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7 13:52: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经典[15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经典[15篇]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扑面而来的是求新的气息,是创造的渴望,是发现的生机。《玩出来的发明》告诉我们,发明的火花常常蕴藏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只要我们善观察、勤思考,就能捕捉到它。《地动仪》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发明,闪耀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之光。《充气房子》让我们了解了现代建筑技术的新发展。《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利用自然景物辨别方向的方法。《骑“白马”的苍耳》告诉了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途径。课文感情浓厚、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显得亲切而生动。学习这一组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勤于观察、乐于创新的好品质;在阅读中识字、学词、学句,增强语文能力。

  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我拓展延伸到:“除了课文中所说的忠实的向导以外还可以说忠实的什么?”“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等。在学完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仿照书上的形式,说说还有哪些可以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树木的年轮辨别方向:“年轮宽的一面是南面,年轮窄的一面是北面”;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果子的颜色来辨别方向:“果子颜色深的一面是南面,果子颜色浅的一面是北面。”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再说一段话。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知识。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时间,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我还利用简笔画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理解第5小节“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的快哪边化得慢,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时,应该是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朝着南面,化得慢的一面朝着北方。对此,学生不容易理解,因为按照常识,应该是南面照到的阳光多,积雪化得快。我就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出沟渠,阳光从南面照过来,由于被沟渠的壁挡住了,所以阳光先照到沟渠中北面的积雪,所以沟渠中朝着南面的积雪先化,朝着北面的积雪反而化得慢。看了直观的简笔画,学生就一下子就理解了。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2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一、教学效果

  1.带领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学习了《摔跤》后,我带着学生们归纳总结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主要是抓住了嘎子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嘎子调皮活泼,工于心计的特点。学生们对这样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像这样正式提出来学习,还是第一次。于是,我给了学生们十多分钟的时间让他们仿照作者的`写法写写同桌的一个特点。多数学生写得不错,还有个别的学生把人物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2.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习描写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

  “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二、成功之处

  《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画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三、不足之处

  在学习《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祥子的外貌时,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只是简单地说了说这是外貌描写,给学生没有留下健康、威猛的祥子形象。

  四、改进措施

  结合上面的不足之处可以设计让学生画一画文中的人物,写一写身边人的小练笔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3

  只要是作文课,学生头痛,老师也头痛。学生头痛不知道怎样写,我头痛不知道怎样教。向同年级的潘老师请教,她也说作文教学真头痛,所以我一直有点畏惧上作文课。

  第四单元的教学结束了,又该是写作文了。这次的习作内容是看图写作。提供了一个背景:1937年8月28日,抗日战争爆发。图中只有一个小孩子,旁边是一片废墟。本来我想照老方法,让他们先看要求,再读两篇范文,让他们动手写就是了。可是当我在黑板上写下“上海火车南站”时,头脑中突然有个想法,于是便开始了我的作文教学。我没让他们看图,只在黑板上写下了“上海火车南站”几个字,问道“你能说说伤害火车南站平日的样子吗?”同学们马上举起了手,“人山人海、出门旅行、回家乡”等各种情况都有。我又写下了“抗日战争爆发”几个字,问:一旦战争爆发,你能想象火车站的情景吗“四散逃命、东奔西跑、跳火车、挤火车、炸弹、子弹、血流成河、一片废墟”等等会发生的现象都说出来了。于是我便请他们看课本的那幅插图,看这个小孩,想想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

  课后我反思了这次的'作文教学:有别于以往的是,我集中了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了大家的想象,让敢想的有机会大胆表达,让不敢想的有机会倾听,这样,学生的资源被利用好了,我的教学就容易多了。另外,教学设计也很重要。尽管我这只是灵光一现,但至少证明了我们老师的努力还是能提高学生的水平的,问题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做,去备课,肯不肯为学生去花心思做。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4

  《师恩难忘》教学教学一开始,我紧扣《师恩难忘》课题,让学生读题思考,产生疑问。果然,学生思维活跃,一下子疑问迭起:谁师恩难忘?师恩难忘谁?难忘什么?为什么难忘?老师的恩情是什么?……从问题上分析,学生不仅需要知道一些表面上的知识,还渴望明白更深一层次的课文,挖掘文章的内涵。这正是作为一个高年级学生所要求的。 我认为,这样的交流,不仅能激活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的“情感因子”,也可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教学中,首先,我让学生读题质疑,学生问“陶校长是谁?”“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接着,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下面让我们听听陶校长是怎么说的吧。” 接着, 我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资料,了解了陶行知校长对同学的关爱以及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本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所以我觉得不宜打乱原有顺序进行教学。

  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也进行了深入思考。我觉得:习作是写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可以写他性格、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学生的一两件小事,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与爱戴。

  在教学本次习作时,我采用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熟读文本,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模仿与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习作。在教学课文时有一结合本次的写作要求进行讲课,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表达方法。

  在教学《练习一》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学《题秋江独钓图》了。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指导有节奏、有韵律地朗读,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想象画面,并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之后再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的理解也比较到位,应该说,今天的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5

  今天教学第三单元单元导读,学生们学的很开心,由此,我今天的心情真的是无比敞亮,太高兴了。

  《巨人的花园》直接带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生读文,然后汇报:能和大家一起玩就是真正的快乐。”师:放在课文中的确是这个意思,那读完课文你觉得真正的快乐究竟是什么样的?生:“能和别人分享快乐就是真正的快乐。”师“有一个很重要的词。”生“分享。”有一种写作手法贯穿课文始终。生:“对比的写作手法。”

  第二课《幸福是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生:这篇课文为什么叫幸福是什么?师:你对课题产生了疑问,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吧。生:“幸福就是助人为乐。”师”概括总结的真好!”生:“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师:“你运用了课文中的话。”生:“幸福就是别人得到幸福自己也会幸福。”和《巨人的花园》有相同的触感,对吗?你真会学习!”

  《去年的树》是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的?生读文。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知道是“对话”,很多孩子想表达对话却说不明白。师进行引导。课文中的`主角是谁?生“树、鸟。”师:“树经历了很多改变,可鸟贯穿课文始终,他一路上都遇到了谁?”生“树根、大门、小女孩……”师:“他们在做什么?”生“交谈、交流、对话。”师“《去年的树》是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的?”生:“对话。”师:“鸟儿会说话了、树根也会说话了。”生:“拟人。”师:“在这里我们叫拟人体的童话,《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里的主人公本来就是人,而《去年的树》中的主角会说话吗?”生:“不会说话。”师“所以这种把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特征的童话就叫拟人体童话。”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触要和大家交流分享吗?生:“我觉得我们应爱护树木。”“大树的一生都在无私奉献。”“小鸟和大树的友情很感人。”不管作者创作的目的是什么。孩子们能得出这么多的感悟是我没想到的。说明他们真的用心感悟了。

  一课带一课,读《小木偶的故事》,发现一下,他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似点?生:“都是对话,都是拟人体童话。”用学习《去年的树》的方法读《小木偶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还是有牵引学生的感觉,但总体来说,学生们懂得感悟,学会了知识,乐于思考,勤于动脑、积极举手。我觉得这节课值了。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6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1、重视学生课前预习,并作引导,把课文生字词学习在...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

  1、重视学生课前预习,并作引导,把课文生字词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落实体现。

  2、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在朗读感悟时把重点放在“感”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发现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引导,都存在诸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会合作交流,主要有分工不合理或不会倾听等不足。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尤为重要。今后的教学中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7

  小语第六册第一单元习作的标准是: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在第五册写观察日记、介绍一处地方这两个单元习作中,都已经重点进行过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和景物的训练,加上在学习第一单元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学习作者观察顺序、描写顺序,这样学生达到按一定顺序写清楚这个要求并不难。学生通过上个学期描写事物的小练笔与习作的训练,也能写出事物的基本特点了。基于有以上的基础,我决定把习作目标定得更具体一点,就是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生动。如何指导把事物写生动呢?学生仅仅靠运用现有积累的词语来把事物描写生动是不可能的。仔细研读教材后,我发现本单元课文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描写事物特点时都有丰富的或生动的想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习作更是离不开想象。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我决定从培养丰富想象力着手,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来把事物描写生动。

  一、明确学习目标,开展前置性学习活动,教与学有的放矢。

  有了以上的思量,我定下了本单元的学习总目标,并设计了相应的前置性学习活动。在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师生共读习作提示,并提炼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和前置性学习活动内容。其中特别强调了课内外阅读积累优美词句时,要多积累想象丰富的词句;认真思考课后想象练习;仔细观察一种喜欢的'或身边出现的小动物和植物,通过画画、拍照、简单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二、用心体会,大胆想象,勤于练笔。

  为本单元习作而设计的前置性学习策略主要还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一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学会赏析描写事物特点的语句,用心体会表达的方法;二是画出文中想象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把事物写生动的效果;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想象力,进行仿写小练笔。

  案例1:《燕子》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师:燕子是春天的精灵,它们飞过山峦、飞过田野,让我们靠近观察一下它们吧!你看到了怎样的燕子,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生:燕子的身子黑黑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呢?

  生看图展示背诵第一段(前置性学习过程中已经练习背诵)。

  师:你发现第一段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先写羽毛,再写翅膀,再写尾巴,最后写燕子活泼机灵。

  师:你真会发现,这一段就是按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来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还有吗?

  生:课文不是像我们平时描写燕子一样,说燕子有什么,有什么,而是用了“一身什么,一对什么,加上什么,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读得真仔细,是的,课文表达的方式跟我们平时描写的方式不一样。学习了这种新的表达方法,我们也能把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对吗?

  学生进行小练笔:仿照第一段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案例2:学习《咏柳》

  用自己的话说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一句描写了什么。体会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出柳树枝叶的碧绿、枝条的茂盛的特点。

  小练笔:想象自己观察的柳树还有什么特点,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和看《燕子》插图,发挥想象,写出柳树的特点,还可以想象柳树和周围事物的对话来赞美柳树。

  案例3:学习《荷花》第三、四段

  朗读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一、二句。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

  生1:看看这一朵,很美,她像在风中跳舞。

  师:你很会想象,请问这朵荷花怎样的姿势让你想象她在风中跳舞呢?

  生1:她在风中摇摆。

  师:那就先把描写她的姿势,再进行想象吧!

  生1:看看这一朵,很美,她在风中摇摆,好像在跳舞。

  师:真棒!

  生2: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她低着头,好像在听小鱼说话。

  生3:看看这一朵,很美,她仰着笑脸,好像在跟小鸟打招呼。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师:我们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荷花描写得多美、多生动啊!

  有感情朗读第4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如果你也是池中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

  生1:青蛙跳过来,呱呱呱,告诉我它会唱歌。

  生2:小蝌蚪游过来,告诉我它们要去找妈妈。

  师:想象真丰富啊,除了水里游的,地上的,天上的一些事物都可能会告诉我什么呢?

  生3: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早餐的丰盛。

  生4:露珠滴下来,告诉我清早的空气多么清新。

  师:想象得多棒啊!让人意想不到。

  ……

  学习完课文,复习课文写作顺序:看花时间、地点、人物——荷花生长的各种姿势——想象和感受。学习课文写作顺序描写一种花,要有丰富的想象。

  三、习作材料充分准备,以说带写。

  学生在前置性学习活动中就进行习作材料的收集。如利用假期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游览、参观或向身边的人了解家乡的一处风景等等。

  进行口语交际《介绍一处景物》时,我发现学生还不是很会抓景物特点。于是在评价表达时,我特别强调上台展示的学生要讲清这处景物的特点,引导他们抓住印象最深的一两点进行介绍。并引导其他学生评价时说说台上的学生有无把介绍的景物特点讲清楚。特意表扬能够按照一定顺序说清楚的学生。

  经过多次的口头、笔头的训练,学生基本能够抓住景物特点,初步会展开丰富想象把事物写生动。正式习作之前,我还是引导他们先把全文的结构构思好,想清楚写什么,有什么特点,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哪个特点要重点介绍,就要发挥想象写生动。

  从习作完成情况看来,学生基本能按一定顺序去介绍,也能够抓住景物特点和发挥想象。想象主要体现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优等习作的想象很丰富,能对事物特点进行生动描写,语言优美,表达流畅,能运用自己积累的词句。中等习作能运用积累的词语把事物特点写清楚,有想象但不够丰富。还有一些虽有想象,但不够恰当,比较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点。由此看来,大部分学生的表象积累还不够丰富。

  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发挥想象力的雄厚基础,表象贫乏,就会导致想象狭窄和肤浅。因此,在往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从以下几方面去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体验,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写观察日记;继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指导学生学会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情境,进行补白、续写等等的小练笔;课外阅读要求运用老师指导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积极积累,扩大词汇量,增长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8

  《识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时揭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节奏感强,适于朗读。“拍手歌”的形式也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教学本课第二课时,我觉得有如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的美丽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产生兴趣,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喊喊动物朋友的名字并跟他们打招呼;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动物朋友要把生字朋友带回课文了,读一读把它们留住;老师要考考大家,谁敢接受挑战;编儿歌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课堂上教者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际、拍手诵读等,促使他们动脑、动眼、动手、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会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并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学会模仿编儿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三、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会编儿歌。

  课后的练习安排了孩子尝试编写与卫生有关的拍手歌。为了落实好这个目标,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押韵,押韵有什么作用,从而让他们对编儿歌的要求有更进一步认识;接着我找了一首同样是保护动物的拍手歌,把当中的一些内容删除,让学生补充完整,在这过程中始终强调押韵的好处。最后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刚才的基础上独自模仿其中一两句自己编拍手歌。在练习编写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浓郁的兴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发挥想象,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由于受知识水平限制,也有个别孩子编写的儿歌过于直白。

  四、注重识字过程中人文关怀。

  从上课开始与动物朋友打招呼,与他们交朋友,用几句话说说动物朋友的样子,模仿编儿歌,懂得保护动物。整个过程,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于动物朋友的身上,识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动物”相处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着人文关怀。我们知道学生学会了相处,学会了关爱,就会去关爱同学、老师、亲人,就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通过这堂课的磨课实践,我感受很深。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不应是枯燥的,它应该是活跃的、趣味的,投学生所好,取学生所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感,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9

  最近,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的”让我深感启发。通过阅读教材中的三次对话,我深刻领悟到了“以偏概全”的危害性,更加认识到了正确的学习方式。

  第一次对话中,蝴蝶和蜗牛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天空的认知也有所偏差。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需要不断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

  第二次对话中,小鱼对于海洋是自己的整个世界的`想法,让它无法认识到河流和大陆的存在。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中,我们不应该狭隘地只关注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应该全面地拓展视野。

  第三次对话中,青蛙通过看到阳光照耀在井口上,从而得出了天空在井口上。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不断去发现、去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通过这些对话,我们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地认知世界,更好地理解事物。这也提示我们,在学习中,我们应该保持探究的态度,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0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片段组成,分别是选自徐光耀写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的《摔跤》;选自老舍先生写的《骆驼祥子》中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吴敬梓写的《儒林外史》中的《两茎灯草》。这三个片段都是描写人物的,因此教学本课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外,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学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作家描写时的侧重点。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1.教学效果(思效)

  抓住“两个指头”,走进守财奴的内心。

  《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课文抓住他的动作、神态来描写,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教学时,我抓住这个细节,狂追不放,让学生理解“此时此刻,严监生想说什么”,以这个问题来理解临死之前的`严监生,急于想说什么,进而走进他的内心,理解严监生吝啬、小气的形象。学生细读文本,找出了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我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严监生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他想说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严监生内心的焦虑越来越迫切,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严监生的心情从失望到绝望到崩溃。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正是作家抓住人物动作、肖像、心理及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才达到如此效果。

  2.教学收获(思得)

  运用表格,分辨异同。

  三个片段都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同时还有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但是三个片段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为了让学生更清楚之间的不同,我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表格理清三个片段人物描写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悟体会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学生明白了相同之处是三个片段都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方法刻画人物,人物形象鲜明。不同之处是《摔跤》侧重动作描写;《两茎灯草》细节描写突出;《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侧重于祥子的外貌描写,写出了祥子结实健美的身体,表现了祥子旺盛的生命力。

  3.不足之处(思失)

  课上完了,回顾整节课,自己觉得还是有一些遗憾: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整堂课的教学中,很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都是我抛出问题,学生努力去解决;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没有激发出来;自主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没有很好重视,在以后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4.改进措施(思改)

  在以后教学中,需要增加游戏环节,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把学习到的人物形象进行回顾,拓展补充阅读涉猎到中外经典名著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学生阅读面,加深对人物描写方法的领悟,为写作中的迁移运用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1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课文以梅花为线索,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开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文章以梅花喻人,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教学中,我就课题进行解剖,直接导入课文中心,让学生一下子抓住文章中心,整体上把握课文,起到很好效果。教学伊始,熟读课文,学生知道课题中“魂”实际上是“精神”,找出梅花精神,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如果请你换个题目,我们可以换成什么呢?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可以换成“民族魂”“松树魂”……通过换课题,学生了解到: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

  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阅读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本课教学后,让学生联系王安石的《梅花》,说说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高洁气节的人,帮助学生体味梅花傲雪的精神,产生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也使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是爱祖国这一思想感情。同时我让学生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李白的《静夜思》、张继的《枫桥夜泊》,让学生了解余光中、李白、张继的“思乡”和文中外祖父的“思乡”有什么不一样,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本文中心突出,借物抒情,对于这一点,学生读上几遍,读熟以后就很容易明白,那么文章是怎么借物抒情的?需要仔细探究,学生再次读文就会发现,作者借梅花来抒发情感,用的是外祖父和梅花之间的几件事来表现主题的。课文中写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回顾这堂课的教学,感觉有不少遗憾:这篇课文在其他教材中是用两课时的,我们在备课时,把以前的课件拿来就用,没有深入研究,精心准备,导致教学节奏按照两课时标准教学,教学知识点抓得不准,致使部分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需要其他时间补充。

  在以后教学中,在导入课文学习时,就应该播放用多幅梅花的图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乐的课件,同学们在惊叹梅花的美丽之时,对梅花开放时的环境状况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此时,我应在课文中心句出现的地方再用一次图片展示,让学生们再对“梅花魂”有一次感情的升华,使他们理解为什么身处异国的外公会对梅花念念不忘,倍加珍惜。

  1.因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与课文结合得非常紧密,所以在导入中回扣课文,既复习了前面的内容,又为本活动作了铺垫。

  2.小组合作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们在热烈的讨论中掌握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

  有些孩子注意力好分散,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注意倾听。因为小组较多,所以我并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2

  总人数:47人

  合格人数:46人

  优分人数:96以上:8人;90—95:13人;85—89:10人。

  一、听记考查。

  正确率:75%

  失分原因:第二小题的拓展填空,学生写错别字。

  二、先说后写。

  正确率:70%

  失分原因:学生的回答过于简单或者写错别字。

  三、语基过关。

  1、正确率:49%

  失分原因:错别字:“试”“娇”“命”“醒”,个别在拼写“凉爽”时写成“粮食”。

  2、正确率:68%

  失分原因: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不够准确,没有认真看题,粗心大意。

  3、正确率:40%

  失分原因:学生听课不认真,不动脑筋思考,思维方式单一,还停留在很表面的认知阶段,基本上都写成“它们都有青字”,而不会写“形近字”。

  4、正确率:100%

  失分原因:无

  5、正确率:72%

  失分原因:搭配不当。

  6、正确率:43%

  失分原因:错别字“丧”,或者不会写。

  四、能力拓展。

  1、正确率:21%

  失分原因:错别字或者句子补写不恰当。

  2、正确率:11%

  失分原因:错别字或者不会写。

  3、正确率:26%

  失分原因:错别字“寿”和“昙”。

  五、读写联通。

  1、正确率:21%

  失分原因:主要在第三和第四小题。第三小题学生的理解不到位或者只写了老狼借口的前半句。第四题是学生的主观理解偏差,想到的东西很表面。

  2、正确率:2%

  失分原因:本来不想给满分的`,但有一个想象力很丰富,语言描写别出心裁,所以只给了一个满分。失分的大都是描写的不够具体详细,甚至还有人不会审题,偏离题意。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必须把读写训练作为重点,加强字词的巩固训练,特别是作文方面,教会学生审题和抓住重点进行习作。本次测验,相对一二单元,学生都有所进步,但失分的地方又丢得不应该,特别是因错别字而丢分更不应该。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3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一”。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思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优缺点如下:

  一、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针对班级中一部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文字较差的现状,从开学初我就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在教学活动中尽量突出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名不离篇。教学中,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尤其是对一些易混淆的字,我主要采用比较法、归类法、重点突破法,使学生牢记在心。在作文指导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因为从以往的作文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这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许多事实证明,从不同角度、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主题,即变换角度指导作文,能使学生有更多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观察事物,想象丰富。

  二、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得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尽量体现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体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且进一步体会了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朗读指导不到位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的体现出来。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朗读指导有些少,在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朗读指导的设计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语文课的朗读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的运用问题。要重视朗读训练,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1、整各单元教师注重朗读的指导,强化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通过齐读、比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不同方式进行朗读,在加上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教学形式较为多样,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鲜明的体现。通过共同完成板书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有被重视感和成就感。

  3、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出错”引起学生判断、纠正,这样的反思策略,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4、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词语手册等活动理解词语意思,从而,正确完成了教学任务。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中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这一过程。

  5、在写字方面,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4

  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了大名堂,怎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本组课文讲的就是这些内容。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课文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全组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五篇略读课文《找骆驼》,且个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本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花钟》一课将学生引领进入“花钟”的奇妙世界之中,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花开进行丰富精妙的表达的,体会汉语言文字的丰富,从而扎实学生语文功底,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教学《蜜蜂》时,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玩出了名堂》一课教学后,让我反思到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找骆驼》一课教学,教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15

  今天早上我利用早读加第一节课,测试了语文的第2单元。孩子们在答题,我也在答题,当我做完试卷时,我就在想,这单元的试卷比上单元的试卷容易,而且很多题都是很基础的,比如古诗的默写,百花园二中的陈述句改写拟人句,四字词语都是书本上的积累的词语。课内阅读题也比练习册上的容易,课后的阅读写段意有点难度外,写中心思想找比喻句等,这些都不是难题,于是我就在想,本次测试平均分应该有85左右吧。经过5小时的连续奋战,批改完试卷,心里是拔凉拔凉的,手中的红叉叉是一把有一把的,课外阅读题居然丢分那么严重,最后一题找中心居然只有23人对,找比喻句也只有23人对。古诗居然还有18人丢分,拟人句也有10几个没对的。

  我不禁要想,问题出在哪里了,本不该丢分那么多的呀,不得不反思我的日常教学:第一,平时每一课虽然不训练孩子写段意,但是每一课的主要内容我都是在训练,每一次我都要学生问自己,文章写了谁干了什么,文章写了哪里的什么景色等等,为什么只有23人对呢?只能说明一半的孩子还是不懂,读不懂文章,找不到主要的'信息来串联。以后这些环节的教学还要做细点,还是得让孩子当堂写才行,哪怕是费点时间,如果孩子只跟着别人动嘴是没得用的,更有部分孩子根本连动脑都不想动一下。第二、找文章的中心思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应该让学生动手,去文章开头或者结尾或者具有概括性的词语画下来,然后再说一说。这次有部分孩子找到了句子,可是不懂如何去正确的写下来,要嘛就缺少主语,要不就一字之错意思全变,比如赞美荷花,错写成赞美荷塘,这就是平时的训练少了,以后还得加强短文的训练。第三、从文中找比喻句,孩子看到仿佛就以为是比喻句,分不清楚是联想,还是比喻句,有部分孩子画句子只画半句,这些在平时教学时都必须要学生动手去画,去操作才行,嘴巴上说一部分孩子是听不懂,或者是不认真听,最后一做题又出错。

  总之教学时不能为了赶时间,动动嘴就过,必须要更细致,紧扣平时教学扎实训练才行。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06-13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5-15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反思08-12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反思06-11

第一单元教学反思08-21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07-05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6-12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07-07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反思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