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3-05 18:22:1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说课稿8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是:(手指课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领域,本册教材承担着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任务。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探索它的面积公式的方法又是探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可见本节课知识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行特征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必备知识。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不但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主要体现在(点击课件显示教材内容)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讨论交流,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课程标准这样描述: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基于对学生的研究和已有知识的分析,我拟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发现、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够利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在经历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及培养空间观念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独特的魅力,获得成功体验,

  并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以上目标的制定有层次、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重点: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有的学生已

  经知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因此,我确定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

  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将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同时,我将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梳理来完成探究任务。使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全过程,以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如果有最好能展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了3个平行四边形,一把直尺、面积格、三角板和剪刀。(应出现在课件上)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为了能更好地凸显主动建构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特设计如下四个环节。(点击课件出现四个环节)

  (点击课件)环节一:激趣引入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我结合学生喜爱的动画慢羊羊、喜羊羊和、懒羊羊分地的情景导入:村长慢羊羊给喜羊羊和懒羊羊各分了一块土地让它们种菜吃,(点击课件出现P80页的两块地,并出现问题:这两块地的面积哪一个大呢?)可它们都认为慢羊羊分的不公平,这可把慢羊羊气急坏了,它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想找同学们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样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引入,自然引出本课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的思考。在这样一个浓厚的引入氛围中,就为学生的参与加大了马力,为学习新知丰富了情趣。

  点击课件)环节二:探究发现

  本环节分步六完成:

  第一步:回忆旧知,引出课题(点击课件)

  依据学生对上述故事感兴趣这一可贵资源,我将以故事的问题为主线,进一步引导组织学生动手实践,帮助慢羊羊想办法。

  同学们,要想知道这两块地的大小其实就是比较它们的什么?,喜羊羊分的地是长方形,以前我们学习过长方形的面积,在最初的时候人们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拿一个个面积单位去密铺,最后数一数用了几个面积单位,这种方法比较麻烦,经过大量的实践,人们找到了求面积的另一种方法:公式计算法,还记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我板书公式,要想知道喜羊羊分得面积是多少,必须知道长方形的什么?经过测量长方形的长是6m,宽是4m,能算出这块地的面积吗?有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成果人们也会探究推出其它图形的面积,如懒羊羊的土地,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就能求出这块土地的面积,也就能帮慢羊羊村长解决问题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回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所走过的路,指出探究图形面积的一般方法后迅速提出本节的研究任务,简洁明快,重点突出。

  第二步:大胆猜想,调动思维(点击课件)

  假设大家手中的1号卡片就是懒羊羊的土地,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学生可能会有两种猜想:(1)长×宽,通过让学生指确认也就是邻边相乘。(2)底×高,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这两种猜想量出平行四边形图形的有关数据,分别求出它的面积。经过学生测量计算出现两种结果,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引领学生回到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来检验,用面积格测量。通过鼓励学生的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思维,两种猜想思路,两种猜想结果,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了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

  第三步:不同数法,渗透转化(点击课件)

  接下来请同学们在1号卡片上铺上面积格,请你数一数它占了多少小格?经过学生尝试发现学生会有不同的数格方法,有先数整格的,然后把不满一格的拼成一个整格,还有把三角形部分整块平移动变成长方形的,我及时抓住后一种方法,让学生到展台上演示,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时提出问题:这位同学是把什么图形转化为了什么图形?转化前后面积变不变?为什么?怎样才能确保转化为长方形呢?经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学生的思路会更加清晰,道理会更加明白。

  第四步:动手操作,利用转化(点击课件)

  在学生明白了这种方法后,请同学们利用上面一剪一拼的方法,动手操作,利用面积格把手中的2号平行四边形求出来。经过这一操作学生掌握了转化方法,但转化前后图形的关系还需梳理,这时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转化前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和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第五步:思维飞跃,抽象公式(点击课件)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转化前后面积相等,长方形的和平行四边形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有了前面充分的直观操作,足以让学生寻求计算方法了,至此我提出了新的任务,以促使方法上的飞跃。

  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的,能不能不剪拼直接求出3号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利用直接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然后相乘,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我肯定同学们的发现,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我会再提出问题:谁能讲清楚,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动手、动脑,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测量、计算、思考,从思维上实现了从感性到抽象的飞跃,悟出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可以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的探究的结果。老师的适时点拨和问题质疑起到了虎龙点睛,把思维引向深刻的效果。

  第六步:前呼后应,解决问题(点击课件)

  至此公式的顺利推导,字母公式的简洁表示都已经水到渠成,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使环节更加完整,我让同学们利用推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公式,给出图形的数据计算赖羊羊土地的面积,并与长方形喜羊羊的土地面积比较,从而得出面积相等的确切答案,为慢羊羊彻底解决问题,慢羊羊开心的笑了,同学们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点击课件)环节三:指导看书。

  课堂上我及时指导学生看书,找出计算公式并填写完整,并让学生读一读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点击课件)环节四:巩固运用

  数学规律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才能得到理解内化效果。我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要求,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练习:算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点击课件出现对应的练习题)

  每节课的基础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对应的底和高。

  (2)变式练习(点击课件出现对应的练习题)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给出底或高的长度,算出它的高或低。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逆向运用的练习题,体现了学习知识的灵活性。

  (3)综合练习(点击课件出现对应的练习题)

  下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在这条平行线之间,还可以画出几种形状不一样而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此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深化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4)拓展练习(点击课件出现对应的练习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思考问题创设一个更大的空间。我……………………………………………………(说清楚拓展到什么程度,怎么拓展的)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使课堂回味无穷。

  以上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同时,形成技能。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理念。

  (点击课件)环节五:全课总结

  课堂总结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我进行及时总结,总结中有知识的概括,有探究方法的回忆,更有数学思想的渗透。这样做既有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渗透。

  五、说板书设计

  (手指板书)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捷性,把数学思想方法孕含其中。从整体来看,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以上是我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2

  教学背景:

  我们湖北一年四季盛产品种多样的蔬菜瓜果,我们不仅能品尝到它们鲜美的滋味,而且还能观赏到它们鲜艳的色彩和各种形态。此外,我们还能在各种宴席上,看到厨师运用巧手将蔬菜瓜果雕刻成龙、凤、鱼、兔等各种美妙的形象。现在正值春季,为什么不将这有利的条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为此,我在人教版的小学美术课本第四册第十一课《蔬果变变》中,进行了一次“开放式”、“研究式”大胆的教学尝试。本课《蔬果变变》正是基于蔬菜瓜果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特征,使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蔬果变变》是人教版第四册当中的一堂设计·运用课。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挖掘创造潜能,并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进程中充分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课程描述:

  一、教材分析:

  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蔬菜瓜果,稍加改变后,就可以成为情趣盎然的艺术品。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着美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个造型独特的蔬菜瓜果给了孩子们太多的启迪,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理想的立足点,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点缀美好生活的兴趣和欲望。

  二、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节设计·运用课,我以故事游戏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造型,设计、运用,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体验愉悦感和成就感。本节课通过学生亲眼观察、亲手触摸充分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小手将收集到的各种蔬菜瓜果,运用各种工具、方法进行创作,体验设计·运用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大胆地让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表现能力,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案设计:

  课 题:蔬果变变

  学习领域:设计·运用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人文主题:艺术与生活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学习要求收集所需的蔬果材料。

  2.充分展开想象,将收集到的蔬果制作成各种立体的作品。

  3.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4.让学生走进生活,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设计知识,通过几种方法进行构思设计。

  2.蔬果的制作方法,通过示范解决。

  学具准备:蔬菜、水果、牙签、切刀、刻刀、彩纸

  教具准备:磁带,示范作品及蔬菜、水果、切刀、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趣味性展开导入法

  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举办了一个动物狂欢节。听!音乐响起(CAI课件播放《动物狂欢》音乐会,一些可爱的蔬菜瓜果蹦蹦跳跳地一会儿组成了水果娃娃,一会儿变成了可爱的小动物聚集在舞台欢快的歌舞起来。)(由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今天的森林动物狂欢节热闹吗?

  生:热闹!和平时的狂欢节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呢?

  生:这些动物、娃娃是由蔬菜和水果变成的。

  师: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蔬果变变的世界里。

  板书课题:蔬果变变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作品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把动物狂欢节那些可爱的动物、娃娃们请到了现场。(放音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动物、娃娃们进场)(同学们有节奏地拍手欢迎小客人)

  师:这些小客人漂亮吗?它们美在哪?

  (学生自由发言:是由水果、蔬菜组合而成的,颜色鲜艳,造型美、生动有趣)

  总结:没想到平时这些吃的蔬菜瓜果,可以变化成美丽可爱的动物、娃娃。

  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动物狂欢节邀请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参加它们的晚会,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可它们要求用蔬菜瓜果造型来参加晚会?怎么进行蔬菜瓜果造型呢?

  2.分析、讨论、找方法。

  师:请每一小组根据你们喜欢的蔬果变变作品,共同讨论找方法,也可以试着做做!(分小组讨论、试做)。

  生:鳄鱼是黄瓜做的,用一条黄瓜做身躯,再用小黄瓜切四条腿,用牙签插在躯体上就做成了。

  猪是用藕做的,切两片藕作耳朵,用一段藕作身,采纸剪眼睛,就成了可爱的小猪。

  师:这些可爱的动物、娃娃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呢?

  生:材料用了各种蔬菜瓜果、牙签、彩纸、固体胶;方法是用牙签插接、粘贴彩纸、固体胶。

  3.示范

  师:材料和方法我们已经找到了,那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整个茄子)看看这个茄子像什么?

  生:茄子像蜗牛的身体、小帆船、鲨鱼的身体……

  师:要做成这些形状还缺少什么?谁来想想办法?

  生:还缺蜗牛的壳、眼睛……可用洋葱做蜗牛壳,小蕃茄做眼睛。

  师:怎样将这一个个的零件(蔬果)组装起来呢?

  师:可以用我们刚刚找寻到的牙签插接法。(教师示范:教师通过视频展示台演示)

  4.讨论你准备制作什么?

  自选蔬果,分小组讨论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嘱咐学生注意安全。作业:利用各种蔬菜瓜果进行造型。

  (视屏出示一些优秀作品,并播放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展示、互评。

  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作品,同学之间互评作品的不足之处和优点。参加动物狂欢节,并评选出狂欢节最佳嘉宾。

  五、收拾与整理。

  先将用剩下来的牙签,小树枝等物品收集在一起,再将其他物品归类收拾,将桌子擦洗干净,注意安全。

  【反思

  1.教学思想的创新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本课通过一系列教学创新手段(故事趣味性导入法,实验操作、故事想象、人性化的互评方式等等),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教学中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实验活动和创设情景,找寻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实践能力,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重视;探究能力与想象能力经常被忽视。而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幻想的特点,其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极其丰富的,本案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形式:故事游戏导入→实验创作→自我找寻方法→进入故事想象创作;营造一个宽松,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中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灵活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是十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应和相互统一的。

  3.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往往只看学生作品的优劣,而对于学生的作业过程并不很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的肯定与否来进行的。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情感的发展,在作业展评中让学生互评的形式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交流展示,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出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20xx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

  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提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学好本课知识,将为以后学习用画图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的基础。

  本人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同学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分析数量信息,决策问题解决策略,并列式解决问题,体会列表这一分析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并能运用该方法、决策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处理好数量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问题解你才能决的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六)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及打印好的表格。

  二、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列表法筛选、整理有用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对同学们在面对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最终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和活动情景,利用同学们的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采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直观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本人在这节课中尽量充当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中锻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同学们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做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谈话询问同学们生活中遇到问题怎么办?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自然地引出课题。】

  2、ppt出示同学们的英语两次考试成绩草表,让同学迅速找出宗加豪的两次成绩,引出用表格整理混乱的数据思想。

  【设计意图:成绩是同学们最在乎的,一提到分数,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找出本班同学的成绩,大家热情一下调动起来了。同学们参与体验,通过比较,大部分学生化很长时间才找到宗加豪的两次成绩,而老师一张表却能在找到宗家豪的名单后,分数全出来了,分数一目了然,花费时间简短。为引出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课题作铺垫。】

  (二)出示学生学习场景图,激趣引新

  ppt出示情境图:迈克在面对只有31分的试卷,担心自己的屁股而嚎啕大哭起来。陈老师安慰迈克,只要你每次进步5分,你一定会考及格的,甚至是优秀的。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入新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试不及格对一部分同学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让同学们感受到事情好像就发生自己身边,自己就是“迈克”,面对此景怎么办?下次能考及格,甚至能考到优秀是“迈克”的心愿,也是稳定情绪的良药,同时也为问题的提出做好了准备。】

  (三)合作探索,领悟内涵

  1、感知列表整理的方法

  (1)问题产生:假设迈克按照老师的要求进步,那么他第三次多少分?第五次?

  【本例题是把猴子摘桃改成考试分数,是一种借鉴和创新,同学们对考试成绩最感兴趣,对提高学习成绩最有期待,从而抓住儿童内心世界】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并交流从上述情景中得到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随即整理条件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整理筛选信息,小组合作交流。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条件分析问题,借助表格整理有用信息,关于如何画表格,由于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时间关系,表格都是由本人课前制作好的。后面的练习题所用的表格也是由本人提前制作的。

  (2)引导学生观察所填表格,小组交流表里有些什么,体会每次都比前一次多考5分是什么意思?利用题目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寻求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初步感知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对问题解决的作用。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经历列表整理的全过程,一方面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另一方面找到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并使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是为了积累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

  2、感受列表的价值

  (1)围绕迈克第三次、第五次考多少分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表格所整理的信息,独立思考解题方法,并在小组中讨论。在此基础上,集体反馈。

  (2)引导学生用列式法进行计算对列表法进行检验,并比较列表法与列式法。通过不同方法的交流反馈,使学生进一步认定正确的解题思路,结合学生反馈,教师随即板书本题解法。

  【设计意图:列表法是整理筛选数学问题的信息的,在获得问题的解决时,对于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可以直接做出来,可以借助列式法进行检验。对于数量关系复杂的要借助列式法求解。其实列表得出的答案也是借助列式法,哪怕是口算的,而列式法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方法】

  3、考试及格是每位同学的希望,那么迈克第几次才能及格?及格时的分数是多少呢?组织学生继续借助表格整理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考试及格是同学们所期待的,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同学们可以沿用之前的表格,也可以借助表格进行观察、比较、讨论思考其中的规律。即每次比前一次多考5分,第六次比第五次多5分,第七次比第五次多考两个五分、、、、、、】

  4、成绩差不要紧,只要不断进步一定能提高成绩,大家从陈老师对迈克的教诲中,悟出什么样的学习道理?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启发式教学,人文教学,德育培养,培养同学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定能够改变落后的局面。

  (四)练习巩固

  1、“轻松练习”:本题是个开放式的题目。同学们平时大多是解答,这次是自己做主提问,发挥学生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散了学生思维。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最后出示预设的问题,学生通过列表法解决问题。本课在求解一小时行驶的路程,如果改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会更科学,更易理解。学生通过分组交流,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巩固列表法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设计意图:本题数量关系比较容易掌握,学生刚接触到列表法,通过简单题目来锻炼同学们整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

  2、“更上一层楼”:细菌大多是肉眼看不到,大家对此有点陌生,图片的插入是及时且必要的,增加同学们的感观认识。对后面解题压力的舒缓有一定的帮助。

  细菌繁殖这道题也是通过列表法解决问题。不要列表也能解决问题,但是巩固列表法练习以及例题讲解,本人都是列表法与列式法分别出示,在讲解时加以联系、对照。本题数量关系是已经变为倍数关系,难度加大了,而且解题思路是倒推法,同学们在刚开始有点无所适从。通过简单的引导,同学思路打开。

  本题最后提出的问题:从细菌繁殖的速度,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什么?主要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包括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渗透科学知识,人文关怀,进行健康教育。

  3、“能力提升”:求第三堆水泥有多少包?此题的条件有两个。要想求出第三堆,可以通过条件1(第三堆再用去12包就与第二堆同样多),怎么理解此条件是关键,让同学说出。那么现在就要求出第二堆水泥的数量,而第二堆水泥的数量需要根据条件2(第二堆是第一堆的2倍),通过此前知识的学习,此条件比较好理解、运用。而第一堆水泥数量是已知的,因此运用条件2就能求出第二堆。求出第二堆,第三堆水泥数量就迎刃而解。

  【设计理念:本题数量关系是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性很强,单纯列表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的探讨,小组交流合作,实践创新才能解决。】

  (五)小结

  您天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念:开放式题目,启发式教学,让每位同学都动起来,积极总结。在民主轻松的氛围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六)作业

  迈克需要通过几次考试才能考到优秀(80分及80分以上)?如果考到100分呢?

  【设计理念:考试及格了,大家都想优秀,,甚至100分,这抓住学生上进的心理,提高同学们探究热情。可是本题如果通过常规列表法会很麻烦,表需要很长,同学再做题时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老师的提示:还能通过列表法解决问题吗?这是打破常规,破除思维定势,有助于培养自主探究的好题】

  五、说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列表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1分

  列式法

  第二次 31+5=36(分)

  第三次36+5=41(分)

  第四次41+5=46(分)

  第五次46+5=51(分)

  解决问题时,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设计理念: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清晰明了。】

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莲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和课文特点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位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的第二篇。在本单元中,其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从这一单元开始,文言文都采取集中编排的方式。它不仅要求学生能读懂课文大意,还要求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达到一个由表及里的效果。 本文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2、教材的作用:定篇

  3、对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等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 ?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的句子,并体会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1、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4.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难之处勾画出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 说教法

  1、对初中的学生来说,疏通课文的字词句应是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提问答疑法”,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同学之间相互提问,相互答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相应的自学文言文的技巧和能力。

  2、本课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设想借助于现代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设计问题,辅以相关的资料,运用“讨论法”、“迁移法”,来实现这一教学目地。

  总之,本堂课我所注重的是通过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指导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拓展能力的培养,在最近发展区内推动学生进步。

  三、 说学法

  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要多读课文,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对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质疑,与同学探讨,或与教师交流请教。教师再采用指导,点拨的方式,对文中的问题教师提出疑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只把获得答案的途径点拨引导出来,促进学生思考,从中悟出课文思想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用以教师的经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要做到简单、明确,及时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作者及文本简介:

  对作者几文本作简单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积累。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难字词

  步骤: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用笔画出难读难写的字词,注音,教师进行指导点拨。这样做,能帮助学生积累必要的文言词语。

  3、诵读课文,掌握诵读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把握诵读的方法,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点评、指导。着重于短文中的骈句和排比句的诵读方法的指导和点评。

  4、研究课文,解决问题

  步骤:先给学生3分钟自由小声读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讨论。

  然后分步解决以下问题:

  (1) 课文开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作用是什么?

  (2) 作者如此爱莲,莲花的可爱之出表现在哪里?试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些

  语句表达了莲花什么样的特点?

  (3) “说”这种文体偏重于议论,那么文章第二段议论了些什么呢?找出议论

  莲花的句子。

  (4) 文中除了写莲花,还写到了什么花?是如何写的?

  (5) 作者写莲,为什么又写菊和牡丹?

  (6) “噫”是个感叹词,作者在感叹什么呢?

  (7) 课文前面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

  ——牡丹”的顺序写?作者菊牡丹莲各是什么态度?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莲花的美、品质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怀和写作的背景,并简单介绍托物言志的写法。

  5、 总结

  对这节课进行简单的总结,并引导学生对君子的思考,并延伸至自我道德修养的思考。然后,做一课外练笔,把思考所得写出。最后再一次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板书设计

  此板书根据直观性原则,简洁明白,能体现了文章的主要脉络,学生能从中抓住要点和精髓,深入理解全文,把握人物思想感情。

  爱莲说

  周敦颐

  陶渊明——菊——————————————隐逸者,鲜有闻

  生长环境——不同流合污

  予——莲: —君子者,何人?

  体态香气 ——正直通达

  风度气质——端庄严肃

  世人——牡丹——————————————富贵者,众矣

说课稿 篇5

  教材:高中美术(必修)中国工艺美术欣赏(第四讲)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织绣 玉器 漆器》。

  一、说教材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种类中的织绣、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以及历史成就和主要工艺特点。

  2、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欣赏织绣品、漆器、玉器的审美能力和初步区别几种织绣工艺特点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广泛感受、认识,初步理解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价值内涵,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工艺美术,激励其发奋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讲清丝织物的基本编织结构、工艺流程,使学生理解其织造工艺的精湛之处,以加深体会织绣品美之所在。

  二、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flash软件制作美术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录相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是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追溯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工艺美术几乎与人类文明的步伐同始同进。美,伴随着人类进步,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当我们的祖先在距今7000多年前,在开始烧制陶器的同时,也开始发明利用植物纤维和蚕的丝织成布帛,以遮体避寒,使人类摆脱了挂树叶、披兽皮的蒙昧,从而使人类向文明大大地跨进一步。当人们学会织造时,对美的追求也便自然地融入其中,于是在漫长的织造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我国引以为豪的工艺美术品种——织绣(板书)。

  三、新课内容

  (一)织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的国家。根据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知道种桑、养蚕、织帛。中国古代织绣品的辉煌成就,还体现在它精湛的工艺技术方面,这是与当时高度发达的织绣工艺技术分不开的。

  代表作品:

  1、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浅褐色菱形纹罗地信期绣》(课件展示)

  2、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的《联珠鹿纹锦》(课件展示)

  3、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刺绣《蟠龙飞凤纹浅黄绢面衾》(课件展示)

  (二)玉器

  玉是优质的石料,质地洁美莹润,种类颇多。有质地坚硬的黄玉、碧玉等,色彩鲜艳的珊瑚、松石、玛瑙等,晶莹明洁的水晶等,宝光闪烁的红蓝宝石等。

  琢玉为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即已有之,至商代已趋成熟。玉器是从玉工具发展而来,用作礼器、仪仗用具、生活用具和装饰陈设等。

  代表作品:1、《玉云形杯》(课件展示)

  (三)漆器

  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又一杰出的种类。我国漆器使用的是天然漆,即取漆树汁经加工而得,然后通过各种工艺手段,即雕刻、彩绘、镶嵌制成各种精美的器具。它比青铜器、陶器轻便耐用,又有耐酸碱腐蚀的特性,便于彩绘装饰等优点,所以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代表作品:1、《彩绘兽首凤形漆勺》战国时期(课件展示)

  2、《张成造剔犀盒》元代(课件展示)

  四、播放一段“织绣 玉器 漆器”的综合题材录像。提升学生对传统工艺的了解。

  五、课堂小结: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浩繁,成就卓著,并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人类的社会进步作出过举世公认的贡献。在我们举国上下团结奋斗,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更应继承发扬这一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六、复习题:刺绣和缂丝有什么区别?罗和锦有什么其别?

  思考题:何谓剔犀?简述其工艺过程。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童趣》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叙述的是作者沈复对自己小时候所见到的平常景象、事物进行联想想象,使景象变得美丽奇特,从儿获得一种物外之趣。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朗读时做到读者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人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语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七年级的学生又刚接触文言文,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把朗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朗读训练。

  二、说教学目标

  《童趣》是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语文学习中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虽说全文只有二百多字,可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是有相当的难度,依据这一学情,我拟用两课时来完成课文的教学内容,并根据课程目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和谐统一的要求,设置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和语汇。

  2、借助工具书,疏通并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3、感受作者纯净的童心和纯粹的心灵,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其中第一个教学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三个教学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文言语感培养的关键在于朗读。为此,我主要采用朗读法,通过“读准字音——读懂内容——读出情趣”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学法

  教学、教学,教师的教就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在宏观方面,我主要指导学生应通过朗读、翻译、积累和运用来学习文言文,在微观方面,我侧重指导学生在翻译文言文词的过程中总结方法(如增添法、替换法、保留法等),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四、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阅读期待,我特地准备了一个教学实物——海螺,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请学生仔细观察海螺的形状、棱角以及上面的一些线条,看完之后请学生说说他们像什么?由此导入课文。这样便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体会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生活的无限乐趣。

  2、介绍作者

  导入课文之后,我便请学生根据课文注释介绍作者,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作者生平的主要方面(生辰字号、所处的时代、文学地位以及代表作品等)进行识记。

  3、朗读感知

  我们知道,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其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的学习侧重于朗读,为此,我主要采用师生竞赛朗读法落实课文的字音,在朗读的形式上,我力求做到个别读与集体读、小组读与全班读相结合。

  4、翻译理解

  在把握字音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翻译理解。第一步是翻译,在课文翻译这一教学环节当中,我先引导学生落实文言字词,并结合翻译方法,如增添法、替换法、保留法等,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词语手册》中的字词解释翻译全文。学生翻译完毕后,我先请学生自主质疑自己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全体师生一起合作解答疑难,接着再请学生翻译全文,这样便使学生能够大致地了解课文内容;第二步是理解,在完成课文翻译之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作者小时侯的三件趣事,并针对这一些趣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当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还是注重朗读,在读中翻译,在读中理解。

  5、体会情趣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翻译理解之后,再加上反复的朗读,学生已经对课文相当熟悉了,都知道小时候的作者沈复是一个非常有情趣的人,为了更加深入的挖掘课文的教学资源,我还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完课文之后,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思考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由此对作者这种情趣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有情趣的朗读背诵课文,便水到渠成了。

  五、说

  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

  1、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着重是围绕课题“童趣”来展开的,主要是一个圆的图画,圆的中间板书课题,圆的四周板书教学过程,以突出形象性、趣味性。

  2、作业设计

  根据课文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情,我设计的课外作业有两个:一个是背诵课文,一个是以“我的童年趣事”为主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13好学的爸爸,这节课安排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课文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向同学们展示爸爸好学的特点。目的是想通过朗读悟出爸爸的好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 设计思路

  由于这节课是我课题研究中的一次尝试,所以在设计教案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怎样把光盘融入到我的教学中去,使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怎样让学生乐意接受这种方式的教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是这样做的:

  (一)复习导入中引入光盘中的人物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让光盘和句子卡片更好地发挥作用。

  1、充分利用句子卡片加强朗读指导。

  在教学中我把一些重要的句子出示出来,(如第一自然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尤其是比赛朗读、分角色朗读的介入,不仅加深学生对句子的体会还调动了学生学习下文的欲望。

  2、 充分发挥光盘的解说功能。

  在教学中有些地方,如“充电、业余 ……”等,,我就采用老师不讲解直接播放光盘的形式,给学生一点新鲜的感觉,让学生在好奇中获得知识,同时也解除了上课的疲劳。

  (三)使学生获得一次成为一个高手的感性体验。

  在教学中我充分地创设对话情境,如“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高手,怎样才能成为高手呢,你学了本课后有什么想法呀。”让学生有机会获得成为一个高手的感性体验,加强成才教育。

说课稿 篇8

  使用教材:《梁祝》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音乐,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一)本课教学内容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学法、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这节课主要运用以下学法: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地欣赏《梁祝》化蝶部分。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

  运用录音机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本人的教学思路为:组织教学----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1、让学生先欣赏感受、聆听《梁祝》片段《化蝶》

  2、教师介绍并板书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

  3、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

  4、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 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深切同情。

  5、课堂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化蝶》。

  附板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9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奏鸣曲

  (6)名词解释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调演出的大型乐曲。

【【精华】说课稿8篇】相关文章:

1.【精华】说课稿汇编9篇

2.【精华】说课稿4篇

3.【精华】说课稿四篇

4.【精华】生物说课稿3篇

5.【精华】说课稿合集7篇

6.【精华】说课稿3篇

7.【精华】说课稿汇编8篇

8.【精华】说课稿九篇

9.【精华】美术说课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