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03 13:34:06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15篇)

初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度、分、秒,会进行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2、通过度、分、秒间的互化及角度的简单运算,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在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点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知识难点

  度、分、秒间单位互化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尺。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复习

  任意画一个锐角和钝角,用字母分别表示这两个角,用量角器分别理出这两个角的度数。复习角的概念,角的表示及量角器的.使用,为学习角度制作准备。

  探究新知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述类似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断移动可疑船的位置,让学生描述缉私艇的航线,探求解决问题的规律。

  方位的表示通常用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或者南偏东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来表示。北偏东45度、北偏西45度、南偏东45度、南偏西45度,分别称为东北方向、西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初中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简单的图形?

  学生回答:画成两条相交的直线,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

  教师提问: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对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

  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他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只会改变数量关系而不会改变位置关系.

  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

  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教师提问:

  你同意下列说法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

  1.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2.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的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3.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学生思考回答:1、2是对的`,3是错的.

  第3个应改成: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后,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直观体验.

  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

  在右图中,∠AOC的邻补角是∠BOC和∠AOD,所以∠AOC与∠BOC互补,∠AOC与∠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类似地有∠AOC=∠BOD.

  教师板书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

  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三、例题讲解

  【例】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 由邻补角的定义,得∠2=180°-∠1=180°-40°=140°;由对顶角相等,得∠3=∠1=40°,∠4=∠2=140°.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指出下图中具有这两种位置关系的角.

  eq o(sup7(,图(1)) ,图(2))

  (2)如图,若∠AOD= 90°,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案】

  1.都不存在对顶角.

  2.(1)对顶角,邻补角.

  对顶角:∠AOC和∠BOD,∠AOD和∠BOC.

  邻补角:∠AOC和∠AOD,∠AOC和∠BOC,∠AOD和∠BOD,∠BOC和∠BOD.

  (2)垂直.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能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类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基本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对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选择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探求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练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案3

  一、课题

  27.3 过三点的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过程.

  2.. 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外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过程.

  难点: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己探索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授

  1.过已知一个点A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2.过已知两个点A、B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3.过已知三个点A、B、C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思考、交流后,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探索成果,在展示后,接受其他学生的质疑.

  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过两点也可以画无数个圆;这些圆的圆心都在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画一个圆,并且这样的圆只有一个.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给出三角形外接圆的概念: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例:画已知三角形的外接圆.

  让学生探索课本第15页习题1.

  一起探究

  八年级(一)班的学生为老区的小朋友捐款500元,准备为他们购买甲、乙 两种图书共12套.已知甲种图书每套45元,乙种图书每套40元.这些钱最多能买甲种图书多少套?

  分析:带领学生完成课本第13页的表格,并完成2、3 问题,使学生清楚通过列表可以更好的分析题目,对于情景较为复杂的问题情景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解题.另外通过此题,使学生认识到:在应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当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后,还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问题的解.

  (二)、小结

  七、练习设计

  P15习题2、3

  八、教学后记

  后备练习:

  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面积等于 .

  2. 如图,有A, ,C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

  A.在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B.在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在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在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初中数学教案4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比较好,但是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2章:二次根式;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的相似;

  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培优和治跛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

  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容积的高是,(引出分式乘法的学习需要)。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倍,(引出分式除法的学习需要)。

  从实际出发,引出分式的乘除的实在存在意义,让学生感知学习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二)类比联想,探究新知

  从学生熟悉的分数的乘除法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后总结概括:

  (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

  (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能说出具体内容吗?(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于引导,学生应该能说出依据的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师加以肯定,并指出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出分式的乘除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三)例题分析,应用新知

  师生活动: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例题。

  P11的例1,在例题分析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应多次回顾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使学生耳熟能详。P11例2是分子、分母为多单项式的分式乘除法则的运用,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采取板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提醒学生关注易错易漏的环节,学会解题的`方法。

  (四)练习巩固,培养能力

  P13练习第2题的(1)、(3)、(4)与第3题的(2)。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让学生板演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通过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通过课堂跟踪反馈,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进一步熟练解题的思路,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五)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生活动:学生反思,提出疑问,集体交流。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6.2第1、2(必做)练习册P(选做),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板书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学会运用。

  2、知道判定切线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教师】问题1.怎样过直线l上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问题2.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3.如何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

  启发:(1)直线l和⊙O的公共点有几个?

  (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 如何?

  学生答完后,教师强调(2)是判定直线 l是⊙O的切线的常用方法,即: 定理: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OA 等于圆的半 (如图1,投影显示)

  再启发:若把距离OA理解为 OA⊥l,OA=r;把点A理解为半径在圆上的端点 ,请同学们试将上面定理用新的理解改写成新的命题,此命题就 是这节课要学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课题)

  二、引入新课内容

  【学生】命题:经过半径的在圆上的端点且垂直于半 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证明定理:启发学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 知、求证,分析证明思路,阅读课本P60。

  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定理的证明:已知: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直线l⊥OA,

  求证:直线l是⊙O的切线

  证明:略

  定理的符号语言:∵直线l⊥OA,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A

  ∴直线l为⊙O的切线。

  是非题:

  (1)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 ( )

  (2)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 ( )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所以连结OC,只要证明AB⊥OC即可。

  证明:连结OC.

  ∵OA=OB,CA=CB,

  ∴AB⊥OC

  又∵直线AB经过半径OC的外端C

  ∴直线AB是⊙O的切线。

  练习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R,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R,∠OBA=45°。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练习2、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D于点D,AC平分∠BAD。

  求证:CD是⊙O的切线。

  例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D=OB,过点D作射线DE,使∠ADE=30°。

  求证:DE是⊙O的切线。

  思考题: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D,以D为圆心,BD为半径作圆,问⊙D的切线有几条?是哪几条?为什么?

  四、小结

  1.切线的判定定理。

  2.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

  ①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

  ②数量关系: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半径(即d = r)。[

  ③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辅助线和证法规律。

  凡是已知公共点(如:直线经过圆上的点;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往往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证明"垂直"(直线和半径);若不知公共点,则过圆心作一条线段垂直于直线,证明所作的线段等于半径。即已知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不知公共点,则“作垂直,证半径”。

  五、布置作业:略

  《切线的判定》教后体会

  本课例《切线的判定》作为市考试院调研课型兼区级研讨课,我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二期课改的理念出发,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得到数学结论作为教学重点,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本质的、有效的理解。本节课切实反映了平时的教学情况,为前来调研和研讨的老师提供了真实的样本。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与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一、 教材的二度设计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批学生习惯于单一知识点的学习,即得出一个知识点,必须由浅入深反复进行练习,巩固后方能加以提升与综合,否则就会混淆概念或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导致错误,久之便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教时课本上将切线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导出作为第一课时,两个定理的运用和切线的两种常用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二课时,学生往往会因第一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对定理本质的东西不能很好地理解,在运用时抓不住关键,解题仅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接受能力薄弱的学生更是因知识点多不知所措,在云里雾里。二度设计将切线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切线的性质定理以及两个定理的综合运用作为第二课时,这样的设计即是对前面所学的“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方法”的复习,又是对后面学习综合运用两个定理,合理选择两种方法判定切线作了铺垫,教学呈现了一个循序渐进、温过知新的过程。从学生的反馈情况判断,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呼应了课改的理念

  数感类似与语感、乐感、美感,拥有了感觉,知识便会融会贯通,学习就会轻松。拥有数感,不仅会对数学知识反应灵敏,更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中,两个例题由教师诱导,学生发现完成的,而三个习题则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不乏有不会做和做得复杂的学生,但在展示和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难以忘怀。让学生尝试总结规律,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中,辅助线的规律是由学生得出,事实证明,学生有这样的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往往是刻骨铭心的,长此以往,对数和形的感觉会越来越好。

  不足之处:

  一、这节课没有“高潮”,没有让学生特别兴奋激起求知欲的情境,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个平静、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的。

  二、课的引入太直截了当,脱离不了应试教学的味道。

  三、教学风格的定势使所授知识不能很合理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悟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拓宽知识面,努力突破已有的教学形状,适应现代教育,适应现代学生。课堂教学中,敢于实验,舍得放手,尽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现实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初中数学教案7

  问题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的,随便那个年级.20xx字.案例和反思

  1个回答 分类:数学 20xx-11-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2.3 平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数

  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 因为a‖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①若∠1 = 110°,则∠2 = °.理由:.

  ②若∠1 = 110°,则∠3 = °.理由:.

  ③若∠1 = 110°,则∠4 = °.理由:.

  (2)如图,由AB‖CD,可得( )

  (A)∠1=∠2 (B)∠2=∠3

  (C)∠1=∠4 (D)∠3=∠4

  (3)如图,AB‖CD‖EF,

  那么∠BAC+∠ACE+∠CEF=( )

  (A) 180°(B)270° (C)360° (D)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

  如:∠1=54°时,∠2= .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 第69页 2、4、7.

  八、教学反思: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案8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虽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小学学过,但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四边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尤其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推论,推论的应用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夹在两条平行线间;

  一个是平行线段,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平行线段相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结论都不成立,这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教师要反复强调.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哪几个条件,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3.教法建议

  (1)教科书一开始就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感觉这样引入新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设计了一个动画,建议老师们用它作为本节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2)在生产或生活中,平行四边形是常见图形之一,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最后做总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要判断两点:首先是四边形,然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3)对于教师来说讲课固然重要,但讲完课后有目的的强化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做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内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要反思回顾,总结深化.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

  3.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知道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推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导、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渗透几何方法美和几何语言美及图形内在美和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阅读、思考、讲解、分析、转化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运用性质定理2的推论;在计算或证明中综合应用本节前一章的知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关于性质定理2的推论;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中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注重对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上述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投影仪,投影胶片,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提问,学习思考口答;教师设疑引思,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结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达标练习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四边形?什么叫四边形的一组对边?

  2.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在位置上有几种可能?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画出图1)

  图1

  【引入新课】

  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这是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注意: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因此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判定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如图1就是平行四边形

  ,记作“

  ”.

  align=middle>

  图1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四边形,当然还有其特性(个性),下面介绍的性质就是其特性,这是一般四边形所不具有的.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教具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凑的平行四边形演示,由此得到证明以上两个定理的方法.如图2)

  图2如图3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由此得到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图3

  要注意:必须有两个平行,即夹两条平行线段的两条直线平行,被夹的两条线段平行,缺一不可,如图4中的几种情况都不可以推出图4

  4.平行线间的距离

  从推论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从一条直线上所有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如图5.

  我们把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平行线的距离.

  图5

  注意:(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

  (2)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一定要注意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1 已知:如图1,

初中数学教案9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九年级下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今年中考胜利的基础,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九年级复习教学工作制定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复习课型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优生优培,中等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依纲据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教情、学情研究,强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九年级复习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措施

  1、周密计划,科学安排

  本学期完成教学进度后,即转入总复习阶段。总体时间安排是开学—4月中旬为第一轮复习,以课本知识的疏理、归纳、总结为主;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课外拓展为主,5月下旬—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升华阶段,训练应试能力与技巧。

  三、轮复习的具体思路是:

  一轮复习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指导思想,一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坚持补弱纠偏,重在一轮;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全体,实现大面积丰收。二是落实“四个为主”,即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小综合训练为主。三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强化基础,提升能力),扬长与补弱的关系,复习知识与做题的'关系(做题的目的是回扣知识提升能力)。四是确保两项常规的落实,即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

  二轮复习本着“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采取“专题复习加综合训练”的复习模式,突出“五个强化”,即①强化时间观念;②强化研究:③强化训练:④强化应试技巧与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非知识性丢分;⑤强化学生心理调控,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复习,以必胜的信念参加中考。

  三轮复习以“回扣、模拟、完善、调整”为指导思想。抓回扣做到“四化要求”,即:回扣教材提纲化、回扣基础系统化、回扣形式习题化、回扣时间具体化;抓模拟做到“四性要求”,即试题体现基础性,考试体现模拟性,答题体现规范性,讲解体现系统性。逐步达到完善知识体系,适应考试要求、调整教与学的方向、升华应试技能的目的。

  3、细致研究教材、考试说明、中考试题,做到有的放矢。

  《考试说明》或学科新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今年中考改革力度大,研究透彻《中考说明》及有关学科课程标准,是获取中考信息的捷径,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教师要明白并教学生明白中考内容的范围及试题结构,搞清“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密切注意中考动向,注重中考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保持与教研室、中考改革先进县区、兄弟学校的密切联系,提高应试指导的科学性、时效性。

  4、组织好大型考试,搞好质量分析

  综合拉练、模拟考试,要做到考务严密,分析透彻,补漏措施具体,使每一次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教师教学的里程碑,教学质量的大会诊。

  5、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加强学法指导

  要从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转移到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上来,特别应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激发、学习习惯与品质养成、理想教育与成功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强化。要系统有序地教给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并注意跟上个别指导。

  6、因材施教,加强学生的分层次教育。

  切实贯彻“优生优培,中间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的原则。要增强优生优培意识,调整优生优培策略,要特别关注第一名,将其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悉心培养。在课堂提问、试卷批阅等环节要注意对中程生倾斜,使其尽快优化,以提高平均分,增加其升入高中的机会。对学习困难生,更要多一份耐心,要想方设法鼓舞其信心,利用复习的机会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提高平均分,顺利完成学业,以此提升平均分。

  教学计划安排:

  第一~二周 新授: 圆,统计与概率初步。

  第三周 基础知识复习数与式。

  第四周 方程与不等式。

  第五~六周 函数。

  第七~八周 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四边形。

  第九周 圆。

  第十周 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

  第十一周 知识的拓展复习。

  第十二周 针对专题复习(数学思想方法专题、规律与猜想专题、阅读理解专题、决策与应用专题、操作探究专题、探索与证明专题、图形与运动专题)

  第十三周~中考 回扣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回归基础知识复习,强化基础知识应用

初中数学教案10

  一、检查反馈

  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教案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绝大多数教案设计完整,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设置得当,紧紧围绕新课标,例如:刘兴华、孙菊、江文李雅芳等能突出对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地解剖,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反思意识,反思深刻、务实、有针对性。

  2、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案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

  1、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不够认真、不够详细,没能对本堂课的得与失作出记录与小结,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对课后反思还不够重视。

  2、个别教师教案过于简单。

  作业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能按进度布置作业,作业设置量度适中,难易适中,上交率较高,且都能做到全批全改。

  2、作业批改公平、公正,有一定的等级评定。教师批改要求严格、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3、学生在书写方面有很大进步。从检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有明确的要求。

  不足:

  1、对于学生书写的工整性,还需加强教育。

  2、教师在批阅作业时,要稍细心些,发现问题就让学生当时改正,学生也就会逐渐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初中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内角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

  3、通过将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的过程体验,初步认识"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2、难点:多边形内角和的推导。

  3、关键:。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

  【教具准备】

  三角板、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问题

  1、在一次数学基础知识抢答赛中,老师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五边形的所有角相加等于多少度?一个学生马上能回答,你们能吗?

  2、教具演示:将一个五边形沿对角线剪开,能分割成几个三角形?

  你能说出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点题)意图:利用抢答问题和教具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二、探索研究学会新知

  1、回顾旧知,引出问题: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__

  (2)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

  2、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

  (1)学生思考,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叙述对四边形内角和的认识(第一二组通过测量相加,第三四组通过画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内角和,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作为探索多边形的。突破口。

  (3)引导学生用"分割法"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一:连接一条对角线,分成2个三角形:

  180°+180°=360°

  从简单的思维方式发散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分割"问题,并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备注方法二:在四边形内部任取一点,与顶点连接组成4个三角形。

  180°×4-360°=360°

  3、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提出阶梯式的`问题:

  你能尝试用上面的方法一求出五边形的内角和吗?(第一二组)

  你能尝试用上面的方法一求出六边形的内角和吗?(第三,四组)那么n边形呢?完成后填表:

  n边形3456.。.n分成三角形的个数1234.。.n—2内角和。.。.

  4、及时运用,掌握新知:

  (1)一个八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___度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度,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

  (3)一个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是________,那么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是_________

  通过学生动手去用分割法求五(六)边形的内角和,从简单到复杂,从而归纳出n边形的内角和。

  三、点例透析

  运用新知例题:想一想: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呢?

  四、应用训练强化理解

  4、第83页练习1和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五、知识回放

  课堂小结提问方式: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是通过转化为三角形。

  六、作业练习

  1、书面作业:

  2、课外练习:

初中数学教案12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内容分析

  1、初中主要是通过几种简单的函数的初步介绍来学习函数的,前面三小节,先学习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法,这是为学习后面的几种具体的函数作准备的,从本节开始,将依次学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大体上,每种函数是按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及性质这个顺序讲述的,通过这些具体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函数意义、函数表示法的认识,并且,结合这些内容,学生还会逐步熟悉函数的知识及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旧教材在讲几个具体的函数时,是按先讲正反比例函数,后讲一次、二次函数顺序编排的,这是适当照顾了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了正反比例关系的知识,注意了中小学的衔接,新教材则是安排先学习一次函数,并且,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予以介绍,而最后才学习反比例函数,为什么这样安排呢?第一,这样安排,比较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识规津,从函数角度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与性质都是比较简单的,相对来说,反比例函数就要复杂一些了,特别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由两条曲线组成的,先学习反比例函数难度可能要大一些。第二,把正比例函数作为一次函数的特例介绍,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益,又便于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3、“函数及其图象”这一章的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一方面,在学生初次接触函数的有关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函数进行学习,因此,全章的主要内容,是侧重在具体函数的讲述上的。另一方面,在大纲规定的几种具体函数中,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教科书对一次函数的讨论也比较全面。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函数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函数?

  2、函数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3、举出几个函数的例子。

  新课讲解:

  可以选用提问时学生举出的例子,也可以直接采用教科书中的四个函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实际上均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s=3t等。观察时,可以按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些式子表示的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明确这些式子表示函数关系后,可指出,这是函数。)

  (2)这些函数中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在学生分清后,可指出,式子中等号左边的y与s是函数,等号右边是一个代数式,其中的字母x与t是自变量。)

  (3)在这些函数式中,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分别是关于自变量的什么式呢?(这题牵扯到有关整式的基本概念,表示函数的自变量的式子也就是等号右边的式子,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式。)

  (4)x的一次式的一般形式是什么?(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x的一次式是kx+b(k≠0)的形式。)

  由以上的层层设问,最后给出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对这个定义,要注意:

  (1)x是变量,k,b是常数;

  (2)k≠0 (当k=0时,式子变形成y=b的形式。b是x的0次式,y=b叫做常数函数,这点,不一定向学生讲述。)

  由一次函数出发,当常数b=0时,一次函数kx+b(k≠0)就成为:y=kx(k是常数,k≠0)我们把这样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

  在讲述正比例函数时,首先,要注意适当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比例关系,小学数学是这样陈述的: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写成式子是(一定)

  需指出,小学因为没有学过负数,实际的例子都是k>0的例子,对于正比例函数,k也为负数。

  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课堂练习:

  教科书13、4节练习第1题.

初中数学教案13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

初中数学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三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

  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

  (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

  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

  (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

  (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1)七边形内角和()

  (2)九边形内角和()

  (3)十边形内角和()

  2、抢答:(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四)概括存储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作业:练习册第93页1、2、3

  八、教学反思: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 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 500,

  所以x=50 000。

  答:原来有50 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

  (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 (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 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习

  1.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元,问练习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 802亿元,比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xx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初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案05-20

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03-20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9-17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5篇12-30

初中数学教案15篇11-26

初中数学教案(通用15篇)12-29

初中数学教案(集合15篇)02-23

初中数学教案汇编15篇02-06

初中数学教案集合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