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

时间:2022-06-08 17:00:5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

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1

  教学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离不开幼儿的生活,唯有由心而发的兴趣才能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周围事物。结合主题活动“夏天真热啊”的开展。我引导幼儿通过听、说、想象、创造等方式,发现普通的生活材料会产生各种独特声音,感受大自然中声音的奇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聆听、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积极尝试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声音。

  2.在欣赏散文《夏天的声音》中展开想象,制造和体验美妙的大自然之声。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分别装有米粒、黄豆的透明瓶,搪瓷杯,筷子,不锈钢小勺,塑料垫板,塑料袋,空纸盒,铁盒,硬币,木块,等等。

  2.录有雷声、雨声、蝉鸣声、蚊子叫声、空调运行声等夏天里的各种声音的音带。

  活动过程:

  一、聆听、感受大自然中的夏之声

  1.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幼儿倾听并表达。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你在什么时候也听到过这个声音?

  师:夏天里,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2.师(小结):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知了知了”的蝉鸣声、嗡嗡嗡的蚊子叫声,这些都告诉我们夏天到了。

  (析:雷雨声、蝉鸣声等是幼儿熟悉的夏天里的声音。教师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导入,引发幼儿,在交流、互动中回顾更多经验。)

  二、探索、创造夏之声

  1.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制造声音。

  师: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之外,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东西会发出声音。

  师(出示一些物品):你能用这些东西制造出有趣的声音吗?请你选择一样东西试一试吧。

  2.分享制造声音的不同方法。

  师:你选了什么东西?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这东西发出声音的?

  师(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同一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例如:两个幼儿都选择了铁盒,但他们使铁盒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幼儿甲说:“我用手拍铁盒,铁盒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幼儿乙说:“我用拳头敲铁盒,铁盒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教师说:“哟!太神奇了。同一个铁盒用手拍或用拳头敲,就会唱不一样的歌呀。”)

  3.再次尝试自由选用材料制造声音,并在教师引导下将制造的声音与夏天的自然之声产生联想。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这次,这些盒子、瓶子说:“我们也喜欢夏天,我们也想学一学夏天的声音,你们愿意帮帮我们吗?”大家再来试试看吧。

  4.大胆表达自己的联想。

  师:你选择了什么东西把它发出了什么声音?

  师:这种声音像什么?

  (例如:有的幼儿用装满米粒的塑料瓶发出了沙沙沙的下雨声;有的幼儿敲打铁盒说发出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有的幼儿拗动塑料垫板发出了呱呱呱的蛙鸣声。)

  师(小结):你们看,这些东西普普通通,但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居然变出了这么多夏天里的声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们多留意:多看、多听、多想,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析: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物体用不同方法可发出各种声音,难点是运用这些物品联想并模拟夏天的各种声音。)

  三、夏之声音乐会

  1.欣赏散文《夏天的声音》。

  师:有一篇好听的散文叫《夏天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边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边朗读散文。)

  2.在教师引导下为散文《夏天的声音》中的内容制造相应的声音,体验自然之声的美妙。

  师: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声音。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师:我们来开个音乐会吧,每热选一样东西,一起来模仿里面的声音。

  3.师(小结):我们用敲、拍、吹、搓、拉等许多方法让一些不会动的东西发出了有趣的声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夏天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乐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还藏着许多奇妙的、好听的声音呢。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听到大自然为我们演奏的美妙的“音乐”。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的好奇心很强,求知欲也很强。在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能发出不同声音的材料,孩子们探索欲望很浓,在自由的气氛中探索出了有趣的声音,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个别孩子参与不太积极,还没有完全融入到活动中来,主要是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差距,还需教师与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孩子进步。

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2

  活动意图: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人类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题,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孩子们对声音特别敏感与好奇,发现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他们对制造声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设计了此次活动“制造声音”。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借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2.感知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3.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各种瓶子(如: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纸盒子(大小)、不同类型的纸(挂历纸、报纸、硬纸壳)、塑料带(薄、厚)、豆豆、米粒、纸片。

  活动过程:

  一、声音的秘密

  1.出示:瓶子、豆子。

  2.听听瓶子有没有声音?再听听豆子有没有声音?

  3.想办法使他们发出声音?

  二、声音的产生

  第一次尝试操作验证:

  1.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2.怎样制造声音。(空瓶子、罐子、盒子、豆豆、米粒、纸片)

  三、声音的不同

  出示:不同材料的瓶子(如:塑料瓶、易拉罐、玻璃瓶)、纸盒子(大小)、不同类型的纸(挂历纸、报纸、硬纸壳)、塑料带(薄、厚)让幼儿听辨。(这个声音像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

  辨析探究声音的特点:

  1.撕纸(有的声音长,有的声音短)

  2.塑料带、瓶、豆、盒子、米粒、纸片(有的声音是“砰砰的”“扑扑的”;有的说这声音“沙沙沙”“叮当叮当”象下雨,象打雷)

  活动反思:

  孩子们通过“动脑想、动手做、用眼看、用耳听”了解到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兴趣和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同时也教会了幼儿认识事物的方法。整节活动孩子的兴趣很浓,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

  不足之处:

  活动中没能关注每个孩子,以至使孩子注意不集中。

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3

  活动意图:

  我发现幼儿园小班幼儿对生活中的一些声音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声音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他们感兴趣的一种游戏,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于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引导幼儿在听辨中区别、了解各种声音所表示的意义。培养幼儿听辨声音的能力。让幼儿从开始听自己比较熟悉、喜欢的声音,逐渐过渡到注意听周围各种声音和别人的说话,从而帮助幼儿养成安静、仔细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摇摇猜猜的过程中,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了解到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2.进一步感知物体的特性与声音的关系,并引导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探索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孩子们跟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讲述和讨论,从孩子们的回答中选出教育内容,切合孩子们的回答让幼儿知道瓶子能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原因,以及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1.空瓶子、豆子、大米、布、餐巾纸等。

  2.音乐《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1. 听听摇摇。活动开始,教师出示一个铃鼓,摇一摇,请幼儿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请幼儿拍铃鼓,感受到声音。

  2. 出示空瓶,听听有没有声音,然后请幼儿说说怎么样可以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

  基本环节

  3. 幼儿讨论结束后,出示几个里面装有东西的瓶子,请幼儿闭上眼睛听听,瓶子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然后再睁开眼睛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4. 幼儿了解了不同的东西所发出的声音是不同并有了初步的经验后,我请幼儿听声音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孩子们对猜很感兴趣,都为自己能猜对里面的东西而兴奋不已。

  5. 听了能发出声音的瓶子后,请幼儿思考“是不是往瓶子放了东西都能发出声音?”一开始孩子们都很肯定,然后我做了一个示范,放了餐巾纸在瓶子里,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放布没有声音,有的说放棉花没有声音。针对孩子们的回答,我请幼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试试,放什么东西放入瓶中可以发出声音,什么东西放入瓶中不能发出声音。

  结束环节

  6. 音乐游戏《幸福拍手歌》。

  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可以发出声音的瓶子,然后跟着音乐的空拍处摇动瓶子发出声音,游戏几次后结束活动。

  活动策略:

  科学区的重点在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并且具有自主的自发性的猜测和探索,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有效开展活动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运用到了示范法、谈论法以及讨论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使得课堂活动有效进行。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但相对比较单一,选择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声音,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教育目标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们在真实再现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发现、表达,提升经验。活动中,在讨论在瓶子里放什么东西能发出声音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回答的都是自己经验过的,而家长们一般在瓶子里放的都是各种豆子或米,这容易导致幼儿思维的限制,也没能让幼儿很好的进行思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要结合孩子们的已经经验和扩展孩子们的经验,发挥孩子的想象与发散思维想结合,让活动更能体现教育价值!

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4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很爱玩,对声音也很感兴趣,结合教材,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中,感受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听辩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听辩出不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难点:能根据指示找到不同的罐子。

  活动准备

  1. 装有核桃,花豆,沙的罐子若干,空罐子一个。

  2. 《幸福拍手歌》伴奏,标记牌,黑板。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摇一摇

  1. 老师出示一个空罐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们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

  2.老师变戏法,把核桃放进罐子里,摇一摇,问:“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有声音因为里面有东西)

  二.听一听,猜一猜

  1.教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2.让幼儿为自己的罐子,找相同的朋友,老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三组坐下

  3.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

  教师:“今天老师在罐子里放了三种东西(沙宝宝,花豆宝宝,核桃宝宝),出示标记牌,让孩子依次认识沙,花豆,核桃标记牌。

  “请你们猜猜哪个罐子里的是沙(花豆,核桃)宝宝?”感知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三.延伸探究活动

  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能力。能达到教学目的。

  不足:可能在最后加上一些品德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如:声音虽然好听,但在别人休息或工作的时候,我们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以免影响别人……)

【小班科学不一样的声音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丫教案12-06

科学的教案04-06

小班的教案04-08

小班安全教案03-24

科学教案《赛车》04-07

《小狗乖乖》小班教案12-19

车轮滚滚小班教案12-17

《春天来了》小班教案12-12

《认识颜色》小班教案12-09

小班游戏教案《报纸》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