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教案

时间:2024-05-26 02:53:4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1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2

  一、导入。

  1、小黑板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检查正音。

  2、说一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讲读全文

  1、指名朗读1~3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学看小黑板思考问题。

  提问讨论:

  ⑴什么是有名的射箭能手?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射箭经验特别丰富,技术特别好的人。这样开头使我想知道更羸是怎样一个射箭能手。

  ⑵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更羸看见的?学生回答:“看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是更羸指给魏王看的。

  ⑶更羸与魏王的对话,使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知道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雁就会掉下来。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教师过渡语:更羸说的话能实现吗?请看下文。

  2、指名朗读4~6自然段:

  要求有感情,其他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提问讨论:

  ⑴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那只大雁又是怎样掉下来的?画出关键词。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嘣大雁:直往上飞拍翅膀掉

  ⑵大雁掉下后,魏王的表情怎样?“啊”这个词带有什么感情?学生回答:大吃一惊,有赞叹之情,有惊奇之情,还有莫名其妙之情。

  教师过渡语:

  你看到这种情景感到奇怪吗?请看下文,仔细分析就会明白。

  3、默读第三部分7~9自然段:

  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

  ⑴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使那只大雁掉下来?从文中对话中找画后读。学生画后读:“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⑵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①提问: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哪些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分析的?学生回答:共四句。第一句话讲的.是看到的、听到的。后三句讲的是他分析的。

  ②他是怎样一步步分析的?你觉得他的分析有道理吗?正确吗?教师导读并板书:

  飞得慢——因为受过箭伤,伤口没愈合,还在作痛。

  叫得惨——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学生回答:分析有道理。因为前面的事实证明了“拍了两下翅膀”说明大雁在使劲。“直掉下来”说明大雁一点也不能飞了,这与更羸说的伤口又裂开了掉下来是一致的,他的分析是正确的。

  ⑶找三位同学分别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同学共同体会文章是怎样将这段话写清楚的。

  4、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悟出道理,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

  从课文前后联系中我们发现,更羸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根据的、正确的。那么你认为他是射箭能手吗?你是只佩服他不用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学生回答:不是)那是什么?学生回答:我佩服他会观察,同时会分析。

  教师总结:

  对,我们平时就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分析的习惯,同时随着知识的增多,更要学会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结论趋于正确。今天,我们学习了“惊弓之鸟”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回答:被弓箭吓怕的鸟,比喻有的人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了不得。

  三、根据板书情况进行复述练习

  要求:复述表情要自然,不要背书。可用转述方法,讲给别人听。

  四、作业

  将成语讲给父母听,评价反馈。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3

  一、班级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二、复习内容和重难点复习内容 :

  七个单元23篇必学课文、听说训练、习作训练及练习

  复习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 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3、 复习掌握部首的几种特殊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4、 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懂得意思,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5、复习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复习讲述一件完整的事,复习听写一段话的能力。

  6、复习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复习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复习课文与课题之间的联系。复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7、 熟读23篇课文,理解内容,并能按要求朗读课文或背诵、默写课文。

  8、复习有顺序地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事物的方法,能有条理地记述一件事;复习留言条、信件的书写格式。

  复习重、难点

  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每单元重难点及应知应会

  第一单元:

  正确认读32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1中的“读读背背”;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写句子;写拟人句;

  第二单元:

  正确认读3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2中的“读读背背”;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子写句子;懂得从表面文字理解深层含义;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会续写童话故事。

  第三单元:

  正确认读37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2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讲课文和练习1中的“读读背背”;能用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渗透用词造句,仿照例句子,学会写生活中的新发现

  第四单元:

  正确认读43个生字;规范、美观地书写30个生字,整体感知课文,感受课文内容。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及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关于自然界动物的,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较感兴趣。学生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就能体悟到课文的含义。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对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的了解是有限的,本单元的内容一是丰富了学生的见识,二是了解了动物间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只要教师把文章的重点—倾听并揣摩鸟语、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蚂蚁、羚羊逃生时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那么学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环保篇,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告诉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第七单元;

  1、认识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含单元的处处留心,口语交际,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2、整体感知课文,感悟物人物的内心情感的精神,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四、复习措施

  1、 采取单元复习和各种归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掌握。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等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提问、多辅导。

  3、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4、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5、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

  6、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4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三)观赏漓江的水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六)指导背诵

  三、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我们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从小就爱鸟,爱看(),爱听()。

  2、指名说“公冶长”的故事。

  二、学习第一、二段

  1、引述: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

  2、小组讨论:

  (1)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从文中哪些句子还可以看出作者爱鸟,爱听鸟语和想听懂鸟语?

  (3)你能读出小作者的这种感情吗?

  3、我是想得到“大肥羊”吗?

  交流: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趣事。

  三、学习第三、四段

  过渡:于是,小作者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那么作者又从鸟语中听懂了些什么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四~七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小组学习目标:

  (1)选择小作者和一种鸟对话的内容进行学习。(可分为:a、布谷鸟b、喜鹊c、其他许多鸟三组进行)

  (2)通过具体的语言体会小作者对这种鸟的喜爱。

  (3)说说从这种鸟的语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些的启发?

  (4)练读本小组选学的段落,读出感情。

  3、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们最感兴趣的是谁的鸟语呢?

  4、出示布谷鸟图片,播放声音。大家听,看看布谷鸟究竟在说些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学生同桌交流

  (3)师生交流

  理解“分明”(你能给它换一个词语吗?确确实实、的确(学生齐读这一句)

  还听懂了什么?

  同学们看,在布谷鸟的语言中,作者听懂了这么多,老师都想和它对话了。老师和电脑合作对读。

  指导朗读。同座练习,交流。

  出示:“当()时,布谷鸟又在亲切地啼叫,它说:()。

  交流。

  出示第五自然段,交流我和布谷鸟说话后的感受。

  作者和布谷鸟儿对话,有趣极了,读下面的'课文。(学生齐读)

  5、喜鹊的语言作者听懂了吗?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

  (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学生说:中彩票、生宝宝、结婚、过节得到压岁钱等等

  同学们你们的喜事可真多,你们愿意做一只喜鹊来报喜吗?请一位学生读“喳喳喳喳”

  有什么喜事吗?(神州飞空,五一劳动节到了过年了,生日快乐,新年驾到,生孩子了,)

  生活中的喜事可真多啊,自己报喜

  引述:喜鹊……,所以作者说,请学生读下去,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

  6、在与布谷鸟、喜鹊的交谈中,老师还懂得了很多鸟类的语言,还听懂了什么鸟的语言?

  (1)师生交流

  (2)老师领读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同学们,此时此刻,作者已经成为鸟儿的知音,你们想成为鸟儿的知音吗?我们也来与鸟儿对话,做做猜想……

  (3)听鸟的叫声。(知道的学生说,不知道的老师说)用多媒体的设备出示图片,点击后图片放大,并出现声音。

  还想听一听吗?还想听谁的歌声?它在说什么呢?

  师生交流

  还想听谁的?它在说些什么呢?大家来猜想一下。

  师生交流(生;多么美丽的早晨啊)

  还想听什么?它在说什么?(啄木鸟)(抓虫子)

  7、作者更是鸟儿的知音,他还从鸟儿的身上得到了启示。出示:从……

  (1)这段文字写得非常整齐,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2)指名读

  (3)读得非常认真,但是感情上……

  (4)指名读,齐读。

  (5)试背,指名背,指导背诵,齐背。

  8、同学们作者在和鸟儿接近、交谈的过程中,鸟语不但好听,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1)自己读,你觉得应该怎么样读就怎样读。

  (2)指名读

  (3)指导朗读“的确”“好朋友”。

  (4)冰心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投影出示)

  (5)齐读。

  (6)刚才我们跟着读者听鸟语、对话鸟语……看看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

  (7)放配乐散文视频《鸟语盈耳》。

  三、总结、作业。

  谈话:这么美的课文,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小练笔:

  (1)听鸟语谈感想,找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围绕“爱鸟周”的活动,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或者招贴画,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鸟。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将静态的图画展现成有声有色的电影。

  2、当堂完成习作【一片段】(照片描写)。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教学重点:

  观察画面,合理想象,描写照片

  教学难点:

  将画面由静到动,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声图导入 酝酿情感

  同学们,《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战争与和平而展开的。首先,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欣赏一组跟战争有关的画面。(播放近年来局部战争战后伤亡的图片,配以背景音乐)问: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播放师对战争的感慨)

  从学生的回答引出“儿童”:是啊,战争给儿童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回顾中国的历史,侵略者的铁蹄曾使这片神州大地蒙羞,使得多少中国百姓骨肉分离,流离失所,使得多少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

  二、观察想象 变静为动

  1、出示图,初步感知(构成分析):请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在这张照片上。你看到什么? (围绕主要人物,思考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

  2、再看照片讲述照片背景(原因分析)

  ①这张照片的上的场景为什么会发生?照片中的孩子在这儿之前会在哪里,做些什么,看到什么……

  ②根据学生的发言,师穿插讲述:这是1937年8月28日,记者在上海南火车站拍下来的真实情景。当时,日本侵略军先后调集了几十万大军进攻上海,同时出动上百架飞机反复对上海进行毁灭性轰炸。当天下午两点钟,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一时间南站拥挤不堪。

  3、继续观察照片,引导细致分析(过程分析):

  ①在了解了照片背景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照片中的孩子外貌是怎样的?神态、动作、衣着、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呢?他可能在想什么?喊什么?

  4、看来,看图作文,不仅仅只是罗列画面的事物,我们还得将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我们的语言加工,运用我们的想象,将静态的画面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的电影,写成令人身临其境的文章,那才是看图作文。

  5、其实,我们还可以对照片未来的图景进行想像。(结果分析)画面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个孩子命运如何?等等

  7、文章题目:画家画龙,有一笔很关键,那就是画眼睛,这就是画龙点睛。作文的点睛之笔就是在于题目。根据我们刚才探讨的内容,我们能给它起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6、自主写作 推荐点评

  ①同学们通过想象之后,画面就变得生动起来啦。下面就请大家拿起笔,把自己置身于上海火车南站,按一定的顺序写写这个孩子吧。

  ②学生互评,推荐佳作,师生点评。

  三、总结方法

  让我们再次回忆刚刚学到的写看图作文的方法吧。我们以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对画面进行构成、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并在观察过程中加入合理的推测、想象,最终把图画展现成一段有声有色的电影,这就是看图作文。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收集原来学过的成语故事。

  2、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

  第一课时

  一、教师引入教学讲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本领特别高强,他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相信吗?这是为什么?通过学习“惊弓之鸟”(板书)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

  (2)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结合正音。

  (2)指名学生列举不理解的词语,并鼓励查阅工具书的同学帮助解释。

  4、指导书写。

  三、思考、讨论。

  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

  (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2)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

  ①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只”,说明什么?

  ②“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

  ③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不做统一的要求。)

  四、齐读全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课文先写更羸向魏王提出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能掉下来;接着试了一下,只拉弓,不用箭,大雁果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最后更羸介绍他是怎样知道只要拉一下弓。

【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案12-29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课文《采薇》教案02-23

初中语文课文教案06-09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1-11

四年级语文下册授课教案12-22

四年级语文下册母鸡教案05-29

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01-17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