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三角形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三角形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到一般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具:三角尺 小棒 直尺 七巧板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观察这张图片,你能从图片里找到三角形吗?
对,在这里。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到过三角形?
指名说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探究
1、同学们,请拿出你的小棒,在桌面上摆出一个三角形。
我们将三根小棒首尾相接,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2、请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不要画的.太小哦。
请你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同学们,我们像刚才一样,将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课件)
齐读一遍,注意要重读红色字体。
3、下面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课件)
认真观察,下面哪一幅图是三角形?为什么?
(第3是三角形,因为只有它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其他都不是。) 说的真好,三条线段必须要首尾相接,才能围成三角形。
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线段的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边之间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请大家在自己刚才画好的三角形上标出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
同桌探究交流,你找出了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
完成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请你到前面来,在老师三角形上标出所有的边、角和顶点。
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孩子你真棒,谢谢你,请回座位。
5、大家请看,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现?哪三个点可以,哪三个点不可以,为什么? 请在答题纸上第2题中画一画,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有小组已经完成了,请你给大家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B.C.D三点不可以画一个三角形,因为这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我们发现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三角形。
6、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你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吗?这是一个人字梁,是建造房屋时房顶的结构,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和底边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请看答题纸上第3题,想一想,量一量,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指名回答。
(量的是中间最高的那条线段,它和底边互相垂直。)
7、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和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底。齐读这句话,注意重读红色字体。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拿出三角尺,让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三角形的边重合,慢慢向顶点移动,移动到顶点时,画出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要画成虚线,标出垂足,写上高和底。(板书)学会了吗?
请大家在自己刚才画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
师巡视,指导画法 。同学们画的高真好,那么大家猜一猜,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每个顶点都可以向对边画一条高,所以三角形有3条高。)
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8、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练习,请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记录下来,注意测量时取整厘米。
指名说,注意说法的规范:第一个三角形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
三、巩固
同学们,下老师想请大家参加一个闯关游戏,看看大家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到底好不好,大家想参加吗?有信心顺利通关吗?
第一关,(课件)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完成答题纸第5题,可以同桌边交流边画。
完成的小组把笔放下身体坐正。
指名板演,评讲。画第三个三角形的高时,你有什么发现?
(画出的高跟三角形的一条边重合了)
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叫直角三角形,我们的三角尺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是),举起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哪个角是直角,组成直角的两条边是它的直角边,如果用它的一条直角边作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高,如果用另一条作底,这条就是三角形的高,那如果用这条边作底呢?两条直角边还可以作三角形的高吗?不可以,这时高需要画出来。
第二关,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完成答题纸
第6题。指名板演。
同学们请看,这些三角形都是底5厘米高3厘米,,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底和高都相等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第三关,请看要求。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
(1)选两块拼一个三角形。请拼好的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用三块拼一个三角形。请拼好的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3)你还能用几块拼一个三角形?到前面展示。(4块、5块、7块) 同学们,闯关成功,你们太棒了!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了会关于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回答。
认识三角形教案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活动分析:
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
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认识三角形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
A钟表店
B食品店
C帽子店
(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复习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本节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义、特征、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我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辨认出锐角、直角、钝角,并通过学生动手摆角,进一步体验角的特征,引出顶点与边,为学生对三角形的意义和三角形的分类等做好知识和思路方面的准备。
通过学生动手摆拼,体现三角形的形成,并通过演示,初步理解三角形意义的`内涵,即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否具有三条线段。
二、是否围成封闭的图形。接着安排练习,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放手给学生探索,有了角的经验,学生不难归纳出三角形的特征,有意识地与角进行对比,深化认识。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我分为三层进行教学,先通过对电线杆、自行车图的观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通过拉四边形、五边形和三角形木框的实验,总结出三角形的特性,即稳定性。再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特性来解释上图实例中用到三角形的道理,加上课后练习实地操作,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源于生活。
认识三角形教案5
教 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2、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学生学习活动
一、画三角形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指名学生说)提问: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学生动手做,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先让学生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方法)小结: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
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小结: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二、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组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4根小棒,任选其中3根围成一个三角形,看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学生围,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全班交流:你选用了哪3根小棒围三角形,结果怎样?
板书:10、5、6行
6、5、4行
10、6、4不行
10、5、4不行
提问:任意选择的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行呢?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三根小棒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认识三角形的高
出示图,要求: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多少厘米吗?
学生量后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高。
出示一个三角形,作一条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学生练习画高,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作三角形的高,就是过一个顶点作底边的垂线,定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高的长度。
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四、巩固提高
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第1题
要求学生以图上的点为三角形的顶点。学生画完后实物投影展示。
第2题
明确题目要求后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理由。
第3题
引导学生用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3边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要求一定要在适当的位置画上直角标志。
第5题
要求学生先思考,再动手剪。全班交流,重点要从“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这一特征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认识三角形教案6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过程,认识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及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结合实例,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45、60、90度的角。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分类和验证三角形的内和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角与三角形的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能够自觉运用角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角和三角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了解平角、周角,系统认识角,教的大小的比较,角的度量和分类,画角;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及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全面认识角和三角形。
教学难点:
画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上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教材的特点是
1.选取现实的物品作为素材,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3.内容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4.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措施:
1.灵活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
2.要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科学组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
4.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构建。
5.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认识三角形教案7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课件)播放:繁忙的工地上,五台挖掘机在紧张的工作着,铲斗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角……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画面上有5台挖掘机。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繁忙,非常辛苦。
生3:铲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4:铲斗臂上的角不一样大。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她已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了!
(课件演示:铲斗臂上形成的各种角)
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从挖掘机工作的生活场境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角,从而来复习角的知识,进一步研究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养成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习惯。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平角、周角
1、 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师: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始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交流)
师:哪组的同学愿意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交流
师:展示你们折的角,并告诉同学们它的名称。(实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贴在黑板上)
(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很容易说出名称。个别学生可能还会说出平角和周角。)
【设计意图】这是一节概念课,所有角的定义都是规定的,如果只是告诉学生这些角的定义,学生有可能记得很牢,但是缺乏必要的体验,肯定没有深刻的印象。这里以操作体验为主让学生在复习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认识平角和周角,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3、分类。
师: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
(小组活动)
师: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示)
生1:我们把直角分为一类,把锐角分为一类,把钝角分为一类。
师:这位同学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见吗?
(个别学生可能会按平角和周角分类,如果说不出,教师再启发、演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作出各种活动角,把剪下来的角贴在黑板上,故意给学生造成一种“视觉混乱”的局面,激发学生探究新知。
4、认识平角。
师: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始,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
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是,因为他仍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认为不是角,因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我也认为不是角,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直线。
生4:我反驳他们的意见,请问两位同学,角是怎样形成的?
生5: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生6:那么请问你看到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了吗?角还可以怎样形成?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板书)
(画平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平角。(示范平角的画法)。
5、认识周角。
师: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游戏
⑴老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始!锐角!直角!钝角!
⑵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始!
师:(老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
生1:我认为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我发现这个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而且是旋转了一周,所以,我认为是角。
生2:我认为不是,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这里只有一条射线,所以不是角。
生3:我补充,因为这两条射线重合了,其实是有两条射线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
(画周角)
师:好,跟着老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认识三角形教案8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延伸活动: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认识三角形教案9
(一)单元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
本单元我们以两个小学生参观建筑工地的所闻所见为素材,引起学生对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的学习。以此为素材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1)三角形在建筑领域中应用的比较广泛。
三角形在建筑业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比如说房顶的大梁,大桥上的拉索,体育馆、飞机场的顶棚支架,铲车、吊车的脚手架等,到处都有三角形。因此,我们选择了建筑工地为素材,应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2)启迪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材设计了两个参观的孩子,将整个单元串在了一起。通过2个孩子的对话,不仅引出对角与三角形认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要像情景图中的小学生一样,树立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的意识。
2、情境串
(二)单元知识分析
(三)单元信息窗解读
(三)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于本单元主要是概念教学,且概念比较多,所以重点也比较多。
?角的度量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之所以确定这三点作为教学重点,一是因为学生是第一次认识和学习使用量角器,难度比较大,量角和画角的教学如果不到位的话,则必为后续学习埋下隐患;二是三角形的分类是以后学习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三是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过程是体现“归纳推理”、割补等数学方法目标的过程,因此,不能忽视。以上三个重点处理好了,其他的概念就已能够迎刃而解了]
难点:
?角的度量
?三角形内角和推导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四)单元主要编写特色
本单元除了秉承青版教材的其他特色外,还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色:
1、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按照这一理念,本单元教材的设计,我们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比如:第一个活动,用拉一拉框架的方法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第二个活动,用搭一搭木条的方法,认识三角形的意义;第三个活动,通过先剪一剪,再分一分,然后再量一量的活动,给三角形分类;第四个活动是用先量一量,再拼一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一个活动是用摆一摆、量一量的方法探索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这些活动的创设,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了思维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图形之间的关系,强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时(链接青版四下40页),除了与平行四边形相比较外,还与五边形等图形相比较,这一点是其他教材无法比拟的。苏教版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是这样编排的:(连接苏教四下25页)(人教版四下81页)与我们的教材相比,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数学方法的渗透都要逊色得多。
信息窗1(32页)
1.情境图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为“挖掘机施工现场”。情景图上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参观挖掘机施工现场的场景。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只有一条:铲斗臂上各种类型的角。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进一步认识角(平角、周角的初步认识及角的意义的概括)(2)角的度量(认识和使用量角器)和角的分类(3)角的画法。
3.教学建议
(1)区别平角、周角与直线、射线的关系
第一次接触平角、周角,学生从感官上总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很难区分图形上那点微弱的区别。在这里教师最好能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题目(比如说:你能说说平角和直线有什么区别吗?或者画一些图形,其中有的是直线、也有是平角、有的是周角,也有射线或其他图形,让学生去辨析),引导学生从概念的本质和直观图形两个方面真正理解其意义。
(2)测量不同方向的角的度数是难点,教学时要浓墨重彩
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线,在度量角的大小时,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什么时候读外圈刻度,学生很不容易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让学生多观察、多讨论,多实验,多练习,切实突破难点。
(3)角的画法不能忽视
我们经常说教材是一种平面媒体,那么,它就一定有它的局限性,虽然教材在学习角的画法这一内容时,试图用几个箭头体现出画角的流程,但是还是不够清楚,所以教学时,教师要示范演示或者是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画角的全过程。让学生明白画角的步骤到底都有哪些,要先画......再......然后在画......
4.注意的问题
(1)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在认识周角、平角及量角、画角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使用学具(活动的角、三角板、量角器等都是本节课必备的用品);在量角器的认识教学环节中,有条件的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的呈现出1度的'角。让学生直观地认识“1度”的含义。另外,教学用量角器量角、画角时,有条老师,最好能用实物投影仪或其他媒体向学生展示交流和反馈过程。
(2)注意操作的有效性:适时、适度、适量。
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动手操作只有与数学思维有机结合,才有价值,否则你的操作活动就会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是一个形式上点缀。动手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其思维的提升,操作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要适时、适度、适量,才能充分体现其有效性。
(3)备好操作材料。
5、自主练习
38页第9题39页第13、14、15题课外实践
信息窗2(40页)
1.情境图
(1)情景图解读:此信息窗的题目为“塔吊施工现场”。情景图上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参观塔吊施工现场的场景。
(2)情景图承载的信息:只有一条:各种类型的三角形。
2.知识点
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1)三角形的认识和特性(2)三角形的分类(3)三角形的内角和(4)三角形三边长度间的关系。
3.策略建议
(1)灵活处理教材提供的活动形式。
前面在谈到本单元教学他色的时候说过,本信息窗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完成对所有概念的学习。这些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特别用拉一拉的活动证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及用拼一拼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活动非常有必要。拉一拉让加深了孩子们对三角形稳定性的体验),拼一拼,比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更有说服力,因为量角器的测量是有误差的,而用拼一拼的方法来证明既科学又直观。有些活动,我们可以根据你的学生的实际,来灵活的处理,比如,第二个操作活动,用木条搭三角形方法说明三角形有三条边,起点有点低,因为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已经接触到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已成为不争的真理,用不着再搭一搭,因此这个活动必要性不大。第三个活动,给三角形分类,先让学生动手剪,然后再分类,这个剪的必要性也不是太大因为通过剪来感受三个角的具体有多大,也不是太合适。可以直接给孩子一些三角形去分,就可以了。
(2)在推导“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定理时,要注意向学生渗透“归纳推理”的方法。
在小学乃至初中,学生接触的推理方法主要有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简单地讲,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法。归纳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数学里的许多公式、定理等都是靠归纳法发现的。因此,归纳法常被认为是发现真理的重要方法。如:教材在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就运用了归纳法。见教材43页,在推导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呈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求出三角形的3个角度数的和。另一种是用撕拼的方法把一个三角形的3个角拼在一起,从拼成的是平角,得出3个角的度数和的度数。不管用什么方法,教材都是列举了所有类型的三角形(即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通过验证知道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的内角也是180度,最后归纳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教材的这种编写意图,教师要注意向学生渗透,使学生体验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提高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动手围三角形,体会两条边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标准》新增的教学内容,教学43页这个红点时。这里的动手操作环节不能省略,因为学生对“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这个规律是没有经验基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亲自动手围,亲身去体验,再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反思,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中逐步抽象出结论。我们经常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着的三句话来说明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里,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是很有必要的。要说明一点的是,探索所用的小棒要长短、粗细都要适度。(要有两根小棒加起来短于第三根的,也有大于第三根的)以保操作的有效性和结论的准确性。(比如说你准备的小棒的长度,没有两根的长度加起来的和比第三根小棒短的情况,只能得出两条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小棒时可以摆成三角形,得不出如果其中的两条小棒的长度小于第三根,则摆不出一个三角形的结果)。
(4)难点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三角形的内角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的探索并非是一件容易的是,因为一般的学生很难想到“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平角,这种方法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即便告诉他可以量一量三条边的长度,看看能发现什么?他也不知道把其中的两条边加起来在与第三条边相比较。(用孙晓天老师的话说,经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和风风火火闯九州以后,学生还是研究不出来个钉卯来,教师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作必要的提示和点拨,避免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效率。
(5)三角形分类的教学要把握好分寸。
有关三角形的分类问题,教材是分两个不同的标准进行编排的,第一个标准是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个标准按边分,认识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以分为不等腰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又包含等边三角形。但按边分类难一些,为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内角的特征。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分类活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逐渐形成共识。第二,要扣紧概念的关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锐角三角形强调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从而掌握判断时的思考要点。如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在教学此部分知识时,出示这样一个练习题:信封的外面露出三角形的一个的一个角,且这个是一个锐角,让学生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因为学生只看到了1个角是锐角,不能确定它是什么三角形。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
4.注意的问题
(1)适度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
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这里对三角形的认识的落脚点应该放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由原来的直观的感性认识,提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如在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等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升上到理性认识。使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的以提升。
(2)提供丰富的材料,供学生探索新知所用。
a研究三角形特性所需要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模型或者是框架。
b研究三角形分类和三角形内角和所需要的各种三角形纸片,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所需要的小棒等。
(3)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本信息窗设置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操作目的。(也就是你这个操作活动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只有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才能在边操作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归纳和提升,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要完成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单凭个体的活动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需要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开展。提高思维能力。
5、自主练习
46页第9、10题48页第16题
(五)本单元提出研讨的几个问题
1.在实验和验证时,经常用到”归纳法“,教学中应如何体现这一方法?
2.小组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有形式,无实质“的小组学习时有可见,你认为,应如何走出这个误区?
3在角和三角形的认识学习中,如何处理”手-口---脑“三者的关系?
认识三角形教案10
活动设计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 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小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与反思》摘要:
1、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
认识三角形教案11
目标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准备
1.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
两根约4米长的绳。
2.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
它们有几个角。
2.找实物
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
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
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
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做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习。
认识三角形教案12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且对三角形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教学例1时选择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点,逐步总结出三角形概念及基本特征。教学例2,也是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测量人字梁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从实例到抽象概念,使学生获得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学情分析】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认识和初步的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学时例题的选择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抽象。画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和已有知识进行练习,在比较中区分,从而正确的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建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三角形概念。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直角三角尺,学生每人一张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大桥夜景,提问:同学们,你能从这幅图中看到什么?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多媒体展示存在于生活中的三角形。
揭题:生活中我们在许多地方见到过三角形,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跟随老师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三角形概念、特征1、画三角形提出要求: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三角形,你能画出来一个吗?生尝试画三角形,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存在的错误案例。
2、展示交流,抽象概念师提问:你画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
指名展示,并介绍所画三角形特点。
(1)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师追问这三条边是什么线?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
(2)出示反例,,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吗?这三条线段应该是什么关系?板书:围成
(3)三条线段围在一起就是三角形了吗?出示反例。这三条线段应该怎样围在一起呢?板书:首尾相接抽象概念:根据我们刚才的交流不难发现,这些是三角形共同的特点。所以,我们把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完整。
师:同位之间看着手中的图形互相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自学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师:你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自学书本75页。
组织交流:这是三角形的什么(边)?有几条边?顶点(有几个顶点)?角,有几个角?4、试一试提问:如果给你顶点让你画出一个三角形,你能画出来嘛?出示题目,自行阅读理解题目意思。学生绘制。
交流展示,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所画的三角形?提问: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下面3个点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交流(找2名学生说)小结: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所以三角形的顶点能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认识高和底1、教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概念师: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用处,出示屋顶图。从这几幅图中你又能看到什么?知道这是什么吗?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则师简单介绍人字梁。
师:同学们手中也有一张人字梁图,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学生尝试。
展示交流,指名演示度量过程并提问
(1)你量的是从哪里到哪里的距离?引导学生说出从人字梁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
(2)我们所量的这条线段和人字梁的底边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互相垂直)
(3)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指名演示验证过程。
(4)师小结:通过刚才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人字梁的高度,其实就是从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出示顶点)到对边所做的垂直线段的长度(边指边说)。
抽象概念: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字梁所在的三角形画出来,那么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板书,画出高,和直角标志),而这条对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标出底)。
回忆刚才过程,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2、教学画高
(1)提问:如果已知三角形的底,怎样画出底边上的高呢?
(2)学生尝试画底边上的高。
(3)指名演示画高,总结画高的方法和注意点。
(4)对比画三角形底边上高的方法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直线的方法。寻找相同和不同点。
三、练习巩固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可不少,不仅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还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也知道如何画底边上的高。接下来就是要检验你们的时刻了。做好准备了吗?
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哪些是,哪些不是,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1)说一说题目有哪些要求。注意取整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交流。注意让学生表达清楚:第一个图形底边上的高为2cm。
底3、下图中底边上的高画的对吗?底底底④ ③ ② ①
(1)投影出示,先观察,思考如何改正?
(2)指名用直角三角尺把正确的画图方法摆出来。
(3)说说在画高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练习十二第1题。
(1)独立完成,指名展示自己的作业,并说说画高的方法。
(2)改变第一个三角形的底,提问:这时该如何画高。指名演示。再改变底边,又该如何画?观察图1,你有什么发现?三角形有几条高?
(3)讨论直角三角形的的高。提问: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你能指出它的两条直角边吗?如果以一条直角边为底(老师用手指),怎样画三角形的高?指名摆三角尺。你有什么发现?如果以另一条直角边为底呢?你又有什么发现?
(4)小结:直角三角形中以一条直角边为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高。
(5)提问:你能画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高吗?以哪条边为底?
5、练习十二第2题。
(1)学生按要求画出三角形。
(2)同桌互相检查所画的三角形是否满足要求,交流是怎样画的。
(3)展示学生作业,并提问:问什么条件相同,所画的三角形却不同呢?你有什么发现?
(4)如果用同一条底边,你能画出多少个等高的三角形?
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认识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位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高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征,并用正反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从而突出本课教学重点。而对于本课的教学难点,则通过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比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建构,突破难点。而练习过程中,除了关注基本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还通过一些题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认识三角形教案13
难点名称
幼儿能够在生活中很好的应用三角形并能够进行创意。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幼儿能够在生活中很好的应用三角形及创意绘画,需要幼儿掌握三角形的特点及其组成部分,平时认真仔细观察生活,并加以想象创作,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对幼儿来说都能够认识三角形,但是要能够运用并进行创意绘画,需要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对幼儿有一定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生活照片直观演示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教师示范创意三角形,引导幼儿边唱边绘画
教学过程
导入
1、游戏导入:教师通过点击游戏直接导入主题,小朋友们好,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个新的图形宝宝“三角形”;你们认识三角形吗?让我们玩一个点击小游戏考一考自己吧!
2、提出问题: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想一想,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幼儿试着说一说。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三角形定义: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线段:一条直直的线有两个端点。
3、首尾相接:一条线段的开头端点与前一条线段的尾点连接重合,叫做首位相接。
4、三角形特点: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5、快速判断: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下图中哪个是三角形?
6、连一连:图上有四个点,请小朋友任选三个点,画出三角形吧!
7、游戏“小猴过河”:小朋友们,小猴想要过河,可是桥上有很多的图形宝宝,只有踩着三角形宝宝,小猴才能顺利地过河,小猴不认识三角形,这可把小猴难住了。小朋友,请你来帮助小猴找到过河的三角形路线吧!
8、生活应用
①提问: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常见的三角形宝宝,请你来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呢?
②三角形的特点:美观性、稳定性(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三角形美观、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9、创意绘画:
①提问:小朋友们,通过给三角形添画,你可以把三角形变成什么呢?
②三角形创意演示(边唱边出示图片):三角形,变变变,变个风筝天上飞,变个风筝天上飞,我是三角形好宝宝;三角形,变变变,边条鱼儿水中游,变条鱼儿水中游,我是三角形好宝宝。
③出示三角形创意简笔画:比如说,三角形可以变成一只小鸡,变成一块西瓜,变成一条章鱼,等等。
小结小朋友们,快来大胆想象一下,尝试着把三角形画一画、唱一唱吧!
认识三角形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我们认识了几种平面图形,这些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不仅单个好看,有特点,它们相同类型组合在一起或不同类型组合在一起更好看,可以创造出许多有趣的`美丽的图案,你们愿意欣赏吗?(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欣赏作品,小组讨论每幅作品都用了什么图形。
1、风车:图中有哪几种图形,颜色搭配怎样。
2、板手:图中的图形是怎样组合的,颜色好不好。
3、万花筒:欣赏图形组合,颜色搭配,变化无穷。
4、青蛙:图形组合,形状变化。
数万花筒: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图形来编织美丽的图案,装饰家庭,衣服。
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家的装修图案,衣服图案。
三、练一练:
1、想一想,涂一涂,涂出一幅美丽的图案来,选用鲜艳或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展示一下。
①、选三角形涂
②、选六边形涂
③、选梯形涂,认识梯形。
④、选棱形涂,认识棱形。
2、摆一摆:(思考题)小组合作。
①、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摆两个△,最少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
②、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
认识三角形教案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下P80~81页例1、2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观察、推理、辨析等手段,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三角形的表示法,理解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内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
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高,会画三角形内的高。
教学难点:
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形、四边形模型,三角板,白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夏天来了,人们傍晚都会去广场散步,你们喜欢去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广场到处看看,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希望同学们用数学的眼睛仔细找一找画面中的三角形,有信心找得到吗?(播放课件)
生说一说,师动画演示图片中的三角形
2、联系生活:对于三角形同学们并不陌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3、生活中处处有三角形,看似简单的三角形应用得那么广泛,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
二、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出示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同桌之间说一说。
(2)教师演示三条线段是怎样摆的,从而使学生知道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封闭的图形,随后明确这是围成的.
(3)揭示概念.
教师启发同学互相补充,口述三角形的定义.
师:对,三条线段端点连端点没有空隙,实际上就是把三条线段围起来,所以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板书概念)学生齐读。
练习:认一认下面哪些是三角形?说明原因。
(二)三角形的特征:
(1)摸摸手里三角板学具、说一说:
①三角形由什么组成的?
②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教师演示课件,出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边问生边回答 同桌讨论: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三角形的特征.
(三)演示课件,教学三角形表示法。
(四)教学三角形的高。
(1)情境创设。
这间美丽的.木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工程师想测量房顶的高度,你们认为应该量哪一条线段最合适?
(2)课件演示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3)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提醒学生注意底和高要对应。
(4)学生练习画高。幻灯展示学生作品,讲评。
(5)提问:三角形中有几条高呢?学生说说,师出示各种三角形的三条高。
(五)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球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做一个游戏:
(1)用三角形木框实验.
学生尝试:让男学生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感觉怎么样?
(2)出示平行四边形(用木条钉成的)教具,让女学生试拉一拉它们.感觉如何?
为什么男同学拉不动,女同学一拉就变了?是不是女同学比男同学的力气大呢?换位游戏证明答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木框不易变形.
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加一条边构成两个三角形)
(3)揭示特性.
师小结: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
(4)练习1:哪种方法更加牢固?
练习2:怎样使椅子变得牢固?
2、(出示课件),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都运用到了三角形的这种特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我们看到的大桥、铁塔、帐篷、人字梯等物体中都用到三角形,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要多动脑筋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1、填空
2、判断
四、反思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你觉得自己收获了什么,自己表现怎么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就会有许多发现,收获更多的知识与快乐。
五、板书设计
三 角 形
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认识三角形教案】相关文章:
《三角形认识》教案11-07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02-18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04-16
认识三角形教案02-18
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案02-12
认识三角形小班教案12-08
认识三角形教案15篇02-18
认识三角形教案(15篇)03-25
《认识三角形》小班数学教案11-17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