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5 15:42: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数列教学反思经典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列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列教学反思经典15篇

数列教学反思1

  针对数列问题的考试重点及学生的薄弱环节,《数列求和》的系列专题复习课《数列求和1》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数列求和的前两种重要方法:

  1、公式法求和(即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求和);

  2、利用叠加法、叠乘法将已知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教学内容安排得符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比较合理,基本达到了这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自我感觉、工作室评课、学生反馈,这节课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注重“三基”的训练与落实

  数列部分中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很多数列问题包括数列求和都是围绕这两种特殊数列展开的,即使不能直接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求和,也可根据所给数列的不同特点,合理恰当地选择不同方法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因此上课伊始做为本节课的知识必备,就要求学生强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记忆。其次本节课充分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且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体会并掌握根据所给求和数列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叠加法或叠乘法将所给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再行求和的基本技能。

  2、 例、习题的选配典型,有层次

  一方面精选近年典型的高考试题、模拟题做为例、习题,使学生通过体会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纂或改编了一些题目,或在原题基础上降低了难度,设计出了层次,或在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置了陷阱,提醒学生留意。同时所配的课堂练习也充分注意了题目的难易梯度,把握了层次性,由具体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由直接给出数列各项到用分段函数形式抽象表述数列,由单一方法适用到能够一题多解等等。

  3、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并能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设计

  对于直接利用公式求和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预见到学生的关键问题应该出在搞不清求和的项数上,因而在求和的项数上做了文章,有意设计了求和而非求,并且通过这两道题特别强调了算清项数、如何算清项数等问题,抓住了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软肋。

  4、 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反应和状态

  在解题教学中比较注意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然习得,从而顺理成章达到水到渠成。从题目的设计到解题思路的分析都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从具体到抽象,通常是把问题摆出来、提一句、点一下,尽量不包办代替,努力引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比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同时注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一题多解解决问题,杜绝直接把结果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当然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点。

  1、对于基本公式的掌握仍需加强落实

  部分同学公式的记忆仍成问题,本以为课上可以一带而过,不成想主动举手、信心满满、自以为可以完美表现的同学站起来仍然把等比数列的公式说错了,可想而知其他同学的情况了,恐怕也不容乐观,可见连基本公式的强化记忆都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加以督促的。

  2、由于课堂时间容量的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展现得还不够充分,问题也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数列教学反思2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太过于重视结论,轻视过程。为了应付考试,为了使对公式定理应用达到所谓的“熟能生巧”,教学中不惜花大量的时间采用题海战术来进行强化。在数学概念公式的教学中往往把学生强化成只会套用公式的解题机器,这样的学生面对新问题就束手无策。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这两节课时,我所考虑的`不是简单地复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推导公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事实上,定义推导过程就是建构知识模型、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

  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数列之一。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则是等差数列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它前承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后启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高三最后复习阶段,可千万要重视课本知识,要注意对课本知识和例题的挖掘,如果我们能指导学生不满足课本所给的知识,学会对课本例题的再研究和再探索,那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列教学反思3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在引入时我用了一个数学故事: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该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怀里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实际上,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并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这样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我们知道,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关系而求出sn呢?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又有,能否联想到等比定理从而求出sn呢?以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的氛围。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化归到,这其实就是关于的一个递推式,递推数列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极佳资源,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本节课通过三种推导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掌握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变加为减,等价转化;递推思想:纵横联系,揭示本质;等比定理:回归定义,自然朴实.学生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批判性.同时通过精讲一题,发散一串的变式教学,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形成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

数列教学反思4

  等差数列这节我们已经学习完了,回过头清理一下,感觉学生对定义和通项公式掌握不错,对一些基本问题,能按照要求转化为首项和公差来处理;能使用简单的性质;对五个基本量之间的转化比较灵活;课堂展示、质疑气氛活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数列主要解决是数的问题,求数列的通项实质是寻找一列数所具有的规律,这一部分与学生以前学过的.找规律问题类似,因而学起来轻松有兴趣,他们也有对其进行探究的热情,如,学生由定义推导出通项公式 an=a1+(n-1)d , an-am=(n-m)d , 若 m+n=p+q , 则 an+am =ap+aq 等 。 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学生解题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不能用在恰当的位置,计算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对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受课本例题的影响,过程复杂,写成 an+1-an= an-an-1 , 没有抓住定义的内涵,将问题的形式简单化,写成 an+1-an= 常数,因而在做题时出现 3 an+1-3an=2 , 这样的式子看不出此数列是等差数列。对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含义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不能正确表达。对求等差数列前 n 项的最值问题,有求和公式求最值比较熟练,但从通项研究最值问题不够熟练。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后续的等比数列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力求使学生对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熟练掌握。

  

数列教学反思5

  今年已是第二次教这章,总得来说数列也是在函数的基础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因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这点。在数列这章中,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不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由于在整章中主要教授四个内容:等差、等比数列及其性质、数列的通向公式的求法、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但是,这里面等比等差数列又是平行概念,因此总的来说,只有三大板块。在教学中,我按分版块的思路将本章内容进行教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等差数列中的性质很多,又很杂,但是使用率又相当的高,为此我采用的是由题引出结论,让学生先有切身体验,再进行讲解,这样使其感受到用性质解题远远比用定义简单得多,从而促使其自觉地使用性质,而且所有的性质我都是从所给的例题中让学生自觉总结归纳出来的,这样比我直接给出性质再让他们用效果好的多。在学好等差数列的性质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照等差学等比数列的'内容,一是让其注意二者的共同点,二是让其注意到二者的本质区别。从而减轻学习负担。

  这样的效果是可见的,学生在对照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相应的练习使其掌握知识并自己的运用知识。

  学生给我说,他们总觉得这章的内容很多很杂,好像一个题可以用到很多的性质,但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性质会使得问题变得简单,但是往往又不知道到底该用哪个性质来解相应的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在思考,对于这样的内容该如何很好的教学,即达到效果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找出对照学习的方法。对于性质的运用,则采用一对一的例讲及练习,达到例题示范及对应练习。最后再用综合试卷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达到目的。

数列教学反思6

  一、教学内容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为载体,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如在棋盘中用数对表示棋子的位置、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五子棋对弈情境引入;利用座位这一真实的情境学习排和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拓展延伸,要求学生利用数对的相关知识解决,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

  二、有效设计教学进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本节课中,注重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无论是通过将“小红坐在从左数第4列从前数第3行”简化成用数对来表示,还是把人物图简化成点子图再到方格图,都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课标中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的设置,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从玩中学的教学设想。

数列教学反思7

  在高一(5)班上好“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一堂课后,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我对求和公式上课时遇到的几点问题提出了一点思考:

  一、对内容的理解及相应的教学设计

  1、“数列前n项的和”是针对一般数列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教材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只是因为本节内容首次研究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从等差数列中跳出来”学习这个概念,以免学生误认为这只是等差数列的一个概念。

  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掌握公式”来解释,应该使学生会推导公式、理解公式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其实还不止这些,让学生体验推导过程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才是更高境界的教学追求,这一点后面再作展开。本节课在这方面有设计、有突破,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的环节似乎还不够充分,因为这个层面上的学习更侧重于让学生“悟”。

  3、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内容很丰富。本节课只考虑“已知等差数列,求前n项”的问题,使课堂不被大量的变式问题所困扰,而能专心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的处理比较恰当。

  二、求和公式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过程中,有两种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种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方法,另一种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思想方法大家都很熟悉,本节课基本按教材的设计,依次解决几个问题。

  从一般到特殊的化归思想方法的揭示是本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以往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倒序相加”是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关键,而忽视了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思考。同样是求和,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事实上,前者是100个不相同的数求和,后者是50个相同数的求和,求和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是100个还是50个,而在于“相同的数”与“不相同的数”。相同的数求和是一个极其简单并且在乘法中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将不“相同的数求和”(一般)化归为“相同数的求和”(特殊),这就是推导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思想精髓。不仅如此,将一般的求和问题化归为我们会求(特殊)的求和问题这种思想还将在以后的求和问题中反复体现。

  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其实有这样一个问题链:

  为什么要对和式分组配对?(因为想转化为相同数求和)

  为什么要“倒序相加”?(因为可以避免项数奇偶性讨论)

  为什么“倒序相加”能转化为相同数求和?(因为等差数列性质)

  由此可见,“倒序相加”只是一种手段和技巧,转化为相同数求和是解决问题的思想,等差数列自身的性质是所采取的手段能达到目的的根本原因。

  三、几点看法

  1、注意挖掘基础知识的教学内涵

  对待概念、公式等内容,如果只停留在知识自身层面,那么教学常常会落入死记硬背境地。其实越是基础的东西其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往往越深刻,值得大家带领学生去认真体验,当然这样的课不好上。

  2、用好教材

  现在的教材有不少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反复领会教材的意图。当然,由于教材的客观局限性,还需要教师去处理教材。譬如本节课,课堂所呈现的基本上是教材的内容顺序和教学设计,但面对教材所给的全部内容时,课堂能否在某个环节上停下来,能否合理地选取教材的一部分内容作为这一节课的内容,而将其他的内容留到后面的课,这就体现教师的认识和处理教材的水平。

  3、学无止境

  一堂课所要追求的教学价值当然是尽量能多一些更好,但应分清主次。譬如本节课还用了几个“实际生活问题”,意图是明显的,教师的提问和处理也比较恰当。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数列教学反思8

x

  这一节课,成功的地方:

  1、合理置疑。在课前复习中,我巧妙地利用了学生花3 分钟还没有解答出来的一题目:求数列1 ,4 ,7 ,10 ,13 ,…… 的一个通项公式。设下悬念,学习了这节课内容之后,相信大家能在1 分钟之内就能求出它的通项公式。学生们的求知欲一下就被激发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在的,半信半疑,课堂上出现一种欲罢不能的愤愤不平状态。为这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

  2、表扬在87 中的课堂更显神效。在学校领导介绍学校情况和周二听了高三、高二各一节课情况下,脑海里就思考着,87 中的学生基础较差,学困生学可能占一大半,我思考如何才能使我的课堂更高效呢?使自己的课受学生欢迎?能在宽松祥和的学习环境下,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与突破难点内容呢?这时我想起了我们可亲可敬的王红教授提倡的亲文化。我整节都面带笑容,一但发现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哪怕一点点闪光点,我都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答题的正确率很高,就是做题的速度有点慢,或许是因为基础差的原因。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还看到学生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太快就下课了。课后,我与学生交谈,他们都说这节课很简单,都能听明白,并且练习都会做,这是我意料之外的,倍感欣慰。各位培养对象的点评是“妈妈”型的老师在87 中应该很受欢迎的。

  3、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轻松愉快的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形象,创设了直观的课堂教学效果,化解了知识的难点。

  4、探究式教学走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推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了知识的主动构建与理解。

  有待改进的地方:

  1、课本的'引例重视不够,在课件中虽然有显示,象放电影,太快!没有给予充足时间来让学生体会阅读,这一点应向“同课异构”增中何校学习,他在这方里花的时间刚刚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了解到原来数学来源实际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对教材拓展得不够广,我只对教材的例题进行讲解,做了两道变式题,但是来自二中的邓老师,他能把等差数更一般化的通项公式也在引导出来,并且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正确运用公式来解决问题。

  3、由于对学情还是了解不透彻,导致预设的内容,变式3 和等差中项的学习内容还没有来得学习就下课了,给下一节课教学的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数列教学反思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不如对其有兴趣的接受得快。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施趣味教学,我首先利用一个初中自然学科中的“细胞分裂”的问题以及银行的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把前一期的利息和本金,再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通常说的“利滚利”,其计算公式是:本金和=本金 (1+利率)存期。引入新课。然后,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问题,逐步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定义及其通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类比分析法。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以游戏抢答方式、分组竞争方式,使课堂气氛较为活跃。针对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教材的引入、例题、练习作了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还是有少数学生参与不够积极,回答问题比较被动,还需要加大力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建议:

  1、从学生的'提问和老师询问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对“通项公式”理解还不到位,首先他们不知道通项究竟是哪一项,因此,建议老师在讲解数列的概念时就可以换一种说法来解释“通项”:例如说通项就是一个数列中“普通的项”,“一般的项”,也就是“任意的一项”。

  2、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是按等比数列的定义,用代入的方式一步一步推出比较好,即能紧扣“后项比前项等于常数”,结果又能令人信服。

  3、学生似乎有一种定向思维:数列只能从小变到大,为改变这种思维模式,还可以增加一个公比为 的例题。

  4、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本节课前老师准备的提问、问题思考及习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题,不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有点偏少,最后一道思考题: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前4项是4,16,64,x,则x的值是多少?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应该难以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行适当的调整。

  6、本节课的课件较为简单,板书比较清楚,步骤比较详细,对于职高学生来说较为适合。

  5、本堂课内容只适合基础较差的职高学生。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每一节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好是能将解题的步骤详细写出来,让学生严格按照步骤要求来解决问题。

数列教学反思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找规律。

  第1题,接着再画出5个珠子。

  第2题,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图形。

  第3题,在横线里填数。

  471013

  200180160 120

  2、游戏:接规律画几个图形,让你的同桌接着画下去。

  3、导入: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1)让学生边摆边算,找出规律。

  (2)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 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 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 )=( ),肯定是11+5=16

  学生汇报后,师进行小结。重点说明:例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2、 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 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出示课件:请你接着往下画一组。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出示课件)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1、2、3、5、8、13、21、()、55

  (2)96、()、24、12、6、3

  四、教学效果测评:

  1、独立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7——p118页(完成练习二十三)3—7题

  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数轴上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指名交流,再在书上填写。

  第5、6、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六、拓展提高 ( 出示课件 )

  按规律填数:

  (1)1248( )( )( )

  (2)1347 11 ( )( )( )

  (3)1 4 9 ( )( )( )

  (4)你能判断出动画挡住几个圆吗?

  反思: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动静结合、既节省教学时间,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课堂开始用了三题情境图,分别引导孩子从颜色、形状、数量、去观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接下来P.116页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4个正方形,7个正方形、11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自己“找”规律,学生很快根据图形这些规律,接着我马上引导还有数字规律,其它规律找等等。从中得出结论。我还能能让学生从观察规律、发现规律,引导“联系生活”。这样思维的训练,有层次性、递进性。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总之,整节课对学生有提示性、启发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教的常规与学生学的常规都严谨有序。学生参与的面要广,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都吸引着学生津津有味地参与学习。

数列教学反思11

  对于高考班来说,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储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迎接高考。而最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创新题多数都是数列部分的题目,所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复习《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掌握高考常考题型,并能达到举一反三。

  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向同学们总结了近五年的高考题中数列部分的题目所占分值的平均分,意在引起同学们的重视,然后展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让同学们能够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第三让同学们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并利用一定的时间记忆,主要是记忆公式,因为这部分的题目主要是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问题,第四是典型例题,我总结了三种例题,也是高考易考题型。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比较踊跃,并能对问题的`解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找出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

  2.教学方式符合教学对象。复习课就是要以总结的方式对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很方便的了解了重难点,通过典型例题直观的了解考试要点。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欠合理。在让同学们背公式的过程中花费时间太长。课后反思,如果当初就把几个公式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背,然后通过教师考察或小组成员之间考察,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放”的力度不够。在分析典型例题时,总担心个别基础不好的同学不会,本来可以由学生阐述解题方法,也由我来说,所以学生的主动权给的不够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搭建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实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总之,认认真真准备一堂课,课后会有很多感触,及时整理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后都认真反思,确实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很多的启示。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标志设计教学反思辨别方向教学反思

数列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学习等差数列的第一课,注重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学生对定义和通项公式掌握不错,对一些基本问题能按照要求转化为首项和公差来处理。能使用简单的性质;对基本量之间的转化比较灵活;课堂展示、质疑气氛活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数列主要解决是数的问题,求数列的通项实质是寻找一列数所具有的规律,这一部分与学生以前学过的找规律问题类似,因而学习起来轻松有兴趣,他们也有对其进行探究的热情,如学生用定义推导出通项公式an a1?(n 1)d nN*,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学生的`解题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本节课,我始终注重“以生为本”,打破教师奖,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开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再通过合作探究,以集体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加以引导、点评、小结,效果良好。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涨,但是设计教学的成面与学生的知识面还有一定的的差距不然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高涨,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备好教材外,还要备好学生。因为,一堂好课不是看老师讲的有多好,而是看学生学得有多好。

  本节课,教师有饱满的情绪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因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接受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创造性学习能力。教师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相信只要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尝试,课堂教学一定会更精彩!

数列教学反思13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力求通过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情境引领着孩子们去体验、去感悟、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使孩子们的思维火花不断地在课堂中迸发出来。

  教学中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引导他们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其次,为学生创设一连串能真正激起学生进行自我探究与发现问题的情境,如结合百数表、数射线探究:有什么好办法很快找到一个数的'相邻数?你是怎样找与一个数相邻的整十数的?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注重开发书上的例题与习题的功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创造的活动中学数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了不同的发展。

  我觉得数学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再发展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新旧知识的界限,注重了一个整体:新知的探究与旧知的回顾及整理一起,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脉络,如教学的重点(通过+1、—1得到一个数的邻数)结合百数表的知识得以把握;教学的难点(如何使一个数回到整十数和进到整十数)通过对数射线知识的巩固得以突破,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再发展,建构了数学的知识结构,更为后继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整堂课我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好一个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创新的教育氛围,把传统的教师“讲数学”变成了学生“做数学”的活动,学生笑着学习,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数列教学反思14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的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基础上,对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进行探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仅仅只是针对课堂教学实际的反思,也应该包括对备课、教案进行反思。在备课过程中,教学设计前后共修改了4次,最后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设计。为什么反复修改了4次之多,其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备学生。我所教的是文科普通班,入班前的数学平均分仅为44分,在第一次测验中平均分还不到60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对于数学的悟性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就考虑到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内容是数列的求和是现阶段学习数列部分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等到高三复习时再讲还是在高一阶段就慢慢渗透给学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应该是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型。在高一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是要渗透给学生,学生经历过的,形成一定的经验,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就能唤醒这些经验和记忆。关于数列的求和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如倒序相加法、并项法、拆项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等。在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并项法和分组求和法,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经验,就是能够认识到一些非等差、等比数列都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后再分别求和。这样对后继学习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做一些铺垫。

  第三,教学呈现方式的定位。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成败。本节课设计上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设计例题。不能求全而脱离学生实际,也不能一味搞成题海战术,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设计的题目在难度和容量上较为侧重基础,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应用,思维得到提高。

  (二)对课中教学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备课比较充分,各个环节相衔接,能够形成一节完整就为系统的课。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知识回顾、例题讲解、变式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本节课总体上讲对于内容的把握基本到位,对学生的定位准确,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

  亮点之处:

  学生创新解答

  在例1求100?99?98?97?96?95??4?3?2?1的值问题的解决上学生观察式子相邻两项之间都是平方差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最后转化成一个等差数列。但是学生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转化成199+195+191+?+7+3,这样转化是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另一种是转化成了100+99+98+?+2+1,这两种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第二种转化方法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教师的设想是学生能够想到将相邻两项合并成一项结果是1,这样很容易就能得到结果。但是高元顺同学并没有在我设想的思路上走,而是给出了一个特别的回答,他的回答是: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这个数列是6项的话,那么第5项是-5,第6项是6,用-1+2=1,1+(-3)=-2,-2+4=2,2+(-5)=-3,-3+6=3,因此得到前6项的和就等于项数的一半。这个数列是100项,那就等于50。S200 就等于100,所以S201 就等于-101。

  他的回答博得听课的老师的一致赞同。他使用的方法通过找规律提出猜想,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数学思想方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递推法。

  (2)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甘当学生的绿叶

  由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严谨等特点,学生往往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者变化多样的题目容易望而生畏,出现懒得动脑思考、动笔去做的现象。教师也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去做“无用功”。在本节课上我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摸索。不怕学生出错,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摸索中增强思维能力、解题技能和计算经验。特别是在例2中,教师针对题目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提示,让学生去尝试着解题。朱馨同学的板书详尽,将思路方法概括表述出来,过程完整。只是结果出现了一个小错误,教师在点评过程中给予指出,同时也个结果错误也是学生经常犯的。

  在这两个例题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也说明了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回答是不会让老师感到失望了,而是充满了惊喜。

  (3)从容面对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曾预设到学生会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种是得到50个1,另一种就是将奇数和偶数分别合并。若是第二种就可以很自然就引出另一种求和方法——分组求和法。但是高元顺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这种做法在我预想之外,当时我面带微笑鼓励他说下去,对他的陈述及时做出肯定和鼓励,同事我的脑子在快速的反应怎样总结他的解法,等他陈述完了,我首先是对他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并且引导学生发现n个正偶数的和n个正2222222222

  奇数的和只差恰好就等于项数n。尽管能从容不慌地面对了偶发事件,但是还是略为显得处理的粗糙了一点,对他的表述没有概括到位。

  积极的回答的出来。

  (三)课后反思,再设计

  一节课下来,我摸索出了一节课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若是再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应该重新调整一下我的教学顺序,如在复习完公式后,可以先提出1+2+3+?+100=?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1-2+3-4?-99+100=?,这样再给出练习1,学生有了经验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在例题2问题中,可以再降低一下难度,因此可以将后面的练习3作为例题。而将原例2作为练习的题目。这样的做更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感受

  上一届的“凤凰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期盼着也能参加“成长杯”。当李加莉老师宣布由我来参加这届的“成长杯”我感觉我的压力好大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选题和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我终于站在了“成长杯”的讲台了,心情复杂——激动、兴奋、紧张…… 直到下课的铃声想起我的一颗心才算踏实下来。

  东北师范大学的孔凡哲教授曾在给我们讲座时说过: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我一直都是深刻记得这句话,也在教学中实践它。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做不到“精彩”而更多的是“平淡无奇”。是这节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让我开始审视我前面几个月所走过了路,才发现教学真的是需要智慧,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设计,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

  感谢这次参赛机会,让我在失败中磨练,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坚强地站在讲台上,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自己,增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让自己尽快“成长

数列教学反思15

  一.教材分析及能力要求:

  数列前n项和是数列单元的重点内容,是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础上课题的延伸;要求学生对公式能理解并掌握,并能根据条件灵活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学

  数学公式只是一些符号,学生记忆容易,但用起来困难,因此,公式的记忆要借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本节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带有生活知识的趣味数学题作为引子,设置的问题由易到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步一步引向本节的课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寻找规律、方法,并加以总结,最后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两个公式;在课堂练习中,增加讨论、小节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归纳方法,通过分析前n项和公式中的四个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量就可以求另一个,归纳为“知一求三”的问题,如果是求两个量,可以用公式联立方法组解决问题。这样,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归纳,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反思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比较踊跃,并能对问题的解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找出最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对等差数列的前n公式的推导有一个科学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公式的获取思路明确,理解比较深刻,较好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目标。但由于教学内容的紧凑,过于追求教学的量,在教学、训练中侧重于方法的指导而忽略了过程的详细讲解,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变形能力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在第二天的作业中就体现出来。另外,过多的罗列解题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学生课后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显得的不足。

【数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列教学反思05-18

数列求和教学反思04-23

数列教学反思(必备)05-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反思02-08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04-06

数列的教案03-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11-25

素描课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2-06

高一数学教案数列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