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29 07:30:5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美丽的印纹

  1.通过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进行沾印,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纹理。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美丽的印纹》

  3.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美丽的印纹》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用手、树叶等物体沾印产生的肌理效果。利用肌理效果,组织画面美丽的印纹。

  准备工作

  全开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的树叶及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人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在纸上印出美丽的印纹手纹,板书:mei li de yin wen美丽的印纹。

  2.在黑板上挂一张全开纸,让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料上台按印,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美丽的印纹》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之外,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1.团结协作;

  2.注意卫生;

  3.比一比,哪一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

  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展示小组作业,引导学生观摩,比一比,哪一组的图案最有意思。

  五、小结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每一种物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纹理(出示有肌理效果的花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纹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它们。

  1. 观察手心印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上台沾颜料按印,简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上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讨论。

  分组协作、完成作业

  观摩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最有趣,图案最有意思。

  寻找生活中可以用来制作美丽纹理的物品,并说说自己对它的.感受。

  《美丽的印纹》美术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

  教具准备

  全开白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树叶、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

  二、导入: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2.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地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印出纹理以外,还可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

  要求:1.团结合作。2.注意卫生。3.比比哪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六、配乐播放各种美丽的印纹,学生整理卫生,结束本节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节课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学会自制图章,进行拓印,学习形式美的原理和感受造型的乐趣。

  2.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刻制图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橡皮擦、地瓜、水粉颜料、刻刀、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唱一唱,准备上课。

  二、引导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

  (一)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感受用图章拓印的艺术美,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思考:

  1.看到的印纹与上一节课的有什么不一样?

  2.这是怎样产生的?

  三、教师出示几枚图章,引导观察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沾上颜料印上,看看出现了什么,激发刻制图章的愿望。

  四、示范刻制图章,强调难点和安全。

  1.在橡皮擦或地瓜切片上画出图形。

  2.沿着描绘好的图形把不需要之处刻去。

  五、指导拓印:

  1.把图章沾上各种颜色进行拓印。

  2.用排列或重叠等各种方法拓印,发挥想像力,印出一张有意思的画。

  六、学生练习。

  七、教师进行实际指导。

  八、展示作业,引导观摩。

  让学生表达观摩同学作品的感受。

  九、小结。

  十、整理、打扫卫生。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做巧克力,培养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复习常见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陶泥、陶艺板、各种印花工具(小雪花积塑、带有凸凹不平花纹的小玩具等)、几何图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圆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朴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巧克力。

  2、课前让幼儿观察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的巧克力图片。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吃巧克力吗?

  2、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巧克力呢?

  (老师逐一出示食物巧克力;我们吃过的巧克力上有没有花纹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巧克力,好吗?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1)先把陶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2)把团好的陶泥放在泥工板上压扁;

  (3)在陶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4)用几何图形模具将陶泥切割下来,变成一块圆形、方形或椭圆的巧克力,将边上多余的陶泥去掉。这样一块巧克力就做好了,把做好的巧克力放在盘子里,多余的陶泥放在盒子里。

  4、小朋友自己来学做巧克力。(放一点音乐)

  5、请小朋友把做好的巧克力放到中间的桌上来,让大家都来参观,比一比谁最能干,做得最好。

  6、评讲幼儿作品:

  (1)从形状上看:这些巧克力多美呀!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2)从数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的巧克力,真棒!

  7、品尝巧克力:你们觉得自己做的巧克力好吃吗?我们大家来尝一尝吧,你喜欢什么形状,就拿什么形状的巧克力吃,尝一尝是不是香香的、甜甜的。(洗手、吃课前准备的巧克力)

  活动延伸:

  将陶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可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它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孩子们喜欢小动物,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构图作画能力,感知中国传统水粉画的技艺。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美。

  2. 练习用毛笔和水粉颜料表现简单的金鱼形象。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毛笔和水粉颜料表现简单的金鱼形象

  难点:掌握毛笔握笔姿势,感知水墨画。

  活动准备

  1.各种实物金鱼的图片,水墨画金鱼的图片,水彩画金鱼的图片。

  2.宣纸,调色盘,水粉颜料,毛笔,每人一份;报纸,涮笔筒,每桌一份。

  3.歌曲《我是小金鱼》,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教师放音乐《水族馆》,幼儿听音乐做暖身律动进入活动室,模仿小金鱼游泳的样子同时说语词。音乐停止时,教师用语词跟各位大一班的小金鱼们问好!请小金鱼们游回自己的座位上去,看谁的速度快,看那条金鱼最安静。

  (二)基本环节

  1.播放各种金鱼图片,幼儿仔细观察水墨金鱼的特点,教师播放各种实物金鱼图片,幼儿仔细观察,与此同时教师不断用语言和提问引发幼儿注意金鱼的外形特征,颜色,花纹,动态表现等细节,巩固幼儿记忆。

  2.教师播放用油画棒和水彩笔画的金鱼,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用油画棒和水彩笔是怎么画金鱼的.,和我们用水粉颜料作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幼儿思考回答(水墨画要用水来调色,要用宣纸和毛笔作画,握笔姿势不一样,画画的方法也不一样)

  3.教师示范画金鱼,介绍水粉画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握笔姿势,教师拿出颜料,毛笔等作画工具,介绍其名称和使用方法,与此同时做金鱼范画,幼儿学习如何用水粉颜料画金鱼。提示幼儿调水粉颜料的时候不应用太多的水,那样颜料较稀,颜色也特别淡,用毛笔沾一点水稀释颜料就可以了。

  4.请幼儿自己用毛笔,调色盘,水粉颜料根据教师讲述的技巧作画,注意宣纸下要铺报纸,以免颜料渗透在桌子上。教师播放音乐《我是小金鱼》作为背景音乐,给幼儿一个轻松气氛的作画氛围,同时播放金鱼图片,出示范画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金鱼图案,帮助幼儿画出更美丽的金鱼。强调作画时的握笔姿势和绘画方法,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最后鼓励幼儿为金鱼画上水草,花卉,石头,水波纹等背景,给金鱼一个美丽的家。

  (三)结束环节

  1.展示孩子们的水粉画作品,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

  2.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3.幼儿听音乐《我是小金鱼》模仿自己画的金鱼游泳,自己创编歌曲动作,最后游出活动室如厕,洗手。

  4.幼儿回班整理自己的作画工具,毛笔,涮笔筒和调色盘要涮干净,水粉颜料要用对应的盖子盖好,报纸折叠好收整齐,桌子擦干净。

  教学反思

  让孩子观察金鱼图片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趣都在金鱼亮丽的颜色上,应多注重引导孩子观察近于造型和动态。平时应多注重幼儿握笔姿势的训练,长此久往,孩子们会画出更美丽的水墨画来。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青花瓷花瓶,感受青花瓷花瓶的美。

  2、运用多种形式装饰青花瓷花瓶,体验创作的快乐。

  3、知道青花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准备不同形状花纹的实物青花瓷花瓶及相应的课件。

  2、白色卡纸剪成的花瓶形状、蓝色水彩笔、蓝色颜料、蓝色蜡光纸,剪刀、蓝印花布、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青花瓷花瓶实物、图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一)欣赏花瓶,感受花瓶上的图案美、花纹美。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花瓶,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幼儿自由欣赏)

  2、(幼儿坐下后)提问: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儿漂亮?(教师从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3、瓶身上有什么?有哪些图案?

  4、瓶颈上有什么?

  5、瓶口上有什么?

  (他喜欢这个花瓶,那你喜欢哪个呢?除了有漂亮的图案,你还看到了什么么图形和线条?)

  (对了,龙代表权威,古时候的人喜欢在瓷器上画上龙和风,表示龙凤吉祥。)

  (这是牡丹花,寓意着富贵。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真漂亮。这些小草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花瓶上可以装饰漂亮的图案、吉祥的花纹,用不同线条进行组合,还可以画出有故事情节的画儿。

  (二)观察花瓶,寻找这些花瓶的共同特征。

  1、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这些花瓶,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每只花瓶上都有图案、花纹,这些图案、花纹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这些花瓶都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创造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瓷器。

  二、出示课件,了解青花瓷花瓶的生产过程。

  1、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景德镇去看一看,看看叔叔们是怎么制作青花瓷花瓶的?

  2、瞧,这就是美丽的景德镇,漂亮的青花瓷花瓶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场地上。

  3、青花瓷花瓶制作过程。(如果有幼儿举手就请1位幼儿说一说,哦你是这样认为的,到底是怎样制作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淘炼胎土。工人叔叔先要在瓷土中淘洗出大部分杂质,这样烧成的瓷器才会坚致细腻白润。

  (2)制胚。淘洗好的瓷土制成各种形状的花瓶放置晾干。

  (3)绘画。

  a、提问:叔叔在干什么?

  b、提问:叔叔画出了什么?

  c、等花瓶干燥后,用青花料绘制图案。

  (4)罩釉。把已经画好纹饰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层釉水。

  (5)烧制。最后就是将罩釉后的瓷胚经高温烧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现出美丽的蓝色。这样美丽的青花瓷花瓶就制作好了。

  三、讨论创作材料、幼儿创作。

  1、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设计师,来设计青花瓷花瓶。

  2、你准备怎样设计你的花瓶呢?(幼儿自由回答)

  3、那你们花瓶上的图案、花纹是什么颜色的呢?

  小结:对,因为我们的青花瓷花瓶就是白色的底蓝色的花。

  4、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花瓶、记号笔、蜡光纸、颜料、油画棒等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青花瓷花瓶。注意,你的设计要有创意呦!(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设计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送到前面的展台上还可以去参观一下别的小朋友的作品。

  四、展示分享评价作品。

  谈话:瞧,小朋友们设计的花瓶真漂亮!大家快来欣赏呀!(幼儿围绕在老师身旁)

  呀,这只花瓶真特别,是哪位设计师设计的?请你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花瓶。(邀请2~3位幼儿)

  我们把这些漂亮的.花瓶放到教室里,让更多的小伙伴们来观赏吧!

  活动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给人的强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满魅力。教师定位于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在主动的观察和讨论中,由对花瓶形状的粗浅认识,逐步了解花瓶的结构和变化,感受花瓶的神奇,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主动获取信息,体验创作的乐趣。整个活动体现了以下特点:

  1、选择了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这个活动源于幼儿生话,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该活动以花瓶为载体,引导幼儿想象,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找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切入口。

  2、提供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材料。教师巧妙利用多媒体材料,使幼儿很快掌握作画花瓶的要领,动态层次的花瓶变化,不仅使作品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萌发作画的愿望和兴趣。

  3、设计了一个层次清晰的活动过程。活动过程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逐步推进、水到渠成。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主动观察、讨论、发现、感受、创作,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得到了一种新的艺术体验和快乐,受到一次美的熏陶。自我欣赏作品使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互相欣赏作品又使幼儿绘画水平得到共同提高。这无一不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幼儿自始至终兴趣浓厚,活动安排从头到尾围绕中心,这也是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美术教案 篇5

  课题:团包手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教学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

  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2《插插接接》

  教学目标

  1。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通过运用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流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观察范作: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表现出来。

  3《奇妙的对印》

  一、教材分析:

  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本课中出现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

  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奇妙的倒影》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在学习中尝试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体验探索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印的方式在本课除了表现倒影外,还可以表现照镜子的内容。课本中的瓶花蝴蝶等,揭示了对印具有对称的特征,由于水性颜料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易变干,因此课本中的学习提示:鼓励学生把纸打湿进行对印尝试。利用对印的方式表现美术作品,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倒影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因而我在教学时,努力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感受对印的乐趣,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四、教学方法: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

  《奇妙的倒影》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放松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想不想听呀?(生:想听)那好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描绘了

  怎样的画面,请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呀?说给老师听听。(生:我感受到了画面中有山有水有小船。)(出示图片)旁白: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我们要是乘上竹筏小舟,那可真是“人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刚才的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生说)(引出课题:倒影)板书

  (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1.找相同点(出示图片1:廊桥)这张是一座廊桥的,倒影教案,上面的这个是:(生:真实的桥)下面的这个是:(生:倒影)真实的桥和倒影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生:外行、颜色、、、)

  2.找不同点(同一张图片)仔细观察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生:上下方位不同、、、)(出示图片2:大理三塔)这张图上的真实景物和倒影一样吗?(生:真实的景物清楚,倒影模糊看不清楚。)为什么这张图片的倒影看不清楚呢?(生:下雨、有波纹、有水面)对,因为有波纹,所以倒影我们就看不清楚了。(板书:波纹)

  3.找分界线(出示图片3)这张倒影清楚吗?(生:清楚)为什么清楚?(生:没有波纹)我们仔细来看这张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真实的景物和倒影是连在一块儿的?他们之间有一条线,那条线我们就叫作:分界线(板书)。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作品的分界线。(出示多张图片请学生上台来找)

  (三)、欣赏倒影画作

  1.油画2.水彩画3.国画4.卡通画

  (四)、讲解倒影画法

  1.(出示图画:《鹅》)同学们,这张画怎么画出来的?(生说:先画,然后折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出现两个问题:1景物和倒影之间分得太开;

  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来。)怎么改进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画,再印。)(教师再一次在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1将纸对折;2将纸展开来,沿着对折的这条线进行画画,这条对折的线就是分界线;3再对折,用手轻轻地按;4打开来倒影就有了。)2.(再一次出示图画:《鹅》)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张图画,真实的鹅和倒影的鹅还有哪里不一样?(生:倒影上还有波纹)好,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点、线、形来装饰鱼和表现鱼不同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各种鱼

  2.幼儿水彩笔、剪刀(与幼儿人数相等)

  3.教师范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在美丽的大海里,生活着许多快乐的鱼宝宝,瞧!它们可幸福了。

  (2)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形状的?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启发幼儿尽可能讲详细一点。)

  2.通过课件,让幼儿更仔细观看各种鱼的照片,感知鱼的外形和花纹。

  二、教师展示线描画的(点、线、面)的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1.点画法。

  (1)点的种类:

  圆点、短点、雨点、空心点、沙点等

  (2)点的效果:把一些鲜艳的小色点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以求达到一种五彩斑斓的色彩效果。

  (3)点的要求;先画深色后画浅色。

  可采用同类色,比较和谐,对比色比较绚丽。)

  2.线画法。

  (1)线的种类

  横线、竖线、斜线、交叉线、波浪线、弧线等。

  (2)线的效果:

  用一种单纯以线条的变化、穿插、组合来表现,线描画中常见的方法。

  (3)线的要求:

  可以用渐变画法,运用线条由深到浅的.变化,可以横着变,竖着变或旋转着变画出向彩虹一样美丽。

  三、欣赏教师画的鱼的范例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这些鱼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有什么样的花纹。

  教师:老师画的这些鱼是什么形状的?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四、示范讲解如何对鱼进行装饰?

  1.教师简单在鱼身上示范分割画面的块,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画面中点、线、面的疏密关系。

  2.引导幼儿讨论,你准备画一条什么样的鱼?用什么线条来装饰?

  五、师提出作画要求

  1.在作画前先想一想:自己要画什么样的鱼?要用什么线条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出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要求构图大。

  3.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花纹装饰鱼,并注意点、线、面的疏密变化。

  六、幼儿创作,教师给予及时指导。

  1.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的运用。

  引导孩子自由发挥,体验到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七、讲评作品

  1.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给鱼宝宝身上穿上了很漂亮的衣服,鱼宝宝可高兴了,

  鱼宝宝说谢谢小朋友啦!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知识。

  2、在三原色的相互流动中,观察色彩的变化。

  3、训练学生的调色、用色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三原色在相互流动中的色彩变化。

  2、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调和、搭配。

  3、培养学生爱色彩、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难点:

  1、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

  2、油画棒的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

  油画棒、画纸、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从生活中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

  2、从学生的发言、交流中,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

  二、实践授新

  1、老师用画纸,分别用三原色画一个物体,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红+蓝=?”“红+黄=?”“黄+蓝=?”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色彩有何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的实践过程印象。

  2、出示课件,讲解——什么是三原色?为什么叫三原色以及三原色调色的色彩变化规律等原色的知识。

  三、示范,并布置作业。

  1、老师在黑板上的白纸上面用大排笔涂上相互重叠的三原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以及老师在用、调、涂色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注意油画棒调色技法。

  2、要求学生用油画棒完成一幅由三原色构成的作品。

  四、老师巡回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2、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

  2、老师归纳讲解,巩固三原色的知识。

  教后记:

  课题2《冷色与暖色》

  教学目的: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

  (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在轮廓内涂色的技能,学习来回有顺序地涂色。

  2.感受色彩美,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色。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画册、油画棒、积木等玩具若干

  知识准备:对玩具已有一定的经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来回有顺序地涂色

  难点:学习在轮廓内涂色的技能

  教学方法与手段:示范讲解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介绍玩具。

  师:小朋友,这里的玩具真多呀!

  师: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玩具?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认识的玩具。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玩具?

  2.请幼儿说一说喜欢的玩具颜色。

  师:老师以玩具的口吻向幼儿请求帮助,出示一些没有颜色的玩具,希望幼儿想方法帮玩具穿上漂亮的衣服。

  二、老师讲解和示范。

  1.示范涂色。

  老师取出一支油画棒,让幼儿辨认油画棒宝宝的颜色,告诉幼儿傲视将利用这支漂亮的油画棒为玩具涂上漂亮的颜色。

  2.老师讲解示范要求

  在涂色的`时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求: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顺着一个方向来回反复地涂,尽量不要留空隙,不要涂到轮廓线外,使用同一种颜色涂色,涂色要均匀。

  3.个别幼儿尝试

  老师示范讲解一部分,取出事先涂好的玩具,激发幼儿感受美,然后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请他选择一支喜欢的颜色,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油画棒宝宝,请他在其他幼儿面前尝试涂色,在他涂色过程中进行鼓励帮助,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着重提示。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油画棒宝宝为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幼儿在涂色过程中,教师边看边指导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涂色方法。

  引导幼儿慢慢涂,告诉幼儿,玩具宝宝说,你把我弄脏了,如果你画画的时候涂得慢点,线画短一点,我就不会弄脏了。

  引导幼儿正确的握笔,手不要握太紧,慢慢的涂。按照同一个方向进行涂色,涂色要密一点。

  四、结束部分,首尾响应

  1.请完成的幼儿将作品贴到展板上举行玩具展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2.教师选择涂的较好的作品开始讲解,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均匀度上自由评说,让每个幼儿都得到肯定和鼓励,从活动中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

美术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春风年年吹,风筝翩翩飞。风筝,作为我国流传最广的民间玩具,深受幼儿喜欢,它以其艳丽的色彩和飘逸纷飞的动态美,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中班幼儿对风筝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通过欣赏风筝、制作风筝、放风筝等环节,引导幼儿在看看、说说、做做、玩玩中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幼儿对风筝的认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表现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2.大胆想象和动手操作,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发展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体验合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风筝面若干、剪刀、胶水、各种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铅笔

  活动过程

  1.布置风筝展,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感受风筝的多样和美丽。提问:你喜欢哪个风筝,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喜欢?

  2.出示图案对称的风筝,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哪里一样?

  小结:风筝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丰富词汇: 对称。

  3.引导幼儿大胆创新,与同伴合作,制作美丽的风筝。

  (1)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

  缺点,请幼儿讨论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提问: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

  (2)讨论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运用对折的方法剪。

  (3)幼儿装饰风筝面。

  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风筝装饰的最漂亮。鼓励幼儿三四人合作,能力强一点的幼儿可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4.引导幼儿集中交流,分享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提问:你刚才做了什么?是独立完成的吗?还是和同伴完成的? 你把风筝装扮成什么样子?在装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 幼儿相互评价,夸夸它好在哪里?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8-15

美术教案(精选)08-12

美术教案(精选)07-22

美术教案(经典)07-24

美术教案【经典】08-03

美术教案[精选]08-28

美术教案(经典)09-30

(经典)美术教案09-01

美术的教案02-24

美术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