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风》有感

时间:2024-07-15 15:19: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家风》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家风》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家风》有感1

  这是一部以家庭、家庭教育和家风为主题的儿童小说。

  唐一诺,一个住在城里的五年级学生,为了支付乒乓球训练班的学费和帮助养家糊口,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清清酒店打一份小工。没想到遇到检查组,学生四处逃窜,而他却意外地进入冷库,区教育局副局长发现。.

  随着剧情的发展,唐的故事和他的家人是通过层揪出层一个承诺,要知道他的善良,单纯,热情,勤劳,方便等诸多优秀品质从他的`家庭教育干,从良好的家庭传统。

  小说以疏朗恬淡的语言发展娓娓向我们道来,全书内容读起来没有波澜迭起,扣人心弦。

  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情。我才知道,家庭是最重要的儿童精神成长“摇篮”家族的传统时时处处对我们的成长,包括家长的行为,气质,性格,性格和思想的影响。

  好的家风,犹如一个阳光,在它的照耀下我们教师可以学习成长为精神更加明亮起来的人;相反,坏的家风犹如雾霾,孩子的心灵因此会影响受到环境污染。古今中外,大凡名家贤士,均有发展良好的家风。父母亲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身体力行的榜样对我们的引导学生尤为具有重要。

读《家风》有感2

  中国自古就进行家风建设,自周朝周礼的设立以来,君臣父子、礼仪廉耻便不断延续,流传千年。可随着现代世界文化的交融,人们对于传统的遗弃愈发严重,对于道德的建设无比匮乏,而对于家庭教育更是有抛诸脑后之嫌,难道中国人不需要家风了吗?

  “天下之本在于家”,可见,中华民族历来便重视家庭。传统的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家风家规家训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家庭教育的结晶。从古至今,如诸葛亮戒子民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优秀家训广为流传,其中的名篇名句也激励着如今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家训最早可追溯的周公告诫侄子周成王的《诫伯禽书》,训导伯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优良美德。即便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也要以桀、纣为鉴,不能丢掉谦逊的美德。而周成王也成为开创“成康之治”的一代明君,这与他所接受的家风教育也是息息相关的。

  优秀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立身之本。被誉为“华夏首望”的簪缨世族琅琊王氏便有家训传承千年,曰“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这代代传承的家训对家族的稳定繁荣,对族人的道德教化、伦理指导和优良家风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家族人才辈出,亦得益于此。

  优秀的家风家训对孩子也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的好坏,难免会影响子孙后代。古有《孟母三迁》,便是孟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而孟子能够被尊为“亚圣”,学富五车,与其幼时母亲的良苦用心是分不开的;而有的家庭,家风不正,孩子从小就缺少良好的家风熏陶,缺乏正确的三观培养,自身尚且品行不端,又谈什么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呢?

  由此观之,家风家训的重要性。好的家风家训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缩影,是中华美德最现实的传承。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为建设好家风共同努力,携手并进!

读《家风》有感3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五千年进化过程中孕育出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延续至今。而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好家风!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说的是要把孝顺父母放在的各种美好品德的首位。这也是每个家庭首先要传承的家风。“冬则温,夏则凊”,为人子女,冬天要设法让父母穿得暖和,住得温暖;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可如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了呢?

  除了孝敬长辈,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品德,那就是诚实守信。鲁迅先生曾说过:“诚信为人之本! ”诚信,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公认的美德,是做人起码的底线。诚实是金子,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我认为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就会影响到子孙后代,我们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孝敬长辈、节俭朴素。父母一直告诫我: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能让自己看得更远、走得更广!

  好家风是一束阳光,温暖人的心灵;好家风是一滴水,滋润万物的生长;好家风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人生的道路……

读《家风》有感4

  《好家风成就好孩子》是一本讲述好家风、推荐好家风、宣扬好家风的善书。我看到第四十八篇王警官的日记《及早尽孝时不待》写的“当大夫建议王警官放弃父母治疗时,王警官跑出了大楼,内心喊出无数个‘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时,我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深切地感受到了当时王警官的无助与崩溃,他知道陪伴父亲的时日已不多!

  读王警官的这篇日记,不禁潸然泪下,让我回忆起20xx年5月,我老父亲在医院住院期间,查出肺部积水严重、血管堵塞90%。当时医生说:“你父亲(87岁)这个年龄不能医治了,带回去好好照顾吧。”听完医生的话,我的脑中顿时一片空白,感觉我的天瞬间崩塌。父亲一辈子辛辛苦苦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养大,本该享福的时候啊!我和我姐抱头痛哭,久久不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痛哭后,我开始一点一点接受这个现实。经过兄弟姐妹四个人商量,我姐姐负责照顾,费用由我们兄弟姐妹四人承担。自从那之后,只要一有空就回去陪伴父母,村里人都夸我们很孝顺,虽然父亲现还在世,但我知道陪伴父亲的时日已不多了,陪一天少一天。“子欲养亲还在”,就像一个孝子说的“行孝是最快乐的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人生就永远有一个幸福的港湾,可以让你安心的停留歇息”。子欲养而亲不待,实为人生最大的痛苦和遗憾。而少时的我们,总以为相伴的日子还很漫长,殊不知这些点滴时光,正在终日忙碌中渐渐消逝。再回首才恍然发现,我们能陪伴父母的时间,真的很少。

  趁时光未老,父母健在,常回家看看,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刷刷筷子、洗洗碗、听听他们的唠叨、讲讲你的故事。及时善待父母与长辈,从当下开始,从小事做起。

读《家风》有感5

  母亲出生农民家庭,但在子女众多的情况下,外公外婆仍然让她读到了高中毕业,在同龄人当中,可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了。成家后,她教过书、务过农、经过商,可谓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造就了母亲睿智、正直、善良、宽容的性格。

  小时候,家里雇佣了三名工人,经营着一间小油坊。母亲对人极好,有时雇工瞌睡打盹,蒸油胚时火候掌握不好,导致菜油产量低。父亲每有怨言,母亲都会说"算了,都是下苦的,下次注意就行了"。

  逢年过节,母亲总是会提前准备好菜油、猪肉等,送给雇工,以表示感谢之情。所以在我们家,从未发生过招不到人的'情况,好多村民都是主动上我家找活干。有时恰好碰上吃饭,村民来家里售卖油菜籽,母亲都会诚心邀请他们进屋吃个便饭,随后再谈买卖,年幼的我多有抱怨。母亲却说:"镇上经营油坊的有四家,为什么十里八乡的村民不怕道远,都跑咱们家来?还不是他们觉得咱家东西好,信得过咱家。你爸每次外出收购油菜籽,每到饭点,人家也会拉着你爸进屋吃饭啊!咱们要记别人的好呢"。

  母亲常说:"人活着,要知足"。因为母亲的通情达理、善良淳朴、乐于助人,街坊邻居们都很喜欢和她交往。上大学后,每次返校时,母亲都会给我的行李箱塞满家乡特产:"这些东西,拿到宿舍给同学们分着吃,不要吃独食"。走上工作岗位后,每次因为琐事打电话向母亲诉苦抱怨时,母亲都会说道:"责人先责己"、"你长大了,要学会包容"。

  每次和母亲聊完天,阴霾的心情瞬间就被她的善良熔化。母亲为人处事的哲学里透着淳朴真诚的家风,我要学的还多着呢……

读《家风》有感6

  我们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做一个彬彬有礼之人,是我们的准则。我家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爸爸经常告诉我孟子的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给我讲“孔融让梨”、“子路尊老爱幼“、”黄香暖席”的故事,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经种下了尊老爱幼的种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经常帮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摘菜、扫地、擦桌子等等;我还帮助妈妈收拾碗筷,铺床叠被,收拾房间……虽然都是些小事,但是我觉得奶奶和妈妈还是很高兴的,我也感觉自己长大了,我自己也很开心。

  好的家风家训,对子孙有很大的帮助。像诸葛亮,他是浙江兰溪人,他的子孙里,没有一个人是做过坏事的,而且还帮助一些贫困山区、小镇渡过难关,这是在历史上很少出现的;郑义门被清朝开国皇帝封为“江南第一家”……这些名人,都是因为有好的家风,才会有辉煌的人生。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上街。外面有好多乞丐,我对他们产生了厌恶,看见他们就恶心。这时,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旁边,还向我乞讨。我心想:恶心死了,给他一毛钱吧。我便把钱投到他的碗中,不想搭理他,可他竟然死不要脸地还向我要钱,我气愤极了大声说:“滚开!”妈妈看见了说:“注意礼貌。”我想一个乞丐而已,可妈妈却把5块钱给了他,我大吃一惊。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你干嘛给他,五块钱可以买一根梦龙耶。”妈妈和蔼对我说:“他是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就是献出自己的爱心啊。孩子,记住啊,一定要有爱心和帮助他人的一颗心,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东西,就是那金子般的那颗心。”这番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告诉我一定要有爱心,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

  《浙江好家风》这一本书,让我看了感触很深,好的家风,造就后人的良好习惯。

读《家风》有感7

  “家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代接一代人注重家教传承下来的。”打开书,映入眼帘的这句话无疑成为了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慢慢浏览每篇文章,那亲切的言语、丰富的艺术配图,使我的内心也随之产生了共鸣。

  《阅读与家风》这本书从各个角度深刻细致地定义了阅读与家风之间的关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好的书承载着文化沉淀的言辞话语,如细雨微风般吹进我们的心里,启发和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良好的家风是塑造人生形象的根基。拥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家庭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不断完善家风建设。良好的家风也激励我们家庭成员在各个方向全面发展。

  我的父亲早年是一位语文教师,我的印象中,家里的书柜永远都是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父亲喜欢读书,一部分源于他的职业,另一部分也是兴趣使然。他珍爱的每本书籍,比如《毛泽东诗词选》《近代文学》《二十四史》等他都会用牛皮纸将封面认真地包好,并教育我也要爱惜每本书。

  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经常会给我讲那些书中的故事,关于正直、关于爱国、关于诚实……同时,他会告诉我哪些书值得反复品读,哪些书浅尝辄止。受他的影响,我也时常翻阅书架上那些父亲钟爱的书籍。

  渐渐地我也爱上了读书,茶余饭后会与父亲聊书中内涵、自己的感悟,一起谈天论地的家庭氛围从我儿时延续至今。有时候想起来也是感慨,父亲从没有强迫我去读书,但正是这种潜移默化地熏陶才能让我彻底把阅读变为喜好。

  长大后的我完全能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这样的熏陶对于日后自己性格及人品的修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下班以后我也经常会同父亲一起去书店,所以家里的书架越来越满,越来越宽。

  如果说父亲的阅读是坚韧的,那么母亲的阅读一定是柔软的。我的`母亲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同样对读书充满兴趣,虽然没有像父亲一样的读书素养,但是闲暇时光,她也会静下心来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

  母亲偏爱真实且跌宕起伏的故事,记得有段日子她非常喜欢海岩的作品,《便衣警察》那本小说长时间摆在她的床头。小说中传达的无私、奉献、以爱为根、患难与共的精神,都深深地触动着她的心灵,并感染着她像主角一样勇敢地面对当下。

  与父亲不同,母亲会陪我阅读很多通俗易懂却有无限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因为书中英雄的陨落而落泪,也因为无比真挚的感情而深感幸福。到如今,母亲每当看完一本她所欣赏的书,总会兴致蓬勃地分享给我,我们之间因此从来都不缺少共同语言。对我来说,个人世界观的建立,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所谓“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淳,则社会风气正”,的确是有其中道理的。如果每个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熏陶他,树立良好的情操和正气,那么久而久之整个社会风气自然会更好。

  在这个互联网无限发达的时代,消息与知识的来源渠道层出不穷,但是阅读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零碎,很多人无法拥有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手捧图书慢慢感受文字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甚至质疑静心阅读的意义。

  之前看到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对于“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意义?”的回答,他首先反问了在场所有人“为什么我们要吃饭呢?”。没错,读书本就是如吃饭一般稀松平常的事,从阅读中得到的“宝物”,不一定会形象立体地让我们触碰到,但终究会变成你思想的血与肉,丰富着我们的内心。

  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提供给我们很多行之有效的娱乐方式,但也消耗着我们应具备的思想深度,挑战着当今社会的价值观与底线。“没有信仰”成为威胁着文化传承与道德建设的猛兽。丧失阅读习惯的民族,无疑是可悲的。

  再次翻开《阅读与家风》,我更愿意抛开书名而用自己的理解阅读书中的每段文字。历史的一切最初便是先人们用文字的形式一笔一划延续下来,这是我们民族原始的习惯。而文明的进步离不开人类思想的飞跃,这是我们的动力源泉。

读《家风》有感8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家的家风是: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

  爸爸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爷爷奶奶从小就教导他做人一定要勤劳。爸爸小时候农忙时,一家人总是全体出动,收麦子、掰棒子、刨花生、摘棉花等等都干过,虽然很累,有时汗流浃背,但家人辛勤的劳作,换来了丰收的硕果,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开心的总是不得了,这就是我家勤劳的家风,从小便让爸爸懂得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爸爸也一直这样教导着我。

  奶奶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善良,奶奶在生活中也一直为我们做着榜样,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与街坊邻居分享。借了邻居的`东西用,总要及时完好的归还人家。奶奶说:“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氛围。”我想就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爸爸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生活、工作环境,我想我们也都在享受着这份幸福。

  诚实守信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就会让人瞧不起,失去朋友,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诚信给人带来温暖,有时很难做到,有时却很容易做到,有时甚至身边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诚信;一句简单的话语就是一份诚信;一个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诚信。只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守住自己的那份诚信,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无比的美好。

  爷爷就经常对爸爸说:“一个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孝顺长辈回报他人。”爸爸自打懂事起,就听爷爷说远在青海西宁有一个好祖爷爷,如果没有祖爷爷我们家早就家破人亡了。爷爷小时候家里穷,兄弟姐妹多,总是祖爷爷给寄钱来救济,有了大病总是接去西宁给治好。我家条件好了以后,尤其是有了电话之后,爷爷总是电话问候祖爷爷,过年了送去亲人的祝福。终于,在祖爷爷退休之后,连续两年从西宁回到老家,爷爷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得祖爷爷非常的开心,满足了老人家离家几十年能回来看看的愿望。爷爷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我们更要知恩感恩。”

  今天,我的爷爷奶奶也已上了岁数,在他们的教导下,爸爸长大成人,虽不在爷爷奶奶身边,但爸爸愿多电话问候,每周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多陪陪爷爷奶奶,常回家看看。

  如今爸爸也有了我,他们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到我。愿爸爸妈妈与我共同成长,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我愿成为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的好孩子!

读《家风》有感9

  最近,学校发了一本书,书名叫《浙江好家风》。书的第一页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有好多的名人名事,都是我的学习榜样呢。但对“家风”一词,我还是似懂非懂,于是回家问爸爸妈妈:“家风是什么呢?”妈妈微笑着说:“你现在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其实你每天的一言一行,都在体现我们的家风。”

  我的行为跟家风有这么大的关系吗?带着这个疑问,我更加认真阅读这本书了,最让我受益匪浅的就是其中一篇当代好家风“陈嘉禾:小小少年为国争光”。

  陈嘉禾的爸爸是个文学爱好者,经常教育他做事要踏实,不能老是三分钟热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乐观对待,就一定可以把困难简单化。陈嘉禾在家里有一个独立的书柜,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在父亲的熏陶下,陈嘉禾也渐渐喜欢上了阅读,知识面非常广泛。

  陈嘉禾还喜欢运动,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他还是学校800米赛跑记录的保持者。陈嘉禾说,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他最爱看的体育赛事,在电视上看到奥运健儿为国争光,他也非常为之自豪。

  阅读和运动已然构成了陈嘉禾的生活习惯!陈嘉禾逐渐成了一个杂家,涉及的.领域很广,比如DI创新思维、机器人、无线电、电脑编程、各种模型、文学、足球、架子鼓等。他还是市少科院院士、班长,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呢。

  20xx年5月,陈嘉禾代表中国到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参加DI创新思维总决赛,获全球创新技术奖,小小年纪就为祖国争了光,真是了不起。

  看了这篇文章,我终于领悟到了“家风”的重要性,每家有每家的习惯,每家有每家的风气,好的家风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来共同营造,哪怕是小孩,也同样能将家风发扬光大呢。今后,我要按照爸妈的要求,改掉做事拖延、缺乏耐心等毛病,让阅读和运动伴我成长,做一个像陈嘉禾那样的人!

读《家风》有感10

  家教家风之于家庭,是维系一家之本;家国情怀之于国家,是安定团结之根基。《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的处世哲学,也为后世留下了家国兴旺的不二法门。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颜氏家训》把学问和技艺当作铁饭碗,是安身立命的手段。“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只要有学问,穷点儿,不丢人。看完这本书,即是仅限于中国古代典籍,也是一个伟大的境界。如《老子》《庄子》《礼记》《左传》《诗经》《论语》《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战国策》《楚辞》等,颜之推一边强调博览群书,一边极力解释,读书不是目的,而是齐家报效国家的手段。

  “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性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现在的学者功利心强,应该“修身”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才能“求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夫学者,贵能博闻也。

  ”“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就是“博闻”的现代翻版。“多为少善,不如执一。”术业有专攻,抓住一个专业不放,把活儿干得地道点,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只能依靠尽量显著的优势,来弥补弱点。

  我们学习,要避免学习,即使我们掌握了,我们也应该回顾过去,学习新的东西。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不等于老天爷。读书要有真才实学,不能纸上谈兵。

  “如(妻子)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两口子从耳鬓厮磨到白头偕老,哪能随随便便结婚,潦潦草草散伙呢?《颜氏家训》教导:

  处于强势地位的丈夫,应该率先体贴妻子,这是“风化’的一部分。如果妻子疼到心里,便不会计较谁强谁弱,犹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天族太子夜华,疼爱凡人素素疼到可以失去自己的性命,婚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颜之推治家共两招:

  先“风化”,也就是感化教育;行不通,立马动武—即刑罚。让“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就是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心平气和地过消停日子。

  即现在的所谓的幸福指数。光是真实的,简单是持久的。爱着的即是永恒。

  家教家风概括无不是孔子语录的翻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女人善良贤惠,拒绝投票,男女都有最合适的角色,把自己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家庭结构仍适于当今纷杂的社会现实。老人和孩子,购物和做饭,周末咨询等都很看重生活质量,生活是美味的`。女人背后的痛苦,外界既不欣赏,也不关注。

  《颜氏家训》这部书的写作意图就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门内”即指家里人,“门外”指花花世界,滚滚红尘。处理家务,应该“内外各异,亲疏有别”,即对内,无条件;对外,有保留。

  兴隆的家庭平安和顺,不贪婪,又知足。颜之推崇尚朴素生活,追求朴素。诗意的栖居。

  “谦虚冲损,可以免害。”别想的太多,别要求太高,别追得太急。少一分欲望,多一份满足,或许能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

  有福慢慢享,千万别烧包。惜福就是敬畏家国恩泽,敬畏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家庭幸福应该保持在这样的状态:云和云是静止的,水是长流的。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有余庆。”颜之推认为:虔诚修善,自然会赢得幸福人生——“三世之事,信而有征。

  家世归心,勿轻慢也。”家庭需要信仰。信仰,是一盏明灯,照亮每一个家庭成员百年。

  每一次家庭遭遇灾难,他们都有信心,不会倒下。有信仰,生活有奔头儿。《颜氏家训》劝人向善:

  “夫修善立明者,亦犹筑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修善,收获最隽永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为亲人,为好友,多一份雪中送炭,多一次扶危济困,多一回救死扶伤,自己的心灵得到抚慰,还不是人生之兴,家庭之福吗?

  《颜氏家训》写道:“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齐家和治国,道理一样,“君犹器也,人犹水也。

  方圆在于器,而不在于水。”无论是领导,还是同僚,但能以身作则,便具备了人格魅力。永远苦在前头,累在前头,跟随这种人受累也值得。

  领导者是仁慈的,下属是仁慈的。一家之主怎么样,阖府上下大致相同。“治家之宽猛”上升到治国的高度,需要大智慧,大气魄,大道德。

读《家风》有感11

  暑假期间,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我认真阅读了《小学生传统文化第一课:中国好家风 仁义礼智信》,感觉受益匪浅、启发很大。

  《三字经》有言:“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混。”其中的“仁义礼智信”,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的“五常”。这“五常”,贯穿于几千年形成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仁者,人二也。即二人相处之道,指在与他人相处之时,能够关系融洽、和谐。在具体的交往方法上,要按照“仁者,易也”来处事,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非常重仁,强调:仁者,爱人矣。简而言之,能爱护体贴别人,便为仁。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即在别人有难时能够出手相助,帮人一把,即为义。在体现义的时机上,要做到“义者,宜也”,也就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

  礼者,示人以曲也。正如俗话说,自己弯腰才能显得别人更高,对别人就显得敬重,即为有礼。古时候对于礼,也有“示人如弯曲的谷物”的比喻,意思是谷穗只有结满谷物的时候才会弯下头,礼之要义就在于此。

  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假,把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琢磨透了,也就显得智慧了。“智”还有理智的意思,即要有平和的心态,也就是“有修养”。如果失去理智,也就失去了修养;失去了修养,也就失去了礼貌;失去了礼貌,也就斯文扫地了。

  信者,人言也。古时候没有纸,各种经验技能都靠言传身教。那时候的人们都很纯朴,没有很多的阴谋诡计和诳妄欺诈,故而都比较真实可靠。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诚实,是为信也。

  “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陶冶出了一代代仁人志士,至今仍具有恒久的魅力和普适的价值。作为新时代的小朋友,我们要自觉传承和发扬“仁义礼智信”这一传统美德,努力争当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好少年。

读《家风》有感12

  《浙江好家风》中个个贴近生活的故事启迪我们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些脍炙人口的家训是那么得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消化。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是我看过的书中最具教育意义的一本书了,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的家风家训内容主要涵盖了学习、修身、治家、处世、爱国等方面,其中的故事历经代代的相传,演变成了一篇篇、一句句启迪人心灵的经典,如:“家业之成,难如升天,当以俭素是绳是准。”“多读书大观古今,可以免忧。”“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家训名言是我们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让我们为之振奋,相承相传。

  当然,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们家的家训就是“勤俭、孝敬、善良、正直”,这八个字是长辈们总是告诫我们的,在长辈们的告诫、期望中,我也已经牢记,并传承这“勤俭、孝敬、善良、正直”八字家训。

  不信,你来看看我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吧!

  小故事一:衣贵洁 不贵华

  一次,跑步不小心,把一条好好的裤子膝盖那里破了一个洞,晚上回家,跟妈妈聊起,妈妈说:“不要紧,裤子还蛮新的,这里补补还能穿。”说完妈妈把裤子用针补好了,我又穿上了。从小到大妈妈总是对我说,衣服不在于华丽、昂贵,只要干干净净的就可以。四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缝针,平时袜子有个小洞,我就会自己补补,再穿。

  小故事二:凡是人 皆须爱

  小的时候,我们还住在四楼。早上我和妈妈匆忙赶时间,看见楼道上一位老奶奶提着垃圾,脚不方便行动很慢。我想着时间快来不及了,想着越过老奶奶,妈妈却拉着我说:“我们一起帮帮奶奶吧!”妈妈护着奶奶,我帮忙提着垃圾,慢慢地走下了楼道,虽然时间在一分分过去,但是我却觉得时间停在了幸福的一刻,老奶奶、妈妈、我的脸上都是幸福的微笑。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会给老人让座,扶他们过马路……

  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很多,家训就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情中。在生活中,我会一直谨记“勤俭、孝敬、善良、正直”八字家训,塑造更好的自己。愿在家训家风熏陶下的我们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开花、结果。

读《家风》有感13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个春秋,我却还记得弟子规矩里那句耳熟能详的格言——“亲之召,莫迟应;亲之令,莫迟。”不要偷懒。”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打电话时,要及时过去,不能慢;父母点菜要及时做,不能想着偷懒,这也成了我们家的家训。

  记得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玩着手机,这时,妈妈在小河边洗完衣服回来,端着一大盆衣服对我说:“我要去厨子,你把这些衣服晒干了。”我心里顿时冒起了一股不知名的火,冲她吼道:“我看,你天天说同样的话,烦不烦啊!

  那时,我心中只有愤怒。我觉得我没有错,都是我妈的错。在我的认知中,这些家务应该由她来完成。为什么我每次都必须这样做?为什么?,我的心在哭泣!每次委屈的时候,我都完成了这些“额外”的任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时常想起我和妈妈的故事,我和妈妈的那件事让我无法自拔。在这不断的徘徊中,小学时背过的弟子规矩突然出现在脑海里,我恍然大悟自己的幼稚无知,明白了不该对妈妈大吼大叫,不该做力所能及的事.小事不听妈妈的话。现在,我们有的比父母高,有的比父母强。我们长大了,可以做一些小事了。既然有能力,就应该为家庭尽一份力。哪怕是一件小事,也是一颗心。父母有不同的责任。我们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为他们分忧,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那一刻,我如释重负,顿时觉得天空放晴了。

  现在,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现在,我明白了父母的苦难,也明白了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爱。以前,我是我从头到脚最讨厌的坏孩子;以后,我会孝敬父母,爱父母,把家里的点点滴滴都分给他们,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

读《家风》有感14

  校有校规,家有家风,家风就像一根标准线,把家里的精神都融合在了一起,它影响了我怎样去做人、做事。

  做人要善良。我的父母从小就开始教育我这个道理。记得有一次,我跟爸爸在路边散步,我拿起一块石头扔在路边,虽然是扔在路的边上,但爸爸看见了,仍然严厉地说:“笑语你又在干什么呢?难道你忘记了小时候学骑车摔倒的痛苦吗?你这样会害了别人的。”我听了爸爸的话,红着脸低下了头。

  爸爸还经常教育我要诚实守信。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随随便便地答应别人,如果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为一件小事而办不到,就会令别人失望。有一次晚上,老师让我们搜集一则关于名人读书是故事,我的.同桌家里没有电脑,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我自告奋勇地说:“我回家帮你查。”回家之后我只顾玩玩具,却忘记查资料,到了第二天早上上课的时候,我才想起来,可是已经晚了,我自己没有搜集好关于名人的读书故事,还失去了信用,我很后悔,后来爸爸知道这件事了生气地说:“人要守信用,如果你答应不了别人,就不要答应别人。”

  爸爸是一位老师,对我的学习管教就不言而喻了,特别是期末考试的时候,经常叮嘱我:“笑语你要认真做题,写完之后一定要好好检查,一点儿也不能马虎。”每当我放学回到家里时,爸爸就会叮嘱我写作业,自从我读书那一天起每天都是这样。

  家风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我们走向前进的道路,我要谨记我的家风。小树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我相信我在我家的良好的家风中成长,我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的。

读《家风》有感15

  说起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认真做事,好好做人,百善孝为先。

  从记事起,爸爸和妈妈就教育我要孝敬老人。记的有一天早晨,爷爷叫我起床,我没好气的对爷爷说:“叫什么叫,让我再睡一会儿!”

  妈妈听到了,生气的把我拉到一边,严厉的对我说:“桐桐,怎么对爷爷说话呢!”我低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的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当然,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我的爸爸妈妈很勤劳,每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晚上必须有一个人扫地、拖地,早上起来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给我做饭,每天洗衣服,看孩子,教我不会的题。

  我的家还有家训:在学校不可以骂人,要尊重老人,老师,长辈,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有一次,我一回家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姥姥一连叫了我三次我都没开始写作业,还和姥姥顶嘴。恰好妈妈回来了,把我叫进屋里狠狠地训了一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姥姥那么大岁数还每天送我上学,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每逢刮风下雨,姥姥总是冒着风雨给我送雨具,送棉衣。可我呢?不但没用心学习,还顶撞姥姥……悔恨的眼泪从我眼角流了出来,扑到姥姥的怀里哭了起来……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错类似的错误。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它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我懂得怎样做人,怎么处事。

【读《家风》有感】相关文章:

中国好家风读书心得09-05

中国好家风读后感09-05

家风小学作文10-26

我家的家风小学作文05-23

[必备]家风小学作文07-07

说说我家的家风作文08-20

我的家风小学作文02-06

家风家训小学作文08-07

家风家训倡议书11-12

小学家风家训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