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17 14:55:04 海洁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充气雨衣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为生活中的一次经历: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小林淋湿感冒了。为此,他就积极开动脑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从张开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启事,将可充气的塑料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发明了实用的充气雨衣。课文4、5自然段中长句较多,朗读是个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膝”“囊”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朗读感悟1、2 自然段,了解发明充气雨衣的原因。

  4.学习思考,学会提出问题 ,并主动探究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14个汉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难点:朗读课文,联系实际,学会观察、思考。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设计

  (一)接题质疑,激发兴趣

  1.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并学会动手做一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这一主题的。

  出示课题:16

  气雨衣 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读准它的字音吗?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气的?

  教师出示充气蹦床、充气攀岩、充气水池等图片。

  2.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整理并板书出示。

  问题预设:

  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

  1.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

  2.检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词语。你觉得认读字词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读;开火车领读,随机正音;

  (3)交流识记字形。

  (4)引出多音字 转 假 缝 差

  (5)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问题。相关语句可做记号。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从哪儿发现的,教师随机引导。

  预设:读了课文,学生最易解决的问题就是“充气雨衣是谁发明的?和“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这两个问题。见此机会引导学习1、2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充气雨衣的发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韬,我们可亲切地叫他小林。随机出示关于林恒韬的文字资料:

  充气雨衣发明者:北京市打钟庙小学四年级林恒韬(男,11 岁)

  发明作品:充气雨衣,又名吹气衣。

  该作品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林恒韬被授予“小小发明家”的称号。同时充气雨衣已在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全国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在全国参赛作品中,总共评出了22个一等奖,林恒韬的充气雨衣是其中的一个获奖作品。

  真能干,你们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解决了哪个问题?

  (2)林恒韬怎么会想到发明充气雨衣的呢?你是从那写文字中了解到的?学生读相关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读。

  什么叫“顶着大雨回家”?

  小林顶着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随机朗读: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这几天,冷冷的,这样的天气,被雨淋湿, 确实冷极了。想象一下,穿着刚过膝盖的'雨衣,冒着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许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朗读这一段。

  (3)教师补充:因为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还为此请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会怎么想?谁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这个难题指什么?

  “一直”说明什么?(小林没有放弃,坚持思考)

  “……”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过程持续进行,没有结束。)

  (4)小林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从书上找一找。

  (学生说,教师出示解决图片)并板书:旋转的裙子

  (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书:铁丝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着这种雨衣,雨水不会再流到裤腿上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是什么?

  (6)这个问题小林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小林游泳的时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

  (7)充气雨衣终于发明出来了,我们也一起解决的第三个问题,大家一起再来看看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吧。

  (8)一个很简单实用的小发明,也需要发明者的细心观察,多做多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林的思考过程。

  (9)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气呢,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给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结: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2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雨天你们都使用什么雨具呢?在使用雨衣的过程中,当雨衣不够长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的`情况呢?那你想过解决的办法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小朋友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发明了充气雨衣。

  出示课题:16 充气雨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主识记生字。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4、在班上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

  5、检查识记情况:

  ⑴ 合一合:耳──关(联) 前──刀(剪) 曰──者(暑)

  ⑵ 比一比:膜──摸 胎──抬 棒──捧

  差──羞 粘──粒 泳──冰

  ⑶ 读词语:旋转 塑料气囊 膝盖

  ⑷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个自然段。

  2、下雨天,小林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想怎么改进?

  〖板书〗

  16、充气雨衣

  遇到问题──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动脑筋,做小制作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明白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词语:

  充满 联欢会 旋转 暑假 塑料气囊 内胎

  剪刀 差不多 真棒 膝盖 粘上去 游泳

  二、学习课文四到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⑴ 小林的充气雨衣的怎样发明出来的?经过了几个过程?

  ⑵ 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⑶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朗读课文。

  3、齐读四至六自然段。

  三、齐读全文,说说你认为小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你想怎样改进?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讨论。

  3、评选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动动脑筋,做个小制作。

  〖板书〗

  16、充气雨衣

  解决问题──又出现问题──发明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卡片认读生字。

  ⑵ 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 游戏识字:

  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 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 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 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 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 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 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 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④ 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⑶ 夸奖的句子:

  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想 塑料救生圈

  ? → (板画) ? → (板画) 称赞

  做 雨 衣 做 充气雨衣

  (板画) (板画)

  【作业布置】

  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识字14个,字音不易读准,字形比较复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按归类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方法识记,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很喜欢识字这一环节。本文较长,重点抓住“小林遇到几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由于长句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在朗读展示时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直到“复述”这一环节,学生才“死灰复燃”,活跃起来。可能自己高估了学生,把课文只设计了一个课时,知识点过多,也有关系。自己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朗读,旨在通过朗读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上有了体现,虽然学生在朗读时不是激情饱满,但感悟还是很深刻的。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会认“充 膝 联 旋 暑 泳 囊 剪 膜 胎 差 粘 嘿 棒”14个生字,读准翘舌音字:充、粘、差。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课前预习:

  了解与充气雨衣相关故事,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小组预习汇报,会认我会认的14个生字词,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这时,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现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2.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合作交流,检查预习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互考,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看识字卡片)

  (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

  结构相近:羞、着

  多音字:缝(fénɡ)假(jià)得(děi)

  易读错字:膝(xī)

  (5)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词语

  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联欢会、展览台、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

  三、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四、小结:

  七:作业:

  (1)连线:

  xī bāng pǐn zhān tāi

  胎 粘 膝 棒 品

  六、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嘿 泳 膜 胎 剪 充

  粘 差 缝 假 得 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积累字词。

  摘苹果,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二、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组内交流、探讨。

  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

  (1)小林发明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顺着……用心观察)

  (2)遇到问题后怎么做的?

  (联欢会上旋转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样动手实践的?

  (弯……缝……剪……买……压……吹……动手实践)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从小林发明中想一想,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怎样使设想变成现实?

  四、品味课文,表达情感

  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激发感情,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放录音。

  (雨中的孩子们穿上了充气雨衣,既漂亮又实用,一个个可神气了!)

  五、激励创新,实践体验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思考、讨论、交流)

  2.让我们也动动脑,动手做个小制作,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吧!

  六、小结

  八、作业

  1、组词:

  fēng( ) jiǎ( )

  缝 假

  fèng( ) jià( )

  板书设计:

  16 充气雨衣

  普通雨衣旋转起裙子

  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看)(想)(做)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5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读1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想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想象能力。

  (2)培养创造力。

  重难点、关键

  1.认读14个生字。

  2.默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 中不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衣气雨衣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 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坡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 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 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

  与同学讨论解决。

  2. 检查生字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卡,“开火车”读。

  (2)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相互讨论不理解的词义。

  3. 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 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四)朗读口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看课文插图(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五) 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六) 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受到启发)→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

  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爱看科学童话故事,能从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课时安排】

  共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揭示课题

  1、板书:

  雨衣,常见吧!你穿过雨衣吗?

  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看到过充气雨衣吗?

  2、这就是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出示图片)你喜欢吗?为什么?

  二、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林是怎样发明这件充气雨衣的呢?你学了课文就会明白了。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卡片认读生字。

  ⑵ 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⑶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

  难题、一直、旋转、花伞、吹气、气囊、称赞。

  2、请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设置悬念,学习课文

  1、小林为什么想发明充气雨衣?

  2、这么不方便,小林多么想解决这个难题啊?所以“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出示句子)请说说“一直”说明了什么?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小林是一直在想啊想的?

  3、正因为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就有了发明的灵感,他的灵感来自哪里?

  说说“……”表示什么?小林可能还进行了怎样的试验呢?

  4、指导朗读。

  三、复述课文,情感升华

  1、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充气雨衣的发明经过吗?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总结激励

  1、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日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

  2、总结激励:

  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 一直想 旋转起来的裙子 塑料救生圈

  做 粗铁丝 塑料环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

  2、通过默读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读14个生字。

  2、通过默读大致了解内容,了解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默读或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由默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再自由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

  1、找出生字词,自由拼读,会的.就划掉。

  2、出示不会的词语。

  3、互帮互学,降低不会的量。

  4、针对不会的教。

  5、讲识字方法。

  6、出示无音节生字卡测读。

  7、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五、正确、流利地默读课文。

  六、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想想小林是怎么改进雨衣的。

  2、想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讲讲读懂的内容。

  2、汇报、总结。(以练习形式出现)

  ————————————————

  因↑为

  小林改雨衣

  看↓到

  想↓到

  ——————————————————

  3、再默读课文,找出小林的问题。

  问题(1)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

  问题(2)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4、再默读课文,讲讲小林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5、读了课文,你觉得小林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拓展学习。

  1、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用品需要改进?

  2、讨论讨论要怎样改。

  3、汇报一两个。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因(雨湿裤腿)→发明新雨衣

  ————看表演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充、膝”等14个字,并能熟练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大意,培养初步的语言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发明制作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勇于思索、运用自身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2、激发学生对探索实践,发明创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抓住描写小林思考过程的语句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做字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邮票齿孔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发明的故事。出示课题《充气雨衣》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课件上有些生字,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

  2、小朋友们,这些字课文中的那句话中间?(多形式读)你们可以找出来吗,比比谁找得快?

  3、同桌互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2分钟时间,之后分南北半球读词语,比比哪边声音大)

  4、同桌互认字卡,看看你能记住哪些字

  5、检查记忆字形

  三、指导朗读

  1、听录音,默读课文,课文中给大家说了件什么事?谁能说一说?

  2、在故事中,小林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解决的?结合课文,说一说。

  3、在故事中,小林一共想了几次,根据课文找一找。把体会到的感悟读出来?

  4、自读课文,说一说你还有那些感悟,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找课文,指导感悟朗读)

  5、同学们,谁自己想到了新发明?举手说一说,写在课本上。

  四、小结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9

  学习目标:

  会认“充”等14个生字,掌握两个多音字。

  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

  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

  2、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一件小花衣

  3、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

  4、能穿

  5、下雨穿上最神气。

  6、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

  7、如果是一样的

  8、大家互相拍拍手

  9、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

  10、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

  11、他是谁呢

  12、读读课文就知道啦。

  二、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3、互相对读(同5、桌每人读一段)

  4、相互检查,遇到读不准的字音,相互纠正,碰到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5、课件出示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

  6、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

  三、朗读课文,大胆想象

  1、朗读课文,想一想,当大家看到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后会怎么称赞他?

  2、你对小林的充气雨衣还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请你在小组中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互评。

  3、再把课文读一读,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和大家交流。

  4、小组推荐好的想法在全班交流、评价。

  四、动脑、动手,学会实践

  1、再读课文说说小林发明了充气雨衣,对你有什么启示?

  2、你打算亲自动手做个什么小制作?

  五、小结:

  小朋友们,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动脑,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明,去创造吧!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

  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录音机、磁带。

  3、普通雨衣和充气雨衣图片及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二、合作交流

  1、分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2、识字游戏: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把游戏融入课堂,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可采取如下方式:开火车轮流读、小老师领读、抽字卡快速读等。

  3、再读课文。

  (1)通过识字练习,能把句子读通顺,准确。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感知课文内容

  4、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看──雨水流到裤腿上

  ↓

  想──改雨衣

  ↓

  做──铁丝圈气囊

  ↓

  受到大家称赞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采用新颖多变的方式,增强娱乐性,活跃课堂气氛。

  2、读句子:

  朗读写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灵感的句子,达到准确、流利。

  三、品读领悟

  1、默读课文:

  思考:1、小林遇到几次难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2、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小林“看、想、做”的内容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体会一下小作者的情感。如“想”的句子应注意略带思考的语气;“做”中体验发明过程的苦恼和快乐。找同学读,个别处可教师范读。

  3、说一说你佩服小林吗?为什么?

  抓住重点,突出教学,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能深刻感悟到小林的好品质好奇心。

  4、学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发明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的过程。

  5、朗读并能简单复述课文:

  指名读,同桌监督读,分段轮流读。还可进行评价。可自评、互评、师评。能复述课文抓住重点语句。

  四、巩固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告诉大家什么?知道了什么?

  2、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3、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读出来给大家听。

  4、延伸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愿意和小林一样也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发明家,为方便人们而善于思考吗?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识记难点,如“旋”、“囊”等。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本文时,我将识字教学放在显要的位子。执教后,我的总体体会是:由于本文“科普性”和“略读”的特点,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探究相关问题,感悟其中所折射出的道理,朗读以默读为主,轻声朗读为辅。教学中,需把握的一个主方向是,这是一篇语文教学的文本,而非科普材料,因此应竭力克服科学课的影子,突出语文性。

  为了抓住低段识字教学的重点,我有意突出了识字教学的成分,占了一定的教学时间,由于识字任务较重,如果按个个教学、分别强调的方式,不但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我设计了闯三关的识字环节,同时交流记字方法。由生字到生词再到课文中的句子,指明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课件进行检查,同桌合作“你读我来纠正”,课件出示有一定识记难点的六个生字集中交流。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生字放入词语个句子中,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识字环境,同时又能达成记词读句的目标,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识字教学还是收到了应有的成效。学生的参与面也较广,大多数学生在识字环节中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我还在理解课文内容适时指导朗读,如“换好游泳裤,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学生很容易读破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能有效克服难点。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落实,学生在字词句的收效是明显的,但我忽视了课堂效率问题,也即所花费的时间与相应成效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点对提高效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后,经同事点评,我觉得在字词句方面应该加以整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读句的方式检查字音和朗读,可以节约很多教学时间,不至于仓促地进行后来的环节。

  除了识字环节体现出了明确的意图,最后的拓展环节也同样体现出明确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充气雨衣的发明联系到身边的事物,启发思考,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用品也可以通过改进变得更加方便。我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物品,学生也能积极地思考,不会因为所列用品离自己太遥远而失去思考探讨的积极性。但因为时间仓促,这一环节并没有得以充分地展开,草草结束,没有收到该有的成效,成了本次教学的遗憾之一。另外,我只想到模仿充气雨衣的发明,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可改进的事物,忽视了指导学生交流身边已经得到改进的用品,也即学习课文后,能逆向联系生活实际,逆向的体验可能会给带去更深刻的体验。这反映出我在预设时,存在思维狭隘性,思路不够开阔。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每天10到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学习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自主质疑,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读自悟的`方式既能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但我对学生缺乏信心,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步骤束缚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飞翔的翅膀,我一步一步引领他们前进,学生学得很被动。我从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三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想到要把普通的雨衣改进一下?他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难题吗?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到讨论小林发明充气雨衣受到的启发,以及指导学生找读小林心理活动的句子,到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称赞小林,联系身边可改进的物品,都是在我逐步出示任务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成了解答问题的客体,失去了课堂主体性。因此,学生学得很疲劳,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也很冷淡,这正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终将导致课堂的聊无生趣,如果不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那么的翅膀总有一天会失去飞翔的能力。

  这一课的教学带给我很多思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在把握文本重点的前提下,大胆处理教材,大气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成效。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共同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学生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学生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如果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部分同学交流自己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己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的。

  2、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了解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2、联系日常生活,讨论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疹测

  1、检查生字的认读,听写生字。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质疑解难 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

  (读课文后知道什么,想说什么?)

  3、读课文说说小林为什么要做充气雨衣?受到什么启示?

  学习的过程中演示课件: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这件充气雨衣吗?为什么?你怎么称赞小林?

  5、小结:

  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6、思考讨论:

  ⑴ 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⑵ 怎么使想发变成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想成为小小的.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回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的发明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小林 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3

  一、教学目标

  会认 “充、膝” 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书写 “充、联” 等 7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林是怎样发明充气雨衣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体会小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小林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教师展示普通雨衣和充气雨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者的区别,提问:“你们知道这种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了解它的发明过程。”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错误。

  教师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正音后,开火车读。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 “充” 字,上面是 “亠”,下面是 “允”,可引导学生联想 “允” 字表示认可、许可,有了足够的空间才能被认可,所以 “充” 有满、足的意思。

  对于 “膝、膜、胎” 等字,可结合身体部位或实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并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小林在下雨天发现普通雨衣的缺点,通过仔细观察和反复思考,最终发明了充气雨衣。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 分钟)

  学习第 1 - 2 自然段

  学生默读第 1 - 2 自然段,思考:小林为什么会想要发明充气雨衣?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体会小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以及他从生活中获取发明灵感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小林看到裙子和救生圈时的思维过程,提问:“小林看到旋转的裙子和吹气的救生圈,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指导学生朗读第 1 - 2 自然段,读出小林发现灵感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学习第 3 - 4 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第 3 - 4 自然段,思考:小林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问题: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解决方法:在雨衣的下摆缝上一个铁丝圈,把救生圈绑在雨衣的下摆里面。

  问题:雨衣虽然能防雨,但不便于活动。

  解决方法:将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里,使用时,只要往气囊里吹气,雨衣就像裙子一样张开,雨水不会流到裤腿上,而且便于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小林在发明过程中不断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提问:“小林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你觉得他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体会创新发明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分角色朗读第 3 - 4 自然段,一人读小林的话,一人读旁白,体会小林在发明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过程。

  学习第 5 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 5 自然段,思考: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有什么优点?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 “他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获得了一等奖。” 体会小林发明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之情,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发明创造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美好。

  (四)拓展延伸(7 分钟)

  组织学生开展 “小小发明家” 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不便之处,可以如何改进或发明创造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

  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发明一种能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以适应不同季节的穿着需求;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发明一种方便携带的折叠式自行车,解决出行时自行车存放不便的问题等。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勇于尝试,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讨论中的想法,尝试设计一种小发明,可以用文字描述、画图或者制作简易模型等方式呈现自己的设计思路。

  (五)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通过学习《充气雨衣》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我们了解了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知道了发明创造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在发明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只要我们勇于尝试、不断改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小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小林一样,关注身边的`事物,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布置作业(2 分钟)

  书写生字词,每个生字抄写 3 遍,组两个词,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把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讨论生活中的小发明。

  完成课后实践作业,将自己设计的小发明思路整理好,下节课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小林发明过程:

  观察思考:旋转的裙子、吹气的救生圈

  问题:雨水流到裤腿上 - 解决方法:缝铁丝圈、绑救生圈

  问题:不便于活动 - 解决方法:粘气囊

  优点:防雨、便于活动、受称赞、获一等奖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对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但在拓展延伸环节,部分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开阔,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作业,要给予更充分的指导和评价,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4

  一、教学目标

  会认 “充、膝” 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书写 “充、漫” 等 7 个字,理解 “充气、雨衣” 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默读课文并说出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体会小林爱思考、善动手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 14 个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体会他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努力解决的精神。

  难点

  感悟小林在发明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下雨天人们穿着雨衣行走的视频,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下雨天穿雨衣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呀?”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自由发言。

  展示普通雨衣的图片,引出课题《充气雨衣》,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7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例如:“充”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亠” 加 “允” 就是 “充”;“膝” 可以通过身体部位来记忆,指的是膝盖。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正音后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如 “旋” 读 “xuán”,不要读成 “xuàn”;“暑” 是翘舌音。

  全班齐读生字,巩固读音。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20 分钟)

  学习第 1 - 2 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 1 - 2 自然段,思考:小林为什么要发明充气雨衣?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体会小林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

  提问:小林看到裙子张开的样子,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第 3 - 4 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 3 - 4 自然段,思考:小林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问题一: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解决方法:在雨衣的下摆缝上一个铁丝圈,把雨衣撑开。

  问题二:雨衣虽然撑开了,但是风一吹,就会往上鼓起来,还是会淋湿裤腿。

  解决方法:在雨衣的下摆贴上塑料膜,利用空气的压力让雨衣下摆贴紧裤腿。

  问题三:塑料膜贴在裤腿上,走起路来不方便。

  解决方法:把塑料膜改成气囊,充气后雨衣就像救生圈一样,不会贴在裤腿上了。

  引导学生理解小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体会他不断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分角色朗读小林和同学之间的对话,感受小林对发明的执着和热情。

  学习第 5 自然段

  齐读第 5 自然段,思考:小林的充气雨衣有什么优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充气雨衣既能防雨,又能避免雨水流到裤腿上,穿着方便、舒适。

  引导学生想象小林穿着充气雨衣在雨中行走的情景,感受他发明成功后的喜悦。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7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总结小林的优秀品质,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等。

  组织学生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改进或者发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布置作业:

  把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一起分享小林的智慧。

  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发明或者改进一件身边的物品,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发明或改进的'过程。

  (五)识字写字教学(8 分钟)

  出示生字 “充、漫、泳、喝、软、件、宝”,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

  教师示范书写生字,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例如:“充” 字上面的 “亠” 要写得宽一些,下面的 “允” 要写得紧凑;“漫” 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的 “氵” 要写得窄一些,右边的 “曼” 要写得舒展。

  学生在练习本上临摹生字,每个生字写 3 - 5 遍,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同桌之间互相评价书写情况,推荐写得好的作业在全班展示,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实物雨衣

  六、教学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小林发明过程:

  观察裙子→ 雨水流到裤腿→ 缝铁丝圈→ 风鼓雨衣→ 贴塑料膜→ 走路不便→ 改气囊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对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也能体会到小林的优秀品质。但在拓展延伸环节,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不够活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个别易错字的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准确性。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15

  一、教材分析

  《充气雨衣》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小林从生活中遇到的雨衣雨水流到裤腿上的问题出发,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最终发明充气雨衣的故事。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能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会认 “旋、侧” 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雨衣、袖子” 等词语。

  默读课文,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能画出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示意图。

  感受小林爱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体会小林遇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相关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难点

  体会小林的创新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展示普通雨衣的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下雨的时候我们会穿上雨衣,但是你们在穿雨衣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分享感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里面的主人公小林也遇到了和大家类似的问题,不过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雨衣 —— 充气雨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看看小林是怎么做到的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易错字,如 “旋”“泳” 等字的读音和 “袖”“膝” 等字的字形。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小林在下雨天发现雨衣雨水会顺着下摆流到裤腿上,他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从游泳圈得到启发,发明了充气雨衣。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20 分钟)

  学习第 1 - 2 自然段

  指名读第 1 - 2 自然段,思考:小林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如 “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就做成了。” 体会小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提问:小林第一次改进后的雨衣效果如何?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虽然…… 但……” 这组关联词所表达的转折关系,感受小林第一次改进雨衣的不足之处。

  学习第 3 - 5 自然段

  默读第 3 - 5 自然段,思考:小林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林从吹气球中得到启发,想到用塑料软管充气使雨衣膨胀起来的办法,并画出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发明过程。

  引导学生体会小林在发明过程中不断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重点理解 “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他没心思游泳了,换好衣服就往家跑。” 等语句,感受小林对发明的.执着和热情。

  学习第 6 自然段

  齐读第 6 自然段,思考:充气雨衣的优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充气雨衣的优点:能避免雨水流到裤腿上,穿着更方便、舒适。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总结小林的发明思路:发现问题 - 观察思考 - 受到启发 - 反复实践 - 成功发明。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呢?你是怎么解决的?或者你从小林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布置作业:把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物品,尝试设计一种小发明。

  六、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小林:发现问题 - 观察思考 - 受到启发 - 反复实践 - 成功发明

  普通雨衣:雨水流到裤腿

  第一次改进:铁圈 - 雨水打湿裤腿

  第二次改进:充气 - 膨胀 - 成功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体会其创新精神。同时,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充气雨衣》教学反思09-26

充气雨衣教案09-08

《充气雨衣》语文教案05-17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10-07

买雨衣10-05

童年的雨衣09-21

红色的雨衣11-12

红色的雨衣06-12

雨伞和雨衣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