活动与指导:
1.在音乐的伴随下,上身挺直动作与音乐合拍做跑跳步依次进入教室。
2.感知音的高中低。
(1)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学习的内容出示公鸡,每天早晨大公鸡很早的就起床了,高声叫着:大公鸡真勤快!请幼儿学会公鸡、老牛的叫声并回答:准的声音高,准的声音低,辨别声音的高低。
(2)老师弹奏一首乐曲,分别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让幼儿随音乐合拍的拍手。
当听到高音旋律时,双手在头上拍手,听到中音区旋律时,双手在胸前拍手,听到低音时双手在腿部拍手。
3.歌曲:《小燕子》(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燕子从暖和的南方飞回来了”出示手偶小燕子,“它高兴得唱起歌来了,老师范唱全曲《小燕子》,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小燕子”图片,图片上画有红红的.大阳、绿草地、天空飞着小燕子,老师用清唱的方法再次为幼儿范唱,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3)请幼儿随教师的琴声一起练习节奏说白:②和暖的太阳照大地,花儿开放,小草绿。
(4)学唱歌曲,重点唱好一词两音和像声词,吐字要清楚,音要准。
(5)复习歌曲:《多愉快》。
提示幼儿大家要听前奏整齐的开始和结束,唱叫要合音乐的节拍做动作。
用自然欢快的情绪演唱。
可利用领唱,分组唱的形式练习。
4.律动:《翘翘板》(1)幼儿听乐曲感受三拍子的特点,柔和舒缓:强弱弱,先用自己的两个胳膊按节奏左右上下动,幼儿已有玩翘翘板的生活体验。
(2)幼儿自由结合分二人一组按音乐的节奏上下的动。
(3)启发幼儿两人要:互相配合做动作,膝关节屈伸运动,体验身体升起降落的感受。
5.舞蹈:《快乐舞》幼儿听音乐信号迅速成圆圈站好。
“小朋友在玩翘翘板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非常快乐”“好,那咱们一起来跳个快乐舞吧!”音乐响起幼儿随之舞蹈。
提示幼儿按音乐合拍的跳,动作要自然协调,尤其是跑跳步,要抬头挺胸。
结束部分: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的做跑跳步出教室。
音乐课教学设计5
课型:唱歌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唱,初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品味它经历的百年沧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唱《卢沟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增加学生对音量的控制力,并进一步调整学生歌唱时的声音状态。
3、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和谐均衡的声音及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教师唱一个音符,学生找其上方三度音符,并体会和声效果。
2、教师唱一个音符,学生找其下方三度音符,并体会和声效果。
3、总结合唱技巧,介绍三度关系在合唱中的应用。
二、图片导入
1、观赏卢沟桥的照片和千姿百态的狮子。
2、教师简介卢沟桥的历史。
3、学生读P32拓展资料,了解“七七事变”。
三、学习《卢沟谣》
(一)初听歌曲,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讲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第二段讲了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故事。
2、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方式?
朗诵、齐唱、合唱。
(二)突破难点
1、找出出现合唱的乐句。
每段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结束句。
2、教师范唱,学生找出两个声部之间的关系。(三度关系)
3、高、低声部分别学习。
4、两个声部配合演唱。
(三)复听歌曲
1、一边听,一边跟随音乐默唱。
2、学生总结朗诵部分的节奏特点,自主学习朗诵部分。
3、问题:歌曲的两段乐谱为什么不用反复记号,而是分开写的呢?
学生比较两段旋律的区别,并唱一唱。
4、小组讨论:为什么使用了装饰音(前倚音)?
模仿语言中的二声,使语言与旋律相融合。
(四)完整演唱
1、教师钢伴,学生演唱两段旋律。
2、听原唱,学生体会情绪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3、跟伴奏完整演唱。
提醒高声部同学在高音部分不要喊唱,把控高位置的声音,通过腹部力量增强音量。
四、课堂小结
1、情感升华。
2、课后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板书设计:
音乐课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剪羊毛这首歌曲是一首在澳大利亚广为流传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皮袄”来形容了工人们剪下来的羊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歌曲为2/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1乐句中前三句乐段的节奏基本一致,附点八分音符贯穿其中,句末都以“X.X︳X0”这一节奏收尾,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第二乐段前两句的音调高昂,旋律起伏大,节奏明快,与前段行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重复了第一乐段的三四两句,表现了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
3.情感态度目标:在学唱歌曲过程中体验牧民们劳动的快乐与意义。
【教学重点】
1.以愉快而有趣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2.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呢?哦,原来是喜羊羊跟他的朋友们。师问:他们要准备过什么节日?学生答:剪羊毛节喜羊羊说啊,小朋友们,春天了,我想换一身新衣裳,谁来替我剪羊毛啊!那你们先来模仿下剪羊毛的动作吧!
师:小朋友们,剪羊毛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啊?
生:卡擦卡擦卡擦卡擦
师:哦,老师觉得这太普通了,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把他变成音乐的剪刀,有节奏的来剪羊毛吗?(出示节奏)老师这个节奏当中啊,出现了一个附点节奏。我们跟着来试一试吧!师:哦,你们都剪得这么棒,老师也想试一试:
XX.X|XX.X|XX.X|X0
音乐课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上口琴课。
2、通过口琴吹奏,培养对口琴学习的兴趣。
3、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吹奏《多年以前》第一排旋律,尽量找准音的位置,吹准音高。
4、尽量做到连贯和流畅。
教学重难:
快速找准位置,用平稳的气息吹准音高及歌曲的`旋律。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口琴一把。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基本训练:吹奏“1、2、3、4、5、6”和四条练习曲
1、准备
2、口型
3、吹奏
2/4 ||:1 2|3 — |3 2|1 —|1 2|1 2 |1 —:||
2/4 ||:1 2|3 4|4 —|4 4|3 3|2 2 |1 —:||
2/4 ||:1 2|3 4|5 —|5 5 |4 4|3 3|2 2:||
2/4 ||:1 2|3 4|5 6|6 5 |4 3|2 1|1 —:||
4、抽查:
三、复习吹奏《小星星》
四、教学《多年以前》
聆听
1、播放歌曲,学生聆听。
2、跟唱歌曲;
3、教师有感情地弹奏,学生思考:歌曲体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4、教师介绍歌曲:
视唱
1、出示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处理第三乐句的节奏。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0|4 32|1 0|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32|1 — — 0|
5 43 2 。 5 |4 32 | 1 0 |5 43 2 。 5|4 32 | 1 0 |
1 12 |3 34 |5 65 |3 0|5 43 |2 32|1 — — 0|
2、学生唱曲谱:
3、随琴轻声唱歌词,表现力度和情绪。
学奏
1、教师示范吹奏全曲: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2)说一说你观察到什么?
3)教师小结:
连贯和流畅,气息均匀,口琴滑动。节奏型:X XX|
2、跟老师一起学一学第一句:
试着快速找到音符“1”的位置,往左滑动口琴,吹准音;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逐个、小组、大组吹奏,评价。
5、齐吹:
6、展示与评价
五、教师小结:
六、作业布置:
1、洗口琴
2、将练习曲抄在本子上。
2、回家练习吹奏《小星星》和练习曲《多年以前》,每天20分
教学反思
在口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作明确的要求:
一、学生的演奏姿势要正确,教师应严格把关。特别是吹奏时的嘴型要统一,切忌出现嘴唇与口琴接触过紧或过松,过紧容易造成嘴唇破裂;过松就像金鱼吐泡泡一样,影响演奏的连贯流畅,影响气息的处理。以自然放松状态最佳。
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聆听的习惯;观察的习惯;积极投入的习惯;认真练习的习惯;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以保持音乐课堂动静结合的合理状态。
音乐课教学设计8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音乐
3、课时:2
4、课型:唱歌综合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准确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和复习休止符,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和生活、劳动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广泛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歌曲正是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的形容通过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以“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童真。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旋律以分解的主和弦音进行,使得曲调色彩十分明亮,情绪轻快活跃。
四、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在歌唱中的情绪及表现作用,准确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五、教学难点
1、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六、教学方法
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澳大利亚吗?
学生:没有(有)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个美丽的国家,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迷人的风光。【放课件】(介绍图片:澳大利亚不但风光秀美,它还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世界上养羊数量最多的国家。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养羊的工人们都要把羊的身上的`羊毛剪掉一些,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很辛苦,于是就一边唱歌一边劳动。)
教师: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片,让我们大致了解美丽的澳大利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出板书】。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9页。
(二)学习歌曲
1、听中思,思中疑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遍歌曲,边听边思考:【出示问题】
2、工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
(愉快、高兴、轻快、富有弹性)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3、看中听,听中辨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些节奏,你会读吗?【出示节奏】
教师:同学们集体用da读一遍。
把第二拍的十六分音符读成“啊”,同学们来一遍。
很好,再看到下面这条节奏,把“啊”连起来,同学们读一遍。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谱,谱子上哪里有这个节奏?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遍谱。
学生:演唱一到三行谱。
教师:同学们唱得真好!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后面的节奏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结尾处都有一个四分休止符,反复出现的节奏)
学生:结尾处都有0。
教师:你们的眼力真不错!你们刚刚所说的就是音乐中的休止符,
你们知道休止符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休息的作用,休止的作用,停顿的作用。
教师:对了!表示音的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听老师示范两种旋律,说说哪一种是有休止符?哪一种没有休止符?(教师用“啦”示范)
学生:第二种。
教师:那你们来试试用“啦”来唱一下。(教师弹奏钢琴,学生用“啦”来演唱)
教师:有点找到感觉了,请同学们的声音再清脆一点,再来一遍。
教师:嗯!我发现同学们学东西还是挺快的!那现在我们就要完整的来一遍,唱歌谱,请用手指指着歌谱来跟老师一起唱。
学生:指谱跟唱。
教师:很好!现在唱歌词!
4、听中创,创中编
教师:很好!我们中国有为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你们认识吗?她当时也在悉尼歌剧院演唱了这首剪羊毛,想看看吗?
学生:想!
教师:作为第一位登上悉尼歌剧院舞台的亚洲艺术家,我们真为她感到骄傲!你们看她有伴唱、有指挥、也有伴奏,是不是很热闹?那我们也来像她一样。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个律动游戏,老师把同学们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右边的同学,第二组左边的同学。第一组出来拿沙锤,第二组出来拿双响筒。拿了沙锤的的同学们读第一条节奏(连续两遍),双响筒的同学们读第二条节奏(连续两遍)。
教师:非常好!那我们准备好为这首歌伴奏。边打节奏边唱!
八、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学习剪羊毛,我们知道了澳大利亚是一个热爱劳动的国家,他们劳动时的那种喜悦的心情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学习,希望同学们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好的明天!同学们,再见!
音乐课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2、歌曲《牧童谣》表演
3、集体舞:《小牧民》
4、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木琴独奏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2、通过学习集体舞《小牧民》,使学生初步接触蒙古族舞蹈的风格韵律,学做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
3、通过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乐曲的风格、节奏上的特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
集体舞:《小牧民》
教学难点:
感受《我是人民小骑兵》风格、节奏上的特点。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表演歌曲《牧童谣》;综合训练。
1、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2、请同学们试着背唱牧童谣,并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
3、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段数多、歌词较多,仔细观察它的歌词有什么特点?(问答式)
我们用什么演唱方式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点呢?(男问女答、女问男答、领唱与合唱等)
分别练唱。
4、请同学们上前表演自己编的节目。
优秀小组给红花。
5、请同学按照书上综合训练三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集体舞表演。
1、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像我们学唱的牧童谣就是有风味的'歌曲。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我国蒙古族的风格的一段舞蹈。
2、学习单一动作。教师示范讲解硬肩、笑肩、挤奶等动作。
两人一组练习。
3、分解动作进行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将整套动作串联起来完整练习。
4、跟着音乐练习。注意引导学生质朴的情感表演劳动时的喜悦。
5、请同学上前表演。
四、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1、教师介绍: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欣赏一首民族风味的乐曲-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初听乐曲。
讨论:从教材中的插图请你说说这首乐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复听乐曲,请同学边听边随音乐做动作。
思考:乐曲是怎样表现小骑兵由远至近的?
回答问题(用强弱)完成听听想想。并用双响筒随音乐敲一敲。
五、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我是人民小骑兵
勇敢、努力克服困难
音乐课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歌曲《丰收之歌》,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能感知歌曲的旋律走向。
2、技能目标:
能运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能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他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能体会歌曲中欢乐、热烈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感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道具和打击乐器进行创编,并能参与到不同的音乐活动中。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合作法、创编法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欣赏一组图片,并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师语:同学们,欣赏完这一组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生汇报
师语:同学们说得真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在丰收时节创作的歌曲。
2、学习新课
1)初听音乐,说感受。
A、听完这首音乐,你感受到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么样的?
B、生汇报
师小结:歌曲的速度是稍快的,情绪是欢快地。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描述的场景是丹麦人民在地里劳作时的情景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可以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吗?
生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老师来范唱一遍,你们细心聆听,感受一下旋律的走向。
2)师范唱
3)按节奏领读歌词
4)跟琴唱简谱
5)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6)自主学习第二段歌词
7)检验学习成果,并解决难点句
8)跟录音完整唱
三、拓展创编
1、变换速度唱(改用稍慢的速度演唱)
1)请学生说说采用不同速度演唱的感受
2)师小结
2、器乐伴奏
1)拿出铃鼓、碰铃等乐器为歌曲伴奏
2)老师演示,生练习
3)师生合作(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音乐感觉来拍打节奏。)
3、丰收的季节是如此的美好,老师也想表达一下自己喜悦的心情(老师拿出道具边唱边演)
1)师表演
2)师生合作,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
四、小结和拓展
1、课堂小结——(师结语: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与他人分享快乐,分享劳动成果的季节,所以,同学们,你们也要学会做一个懂分享的人哦。不同的国界,不同的地方,表达丰收喜悦的方式也会不一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民歌《丰收锣鼓》,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庆祝丰收的场景,用愉悦的心情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堂吧。
音乐课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三、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教学重点: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音乐启发学生参与表演及创作,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草原图片的播放,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大草原。
2.学生自主分组,讨论交流我国的草原分布状况及对蒙古族各种文化生活。
二、新课教学:
1.初步感知:①欣赏歌曲《牧歌》,学生初步聆听后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②复听歌曲《牧歌》,引导学生发现旋律的特点(曲调悠长、速度慢、抒情、宽广)。
2.探究:
①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老师,看着乐谱和歌词哼唱,找出歌谱中的音乐符号,并探究这些符号的特点。
②学生根据哼唱讨论探究本首歌曲的节奏特点。
③再次跟钢琴哼唱旋律,之后请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诵歌词,通过旋律的哼唱和歌词的朗诵引导学生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的关系。
④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全曲。
三、巩固拓展
1.欣赏著名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牧歌》与无伴奏合唱《牧歌》,比较两种演唱形式的区别。
2.欣赏舞蹈片段《牧歌》,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3.学生以五人为一组,任意选择一项任务(a.编一段歌词或编一段舞蹈律动b.写几句赞美的语言表达此时此刻的感情c.画一幅美图),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播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学习完这首歌曲之后的感想。
音乐课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3、通过简单的律动,体味朝鲜族舞蹈的内在韵律,即以内在的呼吸带动外在的动作,并以此进一步感受朝鲜音乐的特征。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时,注意学生较容易唱错的几小节。
2、为歌曲伴奏,注意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老师做几个动作,请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师做西藏舞、新疆舞、蒙古舞、朝鲜舞动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2、播放歌曲视频,教师介绍“朝鲜舞”,学生试着跳一跳。
3、你觉得刚才这首歌曲怎样?学生谈感受——是三拍子还是二拍子——学生试拍。
4、揭题:《桔梗谣》听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出示图片,教师介绍,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5、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
出示卡片1前4小节,教师范唱。学生随教师的教棒点谱学唱,边唱边拍节奏(2——3遍)——出示卡片2后4小节,方法同上——1+2完整唱一边,唱好前八小节——3、4、5、6四张卡片由学生组长抽签,各组一张卡片在组长带领下自学——教师巡回指导。(重点:辅导抽到卡片5的一组)
要求:声音轻,不影响其他三组的学唱,把卡片集中按序号排列在黑板上,教师指挥,各组接唱,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齐唱——用竖笛吹一吹。
(2)学唱歌词。
放录音,学生轻唱——提醒同学们应注意的乐句——重点练唱:第二句的符点、第四句的连线、符点、第五句衬词、最后一句的连线。
(3)谈谈:你觉得应怎样唱?(用欢快的情绪唱一唱,表现人们喜庆丰收)
三、创造表现
学生齐唱——分组表演——配上伴奏完整表演——集体表演展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朝鲜族音乐及朝鲜族的舞蹈,希望小朋友们在课下能够多了解朝鲜族文化。
音乐课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剪羊毛》这首歌曲是一首在澳大利亚广为流传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皮袄”来形容了工人们剪下来的羊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歌曲为2/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第1乐句中前三句乐段的节奏基本一致,附点八分音符贯穿其中,句末都以“X. X︳X 0”这一节奏收尾,第四乐句从高音“2”的附点节奏开始,连续级进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第二乐段前两句的音调高昂,旋律起伏大,节奏明快,与前段行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重复了第一乐段的三四两句,表现了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
3.情感态度目标:在学唱歌曲过程中体验牧民们劳动的快乐与意义。
【教学重点】
1.以愉快而有趣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2.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呢?哦,原来是喜羊羊跟他的朋友们。师问:他们要准备过什么节日?学生答:剪羊毛节喜羊羊说啊,小朋友们,春天了,我想换一身新衣裳,谁来替我剪羊毛啊!那你们先来模仿下剪羊毛的动作吧!
师:小朋友们,剪羊毛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啊?
生:卡擦卡擦卡擦卡擦
师:哦,老师觉得这太普通了,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把他变成音乐的剪刀,有节奏的来剪羊毛吗?(出示节奏)老师这个节奏当中啊,出现了一个附点节奏。我们跟着来试一试吧!师:哦,你们都剪得这么棒,老师也想试一试:
X X.X | X X.X | X X.X | X 0
音乐课教学设计1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
2、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尝试运用绘画的方式记忆歌词。
3、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配合、互相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2、物质准备:录好的歌曲伴奏、幼儿操作板块、笔、纸等。
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感受滑稽、可笑的歌词,体验快乐的情绪。
教师演唱后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事情?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听得不太清楚,我们再来听一次,这一次呀,小耳朵可要竖起来听好哦!“听了这个歌曲,有什么感受?”
二、学唱歌曲
1、跟音乐练说唱
你们平时是这样穿的吗?你们是怎么做的?(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颠倒’),那我们一起来学吧!我们先跟着音乐来轻轻地说唱歌词!
2、听音乐轻声哼唱。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不错,我们来轻声唱唱看!”“下面,汤老师要把音乐放大一点了,你们也要大声唱出来哦!”
3、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下面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试着表演表演,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三、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创编歌曲。
1、启发幼儿把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颠倒着说出来。
“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2、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歌词
“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3、引导幼儿四人合作,创编歌曲
“小朋友们编唱得真不错,你们现在可都是小小创作家哦!汤老师有件事要麻烦你们,请你们4个好朋友为一组、将自己想到的一句颠倒的话或一件颠倒的事情画下来,贴到一块板上,编一首完整的曲子,小组看图演唱。
四、活动延伸
师生共享创编的歌曲与快乐。
各小组表演自己创编的歌曲,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互学。
教学反思: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结合“动物世界”这一主题活动,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运用日常活动中的内容设计了这一具有特色的童谣——《颠倒歌》。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一是引出主题,激发兴趣。猜谜语:什么动物森林里称大王?什么动物力气?(狮、大象)接着播放FLASH课件,你们要仔细地听才能听出特别在那儿”来吸引幼儿,每个孩子都抱有好奇心认真地听《颠倒歌》,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锻炼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幼儿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不合事理的事情,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小老师称大王”“大狮子很害怕”“蚂蚁扛树”“大象没力气。“真滑稽、真奇怪、真好笑、怎么都是颠倒的。”
反思:在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我只是老师初浅的表面性地回应了幼儿,没有抓住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颠倒的含义,当幼儿说到颠倒时,应该抓住“颠倒”两字,让幼儿说出颠倒的意思或句子,当幼儿提到某句时,应逐句讲解此句的含义,让幼儿真正理解颠倒,为创编做好铺垫,而不是直接告诉儿歌的名称。
二是学念学唱儿歌,感受韵律。当我出示图谱边念儿歌边贴出儿歌中相应的事物时,就让幼儿为我拍节奏,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拍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幼儿学念时采取了多种方式:集体念、个别念等,念时边引导有节奏地拍手念歌词。
反思:让幼儿再次倾听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儿歌韵律和节奏,但由于能力弱的几位幼儿还没有熟悉儿歌,节奏把握也不是很好,使得这些幼儿对于歌曲掌握程度不佳。可以适时出示下节奏图谱方便弱的幼儿掌握节奏,也方便音乐感强的幼儿巩固。
三是重点的创编的环节,出示了小鱼儿、天空、海洋、小鸟、公鸡还有母鸡等图组,让幼儿根据颠倒国的世界来创编。小鱼儿原来是生活在哪里的?在颠倒国它又该呆在哪里呢?
反思:部分幼儿由于在中班老教材中接触过这个歌曲,一下子就说出了小鸟儿游泳在海洋里,小鱼儿飞在蓝天里。而其他的幼儿也能都感受并理解颠倒国的世界中的颠倒。并学着把歌词填进去。
总之,由于有了先前的经验与理解,孩子们的回答就像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小鱼飞在蓝天中;小鸟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们口中的颠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不受拘束的孩子个个都是创造美的天使,激发了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音乐课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1、歌曲:牧童
2、音乐游戏:走走跳跳
教学目的:
1、学习用O母音的正确发音,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赞美的感情演唱《牧童》。
2、用不同的走和跳的方法,感受和表现音的强弱。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第26页综合训练一)
注意:唱“O”音时,口形不要过大,口腔打开,好像含有半口水的状态。
二、学唱歌曲《牧童》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草原上玩,去看一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
3、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听唱法学唱歌曲。
5、处理:
用柔和、甜美的声音,稍慢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一小节一换气,换气要快,不留痕迹。
结束句用渐慢的速度演唱。
三、音乐游戏:走走跳跳
1、讲解游戏方法:
部分学生围成圆圈面向圆心站立,老师一拍一下拍打大鼓,学生扮演大鼓上的小米粒,随着鼓声自由地向圆心蹦跳,教师拍得越响,学生跳得越高而重;教师拍得弱,学生跳得低而轻。
2、做游戏。
3、教师讲评。
四、小结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听听它们在做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课题:牧童总课时数:第2节
2、欣赏:鸭子拌嘴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鸭子拌嘴》,让学生感受民间打击乐器运用力度变化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难点:欣赏《鸭子拌嘴》,感受力度变化。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复习:
1、集体演唱《牧童》。
2、做游戏《走走跳跳》。
三、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的朋友到了,它是谁?
1、教师拍击节奏,请生猜是谁?
2、请学生拍击,并说说怎样表现强弱?
四、欣赏:鸭子拌嘴
1、导入:同学们,大鸭和小鸭现在在做什么?它们拌起嘴来了,我们一起去听听它们在说什么?
2、初听乐曲。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当时情景怎样?
复听全曲。
3、请一部分学生用乐器表现出强弱,另一部分扮演。
五、大鸭和小鸭回家了,我们也下课吧。(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大鸭小鸭
强弱
课后小记:
课题:洗手绢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
2、欣赏:我的小鸡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我的小鸡》,进一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和节奏。
2、初步感受和分辨音的高低。
教学重难点:听辨音的高低。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音的强弱。
请生听辨:几组音的'强弱。
2、教师展示几组声音。
大尺子小尺子
水杯满水杯不满
请学生说是否有变化
3、教师指导学生得出:
物体体积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
物体体积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
4、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三、欣赏
1、上节课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小鸭作客,今天老师又给大家请来了小鸡。
初听乐曲。
2、提要求后复听。
请学生闭上眼睛细听
再说说你“看”到的小鸡是什么样子的?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再次复听全曲,请学生跟着做律动。
四、小结:
作业:下节课别忘了带手绢。
板书设计:声音的高低
物体大低
小高
课后小记:
音乐课教学设计16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音乐,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响效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时不与他人相撞,并喜欢向别人学习。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素材、太阳牌,乌云牌,雨滴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雨滴》
“宝宝们好,我是雨滴姐姐,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二、导入
1、出示“太阳牌”:这是谁啊?太阳公公挂在天空中,天气好不好?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呼……哎呀,谁来啦?(出示乌云牌)大乌云飘来了,天要怎样了?天空下起雨来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样落到地上来的?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下小雨的声音)听,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下大雨的声音)
3、雨滴姐姐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大雨的声音,小雨的声音)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次放录音,进行分段欣赏)
4、那雨滴是怎样跳着舞落下来的'呢?(请幼儿自由跳)这个宝宝跳地真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多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
三、音乐表演
宝宝们,现在,我们来听着雨声来跳舞喽!听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声音就做轻轻下雨的动作,听到哗啦啦下大雨的声音就做大雨点哗啦啦落下来的动作。
四、结束活动
音乐课教学设计17
本课教学目的: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用愉快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碟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精彩2分钟展示,师生问好。
1、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澳大利亚吗?
生:没有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这个美丽的国家,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迷人的风光。【放课件】
师:澳大利亚不但风光秀美,他还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国家”。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世界上养羊头数最多的国家,
每当夏天来临的时候,养羊工人们都要把羊身上的羊毛剪掉一些,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很辛苦,于是就一边唱歌一边劳动。
师:看完这些美丽的图片,让我们大致解了美丽的澳大利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板书。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9页。
二、学习歌曲:
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遍歌曲。
边听边思考:
1、工人们在剪羊毛的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出示问题】
【愉快、高兴、轻快、富有弹性的】
2、你们是通过那里看出来的?
【通过优美的旋律,还有生动的歌词,有许多比喻句,比如:把羊毛比作白云、冬雪、丝绵。把绵羊身上厚厚的羊毛比作皮袄】
同学们说的真好。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教师弹琴,学生跟唱。【学唱第一段歌谱,尔后学生填唱歌词】
5、学唱第二段歌词。【分析歌词】
师:你们想一想,当人们从绵羊身上剪羊毛时,绵羊会不会害怕?
生:会的。因为人们在剪它们身上的毛时,它们害怕人们会伤害自己。
生:不会,因为人们和绵羊是好朋友,不会伤害它们的。
生;可是绵羊身上没有了羊毛怎么办?
生:它们身上的毛还会再长出来的。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每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大家都要穿着厚厚的毛衫来抵挡风寒,可是如果进入夏季,你们还会穿毛衫吗?
生:不会。
师:是啊,绵羊也跟我们大家一样,到了夏天如果身上的.毛太多也会觉得很热,所以等冬天过去了,人们就把绵羊身上毛剪掉一些,并把这些羊毛经过加工处理,这样才有了我们穿的羊毛衫。而且到了秋天,绵羊又会长出新的羊毛准备过冬。
6、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唱第二段歌词。【如果自学】
7、如果你亲自加入剪羊毛的劳动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的心情是什么样?你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8、用愉快活泼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一遍歌曲。通过歌声以及你的表情,把我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
9、分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的歌声最动听。
10、玩歌谱填词游戏,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创编: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除了用歌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下面分组讨论一下。
1、学生分组讨论。
2、启发学生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带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各小组表演。
四、小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通过学习歌曲剪羊毛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开心和自豪,让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好巧,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妈妈们的节日,妈妈辛苦了一天,希望你们回家后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以让妈妈休息一会,我们跟着剪羊毛的歌声下课【播放音乐】
下课,音乐课礼式。
音乐课教学设计18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因为只有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去进行创造性学习。
创新性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因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最基本动力,音乐课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着力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以激发、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性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机会。教师在设计中应该为学习提供友好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觉聆听、自我体验、自由评价,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性教学设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与创新的机会。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总希望老师能发现他、重视他、在学习中渴望得到成功和赏识。因此,在创新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为本,提供给学生自我表现,自我表演的时空。让他们大显身手,尽显风采。
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创造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创新课设计中,要尽力设计可激励学生创造的形式和情景,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
音乐课教学设计19
1、感受故事中的美妙音乐,乐意用语言、动作表达、表现。
2、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FLASH;拉琴画面以及梁祝音乐。
【活动过程】
看看听听阿姨拉琴
第一环节:通过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看阿姨在干什么?(出现画面)
2、让我们来静静地欣赏阿姨拉琴:好听吗?你听了小提琴唱歌有什么感觉?
幼儿可能A:很好听
教师可回应:音乐是很美妙的。
幼儿可能B:想睡觉
教师可回应:听音乐让我们很舒服。
幼儿可能C:想唱歌跳舞
教师可回应:我也有这种感觉呢,你一定想跳一个最美丽的动作。
(教师可边说边展示一个动作)
3、再次欣赏:听了这么温柔、这么美妙的音乐你想干什么?
【幼儿可能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比较激烈的动作,因此这里的策略是先让幼儿有一个感受和体验:先让幼儿说一说,个别幼儿做一做,然后再一起来试一试】
(1)听音乐用动作自由表现
【此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音乐中的表现,是否投入到音乐中,可观察幼儿的动作表现,用语言轻轻鼓励个别幼儿】
(2)老师可找找看看大家在干什么呢?
小结:小提琴唱歌是很温柔,很优美动人的。
过渡:听听小动物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会怎样?
感受理解散文诗
【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环节,通过倾听、观看来理解散文诗。】
1、听音乐倾听老师朗诵:
谁在听美妙的音乐呢?
2、观看FLASH: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美。
(1)小动物们听到音乐都怎么了?
【此时幼儿可能是说不全的,教师可提示幼儿如:那么小兔听到音乐怎么了?】
(2)再次观看FLASH:可一起跟着动画说说念念
3、为什么它们听到音乐都停下来了呢?
小结:原来阿姨拉琴真好听,小动物听到音乐都被吸引住了,都停下来欣赏了。
扮演角色表演
【以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散文诗,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1、听优美的琴声,师生共同表演
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们,看看你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会怎么样呢?
2、分角色表演
表演前可问问幼儿你是谁
关注幼儿表演前是否大胆自信
音乐课教学设计20
【教学目标】:
1、基本目标:
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并知道它是捷克斯洛伐克民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听唱法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且层层相扣。力求从听、辨、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演唱技巧在表达音乐情感中的作用,感受歌曲情绪的细微变化,让学生正确运用音乐表现要素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切分节奏的掌握X X X
2,歌曲中3段歌词中,不同歌词的高音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
钢琴、画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连音练习
【设计意图:为歌曲中较长乐句的表达做气息准备】
1 2 | 3 4 | 5 4 | 3 2 | 1 —||
Yi a yi a yi a yi a yi
注意:气息下沉,声音连贯,注意音准。
2,跳音练习
5 3 1 | 5 3 1 ||
Mi mi mi ma ma ma
注意:声音断开,并富有弹性。
3,边做手势,边唱音阶
1 2 |3 4 |5 6 |7 1 |1 7 |6 5 |4 3 |2 1 ||
三、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语: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播放《牧歌》)
四,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主观想象,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答:……
五,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
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音乐课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休止符,感受半分休止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演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点
自由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脚印谱挂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有着“沙漠之舟”称号的动物——“骆驼”。有谁能说说你们看到的骆驼有什么特征吗:
生:……(讨论)
(课件:小骆驼图片)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分享一直小骆驼的故事。
(师范唱)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骆驼出发吧!同学们起立!
(播放音乐同学们起立跟老师一起随音乐律动)
二、沙漠中的.脚印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小骆驼已经走进了沙漠,在小骆驼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串脚印。同学们听!是不是每个脚印都有声音呢?(课件:有音符的脚印)
30 30 66 6 77 5 60 60
按点一:
让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并仔细观察:哪个脚印没有声音?
A.3 B.0 C.6 D其它
师:为什么这个红色的小脚印不会发出声音的?它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个可爱的音符吧!
(课件:八分休止符)
师:让我们用手来模仿小骆驼走走这串脚印吧!(同学们在桌上模仿着走,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师:正是有了这些快乐的小休止符的陪伴,小骆驼走进沙漠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你们听!
(师范唱歌曲第一部分)
生:……
师:是的,它的脚步多么轻盈,我们一起来唱唱,感受它的这份好心情吧!
(师用琴带唱第一部分)
三、沙漠中的风沙
师:同学们,沙漠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而又艰险的地方,那里的天气自然也是多变的,让我们来看看小骆驼遇上了什么困难?
(课件:风沙声,图片)
师:就在小骆驼往前走得时候风沙来袭,但是小骆驼是个勇敢的孩子,这个时候同学们想想小骆驼面对重重困难是继续往前走呢,还是停留不动?
生:……
师:对!小骆驼特别勇敢,那你们想想小骆驼顶着风沙行走的脚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老师这有两种脚步声,你们听一听,并分辨,哪个才是遇到风沙的小骆驼的脚步声。
【音乐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03-16
音乐课教学反思05-29
音乐课后教学反思06-08
音乐课的教学反思05-25
[荐]音乐课教学反思10-18
(精选)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07-06
音乐课教学计划03-15
关于音乐课教学总结12-14
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