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5-26 11:01:55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汇编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汇编八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欣赏一些节奏鲜明的乐曲时,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学生就会进入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用动作对比来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不但使低年级小学生感到欣赏音乐充满了乐趣,而且使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有了初步的理解。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欣赏:

  1.初听《荫中鸟》全曲,感受整体(出示课件)

  2.复听一次,要求学生听辩乐曲的段落及速度变化。

  3.分段欣赏。(出示课件)

  4.围绕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手段,及独奏与伴奏关系,启发学生想象与欣赏,以加深对音乐表现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5.再次复听全曲,让学生从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产生热爱生活,憧景未来之情。

  6.听听想想

  (1)你认为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它们之间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2)乐曲中有一个部分,笛子在轻快的旋律衬托下自由的模仿各种鸟声,生动、逼真的呈现出绿树浓荫里百鸟争鸣的情景。你能听出来吗?

  (3)这首乐曲①仅仅模仿自然界中鸟类发出的音响。②不仅模仿自然的音响,也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的欢畅、喜悦的心情。(选择√

  7.欣赏《鸭子拌嘴》

  8.介绍《鸭子拌嘴》

  “鸭群集合上路”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音乐

  “鸭子潜水觅食”是全曲力度最弱的'片断

  9.提问: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10.复听《鸭子拌嘴》中“鸭群集合上路”片段:

  (1)我扮演放鸭子的老爷爷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学生模仿鸭子走路的姿态跟在后面,

  (2)他们虽节奏有力地踏步前进,边走边高兴地说:“嘎!嘎!嘎!嘎!”互相拌嘴,充分感受到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11.复听《鸭子拌嘴》中“鸭子潜水觅食”片段:

  (1)用轻而弱的声音启发学生:“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2)学生分组讨论,有的模仿模仿鸭子滑动翅膀,把头慢慢潜入水中觅食,有的静悄悄地在岸上等待,有的做出了捉到小鱼时的动作,静悄悄的教室里只有水镲声伴随着孩子们无声的动作,大家立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平稳轻松的情绪。

  四、课后:

  课后分析

  板书设计欣赏:

  《荫中鸟》、《鸭子拌嘴》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摇篮曲》

  2、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3、表演《闪烁的小星》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感受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体会本课主题“静静的夜”。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 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4.用欢快的动作表演集体舞《星光恰恰恰》,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三、教材分析:

  1.童声合唱《小宝宝睡着了》

  《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采用了重复乐句与变化结束句的写作手法。词曲结合紧密,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鸟儿、虫儿都进入了梦乡,小宝宝也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2.歌曲《摇篮曲》

  《摇篮曲》由戈特(1746-1791)作词,弗利斯(1770-?)作曲。

  摇篮曲是乐曲的一种体裁,有带歌词的'摇篮曲,也有根据摇篮曲改编的器乐曲。它具有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抒情,中速,力度稍弱的特点,给人以安静并有一种轻轻摇晃的动感,表现母亲在亲切温柔地摇着摇篮哄婴儿睡觉的情景。

  这首《摇篮曲》是一首单乐段的分节歌,全曲旋律流畅,一气呵成,6/8拍,节奏平稳,除结尾一小节外自始至终都用了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摇篮曲》,并能体会歌曲安宁、舒适的意境,和母亲真挚的爱心。

  2、聆听并学会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能体会歌曲甜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摇篮曲》

  1、完整聆听,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复听,自由做轻柔的动作。

  三、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聆听歌曲,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复听,跟着歌曲,轻柔地拍节拍。

  3、跟录音学唱歌曲。

  4、指导学生用连贯、轻柔的声音,唱准、唱好歌曲。

  1、 小组讨论结尾的处理方式,并一一试唱。

  2、 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完成“语文天地”2、4、5、6题

  教学过程

  一.第2题 自己拼一拼、指名拼这些音节 同位说一说这些音节的声调标在哪? 抄写音节

  二.第4题 听故事《我,我,我,我知道》判断那种说法是这次赛跑的规则。 先小组内说一说,注意说明理由 全班交流 每小组由一名组员代表小组发言。

  三.第5题 观察图画写一写 自由填写 小组内讨论 将自己的答案编成一句话 这一问题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要求过高,只要学生的回答没有病句,并且符合图意即可。

  四.第6题 分段朗读 思考:丁丁写字不好是因为什么? 后来他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五.自评

  六.总结

  课后札记: 学生对于这组练习,出错较少,只是在说话练习上,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弱,说不清楚,但有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表达水平,要多进行此方面的.训练。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难点:理解壁虎尾巴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设计

  本课三幅插图,六段文字,通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讲述了“燕子、小鱼、牛”的尾巴的用处与壁虎尾巴的特点,课文以“借”字贯穿全文,重点是它们的对话。根据这种情况教学这篇课文采用“以题流文法”组织阅读活动。

  1.从课题入手,抓住“借”;直奔中心,使学生借助插图,按叙述次序分段读文,培养观察、分析、理解等能力,把有关的语文知识渗透到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2.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对课文加深理解。

  3.抓好从读到说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将书面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的方法,学习语气表达的一般规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题:

  1.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

  2.你见过壁虎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投影)看图观察总结,壁虎是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可附在墙上爬行,有长长的尾巴,它吃蚊子、苍蝇、飞蛾等小虫子,对人有益。

  3.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呢?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吗?

  (二)自学课文的生字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讲读第一自然段)

  1.板书:给课题上的借字加上着重点。

  2.哪段是写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读第一自然)

  3.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借尾巴的原因。(捉蚊子时,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一挣尾巴断了。)

  4.你理解“挣”吗?(用力摆脱)

  5.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内容。图上有一条蛇和一只断了尾巴的小壁虎。小壁虎断了尾巴多难看呀,它想怎么办呢?(借尾巴)它先后向谁借尾巴了呢?借到了吗?

  6.作业:朗读课文

  (四)板书

  26 小壁虎借尾巴

  咬住 一挣 断了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讲说课文:

  1.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出示三幅图,板书:小鱼、老黄牛、燕子

  读出小壁虎向它们借尾巴时的话,说明什么?(很有礼貌)指导朗读“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重点放在“借给我”。

  2.为什么没借到,找出说明不借的理由的三个句子谈一谈,在说明它们的尾巴功能的词语下面画横线。(学生)

  板书: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

  找出三个表示它们的动作的词在下面点点(学生)

  板书:摇、甩、摆。

  3.指导朗读三、四、五自然段

  三个自然段中有反复出现的文字,找出来读一读。

  “爬呀爬”说明什么?(小壁虎爬得那么慢,那么艰难。)小壁虎失去尾巴多着急呀!为什么不快爬,去借尾巴,反而这么慢?(讨论)

  总结:

  (1)小壁虎从墙角到河边,从河边到大树上,从大树上到房檐下距离很远。

  (2)小壁虎的尾巴还能帮助爬行,现在断了,爬行不方便,因此爬不快。

  4.读7、8自然段

  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

  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用语气来表达小壁虎的高兴劲。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可以长出来,这种能力叫“再生”能力。

  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这是它的特点。

  你还能举出一两个“再生”的例子吗?

  “人的头发,指甲”等。

  (二)我们在讲读课文之前提出了四个问题: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为什么?”课文学完后你能正确地回答了吗?同桌讨论,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

  (三)分角色读朗课文:

  (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左右结构的“借”字,左边占得位置小一些。“新”字左右相等。

  字形:“爬”左下包右上。

  上下结构的“壁”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

  (三)课后作业

  1.( )( )摇着尾巴,在( )( )游来游去。

  2.( )( )( )甩着尾巴,在( )( )吃草。

  3.( )( ),在空中( )( )( )( )。

  (四)抄写下面的词语,用加粗的字口头组词。

  告诉 壁虎 不行 难看 借给 新尾巴

  (五)抄写生宇词:

  (六)作业: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26 小壁虎借尾巴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

  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改正愿洗碗筷扫庭院人人夸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

  (一)学习第一句话。

  1、课件出示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

  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2》教学设计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的内容,练习十的第1、2、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游戏卡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复习数的组成(游戏:算式妈妈找孩子)

  678109

  □45□2□□75□

  910810

  0+□=10

  □21□□42□

  2.猜一猜。

  出示图片: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用组成、分成、想加法、想减法等。)

  [设计意图:数的.组成是本堂课学习的依据,所以设计了“数字妈妈找宝宝”这么一个复习的环节。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复习巩固旧知,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猜一猜”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对新知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铅笔图。

  出示例题插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汇报)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

  哦,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才是10枝呢/题里告诉了吗?(板书:7+()=10)

  黑板上的算式你认识吗?

  说明:“()”叫着括号括号是用来表示“未知数”的,什么叫“未知数”?(没有告诉我们的,不知道的数叫着“未知数”。)

  那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出示课题)

  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号里填3;10减7等于3,所以括号里填3;盒子里空了3个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3等。

  想一想:括号里的3表示什么?

  2.创设情景,增画小旗。

  出示小旗图:

  再画几面旗就是8面旗?

  6+()=8

  再画几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

  请同学们先在横线上画一画,再在括号里填数。(小组活动)

  6加几等于8?括号里应该填几呢?(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3+()=54+()=7

  2+()=86+()=10

  4、动手操作。

  (1)让学生先摆5个小圆片,想一想在摆几个就是8个了?怎样列式?

  (2)做一做第二题。(先口头回答,再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在“7+()=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接着再通过问题提示让学生增画小旗,并在“6+ ()=8”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最后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又能启发他们的思维。]

  三、加深理解。

  1、做一做的第一题

  2、买蛋(练习十第1题)

  3、练习十第2题

  4、小猫钓鱼(练习十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情景,逐步由形象思维转为抽象思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课堂

  上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油、洒、绿、欢、草、花”7个字。

  2、能力目标: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有主动积累、运用词语的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

  ①、带着问题走进课文。通过读找出课文中的答案,使学生有兴趣走进文本,使阅读带有目的性。

  ②、阅读课文畅谈感想。给孩子表达独特感受的机会,引导他们发现阅读的乐趣。

  2、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相信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并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老师适当提出或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法与步骤。如:在探究学习时通过“读、想、说”理解课文的重点段,使自主学习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3、阅读成为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通过美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对文字的体会中初步感受美;边读边想象,从感悟文字所表达的景色中引发对美的联想;通过音乐、画面的展示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色,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体验美,最后,引导学生写一写想对春雨说的话,在欣赏美的基础上创造了美。

  三、学习重、难点:

  理解春雨本无色,但她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衣裳,所以她好象也是五颜六色的了。

  四、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学习时间:

  二课时

  六、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理解“色彩”。

  师:你们今天很可爱,他穿的红色的衣服,他戴着蓝色的帽子。衣服有各种颜色,你还知道什么有颜色?

  生:自由说。

  师:这儿有位朋友,它有颜色吗?

  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春雨有颜色吗?春雨有些什么颜色?为什么春雨会有颜色?

  师:问得好。赶紧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你小声自读课文,可以根据“我会认”勾出生字。

  2、分组自学生字:

  师:能够自己学习这些生字吗?

  3、汇报。

  师:你们怎么学习的?

  生:有拼音可以自己读;多读几遍就可以记住了;可以问同学;可以问老师。

  师:方法都很好。

  4、检查自学情况:(课件)颜色娃娃牵出一排排生字,学生练读。

  5、师:选你喜欢的生字宝宝组个词。(做扩词练习,最后由颜色引出句子。)字可以组成词,词语们在一起就变成了(生:句子)齐读句子“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注意停顿)。让我们牵上所有生字宝宝的手回到书里,再读读课文,这一次一定会读得更好。

  三、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展示:学生自愿起来逐段读通顺。

  四、写字。

  1、练读“我会写”中的字。(祝贺大家又认识了9个生字朋友,不过在课文里还有些字是我们已经认识的老朋友了,打个招呼,问声好。)

  2、学习生字书写的笔顺。(会写吗?仔细看看。书空笔画。)

  3、再观察,学习生字字型结构。(哪个字最难?怎么才能写好?老师根据学生的提示示范写。)

  4、学生练习写,展评。

  5、将自己不满意的字再写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引入新课。

  师:(谈话引入)今天心情好吗?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有没有把它留在脑子里?来,试试看。

  生:首先齐读课题。

  选择自己愿读的生词串练读。(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师:(过渡)第一排的三个词是老师精心从课文里挑出来的,请大家再读一读,它们使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词语中体验语言)

  生:读词,谈感受。(谈出春雨的细和轻。)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一自然段,感受春雨的轻和细。

  师:小朋友们说的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感受感受吧。请齐读第一自然段。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沙沙沙,沙沙沙”我听出来了,春雨真的很轻。可哪儿告诉了我们春雨很细呢?

  生:找到“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加以理解。师:除了细得像线,还可以怎么说?(细如牛毛,细得落下来没有声音——春雨细无声)

  师:(进一步引导)你们见过春雨吗?想一想,春雨落在脸上是什么感觉?

  生:谈感觉。

  师: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读第一段。(生再读)

  师:(过渡)如果伸出手来接几滴,回忆回忆,会是什么颜色?

  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

  师:田野里有三只小鸟,不知他们是否同意你们的看法。去问问好吗?瞧,他们来了。(出示图片,认识三只小鸟。)他们在田野里干嘛呢?

  生: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师:什么有趣的问题?(请一个学生朗读。)他读得真好,是真的想提出问题。我们象他那样,也来读一读,好吗?(全班齐读。)

  (三)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的3、4、5自然段,找找课文里写春雨都有些什么颜色。

  (1)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如果说“找到春雨是绿色的”是吗?从哪儿找到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将三句话读完)

  (3)师:听了三只小鸟的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引导学生提问:春雨是怎么让草儿和花儿有颜色的?)

  2、合作学习,想象探究。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就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到课文中去把答案找出来。有信心吗?老师给你们一点自学建议,想听吗?你可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

  生:合作自学,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学习情况,品读美句。

  师:小朋友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从课文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

  师:(帮学生补充)如:春雨落下来,小草吸收了水分,就发芽了,很绿,很好看。

  春雨怕把杜鹃花弄疼了,所以轻轻地滴在杜鹃花丛中。(还用了哪些词?用课件展示出:滴、淋、洒)

  你们真的很能干,能从课文里看到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从这些会动的美境中,你找到答案了吗?春雨是怎么让花儿和草儿有颜色的?

  生:春雨滋润了植物,他们就发芽开花了。

  四、美读课文,感情体验。

  师:孩子们把春雨中的景色说得太美了。我高兴得想给大家朗读一段课文,好吗?就把我最喜欢的绿色读给大家听。

  (打出课件,师范读3自然段。引导学生明白要读好表示颜色的词)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像老师那样美美地去读一读,比比谁把他喜欢的颜色读得最美。

  生:自由美读。抽读,为同学真诚地鼓掌。

  师:大家都想读,那我们就来演一演三只小鸟吧。

  生:自由组合表演。

  汇报交流。

  7、欣赏雨景,深化情感。

  (一)学习6自然段。拓展思维。

  1、句式练习,拓展思维。

  师:在春雨中,你看到些什么颜色?(生自由说)除了红黄绿,春雨还有别的颜色吗?

  生:做句式填空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生汇报,师板书颜色。

  师:学到这儿,你最想知道什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生讨论汇报。

  2、理解6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就叫做(争论)听了大家争论,猜猜春雨会怎么想?

  生:说春雨的想法,并齐读6自然段。

  五、写话练习,升华情感。

  看春天的录像。

  师:雨过天晴,春天真的来了。孩子们,春雨滋润万物,好象给大地披上了五彩的衣裳,仿佛,她自己就是五颜六色的了。如果现在有人问你: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我想,你一定有了自己的答案。在这美丽的春景中,你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

  生:写话,交流。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本课生字

  2. 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成诵

  教学设想:

  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时,首先出示课件的精美画面,感受春天,从视觉上抓住学生,为诗文的理解做好铺垫。教学时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结合课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古诗文,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熟知诗文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细致学习,可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识记的方法,在小组内实行,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识记的快,选出最好的识记方法,激发学生动脑、自学的意识。《春晓》一课,生字较少,且部分学生可能已会,可以先学习古诗,在处理生字;《村居》一课生字较多,可先学习生字,后学习古诗。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

  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12-17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11-12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1-2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11-07

一年级小学体育教案12-03

数学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2-21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03-21

小学一年级《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4-01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