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概念。
二、教学重点: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理清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四、教具运用:
正方体教具、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在哪儿?几条棱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正方体)
(二)新课讲授。
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在研究时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也应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教师问: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长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教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
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 a×a×a= a3
师强调: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 a表示3个a相加。
拓展应用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布置33页8、9题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体的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 ‖ ‖ ‖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a×a= a3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3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能通过实物或模型辨认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在教学正方体时,应激活经验,回顾特点,对比长方体特点,感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二)核心能力
能运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正方体,建立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正方体、动手操作折正方体,自主探究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对比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正方体的认识》名师教学课件,各种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模型,剪好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它的?请自己整理出来。
(2)请找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并思考:关于正方体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课前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品,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找到了什么?
师: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正方体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通过分享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的正方体,使学生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的兴趣。
2.问题探究
(1)观察模型,探究特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属于立体图形,回想一下,我们是从几方面来认识长方体的?
(面、棱、顶点,长宽高)
师:对于正方体,你们准备从几方面来认识?
生自由发言。
师:现在请你们借助手中的正方体物品来观察研究,看看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
同桌合作,自主探求正方体的特征。
交流汇报。(汇报时重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预设:
①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6个面都相等;
②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
③正方体有8个顶点。
小结:同学们从棱、面、顶点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了“正方体是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12条棱长度相等”的结论。
(2)制作模型,加深认识特征
师:认识了正方体的特征,现在请你们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制作完后,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并向同桌介绍你制作的正方体的特征。
用剪好的书本第123页的正方体展开图做一个正方体。
展示学生作品分享制作感想。
设计意图:学完长方体后,学生已明确了面、棱、顶点的概念,知道了从哪些方面探究图形特征,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通过观察、动手,学生亲身感知正方体这个立体图形。考查目标1
(3)对比观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我们都是从面、棱、顶点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4人小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
交流汇报后,教师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引导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主动探索,从而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考查目标2
3.巩固练习
(1)第20页的做一做。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①搭一个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动手试一试。
②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③搭一个四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其余两个面有什么特点
4.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从面、棱、顶点三方面认识了正方体,有6个面,都相等,12条棱也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课时作业
1.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每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2)正方体棱长的和是48厘米,每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答案:
(1)32分米、64平方分米
(2)16厘米、16平方厘米
解析:通过对正方体面、棱特征的考察,加深理解,为后面学习表面积和体积打基础。考查目标1、2
2.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回答问题:
它的前面是()形,长()厘米,宽()厘米。
它的右面是()形,长()厘米,宽()厘米。
它的上面是()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答案:略。
解析:通过“线”想“体”,再从“体”中找“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感受每个面与长、宽、高的关系,为表面积打基础。考查目标1、2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出示flash课件)
一、5/6的分数单位是() 3/8是( )个1/8
6/7是6个()/() 6个1/11是()
二、口答
1/4+3/4=
5/18+7/18=
9/20+11/20=
4/5-4/5=
13/15-4/15=
28/45-13/45=
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任选两题说出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产生知识迁移,为后续学习本课新知作铺垫)
生:5个十八分之一加7个十八分之一,是12个十八分之一,得数是12/18.
13个十五分之一减去4个十五分之一,是9个十五分之一,得数是9/15.
活动二:情境导入新知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可是更加了得,不信你们看。(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
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吗?(给学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时间)
活动三:同分母分数连加的学习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生:甲、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乙、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丙、王同学李同学和刘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丁: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板书,在后续教学中解决。)
师:我们先来解决丙同学的提出的问题,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根据以往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5+2/15=3/15
3/15+8/15=11/15
1/15+2/15+8/15
师: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三个分数直接连加,计算更加简便)
教师板书:1/15+2/15+8/15
活动四:自主探索
师: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正确的计算出算式:1/15+2/15+8/15= 的结果,分组讨论。
(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路:
生甲:1个十五分之一加2个十五分之一在加8个十五分之一,是11个十五分之一,结果是11/15
生乙:我认为这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5,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加起来就可以。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连加的法则吗?(概括能力的培养 优秀生)
生:同分母分数连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板书:同分母分数连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指名说一说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法则,多范围练习,及时了解全班学生掌握情况。
活动五:同分母分数连减的学习
师: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主在练习本上列算式,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
教师友情提示:总数是单位1,计算过程中这个1应该如何处理。
自主计算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说出自己的思路。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式:
1、1-1/9-5/9=
2、1-(1/9+5/9)=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生:1可以用假分数9/9表示,这样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9,就是9个九分之一减去5个九分之一再减去1个九分之一,结果是三个九分之一是3/9
生:因为分母都相同,所以分母不变,我只把分子相减,结果是3/9
生:我的结果是1/3,得数应该约分成最简分数。
生:我先算出花鸟和人物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9+5/9=6/9,然后用1-6/9=3/9=1/3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合理的评价)
师:你们的想法非常有道理,能把你的想法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同分母分数连减的方法吗?
(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师:同分母分数连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板书)
活动六: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随意找出其中两道题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学困生),集体订正。
自主练习2、3自主完成;
自主练习4,同桌交流做题思路在独立完成。
活动七: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同学们能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掌握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你们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同分母分数连加(减), 1/15+2/15+8/15=1+2+8/15=11/15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1/9-5/9=3/9=1/3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5
一、教学内容
课本P38~40。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体积概念的建立以及对体积计量方法的理解。
2.教学难点
感知物体的体积以及建立体积单位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模型;水杯,水,沙子,大小石块(用线系好),木块等;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五、教学设计
(一)铺垫选择研究方向
1.引入:在装有半杯蓝色水的玻璃杯中(先在水面处做个记号)放入一块石块。
2.观察思考。
(视频脚本三:长方体和正方体4.土豆放入水杯的动画片。)
(1)水面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杯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2)杯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二)发现并认识体积
1.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用桌上提供的物品验证。有:木块、沙子、火柴盒、工具箱、石块、玻璃球……
2.教师巡视与学生一起探讨。
3.提问汇报。
(1)你们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2)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学生动手操作。
(4)学生回答。
生:我们拿出自带的装满细沙的杯子,先把细沙倒在纸上,把一块木块放入杯中,然后再把细沙倒入杯中,沙子不能全部倒入杯中,有剩余部分,因为木块占有一定空间。
4.表象再现。
(1)闭眼回忆刚才验证物体的样子。
(2)学生闭眼想象。
5.抽象体积的概念。
(1)物体所占的空间一样吗?
(2)学生回答。
生:我们先把小石块放入杯中,然后在水面上升处作个记号。取出石块,再放入大一些的石块,发现水面比原来的水面高了。
(3)为什么上升的水面会比原来的高?
(4)学生回答。
生:因为大石块占的空间大,所以上升的水面比原来的高。也就是说,物体的大小不一样,所占空间的大小也不一样。
6.看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学生回答: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7.看书质疑。
(三)自我探索体积单位
1.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或者一个物体的体积比另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多少或少多少,该怎么办?这就需要计量,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
2.猜想。
你听说过哪些体积单位?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汇报:将你们学习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3)学生回答。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视频脚本三: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5.视频“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的演示)
3.估量体积单位。
(1)1立方厘米的空间有多大?比画比画。
(2)什么物体的体积大约接近1立方厘米?
(3)1立方分米有多大?比画比画。
(4)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5)1立方米呢?
(6)1立方米有多大?利用一些工具体验大小,你们钻进去试一试。(准备3个米尺)
4.填入适当的单位。
(1)橡皮的体积大约是5()。
(2)桌子的体积大约是240()。
5.质疑。
(四)体积的初步计量
1.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摆)。
(1)出示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2)出示6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3)(改变长方体的摆法)这是长方体吗?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仍是6立方厘米?
(4)(再改变形状)形状变了,体积有没有变?为什么?
(5)为什么不管摆什么形状,体积都是6立方厘米?
2.学具操作。
(1)你们每人桌上都放有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现在请你们摆一个体积是9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想想怎么摆?
(2)为什么所摆的长方体的体积都是9立方厘米?
3.归纳概括。
(四人一组讨论)根据刚才所摆的图形,你怎么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是多少的?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根粉笔的体积大约是10()。
(2)讲台桌的体积大约是0.4()。
(3)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大约是0.35()。
(4)一张信纸的面积大约是5()。
(5)一块城砖的体积大约是3()。
3.拼一拼,说说是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心得和体会?你还有哪些问题?
(七)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计量: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6
【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 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
3. 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2)
答: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5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学习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第28页的“做一做”,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1~5题)。第 6 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具运用 “乌鸦喝水”,玻璃杯、水、沙子、木条……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口答:1米、1分米、1厘米是什么计量单位?
1平方米、1平米分米、1平方厘米又是什么计量单位?
【新课讲授】
1.认识体积的概念。
(1)故事导入 :多媒体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看完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就升上来了。
(2)实验证明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观察比较
观察:电视机,影碟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教师: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
教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提问: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相同吗?为什么?
2.体积单位的认识。(1)出示两个长方体。
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2)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3,d3和3。
(3)认识体积单位。
老师:请你猜一猜1c3,1d3,1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棱长是1c的正方体,体积是1c3;棱长是1d的正方体,体积是1d3;棱长是1的正方体,体积是13。教师请学生看教材,证实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4)再次感受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
①一粒蚕豆的大小是1c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1c3的物体。
②一个粉笔盒的大小是1d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1d3大小的物体。
③用3根1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3有多大,估计一下,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教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c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4c3)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5)练习: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第1、2题。
【课堂作业】教材第32页练习七1~5题。
【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1.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分别写成c3,d3,3。
第 7 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学习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课本第29~31页的内容,课本第30页的例1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5~6题)。第 7 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具运用 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3或1d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7
教学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
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第4、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正方体的概念。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当右面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生:正方体。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老师暂时先保密,相信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就都清楚了。
【设计意图:通过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把正方体的特征化难为易,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投影出示例3 。
1.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面、棱、顶点。
师:那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呢?请你也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师:请同学们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出示观察要点)
(1)正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有几条棱?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比的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汇报:
(1)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完全相同。
(2)正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长都相等。
(3)正方体有8个顶点。
2.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师:通过制作正方体,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到现在为止,我们已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那么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在组内交流观察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投影展示:
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相等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师:说它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特殊在哪儿呢?(让学生明确正方体是一个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现在我们之前的那个猜测,是不是得到验证了呢?如果我们画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该怎样画呢?
板书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在这节课里,我们认识了正方体,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和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B类
用72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相等特殊2. 12a 72 3. 5×12=60(厘米)
B类:
72÷12=6(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20页做一做
(1) 8个(2)略(3)搭成的是正方体
教材第21页练习五
4.正方体10厘米6个9. C F D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第18~1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比较有标志性建筑物的图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图片)这些建筑物结构的形状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建筑物结构的形状都是长方体。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出示课件中建筑物的轮廓)
师:不只是建筑物的形状,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
了解了我们身边这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今天我们就来更加深入的研究长方体这个立体图形。
(贴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并贴出画有长方体平面图的卡纸)
(过渡语)师:我知道同学们也带来了长方体的物品,请你们拿出来给同桌展示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通过摸,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师:接下来跟着老师来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摸到了长方体的面,长方体的面摸起来滑滑的、平平的。
师:其他同学也是这种感觉吗?没错像这样摸起来滑滑的、平平的部分就叫做长方体的面。(板书:面)
2.师:那除了面,我们还能摸到长方体的其他组成部分吗?
(预设1)生:我还摸到了长方体的棱。
师:那请问长方体的棱在哪里呢?(请生上台指出长方体的棱)
(预设2)生回答不出来
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
接着让生在自己的长方体物品里找出长方体的棱指出来给同桌看看。
3.指导学生观察顶点。
师:同学们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板书: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4.师小结: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巩固一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具体位置。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过渡语)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数一数,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请生朗读活动要求。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和面的数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互相平行)及相交的棱、相对(没有公共边的面)及相邻的面(有一条公共边的面)。
(2)若学生(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8个顶点,12条棱,并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板书: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出示课件,并让生把长方体的定义齐读一遍)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过渡语)师:为了对长方体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大伙动动手来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如果我只给你细木条和橡皮泥,该如何运用这些材料呢?
请个别生读活动要求。
小组讨论2-3分钟,请生回答。
(预设)生:我要用细木条来当长方体的棱,橡皮泥用来黏住细木条,同时橡皮泥充当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的想法怎么样?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师:我也非常赞同你的想法,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材料开始制作吧。
注意:请每组拿出一本书垫在下面再制作长方体框架。
(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制作)
(2)师:仔细观察长方体框架,你发现长方体用了几根细木条?
生:12根细木条
师:这些细木条其实就是长方体的12条棱,如果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生1:分为三组,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
(预设)生2:我想分为四组,每一组里有一长,一宽,一高。
2.认识长、宽、高。
(1)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过渡语)师:你们刚才都说到了长、宽、高,请问同学们谁愿意带上你们的作品上台给大家指一指长、宽、高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2)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演示)
3.课堂小结: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我知道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生:我还知道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8个顶点,12条棱,并且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练习巩固
1.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相同,但形状不相同。(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2.想一想,做一做
书本第21面 练习五 第一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8页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因数和倍数,能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偶数和奇数;加深理解质因数,能正确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能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思维的初步经验,提高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加深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进步,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理、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难点:
应用概念正确判断、推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最近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内容?回忆一下,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揭题:我们已经学完了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开始主要整理与练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我们要进一多认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判断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分解质因数,提高对数的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回顾讨论。 出示讨论题
(1)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举例说明你的认识。
(2)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3)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各能分成哪几类?举例说说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4)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结合讨论适当记录自己的认识或例子。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0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学习小数除法的必要性有三。
第一,构建完善的运算体系。小数除法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需要。现实中需要运用小数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十分丰富。
第三,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提高计算能力,形成灵活选用合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数学思维。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继续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备课内容
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课时)基本算理和算法;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
一个数除以小数(1课时)基本算理和算法;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
商的近似数(1课时)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解决问题(1课时)用“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循环小数(1课时)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备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数,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3.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5.经历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6.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7.经历探究循环小数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8.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
9.在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的过程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
10.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11.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2.体会计算器的作用,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备课重难点
重点
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便计算。
2.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1.在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1
设计说明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学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教学内容跟生活密切相关,五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设计利用课件出示例题,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2.放手让学生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尽量放手让学生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本设计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取值方法。之后,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运用“去尾法”和“进一法”的例子,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应用以前学习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直接引出新课内容,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1),学习“进一法”。
(1)理解题意,列式计算。(课件出示例题和情境图)
引导学生交流题中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并独立列式计算。
2.5÷0.4=6.25(个)
(2)设疑:我们求得的结果是6.25个瓶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6.25个瓶子吗?符合生活实际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里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得数应该保留什么数?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数?
(3)小组讨论:根据实际情况,这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为什么?
(4)学生汇报讨论的情况:瓶子不能有6.25个,应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应是6个,但是6个瓶子不能装下2.5kg香油,只能装2.4kg,剩下的0.1kg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
(5)小结: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时,不管省略部分首位上的数字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1的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
2.教学例10(2),学习“去尾法”。
(1)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目,并列式解答。(课件出示例题和情境图)
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5÷1.5=16.666…(个)
(2)设疑:礼盒数能用小数来表示吗?
(3)小组讨论: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是17个礼盒,但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并向全班汇报:因为1.5×17=25.5(m),丝带不够,所以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取整数16,即只能包装16个礼盒]
(4)小结:在这道题里,出现了满5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3.回顾反思,明确方法。
(1)观察例10中的两道题,小组讨论一下:对于取商的近似数,你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小组讨论后选代表汇报,互相补充。
①第(1)小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1取整数。
②第(2)小题,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尾数取整数。
(3)师生共同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
4.举例升华。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近似数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幸福小学有382人要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2.一根长10.5米的木料,先截取等长的5段,共8.5米,剩下的要截成0.8米长的小段,最多还能截出几段这样长的木料?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41页7、8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10 (1)2.5÷0.4=6.25(个)≈7(个)(进一法)
(2)25÷1.5=16.666…(个)≈16(个)(去尾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发展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正方体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对比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有几条?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观察并思考。
师:这些都叫什么立体图形?
生:都是正方体。
师:要探究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
生: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中包含着正方体,用集合圈表示为:
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正方体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比较
教学反思
正方体的学习是以长方体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时可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可采用观察彩图和实物、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注重知识的整体性,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同一节中呈现,有利于对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8~49页整理与练习练习与应用第8~12题,探索与实践第13~14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能应用因数、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或探索数的一些简单规律或特点。
2.使学生整理并进一步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在思考、解决问题中有条理地思考,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探索实践过程中,感受获得方法、发现规律的喜悦,体会数学的奇妙,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回顾反思、客观评价的意识、习惯和品质。
教学重点: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探索、理解简单规律。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引入
1.复习旧知。
让学生计算练习与应用第8题,直接写出得数。 口答得数,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算的。
2.回顾内容。
引导:我们上节课整理与练习了因数和倍数,重点练习与应用了哪些内容?
你能找出12和8这两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吗?(板书:1 2 8)自己找一找,把因数和倍数写下来。
交流:12的因数和倍数各有哪些?8呢?(因数和倍数分别对应板书) 提问:比较两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怎样的数?比较倍数呢?
3.引入复习。
提问:那什么叫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呢?
引入: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整理与练习因数和倍数,在上节课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整理与练习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公因数和公倍数,特别要能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同时还要通过探索与实践,发现一些关于数的特征的简单规律。
二、练习与应用
1.整理方法。
引导:我们已经从上面的练习中了解了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意义,能不能自己举出两个数的例子,找出公因数和公倍数?每个同学独立完成。
指名交流自己的例子,教师选择两个例子板书过程。 让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例子,说出公因数和公倍数。
提问:黑板上的例子里,最大公因数是几,最小公倍数是几?怎样找出来的?
那现在说一说,求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方法各是怎样的?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2.做练习与应用第9题。
(1)要求学生完成前四组题,先求最大公因数,再求最小公倍数。
(2)交流:这四组数各是怎样找最小公倍数的,结果各是几?说一说你的方法。(根据交流板书过程和结果)
3.做练习与应用第10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每次分别按3格和4格走,找出两种棋都走到的格子涂上颜色。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这些格子,涂上颜色。
三、探索与实践
1.做探索与实践第13题。
2.做探索与实践第14题。
四、评价总结
1.评价反思。
让学生对照评价内容,反思自己三个方面的学习表现,在☆上涂色表示。 交流评价结果,肯定全班的学习表现,提出以后的学习希望和要求。
2.交流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练习,你对这部分内容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体会?
3.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与应用第9题后四组题,第11、12题。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开发学生智能。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观察、摆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框架。
学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是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都是立体图形。
2、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见过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不是有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教学实施
(一)、长方体的认识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教师板书:面)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
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点。(板书:顶点)
(2)师生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学生依次说出名称。教师说出顶点、面、棱的名称,学生迅速在学具上指出。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根据长方体面的位置,数出这6个面分别是什么?从位置上看前、后两个面正好是怎样的?
教师讲述:我们把这样的两个面叫做一组相对的面。找一找,长方体一共有几组这样相对的面?
让学生指出长方体上的3组相对的面。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板书: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分组测量长方体前后、左右、上下面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长和宽分别相等。
教师:由相对的面的长和宽相等,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怎么样?
师生共同验证同学们的发现。
课件演示:
长方体6个面的形状,上下、前后、左右面相等。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
教师:你认为研究长方体棱的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长方体有几条棱?这些棱可以分成几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通过以上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讨论后,学生汇报,教师用课件演示。
课件演示:
展示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板书: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顶点的认识。
课件演示:先闪动三条棱,再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请你们按照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指名说出数的结果。(板书:8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见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站在任何角度观察,我们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在画长方体时看到的3个面画实线,另外3个面用虚线画。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讨论:要知道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只要量哪几条棱就可以了?
启发学生说出:只要量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
(2)归纳。
我们把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课件出示)
(二)、正方体的认识
1、课件演示:一个长方体的长渐渐缩短,变成一个正方体的过程。观察演示过程,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
教师:这个立体图形叫正方体。现在我们从面、棱、顶点来研究它。请大家拿出正方体纸盒来研究。
(1)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这些面有哪几个面是相等的?
(2)正方体一共有几条棱?这些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4)正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课件演示:
正方体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长度相等;8个顶点。
3、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布置作业
P32第6、7题
五、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第6—9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列举的策略,会用这种策略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条理性、有序性,体会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策略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会运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有序有条理的运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提问:你是怎样思考的?
让学生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自己的列举方法。
2、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指名读题,分析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校对。
3、完成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一共有多少中不同的走法?
4、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小组交流讨论,合作完成。
指名汇报。
5、完成练习十一思考题。
学生动手操作。
展示学生完成情况。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统计》单元教案11-09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10
数学实数教案11-12
分类的数学教案11-16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教案11-11
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1-09
大班数学量的教案11-17
甜甜的水果数学教案11-15
痛苦”的单元数学考_写事作文300字11-14
五年级的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