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历。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件,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
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一直在保护《尚书》。如果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
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因为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许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保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保护。
现在《尚书》只剩下28集,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尚书》不仅写了历史和修身的要点,更多的是历史的辉煌。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2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司马迁所创立的纪传体也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到两千多年前,与司马迁“千年一拜”。几度哽咽,热泪盈眶。
司马迁出身史官之家,少时便跟着父亲司马谈饱读诗书。对他来说,修史、做史官不仅是家族传承,更是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完成与否是忠孝的体现。
他二十岁便随父畅游祖国大好河山,历览文明之旅:在九嶷山追怀舜帝的美德;在会稽山感怀大禹的无私;在箭楼体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河边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畔沉思项羽的败亡……
随着一幕幕画面的展开,蒙曼老师不禁赞叹:一个个三千年的群像,就这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几经周折,他回朝任职太史公,却遭“李陵之祸”,无故被贬入狱,遭受腐刑。身体乃至心灵上的折磨,以及世人的讽刺冷眼,都没有打败他,在孤独、痛苦与愤概中他坚定地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历史巨著。与其说这是命运对司马迁开的玩笑,不如说是上天赐予他的礼物,司马迁在厄运和磨难中涅槃重生了,这不仅坚定了他书写历史的信念,更让他悟出了人生的意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以《五帝本纪》开篇,炎黄联盟、开启统一的上古时代结尾。首尾呼应,突显了司马迁大一统的历史观和家国情怀。字里行间家国情怀的真情流露,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他不负时代的寄托,奋笔疾书,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中华文明史历久弥新的震撼,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发自肺腑的骄傲。
激动、震撼、感动、景仰,夹杂其中,五味杂陈。《典籍里的中国》让人拍案叫绝,观来酣畅淋漓,令人受益匪浅。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3
《尚书》并非上古之书,乃后人(孔子)尊崇、崇尚《书》之典籍而美化得名。上古之书,时间尺度要拉长,以三五千年为尺度,至少是7200年~10800年以上,三皇之前,甚至以万年为尺度,几万年前乃至更远古更太古。所以,《尚书》是上古与中古之间的书,若要以具体的时间推移作为计算尺度的话,“三古”划分之名则是后代学者所处的具体时代,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人类历史再过几千年或者几万年,“三古”又如何划分都是个问题。
《书》《书经》《尚书》之演化,如果是《三坟》与《五典》的遗作,(《三坟》《五典》即:传承“三皇”思想与“五帝”思想的书,即三皇五帝的道术),那么,还有一个可能是三皇之前的上古史要么遗失,要么已经被后人删除了,因为上古结绳记事与甲骨文之前的文字符号,后人基本是很难看懂的了!
有了书,有了典籍,有了帝师,就有了学习复刻传承的`功能,因此文化的本质与天子的道术是不会断层的,它会以另外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山海经》与《庄子》,近代有《毛泽东思想》。当然了,还需要有千古圣人的降临,才能“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解读天地密码与天书密码。
《尚书》中的记载,大禹治水,定九州,说明自上古以来,华夏一体,解放了全中国,解放了全人类;上古真人纪更是“天下一家”,“天道为一”,“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中原与蛮夷的区别呢?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几万年又发生了什么演化呢?上古、中古与后古的蛮荒之地呢?上古、中古与后古的流放史呢?日月昭昭,不言自明。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古思想来自上古思想,下古思想来自中古思想,一脉相承。可是,道术将为天下裂,后人的思想越来越复杂,人格也越来越分裂,文化就越来越退化。文化的复兴,就是要复兴到天地间最本真的朴素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4
文学的力量与美真实存在,尤其是在伟大的作品里。
中国古典文学中,《楚辞》比肩《诗经》,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它就像是童年时期一个神秘而瑰丽的梦,不仅深刻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甚至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务实下的那份鲜为人知的浪漫。
梁启超先生曾高度评价:“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荼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等经典篇章。今晚,典籍里的中国将演绎《楚辞》中的名篇,展现屈原心系家国、追求真理的品格。看直播↓一起感受中华民族绵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求索精神!
提到《楚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
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如何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法拉近观众和历史的距离?《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留下了伏生的“千年一望”、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一握”、炎黄子孙向正史之祖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一碗薄粥”尝尽孔门师生温情等动人场景。
为了“小同乡”撒贝宁能够给屈原送上两千多年后的“故乡之味”,节目组与湖北秭归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求证了秭归柑橘的历史。当地不远千里邮寄来秭归柑橘,在录制当天及时送达北京。每一颗柑橘里都满载着跨越千里、跨越千年的浓浓“乡情”,也让舞台呈现更具真实性和代入感。
本期节目戏剧环节将以柑橘的意象串联始终,由王洛勇饰演屈原,汤镇业饰演楚怀王,故事贯穿了屈原与楚怀王少年立志,任左徒后促成合纵伐秦、后因遭贵族谗言离间被两次流放的一生。
开场戏剧中,屈原一尝撒贝宁带来的家乡特产,赞不绝口:“好像比我小时候吃的更甜!”几瓣橘子,勾起了屈原对往事的回忆。他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那时的他们,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最终一个客死于秦,一个自沉汨罗。
节目数次呈现屈原吃着柑橘、双眼含泪的情景。其中一幕,屈原和楚怀王穿越生死、互道遗憾。当楚怀王“离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连皮都吞下去了,眼泪则像开了阀门一般,止不住地往外流。
这段表演把主持人王嘉宁看得热泪盈眶,她注意到,现场从嘉宾到观众,几乎都在擦眼泪。郦波特别感动:“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一种情感的隐喻,也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
这段饱含人生况味的重头戏,再现“一遍就过”的高能演技。被问及为何吃掉橘子皮,王洛勇说:“屈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劝楚怀王留在楚国,我在那个瞬间,发现橘子和橘子皮是一体的,和两人童年时代的友谊是一体的。就是有那么一个瞬间,你真的是感受到把自己交给了这个人物。”撒贝宁非常敬佩王老师:“这就是无法设计的戏,是那一瞬间的爆发,你把橘子皮塞到嘴里的时候,所有的情感浓烈到了极致!”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刘国忠分析道:“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家庭,可能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屈原在《橘颂》一篇中,以他生长之地盛产的橘子来做自我比喻,表达了他早年即有的远大志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几句诗在节目中数次出现,它的'意思是:皇天后土孕育了美好的橘树,这些橘树生来就适应南方,禀受天命,不离故土。可以说,《橘颂》之于屈原,是从他的生命中萌发出的一篇诗歌。对家国的热爱,伴随着他的成长。他立志要辅佐楚怀王,做一个贤能之士,为了“美政”理想而探索不息。
从《天问》到《离骚》
飘逸的浪漫,有着跨越千年的深沉力量
在奔涌不息的中华千年文脉中,《楚辞》作为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诗经》一起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基础。它的一歌一咏、浪漫绮丽,深远影响着两千年来的诗词歌赋,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回望历史,唐代诗人李白延续了《楚辞》浪漫飘逸的风格,铸就了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自儿时起就特别喜欢《楚辞》,并用一生践行“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后人留下来“天眼”这双继续寻找答案的眼睛。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让老年屈原在“岁月长河”里遇见编订《楚辞》的西汉文学家刘向、承袭《楚辞》浪漫主义笔法的“诗仙”李白及“天眼之父”南仁东,并特别为屈原和南仁东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天问”。他们的成年时代和幼年时代一问一答,交错呼应,最后共同在“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灵宣言中,正式开启《楚辞》的识读之旅。
“楚辞”本义泛指楚地歌辞,后来专称以楚国屈原的骚体作品为核心的一种新诗体。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介绍:“《楚辞》大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用充满浪漫主义的风格来咏物叙事,而且强调民生关怀和个人修养。”
浪漫的《楚辞》为何跨越千年依然澎湃人心?为精炼有力地诠释《楚辞》的精髓,节目将重点聚焦《离骚》《天问》和《橘颂》,力图透过其华丽而飘逸的外表,引领观众感受它滚烫而坚毅的内核。
说到《离骚》,许多观众可能“又爱又恨”,其想象之丰富、情感之真挚,灿烁古今,同时又因为相对拗口、生僻字多,实在难以记诵。屈原在《离骚》中提到了华夏民族的诸多先贤,并把心中的理想说予他们。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离骚》,节目重点打造了两幕场景:一幕是屈原在汨罗江畔和彭咸大夫的生死对话;一幕借屈原和先祖先贤的倾心交流,道出《楚辞》的创作缘起及深刻内涵。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5
“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有一个“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中国人顺应自然,发现自然,于自然中寻找天人合一之道,袁隆平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大胆创新,累计增产粮食4000多亿公斤。
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神农氏制造耒耜(lěi sì),传授五谷种植之术时,一定想不到,他的子孙们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依靠农耕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文明古国。在这个国度里,人们每天都在遵循先祖的教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至今日,终于实现了“五谷熟而民人育”的太平盛世。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正是从年轻的袁隆平在田野间找到一株优良的种稻开始的。在稻香飘逸的原野上,袁隆平与他的前辈宋应星跨时空相遇。这一瞬间的相逢,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延续的必然。这是中国人给予土地里的圣贤们的最高礼赞,书写了一部关于粮食的伟大篇章。
“读书人心怀天下,读书与功名无关!”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崇高的价值观。袁隆平做到了,三百年前的宋应星也做到了。
一部《天工开物》,凝结了《尚书》和《易经》的哲学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实践中,遵自然天工,循人力开物。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123幅插图。
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盖人巧造成异物也”。
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依旧以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为历史见证人,走进老年宋应星在乡间教书授艺的私塾,撒贝宁拿出现代电子设备上的《天工开物》展示给宋应星看,并告诉他,这本书在三百年后依然被中国人所尊崇,此时学童们一起诵读书中经典片段:“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一幕镜头预示着,中华文明的`种子将永远撒播在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撒贝宁尊称宋应星为“奉新明儒,田间老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袁隆平的形象,他们是如此的相似。他们像土地一样平凡,也像土地一样的伟大。宋应星和袁隆平们是神农氏的化身,是中华之福。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6
大家了解《本草纲目》吗?《本草纲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我之前也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这周我看了一个名叫“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类节目,了解到了《本草纲目》《楚辞》《史记》《论语》等等著名的中国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是撒贝宁主持的节目。每一期都会挑中国古代典籍进行戏剧演绎,介绍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生平。
其中有一期节目,讲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父亲是一名名医。李时珍也十分想像父亲一样为百姓治病,但是他的父亲一心想让他读书,便对他说:“行医难,你不要像我一样,做一只逆流而上的船,你好好的读书,考取功名吧!”然而李时珍并不罢休。他三次向父亲请求,答应他去行医,他的父亲最终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问他:“你为什么要行医?”李世珍说:“我想造福百姓,给他们治病。”李时珍的父亲后来终于答应了。李时珍也随父亲四处行医,但是后来他发现,历代的本草书有许多地方有错误。他就下定决心,要修订一本新的本草书,以防百姓看病时抓错药。李时珍四处行医积累医药学知识,在民间搜索药方,历经年,终于写写出了一本部、52卷、近0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首次将本草用纲目分类。当他要去印刷时,当地最大的书商对他说:“这本书有0万字,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虽然想帮助先生,但是真的无能为力呀!”李时珍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书商想了想,说:“如果能求到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人王世贞先生做的序,那同行肯定会竞相印刷。”李时珍听了之后,奔赴千里之外,去找素未平生的王世贞作序。他到了王世贞家,经过多次求见之后,才顺利地见到了王世贞。王世贞看了书之后,也被震憾,答应为他作序。但是李世珍担心这本书还有纰漏,又拿回去经历了十年,改正了一些缺漏,再让王世贞作序。终于书商胡承龙愿意印刷此书。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书刚刊印好,李世珍却撒手人寰。
在当时情况下,写《本草纲目》十分困难。但是李时珍不畏困难,逆流而上,最终终于刊印出版。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是他没有这样坚强的意志,我们可能就看不到《本草纲目》这样的著作了。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坚持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时珍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是不怕困难,不放弃!坚持,就是将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直做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7
近日,央视综艺《典籍里的中国》正热播,第一期节目有关《尚书》。翻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发黄的史册,阅读经典,知道我们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读“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品百味人生。
翻开《尚书》,我品味到其历史悠久,尧舜禹夏商周;翻开《尚书》,我品味到古代先贤筚路蓝缕创造的丰富文明;翻开《尚书》,我品味到青石刻经,青史永存的文化传承……当然《尚书》的魅力,绝不仅限于此。
翻开《尚书》,品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了解《书》的人,必定会熟知“伏生护书”的感人故事。绝不仅浮生墙壁藏书,此可谓,一家其心护《书》周全——爱子因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军杀死;妻子一路挨饿受冻仍止其烧书取暖。他们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赞歌。才能有后世“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的高度美誉。中国文化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正是因为无数先贤拼了命也要护其周全的坚定信念。上有玄奘西行“宁可向西走一步就死去,也绝不向东退一步以求生”的信念,使佛教在中国文明史上熠熠生辉;下有七十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味诗词之美的叶嘉莹“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使古典诗词,在今天为人熟知,广泛传诵。这一系列灿烂光辉的文明史,离不开一代代文学家们的传承。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文化之屏障,以卓然之姿增补历史的璀璨辉煌,以坚定的.信念,让文化之花灿烂的绽放在祖国的沃土上。吾辈青年更要以这种坚定的信念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翻开《尚书》,品味其蕴含的治国理念——民本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中如是记载;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连历史上著名的明君李世民都在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作为“民本”思想源头活水的《尚书》蕴涵着如此深刻的哲理。读上《尚书》,体悟大禹定九州,奠高山大川的气魄;品《尚书》,感悟武王“称尔干,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英勇。而这都源于对百姓的爱,源于心中的大义。学习尚书,传承经典,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尚书的深远影响,吾辈青年更要在这最美好的年华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读《书》而知先贤政治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之要。《尚书》之正气,像星星一样奔流在那漫长的岁月间,镌刻在了未来的璀璨星河中。我们更应细读《尚书》,让《尚书》之正气,在遥远的未来奔向经久与不朽,绽放万丈光芒。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8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简意为“战争,关乎国家的紧要之处,系及千万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细探究。”孙武先是著成了《孙子兵法》这一被后世诵为“兵家圣典”的大作,后又为吴王阖闾献计近十载。最终,却也抱着无穷的失望远离战争,归隐山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包括战争的一切行为,大多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找到最正确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后延伸,我们便可以知道要“慎战”,“重战”。慎战,即为量力而行。倘若《长津湖》中部队在行军遭阻时杀敌心切,又岂能安全地隐蔽起来?而重战,就是在必要时倾尽全力,不辞劳怨达到目标。
孙武,童年时祖父立功,被赐姓孙。后在少年时期,历经“四姓之乱”,叔父被构计陷害,因而立下传孙氏兵法之大计。逃往吴国著书期间,偶遇并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为楚国忠臣,却惨遭奸臣陷害,死无葬身之地。伍子胥报仇心切,逃往其对立国吴国,在与孙武结下刎颈之交后,互相别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后,伍子胥助阖闾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阖闾举荐孙武,吴王熬不住劝,接见了孙武。
孙武是何许人也,其才干一下被阖闾看中。念吴国大业,阖闾积极向孙伍两人询问计策。两人齐道曰:“要想灭楚,先需强吴,而后肄楚,最后决战。”强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准备,提升自己的才干,从实质出发;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标虚实,不打没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可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最后的“决战”,往往是最关键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到了真正的最关键的时机,往往学会变通者才可取胜。
在孙武的建议下,阖闾下令广积粮仓,高筑城墙,此是为第一步。而后,派兵骚扰楚国边界,而又不动干戈。几年的准备下,楚国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连胜国内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两翼空虚,便给了敌军可乘之机。”这一伐唐,给了吴国一个机会,便一举在柏举给了楚国当头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吴军却开始就地烧杀作乐。尽管孙武百般劝告,依然不被阖闾所听。孙武念想已经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干脆又退了山林,与伍子胥再次相别。
不久,夫差继位。昔日的.大捷士气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权臣蛊惑,赐死了伍子胥,可怜一代贤士,还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场。话说,没有了贤臣的辅佐,夫差很快被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国。唉,骄兵必败,武圣关二爷也正好是被吕蒙算计,败走麦城。我们之中,又何尝没有第二个夫差呢?
孙武听说此事,悲伤逆流成河。只叹“死人不可以复生,亡国不可以复存”。孙伍两人一世之交,还是不能在最后一刻相见。回想当初孙武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也会有几个至亲的朋友吧……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9
多维度的舞台空间,沉浸式的呈现视角,是《典籍里的中国》一登场便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节目创新设计270度立体舞台,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增强现实(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开拓架构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多空间、沉浸式“故事讲述场”。
“它的多维空间、沉浸式的体验,很有创新效果。技术呈现直接升级了我们的审美体验,带来一种审美沉浸,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说。
不仅舞台空间展现出时空变换,撒贝宁也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串联起不同的时空情境,与“古代读书人”伏生展开穿越古今的梦幻对话。跟随撒贝宁的视角,观众也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看见了《尚书》的传承之路,听见了书中的历史回声。
“这次节目电影化和戏剧化的升级是升维的,其最大特点是跨艺术门类融合与媒体融合双向引领。”对于节目创新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提到,“节目打通了多重时空之间的关联性,包括点评时空和戏剧时空的欣赏关系,创作时空和表演时空的因果关系,以及历史揭秘和当代延续的传承关系。”
从舞美、服装、道具等细节的精雕细琢,到演员表演的入木三分,再到舞台技术的独特效果,让观众沉浸其中。
“《典籍里的中国》让戏剧和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都有了新的发展与解读,倪大红的表现彰显了演员的演技和魅力。”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郝戎讲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撰文评论《典籍里的中国》为观众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让年轻人一头扎进了古籍里的多重世界。“几场戏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戏剧性很强,同时又传递出《尚书》蕴含的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打造。从观众好评,到专家热议,这档迅速“出圈”的节目也彰显出国家媒体在文化节目领域的“内容生命力”。
从《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到《主持人大赛》《开学第一课》等,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打造“有文化、有品质、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节目,推动文艺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春节档,总台又献上了一系列底蕴深厚、引人回味的文化盛宴。据悉,在第一期《尚书》之后,《典籍里的中国》还将聚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文化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0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写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缺不甚了解,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里的中国》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出色的选角,独特的演绎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时,给予我们以文化的滋养。在第一期,节目以古今对话、时空转换的方式,让《尚书》这部传统文化经典进入大众视野。
从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个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过家门而不入。却不知他还划定了九州。
从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纣建立夏朝,却不知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不知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从前我只知道中国是中国,却不知“中国”这个词是从《尚书》中来,不知伏生一生护书传书,以不负先人。
在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与伏生这样一番对话,让观众们心潮澎湃:“华夏为何一体?”“自古就是一体。”我不禁泪目,是啊,华夏自古就是一体。中国的大地和中华民族的.灵魂早已紧密的结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来的模样,而有着历史的意蕴和先人的足迹。悠悠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对于“根”的追寻都不会改变,它们牢牢地刻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肉之中,不会改变。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这个节目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使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使典籍人人可读,使每一个人都能知道,了解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囵吞枣。
“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做到像屈原所说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1
大年初一,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闪亮登场,立刻成为新晋网红!历史的讲述和当代的表达交织在一起;历史时空和现实空间交错在一起;典籍的生命力和文化的感染力交汇在一起。这正是我们呼唤的“王炸”节目,节目中倪大红扮演的“伏生护书”让人泪目,全网刷屏!
伏生,听上去并不熟悉的名字,为何有这么大的感染力呢?“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又是怎样的历史呢?让我们和撒贝宁一样,穿越千年,拜访这位舍命护书的经学大师!
伏生,其实是叫伏胜。“生”是古人对“先生”的尊称。伏生是秦汉时期济南郡治人,他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虑子贱,至圣先师孔子的弟子。伏生继承先祖衣钵,一生钻研经文,把毕生心血献于《尚书》。古往今来,中外学者,都认定四书五经的经典之作《尚书》,因他而传播,因他而伟大者!
现在就通过三个时期,追忆这位传奇老人的一生,品味经典文学的魅力!
第一个时期:少年刻苦,精通《尚书》
伏生出生于公元前260年,当时是战国周赧王时期,身处富饶的齐鲁大地,继承祖上良好的文化基因,伏生年幼时就聪明好学,博览群书,10岁就开始钻研《尚书》。
《尚书》可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尚和上谐音,尚书就是上古的书,记载了从黄帝、尧舜禹到夏商周的历史,里面有远古时代重要事件,先贤帝王如何勤政爱民,贤良名臣如何侍奉君主等,是展现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伏生读书非常刻苦,为了熟读《尚书》,他把自己关在“小黑屋了”,腰上绑上一根绳子,每读一遍就打一个结,没过多久,八十尺长的绳子上就全部打满了结,伏生也成为当时精通《尚书》的第一人。
凭着这份才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伏生被纳为秦朝博士,这个博士当时是个官名,全国只有70名,必须是掌通古今的学问家,才能胜任。可见当时伏生已经是享誉全国的经学大师了。
秦始皇早期,为了巩固统一大业,对博士是很重视的,博士经常要参与皇帝的顾问工作,回答历史典籍中的许多问题,因此,博士有着“藏书于家”的特权,这就成为后来伏生能够舍命护书的先决条件。
第二个时期:中年热血,保护《尚书》
秦始皇后期,很多读书人出现和秦始皇不同的政见,加上迷信方术,准求长生不老的计划成为笑柄,秦始皇重点打击儒者方术士,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焚书坑儒”,使古代各国历史、诸子百家的文化典籍遭受严重破坏。
听到秦始皇颁布焚书令后,伏生立刻带着他的宝贝《尚书》,从首都咸阳逃回济南老家,在自家墙壁上,挖了个大洞,把视做生命的《尚书》藏了起来。这在当时可是灭门大罪,伏生的儿子也在这个过程中死于乱兵之手。
伏生就这样,壁中藏书,躲了起来。这期间,经历了秦朝灭亡,汉朝建立,伏生的妻子整日担惊受怕,早早就病故了,伏生靠着对经学典籍传承的信念,苦苦支撑下来。终于到汉文帝时期,迎来转机。
贫苦出生的汉文帝,对儒家学说非常推崇,听说过上古传下来的《尚书》,向天下颁布求书令。
伏生这才扒开墙壁,翻出藏匿许久的“宝贝”,发现损坏了十多部,尚有28部保存完好。汉文帝听到后大喜,准备召伏生如朝中传授《尚书》。
伏生此时已经年近九十,走路困难,口齿不清了。文帝就下诏,派晁错到济南伏生家中,向他学习《尚书》。这个晁错就是后来汉景帝的老师,辅佐景帝平定“七王之乱”的`肱骨栋梁。
伏生亲自讲授,他的女儿羲娥一旁解说,晁错使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这个隶书基本上和现在的楷书已经非常接近了,晁错终于将保存完好的28篇记录下来,合后又做《泰誓》篇,这就是传世的今文《尚书》。
第三个时期:晚年治学,传播《尚书》
伏生晚年致力于《尚书》的传播,西汉时期的《尚书》学者,全部出自他的门下。伏生的弟子根据他的讲解,编制《尚书大传》,流传于世。
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诗》、《书》、《礼》、《易》与《春秋》五经博士传授五经,《尚书》成为官方指定经书。自此,《尚书》在两汉王朝的政治文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后世经学家将传授《尚书》的伏生,和“独尊儒术”的倡导者董仲舒,合称“董伏”,足见其对中国儒学经学文化的影响力。
伏生在世时,曾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山东人欧阳生,之后欧阳氏世世相传,到汉明帝时期已有门徒3000余人,其中多为大儒,许多都位列三公,做到最高官位。西汉末年,有一个叫桓荣的少年,钻研学习《欧阳尚书》,确立了伏生《尚书》欧阳学派。欧阳学派中名人众多,东晋时期的权臣桓温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伏生的另一个得意门生是济南张生。张生也做到博士,将学说传给夏侯都尉。 夏侯氏继承发扬《尚书》学说,到夏侯胜时确立"大夏侯氏学派",夏侯胜的侄子夏侯建创立"小夏侯氏学派"。这三家《尚书》学派传承数千年,屹立不倒,经久不衰!
后世历代《尚书》学者,也都以伏生为宗师,恪守其家法与师法。唐代王维曾画《伏生授经图》,成为传世国宝。清代学者皮锡瑞,将自己书屋命名为“师伏堂”,以示对开山祖师伏生的崇拜。
伏生最后在公元前161年,即汉文帝三年离世,享年整百岁。在那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度岁的时代,堪称奇迹,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传统经学的护佑。伏生一生经历周赧王、秦始皇、秦二世胡亥、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六个皇帝,展示了独特的传统文化之光,实践了“学习使人长寿”的秘诀,践行了华夏文明的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
今天我看了《典籍里的中国》。
通过这部戏,我认识了一生爱《书》如命的伏生爷爷(本名伏胜);伐纣的周武王;代皇上听《书》的晁错。
这里还有很多名人名言名曲,例如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出自《尚书.牧誓》节选。
我还认识了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荆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这就是华夏九州,多民族的九州,物产丰盛的.九州。
我知道鲧治水用堵塞之法,禹治水用疏通之法,已被尊称为大禹(原名姒禹),他的父亲是姒鲧,本是治水之人,可九年不见其功,便流放至羽山,才换大禹治水。大禹还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呢!
我看完这部戏后非常感动,还和爸爸妈妈玩了记九州,太高兴了,我和爸爸妈妈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感觉文字都活了过来,中国古籍离我更近了。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3
1、主持人和嘉宾预热典读会,太吸引人了!
嘉宾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尚书》学会的钱会长等。
几个人侃侃而谈,提纲挈领,就把尚书的重要性提了出来。《尚书》对于华夏民族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其中提到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说明了这是一本对全民和国家都有好处的书。
《尚书》是源头,就连后来孟子所说的民为贵君为轻,以及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都是由尚书中的这句话演变而来的。
所以说,尚书重要,因为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2、多舞台话剧场面演绎古代故事,太震撼了!
演播室之外,表演环节创作班子令人震撼、中国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自挂帅担任艺术总监,倪大红亲自出演保护《尚书》一辈子的伏生,演绎了一个精彩的伏生救《书》图。
伏生,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从图书馆里偷偷地把尚书运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是竹简记录,现在的一本书那时候得写一车竹简,所以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牺牲了孩子和老婆,才把《尚书》运回老家。
没想到,家乡也是战乱不断,为避战乱,伏生就把尚书藏到了家中墙里,20年后,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损毁大半,只剩下一小部分共28章内容还算完整。
故事虽简单如此,但是用话剧表现出来就难了,可是央视和请来的艺术家门做到了。
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在牧野的故事,伏生传书、伏生童年学《书》等几个历史场景,分别在搭建的多个舞台上演绎,梦幻的灯光,场景的无缝切换,演员阵容的强大,精彩的表演,都令人赞不绝口。
3、撒贝宁和伏生上演穿越,太奇思妙想了!
撒贝宁和伏生先后穿越20xx多年的时空进入对方的生活空间并与对方进行对话,这个编剧编得太厉害了,把现代人的疑问提出来,让伏生解答。
节目的最后,再请伏生穿越到现在的.图书馆,让伏生知道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想要看尚书唾手可得,因为人人都有手机,搜啥有啥,这样也可以告慰为保护《尚书》倾其一生的付出和希望了!
当然,书中对孔子修尚书,他的后人孔安国致力于推广尚书,也有所提及。
总之,《尚书》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瑰宝,传承下来九死一生太不容易了,弘扬书中所讲述的内容和道理,就是《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的目的,而且央视做得非常完美,真正把这本上古文献解释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让普通人也理解了这些古老的东方思想和古老智慧,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滋养更多人的心灵,并点亮他们的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4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这本史书,让我们在品读时,仿佛徜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去探寻古代英雄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美色而丢了性命;“统天下于一体”的一代君王秦始皇嬴政是如何的心机深沉,而秦国又是如何在残暴二世的统治下灭亡的;“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现”中忠胆赤诚的荆轲;还有那豪迈不羁的项羽因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让我进入了那个纷乱的时期,华丽的辞藻让我在想着,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史官,让才子鲁迅不禁感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一行行不虚美、不险恶的'文字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尘的记忆在摇曳的灯光下若影若现,我仿佛看见一个慈祥的老者在灯旁书写着中华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历史时空,带领我们见证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著书,用自己简短的一生成就了“史家之绝唱”。节目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英雄画像”,并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民族的根与魂。
在节目中,有这么一场让人热血澎湃的场景:青年司马迁拜别了父亲,在远行游学的过程中,观众的视线跟随着司马迁在九嶷山追怀舜帝,在会稽山探禹穴,通过越王勾践体会到了隐忍成大事,在孔子故居处追慕先贤,在汨罗江用心去感受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在乌江畔赞颂和反思项羽的英勇与败亡......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惊人画面,让人不禁感叹。主持人撒贝宁满含热泪的说出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有那么一些瞬间,当那些历史人物从你身边擦肩而过的时候,你会汗毛倒竖,你会头皮发麻。当他们在你身边突然的那种情感的爆发,我作为第一个感受到冲击波的人,真的是幸福到极点的一种状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在《史记》中没有十全十美,却有着一位位站在时代浪尖上的伟人英雄。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皇帝,有将军,更有平民。它为平民义举立传,例如敢于用《世家》记述陈胜吴广的起义,这就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
《史记》中,项羽的故事让我十分喜爱,他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总是不听他人的忠告,最终导致了败亡,但是他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将这一切归咎与天意。但是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所学习的呢?还是有的。当他兵败之时,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当逃兵回到江东。连李清照都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史记》中每一个人爱国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既不能像屈原一样投江自尽,也不能如子贡那般凭借口才拯救国家,但是我们却能从小事做起,我们的国家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强大。
我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方面的创新,而我更加佩服的却是他绝不违背真理的不屈精神,他文章公正,史实可靠,这部巨著,对我国历史的研究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华夏之明,让我们一同去了解国学,热爱国学,细细品读每一个历史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5
大年初二晚上,无聊之余翻看手机网页时,看到头条上对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赞不绝口,虽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着网页上的图片,不觉便被吸引,认真阅读完才知道是央视新出的春节档大型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时兴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开爱奇艺app搜素出来,点开看了几分钟,不觉就被节目开篇的精彩解说所吸引。
惟股先人,有册有典。典的古体字为:上边是“册”,下边是“几”即为几上放着书。这样的解说很明朗的说明了何为“典”,让人印象深刻!
开篇讲述了《尚书》传承至今的艰难不易,讲述了古代文人先资们爱书、护书、传书的故事。《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节目通过古代读书人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古今对话,通过古代场伏生护书、讲书的事迹,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绎与现代图书馆孩子们背诵禺贡场景的相互切换,将护书讲书传书的故事有序的讲述出来,让人看懂故事的同时不免产生共情,同时也对曾经学习过得故事、看过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故事或者看过的只知其字不知其义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贤君,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通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还知道了他划定九州(黄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节目中古时护书人伏生所问:华夏为何是一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所答:自古是一体。
让人泪目,是啊,华夏自古是一体。
只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知商纣决战的牧野盟誓,通过演员们铿锡有力的宣誓,对那些简单的字句有了直观的认知,原来是这样的热血沸腾啊: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资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以读典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读典、学典、还要传典,记得小时候,都是妈妈边干活边教我学习诗歌。从简单的锄禾日当午,汗滴未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复杂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等,通过这样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妈妈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使我对这些诗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外,更对诗歌有了一种本能的喜欢,现在闲来无事时也会翻上一两篇。
我想小时候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应该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偶尔会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着背背诗歌,以激发他对诗歌的喜欢。我想这也是对于经典的一种传输吧!
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去传播,邀请他们中感兴趣的一起学习,从而有更多的人来读典、学典、传典,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节目中伏生随着现代读书人来到现代图书馆看着小孩子们在背诵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时泪目的那一幕,他应该是欣慰的吧,因为他及家人历经艰难保护的书,传承的书很好的流传了下来,并且为后人所学习。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载《书》来看了,人人都可以学书、传书了!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1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10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15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2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3-16
(合集)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09
[精华]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7-15
(必备)《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19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