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31 07:40:38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语文教案3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复习巩固

  1、充分调动字、词卡。

  2、给“上、下”组词。

  3、动手用生字部件拼拼、读读。

  二、读词语、读短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然后同桌对读,

  互相纠正读音。

  三、学习短文中的生字

  1、开火车读字、词卡,检查自读情况。

  2、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文中的6个生字,老师适当指点。

  晚—日+免(兔)

  送—关,辶;学习新偏旁“辶”

  果—日+木

  笑—学习新偏旁“?”

  也—地-也

  四、朗读课文

  1、指导朗读短文,按照标点停顿,读好句的自然停顿。

  2、小组讨论:你觉得小红在家里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知道的?

  3、全班交流,重点体会,为什么爸爸、妈妈和我都笑了?

  4、你平时在家里也像小红一样吗?你做了哪些事?

  五、学写生字“土、个”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土”

  的笔画顺序。

  2、学生描、临后,练写。

  3、“个”上面是“人”,不是“入”,撇高捺低,两笔相接点在撇笔的'头上,开口度大,竖居中,压在竖中线上,带针尖,不与“人”连接。

  4、学生描红练习练习,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六、布置作业

  1、读偏旁,找出有这个部首的字,连一连。

  sāndiǎnshuǐ报shìzìpáng

  氵灯礻

  tíshǒupang纸huǒzìpang

  扌沙火

  jiǎosīpang视

  纟

  2、读一读、连一连

  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bàozhǐshāfādiànshìtáidēng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诗中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能默写一、三首古诗。

  3、培养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观察、大胆想象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懂每个词的含义,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启发想象,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三首古诗。这三首想象独特,你们一定会喜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独坐敬山亭》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解题。敬山亭,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呢?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

  (1)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3) 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1) 齐读全诗。

  (2) 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尽:没有了。完了。孤云:孤单的云。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的.意思:后两句意思怎么说才通顺呢?

  一群群的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山亭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写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情感,自己练读这首诗。

  2、齐读全诗。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摘抄在摘抄本上。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要求我们和学上一首诗一样,借助注释,利用字典,自己理解古诗内容,并在议论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

  2、指名读全诗。

  3、指导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 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 诗句没有注释的还可以理解。

  (3) 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4) 提出疑难。

  三、整理汇报自学情况。

  1、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因为作者此时身在异乡,不免会引起一种思乡之愁。

  野旷: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图片。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想之情油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丝慰籍。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些什么呢。

  四、指导朗读。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停顿,表达情感。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首古诗。哪位同学会背了?今天我们学习第三首古诗。(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二、解题,简介作者。

  1、解释提问。

  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诗题的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句的内容吗?

  2、作者简介:清代诗人慎行。浙江海宁人。

  三、布置自学任务。

  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

  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看图想象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四、指名朗读,教师颠簸,掌握全诗内容。

  1、指名朗读。

  2、出示诗句,引导学生试着讲解字词句的意思。

  五、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1、教师朗读诗句,出示图片。

  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出“散作满天星”的情景。)

  3、启发想象。

  (1) 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做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

  (2) 朗读全诗。

  4、教师小结。

  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象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六、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17 古诗三首

  独坐敬山亭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宿建德江

  日暮 愁

  野旷 天低 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渔灯——一点萤 美妙

  风簇浪——满和星 神奇

语文教案 篇3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点拨。

  1.第四自然段由4j力刀四个自然组成。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①朗读第4自然段,并引导评议。第4自然段有五句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一句话):提出疑问:鲸吃什么?第二层(第二、三句)写须鲸吃什么。第三层(第四、五句)写齿鲸吃什么,第一层与第二、三层是总分关系。第二层与第三层是并列关系。划线部分运用举数字的说明方法。

  ②朗读第5自然段,并引导评议。第5自然段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鲸不属于鱼类。鲸是这样呼吸的,“鲸的鼻孔……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须鲸和齿鲸呼吸不同: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③朗读第6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讲鲸睡觉时的样子。课文中的叙述有:“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

  ④朗读第7自然段,引导评议,第7自然段鲸生长的`三个特点:吃奶长大;生长快,寿命长。

  用数字说明的部分: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10多米长,7删公斤重,一天能长30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⑤第四段总的讲鲸的生活习惯,包括吃。呼吸、睡与生长特点。

  2.根据自学情况,完成表格占

  五、练知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三、四、五。

  六、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特别强调说明方法的认识:

  2.总结本课时学习情况。学得主动的同学提出表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穷人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