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册观后感

时间:2022-07-06 12:24:5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命册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命册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命册观后感

  一本《生命册》,镌刻着一个个来自黄土的充满张力的生命。

  “我”在无梁村喝百家奶、吃百家饭长大,多年寒窗苦读终于在省城谋到讲师一职,正准备一展抱负时,却被家乡求情办事的一个个电话压垮,辞职成为北漂,本渴望着知识和爱情,却在失去精神恋人梅村后,陷入资本游戏的漩涡中难以自拔,最终与多年并肩奋斗的搭档“骆驼”决裂,“骆驼”跳楼自杀,“我”在车祸中失去一只眼睛;老姑父为了爱情,从功勋军官自愿来到无梁村成为农民,在于妻子无休无止的争吵中逐渐失去了锐气和威信,但仍为了村民更好的生活而一次次努力尝试,比如对我一次次的字条指示;梁五方原本是手艺高超的匠人,因为高傲孤僻的性格被人嫉恨,后半生毫无尊严地在上访生涯中沉沦,却在晚年命运转折成为远近闻名的算命先生,迎来了自己迟到的高光时刻;卑微如草芥的虫嫂,为了拉扯大三个孩子,从小偷小摸遭人白眼到被子女嫌弃,走完了悲剧的人生旅程;俊美而能干的青年春才,在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困惑中自宫,鲜活的生命消磨在昏暗的豆腐作坊中……“我”的经历和无梁村作为两条平行的主线,串连起这些深沉坎坷的命运,甚至分开来看,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中篇小说,结构之精巧,内容之厚重,《生命册》不愧为李佩甫呕心沥血之作。

  李佩甫喜欢用不同的植物给人物作比喻,也许是暗示一切的发源是“泥土”。这些生命或完整或片段,时而黯淡、时而灿烂,划出一道道轨迹,最终却悲哀地发现,那个充满田野、青草、野花、虫鸣的故乡,那个鸡犬之声相闻、邻里流言蜚语的故乡,那个精神上的归宿,正在越来越远。“我”当初一直想离土离乡,却始终无法斩断与无梁村千丝万缕的精神上的联系,后来想回归乡村,还得先找合适的“方式”(比如投资板材厂),全书以“我”的疑问收尾:一片离开树枝的叶子,最后还能回到树上吗?梁五方失去了包括家庭、房子、手艺在内的一切,信访问题解决后,也没有村里,而是在镇上的敬老院度过残生;春才的人生像极了与他为伴的那头驴,只是在兜着圈子,一次次回到原点,看似并未离乡,但自从失去男人的尊严之后,他已经被作为异类看待了,实际与乡村一起凋敝着;虫嫂是在去世前几天,才有预知地回到无梁村,用一生的私房钱换来人生唯一次次风光——葬礼;老姑父算是一步没离开过,可死后与“汗血石榴”结成一个惊心动魄的悬念,人们对悬念的好奇早已盖过了他的善良和正直。无论是远走者还是坚守者,都在时代变迁中徒劳地寻找着心的归宿,甚至有评论家直言“每个人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

  在书中,城与乡的强烈对比和割裂是非常明显的,乡村这一面,始终处于式微的地位上。“我”从走出村子的第一天起,就怀揣着深深的自卑,报到迟了没领到宿舍钥匙,走了大半个省城,只为能找到在工地上打工的老乡借宿一晚;与梅村相处时,毫不掩饰自己的贫穷,以致于“阿比西尼亚玫瑰”在“我”的后半生一直成为心中“城里爱情”的象征。同时也很容易注意到,老姑父的女儿,虫嫂的儿子,来到无梁村时,那一双双隐藏在人群中的羡慕的眼睛……正像于坚先生所说,乡村很自卑,在中国城镇化的浪潮中,乡村正在加速消失,没有谁再为乡土中国摇旗呐喊,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式的诗意世界。依托农耕文明而建立的存在感,被时髦世界击败了。这是受到经济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发生深刻调整的影响,在文化心态和文艺创作上的很明显的投影。

  笔者认为,城市化率提高是大势所趋,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内容。但必须强调的是,乡土文化不能像有形本体一样消解,因为文化是根植于人心的,更何况当前县、乡镇、村也正在努力振兴,不能把乡土曲解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从文艺创作来说,乡村仍是重要的来源,至少是与城市并列的来源。它是乡愁的归依,是文明史的起源,是博物馆的入口。在深沉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无数优秀的作家和经典不朽的文学作品,如果产生“落叶归哪根”、“衣锦还何乡”的困惑,那意味着一大批宝贵的民俗和传统生活方式正在被抛弃,这可能是一种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悲哀。对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说,乡村都是不能舍弃的巨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