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22 09:54:2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3、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养儿童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文章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出自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进度安排(见附表)

周次课时内容
1-24走进科学
3-43身边的动植物
4-65土壤
7-1110奇妙的水
12-147空气
14-176各种各样的材料
17-183我学习了观察
19复习、考试

  六、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做到评价全面化。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优秀表现记录,任务完成情况等。

  评价时机:评价要做到全程化。它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做到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评价主体: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八、个人业务学习

  a)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b)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c)积极听课并做好记录

  d)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

  九、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本学期科学活动安排如下

  第四周能源的节约

  通过节能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现今能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节约能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平时生活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因此.节能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节能的迫切性。

  1、调查

  2、交流、讨论、总结

  3、宣传活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和“热”四个单元组成。四个单元分别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发展为线索,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兼顾四个领域的年段安排,着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生物个体基本特征进行过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绿豆切入,再扩展到其他植物、动物以及非生物因素,让学生经历从个体研究到发现联系、再到形成系统意识的学习过程。本单元明确提出“对比实验需要控制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为变量控制实验打下基础。本单元共7课,从研究植物对环境的生存需求开始,接着研究动物对环境的生存需求,最后探索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初步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的认识逐渐加深,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初步建立“大自然”观。“船的研究”单元的学习,与上一版的“浮力”单元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强调“浮力”概念,也不再具体研究浮力、重力与物体沉浮的关系,而是以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发展演变为内容,引导学生在认识、设计、制作船的实践活动中,初步感知浮力,体验生产生活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单元以船的演化史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造船技术经历了材料、结构、动力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开展设计与制作船的动手实践活动,深入体验人类为了提升船只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对造船材料、内外部构造、动力装置等进行的不断改进和发明。本单元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技术与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优化工程模型中发展动手能力,体会技术与工程的思维特点。

  环境问题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内容。“环境与我们”单元的学习,先从宏观方面入手,介绍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珍贵而独特的生存条件,以及地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问题的欲望。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研究学生经常接触的水资源问题和垃圾处理问题、合理利用能源问题、资源再生问题等,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最后以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由学生分组讨论并模拟答辩现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对几个环境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热是一种能量形式,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热”单元的学习,从观察水温的变化开始,对热现象进行观察。然后观察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材料的导热性能等一系列的`活动。建构热与物体变化的关系,从而了解热作为能量的一种形式,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探究,可以促进学生提升探究能力和探究兴趣。在研究热传递的方式后,利用热传递的性质来创造性地制作保温杯,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建构这些主要概念。本册四个单元的设计,充分考虑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精心设计探究实践的主题,通过学生实践,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关科学概念。同时注重对比实验在不同年段的进阶安排,四个单元的设计与编排在实验方法上有新的安排,在技术与工程实践上有了比较明确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7.由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已有种植经验,从种子的萌发条件、生长环境需求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基于已有的知识,对种子萌发条件、生长环境需求等角度提出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对比实验探究计划。

  4.有控制变量的意识,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蚯蚓的生长环境。

  5.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

  6.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7.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研究报告。

  8.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对研究动物和植物与其生存环境所需条件以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基于观察与调查等实践活动所得信息为依据做出严谨的判断,但不急于下结论。

  3.在科学研讨活动中,能基于集体论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从而完善自己的认识。

  4.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调整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集体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人类、动植物、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2.在科学实践研究中,发现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与同区域内其他生物、非生物都3.有密切联系,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4.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从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保护环境就可以保护其他生物。

  四、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是学生思想的过度时期,这时的学生比较敏感、自我,为此,本学期,我计划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因此,我们依据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一门与各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它课程具有互补性。

  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鉴于以上认识,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即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和智力的发展,更关注他们情感的体验、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2、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

  四、活动重难点:

  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

  五、教学措施

  管理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刚刚起步,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因此,我想在观念更新为先导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好课程,研究课程,不断提高课程的实效和质量。

  首先,统筹规划,制订出学校、年级、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整体实施计划。我们依据地方特色与时令、季节特点,让学生紧紧围绕校级研究课题——学生“自我”主题的开发,让学生去设计一系列研究自己、研究同伴的问题,作为“短线”活动随时穿插于其中。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会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我们会不断适时进行补充和调整。

  其次,加强向社会、家长的宣传。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有关计划及安排。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的评价必须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强调评价的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是学生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至第四周第一单元多彩的季节

  1、走进季节

  2、季节与农业

  3、四季欢趣

  第五至第八周第二单元电话家族

  1、日新月异的电话

  2、电话魅力大

  3、学会打电话

  第九至第十二周第三单元可敬的劳动者

  1、辛劳的家人

  2、职业面面观

  3、行行有贡献

  第十三至十六周第四单元维护我们的权利

  1、法律:权利的保障

  2、我们的权利

  3、维权行动

  第十七周至二十周复习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物理现象的研究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

  5、通过各单元的学习,掌握各单元的知识。

  6、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五、基本措施

  针对该科和本年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主,使学生养成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6)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7)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

  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1——————5周 沉和浮

  6——————10周 热

  11—————12周 复习、期中考试

  13—————16周 时间的测量

  17—————19周 地球的运动

  20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6、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7、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8、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为指导,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l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l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l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l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l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l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l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l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六个单元,分别是“巧妙的用力”、“生命的延续”、“生物的进化”、“地表缓慢变化”、“矿产资源”、“工具与技术”。

  五、基本措施:

  l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l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l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l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l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l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l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l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l搜集信息l现场考察l自然状态下的观察l科学幻想

  l情境模拟l科学小制作l讨论辩论l科学游戏l科学欣赏l社区科学活动l家庭科技活动l角色扮演

  七、主要教学方法:

  l探究法l演示法l参观法

  l谈话法l辩论法l实验法

  八、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八课时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八课时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八课时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八课时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八课时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四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个学期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五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特别高,科学基础也比较薄弱,但是他们对科学课还是有很浓厚的兴趣的,而且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乐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有些同学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学期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由于本学期探究的多是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规律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学生还将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总之,新的内容,将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本册学习内容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教学约需10课时。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3)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具体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5、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6、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7、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8、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五、教学设计进度表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2 0229-0304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3

  3 0307-0311 4、造一艘小船;5、浮力机动1课时3

  4 0314-0318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3

  5 0321-0325单元复习2课时;1、热起来了;2、给冷水加热;3

  6 0328-0401 3、液体的热胀冷缩;4、空气的热胀冷缩;机动1课时3

  7 0404-0408 5、金属热胀冷缩吗;6、热是怎样传递的;7、传热比赛;3

  8 0411-0415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单元复习1课时;1、时间在流逝3

  9 0418-0422 2、太阳钟;3、用水测量时间;4、我的水钟3

  10 0425-0429 5、机械摆钟;6、摆的研究;机动一节课3

  11 0502-0506五一休假;7、做一个钟摆;3

  12 0509-0513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单元复习2课时3

  13 0516-0520 1、昼夜交替现象;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机动1课时3

  14 0523-0527 3、证明地球在自转;4、谁先迎来黎明;机动1课时3

  15 0530-0603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6、地球在公转吗;机动1课时3

  16 0606-0610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机动1课时3

  17 0613-0617单元复习2课时;总复习1课时3

  18 0620-0624总复习3课时3

  19 0627-0630考试3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 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 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 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二)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第四单元:第一、二课,从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时差,北京、纽约昼和夜刚好相反这些现象开始,通过研究得出这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在自转造成的。第三、四、五课,从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研究得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第六课,从北京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这个问题,引出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活动中,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第七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解释前面提出的各地存在时差,黎明有先有后,新年钟声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的问题。第八课,继续研究有关地球自转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各地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个基础上,介绍极地有半年的时间白天很长,甚至有极昼的现象。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和倾斜度不变,很自然地为下面四季的成因作了铺垫。第九课和前面几课的思路刚好相反,是用前课得出的“地球倾斜转动”这个结论去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内容较难,不作为重点,而且教师要加强实验指导。最后一课“昼夜、四季与动植物”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因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四季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得到的光和热都发生变化,不同地方同一时间得到的光和热也不同。这使地球上产生了多样的环境、气候和多样的生物,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有节律地生长和生息。

  五、基本措施: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 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 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 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 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14课时

  第二单元 12课时

  第三单元 14课时

  第四单元 15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9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本学期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二、本学期教学的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2.落实实验材料,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7.收集和整合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情分析及教材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平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总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五、教研课安排和评价工作安排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互评、学员自评及组间评价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学习有关安全教育、师德培训、德育教育、“五环节”教学模式推进、展示,教师业务培训,白板培训、教研组业务培训等内容,采用集体讲授、教研组培训、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进度安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1

  一、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分5单元19课,第一单元是生命的.奥秘,有1个实验。第二单元是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介绍了地球的形状表面内部及相关知识,有3个实验(实验6、7、9)。第三单元变化的能量,有4个实验实验10至13。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有2个实验,实验14、15。第五单元科技与未来,有1个实验实验17。

  三、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四、主要实验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五、实验进度表(见学校进度表)

单元



课次



实验名称



周次



节次



1



3



观察不同生物体的细胞



2



24



2



6



研究火山和地震



4



42



7



研究矿物



5



24



9



做卵石



6



24



3



10



摆的秘密



6



42



11



钻木取火



7



24



12



通电的线圈



7



42



13



无处不在的能量



8



24



4



14



太阳家族



18



24



15



研究四季变化



19



42



5



17



生物的启示



20



24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2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四、教学进度表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课时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课时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课时

  4、造一艘小船;1课时

  5、浮力1课时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课时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课时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单元复习概念梳理1课时

  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液体的热胀冷缩;

  4、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热是怎样传递的

  7、传热比赛;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各1课时)

  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

  2、太阳钟;

  3、用水测量时间

  4、我的水钟;

  5、机械摆钟

  6、摆的研究;

  7、做一个钟摆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各1课时)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证明地球在自转;

  4、谁先迎来黎明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各1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3

  一、辅导思想:

  以培育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活跃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求为主的学习活动,培育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开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了解,使他们学会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剖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求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讨影响沉浮的变量,最终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2)第二单元时刻的丈量:学生制造计时东西并进行观测和丈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开展史,及对“时刻”的知道开展过程。知道计时东西的工作原理,感触计时东西的开展对人类生活和开展的影响。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改变”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改变过程中发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求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求过程,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证明。

  三、学生情况剖析:

  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发生了浓厚的爱好,对科学本质有必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适当的培育,已经具有了开始的探求才能,他们对周围世界发生了激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愿望,乐于着手,长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爱好,科学素养开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忧虑感,跟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添加,学习情绪不够仔细,加上对科学学科的知道缺乏,以为本学科不重要,小看,造成科学素养开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方针:

  1、本册教科书规划了许多探求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求才能的培育是很有协助的,教师要开展学生辨认和控制变量的才能,继续学习运用比照试验进行探求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载试验现象,进行剖析收拾,转化为依据,用科学探求活动协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将由形象思想向抽象思想开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想,依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想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现实动身,协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开展学生的科学探求才能。

  3、对情感、情绪、价值观的培育,应该基于对依据认识的培育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觅依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经过理性的考虑和斗胆的质疑,来开展学生的情感情绪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主意,特别是一些概念了解过程中出现的主意。

  2、辅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试验。(控制变量试验要加以辅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试验的过程中做好记载。

  4、引导学生用精确、恰当的词语描绘观察到的现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试验成果进行收拾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安排辅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与各类有关比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表(略)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4

  班级教师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的学生科学兴趣十分浓厚,初步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并且同学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学生的科学知识很局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教材理念

  本册教材为新版苏教版教材,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由《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微小的生命体》《发霉与防霉》《微生物的“功”与“过”》四课组成,采用先总后分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总”,介绍细胞及其作用。第二个层次为“分”,指导学生认识微生物,它由本单元的第二到第四课组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为总—分—总。第二单元《仿生》,由《生物的启示》《蛋壳与薄壳结构》《海豚与声呐》《我们来仿生》四课组成,这四课之间是总—分—总的逻辑关系。第一课是“总”,向学生介绍仿生的概念;第二、三课是“分”,从具体案例探究中体会仿生的方法和价值;第四课是“总”,为学生创建仿生设计的平台。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由四个次级主题组成:《昼夜交替》《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昼夜对动物的影响》《四季循环》。本单元四课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所产生的现象。本单元第一课与第二、第三课是总分关系,前三课与第四课是并列关系。

  第四单元《简单机械》,本单元围绕简单机械展开,选取了生活中比较常见且应用广泛的四种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斜面为次级主题,设置了《撬重物的窍门》《拧螺丝的学问》《升旗的方法》《斜坡的.启示》四课。从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特征来看,轮轴、滑轮属于杠杆类机械,其本质为杠杆的变形,可将这四种简单机械划分为两组,即杠杆、轮轴、滑轮为一组,斜面为一组。因此,本单元的四课也可分为并列的两个部分,其中,《撬重物的窍门》《拧螺丝的学问》《升旗的方法》为第一部分,《斜坡的启示》为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

  能通过找出观察对象的共同点,说出细胞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将实作和阅读结合起来,知道微生物的广泛存在以及它们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形状。在探究活动中了解物品发霉的条件和怎样防霉的知识,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自制酸奶的活动及反思,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微生物的益处与害处。通过案例分析仿生现象,了解仿生的含义,认识常见的仿生制品。能借助阅读、讨论、探究、游戏等多种方式,解释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式的特点。

  知道很多发明的原型来自自然界,对仿生设计产生兴趣。能通过模拟实验掌握昼夜交替和四季循环产生的原因。能通过阅读了解古人和现代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相关解释及带来的影响。知道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四季循环对人们生产生活、动植物、天气等多方面的影响。描述生活中昼夜交替和四季循环带来的影响。认识常见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结构特征。通过探究实验,了解不同的简单机械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能够辨别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会使用一些简单机械。在组装、制作简单机械的过程中,感受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措施

  1、建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4、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进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6、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并运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7、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单元课题课时备注

  1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1机动1课时

  1 2、微小的生命体1

  2 3、发霉与防霉1

  2 4、微生物的“功”与“过” 1

  3单元复习与测试1

  4第二单元仿生5、生物的启示1机动1课时

  4 6、蛋壳与薄壳结构1

  5 7、海豚与声呐1

  5 8、我们来仿生1

  6单元复习与测试1

  7阶段复习阶段复习2

  8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9、昼夜交替1机动1课时

  8 10、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

  9 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

  9 12、四季循环1

  10单元复习与测试1

  11第四单元简单机械13、撬重物的窍门1机动1课时

  11 14、拧螺丝的学问1

  12 15、升旗的方法1

  12 16、斜坡的启示1

  13单元复习与测试1

  14-16 STEM学习立体小菜园6

  17-18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4

  19-20总复习总复习4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3、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4、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5、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6、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7、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8、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9、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10、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1、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

  12、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3、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4、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5、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6、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7、尊重证据。

  18、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9、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20、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养儿童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四、学生情况分析

  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三年级一期的学生初涉科学课程,所以将教学定位在扶和引。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科学课堂主要将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结论,更要重视研究科学的过程,从过程中悟出科学的真谛,通过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

  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能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科学欣赏、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交流会、调查、竞赛、角色扮演、科学幻想、搜集信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充实教学过程。

  研究措施:

  a)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b)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思路

  c)贯彻理论与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d)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个人业务学习

  a)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b)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c)积极听课并做好记录

  d)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5-18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5-15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4-04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集合】06-09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通用】06-09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5-27

(经典)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06-10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精选】05-29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大全(15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