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3 15:01:2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9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让幼儿在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中去探索是最好的方法,因此,特设计了 《奇妙的影子》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究影子的成因,初步了解影子的变化与光之间的关系。

  2、能合理进行光与影子关系的猜想,并乐于操作、验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光线较暗的教室、手电筒、各种玩具、布娃娃、记录纸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请幼儿猜谜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事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

  二、组织幼儿操作实验,了解影子的成因。

  1、教师结合经验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在什么地方没有影子?

  2、幼儿拿出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的实验,看看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其中)

  理解影子的成因之一:有光的地方有影子,没有光的地方没有影子。

  3、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实验,拿手电筒照玩具和手,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影子与物体和光三者的关系。

  发现影子的成因之二:不透光的物体遮住了光才会有影子。

  三、幼儿操作探索,理解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距离、位置有关。

  幼儿两人一组,用手电筒做光源从远近不同的距离、高低不同角度照射布娃娃,观察布娃娃影子的大小变化,并做好记录。

  小结:当光离物体近时,影子变大。离物体远的时候,影子变小,光从低处照相物体的时候,物体变大,从高处照相物体的时候,物体变小。

  四、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光能照出影子?

  让幼儿知道有光才会有影子的道理。教师小结:太阳光、月光、灯光、烛光等能照出物体的影子。

  五、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

  2、小结: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卡纸剪得西游记人物卡片、手电筒等,组织幼儿玩皮影戏的游戏,继续探索光与影的秘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首先抓住孩子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氛围,让孩子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通过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的秘密等问题。

  其次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让幼儿获得了关于影子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并引导幼儿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使幼儿体验到了操作探索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更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而且这种气体的力量足可以吹起气球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神奇的体验。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旨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了解产生气体的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记录、分享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每组一份活动材料:杯子、小苏打、盐、白糖、鸡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气球,CO2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2.经验准备:课前让幼儿学会套气球。

  【活动过程】

  1.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引导语: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瓶子吹气球》。

  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引发思考:气球为什么能鼓起来?套在瓶子上的'气球中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用嘴吹的、打气筒打得、装的是热水???)瓶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2.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提问:瓶子里装的不是水,是由两种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材料混在一

  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这两种材料是什么?

  (1)出示材料,幼儿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多感官认识实验材料:醋、盐、白糖、味精、小苏打。

  (2)出示实验表格,集体猜想哪两种材料在一起会产生气体?鼓励幼儿用多种记录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3)幼儿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前提醒应该注意的问题:合作、安全、卫生等。

  小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会产生气体。猜想有时很不可靠,遇到问题最好动手试一试。

  3.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提问: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材料,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

  (1)小组讨论怎样帮瓶子把气球吹起来,一个人能完成吗?操作过程要注意什么?

  (2)幼儿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3)展示结果,分享经验。提问:为什么气球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有的组没吹起来?你们组刚才是怎么做的?

  小结:材料的多少不一样、套气球的速度不一样,都会影响气球的大小。

  4.快乐体验——想办法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的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

  提问: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样才能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

  (1)幼儿讨论:多用材料、套气球速度快点、用手捂一捂瓶口??

  (2)再次实验瓶子吹气球,进一步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鼓励孩子组内、小组间合作互助。

  小结:材料用的多一点,操作速度快一点,气球就会吹得更大。

  5.拓展延伸——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

  提问:你们知道今天用来吹起气球的这种气体叫什么名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吗?

  播放课件(好喝的汽水饮料、帮病人减轻痛苦的干冰、消防员叔叔的灭火器??),进一步激发探究欲望。

  活动延伸:这种神奇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呢?关于它,还有没有我们不知道的小秘密呢?回家把这个实验做给爸爸妈妈看看,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条条线儿怎样来?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开设了自己的园本课程,由于孩子们的父母大都是魏桥创业集团的工人,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工作,了解在我们生活周围,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园本课程的内容,如:线是怎样来的、各种颜色的布、飞快的梭子等,而对于其中一些物品的生产过程,孩子们不了解,我们便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录下纺织工人工作的视频,让孩子们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本活动,我们选择的是“条条线儿怎样来”,在学习中,通过孩子们的观察,探索,观看视频,动手操作,逐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玩各种电动玩具,能探索发现其共同的特征。

  2、知道电池在电动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如有条件,请幼儿从家里带一个电动玩具到幼儿园。

  2、 电池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师:今天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请你说说你带的是什么玩具?

  请几位幼儿演示自己的玩具给大家看,激发大家的兴趣。

  2、 确立小组名称。

  教师:请你们自己都来玩一玩自己的电动玩具,看一看他们会不会动?

  教师:你打开开关的时候,你的玩具会怎样?(玩具汽车向前跑、玩具母鸡生蛋了。)

  教师: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玩具里有电池)

  3、教师帮助幼儿了解电池的作用。

  教师:老师请大家把电池拿掉,看看玩具还会不会动?(不会动、不会转、不会亮。)

  教师:我这还有两个玩具,他们为什么安上了电池还不能动呢?(将电池装反了)

  教师:请你们也来试一试,在你的玩具中装上电池,看他会不会动?个别指导幼儿装电池,教师示范装电池。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奇特的用餐方式,和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2、尝试用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动物用餐的样子。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课件2、请小朋友事先去了解一些动物们进餐的方式活动准备:

  一、教师表演吃东西的样子,请幼儿猜测,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几样好吃的,你们来猜猜看我在吃什么?用什么方式吃的?

  1、教师做舔冰淇淋、咬汉堡、吸面条的动作。根据幼儿猜出来的答案,一一出示图片。

  2、幼儿自由表达所了解的各种动物用餐的相关信息。

  师:原来我们吃东西有这么多的方式,那动物们有哪些方式呢?

  二、语言表达与肢体表现。

  1、看动物们"享用美餐"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牛在咀嚼草、啄木鸟啄虫子、蟒蛇吞吃老鼠、狮子撕咬猎物。

  师:我们小朋友真棒,说了这么多动物的用餐方式,张老师今天要给你们介绍几种动物吃东西的方式,先来看看牛,你仔细看看它的嘴巴,猜猜它是用什么方式在吃?

  2、鼓励幼儿模仿动物的样子,用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你们来学一学它吃动西的方式。

  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也是用这个方式吃的?

  小结:原来动物有这么多的方式,有咀嚼的、啄的、吞的、撕咬的.,其实还有些动物特别的聪明,会利用工具享受美食,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迁移、想像。

  1、继续看图片,观察黑猩猩利用树枝掏蚂蚁、海獭用石块敲开贝壳等情景。

  黑猩猩利用了什么工具,怎样享受美食?

  小结:黑猩猩利用树枝掏蚂蚁来享受美食。

  这是谁?你认识吗?它是怎么吃的?

  小结:海獭利用石头敲碎贝壳用餐的。

  2、讨论,我们人类利用哪些工具来吃东西呢?

  师:动物们真聪明,会利用工具来吃东西,那我们人有利用那些工具来吃东西呢?你知道哪些工具?(筷子、刀叉、吸管、勺子等)师:动物们的用餐方式真有意思,不同的动物他们有不同的用餐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观看动物用餐视频,拓展视野。

  小结:动物世界是在太有意思了,其实动物们除了奇特的用餐方式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呢,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们回到教室后进一步探索他们的秘密吧!

  活动反思: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本活动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看"故事,"猜"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观察想象、猜想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獾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读图、想象、表达、倾听、等各种能力,更习得积极愉快、饱满、幽默、尊重他人的情感。

  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思维是非常积极活跃的,观察力、想象力都不错。只是可能过于陶醉于画面的观察上,而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十分严谨,有点随心所欲。但是,我个人觉得无妨,我认为绘本活动不是语言活动,虽然也可以利用绘本来进行“语言”的教学,但是,我认为读一个故事更主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教育内容就够了,这正是为什么我一定要选择一个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孩子能够接受的有教育意义的绘本的原因。在最后,如果我能够结合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没有珍惜自己班级里的东西来揭示故事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形象了,我想孩子们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也更能接受这个道理。

  其实,这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这个故事也是有意义的,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们。很多人都这样,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让原本安逸的生活多了一分不安。如果我们懂得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顿“美餐”,那么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幸福快乐,有滋有味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有关联性的物体进行匹配。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连线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好朋友吗?说一说好朋友是谁?为什么你觉得你们两个是好朋友?

  2、:好朋友都喜欢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和高兴的事情,愿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难的时候,好朋友之间会互相帮助。

  3、如果没有好朋友,会感觉怎么样呢?

  二、帮物品找朋友,理解关联性的含义

  1、小朋友们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会说话、不会动的一些东西或物品,它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么?(椅子)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对好朋友?谁是VCD机的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说出碗、瓶子、电视机、录音机、画笔、锁等,请小朋友帮它们找一找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有的物品吸一个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个好朋友,如果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会怎么样?

  三、自主发现相关联的.一组物品

  1、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谁和谁是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把是好朋友的几个物体连起来说一句话。

  四、出示挂图。完成上面关联性的对应连线

  1、请幼儿看挂图,让好朋友们拉拉手,完成连线。

  2、把三个好朋友连起来说一句话,再想一想每一组物品还有没有好朋友。如:雨—雨鞋—雨伞的好朋友还有雨衣。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探索活动,感知影响滚筒滚动方向的原因。

  2、在活动中尝试迁移他人的经验,体验合作的乐趣。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模拟保龄球场地(KT板、饮料瓶子、及时贴)、统一规格的圆柱体罐子、喇叭形杯子、数字标记、12个饮料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场地,初次开展保龄球的游戏

  1、引起幼儿兴趣

  T:我准备了很特别的游戏场地!等会儿我们来玩保龄球的游戏。

  2、提出游戏要求

  T:我们就要用这些罐子和杯子打中前面的瓶子。游戏的规则是将罐子和被子放在起始线上,然后松手,让它往下滚,看看能不能击中瓶子?(幼儿玩保龄球,教师指导。)

  3、交流玩保龄球的经验

  小结:罐子两头一样大,他的滚动路线是直直的,而杯子一头大一头小,滚动式肯定会改变方向。

  二、进一步探索选择使用杯子或罐子参与游戏

  1、提出新要求:用罐子或杯子打中旁边的瓶子

  (幼儿玩保龄球,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发现杯子摆放方向)

  2、集体讲评

  总结:原来喇叭形杯子摆放的方向不一样,他滚动的'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三、进行小组保龄球比赛。

  规则:将瓶子分别放在前面、左面、右面,让每组小朋友分三轮进行比赛,击中得一分。

  延伸活动:

  ——改进杯子的形状。

  T:我想用这个喇叭形的杯子打中前面的瓶子,你们说行不行啊?我们要找一些辅助材料,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请他们来帮帮忙,我们一起再来试一试。

  活动建议:

  1、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可以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探索过程。

  2、开始游戏时,应讲清楚游戏规则,防止孩子因为兴奋而忘记规则。两次小结语用词准确、语言清晰明了。

  3、根据幼儿探索的进程,可适当调整环节,整体探索能力较强的幼儿可在活动中提供改进杯子形状的环节。

  小百科:保龄球,又称地滚球,是在木板道上滚球击柱的一种室内运动。保龄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抗争性和技巧性,给人以身体和意志的锻炼。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甚或经验在操作、讲述活动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大胆思维创新的意识。

  活动准备: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6、创新操作活动探索:探究实验水如何会变干净,出示一盆很脏的水,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使水变干净?

  幼儿讨论:

  (1) 我用纱布把脏东西捞出来。

  (2) 我用海绵把水吸上来就干净了。

  (3) 我用毛巾把水弄干净了……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4) 我把纱网放在空瓶口上,用果冻壳把脏水舀起来倒在上面,我发现水一下子就漏到瓶子里,但水还是很脏。

  (5) 我把纱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瓶子里的水还是很脏,纱布上也有点脏。

  (6) 我把海绵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海绵上,流到瓶子里的水有点变干净了。

  (7) 我把一条干净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变干净一点但毛巾变脏了。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1) 纱窗和纱布的"眼"太大,脏水一下子都漏过去了。

  (2) 海绵"眼"小,能把水变干净一点。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认识盐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初步了解盐,提供了盐的科学活动教案给老师们借鉴!

  活动目标:

  1、乐于实验,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于水后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活动准备:

  1.大小芋头块、碗、勺子若干;盐、味精、糖。

  2.记录纸、笔。

  3.有关死海的故事。死海的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师:这是一块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会沉下去还是浮起来?

  幼:沉下去

  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可是使它不沉下去,浮在水面上吗?

  幼儿讨论,说各自的办法。

  2、教师演示实验。

  出示两只杯子,一杯装满自来水,一杯装满盐水。

  师:我把芋头放在两个杯子里,小朋友观察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呢?

  自来水杯里的芋头沉了下去,盐水杯里的芋头浮了起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芋头会浮起来吗?

  幼儿摇头。

  二.小组合作,操作实验:盐能使芋头块浮起来。

  1、说明实验规则: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盐,糖还有味精,这三种东西有一种可以使芋头浮起来,请你们来做小科学家,小组合作来做实验,先把碗里的盐,糖还有味精分别舀进三个杯子中,用筷子搅拌到他们完全溶解后,再放入芋头块,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会发生呢?然后把你观察到的现象用喜欢的图画或者符号纪录在这张表格上。

  2、幼儿进行实验,师巡视,发现问题,即使纠正。

  3、汇总

  师:刚才你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让幼儿抒发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从刚才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放了一样多的糖、味精和盐,但糖和味精都没能使芋头块浮起来;只有盐溶解在水中让芋头块浮起来了。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盐能让芋头浮起来吗?

  师生共同小结:只有当盐达到一定浓度后芋头才能浮起来,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三.经验拓展:死海的故事

  有关“死海”的介绍。

  师:刚才我们从实验中知道:盐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水的浮力越大。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这幅画:这是大海,我们都知道海水里有盐,如果人躺在海面上一动不动会怎么样?而这片海名叫死海,听说过没有?你们知道死海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人在死海中躺着一动不动,它也能让你漂浮在海面上,还能浮在海面上看书看报呢,真神奇。为什么死海能让人漂浮在海面上呢?

  幼儿各自抒发看法。

  师小结: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盐,它的含盐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用更多的东西来做实验,看看每种沉下去的东西需要多少盐才能浮到水面上来。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3

大班科学教案03-26

大班科学教案:风01-02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02-23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2-27

【热】大班科学教案02-27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02-25

大班科学教案【荐】02-26

【荐】大班科学教案03-02

大班科学教案【热】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