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1-28 16:29: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十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十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子的用处,之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例1,是用尺子录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例2.安排了让学生录一条线段和录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量物体的长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渗透学法。

  本课认识I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厘米量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我都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造”的模式进行。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

  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细致、到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形成技能。

  3.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录。学生对物体的长度己有初步的认识。但这节课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必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

  学会录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筛得测最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厘米录比较短(整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

  2.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初步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子。学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尺子、剪刀、图钉、线、宽I.厘米的白纸条、小棒、彩条卡片(黄彩条长8厘米。红彩条长5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数字卡片、反馈牌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根长10厘米。竖放;另一根长11厘米。横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条线段。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可能猜竖放的长。也可能猜两根一样长。

  设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它们的长度呢?

  【设计意图】:开课。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使学生回忆己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尺子最。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刻度尺教师提出问题,折导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显示讨论题:

  1.拿出你们的尺子。认真观察。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天天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找一找。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中。

  (二)认识厘米1.1厘米有多长?请大家尝试着在尺子上指出来。

  2.电脑显示从0到1,从1到2.从2到3……每段的长都是I厘米。通过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出:每相邻两条较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从0到2.这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厘米?从0到3呢?从0到5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15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

  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用?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3、板书课题:《说声对不起》(学生齐读两遍)

  二、新授。

  1、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初读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挨 超 陆 铅 措 窘 陈 眶 彼 歉 秒 凑 谅 束

  (4)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挨打 超越 大陆 铅笔 不知所措 窘迫 陈列 眼眶 彼此 道歉 一分一秒 凑到 原谅

  结束 支支吾吾

  3、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语,在小组中讨论。

  (2)提出还不懂的词语,大家解决。

  (3)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4)在小组中学习:

  a自由读课文。

  b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c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d讨论: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上什么样的?

  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e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f指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4、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讲文明

  说声对不起

  懂礼貌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2、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

  3、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

  教学难点:

  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

  齐读课题。

  2、这则寓言的作者是孟子,他和孔子一样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

  3、“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揠”是拔的意思。

  (“揠苗助长”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指名回答。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2、教学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

  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⑵从哪些词语看出种田人很焦急?用横线划出来。

  指名回答。

  板书:巴望 好像 焦急

  ⑶“巴望”是什么意思?(盼望)

  为什么不用“盼望”而用“巴望”?(为了说明他当时心情十分焦急。)

  ⑷第一自然段讲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也就是讲清了“拔苗助长” 这件事的起因。

  板书:起因。

  ⑸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种田人焦急地想帮禾苗长高。)

  ⑹读的时候要体会种田人什么样的心情?(焦急)

  指名读,齐读。

  3、 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种田人一心想帮禾苗长高,他想出办法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2)他有没有想出办法?(有)

  哪个词语说明他好不容易想出办法?(终于)板书:终于

  他想出了什么办法?(拔苗助长)

  他有没有考虑一下这个办法好不好?(没有)

  从哪个词语看出他没考虑?(急忙)板书:急忙。

  为什么他只想出拔苗助长的办法,而没有想出别的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

  (因为他只想让禾苗长高。)

  他拔禾苗干了多少时间?(“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板书: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3)他干得“筋疲力尽”后,回到家里自我感觉如何?(很得意,自认为力气没白费。)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算”)板书:总算

  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

  (4)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教学第四自然段。

  (1)第二天,他的儿子到田里一看,发现什么?

  (禾苗都枯死了。)板书:禾苗都枯死了

  (2)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

  (拔苗助长会伤了禾苗的根,使禾苗枯死。)

  (3)齐读四自然段

  5、四人小组讨论:种田人错在哪里?

  小结:禾苗是不能拔高的,违背了它的生长规律。

  板书 :急于求成

  违背规律

  6、朗读课文

  三、联系实际谈寓意。

  1、学习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让学生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来围绕课文内容谈。

  2、请你举一举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你懂得的道理。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若举不出,则出示下列例子。

  (1)有一次,老师叫我背诵一篇课文。我没有先理解就急着背课文,结果花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背下来。

  (2)有一天上午放学,我饿着肚子回家,发现妈妈还没回来,就炒冷饭吃。我把煤气灶的火开得太大,结果把饭烧焦。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寓言《揠苗助长》,同学们从中懂得了不少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要像那位种田人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练习一。

  板书设计: ya 揠苗助长 起 因: 巴望 好像 焦急 经 过: 终于 急忙 违背规律 拔 筋疲力尽 总算 急于求成 结 果: 枯死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设想】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正是在与“朋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所以本文教学应定位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以陶治学生心灵,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观的教育。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品析优美的语言,体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研讨法、情境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长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投影:题目、作者)

  二、整体感知,交流探讨

  播放配乐朗读《山中访友》,学生听读,提示学生注意生字读音,并思考下列问题:

  1、谁能说说作者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明确: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3、从这些称呼中可看出,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讨论后明确: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5、作者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他走进山中,去会晤他山中的众朋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 ,是因为 ”的句式说一句话。

  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学生回答时可展示相应画面)

  ⑴ 喜欢白云大嫂。作者把白云的纯洁比喻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动亲切,并且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白云用自己的身躯为天空增添活力,使人仿佛感到白云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热情的大嫂,有无私奉献的秉性。

  ⑵ 喜欢瀑布大哥。他是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报,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现代社会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 喜欢老桥。老桥的特点在于一个“老”字,它像慈祥的老爷爷,无言地唱着历史的歌。世间万物在转瞬间都是千变万化的,惟有它仍矗立在滚滚流水上,散发着古老而坚韧的气息,世间的一切都改变不了它那庄严的姿态,岁月使它渐渐衰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总是永远保持同一种姿态去默默地为人们服务,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种让人钦佩的坚韧与豁达。

  ⑷ 喜欢悬崖爷爷。因为悬崖爷爷虽然没有花仙子们美丽,没有溪流妹妹清澈,但他那种无杂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脑海里,他是那么的高大,充满着智慧,他使我们明白了做人要如悬崖一样,永远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态。

  6、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三、品味语言,想象情境

  1、这篇散文景美,情美,语言更美,可谓美妙绝伦,行云流水。请自由朗读,勾画你最喜欢的句子,细心品味,说说它好在哪里?(提示学生可从词语的选择、修辞手法、人称变换、写作手法等角度去品味。)

  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⑴ 我喜欢“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了?”因为这段对古桥的描写中,人称由第三人称变成了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好象面对面地与古桥交谈、倾诉,使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更亲切、更自然、更强烈。

  ⑵ 我喜欢“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手势……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因为这一段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作者将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与整个树林融为一体,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⑶ 我喜欢“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祥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因为这一段运用了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具体、生动、形象,感情强烈。

  ⑷ 我喜欢“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因为这一段中的“撞”字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清晨一出家门就有香风扑面的感受。同时,又运用了拟人、反复的修辞方法,生动的写出了“我”出家门时愉快的心情。

  2、这样一篇美文,你们认为应怎样读?

  学生讨论后明确:

  带着好心情,心里想着美好的画面,读得轻一些,美一些。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要求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情感。)

  3、随优美的音乐,欣赏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以深情的语调朗读这篇美文,进入作者所描述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中。(播放配乐画面文字)

  四、总结拓展,探索实践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了山林,探访了“山中的众朋友”,与他们互诉心声,互致问候,最后“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

  节假日,同学们也可以像作者一样,不骑车,不带礼物,哼着小曲儿,不过为了安全,可以邀几个同伴,来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回归自然,假日──我们出发吧──走进大自然 ,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到自然中放飞心灵,你生活中就多了一个朋友。拿起笔,介绍你所看到的一个朋友吧。

  【板书设计】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山中访友 白云──大嫂 热爱大自然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瀑布──大哥 爱护大自然

  悬崖──爷爷 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

  ……

  首尾呼应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样,这一单元的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的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荷叶圆圆》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设计思路: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要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2、创设情境,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师: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看谁做的漂亮?老师也做了生字卡片漂亮吗?我们一起做游戏:看字卡,嘴巴张得大大的,不出声,让老师猜一猜,你们读的对不对?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有一个小青蛙它把大荷叶当什么了吗?(歌台)这节课我们小朋友把大荷叶当展示台,展示我们的朗读课文的水平和写字的水平,有信心吗?

  [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师:小朋友,先来展示我们的朗读水平吧!

  出示:“我会读”。什么叫我会读?我们先把课文读懂好不好?用不用老师帮忙?分小组读:先读后讨论。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板书:水珠

  蜻蜓

  青蛙

  小鱼儿)

  2、这几个小伙伴把大荷叶当作了什么?

  (板书:摇篮

  停机坪

  歌台

  凉伞)

  师:小朋友,刚才读了“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我这有个“立”字把它贴在这。(贴在小蜻蜓的后边)

  我这还有“蹲、躺、游来游去”谁来贴一贴?

  师:小朋友,我说上一句,你能说出下一句来吗?不会说的看看书。

  师:展示咱们的朗读水平,这回用不用老师帮忙?(自由读)

  师:刚才大家读的都很认真,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的眼睛。”你也眨一眨眼睛好不好,谁来试一试?

  师: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多美啊!”你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胳臂。

  师:小青蛙呱呱地放声歌唱,读完后你们也可以唱两句。

  师:下面看小鱼怎么游的,能不能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谁来读一读。

  师:现在我们来个最难的,我想找同学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都读出来。谁来试一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授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识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三、学写生字。

  师:展示我们的写字水平。

  出示“我会写”。写字时注意什么?

  观察“朵、机”写时注意什么?书空,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出示:你会连吗?

  小水珠的

  停机坪。

  荷叶是

  小蜻蜓的

  摇篮。

  小鱼儿的

  歌台。

  小青蛙的

  凉伞。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能读出2句句子的不同语气。

  3.知道喜鹊体态优美、鸣声清脆,能消灭害虫,深受人们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投影。师:早春二月,阳光和煦。瞧,是谁站在枝头,尽情歌唱,传送着春天的信息?

  2.板书课题,读题。你们喜欢喜鹊吗?观察图片,结合课外知识进行交流。

  3.今天,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来了解喜鹊。

  二、初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从课文中你对喜鹊有什么新的了解?

  2.交流,并随机出示学生讲到的生字。

  3.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4.小组学习生字,并交流记字好方法。

  5.游戏:(1)“生字大搬家”(2)“抢占高峰”。开双列火车,两两抢读,看哪一组抢到的字多。(3)游戏:“眼力大比拼”读词比赛。

  6.全班接龙读课文。集体正音。

  三、熟读体验。

  1.选择喜欢的小节读一读,说一说:我喜欢喜鹊,我知道它( )。

  2.交流。理解:预兆、吉祥等。

  3.学习第三小节。

  (1)谁见丁喜鹊都会夸它长得漂亮,再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划划有关的句子,圈圈有关的词语,

  (2)小组学习,用自己的方式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3)小朋友,这就是喜鹊,喜鹊的全身……那么可爱。师生合作看图介绍。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4.比较句子:多可爱的喜鹊,你们喜欢它吗?

  (1)出示句子:喜鹊体态优美,鸣声清脆,又能帮助人们消灭害虫,人们怎能不喜欢它呢?

  喜鹊体态优美,鸣声清脆,又能帮助人们消灭害虫,人们非常喜欢它。

  (2)小朋友,轻声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指导朗读。指名读。分组比较读。

  四、巩固拓展。

  游戏:漫游’百鸟林”

  1.读字、词:咦,小喜鹊想把我们带到哪里去?我们跟着它轻轻走。

  2.听写词语:这些路牌空着,我们来帮它写一写。

  集体纠正:吉祥活泼悦耳冰天雪地生机勃勃

  3.拓展练习:哇,这里的鸟可真多,仔细看看。

  (1) 让我们来认识这些人类的好伙伴们。(媒体介绍:百灵鸟、黄莺、画眉、杜鹃等)

  (2) 评选知识大王:你了解它们吗?学着课文从一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一种鸟。我喜欢_________,我知道它______。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简解

  杜牧的《山行》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分步解读,入境悟情等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基于本人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将本课的重点难点定为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媒体选择和应用

  1、网上有关图片的下载;

  2、杜牧《长安秋望》,王维《山居秋暝》,李商隐《霜月》古诗下载;

  3、古筝曲《渔舟唱晚》。

  设计理念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感知力。

  意境,即客观事物和诗人思想感情的有机统一,它是诗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意境就没有了诗:“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诵秋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将一幅绚丽的秋景图展现于我们面前。教学中我把握情与景的统一,引导学生走入诗境,感受诗情,以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

  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情境导入,初体诗境。

  二、分步解读,入境悟情。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四、整体诵读,体会诗韵。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体诗境

  1、谈谈秋天的印象。

  2、出示图画或课件,配乐朗诵《山行》。

  3、理解诗题,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形象的感知比抽象的分析讲解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感知秋天,进而引入古诗,通过图片直观感受,引发学生了解全诗的兴趣。】

  二、分步解读,入境悟情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1)运用不同手段理解“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远上”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

  “斜”教师用“简笔画”演示;

  “寒山”让学生查阅工具书或教师讲解。(从该词当中了解古诗所写的季节)

  (2)出示句式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教师引导学生讲句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讲句意。

  【设计意图:紧扣重点词,理解“远上”、“斜”、“寒山”相应词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古诗的凝练与本诗意境。】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或课件,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的地方。

  相机突出“生处”这个词义的难点。

  (2)试着让学生自己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自学三、四句。

  (1)根据学法指导,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反馈。

  (2)汇报交流,教师对重点处点拨。

  4、引导学生领会全诗的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突出“词义句意理解”的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力求改变“讲词语——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听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描述,想象一下山林的景色,引导学生把景物说具体。

  2、面对这么多的景致你想做些什么呢?

  (1)放声朗读这首诗。

  (2)画一幅画。

  【设计意图:爱动、富于想象、形象性强是儿童的共同特性。教学时对于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指导学生根据诗意作想象性绘画(非技术性)。教学中应让学生尽可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意象景色描绘出来。诗中之“画”形象化、直观化了,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入境、激情,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美的意识。】

  (3)当导游介绍此处美景。

  ……

  【设计意图:能在课堂上完成的想法让学生当堂即做,如朗诵诗,不能当堂完成的可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

  四、整体诵读,体会诗韵

  1、学生诵读,怎样才能读得美?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读出节奏美)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古诗是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适宜诵读。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既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又可使学生情感升华至对美好景物的热爱。】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1、出示杜牧《长安秋望》,王维《山居秋暝》,李商隐《霜月》。

  2、学生自由诵读。

  【设计意图:这几首诗都与秋天有关,学生通过自读,领悟古代诗人笔下秋天的千姿百态之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打开窗,迎接阳光——走出闭锁心理

  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小闷,三个星期过去了,大家也没看到她笑过、大声说话过。考完数学,因为一道简单的题目没做出,她心事重重,几天前她试图想问同桌的,可不敢开口;劳技课上,一个小小的制作难题卡住了,想让小组成员帮忙,可也不敢说,下课了也没做完……

  问:1、你有过小闷这样的经历吗?你碰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如何解决?

  2、如果你觉得在班里快乐,请说出快乐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和小闷一样苦恼,请一起欣赏片段:打开窗户

  听完快乐的理由和欣赏完作品,你和小闷怎样采集更多的阳光?(马上行动:打开窗户)小闷怎样才能不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打开心扉,走出闭锁的心理)

  过渡:任何的寂寞也抵不过没有朋友的寂寞,正如:打开窗户阳光就能进来,打开心扉,友谊之树就能枝繁叶茂,那么让我们带上小闷一起行动——

  二、让枯枝显示生命——快乐交友

  活动有关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有两棵树枝。第一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金色果实图5个、第二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红色花朵图5个、第三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绿叶图5个,要将手中的礼物送给班里最要好同学,朋友多的送完为止。

  比一比:组里哪两位同学得到的礼物最多(即:最具有人气),并将他们得到的礼物粘贴到树枝上,各小组交流,看这些树是如何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并评出最具人气的同学3位。

  议一议:最具人气的同学他们有哪些优点,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想一想:象小闷一样的同学在活动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手中的礼物没送出或礼物已送出但没有收到他人的礼物)该如何解决呢?(让小闷式的同学大方交友;同学之间伸出友谊之手互相接纳成为朋友)

  过渡:我们是同学,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你我便成好朋友,那么让我们一起——

  三、沐浴在友谊的阳光下——与友同行

  说一说:在我痛苦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徘徊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开心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七嘴八舌:在交友的路上你是否一帆风顺,和朋友交往过程中你是否也困惑过?

  情景分析:

  1、朋友要我帮他进行期末复习,我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又不好意思开口,我很为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给予和分担。要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不能过分依赖朋友。

  2、两个好友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因意见不和,面临翻脸。——你能让他们依然成为好朋友吗?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谅解、接纳与沟通。人无完人,朋友之间难免会有磨擦。

  3、我的好友小叶在网吧通宵上网和某社会青年发生矛盾,他让我不要告诉老师,并要求我和他一起想办法对付该社会青年。——你说我该怎么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讲原则,不能讲哥们义气。要帮助朋友,宽容朋友,但决不意味着可以纵容朋友去犯错。

  4、阅读报道:同寝室6名学生一起考上研究生。——如果你也是寝室中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行动?你为什么会这样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要善交诤友,不交损友。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

  道理,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升华:真正的智者是能将敌人变成朋友,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与友一起携手共进。

  四、分享友谊的快乐

  1、搜索朋友给你带来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2、将礼物树贴在本周之星栏中。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板书]

  “井底”、“大海”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

  1、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指名朗读,初步体会情感。

  4、同桌互读,将课文读正确。

  5、集体朗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四)组词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练习卷

  三、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生字。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祖国妈妈的生日在哪一天吗?(板书:十月一日)

  2、师:对了,十月一日就是什么节日?(国庆节)

  3、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欢庆》这一课(板书:欢庆),让我们一起再次体会国庆节喜庆、欢乐的气氛,好吗?

  4、师:体会气氛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看谁读得最棒的。(出示课件生字词)

  (1)生字词: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亿万、乐曲、祖国

  (2)拼音连线。

  zǔ ɡu? 欢庆 yì wàn 旗帜

  huān qìnɡ 祖国 xiàn shànɡ 洁白 yua qǔ 奏起 ji? bái 献上

  z?u qǐ 乐曲 qí zhì 亿万

  二、感情朗读,体会气氛。

  1、师:同学们真棒,生字都学会了。

  2、教师过渡: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时刻吧!(出示课件)

  3、师: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喜庆的画面,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欢乐......)好,现在我们就以喜庆、欢乐的心情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吧!(齐读、男女生读)

  4、教师范读。

  师:看同学们都读得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你们可以让老师来表现一下吗?(能)你们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用脑袋想象一下,等一会儿请你告诉老师,在你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吗?

  5、师:谁能告诉我,在你脑海里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学生反馈)

  三、分句学习。

  (教师随着学生说出的句子出示课件)

  (一)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1、师: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2、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好像看见了田野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看到田野里有什么?(学生讨论、反馈)

  3、师:田野里的果实上谁种出来的?(农民伯伯)

  4、师:是的,农民伯伯把辛勤的劳动成果献给了谁?(祖国妈妈)。当他们为祖国的生日献上果实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这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一种什么的感情?(出示课件:表达了农民伯伯( )祖国。)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

  5、师:对了,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课件:表达了农民伯伯(热爱)祖国。)

  6、师:你能用农民伯伯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比赛读)

  7、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在这句话中你能找出哪个是动词?(献上)你能用动作来表示吗?(学生示范动作)

  8、师:谁能加上动作,并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通过动作让学生了解“献上”这个词)

  9、师:你能把这句话变变小魔术吗?

  (出示课件):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田野献上。

  献上。

  (二)学习: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1、师:除了看到“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外,还有看到其他的吗?

  2、师:(出示课件、图片、句子)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3、师:你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枫叶是什么颜色的?

  4、师:看这么漂亮的枫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快乐)

  5、师:你能带着这些心情,并加上动作读读这句吗?这句哪个是动词?(举起)

  6、师:谁能读得更有感情?(比赛读)

  7、师:你知道这里的“旗帜”是指什么?(枫叶)

  8、师:你们真聪明,这里把枫叶比喻成旗帜,这个句子是什么句?(比喻句)我曾经教过你们比喻句,你能选出下面的比喻句吗?

  (出示课件):1、天上的白云好像一只小狗。( √ )

  2、小明的样子好像他的爸爸。( )

  3、一串串葡萄好像美丽的宝石。( √ )

  (三)学习: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1、师:除了看到“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外,还有看到其他的吗?

  2、师:你能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3、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吗?(学生讨论、反馈)

  4、师:你能读出鸽子的心情吗?(比赛读)

  5、师:老师曾经说过,鸽子是代表着什么意义?(和平、没有战争)

  6、师:是对,有战争的国家是痛苦的,(出示战争图片)现在你们生活中祖国妈妈的怀抱里,觉得幸福吗?(幸福)

  7、师:如果让你对祖国妈妈说一句话,你会怎样说?(学生讨论、反馈) (出示课件:请你对祖国妈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8、师:现在我们一起用热爱祖国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吧!(齐读)

  (四)学习: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1、师:还有谁看到其他的?

  2、师:(出示句子)你能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3、师:大海也为祖国妈妈的生日奏起了乐曲,你们想听听是什么乐曲吗?(播放《生日快乐》《爱我中华》)

  4、师:好听吗?这句里有两个相同的字,但是读音却不同,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出示课件: yua (音乐、乐曲)

  乐

  la (快乐、欢乐)

  5、师: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四句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五)学习最后一句: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1、师: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1)万丈高楼平地起。(2)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3)申请奥运成功。(4)嫦娥飞越太空。

  2、师: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六十一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吗?骄傲吗?

  3、师:那么我们一起以自豪、骄傲的心情来读最后的句子。(出示句子)(齐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

  4、师: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可书上说是十三亿孩子,你如何理解?(出示选择题:十三亿孩子是指:( B )

  A、中国的全部孩子。

  B、全中国的人民。

  5、师:对了,全国人民都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这代表着人民对祖国的什么感情?

  6、师:你们也爱祖国吗?(爱)好,我们一起用感情地读好这篇诗歌,看谁读得最好的。

  四、延伸拓展。

  1、(出示课件)你会怎样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2、学生讨论,再反馈。

  五、练习巩固。

  一、连一连。

  献上 旗帜金黄的 旗帜

  举起 鸽子火红的 果实

  飞着 乐曲洁白的 乐曲

  奏起 果实欢乐的 鸽子

  二、仿照例子写一写。

  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献上 。

  2、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飞着 。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背诵《欢庆》给父母听,明天过关。

  板书: 欢庆

  田野 献上 果实

  十月一日 枫林 举起 旗帜 热爱祖国

  国庆节 蓝天 飞着 鸽子

  大海 奏起 乐曲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十篇】相关文章:

1.【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十篇

2.【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十篇

3.【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十篇

4.【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十篇

5.【精华】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十篇

6.【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十篇

7.【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十篇

8.【精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五篇

9.【精华】教学设计方案锦集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