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钱学森》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钱学森》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语言形式,领会写法特色。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1、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复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爱国)
3、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感受他的赤子之心。
二、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
1、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谁来读他第一次说的话)
(一)出示语句:“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出示第二节)
(1)指名谈体会。
(2)“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钱学森做了什么?两个“最”意味着什么?
当时,钱学森和老师一起研究罗斯福总统钦定的火箭发射、原子弹和氢弹。他曾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他说——导读句子。
(3)如果钱学森选择留在美国,将意味着什么?想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汽车、洋房、钱财、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与同行一起研究的氛围……)可是他说——齐读句子。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意味着他要放弃——29岁就被聘为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放弃——放弃——
(4)钱学森的赤子之心不因金钱,不因富贵而动摇,这就叫——富贵不能淫!淫,迷惑之意。也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总理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再读钱学森这句话,以什么语气读?请试着读出这份坚定。
师:我是中国人是一句宣言,更是一句誓言。
3、钱学森说的第二句话是——
(二)出示句二: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自由读读,你觉得哪些词有分量,让你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深情。
“日夜盼望”“终于”“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
(2)钱学森一心想回国,可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落后,所以有些留学生这样劝他——
出示留学生的话。(指读)你有什么看法?
(3)中国经历了多年战火,无论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留学生这番话是想劝阻钱学森别回国。而钱学森依然诚恳地说——你赞同谁的观点?
小结:是的,祖国不仅要自己去建设,更重要的是需要靠大家——我们中华儿女共同去创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分角色朗读对话。
指导朗读: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诚恳坚决果断)
那你就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4)是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因为“我是中国人——”引读。
(5)他的这份爱国情并没有祖国贫贱而动摇,这就是——贫贱不能移。
(6)正是这份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第三小节,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动情地叙述)年年中秋,今又中秋。自1935年出国留学,到1949年,钱学森已有14年没有回国了。老师这里有一封钱学森写给父母的家书。师配乐动情朗读家书。
钱学森思念亲人,中国的父母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钱学森。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写下了一首诗: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这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板书:浓浓骨肉情)
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三)回国艰辛
回国容易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用文中语句告诉大家。
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从美国将领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猜猜看。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钱学森一个人可以抵得上25000人—50000人啊!你们说,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句子)。
3、从这个“绝”字你还体会到什么?教师补充钱学森在美国受到的挫折。(配乐)你想说——虽然这五年钱学森饱受迫害,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这就叫——威武不能屈。
4、导读第6小节。他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出示第一小节句子)齐读句子。“他多么希望脚下的甲板是火箭的舱壁”,可见钱学森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祖国的怀抱。齐读这句话。
5、解决质疑。从时间上看,这一小节应该放在最后,为什么会放在文章的开头呢?
6、此时,钱学森思绪万千,似有千言万语在胸腔迸发,想象一下,他会有什么话想说呢?把它写下来。(播放《我的中国心》)交流。钱学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三、感悟卓越贡献
1、钱学森回国后——导读第7小节。
2、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出示资料:钱学森回后的成就。
3、钱学森作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所以他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和“中国导弹之父”。
4、(出示钱学森的两段话)让我们再来回味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想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播放】出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齐读颁奖词。
6、总结:正因为这“赤子情怀”,可以放弃富贵荣华,正因为这“赤子之心”可以战胜重重阻挠,钱学森回来了,华罗庚回来了,李四光回来了,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等也回来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是自己的祖国,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孟子的千古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布置作业:1、课后收集有关李四光、邓稼先等归国华侨故事。2、学唱《我的中国心》。
反思:
一、品读感悟,激发情感
注重阅读品味,是本课教学的精髓所在。课上,我让学生找找钱学森的话语,自由谈谈感受,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悟,着力通过语言的激励引导学生经历独特的、多元的体验,使得课堂呈现出“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生动局面。课中,摒弃繁琐的分析,紧紧围绕文中的关键句,将静态的文字链接成动人的画面,在反复品读中丰富着语言的内涵,丰富着人物的精神,丰富着学生的人生体验,使课堂充满“故事”,充满艺术的情趣。通过细细地品味,学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铸炼。整堂课,我的话语一步步地牵引着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学生的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读,获得的是对生命的感悟,由此昂扬其率真而灵动的生命激情。
二、强化体验,走进内心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次人性积淀的过程,而这样一种过程需要阅读主体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本课教学中,我还能引领学生研读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真情实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朗读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文本的对立面上,更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感受,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创造者。其中,朗读也好,想象也好,表达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情感、内化语言的形式,课堂赋予了学生的是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融合信息,生生互动
大量的信息交流,促进生生互动,是本课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师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信息网。再者,本课的信息量很大,如:冯卡门的资料补充、钱学森回国的背景资料、颁奖词的阅读……学生们无所不谈,无所不至。在这样大的信息交流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灵活性、语言表达乃至个性特点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四、文以载道,润物无声
语文教学中讲究文道统一,“道”是语文教学的魂。在教学中,我依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时时不忘锤炼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寻“文”线悟“道”线,即悟做人之道。当学生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段的品析,理解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后,我将话题巧妙地引向学生自己,让学生对钱学森说说心里话,使学生在他的一片拳拳爱国心的沐浴中,逐渐成熟、成长,从而达到了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这样,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于感悟品味中弘扬精神,这一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钱学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钱学森10-07
与钱学森的对话08-06
钱学森的故事08-31
导弹之父钱学森10-23
钱学森图书馆08-21
我最敬佩的人钱学森10-03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31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07-03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10-29
教学设计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