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玻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功能独特的新型玻璃层出不穷,这篇课文紧紧扣住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中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式,学习并运用。
一、用故事导入
1、讲完故事后随机板书课题,同时提醒学生“新、型、玻”三个字中“新”字的第十一笔竖撇要写得较长一点,“型”字第四笔竖要写得短,“玻”字的第六笔竖撇要写得稍长一点。
2、理解“新型”这个词的意思。
二、初读启示
1、 全文一共六个自然段,前五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并做上记号。
3、 学生交流、汇报。
三、读悟、解疑
1、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在读中找出描写这五种新型玻璃的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2、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他们明白写说明文时不仅关键的词汇不能丢掉,而且还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四、以读促写
为了达到读写整合的目的,教学中在学生弄明白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情况下,我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说出来,而是设计成“自述”的形式让学生写下来,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巩固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采用这种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也增强了习作的趣味性。
五、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当众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随后进行互评,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当众面批费时少受益面大,又能培养学生说话的有序性。
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单元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确定教学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课标要求:新课标要求学生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2、对教材分析:《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是必修Ⅰ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单元阐述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人以其睿智创造了两个名词“公民”“民主”,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史。而古罗马的法律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本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政治史模块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衔接了西方古代政治与近代政治,为学习下一个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
3、对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罗马法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我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分解和细化,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以及《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通过断案、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理性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和材料展示、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台阶、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去探究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来理解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古代罗马的法律制度留给人类的不是这些法律的本身,而是一种追求民主追求法律意识的人文精神和确立民主与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明确法律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基于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把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作为本课重点。
难点: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突破: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台阶等一步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并运用网络知识结构图清晰直观地展示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学方法上,我采用谈话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主要基于以下认识和考虑,由于学生对于古罗马时期的历史了解不多,所以对本课程的内容可能感觉比较陌生,尤其是对法律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为提高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我选用了一些历史图片、资料,制作了整合知识的图表等,帮助学生对本课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知结构。采用深入浅出、层层设问等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学法:依据新课改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采用以案说法 、比较方法、问题探究法等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四、教学流程设计
为了完成上述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古罗马文化遗存的图片,并以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的精神》中一段话,然后问罗马法律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呢? 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时,我把本课内容整合为四部分:1、罗马法的概念。 2、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4、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在第一部分罗马法的概念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虽然教材上没有对罗马法的概念进行解释,但考虑到要学习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应该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罗马法的概念,因此我增加这一内容,以便为下边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内容是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首先,我讲述习惯法的概念和它的局限性:习惯法与习惯没有明确的界限,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法官由贵族担任,实际上人治大于法治。这为成文法的产生埋下伏笔。其次,用多媒体显示案例材料,采用以案说法、学生讨论回答的教学方法,层层设疑,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习惯法发展为《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而成文法的出现使判案有了依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第三,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罗马扩张示意图,简述罗马共和国向外扩张的过程。同时提出问题:版图的扩大带来了哪些新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使学生理解: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原有的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并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公民法已经无法适应这些新变化,这样《万民法》就诞生了。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7页,思考那些人在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罗马法完善的标志是什么?最后运用网络知识结构图清晰直观地展示罗马法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三部分是本课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虽然教材没有单独把它列为一个子目,但罗马法的内容却贯穿本课的始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让学生分析探究问题,进而理解:罗马法是保护奴隶制度,保护私有财产和商品生产者利益的,其核心内容是承认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之后,由教师总结出:罗马法的主要内容:首先,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次,从形式上可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第三,从主体结构上包括公民法和万民法;第四,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第四部分:罗马法的作用 ,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从罗马法对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两方面来思考,并结合多媒体显示的材料分析得出:1、对当时的作用: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2、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加深学生对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理解,我选取了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两段材料,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并用网络知识结构图总结了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整理本课板书设计:)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罗马法的概念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产生:习惯法到成文法
2、发展:公民法到万民法
3、完善:《民法大全》汇编完成
三、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四、罗马法的影响和作用
最后我对本课作如下小结: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成为古代世界最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古代罗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珍贵的遗产。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写一篇“罗马法对我国法治建设之启示”的小论文
五、备课体会
1、用好教材,用足教材。
2、历史学科的特性,要求在教学中多元化展现素材,运用素材。
3、教师要学会转型,发至内心的讲授才能上出历史感。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风筝》,本课是初一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重点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是继人生思考、理想信念、自然风光、科技知识之后的又一学生切身体验的生活领域,所以感悟文章内容、谈自己体会仍是重点之一,而朗读和圈点勾画则是本单元的又一重点。
《风筝》一文作者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
文章说的是自己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并把小兄弟做的风筝踏扁,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之后,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作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审视: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从亲情角度去理解,从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说出感受。
3、情意目标:体会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表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教学重点]:训练阅读能力,提炼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
二、说教法: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章,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加之,现代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引导学生自己看书、自己练习;自己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自己内化为真实的情感。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
在教学此文时,拟在反复阅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我采用阅读期待、反思、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效率。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阅读的对话者之一。我主要从以下方面激发学生兴趣:
1、在教学前,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以利于体悟人物的心境,理解文章主题。
3、把有关风筝的知识、名句等融于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累。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反复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说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管《风筝》一文属早期白话文,某些字词、句子的表达方式会生涩难懂,而文章本身思想深邃,但这一切都可以在反复地阅读中,在用心地体悟中,在教师适时点拨中,迎刃而解,而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鼓励学生从以下方面去学习探讨: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整体感知课文。
3、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词语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互帮互学,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四、说过程:﹙仅以第二课时为例﹚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引入课文,创设情境。你有没有做过让自己非常后悔的事情﹖说说看。
﹙二﹚速读课文,深刻理解“无可把握的悲哀”一句的深刻含义?
(三)品读重点段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提示:1、从词语、修辞、内容、情感等方面提出,圈点勾画。
2、学生自己讨论解决。﹙兵教兵﹚
﹙四﹚默读课文,多角度提炼文章主旨:
1、文中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这一幕后来作者称之为什么?
2、后来我的想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我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我对自己的过错,想怎样补救?弟弟接受了吗?为什么?
4、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五)思维拓展训练:
1、当年的鲁迅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孔子怎样评价这种做法?你的身边、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例子,试举例说明。
2、文中在写我对小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时,写到“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请结合小弟弟的性格特点,想象小弟弟那时的表情和心理,进行片断描写。如:“看着哥哥傲然离去的背影,我的眼泪……”(150字左右)
(六)总结:
《风筝》不仅是展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
(七)作业:
1、积累古诗词中关于风筝的句子,抄到资料本中。
2、巩固性试题。
3、思考:① 鲁迅的自我反省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一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内容,在课本58页——64页。本章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安排了“人体的支持与运动”、“动物的行为”两节内容。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安排了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两个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教材在编写上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
3.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3、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确定本课时的重点是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本节的难点是: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二、说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学习生物知识,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学生也从开学初的状态进入了学习中段的状态,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人体结构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
三、 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主要通过观察骨骼的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来说明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因此本节的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以下两点:
①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②人体适于运动的骨骼和骨的结构特点。如何突破这两个关键点呢?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生物新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观察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与此相适应,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并分小组讨论的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课前准备:视频资料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从问题入手,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然后请同学们都来摸摸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邦邦的东西好吗?这些东西在我们身体内起什么作用?学生通过看、摸、思就能调动脑子里已有的信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说出“骨头或骨骼”,从而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激发起学生对骨骼的探究。
(二)指导学生认识骨骼:
新课程理念倡导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先采取比一比:对骨骼的认识知多少?使学生对骨骼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播放视频人体的骨骼组成图。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人体骨骼图,使学生对全身的骨骼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人体的分部情况(头、颈、躯干、四肢),思考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对骨骼的组成进行归纳总结并板书。
(三)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
这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怎样突出这个重点,突破这个难点呢?
在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时,可以先让学生想想人体长骨所在的位置,它应该承担什么作用,这个作用需要人体长骨具备什么样的结构,让学生讨论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当学生认识统一时,再让学生观察长骨的结构。这样学生一开始就建立人体长骨是一个中空的结构的概念。新的教学理念倡导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看书去获得。而这部分内容很是抽象,要让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取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实验材料(动物的新鲜长骨)的准备有些困难,课堂上不能够进行实物实验探究。鉴于此我利用教材配套光盘这一资源,播放观察长骨的结构演示实验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演示实验来观察长骨的结构,学生观察时,教师先从形态上说明长骨的骨干、骨端,然后指导学生从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长骨的各部分结构(骨膜、骨质、骨髓),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这种形象逼真的演示,以及生活实际的感受,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逐渐领会骨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以此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认识骨和骨骼的作用: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因此,不是说学生知道了骨和骨骼的作用就行了,关键是要学以致用,会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充分体现科学的价值。对这一内容我没有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而是做了适当的调整。(因为我考虑到骨和骨骼都比较抽象,如果直接让学生来认识二者的作用和区别难度较大,所以把这部分内容调整到第四个环节来认识)教师先质疑:假如人没有骨骼,会怎么样?引导学生做“写字”、“吃饭”、“翻滚”这些动作,看看哪些骨参加了运动。学生讨论交流,认识骨和骨骼的作用和重要性。接着再向学生进行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请一名学生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两侧、向前弯曲自己的躯干,其他同学观察判断:请你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姿势是否正确?为什么?师生共同参与作其最后的判断。
最后教师口头叙述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1)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骨折,还能进行正常运动吗?为什么?(2)发生骨折后,骨能够愈合吗?为什么?(3)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骼长得粗壮、坚固,个子长得高吗?
五、总结拓展:
以“ 这节课我们对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进行了学习,你还有问题想继续研究吗?” 让学生有一个向课后延伸的方向,形式可以是次要的,应该重视的是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要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是在思考的,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有价值,老师也要肯定学生,肯定他提的问题,一定要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
六、教学预测
遵循上述的教学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利用一些视频图片观察讨论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主动获取新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一些应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
七、板书设计:
运用如下简明扼要的板书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掌握。
第一节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三、长骨的结构
骨 骨膜
运动系统 骨连接 骨质: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骼肌 骨髓
二、人体的支架——骨骼
头骨
人体骨骼 躯干骨 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课稿 篇5
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回顾说明文基本常识
2、训练快速阅读,勾画圈点、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来筛选信息。
3、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2、按照要求辨析、整合信息。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1、分类范例训练。
①利用多媒体回放典型题例,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内容,勾画圈点、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法来筛选信息。明晰信息“筛选”的方法。
②分发提升题练习,强化学生“筛选”信息的训练,提升“辨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2、方法指导
强调本节课训练重点,系统归纳说明文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判断步骤,进行答题技巧上的指导。
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讨论法、勾画圈点法、归纳总结。学生明晰说明文的基本常识,教师范例引导,学生实践解题,并根据出示的材料,由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激发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点。在解题中了解说明文阅读及考点要求,通过同类例题,逐渐提升的训练方式,形成初步的说明文阅读敏感及技巧的掌握,提升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用“我言你猜”游戏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阅读浅显说明文,考察同学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是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明确信息筛选和整合特点
筛选:根据试题的要求,把符合考题要求的有关词句从文章中挑选出来。
整合:根据考题的要求,将筛选的信息加以综合,使之符合答题要求。
(三)回放典型题例:《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指导题型分类及解题方法
四、说本次课程的收获与不足
学生的整体表现;教师主导的角色;实现面向全体与否。
反思:课堂气氛和知识传授,是否整合了说明文知识点,学生是否获得了全面解答这种文体的能力,应对中考相应的题型。
说课稿 篇6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圆的 认识”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是都是直观的表象认识,这节课将更深入的去认识圆。
二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们认识圆,知道圆各个部分的名称。
2 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 经历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们通过直观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的关系。
三 教法学法
设计具体有现实意义的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着痕迹地将学生们带入圆的研究之中。六年级的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思考、讨论归纳等活动,自主探索,深入地认识圆,了解圆。
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小明家距离学校300米,分析小明家的具体位置这一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们得出小明家的位置实际上是在以学校为中心,300米为半径的一个圆上,让学生们感知圆心,半径,圆是有无数个点组成,从而揭示本课的学习任务——圆的认识。
2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发现,折痕都交于一点,即圆心。所有折痕都经过圆心,引出半径直径的感念,并且得出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
再通过量的方法和分析推理的方法讨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从而得出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3归纳小结,提升认识
(1)设计在一个圆内找半径直径的练习,加强学生们对半径直径概念的理解:直径和半径都是经过圆心的线段,半径的两个端点一个是圆心,一点在圆上,直径是经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
(2)归纳小结本节课中学生们对圆的认识,并提出墨子的“一中同长”的说法,让学生们思考。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对比,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一中同长”就是对圆的特征的最好诠释。
说课稿 篇7
说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上下。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通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属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第一学段。本节内容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有关“位置”内容的起始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及描述事物的方法,会用“上下”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进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体验物体“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说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获得相关体验,不能把“上下”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体验和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及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将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能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一、创设情境与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统一。
本节课根据低年龄学生的特点,创设“闯关夺宝”的游戏大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好玩。创设的每一个关卡结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小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如:“打开智慧门”通过让学生猜测通向宝藏的大门,引导学生体会在说清物体位置时参照物的重要性。通过引导观察南京长江大桥图,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三种交通工具“上下”的位置关系,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二、观察讨论,互动合作,独立操作,给学生更多体验、展示的机会。
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因此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五官的位置、教室物品的位置关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同位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本节课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去加深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及理解其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涂色纸、学习用品、
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闯关夺宝”的游戏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它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作者借三十万人民的心,强烈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新中国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文借描绘会场布置、大会盛况、群众游行等场面,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重、热烈的气氛。针对文章以上的特点、单元训练的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确定了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是本课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说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
开国大典距今年代已远,当时的时代背景远离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部分——回归整体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先初读整体感知大典进行情况;然后抓住部分重点词句领会人民的情感;最后再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入情景,深化体验。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再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说学法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自学生字、新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朗读,想象,谈体会,即通过谈——读——想——体这四个环节,来学习课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效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
七、说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激趣的启发式谈话:播放课件歌曲《绣红旗》,然后讲解歌曲中革命先辈们在狱中绣红旗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情景,最后过渡到新中国成立和开国大典这一事件。导入新课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课题后产生的疑问,最后让他们带着心中的疑问,结合自学的生字新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待学生初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几个问题:(课件)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讲了几部分内容?并完成填空。
这一环节我采用启发式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件让学生亲近文本;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并锻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目的。
2.精读课文想象场面体会情感
“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引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从把握孩子的认知起点入手,引导学生抓住场面,想象场面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件)课文描写了一些什么场景,你对哪些场景的印象最深,从这些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批注)也就是从谈话、朗读、思考、体会这四个学生的认知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景,重点谈一谈什么场景的印象深,读一读描写场景的段落,想一想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这场景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然后,抓重点分析:引读5-7自然段课件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以及与词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指名朗读,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课件出示的问题。
体会场面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随后:让学生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阅兵”和“游行”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我通过谈——读——想——体让学生亲近了文本,以想象训练丰富语言感悟,使语文课成为“情感”的课堂。以默读、指名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的读,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
3.整体回顾,揣摩写法。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布置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八、结语
这节课我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只不过担任了引导者的角色而已。我觉得一堂课下来,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立志在教学的道路上,做一个思想者,遇到问题多动脑筋,为提高教学效率不断努力。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欲速则不达》一课是北师大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是“快”与“慢”。“快”与“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快”是相对于“慢”而言,“慢”是相对于“快”而言,主观感觉起很大作用。在《挑山工》中写登泰山的人,一路赏景散心,不觉时间匆匆流过;《欲速则不达》中急于往回赶的齐景公尽管有好车良马,还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来不及。本单元的课文不仅仅向孩子们说明了要正确认识快与慢,还为孩子们提供了解决“快”与“慢”的矛盾的一些方法,应从主观上努力,一是要树立时间意识,有明确的目标,如本单元的课文《和时间赛跑》;二是想方设法提高效率,如果说《效率专家爸爸》是从正面来说明这个问题,那么本篇课文《欲速则不达》则是从反面来揭示不重视方式方法所造成的结果;三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如课文《挑山工》中所提到的挑山工。珍惜时间,合理支配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
二、 说学生:
本班学生通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科的学习能力,如: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新课文的习惯,大多数孩子能够通过预习,借助各种教辅资料,自己认识生字新词,从而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并具备了初步理解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对《挑山工》的学习,孩子们初步建立了珍惜时间,坚持不懈的意识,却不一定完全明白如果一味强调时间上的快,也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三、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七个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2)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欲速则不达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反复读,熟悉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2) 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3) 课后延伸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悟出道理,在生活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
2、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
[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说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懂课文中所讲的故事。
课上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通过诵读课文,师生合作正音、正确书写、弄清词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
2、导入:
前边我们学习了课文《和时间赛跑》,知道时间对我们每个人的宝贵,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不要让时间老人从我们身边偷偷滑走后,我们却还一事无成。这一单元我们的主题是快与慢,那么我想请大家思考:到底是快好还是慢好?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和学过的两篇课文,孩子们都有对“快”与“慢”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并不加以评论,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从中去寻找答案。
3、初读课文,首先让学生对文中所记述的人和事有具体的把握——写了哪些人?哪个人是主要人物?记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必须完成的任务,其次通过请学生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掌握情况,如果说让学生对文中所记述的人和事有具体的把握是读懂文章的基础,那么请学生复述课文则是对初读的检验和提升。
4、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深一步的哲理理解,这是本课要引导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而要理解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就首先要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了解景公当时的心情变化,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自由读,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景公两次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读一读,悟一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再进行反馈:
(1) 第一次:
驺子驾车跑了大约几百步,景公心急如焚,嫌驺子驾得太慢,就夺过缰绳,亲自赶起车来。(指名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在这里,我抓住了心急如焚这个词语帮助孩子们理解景公当时的心情。我请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句子,并用小黑板出示,把心急如焚一词用红笔书写。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体会景公心情的关键之点,我运用了3W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首先,是什么。我提问学生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心急如焚的意思是心里非常着急,好像快要烧起来一样。)
在理解了心急如焚的意思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景公为什么心急如焚?让孩子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景公心急如焚是因为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景公很爱惜人才,想赶回去见他最后一面。
最后,怎么样。我想学生提问:在课文中找出景公有多急?你觉得景公这样做聪明吗?从而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景公性子太急,他亲自赶车是很不聪明的,因为韩枢是驺子,驺子就是骑马赶车技术很好的侍从了,景公平时不驾车,他的技术肯定不如韩枢,所以,景公这样做不聪明
在此基础上,为了训练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也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景公,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对齐景公的行为你有什么新的理解?(无论后人觉得齐景公如何愚笨,但他的爱才之心是不能否定的,他爱臣如子,很惜才)
(2) 第二次表现景公两次由于焦急而做法不妥的句子,我同样让孩子说一说,用课件展示出来:
他驾车驭马行了几百步,又嫌马不努力向前,索性弃车,自己徒步跑开了。
在这里,我着重抓住了三个看似平常的词语:“不努力、索性、徒步”。首先我让学生思考,真的是马不够努力吗?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明白不是这样,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景公用的是良车好马。不是马不努力,而是景公心里太急,赶车的技术又不够好。
其次,我请孩子弄明白索性是什么意思,景公这样聪明吗: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很快找出答案:索性的意思是干脆,急性子的景公没有经过思考,更没有去找为什么马跑不快的原因,而是干脆弃车步行,他这样做的办法也很不聪明。
最后,请孩子告诉大家徒步的含义,并发表自己对景公这样能够做的看法:徒步的意思是没有用工具,就靠脚走。有的孩子说,“这怎么可能比车快呢?我们都能想明白的事儿,景公都不明白。”
(3)解题: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们想一想:景公能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不能,因为路途远,徒步太慢。景公是由于太着急回城看自己的臣子了吧,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让学生回到课题,理解题目的涵义后提问:孩子们,现在,你们觉得快好还是慢好呢?(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4、对照学习课文下面的文言文,这一个知识点我是通过反复诵读来体现的,首先请孩子们对照课文,小组合作自由读文言文,再由老师读文言文,老师读一句文言文,学生到课文里找出对应的白话文读出来,最后老师退居二线,请男女照着刚才的模式,合作读文,加深孩子对文言文的理解。可以在此提示孩子们注意发现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不同之处,文言文简洁,而白话文更通俗易懂,通常白话文用两个字表达文言文中一个字的意思。
5、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身边“欲速则不达”的例子,想想如果自己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说课稿 篇10
1、说教材:
课文记叙了陈景润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故事。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记叙,先总写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第1节);再撷取了陈景润生活、工作中的几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陈景润不知疲倦、孜孜以求、争分夺秒的工作、生活状态(2-5节);最后写陈景润终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宝石——“哥德巴赫猜想”(最后一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家伟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自己坚强毅力的支撑。陈景润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说学情:
语文学科的学习进入到三年级下,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初步读通、读懂文章。而是要求孩子在读的同时能够善于思考,积极发现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水岭,通过前两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认字、读文的基本能力。培养了大胆提问的学习习惯。但如何使孩子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着力训练的目标。教给孩子从不理解的词语出发,结合句子,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提高。要让学生敢问、善问。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阅读教学继续学习质疑问难的方法,重点学习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的要求出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9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
3)、了解陈景润抓紧分秒、忘我学习的故事,感悟任何成功背后都必须有毅力支撑的道理。
4、说教学设计:
《不知疲倦的人》讲的是陈景润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不知疲倦地学习和工作的故事。它是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结合第七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目标:朗读课文,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能围绕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问题。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陈景润是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陈景润对于他们还是比较陌生的。课前可以稍作介绍。出示课题之后,先理解“不知疲倦”的意思,可以用学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建立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之上,进而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在读课题时存疑,有了较为强烈的读文的愿望。既培养了孩子敢问、乐问的习惯,又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一举两得。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具有初步的释疑能力。也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增添了自信。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先解决部分简单的问题。结合“不知疲倦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组织学生阅读第一小节,让学生简单了解陈景润,并及时针对第一小节再质疑,尤其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质疑,培养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三、围绕问题,学习课文。文章较长,一课时对于老师来说显得尤为宝贵。如何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抓住关键句子展开教学,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两句句子:“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为了攻克数学难关,陈景润每天都沉浸在书堆里,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忘掉了自己,忘掉了周围的一切。”这句句子中的“沉浸、游弋”两个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质疑,更要教会学生释疑的方法。可先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本意,再回到句子中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沉浸在书堆里”说明陈景润除了看书,几乎什么事都不干,使自己完全处在书的境界之中。“游弋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照字面的理解是在无数的数学符号之中巡逻,意思就是指陈景润从早到晚都在不停地演算求证数学公式。“此刻,他望着那紧锁的门,毫不在意地微笑了一下,重新走进书库里埋头读书去了。”这句句子也是很好的质疑话题。因为它违反常理,因而,理解上会出现困难或容易产生思维的碰撞。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引起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特意设计了如下的语言训练点:
此刻,他望着紧锁的门,毫不在意的笑一下,心想:__________________重新走进书库读书去了。在这个阅读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还加入了字词教学,虽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字的方法,但教师在反馈时还是得有侧重,起到引领作用。字音上:孜(平舌音),曙(翘舌音)朦、胧(后鼻音)浸(前鼻音)。“沓”是多音字,课文里读dá,作量词。字形上:“黎”的下面部分不是“水”。“曙”的右上部分不是“日”。“弋”字最后不能加“撇”。字义上:“沉浸、游弋”两个词较难理解。
四、总结课文。鼓励学生课后拓展阅读,使学生不局限于语文书,有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这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让孩子爱阅读,让孩子乐表达。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合十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