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7 11:17:01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大班数学教案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通用)大班数学教案8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体验数量为5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2、在活动中学习掌握5的分解与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黑板上展示操作——盘子,数字,符号卡,操作题…

  2、经验准备:接触过5以内数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数字问答游戏》

  二、活动环节

  1、观看并操作课件《分草莓》

  (1)教师引导引导幼儿将5颗草莓分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么分呢?

  (2)教师示范将5颗草莓分成1颗和4颗。

  (3)请幼儿操作,尝试不同的分法。

  教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试试看吧!

  (4)教师小结:5颗草莓可以分成

  1颗草莓和4颗草莓

  4颗草莓和1颗草莓

  2颗草莓和3颗草莓

  3颗草莓和2颗草莓

  一共有4种分法。

  2、观看课件《学习分合式》,认识分合号及分合式。

  (1)认识分合号

  教师:这是分合号,用分合号就可以很方便把刚才分草莓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示范分合式及读法

  教师:5颗草莓分成了1颗和4颗,所以5可以分成1和4;1颗草莓和4颗草莓合起来是5颗草莓,所以1和4合起来是5。

  3、操作课件《数字卡片》,进一步了解5的分解组合。

  教师: 请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及图案数量,找出合起来是5的两张不同形状的卡片。

  4、操作课件《彩色气球》,巩固5的分解组合。

  教师:请给气球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涂完后用对应的分合式记录下来。

  三、教师将分合式汇总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分分看。

  幼儿:4种。

  教师:这4种分法怎样记录让我们看起来更清晰呢?

  幼儿:按顺序记。

  教师:我们分成的数字叫部分数,记录时可以按一个部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规律记录。

  四、分组活动

  第一二组:《涂一涂》根据分合式数字将每种花涂上两种不同颜色,

  第三四组:《贴一贴》根据图案在方框里贴出相应的数字。

  第五六组:《连一连》将数字合起来是5的两张扑克牌连起来

  五、交流小结

  1.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2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总结。

  3.师幼儿共同收拾整理材料

  六、活动延伸

  在一日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周围事物练习5的分解组合,比如:每只手上的5根手指头,衣服上的5颗纽扣等。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形象可爱的教具,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大象等,还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图。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5”的4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5”,但大多数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幼儿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合,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合,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体验分合活动的乐趣。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学中我便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分与合,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三根不同长度的物品进行比较,获得长短排序的认知和体验。

  2.培养幼儿自然测量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橡皮泥、操作纸、笔。

  配备教具:数块若干、数字、小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猴,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我们一起给小猴做长寿面吧”。

  出示橡皮泥,搓长寿面,让幼儿可以获得长短排序的认知和体验。

  发给每人一块橡皮泥,要求每人搓三根长短不同的面条,搓完后要按从长到短的.摆放。找出最长的一根面条。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比出最长的一根。将每组最长的一根交给老师,老师将这三根面条随意摆放,请幼儿目测,哪根最长,哪根第二长,哪根最短。

  引导幼儿测量面条的长度,培养幼儿自然测量的能力。幼儿用小数块测量每一根面条的长度,再数数有几个小数块?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重点提示:幼儿用数块测量时,摆放数块是要对齐面条的两端,中间不能有空隙,再进行点数。

  结束:小猴子见到这么多的长寿面非常高兴,他会过一个高高兴兴的生日。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5页,请幼儿用数块沿着图中的铅笔进行拼摆。

  请幼儿数一数每支铅笔需要几个数块。把数字圈出来。

  引导幼儿根据测量的长度,在括号内用圆圈和错叉表示三支铅笔中最长的铅笔和最短的铅笔。最长的铅笔在括号里画圆圈,最短的铅笔在括号里画错叉。

  注意:引导幼儿摆放数块时要对齐铅笔的两端后再进行点数。

  活动延伸:幼儿手拿小数块在活动室里找物体去测量,并引导幼儿记录在操作纸上。(可提供一些其他测量工具,如:线绳、尺子等)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凑数的含义。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指导幼儿将分成结果记录在分合卡上。

  2.出示苹果图,问: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全部都一样吗?启发幼儿按特征标记记录,并读一读分成结果。

  幼儿将自己的分成结果和苹果图中的结果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且没有重复的,给予奖励。

  3.观察并说出分号下面2排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一排是顺数,一排是倒数)

  刚刚我们把5分成了几组不同的数字朋友,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朋友合起来,再来读一读。(教师将分合卡倒放。并边读边写上相应的数字。

  我们就说合起来是5的两个数互为凑数,即

  1的凑数是4,4的凑数是1,

  2的凑数是3,3的凑数是2,

  4.谁来了。(教师边说边在画板上画上一个小兔的头像,老师现在是小兔的左耳,小朋友们是右耳,教师边在左耳上写1,嘴里边说:我说1,幼儿接说:我说4,1的凑数就是4,换2、3、4同上。)

  5.小兔子要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他来不及一个一个去家里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儿想办法。对,打电话吧!瞧这是谁的电话号码呀,请幼儿一起读读这个号码上的数字,这个号码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提醒幼儿拨6、7、8、9、等几个数字时要用合拨),你知道这个号码中哪两个数字是凑数朋友吗?那小乌龟的号码呢?小猫的呢?小狗的呢?……

  6.我们请算盘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动动脑子吧!

  听老师口述应用题,幼儿在算盘上用珠宝宝表现并完整地说出算式。例如小刺猬背了3个大苹果,吃掉了2个,妈妈又给了它3个,现在小刺猬一共有几个苹果?幼儿边拨珠,边说出答案。重复完整的'算式

  3–23=4教师举例3""6道题,幼儿练习。

  7.幼儿玩游戏《凑数朋友找找》。幼儿自选1""4的珠卡或数卡一张夹在胸前,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游戏2遍,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设计是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课的乐趣。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我一开始没有直接点题,而是自然地引出了课题:5的组成。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小兔的小帮手,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了。在幼儿探索操作的环节中,我放手让幼儿去尝试操作,再通过集体交流,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初步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的幼儿只是随意分合顺序,没有规律;有的幼儿只会分一种的;有的幼儿按顺序分的;有的幼儿有重复分的。但是经过我有意识的引导后,再次让幼儿操作,让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这样活动既得到反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而且这个环节还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学会思考,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课的乐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摆雪花片,拼搭积木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零碎的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序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创设“奇妙乐园”的教学情境,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思维水平,增强了审美情趣;使幼儿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产生关注生活和身边事物的积极情感态度。

  活动目标:

  一、在教学情境中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特征,探索按物体的两个以上特征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二、尝试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物品,感受与体验周围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奇妙乐园”:

  1、活动室内布置有规律排序的红灯彩条、气球彩条、图形彩条。

  2、在橱柜上、桌上摆放各种有规律的图案物品。(如雨伞、盘子、小被子、裙子、积木、海绵垫、塑料袋、彩球、衣服、书本等)

  二、教具准备:

  1、一顶智慧姐姐帽子。

  2、录音机、磁带(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学具准备:

  1、纸帽若干顶、各种颜色的及时贴图案(不同颜色大圆、小圆、花、树叶、苹果、梨子、西瓜······)

  2、皮带、五种颜色毛线若干。

  3、塑料盘子、彩色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创设 “奇妙乐园”情景,引发幼儿探索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1、导题激趣,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今天,我是智慧姐姐(戴上帽子),我要带领小朋友到‘奇妙乐园’去玩,小朋友,你们想去吗?‘奇妙乐园’里有许多小秘密,智慧姐姐知道小朋友很聪明,眼睛最亮,肯定能发现许多小秘密的,你们有信心去找吗?现在就跟智慧姐姐一起去奇妙乐园参观吧。”儿童网站()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提高孩子们的握力。

  3、培养孩子们的组织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三角形的物品, 铁砧, 彩泥, 签字笔

  活动内容

  [导入]1.通过唱“形状歌”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 做个圆形 做个圆形

  我们用手做个圆形

  圆形 圆形 做个圆形

  我们用手做个圆形

  做个方形 做个方形

  我们用手做个方形

  方形 方形 做个方形

  我们用手做个方形

  [展开]1、找一找周围的三角形物体。

  - 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 一起来观察老师准备的三角形物品。 (三角铁, 三明治, 三脚架, 三角帽)

  2、研究一下三角形的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 观察三角铁,三明治,三脚架和三角帽,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尖尖的,末端很尖锐,摸起来刺刺的。)

  3、用铁砧制作三角形。

  ① 用铁砧做出三角形的模子。

  ② 在模子里面用彩泥填满。

  ③ 填满后把模子取下来,研究三角形的彩泥。

  ④ 把三角形的物品用铁砧做出来,并用粘上彩泥。

  4、用活动纸中的三角形装饰出各种图案。

  ① 说说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② 用活动纸中的三角形物品画出各种图画。

  ③ 说说你画的是什么。

  [结尾]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内容:数学 《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 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9的组成》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看分合式列出相应的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听老师口报应用题,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3、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书写习惯。

  活动重点:

  幼儿能看分合式列出相应的9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活动难点:

  听口报应用题,列算式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要计算出老师手上的算式卡的答案,火车才可以出发哦。

  2、教师出示9的加减法的`算式卡,出示相应的算式卡,请幼儿计算出相应的算式,然后带领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

  二、复习9的加减法

  (一)复习9的组成

  1、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把9的分合式列出来吧。

  2、教师与幼儿一起说,教师列出9的分合式。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

  1、小朋友,老师现在请你们看着9的分合式来列出9的加减法算式。

  2、(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1和8”)请小朋友看着这道分合式摆出算式。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1+8=9, 8+1=9, 9-1=8, 9-8=1

  3、(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2和7”)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2+7=9 ,7+2=9 ,9-2=7, 9-7=2.

  4、(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3和6”)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算式3+6=9, 6+3=9, 9-3=6, 9-6=3.

  5、(指着分合式“9可以分成4和5”)看着这道分合式你能列出哪几道算式呢?

  幼儿摆,教师写出算式4+5=9, 5+4=9, 9-4=5,9-5=4.

  三、幼儿操作“听教师口报9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1、介绍活动要求: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练习本和铅笔,请小朋友翻到没有写的一页,听老师口报应用题,报完一题,你就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解答。听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自己认真听,别急着写,边听边想这道题应该用加法还是减法。写算式的时候要坐端正,头不能低得太下,注意书写格式。

  2、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书写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荣寅宸与毛坚在讨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争论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 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

  2、初步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环境创设:

  1、户外。

  2、长短绳子、各种尺(长短直尺、卷尺、三角尺)、记录纸、笔、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

  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

  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目测)

  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

  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

  1、粗细:

  (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在记录纸上记录)?什么方法测量的?

  (2)、(选择用绳子测量的)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

  (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有的测底部、有的测中部)

  2、高矮:

  (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有多高?你怎么知道?(目测:用尺无法测量高度时可目测)·怎么记录?

  (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直接测量)

  (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用钢皮卷尺直接测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

  四、小小树医生

  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

  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11-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0

大班数学教案08-20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11-29

《图形》大班数学教案01-02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02-23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2-08

优秀大班数学教案02-25

大班数学教案【热门】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