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空气氧教案

时间:2022-12-28 17:58:00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空气氧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空气氧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空气氧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氧教案1

  课题名称:§ 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育目标:保护健康、关爱生命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内容:1、调查常见的保健品及药物中各元素的成分及含量

  2、上网搜集有关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影响的资料

  3、收集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等资料

  新授一、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及作用:

  1、成人体的元素:50余种,其中较多的是11种,总质量为人体总质量的99.95%。

  2、常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上,如钙、磷、钾

  3、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下,如:铁、锌、

  硒、碘等

  4、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构成人体组织

  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体中的元素: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有害元素

  1、交流调查的报告:

  以小组形式进行:(1)汇报钙的有关内容宣读

  (2)汇报钾的有关内容展示

  (3)汇报钠的有关内容

  (4)汇报碘的有关内容

  2、进行讨论:可正反方进行辩论、小组间相互补充、同学间

  互相补充

  3、归纳、总结、整理:

  钙:总量:1.2千克;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作用: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缺乏:发育不良、得佝偻病、骨质增生

  钠:总量:80~120克;主要以钠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钾:总量:每千克体重约2克;主要以钾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碘:含量:25~50毫克;存在于甲状腺素中

  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引起甲状腺xx

  三、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1、阅读课本P97内容

  2、交流各组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题:1 、为什么不能盲目“进补”?

  2 、常见的甲状腺xx、龋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应该怎样预防?

  3 、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饮食?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反思和体会: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即便是必需元素也要把握合理的'摄入量。我们应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身体健康,关爱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业目标:P84~86

  课后记:本节知识符合学生的兴趣,进行顺利。

初中化学空气氧教案2

  教学目的

  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用具

  仪器:钟罩、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集气瓶、烧杯、乳胶管、导管、双孔橡皮塞、弹簧夹、酒精灯。

  药品:红磷、水。

  其它:火柴。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

  空气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呢?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板书】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一节 空气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提问】1.空气就在你周围,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2.空气是一种单的一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呢?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7图1-1)。

  思考、回答问题。

  回忆什么是物理性质,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入课题。

  复习绪言中物理性质概念,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入空气组成的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介绍仪器名称,操作顺序,提示学生观察要点: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学生分组的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参p.7图1-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用燃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分析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红磷燃烧所消耗的是空气中的什么气体?

  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或集气瓶内,火柴熄灭说明了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板书】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氨气。

  【讲述】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利用投影挂图讲解)。

  【小结】空气的成分其积极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

  填写观察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 ,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 积极,剩余气体约占总体的

  用燃着的火柴伸入钟罩内,火焰 。

  实验记录: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

  生成,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容积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理解记忆

  阅读课本p.7~p.8

  准确记忆

  做练习一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

  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气的是哪些物质?来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吗?(结合挂图、投影讨论)。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污染空气的性质:粉尘、有害气体。

  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矿物燃料、化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消除、减少污染源。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

  【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思考、看投影片讨论。

  阅读课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讨论、归纳、综合、记忆。

  做练习二

  归纳、总结

  独立完成检测题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巩固已学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完整。达到本节教学目的。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 ( )

  (A)78升(B)78% (C)21升(D)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

  (A)4:1 (B)1:4 (C)1:5 (D)4:5

  附2:课堂练习二

  4.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5.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6.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7.被污染了的空气会严重地损害 的健康,影响 的生长,造成对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坏。

  8.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要充分认识 的重要性,注意消除 以保障人类的健康和保护自然资源。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体 作物 8.保护环境 污染源

  附4:随堂检测

  1.将下列数据(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序号填入有关物质后面的括号内。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气( ) (3)氮气( ) (4)稀有气体(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3.桌子上入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 )

  (A)是氮气 (B)是氧气 (C)是空气 (D)没有物质

  4.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

  (A)法国的拉瓦锡 (B)瑞典的舍勒

  (C)英国的道尔顿 (D)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气中的物质,不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产生的烟 (B)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