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1 12:00:1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估算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估算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估算的教学反思

估算的教学反思1

  这节课一开始我用估一估几个数,让学生回顾知识,为本节课进行的数学活动作好铺垫,接着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体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发现在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思考:

  1、在估算教学中,这是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估算,而不能盲目套用四舍五入法。例题的解决出现了多种方案:104×49如算成110×50,104×50,100×49,100×50,100×45。怎样使学生能自己感受到第四种算法的合理性,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慢慢发现了前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符合实际又方便计算,体会到了估算带给我们的捷便。

  2、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在进行乘法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是把两个因数都要估小,有时要把两个因数都估大,有时要把一个因数估大,另一个因数估小……。

  3、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估算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主要教学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课初我首先出示电话机、电饭煲、自行车、电风扇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直观图及其价格,并由此提出“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几百元”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加法的估算。由于图中每件物品的价格都接近整百元,因而学生根据所求问题不难想到:可以先把电话机和电饭煲的价格分别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元,再口算出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进行估算后,我利用卡通挂图进行交流,呈现了表达估算过程和结果的一般形式,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估算的思考过程,并学会正确地表达结果。

  随后的“试一试”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例题所学习的估算方法。教学中我先利用例题中的已知信息提出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加以解决;再鼓励学生利用例题中的已知信息“任意选购两件商品,并估算大约需要几百元”。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设计意图,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估算活动。在练习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的表达中估算过程。

  随堂练习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如第1题把一个数看作与其接近的整百数的专项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加法估算的难点,为正确进行加法估算打好基础。第2题是用加法估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估算的现实意义,增强根据问题特点合理选择估算的意识。

  在教学中,发现仍有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进行估算,课后将继续辅导学困生,跟踪指导。

估算的教学反思3

  阿尔法趣味数学网今天带来的是人教3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反思,附估算方法。

  本节估算课中,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各个能投身于探索知识宝库的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学会了估算,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估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便出示相关的情境图,为学生呈现了许多信息,使他们从中体会解决生活中估算的乐趣,迸发出了合作的欲望。例如:由科技馆引入,先让生看图后搜集一些信息,我便问:"你认为这样分配才能使每批进去的人数较为合理呢?"从而引发了估算的需要。

  2、自主探索,学习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放手让学生探究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尝试估算→小组合作→展示估算→比较估算,这样孩子们经历了估算的过程,还增强了估算意识,提高了估算能力。例如:574÷3该怎样估算呢?生合作后会有许多的估算方法:①574÷3≈190②574÷3≈200……接下来学生对前两种估算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再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的估算思路更加清晰。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估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法: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式计算,使计算简便。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若和超过10,则向前进1。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

估算的教学反思4

  马上就要教学100以内加减法估算这个内容了,因为去年也担任二年级数学,这堂课时还真是遇到了一些尴尬,所以对这堂课的教学还是记忆犹新。为了更有效地教学,现在就作一些反思。

  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很有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三册的教材出现的是100以内的加减法估算,也是第一次出现估算这个内容。

  课堂基本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一)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题解体会认识近似数。

  (二)引导学生联系在商店买东西的情景理解其估算意义,让学生根据买商品的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通过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习的加减法估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个环节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引入的情景是教科书中购买物品,提出问题:老师有100元钱,准备买下列生活用品,你能估计一下够吗?(三件物品)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想法。

  学生所用的时间也不是很多,让我尴尬的是很多学生就是算出了精确的得数来汇报说明是不是够了,我急了,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学生可没有领会我的意图不过把计算的顺序换了一下而已。我只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了:你能不能用上近似数来估计一下呢?总算有学生开窍了,说出了估算的方法,谁知说了几个后却又有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估算还是计算更好,这样才能真正知道100元够不够。我一楞,这也真是学生真实的想法啊。我就引导他:那你认为估算有什么好处呢?学生有的说:大约是多少元可以知道。有的说:算起来比较快。

  虽然是引导出来了,但是我发现还有很多的学生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去的应用也是上得如梗在喉,学生总是不太自觉地能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好象都是老师或题目叫他们去估算。

  仔细思考失败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和教材的情况。1、估算的作用在大的数量时优势比较明显,相对于一百以内的数,学生口算都能很快得出来,所以也难体会到它的好处,相反还会认为估算有不精确的缺点。2、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现实中还真的很少接触到估算,所以在理解估算的意义上就出现了问题。变成了为估算而估算。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创设必要的有效的情景很重要。前面所用的情景,给学生提供3个数据学生是比较快得可以计算出来,所以不能突出估算的作用。所以想到了这样一个情境:国庆节快到了,姑姑想送小东100元左右的礼物,下面的东西都是小东喜欢的,请我们小组合作帮姑姑设计出购物的方案。看看你们能设计出多少种。(出示六七种标上号码的商品以及价格,有单件接近100元的,有两件接近100元的,有三件接近100元的)

  我的想法是:学生在较多信息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必然要用到估算,比如他看到单价是42元的商品,再选择的必然要想到60元左右的商品,或者说看到另一个78元的商品必然马上意识到不可能,这种思维的过程不管学生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他都是应用了估算,这样我想应该是顺势而成了吧。

  不过还没有实践,不知会不会有改观。

估算的教学反思5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这一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乘法估算的开始,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于估算意识在前,方法在后。

  教完这节课,有以下的反思:

  1、一节好的课,不仅应追求近期的知识能力目标,更应追求高远的育人目标。

  在上“乘法的估算”这节课前,查阅了不少资料,了解到了别人已经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而我觉得又是应该做的,比如:大家都做到了将估算与生活紧密联系,而缺乏通过估算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于是围绕这个目标我开始进行课的设计,把估算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生活问题的思考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而且通过估算还要学会思考问题,经常保持对周围事物有关数据的敏锐性。

  2、一节好的课,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把握住“估算来自于生活”这一认知目标,在教学中首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估算的愿望,并在学生掌握了估算意义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从而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而从学生的反馈看,估算意识的建立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渗透。

  3、一节好的课,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生表现出对生活问题的敏锐和个性化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有矛盾的产生、与有学生之间的思维撞击,这样的课才具有生命力。在这堂课中,学生参与了,但缺少同伴间的交流,如能让他们之间也有争辩有碰撞,对估算的理解将更有生命。

  回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以为对教材作了一定的了解,还查阅了很多资料,而现在看来,这些只是为上这一节课而准备的,也仅仅是钻研了教材上的例题,查阅了许多老师的教学设计而已,对于与估算相关的本体性的知识又知道多少呢?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做长流水,这长流水不应仅停留在小学数学课本上,还应阅读掌握作为数学这门学科更广泛的知识。

估算的教学反思6

  二年级的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一词不容易理解。在教学加减法估算时,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学生在理解估算的概念,和了解估算的必要性上下了点功夫。因为前面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始终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现在学习估算,与精确计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在估算时往往由于不理解题意,忙着精确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再想了估算的结果。这不符合估算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看一组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如:妈妈去超市购物,出示物品的价格后,帮妈妈估计一下带的钱够不够?这样为教学估算做好了铺垫,三种关键词“大约”,“接近”等,从而感受估算的意义:现实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不需要计算精确的结果,只需要一个接近的数值。

  在估算教学方法时,体现方法的多样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通过全班交流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地理教学反思案例低年级识字教学反思等腰梯形教学反思

估算的教学反思7

  本节新课开始多媒体展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到三年级来了x人,四到六年级来了x人,巨幕影院有x个座位。

  问题:估一估: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于是我给予同学们充足的发言机会和时间,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交流讨论。然后让每小组推出一位代表说一说他们估算的结果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总结了一下,他们的估算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估算,怎样去估算,无从下手。

  2估算数值偏大,找不到比较方向,盲目比较。

  3先精确计算出准确数值,再去估算,为了估算而估算。这部分同学计算能力很强,在估算前先算出正确答案,而后靠这一答案创编一个估算的结果,缺乏对估算的理解。认为只要知道精确值根本不需要估算。

  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很差,这是我们教学中对这部分内容的不重视造成的,我们忽视了估算的能力,而将小学生计算能力偏窄地理解为精确计算能力。

  实际上生活中大量的计算并不要求进行精确的计算,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次数远比精算次数多。

  在教学中该如何处理这部分的内容,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怎样做好估算的教学,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估算能力?我以后要从这些方面加强教学:

  1培养估算的意识。首先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感受,增强自身的估算意识,自觉地把这种感受应用到教学中,很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估算的意识,养成对数做判断的习惯。

  2创设生活情景。鼓励学生多观察周围的物体和发生的事情,我在教学中也多举身边发生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多感受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估算,

  如:去戚城公园距离有多远?骑车需要多长时间?重阳节组织秋游,需要准备多少钱?我们学校的报告厅能容纳多少名师生?

  类似的问题有很多,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用到估算。

  3教给学生估算的多种方法,在计算中利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的准确性等,落实估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实实在在的开展,从教育思想上重视起来。我从三年级开始注重估算的培养,加强估算练习,我想学生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估算的教学反思8

  我在教学本课时,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我觉得教学后反思如下:

  1.让学生寻找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实际计算的,有估算的,进而比较这些方法,让学生能够复习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对两种估算方法的选择中,孩子们迅速的判断出两种方法各自的利弊,并根据实际情况,一致同意采用第二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让学生做题时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认真书写,格式规范,步骤清晰,尤其是估算体先比较后再回答的问题。

  在课堂上,孩子们的思维就象插上了一双翅膀,在充满快乐的数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孩子们思维之活跃,想象之丰富,考虑问题之全面,数学知识运用之灵活,真的让人佩服。

估算的教学反思9

  教材说明

  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与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有所不同。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只把被除数的尾数省略,求它的近似数。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则要先分别求出被除数、除数的近似数。而且除数是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被除数从哪位起省略尾数,可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及运算的方便程度来决定,使求出的两个近似数可归结为表内除法口算。由于被除数、除数都要先求出近似数,比第六册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要难。

  例6,通过运酱油的情境引出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估算。

  教材给出了两种估算方法:一种是把被除数、除数取近似数后,用除法口算;另一种是把被除数、除数取近似数后,用乘法口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教学。教学例6,完成练习十四中的习题。

  2.教学例6时,可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取538和62的近似数进行估算比较合适?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使学生明确:取近似数时首先要考虑所取的近似数与原数不能相差很大,然后要考虑运算的方便,可以归结为表内除法的口算。

  让学生做“做一做”的题目时,要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取近似数后再计算。

  3.关于练习十四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3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提示学生怎样取近似数后再进行计算。

  第51页最下面的思考题。其解答的思路是:根据题意可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从图中看出:①只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28-10=18(人);②只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是14-10=4(人);③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的人数是42-18-10-4=10(人)。

  教材说明

  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过程,实质上是先除以几,再除以100的连除过程。如3600÷300=3600÷3÷100=1200÷100=12。在这个过程中,用一位数除是重要的一步;用100除则是用十除的类推。因此,教材首先复习了用一位数除、用整十数除,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准备。

  例4教学用100除一个数。教材从除法的意义入手,明确用100除的口算算理。然后出例5教学用整百数除。所出的两道口算题,一道是商一位数的,另一道是商两位数的,都通过方框中的话突出用几百除的口算方法。两道例题后,引导学生讨论、总结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

估算的教学反思10

  估算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在数学越来越接近生活化的情况下,从而越来越重视的教学内容。仔细思考,它在数学教科书中的作用并不是太大,而用于生活实践的作用更大一些。

  在生活中,我们运用数学的估算特别多。比如:我们出门购物要带多少钱,做饭要下多少米,旅游的日程及开销,等等,这都用到了数学估算。如果你估算得不准确,可能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也就是说,遇事三思而后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中溶入生活化的估算

  谈起算法多样化和估算,我们当老师的感觉并不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才发现,学生能力并不是这么高的,他们的思维能力根本达不到我们想象的要求,特别是小学二年级的小学生。那么怎么组织估算教学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溶入生活化的估算。例如,我们去买五个练习本,学生就会想:一个练习本的单价,五个练习本的总价,从而还会想到我带的钱要大于买练习本的钱而不能带少了。这样,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二、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方式

  估算在生活中根据不同的内容而有着不同方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到高年级时学到的取近似值,在生活中并不一定非用四舍五入法,还会用到去尾法、进一法。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教育学生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当你完不成任务时要用进一法,当剩余无用时就可用去尾法。

  三、实际生活中的估算要本着完成任务为目的

  就象课题中说的,怎么样的估算才是最合适的呢?纸上谈兵地学估算不行,当接触到生活实际的时候,我们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所以,你在完成任务前所估算的不切合实际,那么你在完成任务时就可能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这样一条:我们在进行购物估算的时候,必须要大于估算的结果。

  四、从现实生活中锻炼估算能力

  “数学的生活化和生活的数学化”我们已经提了很久,数学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并把知识应用到新的现实情景中去,引导学生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研究和教学估算的最终目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培养估算的能力。如:你要到买东西,要先估算一下,你买什么物品?要花多少钱?带多少钱才够?同学们要去参加校外活动,有多少学生,要多少辆车等等,这就是估算的意识。只有把数学的估算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的教学反思11

  仿照吴正宪老师的教学设计,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称得六筐石头的重量分别为328、396、354、375、309、367千克,要求学生估算大象的质量。出现如下几种情况:1、精算(很多),2、先精算出准确值再四舍五入,3、300+400+350+400+300+400=2150,4、300+400+400+400+300+400=2200,5、330+400+350+380+310+370=(比较多)。无一人用乘法估算,老师的再三启发:有没有比较简单的估法,老师想看到一种简单的估算方法!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一个学生想到了400乘6等于2400。我如获至宝,马上请他抄在了黑板上,然而全班学生都认为这样估算是错的!原因是没有一个重量是400千克,都比400小,差距太大。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吴正宪老师的课堂不是有这么多用乘法估算的吗?400×6(大估),300×6(小估),350×6(中估)。我们普通老师的课堂上怎么一个也没有?好不容易启发出一个大估,全班同学都认为是错的!我们的课堂咋了?我们的学生咋了?是教师的引导出了问题?

  静心思考,应该是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学生把估算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的。而估算的价值在于方便、快捷,我告诉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估算,我们是为了简便而估!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后,才接受了400×6这种估法。看来要想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估算的目的和价值。

估算的教学反思12

  估算的方法灵活多变,不同的题可以有着不同的方法,同一道题也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现结合具体的题目一一叙述。估算的基本方法是把一个数看作整百数、整十数再计算出近似数,这对于学生学习是没有障碍的,是一种单一的计算方法,只要有整百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基础就可以了。其实估算的落实并不是如基本题那样的简单,因数据的不同、题目要求的不同、情境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题型不同

  填空题,不仅要估算出大约是多少,还要能判断估大了还是估小了,最好能估出多估了几或少估了几,才能达到准确比大小的目的。

  判断题中的估算只要能通过估算得到是否错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计算出准确结果。

  选择题中的估算可以选择不同的数位计算,如只选择个位计算或只选择高位计算,还可以通过估算采用排除法解答。

  在改错题中,估算更灵活了,大处可估算是几位数或最高位是否合理;小处可从计算中结果是否合理。

  2、情境不同

  某学校有9个教室,每个教室有26张桌子。这些教室里桌子的总数大约是()张。

  可以把26张看作30张,总数大约是270张;可以更精确一些,比270张少约是260张。

  电梯载重1000千克(限乘13人),王叔叔带着8箱货物,每箱105千克,能带着所有货物乘电梯吗?多估比较合适。8箱是840千克,即使王叔叔是100千克,连货物也不到1000千克。

估算的教学反思13

  《体育场》这节课是如何估算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在估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估算方法。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

  在教学中,我注意渗透多种估算方法。学生在体育场的情境中意识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得到提高。整个学习过程,我主要是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在学生掌握估算技能后让学生估算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到数学来自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进了估算的意识。在整个的过程中想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从中选择比较好的估算方法。学生的反馈: A 、分成若干块,先数出每一小块字数,再估算。 B 、先数出每一行字数,再数出共有几行。 C 、先数出其中一篇文章字数,看看约有这样的文章几篇等等。在此基础上,再估计密铺的大豆的颗数即可迎刃而解了。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平均分更加合理简便,包括在解决估算某报亭 10 月上旬营业额时,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与小组交流得到更全面的答案从而锻炼学生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估算教学不仅仅是单纯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目标,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使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结果合理性的意识与习惯。

  

估算的教学反思14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感知新知,注重学生相互交流、启发、探索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勇于动脑,敢于质疑,大胆探究,给学生提供了大的思维和探索的空间。

  1、 创设情景,富有吸引力,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本课一开始就出示秋游活动图片,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由问题背景“应该准备多少钱”引入估算的学习。

  2、注意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解决49×104 的估算和计算时,先安排独立计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这样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在讨论谁的估算好一些时,强调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从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事件作教学素材,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最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估算的教学反思15

  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来培养。在今天的视频材料中,周玉仁教授明确提出:估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估算技能。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从而发展出形式各异的估算方法和技巧。

  (一)、估算意识的培养

  1.日常生活中的估算。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估算无处不在,我校朱老师参加省优质课评选的一个案例。《6000元够吗?》讲述的是朱老师去潍坊讲课来回坐车、食宿等的生活实例。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原来学生并不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如此的价值与作用。然后笔者通过实际调查,整理估算的实践题,突出了估算的实用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时时、刻刻有数学,充分发挥了数学教学的功能,为未来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事后估算

  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学生的笔算或计算器计算有时就存在很大的误差,这时通过估算来验证从而渗透估算意识。

  (二)、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估算以口算、笔算为基础,而估算的灵活运用反过来也会促进口算、笔算的更加熟练、准确,所以在教学笔算或其他知识时,合理渗透估算,不仅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生气,而且对估算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借助口算训练培养估算能力

  估算大多是通过口算进行的,比较灵活简便,它可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观察比较,接触到问题的本质,使问题得以解决。

  2、借助计算教学培养估算能力

  在学生计算之后,可利用估算方法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如计算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等、以检验笔算或计算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习惯,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找出问题所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对于数目较大的计算,先求出精确数的近似数。

【估算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经典教学反思03-08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跳绳》教学反思06-17

《夏》教学反思06-11

期中教学反思06-07

白杨教学反思06-05

掌声教学反思06-04

《雪儿》教学反思06-04

《春晓》教学反思06-02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