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10篇【通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看、摸、闻、剥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
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教幼儿学会种大蒜的劳动技能,激发对大蒜种植的兴趣。
3、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
1、蒜头人手一个。
2、课件PPT。
3、幼儿具备一定知识经验。
【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上次,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在种植园里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还记得么?
(2)谁知道大蒜是怎么来的?
(3)(出示大蒜生长图)原来,大蒜是大蒜头发芽长出来的。
(4)你们知道大蒜头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吗?
(5)播放课件,蒜头宝宝从土里蹦出来了,现在,它要蹦到小朋友的篓子里去了!
2、认识大蒜头,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大胆探索。
(1)玩一玩,你的蒜头宝宝是什么样的。
(2)剥一剥,你发现了蒜头宝宝的什么秘密。
(3)闻一闻,蒜头宝宝有什么样的味道。
(4)咬一咬,蒜头宝宝的味道你觉得怎么样。
(5)小结,重点突出蒜头表面有皮、里面是蒜瓣,能吃的、蒜瓣有水分、形状一头尖,一头平等特点。
3、个别探索,激发幼儿种植大蒜头的兴趣。
(1)出示花盆,谁会种大蒜头。
(2)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3)评一评,对不对,师讲解种植步骤。
4、鼓励幼儿继续讨论,思考大蒜头作用。
(1)人们都很喜欢大蒜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讨论说说,大蒜头的好处有哪些。
(3)出示课件,教师补充说明蒜头的其他好处。
(4)小结:蒜头真是宝,我们要爱吃大蒜,做不挑食的好宝宝。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和技巧,促进跳跃能力和肢体协调的发展。
2、提高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培养勇敢、大胆的品质和敢于挑战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鳄鱼头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各若干,筐一只。
2、教师课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用大绳围成“池塘”。
热身运动“小蝌蚪变变变”。幼儿做蝌蚪跟随教师在“池塘”中游动(动作方法:趴在地上,双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蝌蚪长出两条后腿(动作方法: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动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变成青蛙跳跳(幼儿各自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全身运动)。
2、游戏:跳“田埂”。
游戏方式:教师用步道作田埂,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尝试练习活动。
规则要求:
(1)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摆;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2)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难度变化,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肢体动作来给幼儿增加难度。
(3)教师要注意难度增加后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活动情况,适当进行鼓励和帮助。
(4)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选择休息。
幼儿在教师布置的场地上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难度的增加,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过程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讲解动作要求和保护知识,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练习。
3、游戏:跳过“小河”。
教师以绳子为边界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小河,根据幼儿活动能力的差异,河的宽度设置有宽有窄。
第一次活动:小青蛙自由跳过小河,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增加难度,下雨了,河水变宽了,提高跳过小河的难度。
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增加游戏色彩,河里游来了鳄鱼(教师做鳄鱼坐在河中),对面田里有害虫(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过河捉害虫,从鳄鱼的身上跳回来,将“害虫”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儿依次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通过提高自己身体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4、放松游戏:害虫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绳子做波浪动作等等。
5、教师简单点评活动中的情况,表扬幼儿的勇敢和大胆。
6、幼儿帮助教师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鱼由少变多的情绪的变化,由孤单到和其它小鱼成为好朋友的愉快的情绪,在歌唱的基础上能够初步了解歌词的内容
2、能够大胆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鱼不同的情绪变化,并能合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3、享受游戏情景所带来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在幼儿熟悉歌曲《三条鱼》的背景下。
2、条鱼的头饰若干。
3、《三条鱼》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音乐)
1、听音乐《三条鱼》
2、回忆复习小朋友们,你们都还记得这首歌吗?(幼儿回答后一起唱)
二、基本部分
1、说一说,做一做那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小鱼怎么了吗?
(1)教师戴上鱼的头饰饰演小鱼,一边做鱼游行动,一边用迟钝的速率读出"一条鱼,水里游,孤孤独单在发愁",并随同孤单、伤心的心情。
提问:有几条鱼呀?在哪里游呢?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
(2)引导幼儿评论辩论:这条鱼怎么了?
幼儿:它在发愁,它想妈妈了。(请幼儿上台做一下伤心、孤单的动作)
(3)我们应当如何帮助它?
幼儿:帮它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找朋友和它一起玩)
(4)找朋友教师师将小鱼头饰拿下,放在黑板上,请出另一条鱼:"太好了,有条小鱼乐意和它做朋友了。两条小鱼碰在一路,会做些什么呢?"
①请幼儿勇敢想象两条鱼在一起的景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心情来表示。
幼儿:手拉手、握握手、抱抱(引导幼儿做两个朋友在一起玩耍时的一些动作)。
②教师和一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动作,一边用中速读出"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头",并随同表现出开心的心情。
提问:刚才两条小鱼都在做什么事情呀?
幼儿:摇摇尾巴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动作,边学边做。
提问:另一条小鱼看到两条鱼这么快乐,也来和他们做朋友了。三条小鱼碰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③请幼儿想象三条鱼在一起玩耍的景象,鼓励幼儿勇敢地用符合的行动、心情来表示。
④教师和两个幼儿一边做鱼游的行动,一边用较快的速率唱出"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并伴随高兴、开心的心情。
2、学一学
(1)教师从第一段音乐开始示范(一边唱歌一边示范动作)
(2)带领幼儿完整的表演2遍
3、和小鱼做游戏。
(1)我们这么多小朋友都做小鱼的朋友,小鱼一定很开心!我们一起和小鱼做游戏吧!
(2)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感受、体验与其他小朋友一起配合游戏的快乐。
4、结束呀!
小朋友,老师好像记得我们上次参加小鱼的音乐晚会时它说过还要让我们去参加它的舞会呢!呀!恰好是今天呢,那我们赶紧收拾收拾出发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学习按规律排序。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
2、颜色、大小不同的气球若干。
3、彩条等各种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有规律的布置环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
对幼儿进行提问:彩条气球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气球的排列有两种规律,一种是按颜色,另一种是按大小。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
(1)通过乖乖熊去智慧宫,引起幼儿学习按规律排列的兴趣。
(2)鱼缸中有按规律排列的颜色不同的小鱼,通过提问哪只小鱼站错队?激发幼儿认真仔细观察的兴趣,积极找出站错队的小鱼,从而让幼儿认识物体可以按颜色有规律的排列。
(3)墙上的小红花被气球挡住了,被挡住的小红花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认识物体既可以按颜色来有规律的排列,又可以按数量有规律的排列。
(4)小老鼠面前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从易到难,步步深入。
(5)小老鼠面前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同样的提问,内容难度加深一步,相同的颜色,数量也相同,让幼儿推理认识。
(6)小老鼠面前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难度进一步加深,相同的颜色,数量递增,让幼儿推理认识。
2、教师小结。
课件内容:我们认识到,物体可以按颜色来有规律的排列,也可以按大小、数量,还可以既有颜色又有数量的有规律排列。
3、游戏:组织幼儿按规律排队。
目的:
(1)动静交替。
(2)巩固复习按规律排序。
(3)激发幼儿按规律排序的兴趣。
玩法:一男孩一女孩站队,两男孩两女孩站队。
4、幼儿操作:以月亮姐姐引出操作内容,月亮姐姐要去参加舞会,让小朋友打扮一下月亮姐姐,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有规律的帮月亮姐姐做项链做手链。
通过客串月亮姐姐,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幼儿操作结果,分别让幼儿说出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帮月亮姐姐做的。
2、伴随着轻快的音乐,老师与幼儿一同参加舞会。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学习将相等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若干。(六只青蛙、六只白鹅、七只鸭子、七只乌龟、八条小鱼、九只虾子。)
学具:第一、二、三组:幼儿用书第9页,笔人手一支。第四、五、六组: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
三、活动准备:
一、集体活动。
(1)看数字拍手
师:小朋友,今天数字宝宝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小手最能干,能把看到的数字用拍手来表示出来。小朋友想和数字宝宝来玩这个游戏吗?
幼儿游戏
师:小朋友真能干!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有一只傻小熊也出来春游,它来到池塘边,看见池塘里有许多小动物在玩,想数一数有哪些小动物?可是怎么也数不清,现在,它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它数数池塘里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有几只?小朋友愿意帮这个忙吗?
(2)目测数群。
教师出示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引导:图上有什么?有多少动物?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先看哪边?有几个?接着再数……
幼回答
师和幼儿一起检验。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把一样多的小动物排在一起,谁愿意来试一试?
(3)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上来给实物卡片排队,启发幼儿想一想,一样多的应该怎样排?知道将数量相同的卡片上下摆放。并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样排卡片的?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鸭子和乌龟放在一起?……
集体进行小结:青蛙和白鹅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数量都是7……
二、操作活动。
给圆点找朋友,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队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上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形象特点。
2、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恐龙进城遇到的事以及带来的不同感受,愿意用自己的特点做一些受人欢迎的事。
3、学习句式:大恐龙啪嗒啪嗒的走在……(地点),可是……(特点)……(现象)。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恐龙,观察并了解恐龙的形象特点。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恐龙图片),原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恐龙,看看它有哪些特点?
引导幼儿说说恐龙长、大、重的特点,并用图片进行展示: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出示“长”字卡片)。这是什么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长?(比房子还要长) 哦,原来你是用比一比的方法看出来的。
它还有什么特点?它的身子很大(教师出示“大”字卡片)从哪里看出来的?
恐龙除了身子很长、很大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吗?它的腿怎么样?(很粗)这么粗的腿,它的体重会怎么样?(很重)
这么大的恐龙有一天来到了城里,你猜它会先到哪里?再到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2、分析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恐龙给大家带来了危险”
大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
谁能把这件事完整的进行讲述?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引导幼儿讲述听到的其他两件事情,并用图片进行呈现。
这三件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为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恐龙很难过,他会怎么想呢?你能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吗?
城里人觉得有危险,他们会有什么表现?也请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出示交通堵塞的图片:你们看看这就是交通堵塞的样子,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
它还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轨道、火车跳舞的图片)
最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出示小路、及把屋顶掀翻的图片)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因为恐龙太重了,所以把火车都震得跳舞了),教师出示“重”字卡片,同样讲述重、大、长的特点。
这就是恐龙来到城里发生的三件事,它心里会怎么想?(难过)出示哭的表情图。
大恐龙心里可能在想:要是能变小就好了,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吗?
城里的人会喜欢大恐龙吗?(大家觉得恐龙带来了麻烦)出示哭的表情图。
你觉得事情会不会发生转变?会转变在哪儿呢?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结束,展开讨论。
恐龙来到了城市,后来的事情有变化吗?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有变化?
恐龙做了什么事?(用三个字就讲述清楚了)这就是变化(出示图片)
还存在变化吗?麻烦的事变得怎么样了?(变开心了)出示笑的表情图,这是大恐龙现在的心情,它变开心了,这是第二个变化。
大恐龙变化了,城里的人有变化吗?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辅助提问: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恐龙可以做立交桥?我可以做吗?(根据幼儿讲述,教师移动相应的字卡)
为什么恐龙会变的高兴,城里人也会变得高兴呢?
为什么小朋友要在马路上撒青草呢?
(3)说说对故事的不同解读和看法
再完整的听一遍故事,想想你喜欢城里来的大恐龙吗?为什么?
你喜欢这只大恐龙吗?为什么?(它改正了,它帮过别人)我也觉得它很帅!因为它原来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现在做了别人喜欢的事,它用了长、重、大的特点做了很多的好事,简直是帅呆了!
3、想象:恐龙在城里还可以做什么事
这是一只聪明和爱帮助人的大恐龙,它还想在城里待下去,它还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做些什么好事?
总结:让我们明白了第一次来城里大恐龙发生的事,更明白了这是一只愿意为城里人做更多事的`恐龙,他还会做很多事,我们可以慢慢想,慢慢画。
附: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了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交通给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铁路上,大恐龙的身体太重,铁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胡同里,它闻到了人家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真难过。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
这时一个聪明的小孩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马路被堵住了,汽车从大恐龙身上、身下开过,大恐龙变成了立交桥。大恐龙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一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
一辆辆大卡车、面包车、小汽车从大恐龙身下开过去,一辆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从大恐龙身上骑过去,一群群大人、小孩从大恐龙身上走过……城市的马路畅通了,大家都说,大恐龙立交桥真好!
教学反思:
《城里来了大恐龙》是一个生动、有趣、极富有想象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设计教案之前,我以谈话的形式试探性地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有关“恐龙”的知识经验摸底。结果令我大感意外,孩子对恐龙的了解极其丰富,起码比我了解得多得多。更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们就自发地带来了许多与恐龙相关的资料,比如:恐龙图片、图书、玩具等。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认识和欣赏自己的牙齿,知道白白的牙齿很漂亮。
活动准备
挂图第8号。
玩具:小熊、玩具照相机。
活动室周围悬挂大小不同的镜子。
活动过程:
“照镜子”,激发幼儿对牙齿的'喜爱之情。
请幼儿自由地在活动室四周的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说说自己镜像中的五官和牙齿。
游戏“照相”,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玩具照相机,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老师想为宝宝照相,请宝宝笑一笑!我们来看漂亮的相片!
老师现在要为小熊照相,请小熊笑一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的相片!
观察、比较图片中的两个形象,引导幼儿说出“小熊黑黑的牙齿真难看!”“宝宝白白的牙齿真漂亮!”
请幼儿互相观察牙齿,找一找有没有小黑牙,提醒幼儿保扩牙齿。
建议:
活动室内悬挂的镜子应与幼儿的视线保持水平,并用笑脸装饰在镜子一角,激发幼儿照镜子、笑一笑的愿望。活动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7添上1是8,并能用语言加以描述。
2、培养幼儿按要求操作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教具小鸭8只,小鱼8条 ,小虾8只,字卡1——8。
学具: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形成。
1、拍手游戏。
2、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1——7,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动作)
3、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
二、学习8的形成
1、出示贴绒教具(7只小鸭)提问“图上来了什么小动物?有几只?你
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可继续引导幼儿运用先看大数后接着数的方法进行目测数群)。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它们的数量?(数字7)
2、教师打开遮着的那只小鸭,问: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小鸭了?是怎么变成8只小鸭的.?(引导幼儿说出7只小鸭添上1只小鸭是8只小鸭)3
3、创设情景,进一步学习8的形成
1)变雪花片:请小朋友先拿7个雪花片,想想怎样变成8个,(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7个雪花片添上1个是8个雪花片)
2)(教师出示7条小鱼)有几条小鱼?要让每只小鸭都能吃到小鱼怎么办?(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幼儿集体检查、描述操作结果)
3)、用同样的方法把7只虾成8只虾。
三、初步认识数字8
小朋友,8只小鸭、8条小鱼、8只小虾、8个雪花片可以用数字几来示它们的数量?(圆点,数字)、
四、小结
1、请小朋友下了课找一找教室里、家里,都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
2、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中班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得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设计思路:
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让幼儿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协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有效的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生成了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2、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去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
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
活动难点:
通过理解“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让幼儿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一组在平时生活中抓拍的本班幼儿表情照片、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笔等
活动过程:
一、体验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微笑。
1、引导幼儿笑眯眯的对客人老师打招呼:怎样对客人老师打招呼,客人老师会很开心?(笑眯眯)
客人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眯眯的,很开心,他们也会很高兴的。
2、出示一张微笑的图片:看看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引导幼儿讲讲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让图片上的朋友开心的笑)
3、我在后面布置也放了一些照片,等一会儿,请大家去看一看,说一说,看看照片上的朋友为什么那么开心的笑?(幼儿自由选择照片讨论,老师倾听引导)
4、交流图片:这张照片上的朋友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幼儿讲述中的个别总结:和好朋友分享食物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收的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都是开心的事情!所以会微笑!爷爷奶奶爱宝宝,宝宝多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和家里人一起旅游,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
小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开心,快乐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有微笑。看到别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你开心所以我开心,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二、进一步体验,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体验微笑的魅力。
提问:看到你们这样开心的笑,我也感到很快乐。可是有一只小蜗牛,他心里有心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欣赏故事前半段,(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是好朋友。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快乐的生活着!小鸟为大家唱歌,朋友们真开心啊!小白兔为大家送信,朋友们真快乐啊!大象为大家盖房子,,朋友们真高兴啊!……小蜗牛很着急,他也想帮助朋友,让朋友开心,快乐!但是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一天,小白兔来到小蜗牛身边,小蜗牛向小白兔微笑着说:“早上好”。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看到你的微笑我真开心!”。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大家看到我的微笑一定也会很开心,很快乐的!但是,怎样才能把我的微笑送给朋友们,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我的微笑呢?)
提问:小乌龟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微笑送给朋友呢?让朋友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自己的微笑呢?(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展开想象为小蜗牛想办法)
2、欣赏故事后半部分。
小结:朋友们收到了礼物,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也都开心地微笑起来。
导语:原来微笑的力量那么大,既能给朋友带来快乐,而且能够让自己变漂亮、心情也很好,还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
三:设计活动:制作微笑卡
我们也来学学小蜗牛,把自己的微笑画在卡片上,做张微笑卡送给别人好吗?微笑的表情怎样用画笔来表现?幼儿人手一张圆形卡片,动手制作微笑卡。
四、活动延伸:送微笑卡
你想把微笑卡送给谁呢?送微笑卡的时候可以和朋友怎么说?幼儿把制作的微笑卡送给身边的朋友、老师。
附: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教学反思:
微笑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们的交往中,都需要对别人微笑,因为微笑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让自己和别人都感觉开心。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微笑可以说是他们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通过动手的操作、语言的表达等来进行活动。并运用了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微笑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幼儿感觉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微笑来对待每件事。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鸡蛋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2、在游戏中,探索让鸡蛋宝宝站立的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幼儿在自由探索过程中发现鸡蛋通过借助材料获得支撑才能站立起来。
难点:幼儿通过对辅助材料的简单改造,使鸡蛋站立起来。
活动准备:熟鸡蛋,人手一份。辅助材料:米、积木、瓶子、瓶盖、杯子、橡皮泥、药片壳、雪花片、扭扭棒。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鸡宝宝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参加探索的兴趣
1、师讲述故事:鸡妈妈有许多的小宝宝,他们是谁?(鸡蛋宝宝)鸡蛋宝宝现在还没有孵成小鸡,但是蛋宝宝很想学走路的本领出去玩一玩,你瞧!蛋宝宝排好队伍准备走啦-----咕噜咕噜咕噜,怎么了?(摔倒了)
2、提问:蛋宝宝为什么站不住呢?(教师可引导幼儿摸摸桌面、摸摸鸡蛋)
3、教师小结:因为桌子和鸡蛋的面都是光滑的;鸡蛋是椭圆形,两头尖尖的,所以无法自己站立。
二、幼儿寻找在平面上让鸡蛋站立的方法
1、教师:蛋宝宝很想站起来,我们要怎样帮助它?有什么方法?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小朋友想到了很多的办法,蛋宝宝准备去试一试。瞧!它们正要经过一条大米铺成的小路,你们觉得蛋宝宝可以站起来吗?(个别幼儿操作)
3、师:哇!蛋宝宝站起来了,真开心!为什么现在蛋宝宝可以站起来呢?(引导幼儿摸摸大米,面是粗糙的)
4、教师小结:大米铺成的小路是粗糙的,在大米的面上压个坑,这个坑的大小正好支撑住了蛋宝宝,蛋宝宝就站立起来了。
三、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蛋宝宝站立的方法
(一)第一次操作:蛋宝宝找朋友帮忙,尝试站立的方法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哇!蛋宝宝现在能站起来,它还想到更多的地方玩,它来到了材料乐园,碰到了积木、瓶子、瓶盖、杯子、橡皮泥、雪花片、药片壳
2、教师:蛋宝宝在这些材料的帮助下,能站得更稳吗?请小朋友带着蛋宝宝去试一试。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选择不同材料探索)
4、教师提问:你的蛋宝宝站起来了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追问:为什么蛋宝宝现在都能站起来?
5、师小结:圆圆的鸡蛋借助了一些材料就能站立了,有了杯口、瓶口的支撑,杯口的大小跟鸡蛋的大小差不多大,所以就站起来了。还可以在橡皮泥面上压个坑,坑的大小跟鸡蛋的大小也是差不多大,蛋宝宝也能站立。
(二)第二次操作:对材料进行简单的改造,探索让蛋宝宝站立的多种方法
1、教师继续讲述:蛋宝宝玩累了,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谁?(扭扭棒)
扭扭棒说:“我也可以帮你站起来。”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扭扭棒能行吗?你是怎么做的呢?(引导幼儿扭扭棒可以扭一扭,变一变)
3、师:请每个小朋友拿一根扭扭棒,开动脑筋,动手变一变,让蛋宝宝站起来。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探索多种方法)
(三)组织幼儿交流探索“扭扭棒”使蛋宝宝站立的'结果
1、教师提问:你用了什么方法让蛋宝宝站立起来?请你来试一试(个别幼儿示范)
2、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材料朋友都可以帮助蛋宝宝站立起来,只要小朋友开动脑筋,动手去试一试,就会找到更多的方法。
四、迁移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放鸡蛋的方法(结合PPT)
1、师:蛋宝宝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朋友,它很容易磕破,在生活中我们要怎么样保护蛋宝宝呢?
2、出示图片:我们来看看生活中人们是怎么样存放鸡蛋的:如冰箱中专门放鸡蛋架子、鸡蛋箱中的纸垫、塑料蛋托、谷糠、稻草,有了它们的帮助,蛋宝宝就不容易磕破了。请小朋友回家后再去找找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也能保护好蛋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