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0-11-23 15:30:1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教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七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学教学计划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学教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七篇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1

,它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笔者也深刻的认识到小学高段数学练习设计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谈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体现趣味性原则

  好玩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高段学生也是如此。无论是小学低段还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心理特点都是自主、好奇,充满了求知欲。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他们来说,枯燥的计算类题目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这也提示教师在进行数学练习设计中,要能提高练习的质量,就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因此,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还要注重在“趣”上下足工夫,充分发挥练习在学生数学兴趣激发上应当具备的独特作用。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小学高段数学练习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的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引导学生快乐自主的进行练习,使之变“苦学”为“乐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爱游戏的特点,运用切苹果、分苹果、抢苹果等游戏或竞赛的方式给学生设计练习题,这样一来,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不但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使学生的练习变得更轻松有趣,而且还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利于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生活性原则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知识源于生活也将服务于生活,特别是小学数学,更多的是建立在学生生活基础上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要能保证数学练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还得从生活化的练习设计做起。因此,在小学高段数学练习设计过程中,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充分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实践性练习,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在练习中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千克和克的认识”后,教师可以设计练习,让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这样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层次性原则

  现阶段的小学生,受先天原因或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之间无论思维、智力等某一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尊重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练习设计也是相同的道理。因此,在小学高段数学练习设计过程中,教师在充分突出趣味性、生活性原则的同时,还应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进行练习设计时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我要学习,我要思考”的积极需求中能“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此,在进行练习设计时,教师要如实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学生设计练习,逐步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深入的练习,逐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四、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突出目的性原则

  练习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它包括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家庭作业和检测作业等。通过练习,可以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发现学生不够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及时得到弥补,这也是练习的根本目的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小学高段数学练习设计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了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训练和提高,我们的练习设计就应跳出传统的教学束缚,充分的结合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合理设计各种各样的练习,有针对性、层次性、主体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使学生的练习真正意义上的落在实处,有效促使学生不断发展。

  总结:小学高段数学练习设计,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立足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创新,结合教学实际科学设计练习,才能促进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更好发展。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2

  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教学的各项工作。深化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师资,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优化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抓核心、求突破;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工作要点:

  1、多种举措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2、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抓好校本研究。

  5、依托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具体措施:

  一、细化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

  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突出“五个环节”,加强“三个研究”,严把“一个关口”。

  “五个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各环节要点:

  备课: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加强教研组的合作交流,在共享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教学设计,从教材处理、教学策略、拓展练习、课后反思四个方面对教学方案进行原创而富有个性的设计,突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优势。

  上课:课堂教学实践以打造有效课堂为方向。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信息反馈、教学行为规范、互动评价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对授课教师的基本功及课堂驾驭能力进行全方位点评,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作业:进一步规范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制定《和平小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加强作业质量监控。要求教师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认真,作业批改坚决做到“五有”,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有批改记录和必要的评语,切实提高反馈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教导处采取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每月至少全面检查各班级检查作业一次,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辅导:各班级针对实际情况,本着“让后进生基础过关,让优等生有所提高”的目标,针对班级学困生问题多管齐下,积极构筑教师、同学、家长全方位帮扶体系。采取教师引导、同学帮扶、家长交流、表扬奖励等方式切实加强学困生的辅导,扎实有效地开展培优补差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测试:

  (1)加强质量监控,做到规范操作,认真分析反馈,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缩小年级和班级之间的差距,使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2)单项抽测、期中考试由教导处组织命题,跨年级流水批阅,做好学科质量分析。

  加强“三个研究”即加强教师备课与教案编写实效性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加强科学布置作业与减负增效的研究。把三个研究内容与课题研究有机整合。

  严把“一个关口”,即:严把教学常规检查关,进一步建立健全常规检查制度,做到严格检查、认真记载、及时反馈。

  采取措施:

  1、制定并落实巡课、随机听课制度。

  巡课主要由校级班子和教学主任落实。校级班子不定时巡课,教学主任每天至少巡课两次,主要检查教师是否在上课铃响到达上课地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规范;课堂教学组织是否有序等现象。巡课人员认真做好巡课记录,教学校长及时总结反馈。

  随机听课由学校教导处落实,每周教学校长和教学主任随机听课不少于5节,采用推门听课与适当提前告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检查性随机听课、指导性随机听课,掌握学校常态下教学的亮点和不足,从中找出带有共性的现象和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

  2、注重教师“四本”检查,把具体要求转化为教师日常行为。

  学校每月集中利用最后一周的时间,分别对教师的教案(保持一周余案)、教学随笔(每月不少于3篇)、听课笔记(每月不少月4节)、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评价与交流;同时,在一月之中不定时对以上四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年级的抽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杜绝教师平时不按时完成”四本“,学期末突击补的现象,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落到实处。

  “四本”检查负责人:

  教师教案:高x数学、语文教案张x科任学科教案

  教学随笔:张x

  听课笔记:谭x

  学生作业:孙x、喻x

  二、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建立“学习型”工作室。

  工作室的目标:

  1、打造学习型团队,以工作室为平台实现骨干教师自主发展和专业发展层次的持续提升。

  2、加快“青蓝工程”的实施和推进,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发挥骨干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3、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措施:

  1、完善工作室的职责、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考核细则,增强工作室成员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意识。使工作室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建立工作室成员“成长档案袋”。

  3、加强骨干教师自修自练,通过多读书、勤反思、多练笔等形式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4、坚持业务提升与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紧密结合的原则,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网站建设为主要载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工作室具体工作由张立华主持,制定工作室各月工作计划,并带领工作室成员按计划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平时教学情况,采取不定年级、不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学科单项抽测。

  具体内容:口算、计算、概念、应用题、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作文、英语单词等。

  2、认真组织好每次学校性的各项测试,教导处组织出题、考试、阅卷。各班级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分析问题,进一步落实改进措施

  3、狠抓六年级教学质量。认真分析六年级学科和学生的现状,引导相关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及时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支持。努力提高班级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力争各项指标比上学年有大幅增加。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3

  活动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食品安全消费的常识。

  2、知道保健食品和药品的不同,以及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学生谈食品安全消费常识

  1.四人小组讨论:你知道哪些关于食品安全消费方面的知识?

  2.推荐一人进行发言,师相机点评。

  3.给优胜队颁发小礼品 。

  二、班主任补充食品安全消费常识

  1、正确选择食品的购买场所。最好到具有经营资格、信誉好的商场或连锁店去购买。

  2、注意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按照国家规定,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3、注意选购已获得国家认证的并标注有绿色食品、“QS”(食品安全认证)等标志的食品。国家针对绿色食品实行绿色食品使用标志,从20xx年4月1日起,对米、面、食用油、酱油、醋五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要求此五类食品必须通过“QS”认证,并在外包装上加贴“QS”标志及准入证号,才能上市销售。

  4、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尤其是食品,不仅要查看有效期,更应认真查看是否临近失效日期。

  5、购买散装食品,除了要选择标签标注齐全、规范,保质期、生产日期标注真实外,更应注意查看是否有改动迹象。

  6、注意食品的色泽。不要过份追求食品的外观过于鲜艳、好看,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环节越多,添加的成分越多,越容易带来污染。

  7、注意保健食品的适用范围。做到科学食用,不要盲目跟风,作为保健食品只适用于特定人群,有调解身体机能的作用。因此在选购保健食品时一定要仔细看使用说明书,看有无禁忌,同时还应注意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把保健食品当做药品来服用,以免影响及时正常就医。

  8、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擦亮双眼,,做到理智消费,科学选购。在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索要保存购物凭证,出现问题后以便投诉举证,如发现购买到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到各地消费者协会投诉,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学生谈收获,读读食品卫生安全童谣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饮料、冷饮要节制,损害牙齿的健康

  四、班主任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知道了不少关于食品安全消费的常识,那么在此之后,请同学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做起来,做一个有知识的健康人!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强市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市教研室教研工作精神的指导下,以深化课堂改革为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提升我校教研品位,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而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课程改革稳步、高效的推进;学校教研管理具有科学性、校本性和可操作性;教研常规工作有序有效;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工作重点

  1、切实加强教师自身研修,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2、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将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学习、研究以及新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后的反思、研讨作为校本研训的重点来抓,从而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实验课题研究的实施管理,做好语文、数学结题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的先导作用。

  4、组织教师组织各级教学比武、学科竞赛和论文撰写活动,促进教师业务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5、改革评价制度要求,建立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提高,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6、坚持不懈地开展教研检查、督导、总结评优工作。

  7、组织六年级组教师迎接毕业考试。

  四、具体措施

  1、塑造行风形象,强化服务意识。育人德为先。

  本期我们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们理解和遵循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从业准则,使教师们能以高尚的师德修养、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

  2、抓实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让教师走上名师成才之路。名校靠名师支撑,名师靠学校培训。由此看来学校实现教、研、训一体化是何等的重要,为了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本期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课改培训活动,如,请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让老师外出学习返校校后再进行汇报,可采用讲座、上汇报课等形式。

  ②我们要分析研究目前本学科课堂教学的现状,多渠道引导教师以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学术沙龙、课堂观摩、主题研讨、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分析与评价中去诠释课改理念,真正实现理念与行为的有效转化。

  认真组织校内随堂听课、示范课、外出观摩课、比武课等活动,把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对高师课堂的点评与教师个人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有机结合起来,在观摩、比较、分析、反思中实现理念与行为的有效转化。

  ③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用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感染、熏陶教师。

  ④加强对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加大实施新课程的宣传力度。具体做法是:

  a、集体备课每4周不少于1次,每次活动都要做到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人员,每次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钻研教材,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教案,作中心发言,然后组内成员交流意见,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头上课,再课后集中反思。通过集体研讨,可形成一个集体教案,也可以形成几个充满个性的教案;

  b、切实继续抓好“一课例三研讨二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个人、集体备课组、教科室的作用。“一课例三研讨二反思”方法有二:

  一是“一课例多人上”,即集体备课——第一人上课——反思、研修——第二人上课——又反思、研修——第三人上课,直至满意为止,从中探讨出一种最佳的教学模式在全校推介,真正达到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是“一课例一人上”,教导处、教科室组织全校教师对某一课例进行反复研讨、修改、汇聚集体智慧,从而打造出我校的“精品课”、“样板课”,这样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反复观看上课,亲自参与反复评课、研修,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研究群体化,把教师引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来,让每位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员”转化。

  c、着实抓好课题实验,以课题研究带动课改。请实验老师在课题负责人的指导下本期做好后期的结题工作,写出可行性强,实用价值高的结题总结报告,争取获奖。

  3、加强教研常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①听课:可采取互听互评方式。学校举行教研课、示范课、比武课每个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并作好听、评课记录。每期每个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人员不少于20节。

  ②上课:严禁教师上课无准备、无教案,克服课堂教学随意性。避免教学上出现原则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课堂教学要求目标明确,训练题密度适中,并分层次进行,不拖堂。提倡教师做到课前温习教案,课中调整,课后反思,平时要有一周以上的贮备课。我们将随时抽查,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继续抓好语、数中考、期考的命题及试卷分析工作,尤其是六年级的迎考工作。我们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弥补教学不足。教研组长每月认真及时地组织教师开展质量研讨会,

  ④督促各教研组开展好组内研讨课、以及学科活动。

  4、强调音乐、美术、体育和科学等学科的特色教育,继续组建各种兴趣小组。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实验室是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只有对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才能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达80%,引导学生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学校校长直接管理,实验室设管理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各任教科学的教师都是学校的实验室管理员。

  2.确定实验室管理员任务和目标:

  (1)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实验效果。

  (2)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3)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4)实验管理员要做好实验室的资料归档工作,力求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3.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对照配备标准对科学仪器进行查漏补缺。

  (2)做好材料(实验器材)的发放和收回工作,填写发放、收回、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3)实验室全部物资的管理方面,要努力做到仪器存放系列化,仪器保存科学化,实验仪器做到分类存放,贴有标签。

  (4)加强安全措施,危险药品妥善保管,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配齐消防器材。

  (5)实验室建有相应的仪器设备账册,仪器使用、借还登记情况记录。

  开展实验教学是贯彻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6

  (一)、打造德育工作特色。

  1、在学校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让德育渗透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走廊,让每一个角落都在闪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处走廊都能育人。

  2、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积极把学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等纳入教育的日常教育体系,寓德育于日常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放大德育工作的品牌。

  (二)、实施依法治校,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1、认真贯彻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学生学杂费的规定,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校务公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教育质量,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活动及作息时间。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3、巩固创造平安校园的成果。一丝不苟地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和体育卫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与中巴车接送师生的管理工作,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三)、加强学习交流,塑造教师形象。

  1、学校将充分安排好每周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依法执教、文明从教、科学施教的意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通过教科室组织的科研理论知识讲座和研讨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科研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在教学中能积极运用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我们将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学术沙龙与课题研究。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同伴合作,学会反思,学会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力争成为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优秀、教研突出、教改先进、有影响力的教师。同时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我们要关注她们的成长,积极实施校内“青蓝工程”,为她们拜师,加快其专业成长的步伐。

  (四)、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大课程管理与改革力度。增强全体教师课程法规意识,对照课程计划,认真上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严格按照市颁布要求安排的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学时,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杜绝挤占、挪用现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工作。学校教导处将结合月考核制度,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各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考核,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做到双基落实优质化、习惯培养经常化、能力训练系统化、潜能挖掘科学化。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竞赛和评比,学校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指导,力争在各科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中取得优良的成绩。努力打造学校的精品课堂、精品课例。

  (五)、突出安全第一,悉心打造平安校园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学校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成长的环境。不断加强后勤优质服务管理力度,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心学习,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放心工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舒心地教书育人。

  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到校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制教育工作,协助学校对不良行为学生进行帮教,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强防病防疫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重视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六)、细化常规管理,确保工作稳步发展

  1、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示范的理念,确立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思想,确立依法管理的思想。努力追求管理以人为本、为师生发展服务的境界。

  2、做好学校的常规管理,抓好学校各部门、条块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与总结工作。注重常态管理,强化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常规管理检查和评价制度。真正使每一位参与者有一种责任,负一份责任。要让我们的常规检查成为一种引领,成为一种激励,成为一种动力。激活起师生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信心。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 篇7

  第一层次:初学阶段

  (一)教学目标:

  培养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喜欢排球运动,初步学习和掌握基本姿势和移动、垫球、发球、传球和扣球等基本技术,享受排球运动的乐趣。发展体能(速度、灵敏、反应、爆发力等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业余生活方式;在练习与比赛中,学会调控情绪、磨炼意志、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基本姿势和移动:站立姿势及滑步、并步、跨步、交叉步、跑步和综合步等基本步伐的移动

  2、垫球:双手正面垫球、侧面垫球、单手垫球、移动垫球及背垫

  3、发球:侧面下手发球、双手正面发球

  4、扣球:原地扣球、正面助跑起跳扣球

  教学重点:垫球、传球

  (三)教学要求:

  通过示范教学,要求学生模仿正确的技术动作,采用各种技术的辅助性练习手段,逐步形成正确的击球动作,初步建立主要动作的基本技术基础,初步掌握基本姿势及移动、垫球和传球技术,本阶段学习不应急于求成,难度要降低,可多进行垫球及传球练习,并以多种形式的练习内容交替进行,以更较好的掌握基本动作。

  第二层次:基础阶段

  (一)教学目标:

  全面学习掌握规范技术动作,基本掌握基本姿势和移动、垫球、发球和传球技术,对各项基本技术建立一个比较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享受打排球的乐趣,发展体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业余生活方式;在练习和比赛中,学会调控情绪、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二) 教学内容:

  1、准备姿势和移动: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一脚在前,两膝微屈,身体中心位于两脚之间,并稍靠近前脚,后脚跟稍提起,上体稍前倾,两臂放松,自然弯曲置于腹前。两眼注视球并兼顾场上各种情况,两脚保持微动状态。

  移动的技术要领:判断及时快反应,抬腿弯腰移重心;移步转换衔接好,身体快移重心稳。

  2、垫球: ①正面双手垫球

  ②侧面垫球

  ③移动垫球及背垫球

  3、发球:

  ①侧面下手发球

  要领:腹前低抛球,转体带摆臂;击球后下部,控制球路线。

  ②正面双手发球

  要领:手托上抛高一米,同时抬臂右旋体;转体收腹带挥臂,弧形鞭甩应加速;全掌击球中下部,手腕推压要积极。

  4、传球:正面双手传球

  教学重点:垫球、发球

  (三)教学要求:

  掌握正确的基本姿势和移动技术、传球技术,较好的掌握垫球和发球技术,对各种基本技术建立清晰、准确的动作表像,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结构的正确性,在不产生错误动作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练习的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的发展合理运用技术能力。

  第三层次:提高阶段

  (一)教学目标:

  本阶段教学是在复习、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主要加强排球比赛战术上的运用,通过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术和战术的能力,使学生懂得排球比赛规则,提高比赛欣赏水平。享受打排球比赛的乐趣,发展体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业余生活方式,在练习和比赛中,学会调控情绪、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基本的站位和轮转

  2、阵容配备:“三三”配备 “五一”配备

  3、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的介绍。

  教学重点:比赛中的基本技、战术配合应用

  (三)教学要求:

  较好的掌握基本技术组合运用的战术方法,通过实战练习和比赛,培养实战能力,初步形成发球、站位、单一击球技术和多项组合运用以及攻底线,攻对方弱点等基本的战术意识。战术练习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因某些战术上的需要而采用不适宜或完全错误的击球动作和方法。通过本阶段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排球比赛的规则,了解各项基本技术的动作规范和排球运动的技术风格,初步具有区别正确与明显错误动作的能力。

  学习成绩的评价:

  包括评价的内容、方法与要求

  (一)评价的内容

  1、 学习排球运动的态度,如是否准时上排球课,在排球课上是否积极活跃,课外是

  否参与排球运动等。

  2、 排球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发球、垫球、传球等。

  3、 体能,包括摸高、折返跑。

  4、 情意表现,如学习排球运动的自信心如何,能否克服排球学习和活动中的各种困难等。

  5、 合作精神,如在参与排球运动的过程中与同伴合作的情况等。

  (二) 评价的方法

  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应遵循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定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定量评价的指标主要有排球运动技能和体能。

  评价的难度主要在于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使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排球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

【【推荐】小学教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七篇】相关文章:

1.【推荐】小学教学教学计划模板汇编七篇

2.有关小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七篇

3.【推荐】小学教学计划集合七篇

4.【推荐】小学教学计划七篇

5.【推荐】教学计划模板汇总七篇

6.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七篇

7.【必备】小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七篇

8.【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总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