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高中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味高中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年味高中作文1
科技越来越高速发展,但如今年轻人参加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淡。而春节作为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却也避免不了“被冷落”的趋势,简单来说,就是年味越来越淡。
犹记得,我小时候过年就是从期末就开始期待放假、期待过年,然后一放假,就迫不及待的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也不顾书包里或好或坏的成绩和成堆的作业,天天跟着父母亲四处买年货和买新衣服。我妈老说我那时候皮得跟个儿猴儿似的。年前还得买春联纸,我来写;买窗花,打扫卫生等等等等。除夕要守岁,要在奶奶家一起吃团圆饭(奶奶生的多,自然子孙就多,一到过年过节就有好几桌,热闹极了)。年后初一至初六,我就会和父母亲一起去向各家亲戚拜年,孩子们向长辈们送上祝福语,长辈们就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表示祝愿。过年还可以吃很多好吃的,看花灯,放爆竹,还有每年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实在热闹。
而如今,每年必看的春节联欢晚会好像也没什么意思,放烟花又因为年龄见长而对这种“小孩子”玩的游戏不感兴趣,更不用说还有“保护环境,严禁烟火”的规定了,衣服又只要拥有了无敌的校服就已经足够。这也有可能是年纪越大,心理就越“平静”吧。
或许是以前的物质缺乏,春节才显得那么重要,过春节,过新年,吃好多平时吃不到的美味,穿美丽的新衣服。快乐乐的吃着年夜饭,放鞭炮,和家团圆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不管年味如何,春节还是一年一年的一定要过的。而现在物质丰富了,春节好像没有了那种味道。
但它到底是春节,春节的快乐总是其他时候不能相比拟的。就算我现在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即使是放假,每天都有很多作业,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春节过得挺开心的。年前每天早上十点多起来,满足了我一个学期早起上课的懒惰之心。而且每天吃得都很丰盛,餐餐大鱼大肉,直接导致我胖了好几斤。七大姑八大姨都来拜年,不认得的亲戚直接喊“伯伯或伯母”。即使我妈天天催我写作业,天天催我搞学习,但乐观的我对此一点都不在意。我觉得吧,春节就是一个彻底放松的好机会,那么长的假期,总有那么几天能让我们无忧无虑的玩个痛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即使现在年味越来越淡,但春节就是春节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
年味高中作文2
又近年关了,“红”是街道上的主旋律,占据了几乎是每一个角落。恍然间觉得:上个新年是刚没过多久似的,眼前同样是这街道,不过多了几栋高楼,同样是这小摊,确是多了几分冷漠,同样是过年,却似乎,淡了些什么,哦——少了些年味……
老一辈的人,我的爷爷奶奶说,他们那时过年,哪儿有现在这么好,那时正是荒乱后刚沉稳的年代,家家都不富裕,每天都有地瓜土豆吃的就够不错了,现在的我们,是怎样都无法理解那碗“土豆饭”中只有土豆而几乎没有米、油、盐的滋味的,而年的到来却是打破了这一铁律。三十的晚上和初一的早晨,等了一年,“百日难遇”的肉,在那时的一大家的咽口水的动作中端了出来,那肉在一筷一抢中顿时没有了身影,甚至于连肉汤上漂浮的油也不知怎的落入了谁的口中,大人们虽只望不吃,可这一顿聚集了一年的“美味”,才是人们的盼头,年味儿,或许是在这争抢中散发出来的吧,如肉汤搬浓郁。
再年轻一些的,我的爸爸妈妈说,六七十年代的,就幸福多了,三十的晚上,小孩们早早地睡了,可妇女还点着灯,为孩子们缝制新鞋、新衣。而小孩们呢,早上起来啊,就看到新衣服叠在床头,自然是兴奋不已,大街小巷,同学玩伴,自个儿的“面子”可是靠这新衣撑着呢!互相吹捧、攀比,时已至今,妈妈脸上的兴奋、眉毛的挑动,无不彰显着这新衣对于小孩的吸引力,虽说是新衣,却不过是一个套在旧衣服外的褂子罢了,虽薄,却承着小孩们一年的心愿,穿了新衣,孩子们就开始在街上拜年。按地方上的习俗来说,这是只能小孩儿去的,一句新年好,便能得到一小捧花生、一把瓜子。一街一路下去,堆了一口袋,却依旧不满足,却得不情不愿的回家去,像松鼠一样把食品贮藏起来。这,也算“压岁”了把。年味儿,许是在孩童们的期待中,悄然晕开,如新衣般明亮。
现在啊,禁止放鞭,放烟花,或许对我们小山城来说,影响不大,可对于大城市来说年味儿,少了几分热闹与喧嚣,或是受了这种大气氛的影响吧,即将过年,却没了幼时的那种期待,因为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就真可谓是“度日如年”了!而过年,少了喧嚣,多了柔美,添了几分淡然,平静,然而,年味到哪儿去了?其实,年味,一直沉淀在心中!
年味高中作文3
我的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的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的“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的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的麻雀)。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的日子,传统的小年,又名辞灶。
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的用麦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的状了。送灶的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腊月的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的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的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的人都有“迎喜神”的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的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的纸扇的牛羊骡马,浩浩荡荡的向预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的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的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的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的“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
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年味高中作文4
不知不觉,年关将近。
母亲忙前忙后准备采购年货,张罗着整理屋子,满街红艳艳的灯笼充满了温馨的气氛,外地的游子急冲冲地赶回,噼里啪啦的鞭炮点燃着喜庆。
浓浓的年味儿在人们忙活的身影中渐行渐远,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那个我们所熟知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时间流逝之迅速、压力为之重大的关口。轻轻推开那扇门,岁月深处渐次褪开沉重的外衣,透出那熟悉、温馨、喜庆的年味儿,我伸出手想要采撷这份久违的释怀,却怎知越推越远……
儿时,腊月的那些日子,翻看削薄而陈旧的日历,泛黄的卷角散发着淡淡的烟草味儿,像是沉沦了一个世纪,细数临近春节的日子,只觉得心急得想冲破障碍。父母们收拾着杂物尘俗,每一次轻微地掸尘、擦拭,都是那么仔细,如待珍宝。邻舍家也炖起了年货,烟雾氤氲着整个厨房,恰似着扑面而来的醉人年味,叫人无可阻挡。香扑扑的气味,热腾腾的美味,惹得玩闹的孩子纷纷尝鲜,滚烫的热食吃得食火上升,口舌生疮,也不肯放下。最终耐不住性子,叫上一群伙伴,满世界地疯闹。只见那人流如潮,水泄不通,大街小巷,均是熙熙攘攘,红灯高挂,一派喜气洋洋的面貌。忙忙碌碌中,似乎一整年的努力,更多的是为了这几天。
香香的年味、腊味、节日味,全都跟着年关的脚步的来临而开始弥漫,充满每个感官。直到三十除夕,吃上欢乐的团圆饭,其乐融融,一家卧在沙发上,什么也不调换,在春节联欢晚会的一颦一笑中守岁,度过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钟声敲响,大年初一的爆竹热闹了,拜年、红包、烟花……不亦乐乎。是繁忙,是欢乐,是不舍?是厌倦,是喜庆,是依恋?十几年来,循规蹈矩,我想是累了,但为何内心总涌起深深的不舍,若割舍了这传统的日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相聚、祝福?这是个平凡的日子,只是要我们短短的一次团圆,我们不会累,为了这短短的一次团圆!我们抱怨年味的淡去,我们感慨时光的逝去,但是否会在一个午后,回忆那远去的年味儿,这是一种幸福、温馨的体验。
追溯匆匆数十年,记忆中的年味儿,是福,是乐,是我们永久的依恋。
年味高中作文5
本来,在记忆中春节是这样的。
老屋里很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的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的竹竿挂满了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里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了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的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的很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的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的已经不一样了。祭祖的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了些纸钱,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除夕夜,人是团圆了,但吃完了团圆饭,人们便各自活动,大人们打扑克,孩子们奔向网络,以往家人围坐看春晚的日子不复存在。大年初一,传统上是要一起床就去拜年的,但是本该如此的我还是像机械般起床,过我的学习生活。我不禁在想:是年味淡了,还是我长大了?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了我看到的祭祖的简化、焰火的渐少,还有我看到的各种新奇的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了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电视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从此来看,年味真的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了,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结论。
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的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的时候点燃。现在的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的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了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也难体会其万里归家只为一聚的艰辛,我没有像他们一样的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的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我只能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的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的变迁,但也不像老人般怀古伤今似的,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的是传承的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的力量,这是我无法否定的。仅仅从我的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
年味高中作文6
有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不知道是人慢慢长大,对过年已经习以为常,还是过年的心态变,没有以前对过年的期待。记得小时候,过年是我最渴望的,因为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收到长辈们的红包等等。每到除夕那个晚上,我们全家吃完团年饭,我就回到房间把我的新衣服放到我的床头边上,幻想着大年初一我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像一个小公主似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吸引着他们的眼球,我就不由自主地笑,期待着明天快点到来。
现在的我已经不那么渴望过年,甚至觉得过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过年就是为拿红包。现在的生活好,新衣服随时可以买,好吃的东西经常可以吃到,我们再不会为此而感到兴奋。我想更重要的是,现代的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再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家人围在一起做煎堆和油角,一起动手大扫除。人们辛苦一年,终可以一家人在一起分享快乐,并且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迎接。现在,人们宁愿花多一点钱去商店里买现成的煎堆和油角,请人把家里打扫干净。现代的人做什么都讲究效率,把过年的很多礼节都节省。我想现在的人所说的年味变淡,更多的是指缺少以前过年的气氛。而这种过年的气氛的营造更多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和沟通。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并不是表面的功夫,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有时候忽略礼仪,会把蕴含在礼仪里的内涵也抹掉。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它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民族凝聚力。今年中国粤北地区遭受着百年一遇的雪灾,北上的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大批来广东打的外来工仍然抱着一丝可以回家过年的希望,尽管天气异常寒冷,他们留守在火车站等候,希望天公造美让天气转好,让他们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社会上很多热心人士向那些留守在火车站里的外来工伸出援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分配大量的援助物资有需要的人,调派大批的警力来维持火车站的秩序,医疗站随处可见。终于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大批集聚在火车站等候的外来工顺利、安全地疏散。
无论年味怎么变,但人们渴望和家人团聚的心是始终不变的。
年味高中作文7
一道沁人心脾的芬芳,一啼清脆悦耳的鸟鸣,闭上眼,用心听,寻找年味儿藏匿的地方……
小时候过年,总是穿得红红火火的,欢欢喜喜地跑到各家拜年。在我的记忆中,儿提时代的大院永远都是充满阳光,光线柔柔和和地普照着,洒在孩子们稚嫩的笑脸上,洒在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年初,孩子们总是聚集在一起,为奶奶们表演节目。
也不知道是谁发起的,孩子们自觉地排好节目,像一只只活泼的鸟儿,为这些年过花甲的奶奶们表演着,诉说着童真的故事。这一老一小,就这样愉快地成了朋友。
这些都只不过是过年这一盛会的开场白,到了大年三十,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嚷着要去乡下过年。妈妈自然答应,于是,我们便乘着大巴,赶上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我记忆中年味儿最浓的地方。
凤阳是一个充满年味儿的小城,尽管没有大都市的`喧闹与繁华,但在这座不大的县城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临淮关是我姥姥和妈妈的家乡,这里不算偏僻,却保持着原始的模样。走上曲折的乡下小路,一种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这恰似一条天国的阶梯,湛蓝的天,洁白的云彩,还有鸟儿美妙的歌声:“叽叽——啾啾啾——布谷布谷——”歌声响成一片,而这些可爱的天使并不怕人,它们还常常歪着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过路的行人。
走了大约几分钟,就到了太太家。“汪汪——汪汪汪——”几声犬吠惊动了主人,我的舅爷爷开了门。进入大院,一片喜气洋洋,大红福字随处可见。腊肉、香肠、鱼干都一串一串地悬挂在窗前,就像装饰似的。一大串爆竹已经准备就绪,透出一种红红火火的热闹气氛。走进餐厅,一大桌亲戚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看他们娴熟的技艺,真令人拍手叫好。我那两个小表妹,正在认真学习包饺子,瞧她们认真而笨拙的样子,真是可爱。
夜幕降临,大人们忙着做饭去了,我们孩子们则一同去放瓷花炮,这样的炮能放在手上玩,还能放出花朵样的烟花。我总喜欢把它们一根一根地插在地上,围成一个爱心形,然后点燃。啊,一片火树银花!吃饱饭,我们总会三三两两,回到房间,热热闹闹地看一场春晚,新年就这样在一片红火之中到来了。
长大后,总感觉过年少了些什么,年味儿在一片都市繁华之中渐渐消失,不过,每当我走进乡村大院,还是能感到年的气息。呵,乡村,年,味儿正浓……
年味高中作文8
小的时候,过年的钟声一敲响,我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高兴,过年的前两个星期,村里的人会坐着拖拉机到十里之外的集市里买年货。我也会跟父母去集市里买年货,父母会给我买好吃的零食,还会带我去买漂亮的衣裳,来迎接新的一年。
小年是浸糖果粉的日子,早上,许多人家会把几十斤糯米,放到干净的水缸里浸泡,然后把糯米洗得干干净净的。翌日早晨,天还蒙蒙亮,就有络绎不绝的人到打粉的地方,用机器把糯米打碎成粉,然后用一个桶子把粉装回家。生火把锅子里的水烧开,烧开后,用适量的黄糖或白砂糖和适量的糖果粉,弄到锅子里,调成糖浆糊。
然后把糖浆糊弄到另外一些糯米粉上合拢。合拢后,捏成一团一团的,然后用一根木棍压扁,用一把刀,把压扁的糯米团,切成一小条一小条的,还在上面撒一点芝麻。每当这时,我也会在旁边看着家人做,有时趁家人不备,偷偷地就抓起合了糖浆糊的糯米团吃,甜甜的。家人们用切成条的糯米团,到沸腾的油中去炸,粉条瞬时会在沸腾的油中膨胀起来,等完全熟了,便会捞出锅子,这就是所谓的糖果。然后用一个箩筐装着。每当这时,我都会到箩筐里拿热乎乎的糖果,闻着香喷喷的,吃起来津津有味。
小年后,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宰牛,每户人家杀猪或宰牛之前,都会叫全村的人来帮忙,我们一群小伙伴,便会在旁边当小帮手,生火烧水,水烧沸后,我们便躲在旮旯里,听见杀猪或宰牛时的惨叫声,等没有了惨叫声,我们才敢从旮旯里出来,便用一个木桶提着热水,给大人们刷猪毛,刷完猪毛后,就给猪开肠破肚,猪的主人会把一些猪肉煮了,给大家摆宴席,请全村的人吃饭,幼时的我会跟伙伴在一个宴桌上吃饭,你争我抢的,吃得可热闹了。就这样,村里的人,今天到你家吃,明天到他家吃,一直吃到大年三十。
除夕,吃过团年饭,母亲会用糯米粉熬成浆糊,我在旁边端着浆糊,母亲一边贴对联一边告诉我,这对联怎么读。张贴好对联后,我便会去洗过年澡,然后穿上过年前买回家的新衣裳。然后,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大伯、婶婶会给我压岁钱,我拿着一张张人民币,高兴得合不拢嘴,便会跟着伙伴们去商店买鞭炮,买到鞭炮,我们自己不会先玩。不一会儿,家家户户都会放烟花,四处便热闹了起来,我们一群小孩子便会跟着别的大人一起放烟花,当烟花上天的那一刻,我们激动得会四处乱跳,我们乐,大人们也跟着乐。
年味高中作文9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谁让你风雨兼程?取下旧符,换上新桃,谁让你素笔勾绘?岁末屠苏,年尾有余,谁让你大快朵颐?
行道迟迟,那就是年的呼喊。“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纵使山水迢迢路遥遥,不曾改,回家团聚的渴盼!年味,是一路的人山人海,纵便疲劳亦幸福……
一纸窗花,贴满窗喜气;二副对联,祝全年和顺。往三四家拜年,同贺五福临门,六回重听《莲花漏》,七载再嗅腊梅香。摆开八仙桌,九鼎温屠苏,阖家团圆夜,十全十美时。百般念,千般道,万亿叮咛惟愿儿孙好!年味,这就是几世同堂的欢聚,红火而热闹,喜庆而欢喜……
追溯千年,年,对于华夏儿女,早已不意味着一年的尽头,那就是团圆时刻,那就是情意绵绵,那就是文化传承……
古人过年,从腊八到元宵,有赏花灯、逛庙会、猜灯谜、舞龙舞狮等活动,热闹中不失雅趣,平凡中更添风味。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有“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之句。文人的年,文味十足,意趣高雅,又不失齐家欢乐。
《红楼梦》中,甄家过年,在路上逛庙会、赏花灯,更有老北京叫卖的冰糖葫芦,爆竹声中,年味就是浓浓的乡土之气,脆脆的乡土之音。
贾府春节,俨然大家做派。门前车水马龙,相互之间依礼拜年,热闹非凡。元宵之夜,更有元春灯谜之乐,齐家共聚,既有规矩,又有活泛,王候之门,年虽少了份平民之质朴,却未曾失热闹与亲情。
从《祝福》中的祝福礼,到传说中的除夕降魔、压“祟”钱,与其说过年是一种团聚的欢喜,不如说是民俗文化的盛筵。从包饺子到煮汤圆,各地风俗各异,却同样有着但愿来年事事顺心、和和美美之意。
可是,时光走至今日,空气污染夺走了爆竹的“岁岁”平安、烟花的绚丽夺目,更夺走了小孩一年中的期盼时光;电子游戏夺走了老少的欢声笑语,只剩一个人的自娱自乐;牌局酒局夺走了亲人的推心置腹,夺走了剪窗花、贴春联、做年夜饭的一团和气与温馨……
依旧就是跨越千山万水的奔赴家乡,依旧就是家庭团聚的盛世佳节,可人在一处心已散,形聚神散之年,纵使形式未变,那经岁月碾出的浓浓年味,却在此一二年间消散殆尽……
什么是年味?有家的温暖才有年味,有年夜的欢声才有年味,有民俗文化的承载才有年味!
一箪食,一豆羹,让心回家,让爱永存!年味,方愈久弥香!
年味高中作文10
寒冬几乎在春节来临前便溜走了,赶脚而来的春季暖风吹着浓郁的年味儿正陪着我们过年。家乡,街道上往常较为稀少的行人、车辆也不知从哪天起增多了。恩,年来了。
明明应该是在寒冷之时过的春节,踩在了北风走春来到的节骨眼儿上,但哪怕窗外不是寒冬,屋内依旧是温暖的,喜气洋洋的。今年比上往年要特殊一点,这春节的团圆饭是在我家,而不是在外婆家。
第一次做团圆饭的爸爸妈妈不免显得有些紧张,为此亲爱的父亲大人还专程抽空学习了如何做红烧肉。厨房从早上便闹腾着,见着我也忍不住窜了进去,一路小心着这到处都是的食材,端起一盆青菜在洗手池边耐下性子细细地、慢慢地清洗着。外公、外婆、姨妈、姨夫、表妹、表弟也快速地从澧水那边的外公外婆家赶了过来。我将洗好的青菜递给妈妈,便蹦跶着去找表妹了。
“外公,外婆,新年好!祝新的一年健康圆满。”我笑嘻嘻的做着拱手鞠躬样向俩老拜年。表妹则与我不同,她直接蹲下说着:“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圆圆满满,事事如意……”“小家伙,是想要红包了吧。”姨妈打趣道。小表弟也蹭了过来,双手学我的样拱手,糥糯的声音从他口中发出:“更……恭喜发财。”妹妹有些不好意思:“那个……外公外婆,有红包吗?”哈哈,看着这对急着讨要红包的姐弟,我不禁笑了笑。“有!当然有!怎么会没有呢?”外婆豪气的从口袋中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有着分量的红包,“一人一个!”我们自是欣喜若狂,收红包时不得不说的确是件快乐的事。收好红包后边听见妈妈叫道:“吃饭啦!"哇哈!没想到爸妈这第一次做团圆饭做的也竟是如此之丰盛。我细看菜样,虽与去年外婆做的相比有些不一样,但该有的却一样都不少。嫩嫩的带着有些红肉的半熟的鱼,这条有到年尾才吃的——暗示着年年有余的菜式;与粘稠芋头汁相伴的芋头——期望着明年能有好兆头;圆圆滚滚带着些许碎葱的团子——象征着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等等。这不用想便能知道是谁教妈妈做的了。
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今年春节过了明年还有春节,红包从老一辈传给小一辈,这是寄托者的祝福也是寄托者的期望。做菜的手艺一直都在,长辈谢幕,晚辈登场了,或许几年后又换人了,但这手艺绝不丢失。
年味,年味,年味的浓郁重在情,它会包容完辈的一些小小的不礼貌,让一众手艺长存,只要亲人相亲如故,团员圆满,那年味定会在年你飘香。年味将今年与明年握手,使情一代一代传递永不停息。
年味高中作文11
年味是一杯菊花茶,越品越香,呷一口,久久回味。
年是一杯醇酒,千杯举起方知乐。
年是一盏孔明灯,告别曾经,许下新年愿望。
年味就是过年的味道。
新的一年开始,新联换旧联,这便是年味。家家户户忙着张灯结彩。
每到农历二十四,打工的人基本都回来了,整个村子不像平时那样冷冷清清,平日里只能听到小孩子的嬉笑。这个时候,大人们便拉起家常话,抑或是谈谈工作的辛苦,抑或是说说外地生活状况,抑或是意外的收获,总有说不尽的话题,老人们看着儿孙满堂,更是舒展了眉头,至于那些小孩子,到处乱蹿,穿着新衣服家家拜年。
烧香拜佛,这便是年味。值初一,村里人都赶着去寺庙里烧香,这个风俗习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村里那些年历资深的老人和些年轻人吹吹打打,全村里人同去寺庙烧香,烧香之后还要磕拜。我们这村就是特别,虽然不大,只有十七户人家。但乡里乡亲里十分和睦,一大群人从庙里回来的时候,一路也是要敲锣打鼓的,一条河上下也失去了往日的冷清。
农历二十九的晚上。点燃一盏盏孔明灯,但半空中有自焚自灭。写着愿望的纸条也烧了,可是人们的心却奔腾如江水,那毕竟承载着他们美好的期许。点点烟花绽放,家家都在欢呼,混合着瞬间响亮的爆炸声。楼上看电视的人们拉开窗帘看看星空,如雨的烟花从头上滚落。烟花坠落,夜空寂静了,人们有各自跑回屋去,也放下窗帘,
这就是年味,踮足昂首的那一刻,晶莹泪花闪烁,欢呼雀跃的那一刻,满怀这幸福,他们许下心愿,希望家人团聚。
年,或许是一杯白开水,有人说它无味,有人说它甘甜可口,也有人说它是品不尽的茶。
最难忘的还是两家人吃饺子。大家常年在外难得聚到一起。正月初一的早上,向来是要吃饺子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包饺子,大人们和孩子一样顽皮,包的饺子好友特色,有长方形的有海星,也有新目形的……那天晚上,大家还包了“饺子王”这个饺子恐怕两个碗还装不了,一个个的连忙用相机拍下来,笑得前俯后仰。屋子里闹得热气腾腾。长这么大,第一次和二伯伯他们一家挤在这个小屋子里过年,他们洋溢这幸福的家庭气氛里,抛下对已逝亲人的悲伤。
这边是年味,散着浓而醇的酒香……
真的年味不是张灯结彩,真的年味不是盘中鱼肉,真的年味不是厚礼,却是那近在咫尺的
乡情,似酒不是酒,似茶不是茶,却比酒更醇,比茶更香。
年味高中作文12
时光的脚步悄然前行,转眼之间,又是一年过去了,新年即将到来。每家每户都在喜气洋洋的准备过年,连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像是时光走过的证明。
“快,来吃年夜饭啦!”外公的声音从楼下传来,一家人说笑的声音不绝于耳。窗外鞭炮声啪啪直响,绽放着灿烂的光彩。我和妹妹迅速下楼,鼻尖塞满了饭菜的香味,“哇,好香啊!”我不禁感叹到。外公正端着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汤走来,只见汤色泽诱人,汤里的羊肉晶莹剔透,我的目光又聚焦在羊肉汤上。一家人坐齐,碰了杯,我迫不及待的把筷子伸向羊肉汤,快速夹起一块羊肉塞进嘴里,“嗯,好吃!”我嘴里一边嚼着羊肉一边含糊地说。外公把羊肉汤端到我面前,慈祥的说:“好吃就多吃点!”我使劲点头,心里暖洋洋的。我想,年味就是:嘴里有美食的陪伴,心里有亲情的温暖。
“姐姐,姐姐,我们去放烟花吧!”表妹很兴奋的嚷嚷道。我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烟花,说“那我们今天放这个,好不好?”表妹使劲的点头。我找舅舅拿来打火机,点燃烟花时,表妹捂着耳朵,躲在车后面,当表妹看见火焰从烟花棒上射出来时,眼里装着满满的兴奋,走出来,也拿起一根烟花,表妹转动着烟花,发出咯咯的笑声,也学着我开始甩着烟花在空中画着各种奇怪的形状。她越玩越兴奋,直喊着:“姐姐,帮我拍照,我要告诉我的朋友,我很勇敢!”我拿出手机,把表妹定格在这勇敢放烟花时刻!我想,年味就是:手里有烟花的陪伴,心里有亲情的温暖。
烟花放完了,春晚开始了,我们一家人温馨的坐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时不时评论一下节目。搞笑的表妹会穿插她的搞怪,笑声不断,其乐融融。王菲和那英的一首岁月,把爸爸和舅舅他们拉回了青年时代,爸爸说:“20年前,王菲和那英也在春晚唱《相约九八》,那时,我还在读大学,还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一转眼,你们都十三岁了。时间真是匆匆,太匆匆。”
“云很淡,风很清,任星辰,浮浮沉沉……”伴着音乐,我不禁在心里感慨:时间的脚步太匆匆,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想起去年外婆还和我们一起看春晚,今年的团年饭却少了外婆……我想,年味就是:身边有亲人的陪伴,心里有亲情的温暖。
在这新年的夜晚,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
年味高中作文13
春节将至,小时过年的景象都会在夜深人静时闯入我的梦中。虽然今年的年过得有些不一样,但过年的景象却愈发清蜥、明亮。
小时的年,是充满着鞭炮声响的。寒假刚开始,爷爷奶奶就开始张罗着腌腊鱼腊肉,打糍粑也是必不可少的。粘手的糍粑下了锅就变成金灿灿的甜点,再伴上些许糖,就是过年开始的号角。不过,打糍粑可是个技术活,用力太大,一会儿手臂就没劲了,用力太小,糍粑的粘稠又表现不出来。儿时还不及桌子高的我笨拙地举起锤子,每次却都是在锤子的重力作用下无奈地看成着它砸向别处。引得大人们一阵欢笑。
楼底下的鞭炮声伴着春节临近,一天天越发响亮起来。很小的时候曾看见别人在江滩举办各种庆祝会,有舞狮子的、舞龙的,还有放烟火的。嗖的一声,一颗爆竹冲了上天,绽开最亮的花朵。男孩子喜欢玩甩鞭,一不留神,他就在大人们面前丢一个小鞭的,虽说最后一定少不了一阵批评,但没有谁会因为大人的训斥而停止玩鞭炮。
临近除夕,家家户户都开始了迎新活动吃年饭。这时家中的晚辈都要热热闹闹地给长辈拜个喜庆年,再拿着红包来到小伙伴面前炫耀的。还有蹒跚学步的弟弟不甘落后,有模有样地向长辈作揖,逗得老人们笑得白发乱颤。吃年饭无疑是最热闹的,饭桌上,大家把酒言欢,相互祝福。一年的辛劳终于在此时停下了脚步,大家疲惫的脸上挂满了会心的笑容。孩子们也会为见到许久不见的小伙伴们而惊喜好久。
到了除夕,一到早上便开始家中的大扫除,你擦窗子,我拖地,大家有条不紊的抹去旧年,迫不及待地想穿上新装。擦窗子无疑是最好玩的,冬天的雾气模糊了玻璃的,可却能看见路过窗户的家人的信笔涂鸦,有写祝福的话语的,也有画呆萌的卡通,而我,一直都是抽象派画作,没有人能看懂,却也不显突兀。
接近12点,当电视里熟悉的零点倒数传来,爸爸总要下楼去点响家中最亮最响的鞭炮,为新年开个好头。12点一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唤醒了大地,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虽然从去年起就已禁鞭,但儿时放鞭的欢快景象总会在梦中出现。为了信守诺言,每次我都立志要守一个完整的岁,但刚过一两点我的眼皮就开始打架,实在抵不过睡虫的诱惑,我就扒在沙发上沉沉的睡去。不过,家中的灯一直会亮到天明。
最期待的还是新年拉开窗帘,发现外面白皑皑一片,虽然已很久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我还是对新年的雪充满期待,红装素裹才应该是新年最亮的色彩。
新的一年,又闻你的香味。
年味高中作文14
我站在老屋门前的石阶上深深的吸了口气。吐息间鼻中充满了潮湿的泥土味儿,再嗅嗅,还有一分枯草的淡香,这是一股很特殊的味道,不是城市中所熟悉的烟尘味却又让我亲切无比。
这是一种专属于农村的味道!阔别一年,我又站在了这块养育了我的先辈们的土地上,贪婪地呼吸着这带有泥土气息却令人无法割舍的空气。
两个小时前,也就是大年初一的凌晨五点钟,我还带着起床气在停车场抱怨爸爸为何要这么早起赶回老家,我认为与家人亲人一起共度除夕就是“过年”,为何还要花费精力赶回老家?但,这一刻,我好似明白了点什么。
听,那是什么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穿过薄薄的晨雾,微微的细雨,从远处传来了那久违而又熟悉的鞭炮声。久居城市中的朋友们,有多久没有听这样激烈热情的声音了?它霸道地敲击着你的耳膜,敲击着那新年的钟铃!
“走喽,上坟qi(去)喽”爸爸站在远处的田埂上向我招手。回到老家,爸爸的乡音也不自禁的冒了出来。
上坟是新年里必做事件之一,也是我最烦恼的事,看着眼前没有边儿的泥泞,我不禁苦笑,是谁刚才还在享受这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
我伸出脚踩了踩那被春雨浸润的土地,完美的印出了个鞋印。爱护新鞋与祭拜祖先不可两全,我咬了咬牙,踏了下去。雨水真是给扫墓活动增添了诸多麻烦,泥土遇上水不仅会粘鞋还会变得湿滑,待会儿还要徒“脚”穿过无数不过一人宽的田间阡陌小道,想想便觉得困难重重。幼时失足坠入水田里的悲惨经历又浮现在我的脑海,愈发使我的腿脚发软了。
但我不能也不会就此放弃,有泥土才是农村,粘上泥土才算归了根,才算过过“年”。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有墓园而我的祖先们的墓碑却在田野里?那些坟墓坐落在田与田之间,最多只有2排,所以分的很散,每年上坟都要在狭长的田埂上走好久。老人们说,上一次坟就要围着村子绕上一个整圈。后来我才懂了这句话,先人们去世后也不愿离开这片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要继续守护这片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土地。
即使要很早就从床上爬起,即使要走很多的路,我却从未错过大年初一的扫墓。只有过年才会回来,只有过年才有机会嗅嗅这哺育我们的泥土的味道。
现在的农村已萧瑟了许多,即使是春节,也没有很热闹,村里近半数的人家都紧闭着大门,而锁早已锈蚀不堪。我明白了父母的用意,虽然我们早已安家在城市,但我们仍应铭记我们的根还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不该也不愿拔起。
那淡淡的泥土味儿,就是我的年味。
【年味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2.年味
3.年味
4.年味
5.年味
6.年味
7.年味
8.年味
9.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