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种柳,至今在否

时间:2024-06-22 09:05:22 初三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昔年种柳,至今在否

  中华民族也许是世界上最有资格怀旧的民族,那过去五千年的历史,足以让我们傲视群雄。

  那段历史,是我们过去的辉煌。

  逆流而上,光与镇江有关联的历史边灿若繁星,留下的历史文物更是数不胜数,宜侯矢簋,宋元粮仓,梦溪园,铁瓮城,虎踞桥------被一代代镇江人引以为豪。

  放眼全国,如此城市比比皆是。中国更是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以习惯了“体诗经清澈,望楚天空阔。观汉代琅华,感魏晋风骨,品唐诗风流,呷宋词清香,听元曲销魂。”灿烂的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骄傲与自豪。

  曾几何时,国人常常以中国的悠久历史自诩于世 。然而过往的璀璨在时光的风沙里渐渐失去了光彩。“文明古国”一词被套上某种光环,成了虚无的寄托与符号。我们只剩下历史了吗?我们没有将来吗?这个泱泱大国只能怀旧了吗?

  记得近一个世纪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哀鸿遍野,饿殍遍地。革命先辈怀着梦想振臂一呼,带领人民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时光到了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雷响彻大地,世界的目光被中国吸引,举国上下励精图治。近三十来,伟大的祖国突飞猛进,发展迅速。今日的中国,正承载着十三亿人的梦想,稳步前行。这段漫长的过往,留下的不仅是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还有顶天立地,勇于担当的精神的传承,以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决心。

  试看明日的中国,定是少年的天下,我们有鹰击长空的豪情,我们怀揣着中国梦前行,小心翼翼地打捞起历史,并用历史的荣光灌溉我们的精神家园。

  历史不应作为满足虚荣的资本,在它辉煌的余光下,我们这一代人该怎么做,的确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传承历史,走向未来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我们发奋图强的源动力,这便是少年的梦想,便是中国梦。

  还记得千年古都旁先人手栽的与杨柳,是否依依如故?青青柳色今在否?

【昔年种柳,至今在否】相关文章:

关于柳的诗词12-20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02-27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08-19

《五柳先生传》教案07-31

柳传志的语录59句08-03

《五柳先生传》优秀教案03-04

柳传志的语录50句09-28

柳传志的语录59条04-13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02-16

柳传志的语录49句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