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时间:2023-07-13 08:05: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推荐]《童年》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童年》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 篇1

  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

  《童年》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完了《童年》第八章。

  我从“我越来越喜欢看他们玩耍,我的心已经跟他们在一起玩了,我喜欢他们之间的.友爱的气氛。”这一句话看出了我在那黑暗的狭小天地里对光明的追求对友爱,温暖,幸福人生的向往,我从“他对我很亲热,请大家吃他心爱的果酱”中的‘心爱’一词看出了彼得伯伯是一个热情,心肠好,有福同享,对人们友爱,很好的一个人。

  《童年》读后感 篇3

  《童年》是由作家高尔基写的。高尔基出身贫苦,4岁丧父10岁丧母。后来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早年的不平凡经历,磨练了他的斗志,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民痛苦的生活的`体验和深刻的了解是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辽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是最伟大的代表者”。

  《童年》讲述了:‘我’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祖父、祖母带我过着贫寒又艰苦的生活。祖父有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期间,我们对它进行一些教导。

  在这部小说,作者把自己的童年往事,由社会最底层到自己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中间记录下来。小说描绘了他的苦难、悲惨有时也能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

  《童年》读后感 篇4

  放假这段期间我读了《童年》这部长篇小说,这是高尔基的自传性的三部曲的第一部。

  这部小说描述了阿列克谢在他父亲去世后在他的外外公家度过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时那样的冷酷无情,他的母亲在他父亲的遗体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外公家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他们毒打妇女儿童,在这个家只有外婆爱他,外婆常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婆带给了他无限的欢乐,外婆的温柔、乐观,温暖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坚强的面对痛苦的生活。

  外婆的形象在阿列克谢的童年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这部书,生动、形象、细腻,的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形象的描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童年》读后感 篇5

  我读了一本书《童年》,这一是高尔基故事之一。这一本书很感人,讲了儿童时代先后死去父母的高尔基,过着痛苦的生活,经历了种种磨难。

  高尔基是个很懂事的孩子,看到了有人残暴、吝啬,他痛恨这一切,学到了正直、勤劳、无私、勇敢,使他从小就懂得痛恨压迫,痛恨剥削,同情受折磨的劳动者,逐步构成他坚强的`敢于反抗旧世界的优秀品质。

  我要向高尔基学习,学习他那优秀的品质,童年的高尔基边学习,边捡破烂卖钱,给家里用。同学们嘲笑他,神父嫌他贫穷,但高尔基好学不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大家,他得到了两件奖品和一张奖状。

  《童年》读后感 篇6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己的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而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是高尔基却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小名阿廖沙。他自幼丧父,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

  《童年》读后感 篇7

  在漫长而枯燥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世界经典名著3354 《童年》。《童年》和《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我读的《童年》是对高尔基伤心的童年的叙述。阿廖什卡小时候失去了父亲,更是和母亲一起去爷爷家生活。这部名著充分体现了童年时期高尔基的幼稚和天真,用天真无知的眼睛描写了当时苏联统治阶级的丑恶,充满讽刺意味,歌颂了人性的美好。

  《童年》读后感 篇8

  今天老爸逼我看书时,我就选了一本老师说的必读书——童年。但是我们有想到,我会因此得到收获。原来高尔基的童年这么的`艰苦。

  想一想我们和他的差别,他在11岁时就已经进入那个无情的旧社会中独立生活,而我们如今已经12岁了,却还依靠父母。还在过着婴儿般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我们应该学会适应生活,学会不再依赖父母,不再任性。只有这样,才会为将来进入社会作铺垫。

  《童年》读后感 篇9

  在前个星期我看完了《童年》一书,这本书都是讲高尔基小时候伤心的事的。可以让人十分感动和悲哀。

  《童年》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高尔基他的妈妈死了的那一章节。高尔基这么小就失去了父母,实在很惨,让我十分伤心。他爸爸妈妈死后我有一个未解之谜:他爸爸妈妈死后,高尔基这么活下去,这也让我感到了高尔基的适应能力与生活能力。让我十分吃惊!他妈妈死时做的动作也让我十分难过,他妈妈连她最后的心愿:见高尔基的继父最后一次。也没有达成,真是死不瞑目啊!

  这本书真让人难过!

  《童年》读后感 篇10

  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童年就像一条小船,里面装满了糖果和欢乐,而我们就是这条小船的船长,快乐的驾驶着它,向大海漂去。

  看看高尔基的童年再想想我们的现在的'生活。我们现在不愁没有冰淇凌吃,不愁没有漂亮的新衣服穿,还不愁没有父母的关爱。而我们却觉得还不够,我们应该学会知足,为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感到满足。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父母所给我们的关爱。

  童年,是一个美好的话题,而高尔基的童年却是那么的凄凉,让我们好好珍惜我们美好的童年吧!

  《童年》读后感 篇11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有高尔基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是父妈妈的掌上明珠。高尔基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满。

  高尔基从7岁起就没有了爸爸,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别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没有,他有的就只有几件打满补丁的衣服和一个书包。然而,他没有埋怨妈妈,而是更发奋得读书,准备孝敬辛苦的妈妈。

  童年这本书记载了高尔基儿时的一些故事,中间还夹着一点点的苦涩,还夹着做人的道理:高尔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也能成才,真让我佩服。

  《童年》读后感 篇12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高尔基写的《童年》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童年》读后感 篇13

  每个人都要经历童年,有的童年快乐美好:有的童年无忧无虑;有的童年压力山大;有的.童年悲惨无趣。

  高尔基的童年悲惨恐怖,他三岁时丧父,随着妈妈和外祖母一起住在了外祖父的家中,在这个“家”,他并没有找到他梦寐以求的幸福,而是在这儿度过了黑暗、令人恐怖的童年:父子、兄弟之间勾心斗角,为了家产斗得死去活来……

  一件件丑事,一桩桩暴行,一幕幕惨剧,留在了高尔基童年的记忆里,形成了不可抹去的阴影。

  相对于高尔基的童年,我们的童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享受着长辈的呵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童年》读后感 篇14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步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幼年时期从三岁起至十岁这般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廖沙、比什科夫三岁丧父后,有母亲和外婆带到外公家,这是一个单行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公卡什林是一个染房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格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经常为了家产把家里闹得天反覆地的.。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高尔基那种了乐观向上的精神。

【《童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童年读后感06-13

童年的读后感12-12

童年读后感05-19

《童年》读后感07-03

(精选)《童年》读后感07-05

《童年》的读后感05-06

童年的读后感03-16

《童年》读后感06-26

最新《童年》读后感07-25

童年读后感【推荐】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