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祭祀作文

时间:2020-12-30 09:29:57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高中祭祀作文

  导语:转眼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马上就要到来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高中祭祀作文,欢迎借鉴!

高中祭祀作文

  高中祭祀作文一

  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清楚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只是觉得这一日没有国庆节、儿童节那样欢庆热闹。人们的脸上少了一份欢笑,多的却是一份沉重与忧伤。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后,我才对清明节有所了解。婆婆三年前离开了我们,还记得婆婆的棺木被黄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哗哗直流。我也说不出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长这么大第一位亲眼目睹离去的亲人,我伤心,的是不舍。

  今日是清明节,我们全家人像往年一样到乡下祭祀扫墓。穿过开满金黄色油菜花的农田,我放眼望去,山还是那座山,婆婆的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只是坟头又多了些杂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爷爷的带领下用锄头等工具把杂草清理干净,并把它们扫到一块空地用火烧,听说是为防止起山火才选择在空地的。我看见爸爸在角落烧一种黄色的纸,便好奇地问:“烧这个干什么呀?”爸爸回答说:“这是纸钱,烧给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点点头再也不愿多问,因为我知道,他们心里很难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吗?

  爷爷点燃了香蜡,伯伯铺好了垫子,我们长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坟前磕头。我跪了下来,望着随风摇曳的烛火, 仿佛看到了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和充满爱的眼神,回味着婆婆多年对我的爱护与念叨,也似乎听到了她用微弱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记忆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听爷爷讲,她年轻时是位生意能手,那时她家因为做布匹生意成为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后来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变得一无所有,并逃亡到桃源乡下定居,一家人靠着勤劳的双手坚强地生活。婆婆在我还没出生时就因为旧疾瘫痪了,从我有记忆开始,她几乎就没出过门。婆婆虽然手脚不方便,但还是很关心我们,听爷爷讲,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孙后代。

  灰蒙蒙的天依然下着细雨。烛火熄灭了,鞭炮声震耳欲聋。婆婆,清明节到了,我们又来看您啦!知道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您听到我们正在向您问好吗?您一定也在天上关注着我们吧!这样您就不会寂寞了。

  站在坟前,我一边感受着四月春雨的那一丝寒意,一边胡思乱想,忽然记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不知不觉,我的脸颊湿湿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高中祭祀作文二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问着妈妈:"妈妈妈妈,爷爷是长得什么样子呢?"妈妈总是和蔼可亲地说:"就和妈妈一样啊!"我的姥爷在妈妈读四年级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留下一张照片。每当其他同学提起姥爷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到了姥姥家,向我们迎来的便是年过六旬的姥姥。我来到房间里,折起了纸花,也把一个个思念折进了纸里。下午,太阳当头照,我、妈妈、大姨和姥姥顶着烈日到山上给姥爷扫墓。一到山下抬头仰望,就看见满山一派翠绿的景象。大姨扛着锄头一会把这丛草给除了,一会又把那根刺藤给割了。不一会,一条小路就被我们给"开辟"出来。

  来到姥爷的坟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满青苔的陶罐,封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装着姥爷的骨灰。大姨和奶奶开始除杂草,她们一会把坟墓上的小山竹给锄了,一会又把杂草给割了,不一会,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干干净净的坟墓。

  我麻利地从袋子里取出纸花纸带,洒在了姥爷的坟墓上,最后把一束美丽的菊花摆在陶罐,听妈妈说,菊花代表对去世亲人的思念。这时,坟墓像变魔术似的变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坟墓前摆上圆鼓鼓的鸭蛋、香喷喷的肉、红通通的苹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饯……

  我们把香点着,双手举起香排成一行向姥爷祭拜。随后,我们烧起了纸钱,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声好像是姥爷在我们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来:"姥爷,姥爷,我要姥爷!"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别哭!人死了不可能复活。你姥爷虽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孙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会很欣慰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对姥爷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点点头。随后,妈妈拉着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姥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祭祀作文三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日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日,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日,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高中祭祀作文四

  星期天,正值清明节,父亲说带我去乡下扫墓,早上起来匆匆吃过早餐,我们就坐上了开往老家的汽车。

  汽车慢慢驰出繁华喧闹的城市,窗外满眼的绿色一晃而过,田野上辛勤的农民,金黄的油菜花,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可爱。看腻了城市的水泥高楼,吸烦了污浊的空气,突然看见蓝天白云,稻田庄稼,大树野花,觉得心情格外舒畅。我们一路欢欣,不一会,车在故乡的水库边停了下来。下了车,我贪婪地呼吸这湿润的空气,仿佛在吮吸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甘露。

  在祖父家坐了一会儿,父亲与祖父就带着我们到了坟地。看着满是馒头似的小坟堆,我心生几分莫名的恐惧与敬畏,看到父亲与祖父满脸的虔诚,我的言行在亲切自然的情感上又忽生了几分肃穆。

  父亲与祖父在坟头忙活起来,我在其间穿行,祭祀的爆竹划破了山林的静寂,显出几丝生气来。突然下起雨来,是微雨,这时的雨没有风的伴随,没有雷的呦喝,没有闪电的照耀,只是悄悄地下着,树叶微微润湿了,青翠欲滴。清明时节的雨,纷飞在四月的天空,几分哀怨,几分伤痛。对于亡者的怀念,凝成父亲与祖父的虔诚,从父亲与祖父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春天的另一种色彩。

  祭祀完毕,我们匆匆下山了。偶尔碰落了道旁的几片茶花,心疼极了,在这坟地,我对“红颜堪薄命”有了深层的理解。花是红颜,一朝春尽,也便碾为尘土,化成烟灰消逝。自古至今,人生何尝不是这样,这里馒头似的坟堆中,曾有多少年轻而美丽的花朵如期盛开,然而又难逃宿命地雕零。

  此时我恍惚进入一个梦幻世界,这时的天是那么蓝,那么静,两侧的山峰是那么绿,那么秀,大人们争着留影,想把这美景留住。

  高中祭祀作文五

  祭祀包括扫墓和祭祖。扫墓俗称上坟,就是清扫逝者坟前的杂草等,祭祖就是祭拜逝去的祖先们。

  准备好各种祭祀品,如“坟飘”,鞭炮,香等等,便踏上祭祀之路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这天果然下起了蒙蒙小雨,林间飘起了薄薄的雾,地上湿漉漉的。时隔365天,尽管这条路已经走的很熟悉,但再次踏上这条路,心中还是感慨万千。一同前行的人边走边寻找着合适的木头挂“坟飘”。找到了便折下它待着一同行走。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望着这满山遍地的坟墓,心中一股庄严之情油然而生。找到我们需要祭拜的坟墓,我先站着看了一会儿,然后开始清除杂草。这么长的时间没打扫,杂草已经长满了坟墓,用工具一下一下的,铲除一根一根杂草,坟墓渐渐有了该有的样子,身体开始暖热,额头也已经冒出细细的汗珠。终于除完了。

  这是便开始开始祭祖了,把“坟飘”挂在木头上,插在坟前。“坟飘”是白色的,一串一串的,在微风中轻飘着。透着这纯白色的“坟飘”,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祖先正在极乐世界望着我们,脸上浮起了仁慈的笑容。

  然后是烧钱纸。钱纸是黄色的,大概脸一样大小,上面印有一个个半圆圈。烧钱纸可不是直接把它点燃就完事了的,而是要先把粘合在一起钱纸一张一张撕下来后再点燃。等它有了火苗后,把它放在坟前,再把剩余的钱纸一张一张的放入火里。接着点燃香,把它插在坟前。

  接下来便是祭拜祖先。双手躺平合拢在一起,双眼闭着,嘴里轻轻的说着一些话,再鞠三次躬,这便算是祭拜完成。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需要跪在地上祭拜。

  最后一项是放鞭炮,把长长的鞭炮平铺在坟的两旁,站在距离坟不远处,留一个胆大的人点鞭炮。其他人就静静的注视着。鞭炮啪啦啪啦的响着,浓烟渐渐包围住了坟墓,我忍不住地想:棺材里的人会不会嫌我们动静太大,打扰到他睡觉了?可是不会,因为她们睡得太熟了……他们正在做一个梦:他们梦见自己的子女们来看望他们了……

  祭祀这便就结束了。我们返回家的路途中,能看见许多其他人拎着大包小包,也是来祭祀的;能看见其他坟墓的祭祀品;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鞭炮声……

  清明节不仅是个节日,也是祭祀的一种活动。在中国人心中,清明祭祀很重要。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如果不去祭祀是不孝道的。所以清明祭祀一定要去哦!

  高中祭祀作文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这一天要去扫墓,去祭祀亲人。

  叔叔阿姨都回来了,给我带了许多好吃的。下午我们要去上坟,我拎着一大袋子纸钱和几根柳枝,妈妈拿着两捆柴草和炮竹,爸爸扛着一把铁锹,我们拎着东西向山上出发了。

  一行人步行来到爷爷奶奶的坟墓前,叔叔首先用镰刀把周围的杂草割掉,妈妈把柳条插在坟头上。柳条上还挂一根又细又长的.白纸条。妈妈把捆柴草放在地上,用打火机点燃,我和堂弟锦皓就开始烧纸钱了。

  我拿出一沓子一百元的纸钱,拆开摆放在柴上,一边烧,我和锦皓一边呼唤:“爷爷奶奶来拿钱。”

  我发现每一种纸钱的第一张都比较逼真,像是真的,其余都很假,制造很粗糙。除了有纸钱,还有金条和元宝,这些还不算什么,叔叔还买了一副纸麻将,还有一幢迷你纸房子,都做得惟妙惟肖。我想,以前爷爷很喜欢打麻将,这次送了一副麻将,他一定很高兴。

  纸钱烧完了,爸爸和叔叔去放鞭炮了,“咚”、“啪”,哇,这种炮竹好响呀,还是带彩带的那一种呢。

  回到家后,我又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去扫墓,大舅、小舅、姨妈等人都到齐了,我们带着东西来到外公的坟前。这些杂草长的也忒快了吧,走来长这么高了,姨妈还是要把它们给处死。我给外公烧了美元,好让他老人家跟随地府旅游团出国旅游。

  “咚!”、“啪!耳边传来了络绎不绝的鞭炮声。

  高中祭祀作文七

  冬至节缘于上古的“腊祭”,究其实是缘于古人的原始信仰。古人因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把它们归于上天神灵的操控,认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星斗河汉、日蚀月亏、大旱洪荒、海啸地震等自然现象,全都是上天神灵所为。因此,古人特别重视以祭祀活动来娱神祭天,祈求上苍与神灵的保佑。从宗教的角度看,冬至祭祀其实就是古人娱神祭天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

  冬至节的祭祀,重要的内容就是祭天祭神。冬至之日,历代王朝都要行“贺冬”之仪,举行隆重盛大的祭天祭神大典。祭祀活动场面宏大,一般都是在郊外举行,因此又被称为“郊祭”。

  至明、清时期,祭祀活动在古代祭祀的基础上,更加神圣化,更加隆重。为此,明永乐十八年(一四二○)在北京南郊建造了天坛。天坛规模宏大,中央为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东北为牺牲所,西南为斋宫。此后,冬至祭天大典都在天坛举行。祭天活动十分隆重,冬至前一天,皇帝移驾斋宫,进行沐浴,次日在圜丘举行祭天大礼,所用牛、羊、猪、鹿都是在牺牲所专门饲养的。祭天时,必须穿祭服,升火悬灯,乐奏钟鼓,唱迎神曲,请神牌,行大礼,祈求天神保佑国泰民安。

  冬至祭天祭神演进到唐宋时代,在民间逐渐演为祭祖的活动,叫“祭冬”或“拜冬”,并成为祭祖的节日,久之则演为传统民俗。冬至祭祖的形式分两种:一种是室外祭奠,另一种是室内祭奠。

  室外祭奠,在祖先墓地举行。俗传冬至动土百无禁忌,而其它的日子则不宜随便“动土”因此,人们多选择在冬至这天给祖坟添土或竖碑,传说是给祖先整修居所。添土竖碑后,再在墓前摆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炮,向祖先鞠躬行礼致敬,以缅怀祖先功德。

  室内祭奠,则在家祠举行。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供三牲(猪、鸡、羊或鱼)。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由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辈主祭,领合族男丁,敬香,上灯,敲磬,鸣炮,按辈分长幼依次拜祭,行三献礼,读祭祖文,祈求全族福寿康宁。

  无论是室外祭还是室内祭,祭祖过程中都有聚餐的风习。北方人作兴冬至这天吃饺子、馄饨,南方人作兴喝红豆粥、吃汤圆。

  冬至祭祖,不仅在民间,汉传佛教界也承习了这个传统。明代佛教著作《三藏法数》上说:“冬至,则一阳初生,履长之始。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冬至这一天,佛教寺院多举行祭祖法会,僧众也要前往祖师塔墓、祖堂祭供历代祖师大德。有些寺院为方便信众,还要特设功德堂等,为信众提供放置祖先牌位的处所,以供超荐。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是华夏民族承传了数千年的传统。千百年来,冬至祭祖的民风民俗,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至今仍广泛流传。浙江杭州等地民间至今仍盛行冬至扫墓。广东潮州则作兴冬至上坟“挂冬纸”。

  高中祭祀作文八

  上个星期日,我、爸爸和爷爷奶奶去贵池观前——爷爷的老家祭祖。

  坐着爸爸的车,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一个村子里,据说这就是爷爷的老家。村子不大,零星的散落着几户人家,因为靠近山里,所以村里大多数人都已经搬到城里去了。越向前走路越窄,我们只能下车走着去了。我觉得走了很长很长时间,终于到了,我都累的两腿发软了,这路也太长了吧!

  我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我看见了两个墓碑,但周围长满了杂草。一到那儿,爷爷和爸爸就开始锄草,一方面清理这里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烧纸时把草烧着,奶奶在一旁,把纸在手里随便地翻了几下便折成花的样子。看他们忙着,而我好像没什么事可干,锄草吧,我的力气有没有多少,折花吧,我又不会,唉!

  我可不喜欢闲着,东逛逛西看看,我突然看到一个虫子不认识,赶紧叫来爸爸,爸爸说那是蚂蚱,于是我就拿着一根棍子与蚂蚱玩捉迷藏,因为它身上的颜色与旁边枯草的颜色很相似,它落在树叶上,我用小树枝一碰,它就无影无踪了,我到处找它。这时我终于发现了我有事可做了:一会儿跑到平地捉蚂蚱,一会儿爬到高高的山头从上面滑下来,一会儿再到茂密的灌木丛中玩探险游戏。忽然,爷爷叫我在老太太的墓上跪拜叩头,叩完头起来的时候,我惊奇的发现老太太的碑上有两个马蜂窝,爷爷想把它捅掉,奶奶阻止他说:“如果捅掉,马蜂会蛰我们的。”我很庆幸爷爷听了奶奶的劝阻,要不然后果我可不敢去想。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祭祖经历。

【高中祭祀作文】相关文章:

1.暑假日记300字 祭祀

2.清明节的祭祀活动1300字

3.清明节的祭祀活动_1500字

4.高中作文

5.高中写人作文指导

6.高中写人作文:老王

7.长大_高中记事作文

8.文明祭祀倡议书范文汇总6篇

9.关于文明祭祀的倡议书锦集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