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孔乙己》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乙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乙己》观后感1
有一种社会,黑暗,后无人性,冷漠,毒害并兼。而我读的《孔乙己》就诠释了这一切。
故事的开端就说明了发生时间——清末,地点——酒店,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的关系,掌柜对待短衫客,长衫客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是漫不经心,后者是伺候着的,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阶级体现的愈发明显。而故事的主人公——孔乙己的悲剧也随之展开来了。
孔乙己进了酒店,而后又介绍了他的形象,可看出他是一个深受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毒害而又自视清高,自命不凡的读书人。而故事中的“我”又去孔乙己发生了些有关学问的接触,可“我”确实看不起他,轻视他。
除了“我”,还有长衫客,掌柜等人,孔乙己可以说是他们的“开心果”了,他们常常嘲笑孔乙己行窃,读书等事件,既看不起又不相信,可怜可悲的孔乙己却还在苦苦挣扎,自欺欺人,同他们辩论,反驳他们,可见他十分好面子,在这种社会下,他也变得虚伪,势利。
故事中“笑”可谓是贯穿全文,这也是体现了当时社会下人性的扭曲。掌柜的'笑,没有人性,自私卑劣的笑,短衣帮,麻木不仁的笑,小伙计,解脱的笑,而孩子的确是天真无邪,与上面的笑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同时批判了群众的麻木。其实,孔乙己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即使他很贫困,但他还是把豆子分给孩子们,他的这份善良,淳朴是当时社会下不可多得的。
而后,孔乙己再次行窃,窃到大户人家被打折腿,这无疑给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可过一段时间,在酒店念着他的债的掌柜见到了他。他喝了最后一次就,放话所有债下次一起还,可之后他再也没来了,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小说以这一含蓄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尽而无穷。终究是孔乙己对自己悲惨的处境没有理性的认知加之封建社会下的冷酷无情的推动下,导致他最终走向可悲可怜的路。
《孔乙己》观后感2
除了上次说道的叙事人选择的特殊,鲁迅使用了小伙计的角度,这样就略去了很多关于孔乙己的介绍,以及他的悲惨命运的了解,就在这小伙计的眼中,也没有对于孔乙己的出场做面面俱到的描写。在表现方法上,《孔乙己》没有描写,没有渲染,只有平淡的叙述,这一点和鲁迅的其他名篇是很有些不同的。
在表现方式上,《孔乙己》一文中没有渲染,只有平淡的叙述。文中写到“没有他,人们也一样快活”这里后,小说接着写在酒店里,人们发现,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回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是仍旧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了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地算他的帐。
从字面上看,好像并没有任何文字直接写到人们的“快活”。然而从对话的语调中,仍然可以看出那个提供消息者的心态。对于丁举人打折了孔乙己的腿这样野蛮的人身伤害,说话者没有半点保留,相反给人一种理所当然、津津乐道的感觉。特别是,传孔乙己可能已经死了的时候,说话的和听话的都没有震惊。“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对于一个给酒店带来欢笑的人的厄运,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这就充分显示出鲁迅在对话描写中潜在量的巨大——有意不去直接点明说话者那种津津乐道的'神态甚至以消息的传播者为荣的情绪,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
唯其平静、平常、平淡,才显得诸如此类的残酷无情,由于司空见惯,而没有感觉,没有痛苦,而鲁迅的笔墨,就是要揭示这种无形的精神虐杀的可怕。
【《孔乙己》观后感】相关文章:
孔乙己说课稿11-11
孔乙己教案11-04
孔乙己说课稿06-07
孔乙己教学反思05-05
《孔乙己》教学反思04-05
孔乙己教案15篇01-08
孔乙己教案(15篇)01-08
孔乙己教案精选15篇01-08
孔乙己教案(通用15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