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14 15:47:55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检查、交流、汉字演变过程、填表等方式正确读写“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轰隆隆、围困、挣扎、冶炼”等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尝试练习用批注的方式概括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关键词串联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掌握抓“关键词+想象”的方法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复述故事。

  一、揭题导入

  1、师:亲爱的同学们,还记得他么?(出示盘古图片)他就是盘古。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形容他么?(顶天立地、力大无穷)是呀,他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能够开天辟地,有着非常神奇的本领。

  2、师:她,大家认识么?(出示女娲图片)女娲。今天,老师就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和她有关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叫做——师板书:女娲补天。

  二、检查词语,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带出句子。

  出示一组词语: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熊熊大火 挣扎

  带出课文: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①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③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读文章,读完一段要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然后可以用一个句子、一个短语或者一个词语把这段话的意思概括出来。写在段落的旁边,这叫“批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面几个自然段我们也尝试着练习一下。

  2、检查生字带出段落。

  出示二组词语:熄灭 喷火 缺少 纯青石 冶炼

  ① 指导学习“冶炼”。

  师:女娲把五彩石炼成什么?用什么炼的?

  借助汉字演变讲解:咱们来看一看古人造的`“冶”字,底下的是火,上面两横代表的是金属,把金属放在火上烧,融化成液体,就是冶炼。右边的这个部分是刀,代表兵器,表示冶炼之后可以做成兵器。后来呀,由于冶炼技术的不断先进,做出来的用具也越来越丰富,“冶”字就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了。你看,古人的造字多有意思呀。

  ②检查朗读二、三、四自然段。女娲都做了哪些事?

  ③引导学生由一句话逐步概括成一个个的词:求神灭火、造船救人、上山找石、炼石补天

  3、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讲故事,品味神奇

  (一)练说故事起因。

  1、动画引入。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

  2、默读课文第一小节,找到这些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

  默读第一自然段,找1—2个关键词填一填。

  天哪,

  太可怕了!

  什 么

  怎么样了

  地

  震 裂

  田野

  到处是洪 水

  3、汇报,交流。出示、校对。

  4、读这些关键词,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哪些画面?(指名说)

  5、出示图片,引读。(你们看——)

  6、朗读。

  (1)出示重点语段,把你们刚才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画面。

  (2)抓住这些词语相信你们还能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点红:一大块 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一道道深沟

  7、回到学习单练说。

  读着读着,这些画面就跳入我们眼前,你能试着不看书,把这些画面讲出来吗?把刚才的学习单拿出来,自己先练一练。

  8、指名说。引导以“天哪,太可怕了!”开头。

  点评:是呀,不知不觉同学们已经学会讲神话故事了。利用关键词+合理的想象是练习讲神话故事的好办法哦。

  9、如果不看学习单上的这些关键词你能说吗?试一试。

  点评:你已经学会了抓住几个方面把几幅画连在一起有条理的讲故事了,真了不起。(板书:有条理)

  (二)练说整段话。

  1、听得出来,这些故事已经在你的脑海中了,老师再提高一点要求,出示:自从……一直过着……不知过了多少年……

  用上这几个词,把整段话连起来讲。你们会讲吗?

  2、练习。指名讲。

  四、概括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看,神话故事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们不仅要多读神话,更要讲神话故事。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本领呢?总结板书。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质疑、认独9个字分角色朗读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上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自学。

  2、要求。

  3、检察预习,并及时指导。

  4、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试着解决。

  5、为什么老山羊刚住进医院的时候很不情愿后来又赞不绝口。

  6、交流。

  7、汇报。

  8、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9、质疑。

  布置作业: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2__音乐医院

  不情愿赞不绝口

  课后反思:课文比较浅显好读,但是其中的个别词语读起来个别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上我非常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朗读,遇到学生度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的纠正。

  语文实践活动8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通过选词填空,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了解词语的'意思和了解近义词的区别。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乐于表达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学会设计。

  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写出自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选词填空

  1、理解意思会区分他们的不同。

  1、试做。

  2、订正。

  二、照样子写句子。

  1、先读懂例句,在改写句子。

  2、改好后订正,再读一读。

  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懂句子找出毛病。

  2、自己修改。

  3、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上网查资料

  教学重点:筛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想一想为什么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

  2结合思考题进行默读明白。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二、我们的科技角

  查找有关机器人、星空或其它科技方面的材料,办一期科技报。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组织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过年方案。

  二、分工合作,做好准备。

  一、开展活动,落实方案

  二、完成习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2、反复朗读,由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感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前置性作业

  我在本节课设置了五个前置作业:

  1、把《童年的水墨画》这篇课文读给你的家人听。读给家人的目的是让学生认真的去读,并让家长给与指导,把课文读到流利正确。

  2、你在这篇课文中有认识了哪些字、词朋友呢?

  生字:

  生词:

  3、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为什么?

  4、追寻童年的记忆,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一写,画一画。可以是自己童年的趣事,也可以是童年的梦想。还可以是搜集来别人的童年的趣事。

  5、搜集《水浒传》的知识

  设计流程:

  课前背古诗 一分钟小喇叭让学生介绍有关童年的感悟。

  结合生本教育的课堂环节即课前预习、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我在这节课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歌曲导入

  我选择了歌曲导入课题的办法,请学生汇报前置预习中的思考。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选择一组选一人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既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也是对生本教学前置作业的检测

  训练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对课文初步掌握的情况。

  三、理解诗意,放飞想象

  “以读引读、读说结合”是生本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为什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最能引起自己思考、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细细的读,慢慢的品,联系实际。放飞想象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交流汇报中,我采用了先请一个小组发言,其他同学或小组补充说明的方法。根据生本教育的特点,学生就之前没有提到的或提到但观念不同的可以补充展示,有深入认识的也可以补充,如果有的小组与前一组同学找的亮点地方不一样,也可以就自己的亮点进行展示发言,其他小组或同学在进行补充,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时间问题,并且也使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真正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交流对《水浒传》的了解,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以读引读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快乐练笔

  这一环节,读写结合,读画结合,生本教育的阅读教学提倡“读写结合,以读引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童年的趣事,童年的梦想,搜集名人的童年的趣事,让学生有所看、所读、所经历的在小组内交流。这一环节即让学生读了、看了、想了、说了、同时也写了,我想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的懂得课文的意义所在,那怕是一句话也好,同时也达到了生本的教育理念。读写结合。以读引读的目的。

  四、小结、布置实践作业。

  生本教育重视语言实践,由课内引向课外,从学生感兴趣的办一次以“儿童诗”为主的手抄报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会真正的生活的方法。其实更是这一节课的理论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实践的过程。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教学重点

  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采蜜本(摘录本)

  课前分发印有《童年的水墨画》的纸张,让学生自己预习,并进行一定的摘抄。

  教学过程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童年》。

  简介你认识的高洪波。

  师导语: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著名儿童文学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画》。

  二、交流摘录笔记,感知大意

  1、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2、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感悟诗句优美,欣赏画面

  1、从学生摘录的词句入手,引导品味一节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并进行朗读。

  2、提炼欣赏方法。

  3、学生自己按方法欣赏其它诗节。

  4、交流,师引导点拨,并指导朗读。

  四、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1、说说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断,再小组合作,模仿诗歌,试编诗歌。

  2、交流所编的诗句。

  五、总结,布置作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1.朗读例文,理解例文内容。

  2.分析例文,总结例文中反向想象的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分析例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例文内容继续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教学课时1课时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有一条尾巴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这太可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走进例文,分析这条尾巴它是怎么想的。

  下面我们就以《尾巴它有一只猫》为例,分析尾巴是如何想象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板书:尾巴它有一只猫)

  二、阅读指导,分析想象:

  (一)初读例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2)

  尾巴它真的有一只猫吗?

  自由读文,找出相关语句读读,大家一起交流。

  (二)细读例文。

  1.尾巴为什么说它有一只猫呢?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边读边理解,展示如下:

  (1)(课件出示3)

  “我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这只猫,无论它干什么,都听我的话,都跟在我身边。”

  “我这只猫特别乖,我天天骑着它满地跑。”

  本来是尾巴跟着猫跑,尾巴在听猫的指挥的呀。所以跳蚤揭穿它:(课件出示4)

  “如果你有一只猫,那你为什么还跟着它到处跑,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尾巴有一只猫。”

  跳蚤的话,非常正确呀,可是尾巴又是怎么说的呢?

  (2)(课件出示5)

  “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呢?”

  如此说来,尾巴的这种想象合理吗?那是一种怎样的想象?

  预设:尾巴的这通想法是合理的,这是一种反向的思维想象。

  预设:不光合理,还很有趣,这真是一只有趣的尾巴!

  照这种思维方式,顺下去所以,狗尾巴可以说——

  “哎呀,原来我有一只狗哇,真好!”

  2.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条怎样的猫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喜欢反向思维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自负的狗尾巴。

  预设:我认识了一条有趣的狗尾巴。

  (板书:反向思维 有趣 自负)

  三、课堂练说。

  展开想象说一说,除了尾巴,还有什么能有一只猫?

  1.小组练说,选出代表,看谁说的有趣、合理。

  2.指名试说,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一个嘴巴说:“我有一只猫!要吃什么,不吃什么,猫都乖乖听我指挥。”

  预设:四条腿说:“我有一只猫!往哪里去,不往哪里去,猫都乖乖听完指挥。”

  预设:一双眼睛说:“我有一只猫!看什么,不看什么,猫都乖乖听我的。”

  ……

  3.师生评议,补充。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士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例文的.学习中去。

  【设计意图:巧妙地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短文,总结作者写作方法。学会反向思维,大胆想象,为习作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和强调这种反向思维、想象的方法,训练学生续编故事,练习说话的能力。】

  【板书设计】

  习作:尾巴它有一只猫

  反向思维 有趣 自负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尾巴它有一只猫》,指导孩子们阅读短文,分析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方法,学会反向思维、想象方法,并且指导学生练习反向想象,续编故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导学生如何想象,怎样想象才更有趣。

  不足之处:如果设计一些分角色朗读的环节效果会更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冰雕的美丽和冬冬观赏冰雕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

  4、能默读课文第3段,能说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默读理解第3段的叙述顺序及内容

  2、教学难点:理清全文所写方位及冰雕。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读题

  2、冰灯是怎么回事?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出示自学提示

  A、课文写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看冰灯?

  B、第2、3、4段分别写冬冬在什么地方看冰灯,看到哪些冰灯?

  C、你最喜欢的冰灯有哪些?说说理由

  2、自学

  3、逐题讨论

  三、学习生字

  1、自学

  2、检查

  A、读字组词

  B、分析字形:赏、佛、腾

  C、辩字组词

  赏()防()宫()

  尝()仿()官()

  D、写出近义词

  观赏、闪烁、仿佛、奔腾

  E、解释词语

  报晓、引人注目、晶莹透亮、神气活现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辩字组词

  3、写出近义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冰雕的美丽和冬冬观赏冰雕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

  3、能默读课文第3段,能说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词语

  二、第1段

  1、默读

  2、这一段交代了有关看冰灯的哪些情况?

  3、观赏能不能换成观看?为什么?

  三、第2段

  1、默读

  2、这一段写冬冬在哪里看冰灯?

  3、冬冬在公园门口看到些什么?

  A、它们分别是怎样的?

  B、一座座冰雕指的是哪些冰雕?

  四、第3段

  1、默读

  2、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冬冬在哪几个地方看冰雕?

  3、冬冬在这两个地方分别看到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

  4、齐读

  五、第4段

  1、默读

  2、这一段写冬冬在哪里看冰雕?

  3、课文写了哪些冰雕,重点写什么?

  4、冰雕动物园为什么最吸引冬冬?

  A、种类多:例举一系列动物,省略号

  B、各具特色:理解奔腾、报晓、活泼、笨重的意思,体会大象、小猴的特点

  C、栩栩如生,充满动感:在文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D、造型巧妙:小猴骑在大象背上

  六、第5段

  1、默读

  2、课文还写了哪些冰雕?

  七、第6段

  1、齐读

  2、天寒地冻,为什么冬冬一点也不觉得冷?

  八、总结

  1、齐读

  2、课文第3段中各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九、朗读练习

  1、自由选择练习

  2、范读

  3、指名读,评议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和总结,进一步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2.积累“AABC”式、“ABAC”式的词语,学会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学会写通知,注意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规范。

  3.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

  4.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寓言故事。

  5.通过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收集的资料进行学习。

  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和总结,进一步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2.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学习的是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教育我们做事要靠自己,不要想着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待事物;《池子与河流》警示我们不要贪图安逸,应该积极进取。这次交流活动的主题依然是“寓言”。大家可以介绍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谈寓言故事教给你的道理。

  二、交流平台

  1.分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交流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说说自己从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说。

  2.各小组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同学作为代表到班上发言,教师再作出点评、总结。

  交流示例:

  我读过一则叫作《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可把他急坏了。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晚上,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的道理。

  三、词句段运用

  1.仿词。

  (1)读一读这两组词语,观察每组词语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源源不断”“念念不忘”这一组词语是“AABC”式的词语;“无忧无虑”“无边无际”这一组词语是“ABAC”式的词语。

  (2)拓展同样形式的词语。

  拓展示例:

  AABC式词语:

  依依不舍、默默无闻、孜孜不倦、生生不息、咄咄逼人、莘莘学子、侃侃而谈、泛泛之交、济济一堂、落落大方、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ABAC式词语:

  无法无天、自吹自擂、一心一意、人来人往、人山人海、不吐不快、无影无踪、知根知底、尽善尽美、知己知彼、忧国忧民、不卑不亢

  2.仿句。

  (1)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属于哪种描写?

  明确:“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高兴地叫起来”都属于神态描写。

  教师点拨:

  神态是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神态描写就是把人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面对某一事件或物体时的神情和态度,用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出来。通过神态描写,读者就能由表及里地了解到人物的心情、思想活动和性格等。因此,恰当的神态描写可以凸显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活泼。

  描写人物的神态应该掌握以下要点:

  1.要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细微的神态变化。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因此,写作时要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细微的神态变化。

  2.在描写神态时,不能把神态和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状况等割裂开来。人物神态的变化总是受内心世界支配的,并且往往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表露出来的,因此,神态描写一定要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结合起来运用,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生动。

  3.神态描写要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神态,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愁,或惊恐,或悲伤,要根据文章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当时的处境而定,不能离开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4.积累一些常用的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或句子。

  (2)照样子把给出的句子补充完整。

  他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明确:咬紧了牙,跺了跺脚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________

  明确:高兴得眼睛都亮了。

  3.学写通知。

  (1)读通知,注意学习通知的格式要求。

  教师点拨:

  1.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2.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

  4.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2)选择一种情况,写一个通知。

  答案示例:

  通知

  4月9日上午9点,请全班同学在班级门口集合,一起去参观博物馆。

  李华

  4月7日

  四、书写提示

  1.出示相关汉字的书写视频,或者是笔画笔顺的动画,让学生观察汉字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解每个字书写时的运笔方法,让学生一边看,一边用手跟着视频或动画中的动作进行书写。

  2.指导每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书写指导:

  “艳”左部的“丰”三横间隔均匀,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在横中线上侧,下面一横最长,在横中线下侧。最后的竖笔不要拖得过长,应与右部的“色”的上下间距相当。右部“色”的首画从竖中线的右侧起笔,竖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弯弧度饱满,钩要收得利落。

  “静”左窄右宽,左部的“青”上大下小,上部三横间隔均匀,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向右上方行笔。右部的“争”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上,最后的钩要收紧。

  “植”左窄右宽,左部“木”的最后一笔变捺为点。右部的“直”中间三横长短、间隔均匀,竖笔在竖中线上起笔。

  “霜”上部是一个变形的“雨”字,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左右各两点要呼应,横钩向里收紧。下部的“相”稍窄稍扁,左边的“木”变捺为点。

  “睛”左窄右宽,左部“目”的两短横分别在靠近横中线的两侧。右部的“青”上面三横间隔均匀,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下半部起笔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上。

  “害”起笔一点过竖中线,中部的“丰”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上,最短,下面一横最长,竖笔在竖中线上,微微超出最下一横,不要拖长。下部的“口”略扁略宽。

  “最”上小下大,中间的横在横中线上侧,较长的一竖在竖中线左侧,左下部两短横间隔、长短均匀,右下部的“又”起笔靠近横中线,最后一捺舒展。

  “集”上窄下宽,右上部的四横间隔均匀,最上面一横最长,中间两短横长度一致,最下面一横在横中线上,长度略长于中间两短横,略短于最上面一横。下部的“木”略宽略扁,横笔长于撇和捺伸展的长度,竖笔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习书写,巡视指导,纠正坐姿和拿笔姿势。

  五、日积月累

  1.呈现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读清示例的成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初步了解每个成语的含义。

  2.让学生回答成语的含义,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完善。

  明确: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队伍中充数,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3.让学生读一读与这些成语有关的寓言故事。

  4.拓展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拓展示例:

  买椟还珠、亡羊补牢、叶公好龙

  一叶障目、对牛弹琴、画龙点睛

  黔驴技穷、惊弓之鸟、塞翁失马

  朝三暮四、三人成虎、愚公移山

  六、快乐读书吧

  1.导入: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寓言,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寓言故事书。

  2.介绍《中国古代寓言》,阅读课本中给出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说说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从客人的角度,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应该趁早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防患于未然;从主人的角度,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不要忘记感谢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要学会认真考虑别人提出的建议的道理。

  3.介绍其他国家的寓言书,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

  4.让学生从这些寓言书里选择一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我国宇航员就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e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

  登上任何撒在水藻一旦

  一项估计年龄

  二、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三、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想想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

  悬挂遐想奥秘努力土壤

  细菌水藻一项估计皎洁

  师:好了吗?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刚才咱们班的孩子读书的习惯非常好。谁愿意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好,你来。(指名当老师带读)。你读得真棒,不仅读得对,声音又响。

  还有谁想读?(指名读)你来读。

  那组愿意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第3组开火车读。

  读着读着,你们有不理解的词?你说。(指名提不理解的词)水藻不理解?谁能帮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水藻类植(师出示水藻图片做简单介绍)。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第1小组代表来读。要注意读准遐想的“遐”字。

  请第2小组代表读2小节,第3小组的代表读3、4小节。

  请第4小组的代表读5、6、7小节。

  看来你们都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真不错。

  4、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速搜索的游戏,谁能用最快地的速度把课文中带有“遐想”(出示词语)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你说---[大家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找到了]

  师: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最勇敢,请你把手举起来,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你来读---[读得很流利,声音真大声,不愧是我们班上最勇敢的孩子]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找到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读。

  5、换词,展开遐想,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这里的“遐想”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呢?--你说---想象你说---幻想你说--猜想---大家的词汇量真不少。

  师:面对这一轮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生:神话)师:是啊,自古以来,月亮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如果生:问题)师:(书本上的)

  (非书本上的)师:你是个爱提的问题的孩子,真棒!

  (如果生:古诗)师:月亮这么神秘、这么美,许多文人墨客和伟大的诗人都情不自禁地写下古诗来赞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你说-你说--我仿佛看见了一位小小诗人。

  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你说

  师:过渡:面对这轮明月,我们有多少美好的遐想呀!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登陆月球吧!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月亮的荒凉)

  1、看录像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月球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你说―月球是个寂寞的星球---你说,月球是个荒凉的星球(板:荒凉)[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月球是一片荒漠呢?谁来读一读---你来读---(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师:是啊,月球之所以荒无人烟,都是因为月球上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资源和生命。谁能把这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因为月球上xxxxxxxxxxx,所以说月球xxxxxxxxxx。)

  你说---你说---你说----对,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x,所以说月球是一片荒漠x。

  4、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5、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6、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名读句子,说说“费解”的意思。)

  7、月球就这几个现象令人费解吗?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8、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真的探索对美丽的月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于我们来说是种种不解之谜,希望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努力探索揭开这团团迷雾。

  9、同学们,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0、(老师扮演记者角色)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提问:(1)在登上月球时,你看到了什么?

  (2)月球与我们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

  (3)这些谜底能揭开吗?

  四、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板书设计:

  月球之谜探索

  未解之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鳄鱼的争斗》课文原文

  有一位动物学家仔细观察了鳄鱼的争斗。

  东非的一个火山湖畔,生活着雄鳄鱼罗宾一家,它们把170米长的沙滩及附近水域视为自己的领地。有一天罗宾正在水中觅食,突然看见另一条成年的雄鳄鱼侵入到自己的水域。入侵者一直游到它的面前,高高地跃出水面,落下后又拼命地拍溅和喷吐湖水,还张开血盆大口发出吼叫声。入侵者向罗宾发起了挑战,同时也向其家人炫耀着自己的实力。

  鳄鱼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两雄争斗时,谁兴风作浪的本领大,谁就是胜利者。罗宾以自己的强大身躯掀起了比入侵者大得多的风浪,对手一看技不如人,立即箭一般地迅速逃离。罗宾紧跟其后,穷追不舍,不一会儿就赶到入侵鳄鱼的前面,挡住了它的去路。这时,刚刚还十分嚣张的入侵者却摆出了投降的姿态:将脑袋和颈部垂直地露出水面。罗宾不理会它,还是张开大嘴,但是并没有咬对方的喉咙,只是把它的左腿置于自己尖利的上下牙之间。罗宾的嘴也不咬下去,仅仅是保持这种状态,并且持续了大约5分钟。这似乎是在警告对方:“只要我的上下颌一合拢,你的腿立刻就断为两截。可是今天我不这样做。如果你下次再来,那就不客气了。”过了好一会儿,罗宾把大嘴慢慢挪开,入侵者便灰溜溜地潜水而去了。

  动物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鳄鱼虽然很凶残,但在同类争斗时从来不拼个你死我活,而只是点到为止。

  《鳄鱼的争斗》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学习“域、炫、矩、嚣”等9个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嚣张、技不如人、炫耀”等词语的意思。

  2.运用自学、同伴讨论的方法阅读全文,重点读懂鳄鱼争斗的三个回合的内容。

  3.初步学习运用恰当的动词、合理的想象练习观察与写段。

  4.知道鳄鱼争斗的特点,激发了解动物、探究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自学、同伴讨论的方法阅读全文,重点读写鳄鱼争斗的具体内容内容。

  教学准备:

  录像片段、多媒体课件和预习设计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鳄鱼的图片)同学们,这是——(鳄鱼),对于鳄鱼,你有哪些了解?

  2.是啊,鳄鱼在我们眼中是一种凶残的动物,那么鳄鱼同类间争斗时,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2课。

  3.齐读课题。

  4.什么是“争斗”呢?(鳄鱼为争夺地盘而互相打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鳄鱼间是怎么争斗的呢?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打上),先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自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内容?准备反馈。 自读提示;

  (1)轻声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2)不理解的地方可做上记号。

  2.交流

  (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这几句话能读正确吗?

  出示:鳄鱼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两雄争斗时,谁兴风作浪的本领大,谁就是胜利者。 (正音“矩”,矩组成词语时要读轻声) 入侵者向罗宾发起了挑战,同时也向其家人炫耀着自己的实力。 (“炫耀”的这两个字的部首不同,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记一记。)

  (2)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疑问吗? 随机板书:罗宾 入侵者 点到为止 技不如人

  【质疑】

  ◆什么是“约定俗成”?

  ◆罗宾明明可以把入侵者咬死,可它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三、熟悉语言、读写表达

  入侵者炫耀

  1.我们先来看看入侵者是怎么炫耀自己实力的?请一个同学读第2小节,其余同学边听边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读读句子,圈出入侵者的动词,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 入侵者一直游到它的面前,高高地跃出水面,落下后又拼命地拍溅和喷吐湖水,还张开血盆大口不断发出吼叫声。

  3.交流,谁能把入侵者这种“嚣张”读出来?(指名读,指名读)示范朗读语气。

  4.这就是“炫耀”,这个词的意思你理解了吗?(非常骄傲地表现、卖弄自己)

  5.让我们带着理解读好这句话。(齐读,评价)

  罗宾应对

  1.面对入侵者嚣张的气焰,罗宾又是怎么应对的呢?把书拿起,我们一起来读第3小节前半部分。(引读“鳄鱼间有一个??挡住了它的去路。”)

  2.出示: 罗宾以自己的强大身躯掀起了比入侵者大得多的风浪,对手一看技不如人,立即箭一般地迅速逃离。

  3.原来鳄鱼之间的争斗是有约定俗成的规矩的(板书:约定俗成)所以面对入侵者,??(齐读罗宾应对的句子)

  4.罗宾究竟是怎样超越对手的呢?请大家看看图,读一读上面话,能够读懂吗? 分为几个层次引导思考:(问题提示)、(词语支架)、(心理活动)等。

  5.先来看着这幅图(第一幅——跃出水面),能不能说一说?前后同学可以先讨论一下。

  6.指名交流(5人) (师点拨:①你写出了罗宾的气势/动词用得很准确/你写出了罗宾的心理活动②看看这水花/看看罗宾的动作)引导想象。

  7.再看看这两幅图,能不能学着刚才的样,任选一幅,写上一、两句话。 (第二幅——血盆大口 第三幅——警告对峙)

  8.交流。(每幅图2名同学)

  9.说得真好,罗宾就是这样和入侵者展开了一次次的争斗,谁能连起来,再说一说。(几个人) 要求:联系课文内容,适度开展想象,语句通顺连贯,也可以围绕一句话的意思说清楚。(评价和归纳)

  点到为止

  1.虽然罗宾和入侵者争斗得异常激烈,可是它们决不拼个你死我活。 出示: 罗宾不理会它,还是张开大嘴,但是并没有咬对方的`喉咙,只是把它的左腿置于自己尖利的上下牙之间。罗宾的嘴也不咬下去,仅仅是保持这种状态,并且持续了大约5分钟。这似乎在警告对方:“只要我的上下颌一合拢,你的腿立刻就断为两截。可是今天我不这样做。如果你下次再来,那就不客气了。”过了好一会儿,罗宾把大嘴慢慢挪开,入侵者便灰溜溜地潜水而去了。

  2.读读这段话,你从哪里感受到罗宾并没有动真格呢?

  3.交流

  (1)指导“喉”的字形。

  (2)谁能来读好罗宾警告入侵者的语气?(指名读,指名读,齐读)

  4.引读:过了好一会儿,罗宾(把大嘴慢慢挪开),刚才还很嚣张的入侵者,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潜水而去了)。

  四、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1.同学们,现在“约定俗成”的意思理解了吗?这就是鳄鱼同类间争斗时与众不同的地方。

  2.对于动物学家得出的结论,你们觉得可信吗? 出示: 动物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鳄鱼虽然很凶残,但在和同类争斗时从来不拼个你死我活,而只是点到为止。

  3.有了长期的“观察”、“研究”,科学家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就是这篇科普说明文向我们介绍的知识。

  4.鳄鱼间同类的争斗,我们已经了解了,可是鳄鱼对不同类的动物却是毫不留情。老师给大家还准备了一个拓展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一写。

  《鳄鱼的争斗》教学反思

  《鳄鱼的争斗》是三年级新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生动而具体地记叙了德国动物学家在东非的一个火山湖畔,观察到了鳄鱼罗宾和入侵者之间的争斗。后来,他又经过长期地观察和研究,得出了鳄鱼虽然很凶残,但在同类争斗时从来不拼个你死我活,而只是点到为止的结论。因此整堂课是紧紧围绕“鳄鱼虽然很凶残,但在同类争斗时从来不拼个你死我活,而只是点到为止。”这句话展开的。

  一、注重词语的理解。

  这篇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教学中我以抓住重点词语作为学习阅读的主要方法。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兴风作浪”;运用查字典的办法,抓关键字理解“俗”,理解“约定俗成”;通过自述合并法理解“技不如人”。文中还有许多描写鳄鱼兴风作浪的动词,我则通过让学生在运用中理解积累。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我在培养学生质疑,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通过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特别是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句子进行教学,文中有几句句子准确地表达了“点到为止”的含义,我先引导学生发现句中的矛盾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通过引导、点拨、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利用文本,读写结合。

  本文中的语言规范、精彩,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更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本文中一系列的动词和句子写出了鳄鱼争斗时的激烈。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鳄鱼争斗时场面,给每个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体会出文本语言的准确、生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抓关键字、词的读,指名反复练读罗宾警告入侵者的语句;教师渲染气氛的引读,学生在理解文本基础上的有感情读……层层深入,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凶残的鳄鱼在同类的争斗中只是点到为止的特点。更促使学生在深情诵读中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了文本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同类之间和谐共生才是美好的。并且要求学生用上“跃、拍贱、喷吐、血盆大口、吼叫”把罗宾兴风作浪的样子说具体,为学生创设了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机会,使学生把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知识点梳理

  多义字据词定义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三、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习作

  一、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三、延伸课外

  1.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我的发现

  1.自读两组句子。

  a.读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b.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3、总结,拓展: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自由认读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识记生字的窍门。(大部分字为形声字,左形右声)

  读读背背:

  1.自由读古诗,有不认识的字主动请教别人。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练习背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①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背诵古诗。

  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五、课堂训练

  1、辩字组词:

  崇()芦()豚()蒿()

  崇()庐()逐()篙()

  2、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3、古诗赏析:

  ①这是一首诗,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②这首诗描写了时节的景象,体现了诗人。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六、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启发?

  板书设计:

  桃花鸭子

  画中

  蒌蒿芦芽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

  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减jiǎn(减少)

  二、会写字及组词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窝)

  鸳(鸳鸯)(海鸳)(鸳凤)

  鸯(鸳鸯)(鸯锦)(鸯龟)

  惠(恩惠)(实惠)(优惠)

  崇(崇尚)(崇高)(崇拜)

  芦(芦苇)(芦柑)(芦荟)

  芽(发芽)(豆芽)(麦芽)

  梅(梅花)(杨梅)(腊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广泛)(泛滥)(泛应)

  减(减少)(加减)(减肥)

  三、易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五、形近字

  牙(牙齿)

  六、近义词

  融—溶暖—热满—遍

  欲—想尽—完添—增

  七、反义词

  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

  短—长晴—阴减—加晚—早

  八、考点提示

  1、背诵《古诗三首》《燕子》(第1—3自然段)《荷花》(第2—4自然段)《忆江南》

  2、默写《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育训练点:

  1.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自主预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我们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读了这个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上有一个引号。)

  2.对,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引号呢?(因为它是爸爸说的话。)

  3.能把课文里的这句话读一读吗?(“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4.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坚定)

  二、体会坚定。

  自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了爸爸的坚定?

  1.(多媒体出示)“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你觉得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坚定、斩钉截铁)

  (2)再来看看这句话,你可以从哪儿体会到爸爸的坚定?

  (必须、感叹号)

  (3)指名读,齐读。

  2.(多媒体出示)“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1)了解一下这个背景:这是爸爸的解释,为什么要把这条鱼放掉,爸爸说得从容而又如此坚定。

  (2)练习读。重点强调“现在”、“还有”。

  3.(多媒体出示)“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没有理由,必须遵守规定。联系“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理解这句话。练习读。

  4.把三句话连起来对比读,再次体会坚定。

  三、体会鱼大

  1.爸爸如此坚定,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

  不就是一条鱼吗?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

  (这是一条大鲈鱼)

  2.鲈鱼,说到鲈鱼,我就想起了一首诗,《江上渔者》。鲈鱼的味道是那么鲜美,难怪汤姆舍不得放掉。更何况这是一条(大鲈鱼)

  3.这是一条大鲈鱼,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多媒体出示)

  突然,汤姆觉察到水下有动静,鱼竿弯成了弧形。

  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大鲈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游向湖心。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鲈鱼。

  4.指名读,齐读

  5.放?不放?

  6.是呀,这么大的鲈鱼,味道一定异常鲜美,这是我钓上来的!然而,爸爸却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7.汤姆舍得吗?(不舍得。)

  四、朗读感悟

  1.同学们,阅读文章就是让自己的情感不断贴近文本、贴近文中人物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2至11自然段,这里讲述了汤姆钓大鲈鱼、放掉大鲈鱼的过程,这里有一段这对父子的对话。

  2.同桌合作读,指名读。

  3.要走进一个人物,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才能知其心。除了课文里写的,这里还蕴含了一些潜台词,能把你读出来的潜台词加进去吗?

  五、合作讨论,指名读。

  1.从爸爸坚定的语气中,从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中,汤姆(引读——知道已经)

  (多媒体出示)

  他只好……这么大的鲈鱼了。……这么大的鱼。

  2.指名读。(从你的朗读,我听到了一丝遗憾。不舍……)

  3.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

  (多媒体出示):“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4、这似乎更加让人遗憾了,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六、迁移明理

  1.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之中,我们有的时候也需要这一份坚定,比如,

  (多媒体出示)

  当你看到有人在学校的花圃里摘花的时候,你应该( )的对他说:_____。

  当我看到( )的时候,我就( )对他说:_____。

  2.让我们也坚守这份“坚定”,去收获更大的“鱼”,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大鱼的时候,我们也能坚定地对自己说(齐读课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复述课文。

  1.简要复述

  2.详细复述

  三、思考。

  1.结合文中的语句初步认识一些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练习运用这些描写方法。

  板书设计: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惊喜赞赏

  不情愿反对

  无可奈何

  (自觉)遵守规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核妻”等10个生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折涨”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关于枣核斗智斗勇的故事。

  2.把握故事内容,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枣核的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反抗黑暗势力的可贵品质。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2:课文插图他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小,他的名字叫“枣核”。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机智勇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新朋友的故事。

  板书课题,(板书:枣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3:出示词语

  枣核夫妻爹娘扶犁折腾

  困得很牲口官府善罢甘休涨红脸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折”,前鼻音“困”,后鼻音“牲涨”。

  另外,两个多音字“折”,在这里读“zhē”,还有两个读音,一个读“zhé”组词为“打折”,另一个读音是“shé”,组词为“折本”;多音字“涨”在这里读“zhàng”,还有一个读音“zhng”,组词为“涨潮”。

  (2)识记生字

  4.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熟字加偏旁:“父+多=爹”“利+牛=犁”“口+木=困”“牛+生=牲”“广+付=府”“四+去=罢”(2)形近字组词:核一该折一拆

  (3)组词扩展:妻子夫妻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解释

  ①衙役:衙门里的差役。

  ②善罢甘休: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③钱搭:古代装钱物的口袋。

  ④惊堂木: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也是古时县官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

  6.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

  (枣核是个勤快而又聪明的孩子。)(板书:勤快聪明)

  三、深入探究,感悟文法。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表现枣核勤劳的句子画出来。

  交流展示如下。

  (课件出示5)“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

  (板书: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

  指名朗读。

  想象一下,枣核很能干什么农活?

  (还能做饭、洗衣服、割草喂牲口……)

  正像枣核自己说的——“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过渡:枣核虽然人特别小,他不光能做一般人能做的事情,还能做一般人干不了的事情。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枣核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2.默读课文4~13自然段。

  (1)枣核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预设:把官府赶走的牲口全部偷偷地赶回来了。

  预设:被官府抓去后,和县官斗智斗勇,由于人特别小,官府最后奈何不了他,县官反而挨了打。

  (板书:偷偷赶回牲口与县官斗智斗勇)

  (2)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找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6)

  “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

  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有趣了?

  (枣核很小,人可以钻进驴耳朵里,衙役们不会发现他。)

  (课件出示7)

  “衙役们拿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你觉得以上句子,有哪些想象合理的地方?(枣核小,是完全可能从铁链缝里钻出来的。)

  (课件出示8)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那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

  这个片段,你想到了哪个故事?(活佛济公的故事。)

  (2)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小组内表演课文内容,再选代表在全班表演故事。

  四、拓展延伸,说写训练

  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2.续编故事。

  想象一下,枣核还有哪些聪明能干的故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文插图,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先解决了文章的字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说写的训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话能力和想象能力】

  【板书设计】

  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

  聪明:偷偷赶回牲口;与县官斗智斗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枣核》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复述课文、续编故事的能力。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统揽全篇,整体感知。弄清楚“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而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抓词理句,深入探究,感悟文法。放手让学生去学,我给学生出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圈点,去划出有关语句,或者有关句子并写出体会。一定要动手动笔动脑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感悟。

  接着,让学生入情入境读重点句段,边读边体会。边交流各自的观点感想。老师做听众,先不作评价,只作比较。让学生去评价正确与否。从文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全面欣赏体会,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品质。课堂上只有充分地读,反复地读,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在此基础上我安排讨论理解,明辨是非。学生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不足之处:要注意略读课文的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枣核》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枣核如何的勤劳能干,运用自己身体特别小,容易藏匿、躲藏的特点,偷偷赶回了被官府牵走的牲口,被抓之后,不光没有被挨打,反而害得县官挨了打,最后,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赞美了枣核的不服输,机智勇敢。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山枣核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叶互生,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花黄绿色,常2~3朵簇生于叶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子房上位,2室,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花期4~5月,果期9月。主产河北、陕西、河南、辽宁。种子扁圆形或长圆形,表面棕红色或紫红色,微有光泽,一面中央有微隆起的纵线,种子一端有小的凹陷种脐,另端有点状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边。种皮硬,剥开后可见半透明的胚乳粘附于内方,子叶2,黄白色,富油质。味微苦。

  【其他资料】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经常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采用复述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进行记忆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有序、有节、有理的表达能力。针对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复述方法,或简要复述,或详细复述,或创造性复述。不论哪种形式的复述,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把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

  第二,突出重点,准确地体现原材料的中心和重点;

  第三,条理清楚,反映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如果叙述一件事情,复述时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第四,语言力求准确。

  第五:必要时可以加入个人想象。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补充完整。

  妻子q扶犁l牲口sh官府f

  二、照样子,写词语

  1.哈哈大笑:、

  2.大摇大摆:、

  三、照样子,写句。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不光也很。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1.从这段中找出枣核动作的词语,并抄写下来。

  2.你喜欢枣核吗?理由是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小练笔:

  枣核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能写一个吗?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内容。

  ★体会书籍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发读书的兴趣。

  ★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巴罗先生让我读书,实在是付给了我最感的报酬”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游戏

  一、复习导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思考:课文主要人物是谁?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理解巴罗先生付给作者报酬的方式如何“特别”

  (4)思考:从“不是…就是…甚至…”所连接的.这个句子中你感觉巴罗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小气)

  (二)学习第二——第九自然段

  1、默读解决问题:找出描写巴罗先生的段落,在自然段前面画上你喜欢的符号。

  2、学生汇报

  (三)学习描写巴罗先生的段落()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读,思考:在这段中你认为巴罗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你能找出有关的词语吗?(热情)

  (2)学生汇报。你还读懂了什么呢?

  (3)通过看图体会“到处”,体会巴罗先生的藏书多。

  (4)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范读,学生思考:在这段中巴罗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汇报,师板书:大方。从哪里能看出巴罗先生的大方?

  (3)指导朗读此段。

  3、学习第五、七、九自然段

  (1)默读思考:巴罗先生的大方还表现在哪里呢?

  (2)学生汇报。(厚厚的、微笑)

  (3)再读第五自然段,你还读懂了什么?通过理解句子“这些还是我保留下来的,值得的第二遍的书”体会巴罗先生不仅藏书多,读过的书也多。通过理解“沉吟”体会巴罗先生选书时用心良苦。

  (4)思考:巴罗先生用心良苦的选书,又慷慨大方的送书,你认为他还是个小气的人吗?说说理由。

  (四)学习描写“我“的段落(4.6.8)

  (1)指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我”在巴罗先生送书前爱读书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遗憾”和“钦佩”。指导朗读

  (2)自读第八自然段,思考:在巴罗先生送书后“我”爱读书吗?从哪里能看出来?(不爱读书——爱读书)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一本《正义永存》使作者爱上了读书,那么那本关于人类学的书又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2、学生汇报,思考:“我”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这是谁的功劳?为什么?

  3、思考讨论:如何理解“那年夏天巴罗先生让我读书实在是付给了我的报酬”?把其他邻居和巴罗先生给作者的报酬比较。

  4、巴罗先生是作者永远感激和怀念的人,指导朗读

  三、 分角色朗读二到九自然段

  四、你想对巴罗先生和“我”说点什么呢?

  五、总结文章叙述顺序

  六、布置作业

  课后积累文中好词好句。提出希望,全课结束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课时目标: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

  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

  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2-08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语文园地教案02-02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2-13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31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1-30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卢沟桥06-05

《漏》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05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案01-0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6-19