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肥皂》有感

时间:2023-11-27 18:30:0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肥皂》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肥皂》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肥皂》有感1

  “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鲁迅笔下所写之事,总能一针见血的讽刺当时的社会问题。

  光棍对孝女所说的这番话,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肥皂》一篇于1924年3月27日在《晨报副镌》上首次发表,后收入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小说围绕着四铭,孝女,光棍,四铭太太等人物开展。

  四铭在路上看到两对女乞丐,一位老妇和一位年轻的姑娘,而那老妇正是那位姑娘的祖母。来往的人越来越多,她们叽叽喳喳的谈论着。这时两位光棍对姑娘说道“阿发,你不要看这货色脏,你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呢!”而听到这句话的四铭也只是默默听着,虽然心中觉得可怜,但是最终也没施舍几枚铜板给她们。

  而这篇文章最升华的部分,我想就在于后面四铭听了光棍的话便去买了一盒肥皂给了他的太太。因为买肥皂的过程中被一旁的女学生嘲笑“old fool”而愤愤不已,将其气都撒在了他的儿子身上。四铭太太在知道肥皂原委后也变得气愤。

  "怎么不相干?你是特诚买给孝女的,你咯支咯支的去洗去。我不配,我不要,我也不要沾孝女的光。"

  "我们女人怎么样?我们女人,比你们男人好得多。你们男人不是骂十八九岁的女学生,就是称赞十八九岁的女讨饭:都不是什么好心思......”

  看到这里时,我不禁感叹鲁迅先生文笔的强劲与高超。四铭作为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代表了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保守派。虽然满腹诗书,做的像个读书人的模样。看见女乞丐们,虽是嘴上说着同情仁义,但是连半分钱也不曾施舍。“一两个钱,是不好意思拿出去的。她不是平常的讨饭,总得……"可见四铭的伪善。

  一面看似富有学识,另一面确定背地里骂着十七八岁的女学生缺乏伦理道德观念,痛斥剪头发的女学生......这些都把四铭本身的自私与虚伪暴露得一览无余。

  而这一切的一切,也正是“父权”和女性地位低下的象征。面对女乞丐们肆无忌惮的说着淫话的光棍,而“肥皂”也正是“性欲望”的折射。文中的四铭太太,作者并未赋予他应有的名字。可这也表现了——在旧社会女性只是作为男性附属品的地位。她靠糊纸锭补贴家用,是传统中贤惠的妻子。可在她知道了这一切的缘由后说的话可见,她是旧社会里面为数不多的有女性意识的。尽管最后的最后,四铭太太还是用上了这盒橄榄味的肥皂......她仅存的一点独立意识最终还是妥协,迎合了四铭的“性欲望”。

  而现如今,像四铭这样的人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孝女,四铭太太这些人物的遭遇我们也能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在知乎上,写着高材生,知名大学毕业的“成功人士”装得道貌岸然,似乎天下都被他看透那般,耀武耀威的敲着键盘说着自以为是的答案。可内心的虚伪与自私却是难以掩盖。而女性也在诸多新闻中成为许多人凝视的焦点——尽管错不在她。但是网络中的看客们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对着她就是指指点点......

  鲁迅先生为何能够永垂千古?他弃医从文,因为深知人民思想的麻木是何等的可怕,而麻木的人民构建的社会将会是多么的冷酷。即使百年过去,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事不仅讽刺了当时社会,也仿佛穿梭百年为我们敲响警钟。这也是为什么,鲁迅先生的文章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的原因。

  正如王景山所评价:肥皂是用来去污的,小说中的“肥皂”用来去何处之污呢?

  可是,该清除的,是我们内心的污垢啊。

读《肥皂》有感2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叫《吹肥皂泡》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小时候玩吹肥皂泡的情景。

  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告诉你们吧,这是有名的冰心奶奶所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写她小时候玩肥皂泡的吧!

  冰心奶奶首先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点题:“小时候玩过很多游戏,可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简单明了,接着用一句妈妈的话引出了下文:“妈妈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的时候最适合玩吹肥皂泡。”再具体写了怎样制作肥皂泡的过程,最后写了肥皂泡的美丽以及吹肥皂泡时的心情。

  文中我最喜欢描写吹肥皂泡的过程:“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进一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如果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我喜欢”和、蘸、提、扇等动词的`形象运用,具体地描写出了吹肥皂泡时的过程。读起来心情也在随着肥皂泡在空中飘浮,美丽极了。让人忍不住想马上亲身体验一番。

  读完冰心奶奶所写的《吹肥皂泡》一文,很有启发,忽然明白了以后在生活中要学会仔细观察,如果冰心奶奶没有这么细心观察,又怎能给我们留下这么生动有趣的文章呢?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观察,细心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眼中有物,脑中有形。”也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生活中观察如此,你还愁写不出好文章吗?

读《肥皂》有感3

  今天,我读了《随地抓把土也能当肥皂吗》这篇课普读物,我读后觉得我们的地球太美太神奇了。

  爱情海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叫阿罗是安塔利亚,哪儿的`居民们从来不用花钱买肥皂,需要肥皂时,他们就随地捡一个土块,加水就可以把衣物和身上的污垢洗得干干净净。

  不过,在这岛上行走时可要注意了,因为地面又湿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大跟头。

  实际上,除了土壤之外,“肥皂岛”附近的海水里也含有丰富的对皮肤有益的矿物质和海藻成分。

  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多么美,多么神奇呀!我爱这美丽的地球,我想着地球肯定还有很多很多没被人们发现的地方,还有好多好多可以供我们人类利用的资源,长大以后,我想当一名科学家,去探索,去发现瑰丽神奇的地球。

读《肥皂》有感4

  《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这就对教师有了较高要求,执教教师既要有激情,又要能够抓准、抓住时机,将孩子们引入当时的情境,带孩子们走入“肥皂泡的世界”。并且设计引读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当时的心理感受,还要做到步步深入。同时教师在朗读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带孩子们入境,做到一气呵成,这样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做好事和忘情地跟你一起叙述,忘记自我,进入情境)在我执教时,孩子们基本进入情境,多数孩子一直跟我一起深情地对肥皂泡说着,以至于最后我说:“看着这肥皂泡远去,你想说些什么”时,孩子们听断了半秒才开始说话,有的甚至还在与我一起对“肥皂泡说这句话(这指“看着这肥皂泡远去,你想说些什么”)。我想是因为他们太投入了吧。但我确实喜悦的,因为我终于做到了把孩子引入文本的情境中!

读《肥皂》有感5

  肥皂是我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而鲁迅的《肥皂》这篇文章,讲的是以肥皂为主线的发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男主人四铭是一位道学为报馆写文章的知识分子。在街上看到一位孝女与她的祖母在乞讨,而围观者施舍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在看热闹或者说是为看这位年轻孝女的。四铭听到有几个光棍在拿孝女取笑说:别看孝女穿着很脏,买两块肥皂全身洗一洗,好得很。激起了四铭心中潜藏的.欲望,于是便买了一块肥皂带回去给自己妻子用。文章批判的是四铭此类假道学先生,满嘴仁义道德下隐藏着一颗虚伪的心。

  鲁迅的《肥皂》对人物心理及细节描写很深入。如四铭在商店买肥皂时,听到几个女学生用英文讥讽他,心理便异常在乎,一方面是因为对开学堂、女生剪短发的不赞成,表面上接受新思想,其骨子里还是在提倡孔孟礼教,鲁迅对封建礼教是深刻批判的。另一方面,由于四铭居心不鬼,心存歪念是由于看到孝女一幕便想买肥皂,如做贼心虚,疑神疑鬼。回家后一直耿耿于怀,要求在接受学堂教育的儿子必须查出那几名女生英文的意思。身正不怕影斜,四铭是受人尊敬的道学先生,道貌岸然,心胸狭窄。

  四铭在骨子里也是怕老婆的,在吃饭时不停的发牢骚,当看到他妻子要发火的样子,便不敢多言语,正因为妻子了解他的本来面目,失去了底气。就如同柏杨先生说那些贪的官员怕老婆一样,在公众场合装着一副道貌岸然,回家后真实面目显露,在妻子面前当然失了威风。

  日常生活的琐事,从侧面反映一家人各自地位及本来面目。但生活毕竟是生活,是无数琐事的累积与重复,当第二天的时候,一切照旧。哪怕发牢骚的时候,说的是如何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第二天依旧风平浪静。

  光说不做、一时心血来潮人之通病。

读《肥皂》有感6

  初读《肥皂》没有看太懂,只感觉那学程又憨又呆,是父亲的发泄桶;那四铭和光棍没什么两样,好色愚蠢。

  后来再读,发现这篇文章精妙不已。遂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肥皂”。

  语言描写

  最让我觉得漂亮的,便是那段描写肥皂:“刚接到手,就闻到一阵似橄榄非橄榄的说不清的香味,还看见葵绿色的纸包上有一个金灿灿的印子和许多细簇簇的花纹。”短短几字,呈现出了一块肥皂的香味、样态,仿佛这块肥皂我曾见过,曾使用过,也曾闻过那似非橄榄的香味。“精致”,四太太大概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人物形象

  “真实发生,每一个细节都符合人物”这是我再次看文章时的感受。曾依稀记得某知名女作家说过的一句话:“鲁迅是何等人才,可以在四十多岁写出几岁小孩的心情。”(语出《社戏》课堂)

  四太太在得到四铭特意买给她的'肥皂后,她用对四铭的绝对认同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和温柔,在丈夫训四铭的时候,也并无太大抱怨。甚至于丈夫在说女性不宜上学,上学无用,“无才便是德”这样落后复古的话时,身为女性的四太太也随声附和着。而当发现丈夫竟然是因为对一个年轻孝女产生了异样心思才给她买的肥皂时,一种醋意与生气,懊恼与后悔,无奈与失望全都涌上心头——“两颊已经鼓起,而且变了颜色,三角形的眼里发着可怕的光”。但最终,她还是极为珍稀地使用了那块包含着屈辱的肥皂,“成为四铭欲望投射的消费品”。

  该怎么去评价四太太呢?只有感慨万千,堵在心里说不出来。

  有着太太名,无着太太权,不享太太福,“太太”二字是真是假?唉!可惜了,“四太太”连个名字都没有,只有夫姓,作为丈夫从属的位置。

  那块肥皂

  肥皂可以洗去污渍,可以洗衣洗身。那在这篇文章,肥皂洗的到底是什么?

  四太太用肥皂洗净了耳脖,似乎不单单是耳脖,还洗净了对四铭的爱,她揭露了四铭卑污的灵魂,四铭回家送肥皂给她,使她获得了短暂的快乐,但是“知夫莫若妻”,得知其买肥皂的前后经过和真实意图(四铭对女乞丐美色的贪恋)后,她便冷漠起来,晚餐时的“菜心事件”终于引爆了她的满腔怒火,使她一针见血地戳破了四铭的虚伪面罩。最后,“四太太身上总散发出似橄榄非橄榄的香气”,在四铭对女学生的鄙夷,对女乞丐美色的贪恋的那时起,爱就已经死去了。

  四铭是那个买肥皂的人,共买了两块,想让四太太洗净耳脖。另一块给了女乞丐,因为所谓的“孝”。不过这块肥皂,不仅没有洗净,反而更加的脏,它让四铭贪婪好色一览无余,洗净了这个“知识分子”的皮囊,掀起了复古复孔的逆潮,还打着孔孟的“孝道”,只不过为了那女乞丐的美色。呵,笑话!

  这肥皂,洗净了身子,却洗不净那“知识分子”皮囊下肮脏的心灵。

读《肥皂》有感7

  就在最近,韩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语文书上的第二十九课——《肥皂泡》。

  这篇课文讲述了伟大的世纪老人冰心童年时代做肥皂泡、吹肥皂泡、看肥皂泡、想象肥皂泡的过程。

  读着读着,我就仿佛身临其境了。我好像看见了一名扎着小辫的小姑娘坐在廊子边,拿着一个小木碗和一支笔直的套管,满心欢喜地看着五颜六色的几个娇弱透明的小球,一个一个地飞向细雨绵绵的阴暗的空中,一个一个地在破裂开。

  这篇课文把冰心自己的做法、想法写得是那么的到尾,每一个词、句,甚至标点符号运用到文中,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读了这篇课文,我觉得冰心是快乐的。她童年时代是那么的天真、有想象力、快乐啊!她是多么地爱肥皂泡啊!甚至,冰心的童年,让我羡慕!

  这篇课文,又勾起了我另一个回忆。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附近的广场玩。我当时看到了一个摊位是卖肥皂泡的,我立刻让妈妈买了。我右手拿跟小枪似的.彩色的吹肥皂泡机,蘸了蘸左手里的装肥皂水的塑料罐子,然后轻轻地吹了吹,一个五彩冰粉、美丽可爱的肥皂泡就静静地落了下来,落在地上,发生一声很小的爆裂声便消失了一般裂开了,不见了。那时候,我的表情、心情,可是一点也也不逊于冰心的呢。

  我深深地感谢着冰心奶奶,因为她把小孩子的那种快乐、兴奋都诠释了出来,让我们体会……

  我很喜欢冰心奶奶的作品,希望你们去网上或者去图书馆看看!

【读《肥皂》有感】相关文章:

读《肥皂泡》有感06-15

咖啡肥皂06-16

奇妙的肥皂06-17

肥皂泡06-26

认识肥皂教案06-17

有趣的肥皂教案02-09

难忘家乡的肥皂树06-25

气球与肥皂泡06-29

吹肥皂泡泡06-18

《肥皂泡》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